《成唯识论》中阿赖耶识的构造

成唯识论 | 作者:慧因 [投稿]

《成唯识论》中阿赖耶识的构造

  阿赖耶识是唯识学建立的根据,“万法唯识”是依据它而成立的。长期以来对阿赖耶识得理解存在着许多歧义,由此所带来的对“唯识”的解释也种种不同。《成唯识论》作为唯识学的集大成之作,它对阿赖耶识的解释也是最为详细的。我们将以《成唯识论》的文本为主要依据,考察阿赖耶识的构造,希望通过这样的考察,有助于我们对唯识思想的正确理解。

  按照窥基的科判,《成唯识论》解释第八阿赖耶识有“八段十义”,[1]除却其中“心所例同门”不是解释第八识的之外,其他“七段十义”均涉及阿赖耶识的构造。下面我就按“七段十义”的次第分别述之。

一、三相门

  所谓三相,即是自相、因相、果相。这三相是展现了第八识的三个方面的不同的作用。

  首先是“自相”。《成唯识论》云:  

  初能变识大小乘教名阿赖耶,此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义故。谓与杂染互为缘故,有情执为自内我故。此即显示初能变识所有自相,摄持因果为自相故。此识自相分位虽多,藏初过重是故偏说。[2]

  这里首先指出了第八识的自相名阿赖耶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个层面的含义。文中“谓与杂染互为缘故”是解释能藏、所藏的含义。按照窥基的理解,阿赖耶识一方面“能持染种,种名所藏,此识是能藏。”另一方面又“是杂染法所熏,所依染法名能藏。此识为所藏。”[3]所以能藏、所藏都是就第八现行识来讲的。所不同的是,能藏是第八现行识对杂染法的种子而说的,第八现行识为能藏,种子为所藏;所藏是第八现行识对杂染法的现行(前七识的现行)而说的,第八现行识为所藏,前七现行识是能藏。简而言之,这是以第八现行识得持种、受熏二义而分别说能、所藏。“有情执为自内我故”是解释执藏的含义。

  另外,之所以名此阿赖耶识为自相,因为它是总摄因相和果相为自体相的。除此之外更能表现其特性的乃第三“执藏”义。因为阿赖耶识名在我爱执藏位、善恶业果位、相续支持位,是最初舍的;又因为被我执所执,过失最重。所以偏说此阿赖耶识为自相。[4]考察其用意,乃学佛者以断我执为根本也。

  其次是“果相”。《论》云:

  此是能引诸界趣生善不善业异熟果故,说名异熟。离此,命根众同分等,恒时相续胜异熟果,不可得故。此即显示初能变识所有果相。此识果相虽多位多种。异熟宽不共故偏说之。[5]

  此识的果相名为异熟识,它是引业所招感的三界五趣四生的总果报体,又名为真异熟。按窥基所述:“(异熟)名有多义,一变异而熟,要因变异之时果方熟故;此义通余,种生果时皆变异故。二异时而熟,与因异时果方熟故;今者大乘,约造之时非约种体,许同世故。三异类而熟,与因异性,果酬因故。然初二解无别论文。今依论文但取后解。”[6]异熟虽有三义,但按窥基的理解是以第三义为正解。另外作为总果报体的真异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业果;二、不断;三、遍三界。”[7]第七识非是业果,前六识有间断,前五识不遍三界,因为色界二禅以上没有前五识,因此作为恒无间断的总果报体,所谓真异熟只能是指第八识。与之相对的是异熟生,即由第八真异熟所引生的前六识的别报果。

  最后是“因相”。《论》云:

  此能执持诸法种子令不失故,名一切种。离此,余法能遍执持诸法种子不可得故。此即显示初能变识所有因相。此识因相虽有多种,持种不共是故偏说。[8]

  此识的因相名一切种识,是指能执持种子的第八现识。此识的因相虽然有多种,但是最能体现其特征的就是此识的“持种”功能。

  综上所述,所谓的三相,实际就是第八识的三种功能的不同体现,自相着重体现了第八识作为染污的根源,果相着重体现了第八识作为轮回受报的主体,因相着重体现了第八识作为一切法因性的特征。

二、所缘行相门

  阿赖耶识既被称为“识”,就必然有其能缘与所缘,也就是此识的行相与所缘。对此,《成唯识论》说: 

  此识行相、所缘云何?谓不可知执受、处、了。了谓了别,即是行相。识以了别为行相故。处谓处所,即器世间,是诸有情所依处故。执受有二,谓诸种子及有根身。诸种子者谓诸相、名、分别习气。有根身者谓诸色根及根依处。此二皆是识所执受,摄为自体,同安危故。执受及处,俱是所缘。阿赖耶识因缘力故,自体生时,内变为种及有根身,外变为器,即以所变为自所缘,行相仗之而得起故。[9]

  行相指行于境相,在四分钟属于见分,就识而言表现为“了别”。所了别者,即阿赖耶识以其所变现的有根身、种子、器界,此三亦即是识的相分。

三、心所相应门

  所缘与行相是从能所的角度来说明阿赖耶识的构造,心所相应门则是在主属意义上说明阿赖耶识的构造。心所,完全的意义应当名“心所有法”,义即为心所有之法。与之相对的心识的主体为心王。在唯识学种八识为心王,其余具体的心理状态或心理属性即被称之为心所。如《成唯识论》云:“恒依心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故名心所。如属我物,立我所名。”[10]心所系属于心,其生起要依于心王而不能独自发生作用,另一方面,心王是抽象意义上的主体,然要表现为各种具体的心理状态,也必须和若干心所共同发挥作用,这种心与心所的交互共生关系,即被称之为“相应”。

  关于心所法的数量,唯识诸论开合略有不同。按《显扬圣教论》、《五蕴论》、《百法明门论》及《成唯识论》等,心所法共五十一种,分为六位:遍行心所五、别境心所五、善心所十一、烦恼心所六、随烦恼心所二十、不定心所四。而在这六位五十一心所当中,只有触、作意、受、想、思五个属于遍行的心所。因为这五个遍行心所具有“遍一切性、遍一切地、遍一切时、遍一切识”的四个特征。那么,除此之外,阿赖耶识为何不能与其他心所相应呢?这根本上与阿赖耶识的特性相关。如《论》云:

  此五既是遍行所摄,故与藏识决定相应。……此触等五与异熟识行相虽异,而时、依同,所缘、事等,故名相应。……

  如何此识非别境等心所相应?互相违故。谓欲希望所乐事转,此识任运无所希望。胜解印持决定事转,此识瞢昧无所印持。念唯明记曾习事转,此识昧劣不能明记。定能令心专注一境,此识任运刹那别缘。慧唯简择德等事转,此识微昧不能简择。故此不与别境相应。

  此识唯是异熟性故,善染污等亦不相应。

  恶作等四无记性者,有间断故定非异熟。[11]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阿赖耶识有漏位状态下的相应心所,如果到了无漏位,那么此识就能与二十一心所相应,即五遍行、五别境及十一善心所。

四、五受相应门

  在苦、乐、忧、喜、舍五种受当中,与阿赖耶识相应的只有舍受。其理由有三:

  1、此识行相极不明了,不能分别违顺境相,微细一类相续而转,是故唯与舍受相应。

  2、又此相应受唯是异熟,随先引业转不待现缘,住善恶业势力转故,唯是舍受。苦乐二受是异熟生,非真异熟,待现缘故,非此相应。

  3、又由此识常无转变,有情恒执为自内我,若与苦乐二受相应,便有转变,宁执为我?故此但与舍受相应。[12]

五、三性分别门

  唯识学将心识的伦理属性分为三类:善性、不善性、无记性。其中无记性中又分为有覆无记和无覆无记两种,这样就成为四种法了。而阿赖耶识在这四种法当中只属于无覆无记性。

  1、此识唯是无覆无记,异熟性故。异熟若是善、染污者,流转还灭应不得成。

  2、又此识是善染依故,若善染者,互相违故,应不与二俱作所依。

  3、又此识是所熏性故,若善染者,如极香臭,应不受熏;无熏习故,染净因果,俱不成立。故此唯是无覆无记。[13]

  此识是“异熟性故、善染依故、所熏性故”,所以此识只能是无覆无记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唯识学种,单就心法本身,是无所谓善、不善、无记的分别的,三性的分别是建立在心所法之上。在六位心所法中,有善心所、烦恼心所、与随烦恼心所,当心法分别与这些心所相应是,才具有了善、不善、无记性的分别。而阿赖耶识是唯与无覆无记的遍行心所相应,所以阿赖耶识也就是无覆无记的了。但是这也是就有漏的方面讲的,到了无漏的位次,阿赖耶识与十一个善心所相应,其本身也就成为善性的了。

六、因果譬喻门

  阿赖耶识作为轮回受报的主体,这也就决定了它与其他识不同的地方,它不能像前六识那样是有间断性的,也不能像第七识那样是染污性的;同时,佛法是讲无我的,这也决定了阿赖耶识不能等同于外道的神我。那么阿赖耶识的存在状态是什么样的呢?《论》云:  

  阿赖耶识为断为常?非断非常,以恒转故。恒谓此识无始时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是界、趣、生施设本故;性坚持种,令不失故。转谓此识无始时来,念念生灭,前后变异,因灭果生,非常一故,可为转识熏成种故。恒言遮断,转表非常,犹如瀑流,因果法尔。……谓此识性,无始时来,刹那刹那,果生因灭,果生故非断,因灭故非常,非断非常是缘起理。[14]

  由此可知,阿赖耶识是以恒转的、非断非常的方式存在着,因而阿赖耶识既可充当轮回的主体,又不同于其他学派所说的始终不变的自我的实体,避免了轮回与无我之间的矛盾。

七、伏断位次门

  所谓的伏断位次,是指断舍阿赖耶识名的位次。第八识因为种种不同的功用而立种种的名称,从修行的位次来讲,不同的名称,存在的阶段是不一样的。如《成唯识论》说:

  然第八识虽诸有情皆悉成就,而随义别立种种名。

  谓或名心,由种种法熏习种子所积集故;或名阿陀那,执持种子及诸色根令不坏故;或名所知依,能与染净所知诸法为依止故;或名种子识,能遍任持世出世间诸种子故。此等诸名通一切位。

  或名阿赖耶,摄藏一切杂染品法,令不失故,我见、爱等执藏以为自内我故。此名唯在异生有学,非无学位、不退菩萨有杂染法执藏义故。

  或名异熟识,能引生死善不善业异熟果故。此名唯在异生、二乘诸菩萨位,非如来地犹有异熟无记法故。

  或名无垢识,最极清净,诸无漏法所依止故。此名唯在如来地有。菩萨二乘及异生位,持有漏种可受熏习,未得善净第八识故。[15]

  总的来说,第八识的心、阿陀那识、所知依、种子识等名是通一切位的,所以无有舍时;而无垢识的名称是成佛以后才拥有的,并且是尽未来际的,所以也无有舍时。这里面需有断舍的只有阿赖耶识和异熟识,阿赖耶识名是到小乘无学位、大乘不退菩萨位即舍;异熟识名是“菩萨将得菩提时舍,声闻独觉,入无余依涅槃时舍”。

总结

  我们通过“七段十义”对阿赖耶识的构造进行了多方位的考察。自相、果相、因相为我们展现了第八识作为我执的根源、轮回的主体、诸法的因性的作用;所缘与行相,则是从能所结构上,为我们剖析了第八识作为“识”的够造;心所相应门及五受相应门,则是从作为心王的角度,在主属的意义上,探讨了阿赖耶识的活动状态;三性分别门,则是从伦理属性方面说明了第八识的意义;因果譬喻门,说明了第八识不同于其他七识的特殊的存在状态;最后的伏断位次门,则是从修行实践的角度,为我们呈现第八识的意义。

注释:

  [1] 《成唯识论述记》卷2:「三师俱云。初二行颂半解初能变中。本颂以十门解释。一自相。谓初阿赖耶识。二果相。谓异熟。三因相。谓一切种。四所缘。谓执受处。五行相。谓了 不可知者。即于所缘.行相之内差别之义。既无别用。故非别门。若别开者。束五受门相应中摄。俱心所故。六相应。谓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七五受。谓相应唯捨受。一相应言通二处也。八三性。谓是无覆无记。九因果譬喻。谓恒转如暴流。十伏断位次。谓阿罗汉位捨 触等亦如是者。俱时心所例同于王。非是分别第八识也 长行有二。初八段.十义释此颂文。后以十理.五经证此识有。八段十义者。初之三相合为一门。所缘.行相合一门明。义相顺故。馀门各别。七门正解十义。一门别解触等。于初八段等中。文复有二。初以八段别解本识心王.心所。后以有漏.无漏二位。总明本识心王.心所。其前八段若解本识唯七门也。」(CBETA, T43, no. 1830, p. 300, b25-c14)

  [2] 《成唯识论》卷2 (CBETA, T31, no. 1585, p. 7, c20-24)

  [3] 《成唯识论述记》卷2(CBETA, T43, no. 1830, p. 300, c29-p. 301, a2)

  [4] 《成唯识论述记》卷2:「由此自相虽有三位。以彼藏名三位之中初位所摄。自从无始乃至七地.二乘有学最初捨故。又以是名我执所执。过失重故。虽染分名亦通异熟。异熟之名望此仍轻。以此藏名通二种义。过失之重。故今偏说。」(CBETA, T43, no. 1830, p. 301, b10-15)

  [5] 《成唯识论》卷2 (CBETA, T31, no. 1585, p. 7, c24-29)

  [6] 《成唯识论述记》卷1(CBETA, T43, no. 1830, p. 238, c16-21)

  [7]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1(CBETA, T43, no. 1831, p. 629, c10-11)

  [8] 《成唯识论》卷2 (CBETA, T31, no. 1585, p. 7, c29-p. 8, a3)

  [9] 《成唯识论》卷2 (CBETA, T31, no. 1585, p. 10, a11-20)

  [10] 《成唯识论》卷5(CBETA, T31, no. 1585, p. 26, c15-16)

  [11] 《成唯识论》卷3 (CBETA, T31, no. 1585, p. 11, c26-p. 12, a19)

  [12] 《成唯识论》卷3 (CBETA, T31, no. 1585, p. 11, c29-p. 12, a8)

  [13] 《成唯识论》卷3 (CBETA, T31, no. 1585, p. 12, a20-26)

  [14] 《成唯识论》卷3 (CBETA, T31, no. 1585, p. 12, b28-c14)

  [15] 《成唯识论》卷3 (CBETA, T31, no. 1585, p. 13, c7-22)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