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弥勒菩萨”的精神内涵(上)

怡西法师 | 作者:怡西法师 [投稿]

  历史上,弥勒信仰在我国由来以久。以唐代为例,因为唐代除了唐武宗灭佛以外,其他时间里,佛教大多数情况下是受到政治保护的,从而蓬勃发展,可以说唐代是佛教的黄金时代。

  唐朝并不是一味地只提倡佛教,而是儒教、道教、佛教三教并弘,唐代对佛教的基本政策,可以说是奖励与控制并行。弥勒信仰属于佛教的一部分,必然会随著佛教的大势兴衰而波动,那么它会受到政治影响也是必然的。

首先是唐朝皇室对弥勒信仰的态度。

  唐代与弥勒信仰有关的帝王始于唐高祖李渊,他在隋大业元年(西元六○五年),当时李渊还在做隋朝的郑州刺史,他曾在大海寺造了一尊石制弥勒像。

  关于李渊造像的这一段历史,收录在《金石萃编》卷四十中,书中有一篇文章,叫做《大海寺唐高祖造像记》,当中记载说:郑州刺史的儿子李世民生了病,听闻大海寺有双王像治病非常灵验,因此到寺院礼拜,结果儿子的病真的好了。因此于此寺造了一尊石制弥勒像。希望以造佛像的功德来卫护自己的全家人,并且向观音菩萨祈愿,希望家世兴隆,法海长资,众生咸登正觉。大业元年的时候,李世民八岁。

  这一段记载主要是说李渊造过弥勒像。之所以造像,当然跟李世民有关系,因为是李世民生病了,他的父亲才去造了弥勒像,这也算是李世民跟弥勒菩萨的一段缘。

  后来李世民成了大唐帝国伟大的帝王,大唐帝国跟佛陀的故乡——古印度之间时有往来。除了玄奘法师之外,还有一位大家不太熟悉的大唐外交家,叫做王玄策,他是唐朝的官员,先后四次出访印度,是赫赫有名的外交家。

  《王玄策行传》记载:印度有太多殊胜的佛像了,其中摩诃菩提寺有一尊释迦世尊像,这尊像竟然是弥勒菩萨亲手造的。

  当时想要在金刚座上造一尊释迦牟尼佛的像,这尊像想要造世尊成佛之后,菩提树下降魔候的等身像,可是对大众来说造这尊像有难度,假若说艺术加工是可以的,但是等身像意味着完全还原,这就难了,大家没见过佛,更没见过当时降魔的场面啊!因此都犯愁了。

  这时候从外边来了一个人,说:“我闻募好工匠造像,我巧能作此像。”意思是:我听闻说正在招募好的工匠造佛像,我正巧有能力可能造出这尊像。

  大众就问他:“所须何物?”那你造像需要准备些什么东西呢?他回答说:“唯须香及水及料灯油。”说自己能造像的人提出的材料要求没有什么特别的,仅仅是普通造像所用的材料而已。

  尽管材料很普通,但这个人又提出一个要求,这个要求听起来不普通,他跟寺院里的僧人说:“吾须闭门营造,限至六月,慎莫开门,亦不劳饮食。”我需要将门关闭来独自营造佛像,期限是六个月,你们千万不要打开门,我也不需要你们置办饮食来送给我。

  这个要求确实听起来不普通,说完之后,他就进入到塔中开始造像,大门关闭,再也没见他出来。外面的大众一开始觉得好奇,这种情绪越来越严重,演变成怀疑、非议。这样一直到了只差四天就到六个月的时候,怀疑、非议已经非常强烈了,凡夫都是以自己的思维来分别,来评判的,外面的人说:“此塔中狭迮,複是漏身,因何累月不开见出。”这个塔中面积很狭窄,那个造像的人也只不过是个有漏的身体,他到底凭什么好几个月也不见出来?

  于是外面的大众违背了当初的约定,还没到六个月,就把塔门打开,里面却没看到那位工匠。但是看到佛像已经造成了,唯右胸上有一点点没有最后完工。这个时候,空中有声音跟大众说:“我是弥勒菩萨。”

  这尊像自弥勒菩萨造成以后,一切道俗大众,想要描摹图写下来,但是“圣变难定,未有写得”,就是每个人看圣像都不一样,千变万化,因此没有人能够描摹成功。

  要说还是大唐的外交家们善根福德深厚,在王玄策的带领下,诸多僧众以及全体大唐使团成员,很多天至诚殷切不停息地礼拜、忏悔,虔诚向佛祈祷,说明想要把画像带回大唐,使大唐人民得以瞻仰圣容的诚意,结果奇迹出现了,佛像顺利描摹成功,极尽详细,连细节都画得清清楚楚。于是大唐使团把世尊等身像的摹本带回了东方,道俗二众争相临摹,最好的能工巧匠将此像在东方的大唐帝国复原。

  《王玄策传》后面还记载说:大唐使团在摩伽陀国摩诃菩提寺立了一块碑,立碑的时间是贞观十九年二月十一日,地点是菩提树下,塔的西面。碑文是典司门令史魏才写的,内容是说大唐皇帝派使团来印度,赞歎世尊,赞歎弥勒,赞歎佛法

  唐太宗时,中国与印度的文化交流有两位大功臣,一位是西行求法、名扬五印度的玄奘大师,另一位则是建功异域的外交使臣王玄策。以上所讲的这一段,是《法苑珠林》中所引的《王玄策行传》当中记载的。

  这是太宗时期的事,到了武则天时期,武则天看到老百姓对弥勒菩萨的虔诚信仰,就命令薛怀义等人造了一本伪经,叫做《大云经疏》,假託她自己是弥勒下生来作阎浮提主,因为唐衰微了,所以她武则天要改唐为周。

  这本假经,武则天要求天下的寺院都要藏一本,还必须升高座宣讲这部经,以便将她武周政权代替唐王朝的事,宣传成为是佛亲口授记的,是应上天之意,是正当合理的。说自己是弥勒菩萨一个人转世还不满意,后来又说自己同时还是轮王。她这样不计因果的种种造作之下,当时确实不少的朝臣、老百姓建立了武则天是弥勒下生的观念,就连当时弥勒菩萨的造像,也纷纷依据武则天的形象加以美化塑造而成。

  由于武则天政治力量的推动,使得弥勒信仰的发展达到鼎盛阶段。但是武则天晚年对佛教的信仰又转移于道教,冀求长生,甚至连年号都改用道家的年号。盛极一时的弥勒信仰逐渐淡化。她之后执政的诸位帝王,虽不像武则天那样提倡弥勒信仰,但也没有特别抑制弥勒信仰的发展。这是以唐朝为例,大略地介绍了一点点弥勒信仰与国家政治的关係。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相关阅读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