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 星云大师 虚云法师 大安法师 道证法师 济群法师 印光大师 证严法师 太虚大师 净界法师 慈法法师 宽运法师 明一法师 白圣法师 白云禅师 宝静法师 本法法师 本焕法师 本性法师 本源法师 斌宗法师 忏云法师 昌臻法师 常福法师 常照法师 超定法师 超然法师 彻悟禅师 成峰法师 成刚法师 持松法师 崇慈法师 传道法师 传明法师 传印法师 纯祥法师 慈航法师 慈舟法师 慈庄法师 达观法师 达摩祖师 大寂尼师 道坚法师 道信大师 道隐法师 道源法师 涤华禅师 谛闲法师 东初法师 法藏大师
济群法师文章
  • 皈依修学手册 (济群法师)皈依修学手册

      对于佛弟子而言,“皈依三宝”似乎再熟悉不过。正因为如此,不少人对之感觉十分平常,未能引起足够重视。事实上,皈依不仅是一道手续,更不是一次仪式就可大功告成的,其本身就是重要的修行方式。甚至可以说,皈依贯穿着整个成佛的修行。如果不能真正认识三宝的内涵及重要意义,即使履行皈依仪式,亦难免存在诸多问题。

  • 消灭「四害」是杀生吗? (济群法师)消灭「四害」是杀生吗?

      问:消灭“四害”也算杀生吗?济群法师答:据说,动物界最近召开了一次集体会议,讨论的主题是:“究竟什么动物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敌人?”根据讨论结果,认为人类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敌人。于是,它们准备联合起来,将人类消灭干净。可它们目前还没有这个能力,只好寻找机会,不时给人类制造一些骚扰。

  • (济群法师)三宝是生命的归宿

    济群法师 皈依,是我们人生的重大事情。在无尽的轮回中,我们之所以流转生死,我们之所以沉沦,不得解脱,就是因为,我们找不到生命的方向,我们找不到解脱痛苦和解脱轮回的究竟的方法。我们看不到生命的方向,一直在不断地起烦恼,不断地造业,而这又使得我们在轮回中

  • (济群法师)略谈空性见

    济群法师 梦度:我们在发起了强烈的愿菩提心后,要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获得空性见? 法师:任何宗派的修行都需要通过正见来完成,如禅宗所说的即心即佛,便是极高的见地。净土宗比较强调信愿持名求往生,似乎并不特别重视见地这一部分。事实上,净宗的祖师大德们是将正

  • (济群法师)出世与入世如何才能两全其美

    问:世间人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难免会很执着。因为执着就会带来痛苦,导致活得很累。于是很多人就会向往出世的超然,可是同时又不愿放弃世俗的事业和生活。如何才能做到这二者并行不悖呢? 济群法师:在现实人生中,要把出世与入世统一起来确实不易。积极入世,容易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是什么在左右我们的选择

    人类的生活方式千差万别。为什么我们会选择这种生活方式,而非另一种?除了客观条件的制约,还有主观因素在作用,那就是我们的欲望、想法和情绪。 欲望促使我们追求。其中,有善、不善、无记三类,毋须全面否定。欲望不同,故产生幸福的因缘也各不相同。有人以事业

  • (济群法师)菩提心与净土修学

    济群法师访谈录 梦度:阿弥陀佛!法师您好,我们《净土》编辑部的成员早就听到法师的大名,这次听说您到江西来弘法,非常欢喜。我们想围绕菩提心来向法师请教一些问题,希望法师能够慈悲开示。 济群法师(以下简称法师):近年来,我关注的重点主要是佛法修学的基础的

  • (济群法师)为什么要发菩提心

    济群法师访谈 梦度:阿弥陀佛!法师您好,我们想围绕菩提心来向法师请教一些问题,希望法师能够慈悲开示。 济群法师(以下简称法师):近年来,我关注的重点主要是佛法修学的基础的建设。菩提心教法,正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净土宗,我不是很有研究。作为汉传佛教

  • (济群法师)如何使菩提心不退转

    如何使菩提心不退转 济群法师 梦度:在我们念佛人的这个群体里面,很多人是处于这种心态,我念佛念得很安心啊,自己求往生就好了,干嘛还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去利益别人啊,这种想法很多的,所以我们感觉到菩提心的教法对很多念佛人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这也是我们到

  • (济群法师)念佛人如何落实止观

    念佛与止观 济群法师 梦度:那么念佛人在修学当中怎么落实止观呢? 法师:现代人念佛,多倾向于持名念佛,以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和对娑婆世界的厌离为前提。在此基础上,专注地、系心一处地念,就是止观。(编者注:蕅益大师《大乘起信论裂网疏》云:以念佛及菩萨。不生妄

  • (济群法师)什么是菩萨行?

    什么是菩萨行? 济群法师 梦度:我们这种愿菩提心,如果已经比较强烈了,很自然的就要进入下一个阶段,进入菩萨行的阶段,您能不能概括的讲一讲行菩提心的内容? 法师:行菩提心,即菩萨行,主要内容为六度四摄。发起愿菩提心之后,进一步要修菩萨道,这需要受菩萨戒、行

  • (济群法师)如何看待一些大乘经典中类似神话的成分?

    如何看待一些大乘经典中类似神话的成分? 济群法师 问:看过金庸先生的学佛经历,起初他读了一些大乘经典,感觉神话成分较浓,难以接受。后接触原始佛典,觉得很相应,这才对佛法生起信仰。我自己也有同感,毕竟我们受唯物论教育多年,对类似神话的描述很难接受。怎么

  • (济群法师)佛弟子要不要求财富

    济群法师 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著。所以说,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而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待。在佛弟子中,有出家众,也有在家众;有唯求自我解脱的声闻众,也有发愿救度众生的菩

  • (济群法师)心是人生的导演

    心是人生的导演 济群法师 在人生舞台上,每个人都投入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起先,是父母的孩子;后来,又成为孩子的父母。与此同时,还担纲着形形色色的职业身分、社会身分。事实上,在这场无休止的连续剧中,我们有着演不完的角色。即使眼前这个角色命终,不过下场片

  • (济群法师)皈依 寻找生命的归宿

    济群法师 皈依,是我们人生的重大事情。在无尽的轮回中,我们之所以流转生死,我们之所以沉沦,不得解脱,就是因为,我们找不到生命的方向,我们找不到解脱痛苦和解脱轮回的究竟的方法。我们看不到生命的方向,一直在不断地起烦恼,不断地造业,而这又使得我们在轮回中

  • (济群法师)佛教如何看待其他宗教?

    佛教如何看待其他宗教? 济群法师 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其他宗教,都有各自存在的意义,也能对改善人心和安定社会发挥作用。所以,我们不能否定这些宗教的价值,应当彼此尊重。当然,从教义上说,佛教更为圆满、究竟。我曾在北大召开的学术会议上作过《佛教在宗教中的

  • (济群法师)求佛保佑是学佛吗?

    济群法师 学佛,是因为人生存在问题。如果人生完美无缺,没有任何问题,就大可不必学佛了。那么,问题是什么呢?就是人生的烦恼痛苦,就是对生死之迷的追问,对终极归宿的困惑,对人生意义的探寻。所以,学佛的最终目的是断除一切疑惑,亲证诸法实相。 如果不是带着这

  • (网络)济群法师:不是名僧的高僧

    是否高僧,主要取决于自身的生命品质,而非外在的身份、地位、名声。 济群法师1984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随后至福建佛学院、闽南佛学院参学任教。教书育人,学修并重,为沩仰宗第十代传人。现任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并受聘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

  • (济群法师)这样回向效果更好

    如何回向效果才好呢?普贤菩萨告诉我们:言普皆回向者,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从第一大愿礼敬诸佛到第九大愿恒顺众生,所修的一切功德全部回转来,归向到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身上。也就是说,我们学佛不仅是为了自己

  • (济群法师)打坐时怎么克服腿麻

    打坐的关键是善用其心,坐姿只是辅助用心的手段。正像我们讲般若正观,是要具备缘起、无自性空的认知,以此观照每个问题。从比量的思维,逐渐进入现量的正观。其中,现观通常是以禅修方式进行,而比量的层面可在日常生活中,未必一定要坐着。 在打坐过程中,都会碰到腿的问题。至于每

  • (济群法师)打坐时腿麻怎么克服啊

    济群法师答:打坐的关键是善用其心,坐姿只是辅助用心的手段。正像我们讲般若正观,是要具备缘起、无自性空的认知,以此观照每个问题。从比量的思维,逐渐进入现量的正观。其中,现观通常是以禅修方式进行,而比量的层面可在日常生活中,未必一定要坐着。 在打坐过程中,都会碰到腿的

  • (济群法师)色与空究竟是什么关系

    问: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何意?能举例说明吗? 答:色,代表物质的存在。空,在常人观念中是什么都不存在。在一般人眼中,存在(色)和不存在(空)是对立的。存在,一定就是存在;不存在,一定就是不存在。 从佛法观点来看,色和空却是一体的两面,所谓色

  • (济群法师)心能转物的实例

    问:从理上我能够理解,但有没有心能转物的实例呢?你们在修行过程中,或在遇到的大德中,有没有实例确实能够证明心能转物、心生法生的现象呢? 济群法师答:心能转物有两种情况。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随时都在转物,比如说用木头加工成桌子,这就是一种心能转物的例子

  • (济群法师)打坐的关键

    打坐的关键是善用其心,坐姿只是辅助用心的手段。正像我们讲般若正观,是要具备缘起、无自性空的认知,以此观照每个问题。从比量的思维,逐渐进入现量的正观。其中,现观通常是以禅修方式进行,而比量的层面可在日常生活中,未必一定要坐着。 在打坐过程中,都会碰到

  • (济群法师)学佛后,家中能养小动物吗

    问:学佛后,家中可否饲养小动物? 济群法师答:很多人通过养小动物获得生活乐趣,并成为业余爱好。但我们可曾想过,把小鸟关在笼内限制自由,是对它正常权利的损害。所以,菩萨戒规定,家中不可豢养狸猫猪狗。 佛教提倡众生平等,不仅人类有人权,一切众生都有众生权。

  • (济群法师)没有“我”,谁在成佛

    问:如果没有我,谁在成佛?死后又是谁在流转? 济群法师答:很多人一听无我就想不通:如果无我,谁来听经?听完又是谁回去呢?因为大家觉得,既然无我,就没有这个会听经、会走路的自己了。这是将我和缘起的生命现象混为一谈,从而产生概念的混淆。 比如,麦克风是缘起的

  • (济群法师)哲学的“心”与佛学的“心”

    问:六祖惠能大师在两个僧人辩论风动还是幡动时说是心动,这被认为是唯心主义,可我觉得不应该是这样划分,请问这该怎么解释? 济群法师答:哲学所说的心跟佛法所说的心本来就不太一样。佛法讲缘起,在缘起法中没有所谓的第一性,所谓的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一性都不符

  • (济群法师)我们每天活在哪里

    我们每天活在哪里?其实,并不在我们所以为的现实中,而是在这个无形无相而又变幻莫测的内心世界。比如,我喜欢谁或讨厌谁,我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是谁在主宰这一切?正是内心抉择的结果。为什么你会喜欢某人?是贪爱的心理使然;为什么你想得到什么?是占有的心理使然

  • 多念些往生咒可否弥补杀生过失? (济群法师)多念些往生咒可否弥补杀生过失?

      无意中的杀生行为,在所难免。当我们发现过失时,应立即忏悔,并以慈悲心为它们念佛,祈愿它们早日摆脱恶道痛苦,并以修行功德回向于它。如果以真诚心这样做,的确能弥补一些过失。但也不要因此大意,觉得反正能弥补,杀些无妨,甚至以此作为杀生的挡箭牌。如果那样,念往生咒之类,就只是在做表面文章了,不会起到多少效果。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答人类的起源

    问:我对人是从哪里来的感到很困惑,不知佛教对这个问题是怎么认识的? 答:在佛教看来,人类是从天外来的。根据经典的记载,地球形成之初,土地肥沃,森林茂密,但当时还没有人类居

  • (济群法师)禅修:以技术管理心念

    我们了解到选择心念的重要性,就知道如何取舍了。但是,从知到行并不是说一说就能解决问题的。很多时候,我们想静,静不下来;想放下,放不下来,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就需要通过禅修进行训练,让这颗野马般动荡的心变得驯服,沿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当然,禅修的

  • (济群法师)寻找心的本来

    2009年夏于四祖寺《坛经》与生活禅夏令营 济 群 学习任何一部经典,首先要知道它的重点是什么。 很多人可能觉得,重点就在于法的本身,在于经教,在于功课。于是乎,每日埋首于经典,精进于禅房,却忽略了自己这个学法的人。事实上,佛法真正的重点不在别处,正是在于

  • (济群法师)放下屠刀能否立地成佛

    有句话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很多人感到不解,放下屠刀这么简单的事,难道可以使我们成佛吗?须知,我们要放下的不仅是手中的屠刀,更是内在的杀心,内在的恶念。如果我们能将所有恶念转化为善念,将所有杀心转化为悲心,当下的心,就与佛菩萨无异。所以说,佛和众生

  • (济群法师)什么功德更大

    记者:很多佛教徒都认为造大佛、盖寺院的功德最大,以致各地盖庙成风。法师又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呢? 济群:在十年浩劫中,寺院的建筑和佛像都受到毁灭性的破坏。所以在一定时期内,大力恢复寺院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但今后的任务应着眼于人才培养和弘法事业,这才

  • (网络)济群法师:四观化解嗔恨心

    济群法师:四观化解嗔恨心 发布时间:2012-01-10 文章来源:中国佛教故事网 作者:点击次数:字号:放大 普通 济群法师:四观化解嗔恨心 平时遇到事情时要勤修以下四观(不必全观,观其中之一即可): 一观:世上没有一个坏人、恶人、敌人,所谓的恶人是因为其错误的认识和习气导致了错误的行为,我们应该予以理解。 二观:人生如梦,在此梦中我们不应沉湎快乐,不应执著痛苦,梦中我、人、快乐、痛苦等等一切皆为虚幻,当一觉醒来时,无可寻觅。正所谓: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三观:一切众生本

  • 弘法就是心灵的慈善 (济群法师)弘法就是心灵的慈善

      社会怎样发展,代表着众生的共业。所以,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当下。在佛教界来说,积极弘扬佛法,就是为了帮助大家树立良好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一方面,是为社会尽一份责任;一方面,是实践佛菩萨的慈悲精神。至于能做到怎样,那不是我们能左右的。从我个人来说,一向是以无所得的心在做,不敢指望会改变哪个人,也不觉得自己一定能改变哪个人。当然,我希望所说的这些对你们有所启发。我做的,仅此而已。

  • (济群法师)如何避免在经营企业的时候不造恶业

    济群法师:如何避免在经营企业的时候不造恶业? 问:我发现,企业行为和佛法有很多矛盾。经商要有两个重要素质,一是形势导向,不断确定目标;二是以各种手段达到目标,那难免会伤害他人、巧取

  • 用佛法看人生 (济群法师)用佛法看人生

      问:人生最大的难题是什么呢?答:人生最大的难题就是认识自己,转迷为悟。问:人生苦短,怎样追寻自己又避免伤害身边的人呢?答:追寻自己,并不是自私自利,也不是自我中心,为什么会伤害到身边的人呢!问:怎样才能改变一生?答:修学佛法,止恶行善,自然能改变命运。

  • (济群法师)放生是否一定要全部买下?可否只买一部分放生?

    济群法师答: 关于这个情况,一方面看心发得有多大,一方面看有多少财力。什么是全部买下呢?是把整个市场的所有动物全买下?还是把我们所在地的动物全买下?我们能拿出多少钱放生,取决于我们

  • (济群法师)打坐时腿麻怎么办

      打坐的关键是善用其心,坐姿只是辅助用心的手段。正像我们讲般若正观,是要具备缘起、无自性空的认知,以此观照每个问题。从比量的思维,逐渐进入现量的正观。其中,现观通常是以禅修方式进行,而比量的层面

  • 佛教的“饿鬼”和中国传统所说的“恶鬼”有什么不同? (济群法师)佛教的“饿鬼”和中国传统所说的“恶鬼”有什么不同?

      中国古代传统中所说的“鬼神”与佛教经典所说的“鬼神”原是两个概念,不可混为一谈;再进一层分析,佛教六道中的“饿鬼”与民间俗称的“恶鬼”也不可以混淆,具体所指并不一样。生活在我们人类周围的还有鬼道众生,佛教里说的鬼与中国传统所说的鬼又不一样:中国古代社会认为鬼是人死后的必然归宿,所以鬼字的本义就有“归”的意思;

  • 如何理解肉眼凡胎看不见轮回? (济群法师)如何理解肉眼凡胎看不见轮回?

      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在佛教教义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但很多人看到“因果轮回”四字,第一反应恐怕还是封建迷信,或者认为根本没有什么轮回。他们往往会说:“谁曾亲眼看见轮回?至少我们没有亲眼看见,没有亲耳听到,所以轮回转世之事根本就不存在。”但事实又如何?我们看不见、听不到就代表不存在?恐怕不然。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难道冰与海也不存在吗?在佛菩萨面前,我们凡人不过是另类井蛙与夏虫罢了。很多人问:“轮回是看不见的,应如何理解呢?”我们来看看济群法师的解答,或许就能明白。

  • 天堂和地狱究竟在什么地方?什么人能看到? (济群法师)天堂和地狱究竟在什么地方?什么人能看到?

      天堂和地狱可以在我们的一念之间:当我们内心被喜悦充满时,这一刻就是天堂;当我们内心被烦恼占据时,这一刻就是地狱。天堂和地狱也可以在人间:有些人过得无牵无挂,洒脱自在,就如身处天堂;也有些人贫病交加,烦恼深重,虽在人间,就如身处地狱。

  • 皈依后不能做什么? (济群法师)皈依后不能做什么?

      三皈誓言中的“皈依佛,终不皈依邪魔外道;皈依法,终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终不皈依外道邪众”,便是获得皈依体后应遮止的范畴。遮止学处中首先要求我们,皈依佛,永不皈依其他宗教或各类民间信仰。同时要认识到,皈依佛之后,也不应再以世间的感情、财物、地位为究竟归宿。或许有人会问:难道学佛就要排斥生活的一切吗?并非如此。皈依,决非逃

  • 佛像是不是要开光才灵验? (济群法师)佛像是不是要开光才灵验?

      佛像落成后,择日致礼而供奉之,谓之开光。亦曰开眼,或曰开眼供养。佛说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轨经曰:“复为佛像,开眼之光明,如点眼相似,即诵开眼光真言二道。”开光,又称开光明、开眼、开明,就是新佛像、佛画完成想置于佛殿、佛室时,所举行替佛开眼的仪式。《禅林象器》上说:“凡新造佛祖神天像者,诸宗师家,立地数语,作笔点势,直点开他金刚正眼,此为开眼佛事,又名开水明。”在佛教中,经过开光中的佛像具有宗教意义上的神圣性,受到佛教徒的顶礼膜拜。

  • 济群法师:勤修四观是化解不生气的有效方法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勤修四观是化解不生气的有效方法

    遇到事情时要勤修以下四观,可选择其中之一观即可:  一观:世上没有一个坏人、恶人、敌人,所谓的恶人是因为其错误的认识和习气导致了错误的行为,我们应该予以理解。  二观:人生如梦,在此梦中我们不应沉

  • 让年轻的我和佛法同行 (网络)让年轻的我和佛法同行

      今年的炎炎盛夏,与佛法相遇,何其有幸!丝丝清凉沁入心田,心灵被佛法之泉反复洗涤!原本漫无目的、漫无方向的生命开启新的路程,前面终于有一盏智慧明灯照亮,无有恐怖,实为自在,愉悦,安然,殊胜!  

  • 偶遇善知识皈依心更切 ()偶遇善知识皈依心更切

      从5月份就知道济群导师6月要来北京语言大学讲座,我作为一个刚加入三级修学半年的同喜班学员,每次都是在书本上、视频上见到导师,所以此次千盼万盼地希望见到导师本人。从知道消息的那天起,我就发愿能够顺

  • 学佛是让生活更有智慧 (济群法师)学佛是让生活更有智慧

      有些弟子会在学佛后认识到,修行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自然会投入更多精力。  不过我们现在所引导的是菩萨道的修行,不是要放弃一切,而是要更积极地做有益社会的事。  我们提倡学佛者能在生活中践行佛法

  • 皈依的起点和终点是什么? (济群法师)皈依的起点和终点是什么?

      皈依三宝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等待三宝庇护,等待三宝为我们安排一切,而是为了使自己最终成为三宝。或许在家居士们会担心:那是否意味着我们都要出家呢?并非如此。我们所要成就的,并不局限于形象上的三宝,而是三宝具备的内在品质,这才是修行的关键所在。

  • 向往成佛是不是执着呢? (济群法师)向往成佛是不是执着呢?

      开始学佛时,需要制订一个目标,然后沿着这个目标前进。但修行的最终目的,是打破各种执著,包括对成佛的执著。所以,修行达到相当程度时,就不再觉得我在修行,觉得我已达到什么果位。如果有这种想法,还是典型的凡夫,而非佛菩萨的境界。

  • 什么是三净肉?素食和声闻乘佛教的关系 (济群法师)什么是三净肉?素食和声闻乘佛教的关系

      所谓三净肉,即不见、不闻、不疑。不见,就是没有亲眼看到这个动物被杀;不闻,就是没有听到这个动物被杀;不疑,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个动物是为你而杀。具备这三个条件,属于可食用的净肉。反之,就涉及杀生范畴,是不能食用的。

  •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的含义 (济群法师)因上努力,果上随缘的含义

      佛教讲因果。而平常人更多关注的是结果,羡慕别人的成就。可是成就从哪里来呢?任何成就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都有它的前因后果,佛教中有一首十来偈,就说明了这个道理。所谓“端正者忍辱中来,贫穷者悭贪中来,高位者恭敬中来,下贱者骄慢中来,喑哑者诽谤中来,盲聋者不信中来,长寿者慈悲中来,短命者杀生中来,诸根不具者破戒中来,诸根具足者持戒中来”。可见,人生各种结果都不是偶然的,所以我们重视因上的努力。

  • 皈依僧是指皈依所有僧人吗? (济群法师)皈依僧是指皈依所有僧人吗?

      问:皈依僧,是皈依所有僧人吗?怎样才能如法依止?  济群法师答:三宝,为佛宝、法宝、僧宝。其中,佛为圣者,法为圣典,而僧却有贤圣僧和凡夫僧之分,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呢?从究竟意义上说,皈依僧宝,是

  • 打坐时怎样去克服障碍? ()打坐时怎样去克服障碍?

      问:在打坐时,感觉总有许多障碍。怎样才能克服这些障碍?  济群法师答:佛法告诉我们,修行如一人与万人敌,当然会有障碍。因为修行是改变原有习惯,对我们这颗混乱的心进行重新管理,全面整治。但无始以

  • 依止善知识的九大利益 (济群法师)依止善知识的九大利益

      1.得近佛位:如法依止善知识,能使我们迅速接近佛果。因为一切修行必须在善知识的引导下完成,故《阿含经》视之为“全梵行”,如法依止,自然进步迅猛,为成佛捷径。2.诸佛悦豫:十方诸佛都会欢喜赞叹。这不仅因为亲近善知识是诸佛菩萨的教导,更因为学人能由此止恶修善,解脱生死,这正是佛菩萨对众生最大的期望。

  • 学佛一定要吃素吗? (济群法师)学佛一定要吃素吗?

      从目前教界来看,汉传佛教吃素,藏传佛教吃肉,南传佛教则是有肉吃肉,有素吃素。其中,有客观上的原因。南传佛教是乞食,施主给什么就吃什么。藏传佛教地区,过去因为蔬菜匮乏,只能吃肉,因此有所开许,不过现在情况又不同了。汉传佛教特别提倡素食,主要是基于佛教的慈悲精神。关于这个问题,《梵网经》、《楞伽经》、《楞严经》及《涅槃经》等大乘经典中都有明确规定。

  • 佛教所说的“精进”就是苦修吗? (济群法师)佛教所说的“精进”就是苦修吗?

      人性中存在很多缺陷,需要通过修行进行调整,确实很艰难。所以,《四十二章经》说:“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要战胜自己的烦恼习气,必须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这是一项漫长而艰辛的事业。我们在世间,为得到一点蝇头小利尚须付出诸多努力。而学佛修行是成就世间最大的事业、究竟的利益,假如不愿付出代价、不愿努力精进,怎么可能达到目标呢?如果在佛前供上两个苹果就可以成佛,那不是太容易了?

  • 如何在修行中根治情执? (济群法师)如何在修行中根治情执?

      情,来自无尽生命的积累,力量巨大。若想根除情执,必须从“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着手。首先是戒的力量。情的产生须有具体对象,若不接触引发情执的因缘,就不会由此导致情感执著。即使过去生中积累了一些宿缘,若能以戒律严加防范、守护,缘也不易成熟。

  • 怎样选择善知识?怎样确定出家人是真修行? (济群法师)怎样选择善知识?怎样确定出家人是真修行?

      《菩提道次第论》讲到,合格的善知识应当具备十个条件。但现在这个时代,要遇到具足十德的善知识希望渺茫,这就可以退而求其次。但还是有底线的,至少要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备正见,否则就会误入歧途;二是持戒清净,这是代表善知识的德行;三是有教导弟子的悲心,不然也是无缘依止的。

  • 出家要有什么条件? (济群法师)出家要有什么条件?

      关键是你的认识,如果你觉得出家是人生的最佳选择,只有走这条路,人生才会过得有意义,具有这种观念是选择出家的最基本条件。如果你还没有形成这种认识,暂时先不要出家。另外,家里的关系要处理好。佛经里讲,父母不听,不得出家。但这却不是原则性的,历史上有很多高僧大德,像虚云老和尚,虽然没有征得父母同意也还是出家了。

  • 地狱有多少种?地狱的三大类型 (济群法师)地狱有多少种?地狱的三大类型

      在我们人道以下的是地狱道。地狱,是梵语泥黎,译为不乐、可厌、苦具、苦器等。从字面上说,地狱是地下的监狱,位于我们人间的地层下面,那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世界,不仅没有日月之光,而且下面众生受苦的形情比人间监狱要苦上千倍万倍,所谓“极大苦聚”。地狱的种类很多、名称无量,但归纳起来则为三大类型,即是第一、根本地狱;第二、近边地狱;第三、孤独地狱。

  • 陷入情感中是业力还是无明? (济群法师)陷入情感中是业力还是无明?

      这是因为“知易行难”。从理论上说,我们对一个人进行理智分析后,绝不会动情。但感情的基础就是无明,本身没什么道理可说。此外,还有因缘和业力在其中作用。为什么我们会对某人动情?也是多生累劫的积累。在前生乃至更前生,也许你们曾经相爱,曾经山盟海誓,曾经互为母子、父女、恋人,这些缘导致你们在今生继续发生纠葛。看到这些,我们更要善待每一个缘。因为了知因果的真实不虚,就应以佛法智慧予以解决,尽可能使之转为善缘、法缘,而不是陷入情感中不能自拔,那将没完没了地纠缠下去。

  • 佛教信仰中是否存在迷信的现象? (济群法师)佛教信仰中是否存在迷信的现象?

      佛教信仰中的确也存在着迷信现象。在许多名山宝刹,每天有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在烧香磕头,其中大多带有迷信色彩。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佛菩萨就是人类的保护神,求求拜拜就能获得护佑。佛教认为,迷是由于众生的无明所致。除了觉悟的圣者,又有哪个凡夫不迷呢?只是迷得深或浅罢了。正因为缺乏智慧,才使我们始终深陷于执著中,使人生始终充满困惑。所以,佛法特别强调智慧的作用,通过闻思经教树立人生正见,通过如理思维寻找解脱之道。佛法所说的解脱包括心解脱和慧解脱,一方面使我们的心灵从烦恼中解脱出来,一方面使我们

  • 怎样发愿才如法? (济群法师)怎样发愿才如法?

      发愿,就是树立学佛目标。每个人发心不同,所以,发愿内容也不尽相同。我们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可在每天临睡前,面向西方合掌发愿:“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如果我们发心修习菩萨道,不仅希望自己成就,更希望利益一切众生,使众生都能听闻佛法、解脱生死,每天就可这样发愿:“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如何理解大慈大悲的“大”? (济群法师)如何理解大慈大悲的“大”?

      佛菩萨的慈悲,特点就在于大慈大悲。所谓大,即慈悲的无限扩大。这种慈悲的对象,包括亲人,也包括冤家;包括人类,也包括动物,包括六道一切众生。换言之,只要还有一个众生是我们不愿利益的,是我们漠视甚至敌视的,就不是佛菩萨所成就的大慈大悲。而从另一方面来说,佛菩萨的慈悲又是长远的,是尽未来际永不改变的。所以说,这种慈悲是有着量化指标的,是可以对照心行进行检测的。

  • 为什么“三宝”是“宝”? (济群法师)为什么“三宝”是“宝”?

      为何将佛、法、僧称之为宝呢?《究竟一乘宝性论》中,特别就这一问题作了说明:三宝所以为宝,具有六层意思。一为稀有难得。  在这个世间,真正能开启这一宝藏者寥寥无几。尽管人人皆具三宝品质,却深藏不

  • 何谓“心即是佛”? (济群法师)何谓“心即是佛”?

      虽然“心即是佛”,但我们目前的生命现状是不是佛?佛陀已彻底断除一切无明烦恼,我们断除了吗?佛陀已通达宇宙人生一切真理,我们通达了吗?“心即是佛”是代表生命某个层面所具有的内涵,并非一切。现实中,我们仍是不折不扣的凡夫,充满贪嗔痴,充满无明烦恼。所以,还应以佛法为指导,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使心的本来面目逐渐显现。

  • 学佛要落到生命的实处 (济群法师)学佛要落到生命的实处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生而为人的非常多,有钱有势的也非常多,但能够接触到佛法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听闻佛法后,又懂得如何修学的就更少,也就是说,信佛的人中,真正学佛的并不多。信佛和学佛,其实还是有区别的。有很多人信佛,只是烧香拜佛,只是祈求佛菩萨的保佑,这种信仰非常表面、非常功利。真正的学佛修行,并不是刻意地追求什么。从广义来讲,修行就是一种生活,而且是一种非常平实的生活!我们可以把学佛说成是玄妙的事情,说学佛是为了成佛,听来非常遥远。

  • 学做好人学做菩萨 (济群法师)学做好人学做菩萨

      佛法修行是有次第的。即使我们发的是菩提心,还是要以小乘的出离心为基础。而出离心又要以增上心,以人天乘为基础。也就是说,想要学做菩萨,还是应该做好一个人。  那么,做人的标准是什么?这就要以人天

  • 戒律的十大利益 (济群法师)戒律的十大利益

      当比丘出现某种不如法行为,佛陀便会根据所犯制定戒条。佛陀每次宣说戒条前,首先要阐述制戒的十种利益,然后才是关于戒条的具体内容。这十种利益,也就是十句义。具体内容为:  第一、摄取于僧。这是总的

  • 如何对治我们的欲望? (济群法师)如何对治我们的欲望?

      知足,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知足方能常乐。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知足就是要懂得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在过去的丛林中,老和尚总是告诫弟子们要惜福。现在想来,这句话的确特别有道理。从个人来说,一生的福报有相对的固定性;从人类的生存环境来说,拥有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在过去几千年,我们已经

  • 学习戒律的意义 (济群法师)学习戒律的意义

      在汉传佛教地区,自禅宗于唐代盛行以来,清规几乎取代了戒律。至宋元明清,佛教每况愈下,时至今日,清规也有名无实,形同虚设。现在的许多僧尼,既不懂清规,更不知戒律,行为无所依从,使僧团中不如法的现象层出不穷。长此以往,将对佛法在世间的弘扬造成极大阻碍。须知,戒律是正法久住的保障,这也是我们学习戒律的根本意义所在。

  • 学佛不能讨价还价 皈依是为成就自己 (济群法师)学佛不能讨价还价 皈依是为成就自己

      成为佛教徒,最基本的衡量标准便是皈依。正如入党需要宣誓、入学需要注册那样,通过相应仪式获得合法身份;皈依是成为佛教徒必须履行的入门手续,也是远离三恶道苦、迈向菩提之道的开端。  时常有人询问:

  • 在家居士戒律问答 (济群法师)在家居士戒律问答

    作为居士来说,五戒是最基本的戒律。此外还有八戒,是在家居士体验出家生活的戒律。关于五戒、八戒的内容,圣严法师在《戒律学纲要》的“五戒十善”和“八关斋戒”这两部分讲得比较清楚,可以作为参考。如果我们在受持五戒、八戒之外,对自己还有更高的要求,可以进一步受菩萨戒。

  • 有情生命的四个阶段 (济群法师)有情生命的四个阶段

      生命是无尽的延续。我们从出生到死亡的这段人生旅程,只是生命延续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一个片段。那么,生命又是如何转递的呢?如何从过去转到今生、又从今生抵达来生?佛教告诉我们,有情生命的延续大体要经历四个阶段:即生有、本有、死有、中有。

  • 学佛不是跟佛菩萨讨价还价 (济群法师)学佛不是跟佛菩萨讨价还价

      成为佛教徒,最基本的衡量标准便是皈依。皈依是成为佛教徒必须履行的入门手续,也是远离三恶道苦、迈向菩提之道的开端。  时常有人询问:若不皈依,可否依法修行?当然,若按佛法教义调整身心,按相应法门

  • 佛教认为一个人的生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济群法师)佛教认为一个人的生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生命是无尽的延续。我们从出生到死亡的这段人生旅程,只是生命延续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一个片段。那么,生命又是如何转递的呢?如何从过去转到今生、又从今生抵达来生?佛教告诉我们,有情生命的延续大体要经历四个阶段,即:生有、本有、死有、中有。

  • 商人学佛就可以叫佛商吗? (济群法师)商人学佛就可以叫佛商吗?

      在教界和商界,对佛商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佛商”是双重身份的迭加,首先他是一个商人,其次是个合格的佛教徒。作为佛商,要通过对佛法的认识建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慈悲心怀管理经营企业。一个合格的佛教徒,由学佛的时间、心态的虔诚、学习的方法及明眼导师四大因素决定。

  • 为什么通过修行能得智慧? (济群法师)为什么通过修行能得智慧?

      我们修行的目的,是为了断烦恼、了生死、开智慧、证真实。要认识真理,必须具备认识真理的能力。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否真实,是否全面,就取决于自身的认识能力。问题是,我们现有的认识能力是错乱的,无论怎样认识,永远看不到事实真相。就像我们戴上黄色眼镜时,看到的世界是黄色的;而戴上绿色眼镜时,看到的世界又是绿色的。所以,我们首先要去除遮蔽认识的各种错误知见。其次,还须具备无限的认识能力。一个人能学多少知识?哪怕学到八十岁、八百岁,能穷尽整个宇宙吗?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

  • 发牢骚与不平则鸣一样吗? (济群法师)发牢骚与不平则鸣一样吗?

      一般情况下,不平则鸣是褒义词,多是从公众利益出发,更能显示一个人的勇气和正义感。而发牢骚则是消极抵抗的表现,是一种拿不起、放不下的无能表现。两者有一定区别,但关系比较模糊,不平则鸣,搞不好也会演变成发牢骚。

  • 修行是否应做到绝情、绝法、绝交? (济群法师)修行是否应做到绝情、绝法、绝交?

      说到“情”,佛弟子应以大慈大悲之心利益一切众生,这本身就是真情大爱,怎么是“绝情”呢?说到“法”,佛弟子应将佛法落实于心行,念念都要如法如律,怎么是“绝法”呢?说到“交”,对众生不仅不能绝交,还应视为自己的骨肉至亲,乃至生起对母亲那样的感恩心。所以说,修行是否要做到“三绝”,关键是看:什么情,什么法,什么交。如果是贪爱之情、外道非法、酒肉之交,那是必须杜绝的。

  • 为什么学佛要依靠自己呢? (济群法师)为什么学佛要依靠自己呢?

      济群法师答:如果不依靠自己,又能依靠谁呢?人生的很多事情,是无法请人帮忙解决的。口渴的时候,谁能代替我们喝水?自己渴了,就要自己喝水才能解决。别人喝的水,只能解别人的渴。同样,每个人的烦恼都是自己的,也只有依靠自己解决。

  • 怎样去除贪心和嗔心? (济群法师)怎样去除贪心和嗔心?

      在佛法中,对于贪心和嗔心都有具体对治方法。其中,关键是破除我执。为什么会起贪心?无非是我执在作怪:因为我喜欢,所以就想占有。为什么会起嗔心?同样是我执在作用:因为我不喜欢,所以就排斥。但对于一个“无我”的人来说,贪心和嗔心就失去了生长的土壤。所以,这是根本的对治方法。

  • 修行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通过修行能认识真理? (济群法师)修行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通过修行能认识真理?

      修行的目的,是为了断烦恼、了生死、开智慧、证真实。要认识真理,必须具备认识真理的能力。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否真实,是否全面,就取决于自身的认识能力。问题是,我们现有的认识能力是错乱的,无论怎样认识,永远看不到事实真相。就像我们戴上黄色眼镜时,看到的世界是黄色的;而戴上绿色眼镜时,看到的世界又是绿色的。所以,我们首先要去除遮蔽认识的各种错误知见。其次,还须具备无限的认识能力。一个人能学多少知识?哪怕学到八十岁、八百岁,能穷尽整个宇宙吗?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若想以这种有限的经验认识无限的

  • 缘起和无常 (济群法师)缘起和无常

      佛法是缘起论。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佛法对世界的认识,那就是因缘因果。佛法认为,世间一切现象,乃至我们的色身,都是缘生缘灭、缘聚缘散的。各种条件具备,就有某种现象产生;相关条件败坏,现象也会随之消

  • 受菩萨戒后可否从事买卖烟酒生意? (济群法师)受菩萨戒后可否从事买卖烟酒生意?

      佛教徒受戒后,戒律规范可能和原有生活习惯发生冲突,尤其是受菩萨戒。这个问题应该说是比较普遍的。菩萨戒中,不仅自己不能喝酒,也不能让另人喝酒,因为酒戒是佛教各项戒律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学佛修行,最终是为了开发般若智慧,而酒精会遮蔽理智,使身心浑沌蒙昧,为修行极大障碍。

  • 哪个年龄段学佛好? (济群法师)哪个年龄段学佛好?

      济群法师答:学习佛法,对于每个人来说,任何时侯学佛都不会早,也不会晚。人生难得,佛法难闻。有机会听闻佛法,就应及时把握。而从修行角度来说,也不在于时间早晚。有些人信佛几十年,但没有在修学上真正用心,烦恼、习气丝毫没有减少,并未比那些不学佛的更好。

  • 看破无常是逃避现实吗? (济群法师)看破无常是逃避现实吗?

      佛教常说的“无常”,是世间的真相,是人生的实质。所以,认识无常非但不是逃避现实,恰恰是要我们认清人生最大的现实,整体的现实。世人总是将无常当做人生障碍,当做破坏幸福的无形杀手,那是自身错误观念造成的。若能透彻无常本质,就不会因无常变化带来痛苦了。

  • 佛法是“唯心主义”吗? (济群法师)佛法是“唯心主义”吗?

      济群法师答:哲学所说的“唯心”,是以“心”为第一性。佛教讲缘起,在缘起法中,没有所谓的第一性。所以,“物质第一性”和“精神第一性”都不符合佛教的缘起法则。佛法认为,世间所有事物,从心到物,都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之所以强调心的作用,主要是针对凡夫为物所役的现象而提出,一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是说明心念的力量和影响。但并不否定物质的存在。

  • 做人今生最大的福报是什么? (济群法师)做人今生最大的福报是什么?

      许多人不曾意识到,人的身份终究有多重要。因为咱们此生是以这一身份来到世间,好像做人是再往常不过的事。殊不知,在无尽的存亡轮回中,咱们历经多少劫的沉沦漂浮才有机会生而为人。虽然世界上有几十亿人员

  • 六道轮回的主体是什么? (济群法师)六道轮回的主体是什么?

      一般的宗教讲到轮回时都有一个主体,而佛教不讲灵魂,也不讲神我。所以在这一问题上,的确会使人产生很大的困惑:既然“无我”,又是什么在促使我们生生世世地流转六道?佛法认为,生命就像流水一样。江河中的流水看似没有什么变化,其实,每一刻的水都不是原来的水:前面的水不是后面的水,后面的水也不是前面的水。但无论是哪部分的水都有它的一贯性和相续性。生命的延续也是同样,它不是永恒的,也不是断灭的,它相似相续而不常不断。

  • 一切法都是佛法,那基督教也是佛法吗? (济群法师)一切法都是佛法,那基督教也是佛法吗?

      如果这样理解就错了。“一切法都是佛法”的内涵在于,一切法的本质是空性。正因为如此,在我们日常的行住坐卧中,在待人接物中,在语默动静中,在一切时一切处,都可以体认佛法。只要具备空性慧,任何一个当下都能体认空性。在禅宗公案的记载中,那些祖师的悟道因缘真是形形色色,或是被大喝一声,或是嗅到了梅香,或是听到首小曲,结果就在那个当

  • 阿赖耶识与业力、佛性有何关系? (济群法师)阿赖耶识与业力、佛性有何关系?

    问:阿赖耶识与业力、佛性各有什么关系?  济群法师答:阿赖耶识中,保存着我们无始以来的业力,这是导致众生流转生死的力量。如果没有阿赖耶识的储藏,业力就不能存在;如果没有业力的推动,阿赖耶识就不能去

  • 进取和执著有区别吗?随缘与进取怎么理解? (济群法师)进取和执著有区别吗?随缘与进取怎么理解?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  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近佛教,

  • 鬼道也分贫富?最底层的鬼苦到不堪设想 (济群法师)鬼道也分贫富?最底层的鬼苦到不堪设想

      生活在我们人类周围的还有鬼道众生,佛教里说的鬼与中国传统所说的鬼又不一样:中国古代社会认为鬼是人死后的必然归宿,所以鬼字的本义就有归的意思;而佛教里所讲的鬼则不一样,认为鬼只是五趣众生其中一种

  • 信佛一定要皈依吗?皈依仪式有多重要? (济群法师)信佛一定要皈依吗?皈依仪式有多重要?

    想成为真正的佛弟子,是必须皈依的。正如入党需要宣誓,入学需要注册那样,由此才能获得合法身分。皈依还有特定仪式,须经三宝证明方可。信佛而未皈依,就不能算作佛弟子。就像人们未参加入党仪式前,即使内心对共产主义思想完全认同,也只是积极向组织靠拢的党外人士,不属于正式党员。

  • 陷入情感中,是业力还是无明? (济群法师)陷入情感中,是业力还是无明?

      对某人不由自主地陷入情感中,是业力还是无明?这是因为知易行难。从理论上说,我们对一个人进行理智分析后,绝不会动情。但感情的基础就是无明,本身没什么道理可说。此外,还有因缘和业力在其中作用。为什

  • 看破无常是否意味着逃避现实? (济群法师)看破无常是否意味着逃避现实?

      看破无常是不是意味着逃避现实?不执著是不是过于消极?若不了解佛家文化,就很容易产生这些问题。  佛教常说的无常,是世间的真相,是人生的实质。所以,认识无常非但不是逃避现实,恰恰是要我们认清人生

  • “禅净合一”也很好 (济群法师)“禅净合一”也很好

    问:请问法师对禅净合一有什么看法?  济群法师:禅净合一也很好,永明延寿禅师就曾说过: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做佛祖。为什么这样说呢?禅是纯粹依靠自己的力量--自觉自立、佛来佛斩、魔

  • 涅槃不等于死亡,活着也可以涅槃 (济群法师)涅槃不等于死亡,活着也可以涅槃

      人们往往认为涅槃就等于死亡。其实这是误解,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说,只要圆满体认空性,彻底平息烦恼,就是一种涅槃的状态。活着一样可以在涅槃的状态。

  • 既然一切本来空,学佛又有什么意义? (济群法师)既然一切本来空,学佛又有什么意义?

    其实佛教讲空,并不是说什么都没有,它只是告诉我们这个现象是一种假相。世界的一切都是条件、关系的一种现象、一种假相。要我们对这些现象不要太执着,尤其不能对这些现象产生一种永恒的幻想,我们往往会把这个世间看得太实在了,比如感情、事业、地位……我们会把它们看得特别的实在,我们就会在这些事情上,产生很多很多的烦恼。

  • 何为因果?学佛人为什么要深信因果呢? (济群法师)何为因果?学佛人为什么要深信因果呢?

    因果,是佛法基本定律,主张今生的善恶业,可以引生未来世的善恶果报反作用到自身,谓因缘和果报,根据佛教轮回之说,种什么因,受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意为会有什么结果就会有什么原因。

  • 究竟幸福是什么呢? (济群法师)究竟幸福是什么呢?

    幸福究竟是什么呢?我的定义是:幸福只是一种不稳定的感觉。这种不稳定的感觉,固然和物质条件有一定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在于自身心态,在于我们对自身需求的定位,这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如果缺乏良好心态,或对物质的需求永无止境,那么,幸福将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幻影。所以说,幸福不仅是唯物的,更是唯心的。

  • 什么是观照?如何在修行中更好的观照念头? (济群法师)什么是观照?如何在修行中更好的观照念头?

    观照,即以智慧观事、理诸法,而照见明了之意。又‘观照般若’则指能观照事、理等诸法实相之理之智慧,为五种般若之一。肇论(大四五·二一三上):‘观照般若,照事照理故。’

  • 如何协调净土法门与三级修学两者的关系? (济群法师)如何协调净土法门与三级修学两者的关系?

    问:之前曾修净土法门,现在加入三级修学后应该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济群法师答:净土宗在我们中国佛教界影响很大,法门非常殊胜。有许多居士,尤其是年纪大的,有很多人都在修净土法门。但是如何能够让……

  • 佛法和科学到底应该谁来印证谁? (济群法师)佛法和科学到底应该谁来印证谁?

    科学大概有一千多年的学术历史,而佛教诞生至今有两千五百多年。但我们今天往往是不断用科学发现来印证佛法的内容。就是用一个年轻人的说法,去印证一个老年人的经验,这种比对合理吗?佛法和科学到底应该谁来印证谁?

  • 到底什么是解脱?怎么证明自己得到了解脱? (济群法师)到底什么是解脱?怎么证明自己得到了解脱?

    解脱是佛法修行的核心,但我们说到解脱的时候,要不觉得解脱非常遥远,不敢想象自己也能修行解脱;要不觉得解脱偏于消极,好像要把世间的责任都放下不做才能解脱。这些都是对解脱的误解。

  • 如何理解轮回是看不见的? (济群法师)如何理解轮回是看不见的?

      轮回,其实是内心迷惑的显现,根源就在我们的心。换言之,在我们的凡夫心中具有六道众生的心理特质,当这些心理外化后,便呈现出流转轮回的种种状态。很多人不相信有六道存在,因为那是看不见的。其实,我们仔细观察一下,无须向外寻求,人间已然有六道之别。

  • 在家居士来说,如何在生活中实践佛法? (济群法师)在家居士来说,如何在生活中实践佛法?

      佛法是人生的智慧,生活的智慧。这种智慧一方面是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世间,透彻人生真相;一方面是帮助我们摆脱迷乱状态,建立健康的观念,建立和解脱相应的行为。所以,真正的修行需要在生活中历练。尤其对在家居士来说,能将菩提心和般若正观带入生活,生活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场,能够历境炼心,磨砺习气。

  • 受了不妄语戒怎样说话才是不破戒? (济群法师)受了不妄语戒怎样说话才是不破戒?

    不妄语,就是明明知道这个东西是黑的,你要把它说成是白的,这是属于指鹿为马的颠倒黑白,完全就是颠倒黑白,你明明知道它是对的,你把它说成是错的,错的你把它说成对的,就是你自己知道,然后你为了得到对方的利益,或者是因为你看那个人不爽,所以你刻意地去欺骗他,这个是属于妄语的范畴。

  • 菩萨真的存在吗? (济群法师)菩萨真的存在吗?

    有很多刚刚发心,发了菩提心,受了菩萨戒,他也可以成为菩萨,他只要确定了「我要利益一切众生,我要帮助一切众生」这样崇高的一种利他主义的愿望,那么这种的其实都是可以成为菩萨的。

  • 去寺庙拜佛应该怎样发心和回向? (济群法师)去寺庙拜佛应该怎样发心和回向?

    要有什么样的发心?最好的发心就是:我也要和佛菩萨一样,我希望将来我能成为像佛菩萨一样的人,这样的智者,这样的大慈悲、大智慧的人,这就是一种最好的发心。那怎么回向最好呢?我愿意把我做的一切好事、一切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

  • 人生的幸福到底是什么? (济群法师)人生的幸福到底是什么?

    我觉得这是一个挺有意义的问题。在过去物质贫穷的年代,我们以为不幸福是我们的物质条件太差,所以呢,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很多人幸福起来了,很多人富起来了;但是富起来之后呢,你发现并不幸福,所以幸福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

  • 如何消除内心的嗔恨? (济群法师)如何消除内心的嗔恨?

    嗔恨很多时候是因为遇到逆境,那么这种嗔恨心多半还是立足于自己的一种感觉:「我们不能接受」,所以就升起这种嗔恨的心。那佛法呢讲忍辱、讲慈悲,它其实就是在帮助我们对峙嗔恨心;

  • 佛教为何有不饮酒的戒律,为什么禁止饮酒? (济群法师)佛教为何有不饮酒的戒律,为什么禁止饮酒?

      不论在家的五戒、八戒,还是出家的沙弥、比丘等戒,乃至通于僧俗二众的菩萨戒,无一不是明令戒酒。既然酒是遮戒,说明饮酒本身并非罪恶,为什么一切戒律都严格禁止呢?因为饮酒能引发其他犯戒行为。在小乘律论《萨婆多论》中,就记载了一个典型事例。

  • 慧能大师著名的四句偈说的是什么意思? (济群法师)慧能大师著名的四句偈说的是什么意思?

      这是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悟道偈,特别针对神秀大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的偈颂所说。神秀大师的偈颂属于修行常道,让我们不断扫除内心尘垢,保持智慧观照,又称渐修。而六祖已经悟道,其见地是立足于空性。在这个层面,一切现象了不可得,没有菩提树,没有明镜台,也没有烦恼尘劳可以沾染我们的心。

  • 如何对待负面情绪? (济群法师)如何对待负面情绪?

      对待负面情绪,最基本的有两点。首先是不制造情绪。负面情绪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究其根源,主要来自我们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其实不如意是人生常态,不能正确看待,才会产生愤怒、焦虑、没有安全感等不良情绪。事实上,这些情绪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只会让人失去理智,让事情变得更糟。所以要改变观念,在面对问题时不起情绪,就像疾病防控一样,预防才是关键。

  • 这五种过失,会成为修习禅定的障碍 (济群法师)这五种过失,会成为修习禅定的障碍

      在禅修过程中,有五种过失会成为修行的障碍。如果不能克服这些过失,就无法令心安住,成就禅定。第一是懈怠的过失。懈怠就是松懈、懒惰,这是凡夫常见的串习,不论在禅修还是其他修行中都很普遍。当然,如果你已成就禅定,把心松下来是恰到好处的。除此以外,松懈往往意味着你已落入串习,顺着贪嗔痴的

  • 佛教怎么定义善,善行的标准是什么? (济群法师)佛教怎么定义善,善行的标准是什么?

      佛教对善的定义是:不仅有益于自己,也有益于众生;不仅有益于现在,也有益于未来。经典中主要说到十种善行,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不贪、不嗔、不邪见,反之则是恶行。但十善的重点在于不作恶,属于消极的善。此外还有积极的善,不仅不杀生,还主动放生、救命;不仅不偷盗,还主动布施、利他。

  • 父母与孩子是什么关系,佛弟子如何与家人相处? (济群法师)父母与孩子是什么关系,佛弟子如何与家人相处?

      从轮回的眼光看,我们和父母、孩子属于不同的生命个体,只是因为业缘才走到一起。其中有善缘,也有恶缘。如果是善缘,就会相互增上,给彼此带来利益和快乐,应该心怀感恩和珍惜,继续营造善缘。如果是恶缘,就会相互折磨,给彼此带来损恼和痛苦,要在接纳的前提下,努力化解并改变对立,不让这种恶缘继续。

  • 天人死亡时的五大衰相是哪五衰? (济群法师)天人死亡时的五大衰相是哪五衰?

      天人将死的时候,有五种衰相出现。这和他原来享受的快乐形成强烈反差,使天人产生极大的痛苦。第一,身色不可爱乐。天人身上是有光的,但将死的时候,光就黯淡下来。天人洗澡后,水不会沾到身上,洗完就干了,但将死的时候,水就会沾到身上。天人本来很贪著他的身体,将死的时候,这个色身就不可爱

  • 一切的烦恼皆源于心,心态决定你所看到的世界 (济群法师)一切的烦恼皆源于心,心态决定你所看到的世界

      我们在世间有很多追求,但无非是为了获得幸福人生。我们为寻求谋生技能而上学,为获得生存财富而工作,为建立情感依赖而成家,为造就健康身体而锻炼。这些虽也关系到我们的人生幸福,却不是最关键的因素。事实上,最重要的恰恰是最不为我们所注意的,那就是我们的心。

  • 万法皆空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济群法师)万法皆空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在我们的概念中,总以为空和有是对立的,意味着没有。但佛法所说的空并不是没有,而是指事物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其存在是由条件决定的。比如我们现在这场活动,是由讲堂、参与者等众多条件构成。当大家各自回去,活动就结束了。所以佛法认为,一切现象不过是因缘的聚散,是流动的,不必执著。说空,是为了对治执著“有”而产生的痛苦。

  • 持戒很难,如何让持戒变得容易? (济群法师)持戒很难,如何让持戒变得容易?

      首先要理解戒律的精神。戒律不是用一些条条框框来约束我们,而是引导我们建立健康、清净、正向的生活。这不仅是修行的基础,也是身心健康的保障。所以说,持戒是对自己的负责。有了这样的认识,在具体实践中,能做到多少,就先做多少,既不要操之过急,也不能毫无要求,而要努力实践。

  • 低调做事,认真领会悲、智、和、敬的精神 (济群法师)低调做事,认真领会悲、智、和、敬的精神

      我们做每件事时,都要检讨自己的心行。不是为了做事而做事,更不是为了自我表现而做事,而是为了服务大众,自利利他。所以我们要低调而非高调地做事,认真领会“悲、智、和、敬”的精神。“悲”是以悲心利他。怎样才能让做事成为修行?关键就在于心行。当我们发心帮助某个众生时,不要把对方当做需要施恩的对象,而要视之为唤起我们内在慈悲的增上缘。然后带着这种悲心做事,并在做的过程中不断检讨,通过做事来保持并长养这份

  • (济群法师)观自在,由观而自在

    观自在,由观而自在 我们的禅修营叫做“观自在”,这也是观世音菩萨的名号。 我想在座的多数都读过《心经》。经文开头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可见,“观自在”既是观音菩萨的名号,同时还蕴含着般若法门的修行方法和成就

  • (济群法师)觉性,才是究竟的皈依处

    觉性,才是究竟的皈依处 学佛,就是帮助我们认识内心种种念头,进而加以调整。阻止其中的不良心行,发展其中的正面心行,也就是佛法所说的正念。 在我们皈依的佛法僧三宝中,佛是代表正念修习的圆满,这个正念就是觉性。换言之,佛陀已在迷惑中彻底觉醒,圆满开启了生

  • (济群法师)要快,更要稳

    要快,更要稳 禅宗入手处极高,一旦契入,直接简明,效果显著。正因为起点过高,故对行人根机及师长要求也不同寻常。在历经“一花开五叶”的极度昌盛后,法将凋零,逐渐式微。在今天看来,未免有些高处不胜寒的寂寥。那么,问题何在? 禅宗标识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常被

  • (济群法师)从选择到确定

    从选择到确定 佛法虽然典籍众多,但核心无非是解脱的经验。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就是为了使众生超越轮回,解脱自在。 其后,历代古圣先贤遵循佛陀指引的道路,修行传道,使佛法薪火相继,延续至今。我们今天学修,同样需要有传承,有

  • (济群法师)莫使禅宗成残宗

    莫使禅宗成残宗 禅宗是汉传佛教的重要宗派,其特色就在于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在帮助学人契入空性上有着特殊手段。但经历隋唐一花开五叶的鼎盛之后,虽然法脉一直在传,但更多只是一种形式或象征而已,内涵却已所剩无几。曾经高僧辈出、气象万千的禅宗,为什么也会

  • (济群法师)你都在修些什么

    你都在修些什么 愿菩提心,就是我要帮助一切众生解除轮回痛苦的愿望。这一利他愿望也包含着觉悟,否则,就不会想到帮助一切众生。但仅仅生起愿望是不够的,还须通过不断修习来强化。因为这一愿望刚刚萌芽,在很多时候,它还比不上贪心,比不上嗔心。如果没有刻意调

  • (济群法师)听说过这个三无吗

    听说过这个三无吗 《坛经》中,将禅宗修行归纳为“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三大要领。 所谓无念,是说觉悟本体不以念头的方式出现,其作用为遍知。这也是佛陀十大名号之一,即了知一切,映现一切。但这个无念的体和念头又是不相妨碍的。在修行之初,固然要平

  • (济群法师)自他相换换了什么

    自他相换换了什么 在修自他相换法时,关键的一点,是不要落入到对业相的执著中去。也就是说,不应在相换的“我”和“他”之间构成对立的自性见。一方面,感觉“我”在接受“他”的一切;另一方面,是存在对业相的执著,感觉我吸收了一些“东西”(对方的恶业、烦恼等

  • (济群法师)让修行提速,你也能

    让修行提速,你也能 问:通常,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阿罗汉也要多生成就。可禅宗讲顿悟成佛,密宗讲即身成佛,如何看待这问题? 答:三大阿僧祇劫并非绝对的说法,因为时间也是因缘假相。而且,用心方法和修行途径不同,效率也是不同的。 佛陀在世时,很多弟子面见佛陀后

  • (济群法师)你的学佛目标是什么

    你的学佛目标是什么 对学佛者来说,什么才是正确的目标?现在到寺院烧香礼佛的人很多,他们也有目标,但这些目标和佛法指引的目标是否一致?同学们通过一年的学习,是否明确自己究竟为什么要学佛?是来增加一些佛学知识吗?是来丰富一下业余生活吗?还是来学习改善人

  • (济群法师)中心和重心的转移

    中心和重心的转移 谁能指引我们出离恶道?惟有佛法僧三宝,这也是我们的究竟皈依处。 皈依的重点有二,一是认识三宝功德,二是强化三宝在内心的分量。在座的多数都已皈依,但我们有没有认识到三宝功德?进一步,三宝在我们内心究竟占有多大分量?如果没有分量,佛法就

  • (济群法师)正见——一双看见光明的眼睛

    正见——一双看见光明的眼睛 未来在哪里?我们稀里糊涂地来到这个世界,稀里糊涂地过了一生,最后稀里糊涂地离开——这就是多数人的现实。我们不知道,一旦错失今生,接着又是长劫轮回,很难再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学佛,就是帮助我们把握这一难得易失的宝贵人身,通过

  • (济群法师)禅修——以技术管理心念

    禅修——以技术管理心念 我们了解到选择心念的重要性,就知道如何取舍了。但是,从知到行并不是说一说就能解决问题的。很多时候,我们想静,静不下来;想放下,放不下来,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就需要通过禅修进行训练,让这颗野马般动荡的心变得驯服,沿着我们

  • (济群法师)七支供——给你的修行存点款

    七支供——给你的修行存点款 学佛是要有福报的。很多人也想学佛,却困难重重,或是家人反对,或是体力不支,或是无人指点,或是忙于生计,这些都是障道违缘。我觉得,现代人修行确实很难。为什么说现在是末法?论物质条件,今天远胜于过去,这主要是从修行角度来说。古

  • (济群法师)多闻,多闻,还是多闻

    多闻,多闻,还是多闻 我们无缘生于佛世,但佛陀所开示的解脱之道,尽在三藏十二部典籍中。经典虽只是文字般若,却是通向实相般若的门径。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法的重要性。亲近善知识的目的,也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依法。一位具德上师,本身就是法的实践者,是法

  • (济群法师)贯穿三乘的完整版地图

    贯穿三乘的完整版地图 《道次第》中,宗大师为我们建构了完整的修学次第。其中的每一环节,都是组成整个系统的支分。从道前基础到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及最后的止观部分,每一阶段都不是独立的,而是有着承上启下的相互关联。如道前基础的说听轨则、依止善知

  • (济群法师)众里寻他千百度

    众里寻他千百度 在今天这个时代,商品空前繁荣。这种繁荣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导致普遍的盲目消费。同样的盲从,还出现在佛教这个业已国际化的“信仰市

  • (济群法师)学菩萨胜过拜菩萨

    学菩萨胜过拜菩萨 菩萨行,也称行菩提心。对佛法修行来说,固然是以调心为重点,但也离不开相应的行为。一方面,发心是行为的指导;另一方面,行为也是对发心的落实,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而众生直接能够从中得益的,主要还是菩萨的利他行为。所以说,在发起菩提心之后,

  • (济群法师)用得起来的,才是有用的

    用得起来的,才是有用的 对学佛来说,学多学少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够学以致用。如果学得多,但落实于心行的少,反不如学得少而能落实于心行。不要因为学得多,就有优越感。专心学习的人不会面对很多人事,即使有不少缺点和习气,也不容易暴露出来。 而做事过程中,有因

  • (济群法师)把佛念到心里

    把佛念到心里 佛菩萨具备无量无边的功德。在修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多读一些佛菩萨传记,及高僧大德的行谊,以此加深对三宝功德的认识,加深对皈依对象的认识。经常做这样一种忆念,三宝在内心的分量才会不断加重,对我们的影响才会日益加深。 作为念佛者,就要不断思

  • (济群法师)套牢了,要设法解套

    套牢了,要设法解套 禅修所做的,就是帮助我们培养正念,把心带回到当下。这样,我们才能从情绪和妄想的缠缚中脱身而出。如何才能把心带回当下?佛教中,最基本的修行就是戒定慧,又称三无漏学,也就是三种导向智慧的途径。其中,又以戒为基础,所谓由戒生定,由定发慧

  • (济群法师)教的和学的都要到位

    教的和学的都要到位 佛教的每部经论,都是为了帮助我们获得某种见地。而每种见地的获得,又会涉及到很多方面。作为法师,必须将这些问题逐一吃透,进而了解其中的内在联系,这样才能把修学原理介绍给学生,使他们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也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完整地

  • (济群法师)佛陀涅槃后,我们还有机会请佛住世吗

    佛陀涅槃后,我们还有机会请佛住世吗 佛法之所以能在世间流传,是因为有佛出现于世。虽然佛陀亲证的真理并非自创,而是本然如是。但若没有佛陀说法,我们也就无从了解佛法,更不能依法得解脱。就像每个人都具备与佛无别的智慧德相,却因不识本来面目,佛性虽有若无,

  • (济群法师)为谁持戒为谁修

    为谁持戒为谁修 我们为什么要持戒?是因为戒律由佛陀制定,觉得应该持,还是真正意识到持戒对修行、解脱确有利益?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加以思考。 如果仅仅因为戒由佛陀制定才去受持,我们会觉得,持戒只是为了佛陀而不是自己。那么,对佛陀没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前,

  • (济群法师)月亮还是那个月亮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 学佛,是生命从迷惑走向觉醒的旅程。这个旅程究竟由几个阶段构成?每个阶段应该做些什么?如果对旅程经历的各个站点不明确,就可能在前进过程中出现偏差,去道远矣。 有的人很勤奋,每天都在读书,但翻来覆去都是读一本小学课本。读上十年之后,他

  • (济群法师)向左转,向右转

    向左转,向右转 发起出离心之后,有两种导向,一是导向个人出离,一是导向菩提心。过去,我们往往将出离心和菩提心对立起来。事实上,两者并不矛盾。当我们因轮回苦而生起出离心,同时想到六道一切众生在轮回中受苦,本着对众生的悲悯,希望带领他们一起出离,这样的心

  • (济群法师)用功的三个步骤

    用功的三个步骤 问:请法师开示修习《道次第》需要注意的关键。对于其中的法义,虽然有所了解,却无法建立胜解。这样的情况下,该如何用功? 答:学习《道次第》,首先要把握整个纲领,对总相了然于胸。然后还要对别相逐一透彻,具体到每个问题,如暇满人生、依止法、

  • (济群法师)这个能,这个所

    这个能,这个所 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能所中。比如贪著,贪的本身是能,贪的不同对象为所,如事业、地位、感情等。再如我慢,我慢本身是能,然后你的能力、身份就是让你生起我慢的所。 我们会有很多念头,生起一个念头,就是能。而每个念头都伴随着相关影像,就是所。我

  • (济群法师)靠什么成为法器

    靠什么成为法器 出家,需要依止一位懂得戒律的师长,在其指导下培养僧格,树立正见,成为合格的法器。可我们现在出家后,多数师父并不懂得戒律,也不能如法对弟子进行教育。甚至有些师父只是为了找人帮忙做事才剃度弟子,根本不关心弟子的法身慧命。事实上,出家后马

  • (济群法师)懂不懂

    懂不懂 学佛,是生命从迷惑走向觉醒的旅程。这个旅程究竟由几个阶段构成?每个阶段应该做些什么?如果对旅程经历的各个站点不明确,就可能在前进过程中出现偏差,去道远矣。 有的人很勤奋,每天都在读书,但翻来覆去都是读一本小学课本。读上十年之后,他会达到什么

  • (济群法师)学佛不能缺少什么

    学佛不能缺少什么 在二十多年的弘法过程中,我看到了社会对学佛的需求,也看到了大众学佛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缺乏有效引导,二是缺乏良好氛围。因为缺乏引导,使学人或盲修瞎练,或偏执一端;因为缺乏氛围,使学人或力不从心,或半

  • (济群法师)做菩萨,你也行

    做菩萨,你也行 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比较注重家庭观念,虽然也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崇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但多是文人志士的理想,而普通民众并没有多少社会意识。 在这样一个文化背景下,传入中国的大乘佛法也受

  • (济群法师)依止法——意义来自需要

    依止法——意义来自需要 从走入佛门到整个修学过程,始终离不开善知识指导。在四法行中,也是以亲近善知识为先。因为有善知识的指导,才能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对于出家者来说,依止法的建立还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第一,感情的需要。一个人离开父母、

  • (济群法师)学法八步骤

    学法八步骤 对于《道次第》的学习,我曾提出八个步骤。 第一,理解《道次第》中每句话、每个词的内涵。 第二,理解每个段落背后所蕴含的修行原理。 第三,带着问题去学。佛法是帮助我们建立正见,以此看待每个问题,所以在学法过程中要有问题意识。《道次第》是由

  • (济群法师)老僧常谈,还得谈

    老僧常谈,还得谈 我出家后,基本在佛学院度过,前后已有三十多年。对目前这种沿用社会院校模式的佛教教育,有诸多感慨。事实上,佛教自身就有良好的教育传统,有一套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方法。佛陀本人就是伟大的教育家,历代祖师则是优秀的授业师长。所以,未来的佛

  • (济群法师)成佛的第一生产力

    成佛的第一生产力 在盛行大乘的汉传佛教地区,《普贤行愿品》的流传极为广泛。许多佛弟子都将本品作为日常念诵功课,而寺院晚课的“八十八佛大忏悔文”中,也有一半内容出自本品,以此忏悔业障,扫除修行道路中的违缘。在藏传佛教的修行中,源于《行愿品》的七支供

  • (济群法师)那些需要否定的

    那些需要否定的 真心和妄心两种不同的立足点,造就了禅宗顿渐两大修行体系。所谓渐,是从妄心入手,认清由此展现的虚妄世界。凡夫为无明所迷,不见真相,所以会以苦为乐,认假为真,把无常当做恒常,把现象当做本质。这就需要重新认识世界。所以,渐教的修行会侧重说

  • (济群法师)这个人身,用它来做什么

    这个人身,用它来做什么 我们现有的生命体是五蕴和合而成,也是无明制造的一个产品。所以,这个系统是有缺陷的,不完善的。 怎样才能改造这个有漏的生命系统?就要依法,要使自己成为合格法器。《道次第》告诉我们,闻法应离三种过,具六种想。离三种过,就是令心向法

  • (济群法师)出家出什么

    出家出什么 如何才能培养解脱能力?应当从出离心开始。 其实,出家就是出离心的重要实践方式。当我们选择出家作为人生道路时,尽管对佛法的认识角度不同,体会程度不同,但多少总会有些出离心。而这种出离心和任何心行一样,都是变化不定的,可能加强,也可能衰减甚

  • (济群法师)做义工,学做菩萨的开始

    做义工,学做菩萨的开始 做义工,就是学做菩萨的开始。所谓做菩萨,就是在佛法正见的指导下,服务社会,服务大众。凡夫无始以来都以自我为中心,我们不妨反省一下,又有哪一天不是在为自己着想呢?但问题是,这样是不是就过好了呢?是不是就开心了呢? 《道次第》告诉我

  • (济群法师)对他人最有意义的帮助

    对他人最有意义的帮助 对于一个发起菩提心的学人来说,什么才是对他人究竟的帮助? 《金刚经》中,以七处较量来说明法布施的功德。如“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乃至“若有善

  • (济群法师)心学,在新时代

    心学,在新时代 佛法的核心就是修学和传播,这也是菩提书院的两大重点。作为今天的佛子,我们应该如何继承佛法,传播佛法? 佛教传入中国后,虽然有过高僧辈出的鼎盛时期,但明清以来逐渐衰落。尤其是经历文革摧残、又在经济浪潮中恢复起来的当今教界,自身的状态并

  • (济群法师)传灯,在世间传递光明

    传灯,在世间传递光明 ——摘自《传灯骨干培训的开示》 众生千差万别,但从生命源头来说,无非迷与悟两种状态。迷了就是凡夫,悟了就是圣贤。在佛经中,也称之为明与无明。 凡夫的生命是以无明为基础,由此带来无尽的烦恼、惑业和轮回。在十二因缘中,就是以无明为

  • (济群法师)什么让妄想显现为世界

    什么让妄想显现为世界 济群法师 我们的精神世界是无形无相的,可物质世界是有形有相的。如果一切色法都以识为体,无形之物又是如何成为有形之物的呢?? 对于这一问题,唯识宗认为是我们的坚固执著所致。因为我们坚固的执著,才使我们所认识的一切变成固定的、实

  • (济群法师)一念之差,转身即是

    一念之差,转身即是 顿教的修行是从真心入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在迷惑系统之外,每个众生都具有觉悟的潜质,具有成佛的力量。修行所要做的,不是要成就什么,而是直接体认这个觉悟本体。 这一见地为我们修行提供了极大的信心。我们都知

  • (济群法师)佛诞日的忆念

    佛诞日的忆念 今天是佛诞日,世界各地的佛子都在以各种法会和香花供养佛陀。“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最好的供养,莫过于忆念佛陀的品质,成就佛陀的品质。——佛陀所以成为佛陀的品质 佛陀,意为觉者,乃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悟道者,故觉性为佛陀核心品质,即《坛

  • (济群法师)脱凡胎,换俗骨

    脱凡胎,换俗骨 人有人格,国有国格,僧人也应该有僧格。作为三宝之一的僧宝,每个僧人都代表了佛教在世间的形象。 社会上的人怎样了解佛教呢?是不是先到藏经楼去研究佛经呢?不是的,大多数人是通过直接与出家人接触来了解佛教。他们对佛教的认识,往往取决于对僧

  • (济群法师)如法才能表法

    如法才能表法 佛像、佛塔和佛寺,都是三宝住世的象征,也是修习皈依的对象。我们面对佛像、佛塔,能否生起恭敬、皈依之心,固然和自身心行有关,也和塔像本身是否如法有相当关系。有些佛像,即使没有信仰的人,见到之后都会心生欢喜,心生景仰。对于信众来说,更有着

  • (济群法师)佛与众生的根本差别在哪里?如何跨越?

    问:佛与众生的根本差别在哪里?如何跨越? 济群法师答:佛与众生之间,在一般人的感觉中,似乎有着天渊之别。事实上,距离并不是那么遥远。《六祖坛经》有句话,叫做“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佛,为觉悟之义。在迷的状态,就是众生;而在悟的状态,那就是佛。 从迷

  • (济群法师)难,也得知难而上

    难,也得知难而上 作为学佛者,真正要把一个宗派,乃至一本经论学好,都需要扎扎实实地下上几年功夫。但在这样一个充满诱惑和喧哗的大环境下,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气来修学,又谈何容易? 过去的寺院,一道围墙就是红尘和方外之地的分水岭。但在资讯无孔不入的今

  • (济群法师)什么是佛教应该继承的传统

    什么是佛教应该继承的传统 作为今天的出家人,我们需要面对佛教两千多年的传统。这个传统意味着什么?对很多人来说,无非就是早晚课诵、念佛参禅、僧装素食。我们出家后,就进入这样一种“佛教式”的生活轨道,日复一日。 但几年甚至几十年过去,我们能否与法相应,

  • (济群法师)从一盏灯到千万盏灯

    从一盏灯到千万盏灯 如何才能更好地觉他?靠一个人行不行?靠一个寺院行不行?肯定是不行的。一个法师弘法再积极,能影响多少人?一个寺院管理再有序,能对教界起到多少作用?当然,每一个个体都很重要。但当这些个体仅仅只是个体,而不是一个接一个地聚集为群体,结果

  • (济群法师)永远的学习榜样

    永远的学习榜样 论及菩提心的实践典范,首推诸佛菩萨。我们读诵《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无量寿经》、《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等大乘经典时,不应仅仅关注佛菩萨可以为我们做些什么,更应看到佛菩萨是如何成就的。他们在因地的实践和法门,正是我们修学佛

  • (济群法师)生命健康发展的交通规则

    生命健康发展的交通规则 真正迈向解脱,必须通过戒、定、慧的修行。佛陀制定的戒律,就是帮助我们建立一种和解脱相应的生活方式。我们没有学佛受戒之前,所有行为都是贪嗔痴不良串习的延续。而这种串习是和烦恼相应的,是和轮回相应的。如果不依戒律彻底扭转的话

  • (济群法师)这个奇妙而无所不在的缘

    这个奇妙而无所不在的缘 佛法认为世界的生成与毁灭都来自因缘的聚散,所谓“因缘成世界、因缘灭世界”。因此,佛教对世界形成的解释,简单说就是“因缘因果”。在佛教的经论中,关于因缘的解释很多。在《阿含经》中有这样的偈子:“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

  • (济群法师)药师如来许下的福利保障

    药师如来许下的福利保障 在理想的社会中,福利保障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当前,西方发达国家都很重视福利保障,这代表了社会的进步。在药师如来的本愿中,也有两条大愿说到福利问题。《药师经》说: 第六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其身下劣,诸根不具、丑陋顽

  • (济群法师)菩萨资格的考察

    菩萨资格的考察 在很多人心目中,菩萨似乎非常遥远,以为是来无影去无踪的神仙。其实不然,历史上的许多高僧大德就是人间菩萨。如民国年间的太虚大师,一生都按菩萨的道德标准修持,并题诗为:“比丘不是佛未成,请你呼我为菩萨。”谦称自己按比丘标准衡量,尚未完全

  • (济群法师)它就是长得和我们不一样

    它就是长得和我们不一样 很多人对杀生的内涵不能正确理解,或是认为,牛马猪羊这些动物生来就是给人吃的,所以吃这些根本是天经地义,没有任何不妥之处;或是认为,蔬菜也有生命,那么吃蔬菜也避免不了杀生,而连蔬菜也不吃的话,人就无法存活了。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

  • (济群法师)愿为如来使

    愿为如来使 我们现在所做的菩提书院这件事,对于我们个人,对于整个社会,究竟有多大的意义?我们为什么要选择这种付出,为什么要承担这样一种使命? 从去年开始,西园寺在筹备一部叫做《如来使》的片子。所谓如来使,就是作为如来的使者,行佛所行,证佛所证。如来出

  • (济群法师)道德才能让社会进入良性循环

    道德才能让社会进入良性循环 佛教的道德观是以因缘因果为依据,从因果规律中体现道德行为的价值所在。和人本思想一致的是,佛教也肯定人类追求利益的合理性。从缘起的角度来看,世间万物的存在都是由条件所决定。有情在世间的生存,离不开衣、食、住等生活资粮,

  • (济群法师)不仅仅是不做什么

    不仅仅是不做什么 人间有善恶两种力量。在我们的人格中,这两种力量同样存在。传统儒教对人性善恶存有争议,既有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之说,又有荀子的“人之初,性本恶”之见,孰是孰非? 从佛法角度来看,人性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在我们生命中,善恶是同时

  • (济群法师)让吃饭也成为修行

    让吃饭也成为修行 吃饭能否成为修行,关键就在于对待饮食的心态。丛林的斋堂又名“五观堂”,也是要求僧众在受供时“食存五观”。五观的内容是: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想着自己所吃的每一口饭,会有许多人付出辛勤劳动。我们不耕不织,却在此安然享用,由此生起

  • (济群法师)看不见的菩萨

    看不见的菩萨 在修学中,对善知识的信心,是我们进步的保障。但生起信心并非易事,尤其在近距离接触中保持初心不退,就更为困难。所以,《道次第》特别强调观师功德的重要性。俗话说,伟人在他身边人的眼中往往是最平常的。藏地也有类似谚语:在上师身边的人,往往是

  • (济群法师)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

    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 如果把供养比做播种的话,它的收获主要取决于两点。首先是供养对象,同样的耕耘,在肥沃和贫瘠的田地将有不同收获。所以,我们供养不同的福田,所获福报也大相径庭。其次是供养心态,心量有多大,所获福德就有多大。事实上,能供养的心比所供养的

  • (济群法师)佛经——有言教,有身教

    佛经——有言教,有身教 通常的著作,往往由作者撰写而成。然而,佛经却非佛陀生前亲自撰写。佛陀灭度后,弟子们为使佛法在世间长久流传,召开了结集经典的法会。第一次结集,共有五百阿罗汉参加。再从其中推选两位代表,分别主持经藏和律藏的结集。诵出经藏的,是“

  • (济群法师)从发愿到回向

    从发愿到回向 回向是和发愿相呼应的,是将自己所做的每件善行,所获的每分功德,回施法界一切众生,同证菩提。它既对修行成果的巩固,同时也能将有限成果增值为无限。 发愿相当于儒家的“立志”,是对人生目标的确定。这种目标是经过思考和抉择的,并不是像通常那样

  • (济群法师)不信是不行的

    不信是不行的 佛法修证有四个次第,分别是“信、解、行、证”。信,以心净为性。也就是说,通过对三宝的信赖及修学,帮助我们完成内心的净化。但仅仅有信还不够,还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深理解。这也是佛法和其他宗教的区别所在,不仅强调信,更强调解。在信的基础

  • (济群法师)敬法,请法,才是得法之门

    敬法,请法,才是得法之门 法要应请而说,这主要是为了表示对法的尊重,帮助我们端正求法心态,而不是佛菩萨或说法者需要我们求请。就凡夫的习惯而言,对那些太容易得到的,往往缺乏尊重。唯有付出相应代价得到的,才会感到珍惜,而这种珍惜程度又是和付出代价成正比

  • (济群法师)供养的三大收益

    供养的三大收益 供养是佛法的重要修行项目,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 其一,强化佛菩萨在内心的重要性。通过供养,能不断提升我们对佛菩萨的感恩心。 其二,去除贪著之心。我们所以会深陷轮回无法逃脱,正是因为贪著所致。修习供养,不仅是在舍弃物质,更是在舍弃贪著之

  • 为什么三宝是宝 (济群法师)为什么三宝是宝

    为什么三宝是宝 为何将佛、法、僧称之为“宝”呢?《究竟一乘宝性论》中,特别就这一问题作了说明:三宝所以为“宝”,具有六层意思。 一为稀有难得。在这个世间,真正能开启这一宝藏者寥寥无几。尽管人人皆具三宝品质,却深藏不露,虽有若无,无法对生命改善起任何

  • (济群法师)解脱会让你失去什么

    解脱会让你失去什么 说到解脱,也有不少人会感到恐慌:“现在的种种幸福,是否会随解脱而消失?”这就需要了解,解脱究竟是什么?《道次第》中,宗大师明确告诉我们:能解脱的是什么?所解脱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解脱?如何获得解脱? 佛教所说的解脱,就是解脱生死,解

  • (济群法师)道得道不得,得道不得道

    道得道不得,得道不得道 说到修行,通常会让人联想到诵经、坐禅、礼拜等等,总之是有固定的形式。诚然,我们不能否定这是修行。但“修行”二字,并不仅仅局限于此。“行”乃身、口、意三业之行,我们意业中的贪嗔痴烦恼,使得我们的身、口不断造作杀盗淫妄诸业。而

  • (济群法师)新年,许一个高尚的愿

    新年,许一个高尚的愿 学佛首先要发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立志。“志当存高远”,志向越高,成就也就越大。发菩提心不是空洞的口号,怎样才能体现我们的菩提心?最基本的表现方式就是发愿。 《瑜伽师地论·菩萨地·发心品》说:“复次菩萨最初发心于诸菩萨所有正愿。

  • (济群法师)过年了,你会去礼佛吗?你知道礼佛的意义吗?

    过年了,你会去礼佛吗?你知道礼佛的意义吗? 礼拜对于修行的意义极为重大,能以此强化三宝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我们虽身为佛子,但佛菩萨是否在我们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否比我们在世间拥有的一切更为重要?许多人声称信佛,但总是在工作甚至娱乐之余才想起修

  • (济群法师)皈依是持戒的灵魂

    皈依是持戒的灵魂 皈依,是持戒的灵魂。 我们受戒,是从皈依中获得戒体。比如五戒、八戒、沙弥十戒,都是由三皈获得戒体。所以在受持五戒、八戒的仪轨中都有皈依的内容,分别为五戒三皈、八戒三皈、十戒三皈。 比丘戒也不例外。僧团成立之初,僧众曾依“三语”受

  • (济群法师)不要让凡夫心抢占频道

    不要让凡夫心抢占频道 自我诡计多端,它会寻找各种借口来调动我们的凡夫心。我们的内心世界中有无数频道,有时我们明明打开的是这个频道,却会被另一个信号更强的频道抢占。我们平时打开电视时也会遇到类似的现象。自我不仅信号强大,而且随时都在伺机而动。在我

  • (济群法师)关于对号入座的续......

    关于对号入座的续...... 第二种误区现象,是从正确的发心开始,的确是为追求解脱或成就佛道而学佛。但这种发心是否就能持续下去?是否就能保持永久的纯正性呢? 我们知道,发心只是一个开始,只是一念的力量。而这个刚刚生起的正念像婴儿一样,力量非常微弱。相反,

  • (济群法师)看看你能对号入座吗

    看看你能对号入座吗 学佛者的发心往往存在两种误区。一是从开始发心就不对,是带着某种贪著开始学佛。深究起来,可能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以此作为起点。 有些人是被寺院庄严的环境所感染,走入寺院后觉得非常安详,因而发心前来学佛,觉得住在寺院享享清福就是人生

  • (济群法师)从王子到沙门——为了什么

    从王子到沙门——为了什么 佛陀出家前是一位王子,在宫廷享受着锦衣玉食、不知人间疾苦的生活。但在一次出门游行中,却发现和宫中完全不同的世间百态。他看到人们因衰老而形容枯槁,步履蹒跚;看到人们因患病而备受折磨,奄奄一息;看到人们因亲人死亡而阴阳两隔,

  • (济群法师)我们离不了的那味药

    我们离不了的那味药 在日常生活中,食与药是两个不同概念,食是指饮食,药则指疗病的药物,内涵各异,谁也不会混淆。而在佛教戒律中,不仅将药物称为药,亦将饮食归于药的范畴。也就是说,一切食用之物皆通称为药。 就佛教观点来看,众生之病可分为两种:一是饥渴的故

  • (济群法师)如何是佛,舍我其谁

    如何是佛,舍我其谁 生命蕴涵无价之宝,我们却在流浪乞讨中度日,何其悲哀?所以,一些高起点的修行方法是直接引导学人认知觉性。如禅宗及藏传佛教的大圆满、大手印等,皆以如来藏为见地,认为众生本具佛陀品质,以此作为修行入手处。 相关开示,禅宗公案中比比皆是。

  • (济群法师)内在美的最高境界

    内在美的最高境界 世人都很关注相貌和身体的美,其实,那种美是非常短暂的,所谓红颜易老,青春难驻。从佛法角度来看,世间一切都是无常的。我们的一生,色身从小到大,由盛而衰,其间种种变化,就像时光的脚步,不曾少息。所以,永葆青春不过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梦想,因为

  • (济群法师)供的是他人,养的是自己

    供的是他人,养的是自己 供养,也是修行的方式之一。寺院每天过堂之前,都要诵供养偈,以三德六味供养三世一切诸佛,供养诸尊菩萨摩诃萨,并令法界有情普同供养。而在初一、十五,寺院还要特别隆重地上供,以种种美妙饮食供养诸佛菩萨。那么,是佛菩萨需要这些东西吗?

  • (济群法师)学佛的重点是在内心而非书本

    学佛的重点是在内心而非书本 如果对学佛的重心不够明确,也就仅仅是增长了一点知识。那样的学习,不过是泛泛地学一学,永远是在被动而非主动的阶段。虽然学了不少课程,但生命究竟有多大改变?从佛法中究竟得到多大受用? 学佛的效果,不在于知道多少名相,背诵多少

  • (济群法师)净信为本的净

    净信为本的净 在佛法修学中,不论什么宗派都离不开信、解、行、证四个步骤。因为生起信心,才会有了解佛法的意愿,并随着认识的深入,使信仰得到升华。因此,信和解是相辅相承的,所谓“有信无智长愚痴,有智无信增我慢”,前一个“智”指智慧,后一个“智”指知识。

  • (济群法师)分别不分别

    分别不分别 当我们眼睛看到一个茶杯并觉得它是茶杯时,已不单纯是眼识在产生作用,而是进入了意识的范畴;当我们觉得一个茶杯好或不好时,也是意识在进行判断。眼识对境界的认识,在时间上来说,只能认识现在的境界;在空间上来说,只能认识眼前的境界,而且它是不带

  • (济群法师)这个世界上最自由的人

    这个世界上最自由的人 谁是我们这个世界最自由的人?就是佛陀。他由彻底断除烦恼而得大自在,他所领导的僧团,则是追求自由的团体。 卢梭曾经说过:“人天生是自由的,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和佛法关于自由的观念有某种相似之处。佛法认为,命运是由每个人自己

  • (济群法师)关于业,你应该知道的

    关于业,你应该知道的 其一,业力说告诉我们,命运源于自力而非他力,是由自身行为决定的,而不是受神灵之类的外在力量支配。 其二,业力面前,人人平等。神教认为人是由神所创,本身就存在差别,并不是都能得到神的恩宠和眷顾。如印度婆罗门教将人分为四种姓,分别是

  • (济群法师)弘法布教的六步棋

    弘法布教的六步棋 对于在家信众的教育,首先应建立相关教育制度。关于此,可参照大众化的修行体系及佛教教育制度进行规划。同时,结合在家众的时间、精力作适当调整。但核心要素和修学次第须严格把握。此外,为接引更多的人走入佛门,还有必要建立一套将佛法全面

  • (济群法师)给当代弘法把个脉

    给当代弘法把个脉 如果说佛法的学修、传承依赖于健全的教育制度,其弘扬、普及同样依赖于相应的弘法布教制度。那么,目前佛教界在弘法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呢? 其一,过分指望高僧,忽略大众的整体作用。常人心目中,弘法惟高僧方能胜任,与自己毫无关系,故多数出家人

  • (济群法师)佛教的民主管理

    佛教的民主管理 佛陀入灭时,没有把僧团交付给某个弟子,而是建立了一套民主议会制。在印度传统的僧团中,虽以上座、维那、寺主三纲为核心管理层,但僧团大事都是由僧众共同表决,根据大众意见做出决定。这种僧事僧断的管理体制,是建立在佛教特有的哲学思想上,也

  • (济群法师)不是文学,胜似文学

    不是文学,胜似文学 佛教对中国文学影响也十分广泛。佛经浩如烟海,仅《大正藏》便收录了一万多卷经文。佛教中的许多经典,如教界广为流传的《金刚经》、《维摩经》、《法华经》,即使单是从文学角度来看,也足以是传世力作。 佛经所展现的时空观,更是国人闻所未

  • (济群法师)真善美

    真善美 戒律的生活,是真、善、美的生活。 所谓真,即真实的生活。戒律所倡导的是简单的生活,而简单的生活就是接近于真实的生活。此外,依戒修行而能得定发慧,从而接近真理,通达诸法实相,建立与真理、智慧相应的人生。反之,凡夫由妄想形成的生活,则是颠倒虚妄的

  • (济群法师)还不快舍

    还不快舍 在无尽轮回中,推动我们流转生死的动力,正是凡夫心。它的基石便是无明,并由此导致世间所有的烦恼。然后因烦恼而造业,在造业过程中,凡夫心又得到滋养和增长,如此循环往复。 我们拥有什么?我们现在能感觉到的,唯有凡夫心。在凡夫的世界中,一切都是凡夫

  • (济群法师)从无所得中求证佛法

    从无所得中求证佛法 佛法的体验应该从何处得入呢?这是每个学佛者都关心的问题。 世间的人,总是带着有所得的心生活着。他们不停地追求,希望得到地位和财富,得到爱情和家庭,得到学识和荣誉,得到健康和长寿等等。接触佛教之后,也往往带着同样的心态。我们常常可

  • (济群法师)非永恒,非断灭

    非永恒,非断灭 19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率先提出“意识流”之说,认为思维活动如流水般连绵不断。这一学说不仅成为西方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并极大影响了文学、影视等艺术领域的创作。 其实,相关思想在佛典中早已有之。《成唯识论》云:“阿赖耶识为断为常?非

  • (济群法师)真的信因果了吗

    真的信因果了吗 学佛的人,大约都以为自己是相信因果的。但扪心自问:我们对因果究竟信到什么程度?是“深信不疑”的“信”,还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式的信呢? 对于学佛者而言,深信业果是非常重要的。无明烦恼为什么会使我们流转生死?造作恶业为什么会使生命

  • (济群法师)一篇旧文:汉传佛教的反思

    一篇旧文:汉传佛教的反思 在中国文化史上,虽有先秦的诸子百家,但汉魏以来活跃于社会的主要是儒释道三家。其中,唯佛教属外来文化。但它在中国流传的两千多年中,和传统文化水乳交织,并以其丰厚的思想义理深深影响着国人,与源自本土的儒、道二教呈鼎立之势,成为

  • (济群法师)学做好人,学做菩萨

    学做好人,学做菩萨 佛法修行是有次第的。即使我们发的是菩提心,还是要以小乘的出离心为基

  • (济群法师)云游——处处无家处处家

    云游——处处无家处处家 在家人总是对家充满着执著,可以说,家就是执著的堡垒。正是由于对家的执著,远离家乡的人总是有份难以摆脱的牵挂。一旦回到家中,心才会安然。 为了摆脱对家的执著,便有出家这种生活方式。 出家是对家的超越,对私欲及占有的勘破。出家人

  • (济群法师)道念的建立·僧格的养成

    道念的建立·僧格的养成(上) 从小,我们被送去学校,在老师的教导下,学习世间的学问,取得谋生的方法。但是无论我们的学位有多高,我们的人生还是充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烦恼并不因我们的学识增长而减少。面对生活中的起起伏伏,种种烦恼问题,我们学佛,因为我们把

  • (济群法师)相信解脱,希求解脱

    相信解脱,希求解脱 于解脱道修行而言,首先应对解脱道的目标及方法具足信心,相信解脱对人生的重大意义,相信依法修行必能解脱。若缺乏这种信心,修行从何谈起?皈依,正是对解脱的目标(佛)、解脱道的方法(法)及引导我们走向解脱的老师(僧)生起信心,并通过如法仪式

  • (济群法师)从改变观念到改变心态

    从改变观念到改变心态 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其实都是自己的一种设定。在见道之前,我们看到的永远不是世界真相。但我们可以从认识上了解并接近这种真相,这就需要知道从什么角度、以什么方式看待问题。每件事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往往不在于事件本身,而在于我们如

  • (济群法师)边见与中道

    边见与中道 《唯识三十论》开篇为:“由假说我法,由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三。”直接指出凡夫认识的迷妄性,并通过八识揭示世界真相,说明依他起相的世界是仗缘而生,和合而有。 对依他起现象的不同认识,将发展出截然不同的生命轨道——一条通向轮回,一条

  • (济群法师)我们还活着,我们要珍惜

    我们还活着,我们要珍惜 思维暇满,就是帮助我们认识暇满人身的巨大价值,认识它的难得易失。当我们学修相关内容时,对现有人身是否生起这一认识?是否真切感受到它的殊胜之处? 如果学了《道次第》之后,关于暇满的认识依然停留在书本上,依然是宗大师的说法,而我们

  • (济群法师)学佛是消极的选择吗

    学佛是消极的选择吗 为什么社会上很多人会认为佛教徒是消极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是由出家制度引起的误解。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是以孝为本,而孝的核心内容就是传宗接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但出家人必须独身,当然谈不上生儿育女。再则,世人

  • (济群法师)四念处——让我们看到真相

    四念处——让我们看到真相 作为解脱道的行者,要想出离三界,了脱生死,应如何令念头安住呢?佛陀临涅槃时告诫弟子们说:应依四念处而

  • (济群法师)靠三宝,靠自己

    靠三宝,靠自己 大凡宗教都是他力的,认为这个世界由主宰神创造并决定一切。神是主,人是奴。人生的吉凶祸福,乃至死后升天堂、下地狱都是神决定的,人是没有能力决定命运的。因此,我们要想得到永恒的幸福,唯有通过他力信仰,所谓信者得度。 与一般宗教相比,佛教是

  • (济群法师)大慈大悲的大

    大慈大悲的大 佛菩萨的慈悲,特点就在于大慈大悲。所谓大,即慈悲的无限扩大。这种慈悲的对象,包括亲人,也包括冤家;包括人类,也包括动物,包括六道一切众生。换言之,只要还有一个众生是我们不愿利益的,是我们漠视甚至敌视的,就不是佛菩萨所成就的大慈大悲。而从

  • (济群法师)有与无的两害相较

    有与无的两害相较 在这个缘起的世界,究竟什么是空,什么是有?空和有又是什么关系?在般若系经典中,最短的《心经》仅260多字,但出现的“空”、“无”、“不”近40处,约占全经六分之一。此外,在《金刚经》乃至六百卷《大般若经》也同样如此,可谓处处说空,事事皆

  • (济群法师)为现代人量身定制的常规宗教生活

    为现代人量身定制的常规宗教生活 我们现在推广的“皈依共修”,就是特别为现代人量身定制的常规宗教生活。通过每周的集体共修,不仅能使大众对三宝的信心得到强化,在皈依后找到归宿感。还能加强信众之间的交流,使道场形成一定的凝聚力。传统的宗教活动,或者一

  • (济群法师)修行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

    修行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 修行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也不是修给佛菩萨看的。佛菩萨只是指导我们怎样改善生命,但真正的实践要靠自己。而实践又离不开正见指导,这就需要从调整观念开始。不同的观念,会形成不同的心态,产生不同的行为,而这种行为又会使相关心态得到

  • (济群法师)皈依三宝——真的一个都不能少

    皈依三宝——真的一个都不能少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三宝是一体的。有些人会说:我只想皈依佛,却不想皈依法和皈依僧。这样可以吗?答案是否定的。当然,对佛陀产生信仰而发心皈依,也会起到相应效果,恐惧或颠倒妄想时念念佛,也能使我们远离恐怖。但若想解脱生死,依

  • (济群法师)方便之道——我看净土法门

    方便之道——我看净土法门 佛法的方便之道,主要指净土法门。此处所说的方便,是从加强保障的意义而言。因为三界险恶,处处陷阱,即使对于修行人来说,流转其中也难有把握。是以仰仗佛力的慈悲接引,往生极乐,得不退转。 从修行来说,佛法主要是强调自力,由依法修行

  • (济群法师)戒律的十大利益

    戒律的十大利益 当比丘出现某种不如法行为,佛陀便会根据所犯制定戒条。佛陀每次宣说戒条前,首先要阐述制戒的十种利益,然后才是关于戒条的具体内容。这十种利益,也就是十句义。具体内容为: 第一、摄取于僧。这是总的原则,即以戒律、制度管理僧团。当然,制度要

  • (济群法师)轮回不在别处

    轮回不在别处 业就是行为,包括思想、语言、身体三种。通常,我们更多是关注表现出来的行为,却忽略了尚未表现的行为。事实上,不论这一行为是否表现出来,都会在内心留下痕迹,形成内在的心理结果,影响未来的生命走向。 在座的每个人都不一样。长得不一样,想法不

  • (济群法师)无益苦行与少欲知足

    无益苦行与少欲知足 印度早期的沙门多以乞食为生并崇尚苦行。他们认为欲望是令人不得解脱的根源,惟有以苦行进行对治,才能斩断欲望之根。他们选择的苦行多半是折磨色身——或在烈日下曝晒,或在河水中浸泡,或像牛和狗那样生活,等等,以为这样就能将欲望驱出体外

  • (济群法师)具足万法的自性

    具足万法的自性 禅宗的修行,是直接建立于觉悟本体之上。和教下的修行相比,更为直接,更为简明。 如皈依三宝,教下主要是强调住持三宝,侧重外在的引导,而禅宗则强调自性三宝。所谓自性三宝,即与佛法僧对应的觉、正、净。觉,是觉悟本体;正,是通向解脱的道路;净,

  • (济群法师)学佛也需要一个共同认可的标准

    学佛也需要一个共同认可的标准 在弘法过程中,经常有人问到:基督教不过一本《圣经》,而佛法则是三藏十二部经典,八万四千法门,为什么影响反而不如他们?原因在哪里?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佛教的传播还停留在传统表现方式上,未能建构起令现代人耳目一新并

  • (济群法师)三宝在你心中究竟有多少分量

    三宝在你心中究竟有多少分量 经过多年修学,我越来越真切地体会到皈依的重要性。遗憾的是,以往大家都重视得不够。多数只是把皈依当作一种仪式,好像仪式结束就大功告成,所作已办了。却不曾关注:三宝在心中究竟有多少份量,有多少地位。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发心皈

  • (济群法师)经典、草鞋和舟楫

    经典、草鞋和舟楫 学习任何一部经典,首先要知道它的重点是什么。很多人可能觉得,重点就在于法的本身,在于经教,在于功课。于是乎,每日埋首于经典,精进于禅房,却忽略了自己——这个学法的人。事实上,佛法真正的重点不在别处,正是在于我们自己,在于这个能够闻法

  • (济群法师)关于业,你知道多少

    关于业,你知道多少 深信业果也是下士道的重要修行内容,其中包括见和行两方面。见就是缘起因果,行就是止恶行善。 佛法非常重视正见。所谓见,就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什么是生命延续的规律?什么是世界形成的规律?世界和我们又是什么关系?对于这些问题,佛法的

  • (济群法师)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编者按:2002年11月5日,济群法师应邀为南大历史系几十位博士及硕士生作了题为《认识佛教》的讲座。这是法师第二次在南大举办讲座,首次是在哲学系开讲的《人心与人性》。本文根据讲座录音记录。 对多数没有佛教信仰或不曾接触过佛教的人来

  • (济群法师)自我的回归

    自我的回归 自我的回归,使我们的人格回归到生命的本来。 自我,大家似乎都非常熟悉,每个人都有一个生命的自我。每个人都是生活在强烈的自我意识中,一生都在为所谓的我而奔忙。为了我的事业、我的家庭、我的儿女、我的名誉地位、我的财富……我们所关注的一切,

  • (济群法师)有情生命的四个阶段

    有情生命的四个阶段 生命是无尽的延续。我们从出生到死亡的这段人生旅程,只是生命延续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一个片段。那么,生命又是如何转递的呢?如何从过去转到今生、又从今生抵达来生?佛教告诉我们,有情生命的延续大体要经历四个阶段:即生有、本有、死有、中

  • (济群法师)认识的回归

    认识的回归 在一个人的生活中,除了我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能够对我们产生最直接影响的就是我们的人生观念,几乎每个人都在它的支配下生活。正确的观念,是建立幸福人生的保障。从哲学的意义上说,观念就是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 我们的观念和行为是相

  • (济群法师)在戒幢佛学研究所周末论坛的开示

    "周末论坛"为戒幢佛学研究所的教学特色之一,也是济群法师教育理念的具体落实。 在气氛活跃的交流中,师生之间增进了相互的沟通和了解。因而,法师在论坛所作的开示都是针对学员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思想问题。 如何看待老师的讲课 我想,有学问的老师在讲课时,

  • (济群法师)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

    人生,最重要的是生命,最希求的是幸福。如何才能使我们的人生获得幸福? 古往今来,人类为探索幸福而不懈地努力着。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对这个问题都缺乏正确的认识,只知道一味地追求财富、地位、名利、爱情……以为拥有这一切就是抵达幸福的手段。然而,在物质文

  • (济群法师)认识佛教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轮功一度产生了那么大的影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为什么一个李洪志就能够蛊惑大家的心?实际上,他欺骗世人的手法相当简单,只不过是利用了人们对心性和传统宗教的无知。由此可见,对心灵问题的了解,是我们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内容。

  • (济群法师)信仰与人生

    人活着总是希望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如何才能拥有幸福的人生呢? 通常人们会以为拥有丰富的物质财富,是实现人生幸福的最佳保证。于是许多人都在拼命的追求物质财富。在这竞争激烈的社会,人们想要获得财富并不容易;而获得财富的人也并不见得活得幸福快乐。 有些

  • (济群法师)当代信仰问题的思考

    编者按: 本期主题为“认识信仰”。在我们的人生中,信仰究竟意味着什么:是生命的最终依归,还是可有可无的点缀?信仰究竟又能为我们带来什么:是人生道路上的智慧明灯,还是遭遇挫折时的心灵安慰? 在我们这个信仰缺失已久的社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信仰是如此陌生

  • (济群法师)佛教怎么看世界

    佛教究竟怎么看世界? 可能有人会奇怪:佛教关心的是人生烦恼及痛苦的解脱,与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有什么关系呢?事实上,对世界能否达成正确的认识,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幸福。因为人生的许多烦恼和痛苦,都是由错误的世界观造成的,正如我们平时所说的那样:天下本无事,

  • (济群法师)佛教徒的人生态度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处世态度。因为人生观念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处世态度也往往大相径庭。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佛教徒是消极而悲观的。因此,选择佛教作为信仰,只是老年人的事,年轻时是不适合的,除非在事业或情感上遭受了重大打击。由于这种误解,使

  • (济群法师)佛法对人生问题的解决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通常人们说到宗教,总会武断的认为,宗教都是一样的。的确,一般宗教都有共同的特征,就是以神为本。人和神发生关系。在古今中外的各种宗教中,有多神、二神、一神、泛神的信仰。就现在世界上所流行的几种宗教中,基督

  • (济群法师)佛教在宗教中的独特性

    “宗教”一词,包含着人与神灵的交往或对神灵崇拜的意思。谈到宗教,难免使人想神。然而,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却不与神发生关系,假如说,宗教必然要建立对神的信仰,那么在这个意义上,佛教就不能称为宗教。因此,本文将围绕神与无神这个问题,谈谈佛教在宗

  • (济群法师)佛法的基本思想

    2001年春,在济群法师的亲自主持下,"戒幢佛学教育网"率先成立了国内首家"网络佛学院",利用多元的弘法方式,为更多信众提供了新的学佛窗口。 第一学期的课程,由法师主讲《佛法概论》,以提纲挈领的开示,对佛法的基本思想作了总结。 5月5日:佛教的人本思想 佛教的

  • (济群法师)佛教的环保思想

    在开始本文的写作之前,我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在这里,我不想再重复那些让人触目惊心的报道和数据,相信这对于每一位真正关心环境问题的人都不是新鲜的话题。我觉得也没有必要就环保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展开论述,相信在这一点上,应该也不会有人公开地表示反对。但

  • 济群法师讲心灵环保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讲心灵环保

      今天,我要和大家谈一谈有关心灵环保的课题。  环保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也是社会的潮流所向。在这个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时代,地球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破坏,我们的生活环境正在日复一日地被污染。生活

  • (济群法师)论自力与他力的融合

    序 学佛修行有两大途径:一曰自力,一曰他力。有人重视自力,有人强调他力的作用。然而学佛究竟依自力,或依他力,抑或依自力与他力融合更为殊胜呢?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纯自力不易 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中说到修行的途径,大分为二道:一

  • (济群法师)漫谈自性

    自性,是佛学典籍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佛教的各个宗派中,不论是小乘,还是大乘,是教下,抑或是宗下;都谈到它。但由于各家的核心思想不同,所以赋予的含义也往往不一样。本文将举出几种代表性的说法并作一比较说明。 一、各家所说的“自性” ( 一)有部的

  • (济群法师)佛教的福寿观

    前言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昨天和各位说过了佛教对女性的看法,今天再来和大家谈“佛教的福寿观”。多福多寿是人生在世普遍的希求,我们每日辛苦奔波、汲汲营营,只不过是为了求得更多的享福,放眼世间的事业,绝大多数和增强身体、延年益寿有关系,贵如秦始皇

  • (济群法师)从药师如来的本愿探讨理想社会的建设

    人类几千年文明,始终在探讨着建设一个理想的社会,希望因此而过上幸福的生活。从原始的部落到国家,从专制到民主。今天的发达中国家的社会制度,也许比起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建全了。可是今天社会存在的问题,似乎并不比以往要少,甚至要多的多。可见今天的社会

  • (济群法师)在家居士的律仪生活

    9月02日: 学习戒律的意义 这个学期为大家安排的是有关戒律的课程,主要由则慧法师给大家讲。 此次戒律课学习的内容,包括在家戒、菩萨戒、瑜伽菩萨戒这几部分。在家戒、菩萨戒的学习内容主要参考圣严法师的《戒律学纲要》。上学期我在戒幢佛学研究所给学员讲过

  • (济群法师)我理想中的僧教育

    我出家两三年后,就进入佛学院,此后就一直没有离开过佛学院。从求学到教学,到现在差不多有二十多年了。也许是因为生活在佛学院的关系,平时总会思考一些佛教教育的问题,似乎蛮有心得的。可是这次要写这篇文章,左想右想总是不得要领。原因在哪里?是不是现有的佛

  • (济群法师)青年僧伽应有的宗教情操

    ——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 各位同学: 今天给大家讲的题目是:青年僧伽应有的宗教情操。这是作为一名僧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我们研究所的学员们通过预科两年的学习,希望达到的目标。 同学们到研究所来,学习四、五年时间,在佛学上究竟要掌握多少知识?在教理

  • (济群法师)唯识二十论的唯识思想

    唯识学在印度发展过程中,由弥勒而无著,到世亲正式完成了唯识的理论体系。世亲关于唯识方面的著作很多,但能代表他思想的主要有两部:一者《唯识三十论》,一者《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提出三能变观点,从正面成立唯识;《唯识二十论》则针对外人的疑问,释

  • (济群法师)太虚大师的唯识思想

    一、前 言 太虚大师在近代佛教史上以唯识大家著称于世,出家不久就从道价老法师学《相宗八要》。随后专研《楞枷》、《深密》、《瑜伽》、《摄论》、《成唯识论》等,其中尤以《成唯识论述记》、《法苑义林唯识章》用力最多,历时两年之久。曾经读《述记》至释“

  • (济群法师)辩中边论探究

      前 言  《真理与谬论》一书,是97年下半学期到98年上半学期为闽院第六届学生讲授《辩中边论》的记录,也算是我多年从事唯识教学的一个副产品。  长期以来,我一直从事唯识教学,92年开始面向社会弘法。

  • (济群法师)辨中边论述义

    《辨中边论》三卷,是弥勒五大论典之一。此书包含颂文与长行两个部分。颂文为弥勒菩萨造。长行是世亲尊者释。在汉地翻译了两次:一是陈永定二年(公元558年),真谛三藏在临川译出。名为《中边分别论》;一是唐龙朔元年(公元661年)五月,玄奘三藏在玉华宫译。奘公在

  • (济群法师)漫谈“自性”

    漫谈“自性” 济群法师 自性,是佛学典籍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佛教的各个宗派中,不论是小乘,还是大乘,是教下,抑或是宗下;都谈到它。但由于各家的核心思想不同,所以赋予的含义也往往不一样。本文将举出几种代表性的说法并作一比较说明。 一、各家所说

  • (济群法师)慈善的精神

    慈善的精神 济群法师 ——《胡润百富》专访西园寺济群法师 秦媛如意 转自2008.4期,慈善排行榜五周年 放眼天下,许多中外企业家都为慈善作出了表率,但是慈善同时也招来非议。经常有人抱怨某些慈善机构因为监督管理不利,善款不能善用;也有企业家的善行被认为是

  • (济群法师)佛教界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如何?

    佛教界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如何? 济群法师 答:我们一直都很关心这个问题。这几年,我到台湾参访了四次,觉得他们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从整体来看,台湾佛教基本走的是人生佛教的路线。在教育方面,佛教界既开办面向社会的大学,也开办专门的佛学院

  • (济群法师)人生的导演

    心,人生的导演 济群法师 在人生舞台上,每个人都投入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起先,是父母的孩子;后来,又成为孩子的父母。与此同时,还担纲着形形色色的职业身分、社会身分。事实上,在这场无休止的连续剧中,我们有着演不完的角色。即使眼前这个角色命终,不过下场片

  • 《真理与谬论》——《辨中边论》探微 (济群法师)《真理与谬论》——《辨中边论》探微

      前言-序 《真理与谬论》一书是我为闽南佛学院学生讲授《辨中边论》的讲记,也算是我多年从事唯识教学的一个副产品。自1984年从中国佛学院毕业以来,我一直在福建佛学院、闽南佛学院开设唯识课程,先后讲过《解深密经》、《摄大乘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

  • (济群法师)西园寺五百罗汉后记

    西园寺五百罗汉后记 坐落于历史名城的西园戒幢律寺,不仅因“姑苏第一选佛

  • (济群法师)一肩烟雨过江南——之问法西园寺

    一肩烟雨过江南 ——之问法西园寺 采访:张菁 一肩烟雨过江南,法雨缤纷。其间种种,说不

  • (济群法师)《世界佛教名著丛》编译缘起

    《世界佛教名著丛》编译缘起 佛教从汉魏传入中国,至隋唐而鼎盛,佛学研究曾辉煌一时,但已是昨日黄花。宋元以降,佛教日渐衰落,虽于清末民初渐呈复兴之势,惜好景不长。近年来,学术界逐步意识到佛教在文化领域的重要地位,部分学者开始将研究方向转向佛学,但多为

  • (济群法师)心的训练——定

    心的训练——定 所谓定,简而言之,就是使一种心行形成稳定的力量。即使面对各种动荡的境界时,仍保有正确状态而不随其转。 定的训练,通常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凡夫的串习极为深重,一旦着手改变,很多心所都会出来反对,必然会经历一番艰难的斗争过程。我们要敢于暴

  • (济群法师)时间随想

    时间随想 我们经常都会说到时间:今天、明天、后天;或一月、一年。人们早已习惯用各种方式来表述时间。可是,时间究竟是什么?恐怕很少有人能说清楚。 时间看不见,摸不着,但却能感觉到。有时,我们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如白驹过隙;有时,又会感觉时间过太慢,仿佛度

  • (济群法师)人生是苦

    人生是苦 佛说人生是苦,许多人听了不以为然。 有人说:人生有苦有乐,如何只有苦呢?是呵,在感觉上,佛法也承认人有苦受、乐受。之所以说人生是苦,是对其本质的透视。 生活中,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憎嗔恚苦、五蕴炽盛苦,这是人们所共

  • (济群法师)能力

    能力 一位沙弥来找我,问我发心、修行的秘决是什么?我告诉他,平日从不认真学习教理,没有基础,秘决也是不管用。 他又说,我没什么长处,不能帮上师父的忙。我说,一个出家人,有没有世俗的长处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成为合格的僧人,这才是根本,也是最大的长处。既然出

  • (济群法师)正见

    正见 见,即认识、观念,也是人们确立生活方式及人生方向的指南。因为生活经历和教育环境的不同,每个人的见也大相径庭。 见有邪见、正见之分。正见,是正确的认识和观念;邪见,则是错误的认识和观念。正见能使人通达真理,成就智慧,走向解脱。邪见,却将增加生命中

  • (济群法师)佛学研究

    佛学研究 不知何时开始,佛法也和世间学问那样成了一种学术,名之为“佛学”。 在高校、社科系统乃至佛教界,都有人从事佛学研究,将佛教圣典当作研究资料,依照学术规范考证、研究,从而获取学术成果。这一队伍中,大体有几种类型: 第一种是毫无信仰的人,研究佛学

  • (济群法师)佛教大学

    佛教大学 近几年,教界总在喊着要建一所佛教大学。这也是朴老、妙老等前辈大德的遗愿,认为佛教大国应有佛教大学。我不知道,他们心目中的佛教大学是什么样的格局。 我早年参访过日本教界创办的大谷大学、佛教大学、驹泽大学,也在台湾参观过慈济医学院、华梵工

  • (济群法师)零距离

    零距离 学佛首先要发心。其中,最高的发心无疑是菩提心。从发心至成就无上佛果的过程,经论中有许多相关论述。时间上,须跨越三大阿僧祗劫;步骤上,须历经五位或五十二位。在此过程中,还应广学五明,成就种种智慧,断除八万四千烦恼。如是种种,让人觉得成佛之道实

  • (济群法师)随喜,一本万利的修行方法

    济群法师:随喜,一本万利的修行方法 随喜,即随顺他人的善行、成就和功德,并心生欢喜,称扬赞叹。当我们和这些善心善行相应时,同时也在成就自身的良善心行。所以,随喜也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法门之一,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随喜可以破除我执。唯有将自己

  • (济群法师)修行就是良好习惯的养成

    在学佛的人中,有两种现象比较普遍,一种是每天忙于世俗应酬而没时间学佛,另一种干脆就放弃了世俗生活,放弃了世俗责任,只管自己念佛、诵经。其实,这两种方式都是不对的。作为在家居士来说,不应将学佛和世俗生活对立起来,也不应为了学佛而放弃世俗的责任。 在生

  • (济群法师)谈佛法如何运用于生活中

    人生难得、佛法难闻!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生而为人的非常多,有钱有势的也非常多,但能够接触到佛法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听闻佛法后又懂得如何修学的就更少,也就是说,信佛的人中真正学佛的并不多。 信佛和学佛,其实还是有区别的。有很多人,信佛只是烧香拜佛,只

  • (济群法师)药师法门与现实人生

    济群法师 佛教开示净土法门,告诉我们大千世界中有许许多多佛土,但特别提倡两处:一是在我们这个世界以西,称西方极乐净土;一是在我们这个世界以东,称东方琉璃净土。西方净土的教主阿弥陀佛,在因地发了四十八大愿,令众生来世往生极乐;而东方净土的药师如来,在因

  • (济群法师)放弃我执

    我们的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虽然我们生活在同样的天空下。 但各人心中的世界却如天地悬隔。 如能突破我执,放弃对这片云彩的执著,凡夫心就失去了立足点。 一切执著的根本是我执,即执著有个自我。因为我执,就和众生有了自、他的对立,由此带来新的痛苦。生

  • (济群法师)生命的回归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问题是: 生命的回归。 生命盛开在我们目光所及的每个角落,使世界充满勃勃的生机,也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并发展。从广义上说,不仅自然界的一切机体都蕴涵着生命的力量,甚至星辰和整个星系,也都有自身形成、发展及消亡的生命过程。 在一切生命

  • (济群法师)如何修学戒律

    以往,学人往往把戒律孤立起来修学,甚至将戒律当做一切,只见戒律而不见佛法,使持戒成为一种形式、片面而孤立的行为。事实上,戒律只是佛法修学体系的一个基础,必须将其放在整个修学体系中去理解,才能更好地学戒、持戒。在此,我想从佛法修学体系的五大要素,来谈

  • (济群法师)戒律的名称及作用

    学习戒律,首先要了解这一名称的内涵。为什么叫戒律?戒与律有什么不同?戒律有哪些种类?出家人学戒、持戒,究竟为了什么? 一、戒的名称 戒为三学、六度之首,也是佛法修学的基础项目,内涵广泛而名称众多,如戒、律、波罗提木叉等。了解戒律的名称,可以帮助我们深

  • (济群法师)制戒的缘起及意义

    戒律是否过时?在今天这个时代,如何认识戒律的价值?如何继承戒律,发挥戒律在现实僧团中的作用?对于这些问题,我觉得应该从佛陀制戒的缘起及意义中领会。惟有认识佛陀最初制戒的精神,才能更好地认识戒律的价值,发挥戒律在当代僧团中的作用。 一、佛陀制戒的缘起

  • (济群法师)僧伽资格及寺院职能

    佛法住世,靠的是住持三宝,其中以佛菩萨造像为佛宝,三藏十二部典籍为法宝,剃发染衣的出家人为僧宝。但佛像高高在上,经典深奥难解,所以社会上很多人对佛教的印象,往往是来自现实中的出家人。出家人庄严脱俗、品行高尚,他们就会对佛教生起向往之心,并进一步发展

  • (济群法师)戒律实施的未来展望

    此次台湾之行,除了参加“两岸禅学研讨会”,惠空法师又在我们参访各道场时,安排了许多座谈题目。“戒律实施的未来展望”是律宗道

  • (济群法师)从戒律看原始僧团的管理体制

    中国佛协已故会长赵朴初生前曾经说过:“当前佛教界的重要任务,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培养人才。”台湾佛教界的大德圣严法师也提出:“今天不办教育,明天就没有佛教。”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已成为当今教界的共识。本次研讨会也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推

  • (济群法师)《四分律》简介

    【1.名称解释】 在中国佛教史上,虽先后有五部广律传入中国,但千百年来,唯《四分律》一枝独秀,广泛盛行。 《四分律》由四部分构成,初分为比丘戒,共21卷;第二分为比丘尼戒和受戒、说戒犍度,共15卷;第三分为安居自恣等法,共13卷;第四分为房舍等杂法,共11卷。 关

  • (济群法师)制戒缘起三则

    在不少人的感觉中,律典似乎只是枯燥的法律条文。因为这个先入为主的印象,难免对学律存在畏难情绪。其实,持此观点者往往并没有深入律典,只是人云亦云、以讹传讹而已。可叹的是,这种感觉已成为很多人学习律典的障碍。 事实上,律典并非人们以为的那么枯燥乏味,

  • (济群法师)人生五大问题

    2007年12月讲于南京大学历史系 济 群 在这个世间,每个人都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事实上,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制造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一个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循环往复,不曾少息。 现实问题,只要努力多半不难解决。但继续对人生做深层思考,触及心

  • (济群法师)戒律与人间净土的建立

    戒律是为了净化人类的身心而设,是为了净化人间的社会而设。是以人间的善良风俗人情及合理的国家规章法令,为佛陀制戒的参考基础,加以佛法的正知正见作引导,便成了有小有大、能略能广、可浅可深,可以适应任何时空环境的生活准则。 当你认识了戒律的功能,明白了

  • (济群法师)佛教的头陀苦行法

    佛教在人们的心目中,一般都觉得是一种旣不主张苦行也不同情纵欲的中道教,说到苦行大概多数人都会认为是外道修行法。其实,佛教也强调苦行,不信你打开三藏典籍,就会发现现在众多的经论中,都有关于头陀行的介绍。也许有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历史车轮已经行驶到九

  • (济群法师)学佛与做人

    学佛的人,学习的程度不一样,对学佛的认识也都不尽相同。 学佛的意义究竟在哪里?有许多人,学佛仅仅是为了保平安,保发财,保健康,带着这种目的来学佛的人为数不少。尤其是初学的人,对学佛的意义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学佛只是为了给自己带来一点现世的安乐。 当然,

  • (济群法师)生命的痛苦与解脱

    人生,最重要的是生命,最希求的是幸福。如何才能使我们的人生获得幸福? 古往今来,人类为探索幸福而不懈地努力着。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对这个问题都缺乏正确的认识,只知道一味地追求财富、地位、名利、爱情……以为拥有这一切就是抵达幸福的手段。然而,在物质文

  • (济群法师)佛教在商业浪潮中的反思

    这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稍稍不慎就会被社会淘汰出局。由此而带来的危机感,使得人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浮躁,甚至在未及思考之际,就被整个时代拽着往前跑了。究竟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在奔向哪里呢?我们不能否认发展的意义,但如何发展却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在世

  • (济群法师)如何进入佛教

    有幸到丹霞山参加学佛夏令营,能够在这七天内同大家一起探讨佛法,我感到很高兴。学佛夏令营近年来在台湾等地很盛行,台湾的佛光山、圆光佛学院等各个道场,每年都要举办各种形式的夏令营,如小学生夏令营、中学生夏令营、大学生夏令营、教师夏令营等等,以此方式

  • (济群法师)佛与法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同学: 很高兴又有机会和大家结法缘,应邀到讲修班开设佛学讲座,对我来说已经是第二次了。记得第一次是讲修班的首次讲座,想必大家还记得吧!时间过得真快,讲修班创办已将近一年,这一年来,南普陀寺慈善基金会,闽南佛学院为推动厦门地区

  • (济群法师)唯识学上的唯识义

    一、前言 在人类千百年来的历史中,古今中外的哲人智士都在共同关心着一个问题,就是作为宇宙人生差别现象生起的本根是什么?对于这样一个重要问题,在中外哲学史上异说纷纭,兹归纳为四类:一日唯物:是以物质为世界本根。古希腊泰勒斯以“水”为不变本体,能生万物

  • (济群法师)建立合理的世界道德规范

    ——佛教道德与当今社会 当今世界面临着信仰危机,也面临着道德危机。在经济至上、金钱至上的观念指导下,传统的伦理道德,淳朴的民风民俗,以及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正在逐渐从我们眼前消失。物质文明的发展既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舒适方便,但同时,由此而来的社

  • (济群法师)怎样拜佛

    有人可能会问:这么多的佛我应该怎样去拜?这么多的佛陀我怎么拜得过来呢?“我以普贤行愿力故”,现在我们要用普贤菩萨的思想境界去拜,拜的时候“深心信解,如对目前”,相信十方世界都有佛的存在,假如信心不足,那是不行的。在相信、理解、接受十方诸佛存在的同时

  • (济群法师)吃饭的智慧

    健康的、正命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好的修行。我们做的很多事情,看起来似乎和修行无关。但如果将佛法的智慧落实在生活中,以佛法的观念来指导我们的言行,那么,行住坐卧中一样可以修行。 平常人吃饭不能好好地吃;睡觉也不能好好地睡;在家庭中不能好好地和睦

  • (济群法师)致没有时间的学佛人

    凡夫所具有的贪、嗔、痴,是来自无始以来的习气,所谓积重难返。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学佛作为生活中的点缀,而是要将它落实到生命的实处! 常常听到有人说:我也想学佛呵,可没有那么多时间到寺院来,没有时间听经,没有时间念佛。作为在家居士来说,的确有很多世俗

  • (济群法师)汉传佛教的反思

    在中国文化史上,虽有先秦的诸子百家,但汉魏以来活跃于社会的主要是儒释道三家。其中,唯有佛教属外来文化。但它在中国流传的两千多年中,和传统文化水乳交织,并以其丰厚的思想义理深深影响着国人,与源自本土的儒、道二教呈鼎立之势,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济群法师)建立幸福人生的十种行为

    济群法师讲述 七、建立幸福人生的十种行为 (一)不杀生 【龙王!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四、身常无病;五、寿命长远;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八、灭除怨结众

  • (济群法师)戒律中对病与死的规定

    一、前言 病与死是人生的两件大事,生活在世界上的人们,谁也难以避免。尤其是出家人,远离了家庭、眷属,倘若道业未成,烦恼还在,一旦生了病,更显得孤苦零丁,这就需要大众的关心,集体的帮助。可是,当前僧团对此二事处理得很不如法;笔者住过几处丛林,也参访过一些

  • (济群法师)发心求正觉,忘己济群生

    自号山人的济群法师,居于五老峰阿兰若处。阿兰若为梵语音译,意为寂静处。此处曾是近代高僧弘一大师住锡南普陀期间的掩关静修之地,如今,刻有弘公手书的甘露井依然泉涌汩汩,清冽如昔。 泉边品茗,岩下步月,如此闲适的山居时光,并不在人迹罕至的深山,事实上,它距

  • (济群法师)弘扬佛法是每个佛弟子的责任

    8月13日下午,苏州西园寺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济群法师抵达东林祖庭。恰逢东林净土文化进修班开学,应代住持大安法师盛情邀请,济群法师为进修班学员举办了一场佛学讲座。 13日晚,东林祖庭网站对济群法师进行了专访,以下是采访实录。 记者:法师您好,感谢您在百忙

  • (济群法师)提升财富品质 享受智慧生活

    2009年,济群法师应邀前往深圳,为清华大学EMBA班开讲“《心经》的禅解”。期间,《财富品质》记者对法师进行了文字采访。 问:最近两年,国学热和佛学热日渐兴起,纵观中国历史,佛教在中国皇朝乃至民间的流行往往出现在国富民安的时刻,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答:事

  • (济群法师)迈出沟通的第一步

    2008年10月,西园戒幢律寺举办第三届戒幢论坛,主题为“佛法与心理治疗”,邀请教界人士及心理学界的专家学者参与。这是一次佛教界主动与心理学界进行的正面交流,那么,这种沟通的意义何在?就此问题,本刊记者慈云采访了本次论坛的倡议者,戒幢佛学研究所导师济群

  • (济群法师)有声有色,无心无相

    2009年的第一天上午,借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学源俱乐部西园寺新年祈福的因缘,我们有幸采访了济法师。禅房里,茶香四溢,法师娓娓道来,不时传出会心的笑声,让人忘却冬日的寒冷。随着弘法活动的逐年展开,法师早已是当代有名的高僧之一。可眼前这位侃侃而谈并不时发出

  • (济群法师)《胡润百富》专访西园寺济群法师

    ——《胡润百富》专访西园寺济群法师 秦媛如意 转自2008.4期,慈善排行榜五周年 放眼天下,许多中外企业家都为慈善作出了表率,但是慈善同时也招来非议。经常有人抱怨某些慈善机构因为监督管理不利,善款不能善用;也有企业家的善行被认为是炒作宣传;更有受助者渐

  • (济群法师)人心和人生

    各位学佛的时间和程度都有一定差距。有些人已学佛多年,有些人可能是初涉佛门。但无论什么样的程度,学佛都要从头开始。这个“头”是什么?正是“发心”。 所谓发心,是我们做每件事的动机和出发点。正确的发心,则是学习佛法的必要基

  • (济群法师)不患得患失最养生

    《财富品质》:本期杂志为如何养生提出了不少建议,能请您从佛教修行的角度给我们一些指导吗? 济群法师:健康的生活,关键是知道如何抉择,知道什么该做而什么不该做。因为行为会成为习惯,进而演变为性格和心态,成为左右生命的核心力量。现代人的需求很多,这种过

  • (济群法师)出家意味着什么

    出家,不仅意味着外在形象的改变,意味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意味着离开家庭进入僧团,更关键的,是出五蕴的家,出烦恼的家,出三界的家。这需要我们尽形寿,乃至尽未来际地努力。 出世俗家所谓世俗,就是世间的家庭和感情。作为僧人,似乎已经放弃了家庭生活,以及与之相

  • (济群法师)学佛人在发心中的误区

    济群法师:学佛人在发心中的误区 普通人因为从凡夫心出发,所以成就了凡夫心。那么学佛者的发心是否就正确呢?其实也不尽然。很多学佛者的发心,并没有摆脱原有的心行习惯,也不属于正确的发心。 1.基于某种贪著而发心 学佛者的发心往往存在两种误区。一是从开始

  • (济群法师)平等饶益众生

    我们随顺众生,到底顺从哪一些众生呢?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刹海所有的众生,我们都要顺从他们,给众生带去安乐、利益。我们对待他们应该像对待我们自己的父母、师长、阿罗汉、佛菩萨那样,一律平等地对待他们。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见:妻子随顺丈夫,丈夫随

  • (济群法师)日常生活

    东晋道安大师把佛经科为三分:即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序分通常又有证信序、发起序两个部分。证信序是记述佛陀当时讲这部经典时的法会条件,各个经典在模式上基本相同,因而又称通序;发起序是佛陀讲这部经发起的因缘,经中或有或无,千差万别,故又称别序。 发起

  • (济群法师)供养的意义

    供养的意义 济 群 一说到供养,首先想到的是初一、十五,许多寺庙都有给佛、菩萨上供的习惯;还有天天吃饭之前,我们都要供佛,所谓“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所以,供养也是修行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是表达对佛陀的尊重和恭敬。供佛并不表示佛一定要吃我们的东西,到

  • (济群法师)学佛便利的今天该如何修学佛法

    在今天这个时代,商品空前繁荣。这种繁荣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导致普遍的盲目消费。同样的盲从,还出现在佛教这个业已国际化的“信仰市

  • 戒律的现代意义 (济群法师)戒律的现代意义

      戒律在当今僧团是否具有实践价值?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戒律?如何发扬戒律的作用以造福人类?都是我们需要认真面对的重要问题。我想就此谈些个人看法。原始僧团不设立权威,也无行政领袖。即使至尊如佛陀,与弟子也只是一种师生关系,彼此平等生活,并自称“我亦在僧数”1

  • (济群法师)如何回向效果好

    如何回向效果好 济 群 如何回向效果才好呢?普贤菩萨告诉我们:“言普皆回向者,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从第一大愿礼敬诸佛到第九大愿恒顺众生,所修的一切功德全部回转来,归向到尽法界、虚空界一切

  • (济群法师)商品经济与寺院清净

    这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稍稍不慎就会被社会淘汰出局。由此而带来的危机感,使得人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浮躁,甚至在未及思考之际,就被整个时代拽着往前跑了。究竟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在奔向哪里呢?我们不能否认发展的意义,但如何发展却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在世

  • (济群法师)化解嗔心的几种办法

    济群法师:化解嗔心的几种办法 平时遇到事情时要勤修以下四观(不必全观,观其中之一即可): 一观:世上没有一个坏人、恶人、敌人,所谓的恶人是因为其错误的认识和习气导致了错误的行为,我们应该予以理解。 二观:人生如梦,在此梦中我们不应沉湎快乐,不应执著痛苦,

  • (济群法师)是心念佛

    世界上的一切问题,究其根本,就是人的问题。而人的所作所为,又是根源于人心。因为人心有贪瞋痴,所以世界才有了种种犯罪现象的出现。 “心净则国土净”,人类想要改善世界,当从改善人心下手。 佛是觉者、智者,代表着圆满的智慧、慈悲和道德。念佛就是启发并培植

  • (济群法师)正念的修习

    佛教经论众多,若无善知识引导,仅靠个人摸索,很难深入堂奥,把握要领。这样的信仰,往往会停留在入门状态,甚至转向迷信,转向邪信。 不少人每天都在念佛,念了几十年,不可谓不精进,却看不到多少效果。烦恼一来,佛号就再也提不起,再也找不到了。为什么这颗心依然被

  • (济群法师)一种叫做“幸福”的不稳定的感觉

    本报记者:我们以前做过一个关于“幸福感”调查,在北京工作的“白领”有一半以上的人,接近60%的人感到他们不幸福,想请您跟我们讲讲到底什么是幸福,我们怎样把握幸福? 济群法师:多数人对幸福的理解确实存在问题,他们往往是从外在条件来考量,如家庭、地位、金钱

  • (济群法师)要为他人的利益而高兴

    “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一切众生的生命现象在佛教里归纳为六趣四生。六趣,即六道轮回,六道,指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四生,指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四种。胎生的动物如人、马、羊、猫、

  • (济群法师)说说而已,还是付诸实践

    菩萨,乃成佛之因。我们想要成佛,必须从菩萨做起。或许有人会觉得,自己受了菩萨戒,就已获得菩萨身份。至少,也是走在菩提路上的行者了。但扪心自问:我们可曾发起菩提心?可曾具备相应的素质?在我们现有的心行中,慈悲心所占的份额又有多少?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确?

  • (济群法师)佛教提倡不平则鸣吗?

    一般情况下,不平则鸣是褒义词,多是从公众利益出发,更能显示一个人的勇气和正义感。而发牢骚则是消极抵抗的表现,是一种拿不起、放不下的无能表现。两者有一定区别,但关系比较模糊,不平则鸣,搞不好也会演变成发牢骚。 学佛并不是要刻意地默默无闻,只是要我们不

  • (济群法师)迷信的解药

    闻道:怎样看待“提倡科学、破除迷信”的说法呢? 济群:提倡科学能否破除迷信呢?事实上,在科学盛行的地区,在具有相当科学知识的人身上,迷信现象依然存在。因为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科学能告诉我们关于外在世界的知识,但却无法帮助我们认识自身的生命,认识内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关于生死的开示

    关于生死的开示 济群法师 问:烧纸钱及用品祭拜先人,能起到什么作用? 答:这只是人们为报答死者采取的一种仪式。虽然这一祭奠方式并非佛教所主张的,但多少能使后人产生些许自我安慰。那么,死者所在的世界是否需要这些用品呢?你给他烧汽车,那里没修公路还是开不

  • (济群法师)“你都在修些什么”

    济群法师:“你都在修些什么” 愿菩提心,就是我要帮助一切众生解除轮回痛苦的愿望。这一利他愿望也包含着觉悟,否则,就不会想到帮助一切众生。但仅仅生起愿望是不够的,还须通过不断修习来强化。因为这一愿望刚刚萌芽,在很多时候,它还比不上贪心,比不上嗔心。如

  • (济群法师)修学佛法的基本认知

    ——2004年夏讲于哈尔滨极乐寺 济群法师 今天,我和大家谈一谈修学佛法必须具备的基本认知。 佛法博大精深,尤其在今天这个资讯和媒体极为发达的时代,我们得以广泛接触各种法门。除汉传各宗派外,还有因缘了解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目前,甚至有不少年轻人是通过

  • (济群法师)佛法的要领与修行次第

    佛法的要领与修行次第 济群法师 (2006年7月23日于柏林禅寺文殊阁) 各位营员: 大家好!阿弥陀佛! 今天讲座的内容大概会分为两个部分,一个以佛法的要领与修学次第为主;第二场讲座以皈依为中心,会带着大家一起做皈依的共修。 我们第一场要讲的是佛法的要领及修学

  • (济群法师)除三种过,依六种想

    济群法师 ③闻法轨则 以下正式说明闻法轨则,包括应当断除的过失和正确观想的方法。做到这两个方面,才能完整接受所闻法义。 【除三种过】 若器口下覆,或器虽仰而内不洁,或内虽洁而下有罅,纵天降雨,必不能受。或虽受得,为染所污,不堪饮用。或虽不染,漏而弗

  • (济群法师)信佛的人中真正学佛的并不多

    看到定慧寺的弘法活动越办越好,听经的居士越来越多,真是非常高兴!大家能够踊跃、积极地到这里参加弘法活动,是大家的福德因缘,是多生累积的善根! 人生难得、佛法难闻!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生而为人的非常多,有钱有势的也非常多,但能够接触到佛法的只是其中很少的

  • (济群法师)哪个年龄段学佛好?

    学习佛法,对于每个人来说,任何时侯学佛都不会早,也不会晚。人生难得,佛法难闻。有机会听闻佛法,就应及时把握。而从修行角度来说,也不在于时间早晚。有些人信佛几十年,但没有在修学上真正用心,烦恼、习气丝毫没有减少,并未比那些不学佛的更好。相反,有些人虽

  • 谁是这个世界上最自由的人? (济群法师)谁是这个世界上最自由的人?

      谁是我们这个世界最自由的人?就是佛陀。他由彻底断除烦恼而得大自在,他所领导的僧团,则是追求自由的团体。卢梭曾经说过:“人天生是自由的,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和佛法关于自由的观念有某种相似之处。佛法认为,命运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可以根据

  • (济群法师)致没有时间学佛的人

    致没有时间学佛的人——济群法师 凡夫所具有的贪、嗔、痴,是来自无始以来的习气,所谓积重难返。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学佛作为生活中的点缀,而是要将它落实到生命的实处! 常常听到有人说:我也想学佛呵,可没有那么多时间到寺院来,没有时间听经,没有时间念佛。

  • (济群法师)帮你看清“我执”的真面目

    济群法师 一切执著的根本是我执,即执著有个自我。因为我执,就和众生有了自、他的对立,由此带来新的痛苦。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那些特别在乎自己的人,烦恼往往也特别多;反之,无私的人却更容易快乐、自在。 “我”是什么?其实只是一种感觉。比如一本书,本身并不

  • (济群法师)我们学佛要依靠谁

    如果不依靠自己,又能依靠谁呢?人生的很多事情,是无法请人帮忙解决的。口渴的时候,谁能代替我们喝水?自己渴了,就要自己喝水才能解决。别人喝的水,只能解别人的渴。同样,每个人的烦恼都是自己的,也只有依靠自己解决。推而广之,人生一切问题皆是如此。每个人的

  • (济群法师)佛法是如何定义善恶行为的

    问:佛法是如何定义善恶行为的呢? 答:首先,善的行为能给自己带来利益和安乐。比如布施这种善行,既能帮助我们克服自身的贪心和吝啬,使人格得到净化,还能招感未来福报。其次,善的行为不仅对自身有利,更能对其他众生有所利益。仍以布施为例,我们在自己受益的同时

  • (济群法师)拥有后还是空虚该怎么办

    问:一无所有时曾苦苦追求,可拥有后还是空虚,该怎么办? 答:关键不在于我们拥有什么,而在于有什么样的心态。对于心灵健康的人来说,一无所有时能安贫乐道,应有尽有时也能不为所缚。如果不能把心态调整到位,贫穷时固然痛苦,富有之后还是会有这样、那样的痛苦。所

  • (济群法师)空,不是空空如也的空

    空,不是空空如也的空 在这个缘起的世界,究竟什么是空,什么是有?空和有又是什么关系?在般若系经典中,最短的《心经》仅260多字,但出现的“空”、“无”、“不”近40处,约占全经六分之一。此外,在《金刚经》乃至六百卷《大般若经》也同样如此,可谓处处说空,事事

  • (济群法师)如何摆脱疾病,身体健康

    问:我身体不好,很担心哪天就会死,怎样修行才能使身体健康?才能对今生去向较有把握? 答:身体健康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保持良好心情,放下不必要的心理包袱;其次是合理安排饮食;第三是多做户外运动。从佛法来说,还提倡多放生,以慈悲心关爱动物,你让众生免遭横死,

  • (济群法师)只有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

    欲望的表现形式,体现在占有、比较、竞争三个方面。 为了生存,我们必须有基本的物质条件。但即使生存问题得到解决,占有欲也不会因此消除。相反,欲望会随着条件改善而不断提高,希望占有更多的财富,占有更高的地位,占有更大的名望。 除了占有,我们还要为抬高自

  • (济群法师)三皈依的利益

    皈依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利益?或许有人会觉得奇怪:学佛者也讲究利益吗?事实上,学佛并非排斥利益,只是不执著利益,以无所得的心来看待这一切。 但不执著利益,并不影响应得的利益。事实上,学佛本身有大利益:一是暂时利益,即人天福报;一是究竟利益,即成佛。《金刚经

  • (济群法师)浮躁的时代,寻找调心之道

    很多人都在说,今天是一个浮躁的时代。这种浮躁表现在哪里?不在别处,就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在我们当下的心理状态。我们不妨看看自己的心,其中有多少妄想在此起彼伏,又有多少情绪在纠缠不休?在这些没完没了的念头中,我们就像波涛上摇曳的孤舟,时而被冲向这里,时

  • (济群法师)我们说着慈悲,做了吗?

    我们说着慈悲,做了吗 在修习慈悲之前,首先要认识到,这一心理对生命发展的意义所在。相信很多人会对慈悲这一品质表示认同,表示赞叹,但未必愿意身体力行地去实践。因为在人们心目中,慈悲似乎就意味着奉献,意味着付出,意味着个人利益的损失。这种患得患失的心理

  • (济群法师)一切执著的根本是我执

    一切执著的根本是我执,即执著有个自我。因为我执,就和众生有了自、他的对立,由此带来新的痛苦。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那些特别在乎自己的人,烦恼往往也特别多;反之,无私的人却更容易快乐、自在。 “我”是什么?其实只是一种感觉。比如一本书,本身并不存在你、

  • (济群法师)压力—背起还是放下

    压力—背起还是放下 压力从哪里来?往往来自过高甚至是盲目的期待,当我们设定必须达到某个目标而出现障碍时,压力就随之产生了。任何一种成功,都是众缘和合而成,是众多条件共同造就的。其中,有我们可以把握的部分,也有我们无法把握的部分。佛教中有句话,叫做“

  • (济群法师)有良好的心态才有幸福

    幸福的根本是什么?就在于良好的心态。因为外在的一切都会变化,家庭会解体,财富会失去。尤其是今天这个全球化的世界,影响命运发展的因素已经越来越多,包括有形的、无形的,直接的、间接的。 过去,很多人一辈子生活在小山村或小城市中,信息非常闭塞,甚至邻村发

  • (济群法师)物质财富PK精神财富

    【物质财富 PK 精神财富】 我们可能会失去财富,但不会失去智慧;我们可能会失去健康,但不会失去慈悲;我们可能会失去家庭,但不会失去爱心;我们可能会失去事业,但不会失去信仰。 如果智慧、慈悲、爱心和信仰也会失去的话,那只是由于我们不加珍惜而选择了放弃,选

  • (济群法师)帮自己看清“我执”的真面目

    一切执著的根本是我执,即执著有个自我。因为我执,就和众生有了自、他的对立,由此带来新的痛苦。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那些特别在乎自己的人,烦恼往往也特别多;反之,无私的人却更容易快乐、自在。 “我”是什么?其实只是一种感觉。比如一本书,本身并不存在你、

  • (济群法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修行

    在座下时,我们又应当如何用心、如何保任?凡夫心念如流水一般,连绵不绝。我们的每个念头和妄想,都不是无缘无故而来,而是源于日常的积累。若希望禅修进展顺利,座下功夫亦很重要。拥有健康、如法的生活,座上才有较为安定的心,修行也才能相应。若平日拼命攀缘、

  • (济群法师)如何拜佛

    有人可能会问:这么多的佛我应该怎样去拜?这么多的佛陀我怎么拜得过来呢?“我以普贤行愿力故”,现在我们要用普贤菩萨的思想境界去拜,拜的时候“深心信解,如对目前”,相信十方世界都有佛的存在,假如信心不足,那是不行的。在相信、理解、接受十方诸佛存在的同时

  • (济群法师)乐观与悲观

    为什么人们会认为佛教是悲观的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以世人的生活方式来衡量,佛教徒与世无争,不去追逐世间的功名利禄。尤其是出家人,过着简朴、淡泊、少欲知足的生活。 其次,佛教说人生是苦,这在世人看来无疑是悲观的。在人们的心目中,苦就意味着

  • (济群法师)金钱本身无善恶 赚钱与修行不对立

    来源:《财富品质》 作者:济群法师 按:金钱是庸俗的代名词吗?“金钱是万恶之源”吗?很多人为谋取财富而不择手段,而又不懂得如何正确使用财富;或拥有大量钱财,却无健全的心智,没有处之泰然的超脱。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沩仰宗第十代传人济群法师接受《财富品质

  • (济群法师)财富是福报 但我们如何合理的支配

    来源:《人世间》 作者:济群法师 如果说赚钱体现了一个人的福报,那么,如何使用却反映了他的智慧。很多人可能觉得奇怪,花钱还需要智慧么?这个世界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太多的消费渠道,商店里琳琅满目的货架在热情地召唤我们,媒体上触目可及的广告又为我们提供了选

  • (济群法师)信佛应该高调还是低调

    问:学佛与未学佛,生活观念有很大差别,甚至会出现一些矛盾。怎样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答:学佛和未学佛,生活观念和方式确有不同。这种不同,是否就意味着冲突呢?其实未必。社会上,许多人的人生信念和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关键是彼此理解,彼此尊重。 我们身为佛弟

  • (济群法师)用佛法智慧解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缘无所谓善恶,不粘著的智慧 《财富品质》杂志:如何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多人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缘”字,那么何为善缘?为什么在有些缘分中,彼此充满了痛苦? 济群法师答:佛教认为,世间一切都是因缘所生,人与人的关系同样如此。 所谓善缘,通常来说,是指

  • (济群法师)关键不在于免费还是收费

    记者:宗教用品是神圣的,《梵网经菩萨心地戒品》明文规定“不得贩卖佛像佛经”。之所以这样要求,就是为了维护宗教的神圣性。可现在很多寺院都设有佛经流通处,把佛像、佛经当作商品一样流通。这种做法是否违背了经意?是否有损于它们的神圣性呢? 济群:传统的经

  • (济群法师)善用财富

    如果说赚钱体现了一个人的福报,那么,如何使用却反映了他的智慧。很多人可能觉得奇怪,花钱还需要智慧么?这个世界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太多的消费渠道,商店里琳琅满目的货架在热情地召唤我们,媒体上触目可及的广告又为我们提供了选择和参考。但我们要知道,改善物质

  • (济群法师)我的修学经历

    ——与闽院毕业生谈谈心 济群法师 今天在这里,主要是和同学们谈谈心。同时向大家介绍一下,我近年都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包括这些想法的产生基础和发展过程。这是属于“教外别传”的部分,在以往的文章中是看不到的。 一、从求学到教学 我和大家一样,也是从佛

  • (济群法师)关于念佛的开示

    2002年应千亿圣号大念诵之请而写 世界上的一切问题,究其根本,就是人的问题。而人的所作所为,又是根源于人心。因为人心有贪嗔痴,所以世界才有了种种犯罪现象的出现。 “心净则国土净”,人类想要改善世界,当从改善人心下手。 佛是觉者、智者,代表着圆满的智慧

  • (济群法师)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

    济群法师 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著。所以说,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而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待。在佛弟子中,有出家众,也有在家众;有唯求自我解脱的声闻众,也有发愿救度众生的菩

  • (济群法师)慢慢修来快快到

    慢慢修来快快到 济群法师 在利益众生时,先要观察有情的根机,如果发现他们智慧浅薄,根机驽钝,应该为其讲说浅显的修行法门及相关教授教诫,如人天善法等。如果发现他们是中等根机,应为其演说适合中等根机者的法门及解脱道的教授教诫。如果发现他们智慧广大,根机

  • (济群法师)念诵和念诵是不同的

    不少信众都把念诵《行愿品》作为常课,需要注意的是,念诵关键是在于用心,而不是数量。如果心不在焉,或对经文深意一无所知,效果是很有限的。就像念佛,如果认识不到弥陀名号的功德,以为念佛只是在发出几个音节,完成一项任务,即使念得再多,也很难达到摄心效果。

  • (济群法师)得失和患得患失

    《胡润百富》:现代社会,在商业文化和社会功利主义盛行的当下,因为生存压力大,很多人在得与失的问题上找不到平衡点,患得患失,予取予求,包括对待慈善事业也是一样,慈善在很多情况下不具有力量,被怀疑、侮蔑甚至以怨报德,面对这种情况,如何修得您所说的慈悲心?

  • (济群法师)不受戒能否得到戒体

    问:不受戒能否得到戒体?破了戒,对戒体有什么影响? 答:对于一般人而言,不受戒是不得戒体的,必须通过相关羯磨作法才能得到戒体。此外,也有不必通过羯磨作法得到的戒,如成就禅定时具足的“定共戒”,成就无漏圣道时具足的“道共戒”。但从凡夫境界来说,惟有通过

  • (济群法师)不要忙个不停无谓的忙碌是浪费人生

    作者:济群法师 无谓的忙碌是对宝贵人生最大的浪费。(图片来源:古田极乐寺) 机关算尽赚来广厦千幢,不过眠一席之地,耗心竭智争得钟鸣鼎食,无非食一日三餐。不要忙个不停,每天应该有些闲暇面对自己,了解自己,学会和自己相处,才是人生的大事!无谓的忙碌是对宝贵

  • (济群法师)对你和这个世界而言 吃什么都不如吃素

    对于你和这个世界而言,吃什么都不如吃素(图片来源:southcn ) 素食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戒除杀心和嗔心。佛教有一部《十善业道经》,其中讲到戒杀的十大利益:“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三、永断一切

  • (济群法师)有正见才看得见

    济群法师:有正见才看得见 学佛是为了追求解脱。那么,怎样才能解脱?解脱与正见有何关系?佛法由教法和证法两部分组成,二者不可分割。以往,有些人将教理和实修对立起来,在修学上带来诸多流弊。禅宗学人说学教是“入海数沙”,教下学人说修禅是“盲修瞎练”。若埋

  • (济群法师)菩提心在大乘佛教中的重要性

    济群法师:菩提心在大乘佛教中的重要性 《道次第》中,将菩提心、菩萨行、空性见作为大乘佛法的三大要领。其中,又以菩提心为根本。关于菩提心的重要性,《道次第》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为大乘人。《道次第》云:“是故大乘者,以菩提心之有无而作进退。”可见,菩提

  • (济群法师)出了那一家,别再入了这一家

    心是非常微妙的,因而,多数人对自己的心行并不了解。尤其在做事时,往往落入外在结果,只在乎寺院盖得多么壮观、弘法做得多么成功、说法场面多么隆重,等等。事实上,这种追求和世人追求钱赚了多少、事业发展得多大相差无几。当然,两者成就的福德相距悬殊,因为前

  • (济群法师)谁在背着这个“我”

    问:如果没有“我”,谁在成佛?死后又是谁在流转? 答:很多人一听“无我”就想不通:如果“无我”,谁来听经?听完又是谁回去呢?因为大家觉得,既然“无我”,就没有这个会听经、会走路的自己了。这是将“我”和缘起的生命现象混为一谈,从而产生概念的混淆。 比如,麦

  • (济群法师)人与自然的关系

    千百年来,人类依赖自然的给予生活,与此同时,对大自然的探索也始终没有停止,希望以此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那么,人与自然究竟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在中世纪,神学占据了欧洲文化的主导地位。对上帝的信仰,使得回归神的怀抱成为人生唯一的归宿。启蒙运动之

  • (济群法师)居士佛教探究

    济 群 法师 内容提要:居士佛教思想的产生、提出,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近年来再次被提出,并在海峡两岸学界、教界引起争议。他们多以欧阳竟无的《支那内学院院训释·释师训·辟谬》及印顺导师的《建设在家佛教方针》为理论依据,提出居士也是僧伽,也能和僧伽一样

  • (济群法师)僧人的威仪与形象也是度众方式

    济群法师:僧人的威仪与形象也是度众方式 人有人格,国有国格,僧人也应该有僧格。作为三宝之一的僧宝,每个僧人都代表了佛教在世间的形象。 社会上的人怎样了解佛教呢?是不是先到藏经楼去研究佛经呢?不是的,大多数人是通过直接与出家人接触来了解佛教。他们对佛

  • (济群法师)弘法也是心灵的慈善

    济群法师:弘法也是心灵的慈善 问:有些学者提出,社会在几十年左右将发生问题。因为大学生普遍就业困难,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加之天灾人祸。若没有信仰为基础,社会难免面临各种困扰。佛教是安抚人心的,那么教界能否主动参与,重塑国人的价值观? 济群法师答:社会

  • (济群法师)自然的回归

    人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当大自然最奥秘的生命充盈人的心灵时,足以令我们心旷神怡。所以,让我们的生命回归到自然的怀抱! 不知大家注意过没有,世界是个大宇宙,而我们的身体则是个小宇宙。你看,地球的结构和我们的身体是多么相似:地球里有溶岩和水,就像我们身体

  • (济群法师)禅修—以技术管理心念

    济群法师:禅修—以技术管理心念 我们了解到选择心念的重要性,就知道如何取舍了。但是,从知到行并不是说一说就能解决问题的。很多时候,我们想静,静不下来;想放下,放不下来,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就需要通过禅修进行训练,让这颗野马般动荡的心变得驯服,沿

  • (济群法师)我们是命运的程序员

    问:什么是众生轮回的因相、果相? 答:因相即我们每天的举止动念。我们每动一个念头、每做一件事情、包括产生的每一种情绪,都会在心灵土壤播下种子。我们所做的事虽然会过去,但由此在内心形成的影像却很难消失。其力量大小,则取决于我们的执著程度。武侠小说中

  • (济群法师)出家后如何成为法器

    济群法师:出家后如何成为法器 出家,需要依止一位懂得戒律的师长,在其指导下培养僧格,树立正见,成为合格的法器。可我们现在出家后,多数师父并不懂得戒律,也不能如法对弟子进行教育。甚至有些师父只是为了找人帮忙做事才剃度弟子,根本不关心弟子的法身慧命。事

  • (济群法师)怎样追求财富

    缘起的色身,必须假衣食才能延续。尤其在工业化社会,我们的个体生存和他人是分不开的,没有农民为我们提供粮食,没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为我们提供生活所需,我们将寸步难行。一方面,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财富;一方面,我们又要通过财富去交换他人的劳动成果。

  • (济群法师)忏悔了,还会受报吗

    济群法师:忏悔了,还会受报吗 关于业力能否忏悔的问题,我们首先不能存有自性见。因为业也是缘起的,是无自性的。既然是缘起的,必定可以对治,这一前提应当确定。否则,将业视为固定不变的力量,显然不符合佛法的缘起观。至于能对治到什么程度,因涉及诸多因素,不可

  • (济群法师)业力能否忏悔

    济群法师:业力能否忏悔 关于业力能否忏悔的问题,我们首先不能存有自性见。因为业也是缘起的,是无自性的。既然是缘起的,必定可以对治,这一前提应当确定。否则,将业视为固定不变的力量,显然不符合佛法的缘起观。至于能对治到什么程度,因涉及诸多因素,不可一概

  • (济群法师)何谓“高僧”

    《人物周刊》:您认为判断一个僧人是否是“高僧”的标准是什么?中国现代、当代史中有哪些您仰慕的高僧? 济群法师:现代人,往往将“高僧”和“名僧”混为一谈。这个问题古已有之。早在南北朝时期,慧皎所著《高僧传》中,即对“高而不名”和“名而不高”作了区分

  • (济群法师)王菲宴请济群法师近照(附王菲佛教歌曲)

    王菲宴请济群法师近照(附王菲佛教歌曲) 王菲(左二)与朋友一起拜见济群法师 王菲信佛早已是人尽皆知的,而她也曾在自己隐退时期特意为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献唱了一首佛教歌曲《心经》 ,给人带来心灵的沉静。在王菲信佛之后曾经演唱过佛教咒语《弥勒佛咒》,并读

  • (济群法师)轮回的起点在我们的心

    济群法师:轮回的起点在我们的心 《三主要道》中,形容每个生命都是“常被四瀑流所冲”。这四种瀑流,就是欲望、烦恼、见和无明的力量。欲望,就是对财色名食睡的希求,对色声香味触的希求。烦恼,就是贪婪、嗔恨、嫉妒、自私等不良心行。见,就是左右我们的观念和

  • (济群法师)四观化解嗔恨心

    济群法师:四观化解嗔恨心 平时遇到事情时要勤修以下四观(不必全观,观其中之一即可): 一观:世上没有一个坏人、恶人、敌人,所谓的恶人是因为其错误的认识和习气导致了错误的行为,我们应该予以理解。 二观:人生如梦,在此梦中我们不应沉湎快乐,不应执著痛苦,梦中

  • (济群法师)敬畏因果不造恶业真正对生命负责

    学佛的人,大约都以为自己是相信因果的。但扪心自问:我们对因果究竟信到什么程度?是“深信不疑”的“信”,还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式的信呢? 对于学佛者而言,深信业果是非常重要的。无明烦恼为什么会使我们流转生死?造作恶业为什么会使生命感得苦果?正是因

  • (济群法师)自我的回归 从麻木中苏醒

    济群法师 自我,大家似乎都非常熟悉。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强烈的自我意识中,一生都在为所谓的“我”而奔忙。为了我的事业、我的家庭、我的儿女、我的名誉地位、我的财富……我们所关注的一切,都是围绕着自我这个中心。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我”,有着神圣的

  • (济群法师)很多人栽在习惯中,偏离了学佛的初衷

    心真是非常微妙,有种种伪装,还有种种自我保护机制,要看透它绝非易事。不仅要了解凡夫心的运作规律,更要通过禅修来培养觉照力,否则,很容易落入我执的陷阱,难以自拔。 如果我们的做事方式不利于个人修行,那么,也会给团体的健康发展带来障碍。可能暂时是有利的,

  • (济群法师)为生命做一次美容

    世人都很关注相貌和身体的美,其实,那种美是非常短暂的,所谓红颜易老,青春难驻。从佛法角度来看,世间一切都是无常的。我们的一生,色身从小到大,由盛而衰,其间种种变化,就像时光的脚步,不曾少息。所以,永葆青春不过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梦想,因为那是在和自然规律

  • (济群法师)学佛修行要学以致用

    就学佛来说,学多学少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够学以致用。如果学得多,但落实于心行的少,反不如学得少而能落实于心行。不要因为学得多,就有优越感。专心学习的人不会面对很多人事,即使有不少缺点和习气,也不容易暴露出来。 而做事过程中,有因缘引发各种习气,调动各

  • (济群法师)为什么我们经常感觉孤独总在寻找依靠

    生命本身是圆满的,是自立并具足一切的,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依赖。 但无明带来的贪心,却不断怂恿我们寻找外在的依赖。不幸的是,任何外在事物都是不可靠的,是无法永久依赖的。所以,我们在寻找的过程中,内心始终没有安全感。我们的身体、家庭和事业,哪一样是永恒不

  • 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成佛修行的基础 (济群法师)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成佛修行的基础

      首先,必须认识到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  很多人不曾意识到,人的身份究竟有多重要。因为我们此生是以这一身份来到世间,似乎做人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殊不知,在无尽的生死轮回中,我们历经多少劫的沉沦漂浮

  • (济群法师)为什么要皈依三宝皈依后如何修行

    许多人只是将皈依当作获得佛教徒资格的形式,很少意识到它对修行有多么重要。其实,整个佛法修行都未离开皈依的内涵。我们所皈依的佛、法、僧三宝,代表着佛法的全体,缺少任何一宝,都是不完整的。学佛,从皈依外在的三宝开始,最终在自己生命中实践内在的三宝,涵

  • (济群法师)认识凡夫心发心圆满是修行圆满的关键

    发心代表着人生的目标和指向。不仅学佛要发心,成办世间利益同样需要发心。人们希望成家立业、升官发财,也属于发心的一种。世、出世间任何事情,都要心的参与方能成就。在做事过程中,人们通常只关注外在结果,却忽略了心的参与及在参与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我们

  • (济群法师)为什么许多人得不到人生的幸福

    人类生存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幸福,可是高度物质文明发达的今天,许多人在充分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却依然活得不幸福。这是为什么?(1)不知幸福为何物;(2)不了解建立幸福人生的原理。因为人类所作所为与幸福人生背道而驰,所以尽管人们拼命追求幸福,但却总是得不到

  • (济群法师)忏悔了,还会受报吗?

    关于业力能否忏悔的问题,我们首先不能存有自性见。因为业也是缘起的,是无自性的。既然是缘起的,必定可以对治,这一前提应当确定。否则,将业视为固定不变的力量,显然不符合佛法的缘起观。至于能对治到什么程度,因涉及诸多因素,不可一概而论。 业力主要包括两方

  • (济群法师)用佛法剖析所谓的欲望

    社会上的人普遍认为出家人是禁欲主义者。所以,年轻人听到学佛不免有几分畏惧:学佛后能否结婚?能否继续常人的生活?似乎学佛后就要到深山里与世隔绝,世上的一切都不能拥有,不能享受,很多人因此对学佛望而生畏。其实,这也是错误的理解,佛教并不提倡一味的禁欲。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如何忏悔》

    无始以来造下的无数罪业,应该如何忏悔?普贤菩萨告诉我们:我今悉以清净三业,遍于法界极微尘数,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界,一切功德。从前我所造成的恶业,周遍法界,现在我用清净的三业,在十方诸佛菩萨面前,诚心仟悔自己犯下的罪业,以后永远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放弃我执》

    我们的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虽然我们生活在同样的天空下。 但各人心中的世界却如天地悬隔。 如能突破我执,放弃对这片云彩的执著,凡夫心就失去了立足点。 一切执著的根本是我执,即执著有个自我。因为我执,就和众生有了自、他的对立,由此带来新的痛苦。生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药师法门的功德利益》

    佛教开示净土法门,告诉我们大千世界中有许许多多佛土,但特别提倡两处:一是在我们这个世界以西,称西方极乐净土;一是在我们这个世界以东,称东方琉璃净土。西方净土的教主阿弥陀佛,在因地发了四十八大愿,令众生来世往生极乐;而东方净土的药师如来,在因地发了十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忏悔是人生的清洗剂

    忏悔的意思是什么呢?忏,忏除过去所犯的过错;悔是后悔,改过自新。忏悔是对自己所犯的错误,生起悔过心理,痛改前非,保证不再犯第二次了。忏悔,并不是佛教特有的法门,像基督教、伊斯兰教都很重视忏悔。佛教的忏悔跟其他宗教不同:其他宗教如基督教、伊斯兰教忏悔,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随喜功德

    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一切众生的生命现象在佛教里归纳为六趣四生。六趣,即六道轮回,六道,指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四生,指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四种。胎生的动物如人、马、羊、猫、狗等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供养的意义

    一说到供养,首先想到的是初一、十五,许多寺庙都有给佛、菩萨上供的习惯;还有天天吃饭之前,我们都要供佛,所谓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所以,供养也是修行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是表达对佛陀的尊重和恭敬。供佛并不表示佛一定要吃我们的东西,到时候你不供养,佛就得饿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积极与消极

    1、积极与消极的表现 积极与消极是我们应对某件事的态度。当我们对其发生兴趣或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时,就乐于主动参与,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反之,则会有意识地回避、抵抗,表现出消极的态度。 尽管孩子的天性都是贪玩的,但在对待学习的问题上,却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善待自然

    千百年来,人类依赖自然的给予生存,与此同时,对大自然的探索也始终没有停止过,希望以此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那么,人与自然究竟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在中世纪,神学占据了欧洲文化的主导地位。对上帝的信仰,使得回归神的怀抱成为人生唯一的归宿。启蒙运动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人心与人生

    各位学佛的时间和程度都有一定差距。有些人已学佛多年,有些人可能是初涉佛门。但无论什么样的程度,学佛都要从头开始。这个头是什么?正是发心。 所谓发心,是我们做每件事的动机和出发点。正确的发心,则是学习佛法的必要基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学佛的意义

    学佛的人,不仅要对今世的生命负责,还要为未来的生命负责。 学佛的意义就在于完善并提升我们的生命素质。人身难得,它的珍贵在于给了我们一个修行的机会,使我们通过今生的努力为未来种下善的因缘,使未来的生命能够生生增上。 生命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人生幸福,所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乐观与悲观

    为什么人们会认为佛教是悲观的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以世人的生活方式来衡量,佛教徒与世无争,不去追逐世间的功名利禄。尤其是出家人,过着简朴、淡泊、少欲知足的生活。 其次,佛教说人生是苦,这在世人看来无疑是悲观的。在人们的心目中,苦就意味着

  • (济群法师)在家学佛的八点建议

    一、学佛就是学佛做人。慈悲待人,智慧做事。 佛教是适应救度一切人的智慧与慈悲之法。把它理解为某一种或某几种陈旧的教条模式都是错误的。佛教是一种催人积极向上,追求完满的思想和人格品德的精神动力,是驱散心智愚暗,点燃智慧明灯的火炬。皈依佛教,就是追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自我的回归

    自我,大家似乎都非常熟悉。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强烈的自我意识中,一生都在为所谓的我而奔忙。为了我的事业、我的家庭、我的儿女、我的名誉地位、我的财富我们所关注的一切,都是围绕着自我这个中心。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我,有着神圣的地位,有着至高无上的权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战胜种种束缚我们的力量

    谁是我们这个世界最自由的人?就是佛陀。他由彻底断除烦恼而得大自在,他所领导的僧团,则是追求自由的团体。 卢梭曾经说过:人天生是自由的,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和佛法关于自由的观念有某种相似之处。佛法认为,命运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修行

    在座下时,我们又应当如何用心、如何保任?凡夫心念如流水一般,连绵不绝。我们的每个念头和妄想,都不是无缘无故而来,而是源于日常的积累。若希望禅修进展顺利,座下功夫亦很重要。拥有健康、如法的生活,座上才有较为安定的心,修行也才能相应。若平日拼命攀缘、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幸福人生的原理》

    前言 人类生存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幸福,可是高度物质文明发达的今天,许多人在充分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却依然活得不幸福。这是为什么? (1)不知幸福为何物; (2)不了解建立幸福人生的原理。因为人类所作所为与幸福人生背道而驰,所以尽管人们拼命追求幸福,但却总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生命,最希望得到的是幸福。如何才能得到幸福呢?古往今来的人类都在不懈努力地追求和探索着。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对这个问题都不能正确认识,他只知道一味地追求财富、地位、名利、爱情,以为拥有这些就能得到幸福。然而,今天物质文明这么发达,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论自力与他力的融合》

    学佛修行有两大途径:一曰自力,一曰他力。有人重视自力,有人强调他力的作用。然而学佛究竟依自力,或依他力,抑或依自力与他力融合更为殊胜呢?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纯自力不易 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中说到修行的途径,大分为二道:一曰难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生命的回归》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问题是:生命的回归。 生命盛开在我们目光所及的每个角落,使世界充满勃勃的生机,也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并发展。从广义上说,不仅自然界的一切机体都蕴涵着生命的力量,甚至星辰和整个星系,也都有自身形成、发展及消亡的生命过程。 在一切生命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如何修学戒律

    以往,学人往往把戒律孤立起来修学,甚至将戒律当做一切,只见戒律而不见佛法,使持戒成为一种形式、片面而孤立的行为。事实上,戒律只是佛法修学体系的一个基础,必须将其放在整个修学体系中去理解,才能更好地学戒、持戒。在此,我想从佛法修学体系的五大要素,来谈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戒律的名称及作用》

    学习戒律,首先要了解这一名称的内涵。为什么叫戒律?戒与律有什么不同?戒律有哪些种类?出家人学戒、持戒,究竟为了什么? 一、戒的名称 戒为三学、六度之首,也是佛法修学的基础项目,内涵广泛而名称众多,如戒、律、波罗提木叉等。了解戒律的名称,可以帮助我们深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佛陀制戒的原因及意义》

    戒律是否过时?在今天这个时代,如何认识戒律的价值?如何继承戒律,发挥戒律在现实僧团中的作用?对于这些问题,我觉得应该从佛陀制戒的缘起及意义中领会。惟有认识佛陀最初制戒的精神,才能更好地认识戒律的价值,发挥戒律在当代僧团中的作用。 一、佛陀制戒的缘起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学佛释疑》

    问:内心皈依三宝却不举行仪式,可以吗? 答:有些人觉得,既然佛法是心法,外在仪式根本是可有可无的。问题是,对于我们这些整日妄想纷飞的凡夫来说,若无相应仪式将某一心行确定下来并不断巩固的话,往往是没有力量的。通过如法、庄严的皈依仪式,在佛、法、僧三宝前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学佛与做人》

    学佛的人,学习的程度不一样,对学佛的认识也都不尽相同。 学佛的意义究竟在哪里?有许多人,学佛仅仅是为了保平安,保发财,保健康,带着这种目的来学佛的人为数不少。尤其是初学的人,对学佛的意义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学佛只是为了给自己带来一点现世的安乐。 当然,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为什么同时出生的人命运不同

    佛教虽然承认命运有一定规律可循,但并不认为生辰决定命运的发展。因为命运发展是错综复杂的,生辰只是解读命运的方式之一。佛教认为:一切唯心造。所谓命运,是源于人们的起心动念和行为方式。由不同行为产生善恶业力,又因各自业力招感命运之果。此外,我们在人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息灭妄想

    很多人会把生命的痛苦归之于客观环境:诸如身体欠安,生活清贫,世道不公其实,这些只是造成痛苦的客观原因,而它产生的真正根源来自我们的心念。 我们心中充满种种妄想,正如前面所说:错误的观念、迷信、执著、贪嗔邪见等等,都是妄想的表现。妄想使我们的内心失去

  • 信仰邪教会带来什么危害? (济群法师)信仰邪教会带来什么危害?

      这个问题,可能通过一些事实更容易说明。在“世界邪教大观”的网页上,转载了《环球时报》这样一段内容:1978年11月18日,美国邪教组织“人民圣殿教”914名教徒在圭亚那集体服毒自杀,前往谈判并劝说的美国众议院议员赖恩及其随行人员也一同被杀。1993年4月19日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如何消除我执与贪心

    我们要消除我执,必须依靠止观的力量。通过禅修培养止的力量,通过闻思正见培养观的力量。首先在观念上认识到五蕴是空的,色身是空的,山河大地是空的。认识到外在世界和我们的起心动念皆是因缘所生,其中没有我,也没有我所。我和我所,只是我们附着于客观对象的一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佛教对梦如何解释

    问:我经常做些奇怪的梦,佛教如何对梦做出解释的呢? 济群法师答:梦的原因各不相同。有些是潜意识的反映;有些是白天思维的延续,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还有一些是鬼神托梦,在梦中给我们以暗示或提醒。佛教认为,我们的整个人生,就是由无明编织的一场生死大梦,很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劝人看破生死,是不是显得冷漠无情

    问:若友人病重濒死,以佛法观点劝他看破生死,不会显得冷漠无情吗? 济群法师答:面对病人,首先要以感同身受的慈悲,切实体会对方的身心之苦,而不是高高在上地进行说教。此外,本着悲心开导他人也有两种方式,一是和他一起哭,一起悲叹,虽然表达了你的同情,对方或许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如何看待玄学与佛学的关系

    问:本人学习玄学,涉及到风水、六爻、八卦、相面等,如何看待周易玄学和佛学的关系? 济群法师答:我对周易并不了解,但从佛教角度来说,并没有对风水、看相等一概否定,只是反对出家人为人看相或勘测风水,尤其是以此谋生,是戒律绝对禁止的。因为佛教强调因果,提倡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如何去除妄想

    问:怎样去除妄想? 济群法师答:妄想和执著有关,我们越在意的东西,越容易引发妄想。所以,我们要把环境和需求变得简单些,看得淡些,妄想就会减少活动机会。更重要的,则是培养正念。所谓正念,一方面是对事物的正确理解,如无常、空、无我的认识;一方面是建立内在的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昏沉死与痛死

    问:昏沉死是什么结局?如果是痛死,是否也在消业?一定会前往恶趣吗? 济群法师答:昏沉而死属于无记,非善非恶,非快乐非痛苦。其结局如何,主要取决于往昔的善恶业力,何种业力先成熟,即往生何处。至于痛苦而死的人,是否一定往生恶处呢?其中有两种情况:一是回顾平生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三皈依的利益

    皈依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利益?或许有人会觉得奇怪:学佛者也讲究利益吗?事实上,学佛并非排斥利益,只是不执著利益,以无所得的心来看待这一切。 但不执著利益,并不影响应得的利益。事实上,学佛本身有大利益:一是暂时利益,即人天福报;一是究竟利益,即成佛。《金刚经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商品经济与寺院清净

    这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稍稍不慎就会被社会淘汰出局。由此而带来的危机感,使得人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浮躁,甚至在未及思考之际,就被整个时代拽着往前跑了。究竟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在奔向哪里呢?我们不能否认发展的意义,但如何发展却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在世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慈善的精神

    放眼天下,许多中外企业家都为慈善作出了表率,但是慈善同时也招来非议。常有人抱怨某些慈善机构因为监督管理不利,善款不能善用;也有企业家的善行被认为是炒作宣传;更有受助者渐渐不思进取养成惰性。凡此种种,所以人们常感叹人心不古。那么,这些与善相悖的事情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有声有色,无心无相

    2009年的第一个上午,借复旦大学学源俱乐部西园寺新年祈福的因缘,我们有幸采访了济群法师。禅房里,茶香四溢,法师娓娓道来,会心的微笑,让人忘却冬日的寒冷。随着弘法活动的逐年展开,法师早已是当代有名的高僧之一。可眼前这位侃侃而谈的人间佛教行者,却是平易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不住于相

    众生因为住于虚妄不实之相而起烦恼困惑,并由此造业,导致种种痛苦。如果我们想要从中解脱,就必须断除对一切假相的执著,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要用智慧去透视世间一切事物。认识到因果和无常的规律,认识到空性的了不可得,只有洞悉事物的真相,我们才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对拥有的一切心怀感恩

    人类总是不停地追逐,却不懂得对已经拥有的一切心怀感恩。我们能拥有明亮的眼睛就是财富,因为对于那些盲人来说,绚丽多姿的彩色世界是不存在的;我们能拥有清晰的听觉也是财富,因为对于那些聋人来说,悦耳动听的音声世界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要感恩父母给予我们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善与恶

    人间有善恶两种力量。在我们的人格中,这两种力量同样存在。传统儒教对人性善恶存有争议,既有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之说,又有荀子的人之初,性本恶之见,孰是孰非? 从佛法角度来看,人性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在我们生命中,善恶是同时存在的。学佛就是要开发生命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欲望的三个表现形式

    欲望的表现形式,体现在占有、比较、竞争三个方面。 为了生存,我们必须有基本的物质条件。但即使生存问题得到解决,占有欲也不会因此消除。相反,欲望会随着条件改善而不断提高,希望占有更多的财富,占有更高的地位,占有更大的名望。 除了占有,我们还要为抬高自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多闻熏习

    我们无缘生于佛世,但佛陀所开示的解脱之道,尽在三藏十二部典籍中。经典虽只是文字般若,却是通向实相般若的门径。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法的重要性。亲近善知识的目的,也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依法。一位具德上师,本身就是法的实践者,是法的代表者。 但善知识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心中无形的警察

    基本的道德信条其实很简单,如佛教的五戒、八戒,是具有永久性和普遍性的。社会虽然在不断发展,人性却没有太大的变化。人类对外部世界展开了种种探索,并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但对自身的生命依然无知。古人存在的问题,今天也一样存在。人性中的贪、嗔、痴烦恼,和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修学佛法须从基础抓起

    我出家后,基本在佛学院度过,前后已有三十多年。对目前这种沿用社会院校模式的佛教教育,有诸多感慨。事实上,佛教自身就有良好的教育传统,有一套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方法。佛陀本人就是伟大的教育家,历代祖师则是优秀的授业师长。所以,未来的佛教教育,应在继承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如何拜佛

    有人可能会问:这么多的佛我应该怎样去拜?这么多的佛陀我怎么拜得过来呢?我以普贤行愿力故,现在我们要用普贤菩萨的思想境界去拜,拜的时候深心信解,如对目前,相信十方世界都有佛的存在,假如信心不足,那是不行的。在相信、理解、接受十方诸佛存在的同时,还要观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出家意味着什么

    出家,不仅意味着外在形象的改变,意味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意味着离开家庭进入僧团,更关键的,是出五蕴的家,出烦恼的家,出三界的家。这需要我们尽形寿,乃至尽未来际地努力。 出世俗家所谓世俗,就是世间的家庭和感情。作为僧人,似乎已经放弃了家庭生活,以及与之相

  • 每个人都有很多缺点,为什么我们学佛要依靠自己呢? (济群法师)每个人都有很多缺点,为什么我们学佛要依靠自己呢?

      问:每个人都有很多缺点,为什么我们学佛要依靠自己呢?济群法师答:如果不依靠自己,又能依靠谁呢?人生的很多事情,是无法请人帮忙解决的。口渴的时候,谁能代替我们喝水?自己渴了,就要自己喝水才能解决。别人喝的水,只能解别人的渴。

  • (济群法师)东林祖庭对济群法师的专访

    (8月13日下午,苏州西园寺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济群法师抵达东林祖庭。恰逢东林净土文化进修班开学,应代住持大安法师盛情邀请,济群法师为进修班学员举办了一场佛学讲座。13日晚,东林祖庭网站对济群法师进行了专访,以下是采访实录。) 记者:法师您好,感谢您在百忙

  • 掌握八个修行核心 (济群法师)掌握八个修行核心

    佛教经论众多,若无善知识引导,仅靠个人摸索,很难深入堂奥,把握要领。这样的信仰,往往会停留在入门状态,甚至转向迷信,转向邪信。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人生五大问题》

    在这个世间,每个人都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事实上,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制造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一个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循环往复,不曾少息。 现实问题,只要努力多半不难解决。但继续对人生做深层思考,触及心灵深处,必然会碰到生命存在的共同问题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在浮躁时代中寻找调心之道

    很多人都在说,今天是一个浮躁的时代。这种浮躁表现在哪里?不在别处,就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在我们当下的心理状态。我们不妨看看自己的心,其中有多少妄想在此起彼伏,又有多少情绪在纠缠不休?在这些没完没了的念头中,我们就像波涛上摇曳的孤舟,时而被冲向这里,时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改善世界从改善人心下手

    世界上的一切问题,究其根本,就是人的问题。而人的所作所为,又是根源于人心。因为人心有贪瞋痴,所以世界才有了种种犯罪现象的出现。 心净则国土净,人类想要改善世界,当从改善人心下手。 佛是觉者、智者,代表着圆满的智慧、慈悲和道德。念佛就是启发并培植我们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什么是幸福,如何把握幸福

    记者:我们以前做过一个关于幸福感调查,在北京工作的白领有一半以上的人,接近60%的人感到他们不幸福,想请您跟我们讲讲到底什么是幸福,我们怎样把握幸福? 济群法师:多数人对幸福的理解确实存在问题,他们往往是从外在条件来考量,如家庭、地位、金钱等。事实上,

  • 济群法师:佛教徒是禁欲主义者吗?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佛教徒是禁欲主义者吗?

      社会上的人普遍认为出家人是禁欲主义者。所以,年轻人听到学佛不免有几分畏惧:学佛后能否结婚?能否继续常人的生活?似乎学佛后就要到深山里与世隔绝,世上的一切都不能拥有,不能享受,很多人因此对学佛望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怎样看待「提倡科学、破除迷信」

    闻道:怎样看待提倡科学、破除迷信的说法呢? 济群法师:提倡科学能否破除迷信呢?事实上,在科学盛行的地区,在具有相当科学知识的人身上,迷信现象依然存在。因为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科学能告诉我们关于外在世界的知识,但却无法帮助我们认识自身的生命,认识内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修学佛法的基本认知》

    今天,我和大家谈一谈修学佛法必须具备的基本认知。 佛法博大精深,尤其在今天这个资讯和媒体极为发达的时代,我们得以广泛接触各种法门。除汉传各宗派外,还有因缘了解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目前,甚至有不少年轻人是通过网络学佛。网上不仅有很多佛学资料和讲经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为什么要创造财富、如何使用财富

    《中国商人》杂志:人为什么活着?为什么要创造财富?又如何使用财富,方可心安理得?这不仅是一个政策引导问题,也是中国企业家阶层中的精英群体一直在试图探索明白的问题,从佛教的思想,和中国传统国学的精神世界里,是否能给企业家们一个简明而易于和长期坚持的修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要「观身不净」、「观身无常」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我们的一生,与其说使用身体来为我们的学习工作服务,不如说,我们在很多时候都做了身体最忠实的奴仆:忙于它的吃,忙于它的穿,忙于它的住,忙于它的享乐,忙于满足它的种种欲望甚至忙了几十年还嫌不够,希望能永远地忙下去。在古代忙于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如何才能对治欲望

    如何才能对治欲望?佛陀告诉我们: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悯,是名知足。 知足,也是中华民族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从麻木中苏醒

    所谓出离,就是愿离娑婆。它的心行标准,是对轮回的盛事不再有任何期盼,任何留恋。但在今天这个物质空前丰富的社会,人们已经制造太多麻醉身心的诱惑,使心耽于其中,难以自拔。所以,现代人虽然觉得很累,在压力中不堪重负,但多半不会觉得太苦。因为随时都有新的刺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轮回的六种苦

    《亲友书》中,将轮回苦总结为六点。 其一,为无有决定。在轮回中,我们时而生天享乐,时而堕落地狱,什么业力成熟了,就随什么业力投生,无法选择,而又无可奈何。 其二,为不知满足。众生在无明怂恿下,不断制造需求。尤其在今天,很多需求已被纵容得失去节制。为了满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轮回的起点在我们的心

    《三主要道》中,形容每个生命都是常被四瀑流所冲。这四种瀑流,就是欲望、烦恼、见和无明的力量。欲望,就是对财色名食睡的希求,对色声香味触的希求。烦恼,就是贪婪、嗔恨、嫉妒、自私等不良心行。见,就是左右我们的观念和想法。无明,就是不觉的力量,令我们看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内心躁动的解决方法

    现代人内心躁动。这种浮躁之气不仅影响到内心,当它表现出来时,还会影响到我们的外在气质乃至相貌。一个人即使有无可挑剔的容貌,如果浮躁不安,也无法让人产生美感。而一个容貌普通的人,如果内心宁静,淡泊沉稳,也会散发出超然的气质。有句话说,人是因为可爱而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情到深处人孤独

    虽然我们刻意地回避真相,但在内心深处,其实知道这些是无法永恒的,是怎么抓也抓不住的。我们看到很多人死亡,看到很多公司破产,看到曾经年轻的人日渐衰老,看到曾经健康的人卧病不起,即使这些尚未发生在自己身上,但由此而来的危机感,总会或多或少地对我们产生冲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人生佛教的弘扬》

    佛法是人生的智慧,是生活的智慧,济群法师的这一理念渊源于太虚、印顺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希望籍此摆脱人们对佛法的误解,使佛法真正走入生活。自《心经的人生智慧》、《学佛者的信念》及《幸福人生的原理》第一辑人生佛教系列丛书出版后,在社会各界引起极大反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初入佛门的四点意见》

    有幸到丹霞山参加学佛夏令营,能够在这七天内同大家一起探讨佛法,我感到很高兴。学佛夏令营近年来在台湾等地很盛行,台湾的佛光山、圆光佛学院等各个道场,每年都要举办各种形式的夏令营,如小学生夏令营、中学生夏令营、大学生夏令营、教师夏令营等等,以此方式

  • (济群法师)用佛法智慧净化社会人心——济群法师访谈录

    在利益社会大众的同时,保持超然的心态 记者:您是怎么开始接触网络工具的?自己管理博客和微博吗? 济群法师:网络我们一直在使用,并于十年前开设了个人网站作为弘法平台。这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平台,在世界各地都可以浏览,这是传统书刊不具备的优势。近年来,随着博

  • (济群法师)为什么要皈依

    成为佛教徒,最基本的衡量标准便是皈依。正如入党需要宣誓,入学需要注册那样,通过相应仪式获得合法身份。皈依,是成为佛教徒必须履行的入门手续,也是远离三恶道苦,迈向菩提之道的开端。 时常有人询问:若不皈依,可否依法修行?当然,若按佛法教义调整身心,按相应

  • (济群法师)父母和子女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问:从佛教的角度来看,父母和子女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济群法师答:从中国传统的伦理来看,父母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这种权威从哪里来?其实是建立在强烈的贪著和占有之上。换言之,很多父母是把子女纳入自我的一部分,而不是将之作为独立个体看待。从而造成

  • (济群法师)心中的陷阱

    许多人都觉得世事难测,处处陷阱,稍不留神就落入圈套。其实,世间陷阱是有形的,具有相应社会经验或人生阅历便能识别真伪,不为所惑。即使涉世不深,只要带着防范之心审慎行事,也不至轻易受骗。 最难防范的,恰恰在于我们自身,在于心中各种无形的陷阱。其可怕之处,

  • (济群法师)应当怎样追求利益呢

    观念直接决定了我们的价值取向,也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生存离不开必要的物质条件,但我们应当怎样追求利益呢?从佛法观点来看,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一体的,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也是一体的。遗憾的是,现在的人很少能意识到这一点。这与唯物主义的盛

  • (济群法师)压力从哪里来

    压力从哪里来?往往来自过高甚至是盲目的期待,当我们设定必须达到某个目标而出现障碍时,压力就随之产生了。任何一种成功,都是众缘和合而成,是众多条件共同造就的。其中,有我们可以把握的部分,也有我们无法把握的部分。佛教中有句话,叫做因上努力,果上随缘。也

  • (济群法师)究竟什么是「我」

    当我们迷失觉悟本体之后,就会对自己产生一系列的错误设定。究竟什么是我?其存在基础是什么?作为我的存在,其实并没有固定不变的基

  • (济群法师)今生最宝贵的

    很多人不曾意识到,人的身份究竟有多重要。因为我们此生是以这一身份来到世间,似乎做人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殊不知,在无尽的生死轮回中,我们历经多少劫的沉沦漂浮才有机会生而为人。虽然世界上有几十亿人口,但从六道轮回的角度来看,和无穷无尽的空间中难以计数

  • (济群法师)心,人生的导演

    在人生舞台上,每个人都投入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起先,是父母的孩子;后来,又成为孩子的父母。与此同时,还担纲着形形色色的职业身分、社会身分。事实上,在这场无休止的连续剧中,我们有着演不完的角色。即使眼前这个角色命终,不过下场片刻,又会换上另一副面目登

  • (济群法师)佛法对心理问题的解决

    我是首次参加心理学界的论坛,本着交流和学习的态度而来。听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发言,深受启迪。我觉得,佛学界和心理学界有共同关心的话题,那就是如何解决心理问题。就这一点来说,佛学和心理学的目标是相通,甚至相同的。 心理学起源于西方,就目前发展来看,也偏向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佛教与人生》

    看到定慧寺的弘法活动越做越好,听经的居士越来越多,真是非常高兴!大家能够踊跃地、积极地到这里来参加弘法活动,是大家的福德因缘,是多生累积的善根! 人生难得、佛法难闻!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生而为人的非常多,有钱有势的也非常多,但能够闻到佛法的只是其中很少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正信与迷信》

    引言:新年伊始,名为西园茶事的一间茶室,在苏州西园寺悄然开张。茶室坐落在西园寺放生池边,设立在其重要的园林景观四面厅里。奇石假山、古树森森,冬雪春花夏雨秋虫,安坐下来,或者拿起笔抄抄经书,或者听听古雅的音乐小座片刻。案头的书签上有济群法师亲笔题词

  • (济群法师)如何看待世间人所认为的佛教消极观

    问:在现实中,有些人不敢走近佛教,以为佛教是消极的。一旦信仰了佛教,对事业就会失去进取心,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济群法师答:消极和积极是相对的。许多人评判消极和积极的标准,都是以自己的追求和生活方式为坐标。他们以为符合自己追求和生活方式的,便是积极;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出家人应当具备哪些素养》

    作为出家不久的年轻僧人,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必须逐步培养起相应的素养。如是,才能成长为合格的僧人。否则的话,即使在寺院生活几十年,往往也只是光头俗汉而已。虽然我们外在的形象与在家人有所不同,但仔细考量一下,我们的观念、行为和在家人究竟有多大差别呢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皈依三宝的意义》

    一、何谓三宝 在皈依三宝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三宝。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和僧宝,宝代表了稀有珍贵,因为佛、法、僧在世间的出现非常稀有难得,所以称之为宝。 佛宝是指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佛代表着觉悟,觉悟宇宙人生真理,能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同时,在智

  • (济群法师)中国企业家的精神困惑与希望

    《中国商人》杂志:近年来,中国富裕阶层的移民潮和社会公众对贫富分化加剧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切。请问,从中国传统的国学潮流中,是否能找到中国企业家精神的终极皈依处? 济群法师答:据称,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移民输出国。个中原因,媒体已有众多分析。其中

  • (济群法师)出家的几个偈颂

    【出家功德偈】 流转三界中,恩爱不能脱。 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 善哉大丈夫,能了世无常, 舍俗入泥洹,希有难思议。 皈依大觉尊,能度三有苦, 亦愿诸众生,普入无为乐。 (《四分律行事钞》) 【出家剃度偈】 毁形守志节,割爱无所亲, 弃家入圣道,愿度一切人。

  • (济群法师)避免跟人对立的窍诀

    我们现在还很难达到真正的无我,但要尽可能地弱化我执我见。怎么做?窍诀就是转换中心。通常,我们所有的表达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或是炫耀自己的观点,或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而中心的转换,是以每个学员而非自己为中心,说什么,怎么说,都取决于大众的需要,并不

  • (济群法师)梁武帝对素食倡导

    虽然素食是汉传佛教特有的传统,但这一选择并非独出心裁,而是以大乘经教为依据的。佛教在西汉哀帝时传入中国,当时来华的印度僧人并未严格吃素,汉地自然也没有素食之风。直到梁武帝时期,经过他的大力倡导,素食才成为僧人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 梁武帝是一位虔诚

  • (济群法师)学佛者面临的严峻考验

    作为学佛者,真正要把一个宗派,乃至一本经论学好,都需要扎扎实实地下上几年功夫。但在这样一个充满诱惑和喧哗的大环境下,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气来修学,又谈何容易? 过去的寺院,一道围墙就是红尘和方外之地的分水岭。但在资讯无孔不入的今天,这道围墙只能起

  • (济群法师)让理想成为现实

    问:事无不可对人言,乃人生一大快事。所以我在生活中尽力持戒,但很多同修觉得这一想法过于理想化,请法师开示。 济群法师答:受戒确实会和原有串习发生冲突,所以我们会觉得束缚,觉得不舒服。但如果我们想要改变命运,就必须纠正这些不良习惯。 持戒,正是在内心建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的修学经历

    今天在这里,主要是和同学们谈谈心。同时向大家介绍一下,我近年都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包括这些想法的产生基础和发展过程。这是属于教外别传的部分,在以往的文章中是看不到的。 一、从求学到教学 我和大家一样,也是从佛学院出来的。我1980年上学,1984年毕业,

  • (济群法师)佛教在商业浪潮中反思:寺院经济的合理使用

    寺院的财物通称三宝物,也就是属于三宝所有,分别为佛物、法物、僧物。佛物是佛陀在世时信徒供养他老人家的,只有佛陀本人才有资格享用,现在则可用于庄严佛像;法物是用于佛法的流通;而僧物则是用于僧人的修行、生活。在戒律中,又把僧物分为四类:一是常住常住,属

  • 佛教在商业浪潮中反思:关于寺院的经济来源 (济群法师)佛教在商业浪潮中反思:关于寺院的经济来源

    在早期的佛教僧团,僧人遵循传统的乞食制度,物质生活非常简朴。而中国传统的寺院,经济来源主要靠信徒的布施。同时,寺院早晚普佛,为信徒消灾或超度,也能获得一些供养。除此而外,许多寺院还拥有山林、土地等寺产,尤其是禅宗寺院,地处山林,僧人通过农业生产自给

  • (济群法师)依止善知识的利益

    修习依止法,能为学人带来哪些殊胜利益呢?《道次第》总结为九点。 1、得近佛位:如法依止善知识,能使我们迅速接近佛果。因为一切修行必须在善知识的引导下完成,故《阿含经》视之为全梵行,如法依止,自然进步迅猛,为成佛捷径。 2、诸佛悦豫:十方诸佛都会欢喜赞叹

  • (济群法师)《人物周刊》专访济群法师

    并非名僧的高僧 见到济群法师,他正坐在西园戒幢律寺一间独居的禅房内盘腿打坐,墙壁上的一副对联巧妙地嵌入了法师的名号,发心求正觉,忘己济群生。法师身前的小几放着茶道的全部用具。合十见礼,彼此坐下,法师一袭灰衣,面带祥和微笑,斟泡手法娴熟。 法师现在的

  • (济群法师)供给于恶人,欲益反遭损

    供给于恶人,欲益反遭损;如人饲猛兽,无不伤害者。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一、布施贤者的功德 在佛经里,将布施比喻成为农夫耕田,好的田地能获得丰收,同样的,多布施给贤德之人,能为大众创造更多的福利,为自己增添更多的福德,所以,《四十二章经》中说:饭恶人

  • (济群法师)精进的利益

    若不计寒暑,朝夕勤修务,事业无不成,至终无忧患。 《善生经》 一、精进的意义 贪逸恶劳是人的通

  • (济群法师)救护众生之道

    大悲心为父,菩提心为母,善法为知识,能救护众生。 《大集会正法经》 一、大悲心为父 慈能予乐,悲能拔苦,经云:法力不思议,慈悲无障碍。慈悲是诸善生起的根本,能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但是究其功用而言,拔苦而后予乐,方能究竟,犹如开垦荒地,必先耘除草秽,再广植嘉

  • (济群法师)戒除贪欲

    贪欲生忧,贪欲生畏;无所贪欲,何忧何畏? 《法句经》 一、贪欲的起因 贪是众生的通病,在欲界称为欲贪,其性不善,在色界、无色界称为有贪,其性有覆无记,能障圣道,二者共为六根本烦恼、十随眠、九结、五钝使之一。《瑜伽师地论》说贪是由取蕴、诸见、未得境界、已

  • (济群法师)远离人我是非

    不诽谤于人,亦不观是非;但自观身行,谤观正不正。《增一阿含经》 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凡是人生的各种问题,在佛法里都有圆满的解决之道。对于人我是非,《增一阿含经》中举出四种处理方法: 一、不诽谤人 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高;大海容纳百川,故能成其大。然

  • (济群法师)节身与慎言

    节身慎言,守摄其心;舍恚行道,忍辱最强。《法句经》 一、节身慎言 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我们应该如何自处?节身与慎言是最基本的应世接物之道。节身就是进退得宜,行止合度,也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而懂得用慈悲的眼眸等视天下众生,用智慧的

  • (济群法师)关于「空」的认识

    我们的心本和太虚一样,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现在却局限于由我执构建的狭隘境界中。学佛,就是要粉碎我执建立的城堡,将生命宝藏开发出来。 佛教所说的空,也是非常重要的人生智慧。常人所理解的空,就是什么都没有,其实并非如此。空是对存在的一种智慧诠释。《心

  • (济群法师)什么才是对他人究竟的帮助

    对于一个发起菩提心的学人来说,什么才是对他人究竟的帮助? 《金刚经》中,以七处较量来说明法布施的功德。如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乃至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

  • (济群法师)人生佛教的思考

    人生佛教的内涵非常宽泛。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弘法,十多年来,始终希望从佛法的角度关注社会人生,包括信仰、道德、财富、环保等现实问题,为民众提供智慧的思考。 本文则想从宏观的角度着眼,为大家认识人生佛教提供一个思路。 一、人生佛教的提出 人生佛

  • (济群法师)随喜的重要意义

    随喜,即随顺他人的善行、成就和功德,并心生欢喜,称扬赞叹。当我们和这些善心善行相应时,同时也在成就自身的良善心行。所以,随喜也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法门之一,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随喜可以破除我执。唯有将自己和他人视为一体,才会发自内心地随喜

  • (济群法师)做义工,就是学做菩萨的开始

    做义工,就是学做菩萨的开始。所谓做菩萨,就是在佛法正见的指导下,服务社会,服务大众。凡夫无始以来都以自我为中心,我们不妨反省一下,又有哪一天不是在为自己着想呢?但问题是,这样是不是就过好了呢?是不是就开心了呢? 《道次第》告诉我们:我执是一切衰损之门,

  • (济群法师)若年轻时就信佛,是否会与生活和事业发生抵触

    问:很多人认为,信仰只是为了寻找死后的归宿。若年轻时就信仰佛教,难免与生活和事业发生抵触。不妨等老了再考虑这个问题。 济群法师答:人们在年轻时往往会有许多理想和追求,当他们将全部精力投入其中时,或许还意识不到信仰的意义。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对世俗

  • (济群法师)企业领导如何学佛

    问:现在有一些企业领导对佛教很感兴趣,但因为身份、地位等种种原因或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佛,或碍于面子不愿意公开学佛。虽然有向善之心,有时却基于习气做一些不对的事,他们能不能学佛?怎样学佛?他们学佛后也可以成佛吗? 济群法师答:人人都能学佛,没

  • (济群法师)生命的正确价值观

    我们现有的生命体是五蕴和合而成,也是无明制造的一个产品。所以,这个系统是有缺陷的,不完善的。 怎样才能改造这个有漏的生命系统?就要依法,要使自己成为合格法器。《道次第》告诉我们,闻法应离三种过,具六种想。离三种过,就是令心向法开放,使法乳清净无漏地

  • (济群法师)发菩提心难在哪里

    问:很多人觉得发菩提心很难,因而产生退缩情绪。您觉得发菩提心是不是很难?难在哪里? 济群法师答:发起我要利益众生这一念并不难。人的一生有无数愿望,如我要吃饭或我要买房子等等。从某种意义而言,愿菩提心的心行特征也是同样,只是所缘改变了,变成了我要成佛,

  • (济群法师)发出离心 舍凡夫心

    在《道次第》中,下士道的内容为念死、念恶趣苦、皈依三宝、深信业果,中士道的内容主要是念人天善趣之苦。同样是念苦,在不同的修学阶段,所念内容却大相径庭。下士道的修学,是以成就人天善果为目标,故念恶趣之苦,希求人天之乐。而中士道的修学,是以发起出离心

  • (济群法师)学佛后会不会变得没有进取心呢

    问:学佛会不会让人变得消极,对世俗的功名、地位、利欲要求变低后,会不会变得没有进取心呢? 济群法师答:佛教中,并不排斥正当的生活和工作。作为在家居士来说,只要正确处理好学佛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不会因此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事实上,学佛还能教会我们怎样

  • (济群法师)为对方处理不善而惋惜,是否也是执着

    问:如果对别人的事,觉得对方处理不善而为之惋惜,是否也是一种执着? 济群法师答:你觉得惋惜,可能是出于你的同情心。你可以给他一个建议,一个忠告。关键是确定自己本着慈悲心在做,至于怎么表现,并不是最重要的,方式可以有很多。但如果你觉得他一定要这么做,不

  • (济群法师)看见心的本来

    《六祖坛经》是禅宗最为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汉传佛教中唯一被尊为经的祖师着述。全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等地所说之法,由门人记录、汇总并流传于世。 禅宗是汉传佛教的八大宗派之一,曾盛极一时并流传至今。太虚大师说过:中

  • (济群法师)当代佛教的健康发展要靠什么

    如何面对传统 作为今天的出家人,我觉得很不容易。首先,我们需要面对佛教两千多年的传统。这个传统意味着什么?对很多人来说,无非就是早晚课诵、念佛参禅、僧装素食。我们出家后,就进入这样一种佛教式的生活轨道,日复一日。 但几年甚至几十年过去,我们能否与法

  • (济群法师)世间万象差别都取决于众生心念

    从佛法观点来看,世间万象,种种差别,既不是由神决定,也不是由物质或精神派生,更不是偶然出现的。所有这一切,都取决于众生的心念差别。《华严经》有一著名偈颂,就为我们揭示了这一原理: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无论是佛菩萨,还是罗汉圣

  • (济群法师)佛法中所说的业力

    业力,是直接推动生命延续的力量。在有情生命延续中,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佛法中所说的业力,简单地说,有善业、恶业两种类型;还有定业和不定业、共业和不共业、引业和满业。 1、定业和不定业 业受不受报,有两种情况,即定业和不定业。有一种业是固定的,将来一

  • (济群法师)我们有什么心念,就会产生什么力量

    深信业果也是下士道的重要修行内容,其中包括见和行两方面。见就是缘起因果,行就是止恶行善。 佛法非常重视正见。所谓见,就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什么是生命延续的规律?什么是世界形成的规律?世界和我们又是什么关系?对于这些问题,佛法的解释就是缘起、因果

  • (济群法师)三宝在你心中有多少分量

    经过多年修学,我越来越真切地体会到皈依的重要性。遗憾的是,以往大家都重视得不够。多数只是把皈依当作一种仪式,好像仪式结束就大功告成,所作已办了。却不曾关注:三宝在心中究竟有多少份量,有多少地位。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发心皈依时,三宝才刚刚在心中播种,

  • (济群法师)训练心的定力

    所谓定,简而言之,就是使一种心行形成稳定的力量。即使面对各种动荡的境界时,仍保有正确状态而不随其转。 定的训练,通常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凡夫的串习极为深重,一旦着手改变,很多心所都会出来反对,必然会经历一番艰难的斗争过程。我们要敢于暴露自己,敢于揭穿

  • (济群法师)无益的苦行与少欲知足

    印度早期的沙门多以乞食为生并崇尚苦行。他们认为欲望是令人不得解脱的根源,惟有以苦行进行对治,才能斩断欲望之根。他们选择的苦行多半是折磨色身或在烈日下曝晒,或在河水中浸泡,或像牛和狗那样生活,等等,以为这样就能将欲望驱出体外。佛陀出家后,也曾经历六

  • (济群法师)净宗法门:一个特别的法门

    佛法的方便之道,主要指净土法门。此处所说的方便,是从加强保障的意义而言。因为三界险恶,处处陷阱,即使对于修行人来说,流转其中也难有把握。是以仰仗佛力的慈悲接引,往生极乐,得不退转。 从修行来说,佛法主要是强调自力,由依法修行而得解脱,所谓自依止,法依

  • (济群法师)解脱道的行者应依四念处而住

    作为解脱道的行者,要想出离三界,了脱生死,应如何令念头安住呢?佛陀临涅槃时告诫弟子们说:应依四念处而

  • (济群法师)处世间,如虚空

    出家人的生活,一方面是通过戒律来规范自身行为;一方面是保持少欲知足的生活状态。出家生活是简单的,生活环境简单,内心也容易获得平静。若是环境太复杂,幻想自然随之增多。欲望特别大的人,必然要为了满足欲望不断操劳,不断消耗自己的时间、精力、心力。现代人

  • (济群法师)出家是对家的超越,对私欲占有的勘破

    在家人总是对家充满着执著,可以说,家就是执著的堡垒。正是由于对家的执著,远离家乡的人总是有份难以摆脱的牵挂。一旦回到家中,心才会安然。 为了摆脱对家的执著,便有出家这种生活方式。 出家是对家的超越,对私欲及占有的勘破。出家人还有没有家呢?严格地说,

  • (济群法师)我们对因果究竟信到什么程度

    学佛的人,大约都以为自己是相信因果的。但扪心自问:我们对因果究竟信到什么程度?是深信不疑的信,还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式的信呢? 对于学佛者而言,深信业果是非常重要的。无明烦恼为什么会使我们流转生死?造作恶业为什么会使生命感得苦果?正是因果规律在支配

  • (济群法师)心非永恒、非断灭

    19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率先提出意识流之说,认为思维活动如流水般连绵不断。这一学说不仅成为西方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并极大影响了文学、影视等艺术领域的创作。 其实,相关思想在佛典中早已有之。《成唯识论》云:阿赖耶识为断为常?非断非常,以恒转故。恒,

  • (济群法师)佛法的体验应该从何处得入

    佛法的体验应该从何处得入呢?这是每个学佛者都关心的问题。 世间的人,总是带着有所得的心生活着。他们不停地追求,希望得到地位和财富,得到爱情和家庭,得到学识和荣誉,得到健康和长寿等等。接触佛教之后,也往往带着同样的心态。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信众,他

  • (济群法师)弘法布教可从六方面构建

    对于在家信众的教育,首先应建立相关教育制度。关于此,可参照大众化的修行体系及佛教教育制度进行规划。同时,结合在家众的时间、精力作适当调整。但核心要素和修学次第须严格把握。此外,为接引更多的人走入佛门,还有必要建立一套将佛法全面推向社会,且深入生

  • (济群法师)佛陀的出家是为了什么

    佛陀出家前是一位王子,在宫廷享受着锦衣玉食、不知人间疾苦的生活。但在一次出门游行中,却发现和宫中完全不同的世间百态。他看到人们因衰老而形容枯槁,步履蹒跚;看到人们因患病而备受折磨,奄奄一息;看到人们因亲人死亡而阴阳两隔,悲痛欲绝。不仅如此,他还看

  • (济群法师)佛像不是偶像

    佛像,即佛陀造像,为住持三宝之一,象征佛宝。关于佛像起源,据《增一阿含经》记载:释尊在世时,曾往忉利天为母说法,三月未还,信徒优填王与波斯匿王思佛心切,各以牛头栴檀与紫磨金塑佛形象供奉,见之如对佛前。 佛陀入灭后,佛像更成为神圣象征,为信徒瞻仰、礼拜、

  • (济群法师)有什么样的心,就会导致相应的结果

    我们每天活在哪里?其实,并不在我们所以为的现实中,而是在这个无形无相而又变幻莫测的内心世界。比如,我喜欢谁或讨厌谁,我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是谁在主宰这一切?正是内心抉择的结果。为什么你会喜欢某人?是贪爱的心理使然;为什么你想得到什么?是占有的心理使然

  • (济群法师)学佛后一定要吃素吗

    从目前教界来看,汉传佛教吃素,藏传佛教吃肉,南传佛教则是有肉吃肉,有素吃素。其中,有客观上的原因。南传佛教是乞食,施主给什么就吃什么。藏传佛教地区,过去因为蔬菜匮乏,只能吃肉,因此有所开许,不过现在情况又不同了。汉传佛教特别提倡素食,主要是基于佛教的

  • (济群法师)正见对于修行非常重要

    学佛是为了追求解脱。那么,怎样才能解脱?解脱与正见有何关系?佛法由教法和证法两部分组成,二者不可分割。以往,有些人将教理和实修对立起来,在修学上带来诸多流弊。禅宗学人说学教是入海数沙,教下学人说修禅是盲修瞎练。若埋首于经典而不顾实修,只是从书本到

  • (济群法师)认识菩提心

    “发心”这两个字,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长辈们要求我们发心,许多同辈之间彼此也会用发心来相互鼓励。但细究起来,有几个人能真正认识到发心的意义?又有几个人能将“发心”发得到位、发得准确、发得有水平?事实上是很少的。

  • (济群法师)学佛者的信念

      整理者说  亲爱的读者:  呈现在你面前的这本《学佛者的信念》一书,是闽南佛学院济群法师受河北赵县柏林禅寺净慧法师的邀请,于一九九六年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法会期间,开设《普贤行愿品》讲座的录音整

  • (济群法师)唯识三十论讲记

      写在前面  《唯识三十颂》是我2001年春在 "戒幢佛学所 "讲的,随后,宗慧居士发心记录成文。当初上这门课时并没有太当做一回事,没想到经过整理却成了像模像样的一本书。宗慧在此之前并未接触过唯识学,面对

  • (济群法师)分辨善恶与处世之道

      分辨善恶与处世之道  济群法师  问:1 佛法是如何定义善恶行为的呢?  2 我们应怎样和众生结缘?  3 如何面对欺骗行为?是否无条件地接受?  4 对于欠钱不还、冤枉诽谤等伤害,是否不该计较?  5 若不按

  • (济群法师)知苦·离苦

      知苦·离苦  济群法师  问:1 解脱痛苦必须从心开始,那是被动适应环境变化吗?  2 人生的痛苦在于错误追求。请问,哪些是错误追求呢?  3 一无所有时曾苦苦追求,可拥有后还是空虚,该怎么办?  4 逆境现

  • (济群法师)因缘·因果·命运

      因缘·因果·命运  济群法师  问:1 什么是因缘?常常听人说随缘,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2 什么是随缘不变?  3 万法皆是缘起,第一缘如何而起?谁来决定因果报应?  4 从佛法角度来说,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 (济群法师)出家·在家

      出家·在家  济群法师  问:1 在家学佛是否影响正常的家庭生活?如何使学佛与生活、工作相适应?  2 老人学佛有没有用?晚年犯了错误如何弥补?  3 有家庭会对从事弘法工作带来影响吗?  4 出家是对现实

  • (济群法师)学佛目的

      学佛目的  济群法师  问:1 为什么要学佛?求佛保佑是学佛吗?  2 学佛与不学佛到底有什么差别?  3 学佛是为了成佛,是否也是一种执著?  4 何为心即是佛?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学佛?  5 倘若世间所有人都

  • (济群法师)正信·迷信

      正信·迷信  济群法师  问:1 人们常常将佛当做神来拜,或将佛教等同于迷信,根本不愿进一步了解,怎么办?  2 每个人都有很多缺点,为什么我们学佛要依靠自己呢?  3 我总在敬香,为什么还会生病?  4 为考

  • (济群法师)礼敬诸佛

      礼敬诸佛  济群法师  问:1 礼拜佛菩萨时,应如何观想?  2 能否同时诵两个佛菩萨名号?  3 为什么大殿中只供释迦佛、阿弥陀佛和药师佛?  4 家中同时供着许多佛菩萨像,烧香时应烧几支?怎样称念佛号? 

  • (济群法师)认识生命

      认识生命  济群法师  问:1 什么是贪、嗔、痴?  2 何为心、意、识?  3 为什么有阿赖耶识?  4 阿赖耶识与业力、佛性各有什么关系?  5 什么是转依?  答:1 贪,是一种染著的心理。所谓染著,就是对自

  • (济群法师)闻思经教

      闻思经教  济群法师  问:1 受持《心经》有何功德?  2 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为什么又能带业往生呢?  3 为什么法布施大于财布施?  4 佛法是唯心主义吗?  5 真常唯心系和唯识宗的理论

  • (济群法师)生灭与永恒

      生灭与永恒  济群法师  问:1 缘起是否定永恒的,那缘起规律的本身是不是永恒的呢?  2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的本身也是一法,那么它何时灭呢?  3 涅槃是否为求得永恒?  4 释迦佛在地球涅槃后,是否会

  • (济群法师)修行实践

      修行实践  济群法师  问1 修行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通过修行能认识宇宙真理?  2 对修行来说,应当先悟道,还是先以所学救度众生?  3 律宗的修行和开悟是怎样的?  4 从理上能够理解心能转物,但有没有实

  • (济群法师)忏悔与除障

      忏悔与除障  济群法师  问:1 为什么学佛后反而有很多障碍?  2 什么是魔障显现?怎样对治?  3 如何才能破除我执,尤其对性格基本定型的成年人?  4 定业可以改变吗?为什么又说定业不可转,果报还自受呢

  • (济群法师)临终与超度

      临终与超度  济群法师  问:1 器官移植是否会对捐赠者造成极大痛楚?会妨碍往生吗?  2 器官移植是否会对捐赠者造成极大痛楚?会妨碍往生吗?  3 既然是业力推动生命轮回,为何临终一念那么重要?  4 超度

  • (济群法师)轮回与业力

      轮回与业力  济群法师  问:1 六道轮回的主体是什么?  2 什么是了脱生死?跳出三界之后,是否有第四界可去?  3 现世为男,来生是否还能投男身呢?  4 生命是轮回的话,怎么会有濒临灭绝的动物?中国人口怎

  • (济群法师)佛教和其他宗教

      佛教和其他宗教  济群法师  问:1 佛教怎么看待其他宗教?  2 佛弟子到其他宗教场所时,应该怎么做?  3 西方极乐世界和天堂有何不同?  答:1 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其他宗教,都有各自存在的意义,也能对改

  • (济群法师)佛教与科学文化

      佛教与科学文化  济群法师  问:1 法师好像对现代科学很不屑,平日是否使用电器设备呢?  2 科学认为行动源于大脑和思维,为什么佛法认为一切源于心呢?  3 科学和佛学有什么不同?  4 若现在有人按下核

  • (济群法师)关于平等的问题

      关于平等的问题  济群法师  问:1 众生平等和爱国主义是否矛盾  2 佛教如何看待妇女?是否提倡男女平等?如何理解对女身的厌离?  3 在《善生经》中,妻子要对丈夫先起后坐,先意承旨。如果我是封建时代的

  • (济群法师)佛法在世间

      佛法在世间  济群法师  问:1 成佛和为百姓谋福利,什么功德更大?  2 佛陀一生都在说法,并没有为民众解决衣食问题,这两种功德有没有区别?  3 资助希望工程和把钱放在功德箱里有何区别?  4 佛教对发展

  • (济群法师)发心为本

      发心为本  济群法师  问:1 出离心和菩提心是什么关系?  2 菩提心对学佛非常重要。那么,清净心和真心是否重要?  3 发菩提心和持咒的关系如何?  4 怎样才能不退初心?  5 未能持好戒,又厌离凡夫心而

  • (济群法师)调心之道

      调心之道  济群法师  问:1 《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但师父们经常说要安住其心,又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想知道,无所住而生其心和制心一处是否矛盾?到底应该住还是不住?  2 如何忘记过去曾受过

  • (济群法师)佛法在当代佛法在当代

      佛法在当代  济群法师  问:1 昨天明奘法师介绍,您对当代社会有很多思考。我的问题有三个:一、法师认为现代社会有哪些比较大的问题?二、佛法发展到今天有哪些比较大的问题?三、佛法怎样适应主流社会?  

  • (济群法师)菩提道次第

      《菩提道次第》的修学要领  ——2004年春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  济 群  我们应当发心为利益六道一切众生成就佛道而学习佛法。  做每一件事情,都是从发心开始的。学佛的要领,也在于如何用心。所

  • (济群法师)从住持三宝到自性三宝

      从住持三宝到自性三宝  2005年8月,济群法师应邀前往五台山,为清凉之旅夏令营的营员们作开示。本次夏令营主题是《坛经》与人生佛教。故法师围绕《坛经》,并结合目前大力弘扬的皈依法门,就如何从皈依住持

  • (济群法师)道次第

      《道次第》修学的目标和重点  济群法师  ——2006年讲于西园寺青年佛学进修班  《道次第》属于藏传佛教的典籍。说到藏传,不少人会等同于密宗,觉得我又不修密宗,不必学此。其实,本论是关于显教部分

  • (济群法师)传灯法会的祈愿文

      传灯法会的祈愿文  济群法师  今夜,是辞旧迎新之际,在2014年的第一天,我们相聚在慈悲的佛陀面前,点亮手中这一盏灯,也点亮心中智慧、慈悲的明灯。在纷扰喧嚣的浮华世间,我们曾因无明而迷惘,找不到

  • (济群法师)的西园之缘——西园寺纪念画册后记

      我的西园之缘  ——西园寺纪念画册后记  济群法师  我与西园寺的因缘,不知不觉,已有三十年了。  1980年,我从鼓山涌泉寺前往中国佛学院就读。此后4年,多次往返于福建和北京。因为苏州有一些同参道

  • (济群法师)僧伽教育的检讨

      僧伽教育的检讨  ——发表于福严佛学院座谈会  谈到修行的问题,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修行,狭义的修行是指形式上的修行,广义的修行是指生活上的修行。惠空法师刚才所提到的,是属于形式上的修行,就是坐禅

  • (济群法师)佛教传统义解与现代学术之融合

      佛教传统义解与现代学术之融合  ——发言于华梵大学座谈会  现在,佛教界从各个佛学院开始,慢慢趋向佛学的学术研究。现在学术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基本上是欧美、日本的。这里有一点值得我们重视,即佛陀

  • (济群法师)僧伽禅修教育之未来展望

      僧伽禅修教育之未来展望  ——发表于中台禅寺座谈会  我认为,禅与教即使在宗下也是不该对立的。从达摩祖师传来禅宗,就提出藉教悟宗,早期的《楞伽》到后来的《楞严经》、《圆觉经》,乃至《般若经》,

  • (济群法师)寺院组织与内修外弘

      寺院组织与内修外弘  ——发表于元亨寺座谈会  说到传统继承和现代发展的问题,在现在这个急剧变化时代里,如何继承和开展佛教事业,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不能继承良好的传统,只一味的求发展、求生存

  • (济群法师)素食,不仅仅是吃素——兼谈如何开好素菜馆

      素食,不仅仅是吃素  ——兼谈如何开好素菜馆  济群法师  2011年讲于厦门国际素食论坛  说到素食,和 佛教 的关系非常密切。在中国,传统的素食者多半是出于信仰而作出这个选择。中国佛教协会曾对

  • (济群法师)与戒幢佛学研究所在读研究生的一席谈

      与戒幢佛学研究所在读研究生的一席谈  ——2004年9月讲于般若堂  戒幢佛学研究所的办学方针,和一般佛学院有所不同。我觉得,佛学教育首先应明确目标:教学重点是什么?培养什么人才?培养人才的目的又是

  • (济群法师)出家与解脱

      出家与解脱  ——2009年讲于温州市佛教协会  济 群  这次和大家探讨的,是关于出家与解脱的问题。在座的多数都已出家,那么,这样一种生活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想,多数人出家时,也是为了解

  • (济群法师)为正念而生

      为正念而生——第二届观自在禅修营开示  济 群  欢迎大家参加观自在禅修营。从这个禅修营的名称,我们可以认识到这个禅修营的宗旨,以及参加禅修的意义所在。  【观自在,修行方法和成就目标】  我

  • (济群法师)在修学中做事,在做事中修学

      在修学中做事,在做事中修学  ——2010年秋为西园常住居士开示  济群法师  大家发心在西园寺护法,虽然和出家众的身份不同,但能离开家庭,全身心地来到寺院,多少应该具备出离、向往解脱的心。  修

  • (济群法师)凡圣只在迷悟间

      凡圣只在迷悟间  ——第一届观自在禅修营开示  济群  欢迎各位参加观自在禅修营。这是西园戒幢律寺举办的首届禅修营,招收的学员主要面心理学界。之所以这样定位,因为这一领域的从业者对人类心灵有更

  • (济群法师)改变生活方式

      改变生活方式  济群  观念直接决定了我们的价值取向,也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生存离不开必要的物质利益,但我们应当如何追求利益呢?从佛法的观点来看,我们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一体的

  • (济群法师)对学院式教学的感想

      对学院式教学的感想  佛学院毕业后,我留在中国佛协一段时间,不久就到了莆田广化寺。当时,圆拙老法师成就我们几个在小南山学律,同时在佛学院担任教学。当时的讲课方式,也和多数法师们一样,每天需要备

  • (济群法师)修行上路了,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修行上路了,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目前的教界,为什么会出现表面繁荣而实际无序的状况?甚至于,开始出现庸俗化的倾向?我觉得,根本就在于修学体系的缺失。在第一届世界佛教论坛时,我提交了《一个根本

  • (济群法师)别别解脱还是别想解脱

      别别解脱还是别想解脱  正见,是持戒的方向。  佛法修行主要分为戒和见两部分,并有各自的理论体系,似乎两不相干。其实,戒和见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戒的清净有助于见的禅修,另一方面,见地透彻者必

  • (济群法师)皈依——通向成佛之路的签证

      皈依——通向成佛之路的签证  皈依三宝是学佛的开始,也意味着佛子资格的取得。正如出国需要获得签证一样,皈依,是通向成佛之路的签证。  但它又不仅仅是注册仪式,其中还包含着丰富的修行内容。我们受

  • (济群法师)难者不会,会者不

      难者不会,会者不  佛法要说难,确实也难,八万四千法门怎么会不难?古德说:难难难,十担麻油树上摊。学佛就像把麻油摊到树上让它不掉下来一样,如何不难?我们需要面对的,一方面是无量法门,是三藏十二

  • (济群法师)我的判教观

      我所谈的,并不是传统的判教问题,而是对佛法修学所做的整体思考。事实上,这一想法已酝酿多年,虽未成文,但对我近年弘法重点的调整有极大影响。  在今天这个时代,商品空前繁荣。这种繁荣在给我们带来便

  • (济群法师)找到自己的向导

      找到自己的向导  现代教育强调独立思考,很多人会把这一习惯带入学修中,根据个人好恶对法进行选择,进行取舍。但我们要看到,这些选择和取舍是建立在我们现有的认识经验上,其基础就是无明,是不可靠的。

  • (济群法师)正见,是持戒的方向

      正见,是持戒的方向  佛法修行主要分为戒和见两部分,并有各自的理论体系,似乎两不相干。其实,戒和见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戒的清净有助于见的禅修,另一方面,见地透彻者必能认真持戒。古德云:五度如

  • (济群法师)从有限到无限

      从有限到无限  济 群  导 言  《普贤行愿品》在教界的流传可谓广泛,却罕有学人真正透彻其间蕴藏的无限深意。本品立足于华严见地,我曾总结为菩提心的无上观修,佛陀品质的临摹方法。此次,有因缘在

  • (济群法师)一个根本,三大要领

      一个根本,三大要领  在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的今天,如何使之发扬光大,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资源,对教义的解读发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佛教自身的健康发展。就教界目前现状来看,的确取得了许多

  • (济群法师)皈依后,你找到归宿了吗

      皈依后,你找到归宿了吗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发心皈依时,三宝才刚刚在心中播种,若无进一步的呵护和灌溉,这株萌发不久的幼苗很快就会停止生长,甚至逐渐枯干。倘若三宝不能在心中深深扎根,占据重要地位

  • (济群法师)把握修学普遍规则的重要性

      把握修学普遍规则的重要性  从弘法来说,过去更多是强调契机。众生根机各异,所以演化出八万四千法门。这固然是顺应众生的需求,但若缺乏引导,也会带来修学上的混乱。在信息闭塞的古代,多数人没机会接触

  • (济群法师)弘法是每个佛弟子的责任

      记者:法师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专访。您多年来在讲经弘法、教书育人之余,一直致力于用通俗的语言传播佛法智慧。您的很多著作,如《人生佛教丛书》、《皈依修学手册》、《菩提心与道次第》、《普贤行

  • (济群法师)造就慈悲品质

      造就慈悲品质  在座的出家众及在家众,大多受过菩萨戒。按正常情况,既已受过菩萨戒,理应具足菩提心。同时也意味着——我们是菩萨了。那么事实又是如何呢?我们究竟是名副其实的菩萨,还是徒有虚名的假冒

  • (济群法师)佛法修学次第的思考

      佛法修学次第的思考  2005年冬于新加坡汉传佛教修学次第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主题为汉传佛教的修行次第,这是当今教界亟待厘清的现实问题。在多年弘法过程中,我深切感到,许多人虽学佛日久,但对修学基本

  • (济群法师)菩提心与空性见

      菩提心与空性见  ——《菩提心与道次第》序言  济 群  菩提心和空性见,乃大乘佛法的两大核心。其中,又以菩提心为大乘不共教法。但就汉传佛教的弘扬传统来看,关于空性见的论述远多于菩提心。当然,

  • (济群法师)《道次第》中的菩提心

      《道次第》中的菩提心  ——2004年夏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  济群  《道次第》的主要思想为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亦称三主要道,其中又以菩提心为统摄。本论名《菩提道次第论》,即已标明全论主旨。 

  • (济群法师)《菩提道次第》的实修理路

      《菩提道次第》的实修理路  ——2004年5月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  济群  《道次第》是一部实修性很强的论著,不仅为我们建构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更以简明的修学套路,将理论一一落实于实修。  本论在略示

  • (济群法师)论“方便与慧,成佛缺一不可”

      论方便与慧,成佛缺一不可  ——2004年6月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  济群  成佛的修行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千百年来,汉传、藏传各宗派因对佛陀教法的认识存在差异,故在建构自宗修学体系时,形成了各自的观点

  • (济群法师)《菩提道次第》的修学要领

      《菩提道次第》的修学要领  ——2004年春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  济 群  我们应当发心为利益六道一切众生成就佛道而学习佛法。  做每一件事情,都是从发心开始的。学佛的要领,也在于如何用心。所

  • (济群法师)恰到好处的幸福感

      恰到好处的幸福感  济群法师  多数人对幸福的理解确实存在问题,他们往往是从外在条件来考量,如家庭、地位、金钱等。事实上,幸福只是一种内在的、不稳定的感觉。当然,外在条件也是激发幸福感的助缘,

  • (济群法师)僧尼日常行事漫谈

      僧尼日常行事漫谈  济群法师  读《行事钞资持记》、《重治毗尼事仪集要》等律学书籍,看到书中对僧伽的许多日常行事,都有着详细规定,觉得很有现实意义,遂不揣浅陋,把它整理出来,供诸方同道们参考。

  • (济群法师)漫谈僧食

      漫谈僧食  济群法师  经上说:一切有情皆依念住。食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戒律中有明确的规定,如《四分律》的比丘戒相中,关于或旁及食的戒条,达四十五条之多,同《书》第三分的《药犍度法》,及

  • (济群法师)原始僧团管理体制不同于世间教育

      原始僧团管理体制不同于世间教育  济群法师  摘要:佛陀既是究竟的觉悟者,也是伟大的教育家。佛法在古今中外的弘扬过程中,祖师大德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契合时代并扎根本土,形成三大语系及各个宗派,

  • (济群法师)《摄大乘论》发微

      《摄大乘论》发微  济 群  《摄大乘论》三卷,无著菩萨造,是唯识宗的依据论典之一。?  一、作者和本论的撰作目的?  无著,是大乘唯识学的实际创始人,公元4世纪出生在北印度犍陀罗国富娄沙富罗(

  • (济群法师)建立合理性的世界道德规范

      当今世界面临着信仰危机,也面临着道德危机。在经济至上、金钱至上的观念指导下,传统的伦理道德,淳朴的民风民俗,以及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正在逐渐从我们眼前消失。物质文明的发展既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

  • (济群法师)佛法在生活中的运用

      佛法在生活中的运用  看到定慧寺的弘法活动越办越好,听经的居士越来越多,真是非常高兴!大家能够踊跃、积极地到这里参加弘法活动,是大家的福德因缘,是多生累积的善根!  人生难得、佛法难闻!在我们

  • (济群法师)佛教在商业浪潮的反思

      佛教在商业浪潮的反思  一、商品经济与寺院清净  二、寺院的经济来源  三、寺院财物的合理使用  四、僧人的经济生活  五、商业社会中的信仰问题  这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稍稍不慎就会被社会淘

  • (济群法师)《佛法与心理治疗译丛》总序

      《佛法与心理治疗译丛》总序  济 群  最早和心理学结缘,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因为讲授唯识的关系,翻阅了一些心理学相关著述。当时就感到,佛法与心理学有不少相通之处,适当运用心理学的概念,有

  • (济群法师)《菩提路漫漫》自序

      《菩提路漫漫》自序  写在前面  出家近三十年来,多数时间在佛学院度过。因教学之故,始终都在关注教界现状。自宗教政策落实以来,成绩虽是有目共睹的,但问题也在逐渐浮出水面,如大众修学无序、僧团管

  • (济群法师)正念,使浮躁远离

      正念,使浮躁远离  一、浮躁的时代,浮躁的心  很多人都在说,今天是一个浮躁的时代。这种浮躁表现在哪里?不在别处,就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在我们当下的心理状态。我们不妨看看自己的心,其中有多少妄想

  • (济群法师)有与无——论三性与三无性

      有与无  ——论三性与三无性  释济群  2010年元旦为复旦大学禅学会学员所讲  三性代表了唯识宗认识世界的三个层面,也是整个唯识理论的建构基础。所谓三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在唯

  • (济群法师)三好营员——在开营典礼上的讲话

      三好营员  ——在开营典礼上的讲话  济群法师  在这次菩提静修营中,希望大家都能够成为三好营员。  第一,生活好。一般社会大众认为的生活好,就是吃得好、穿得好……而我们这里的生活好,指的是一

  • (济群法师)三宝是生命的归宿——在皈依法会上的开示

      三宝是生命的归宿  ——在皈依法会上的开示  济群法师  善男子,善女人:  谛听!  皈依,是我们人生的重大事情。在无尽的轮回中,我们之所以流转生死,我们之所以沉沦,不得解脱,就是因为,我们

  • (济群法师)授菩提心戒时的开示

      千手千眼,大慈大悲  ——授菩提心戒时的开示  济群法师  今天,是非常殊胜的因缘。大家有缘来到这里,参加菩提静修营,并且在十方三宝的加持下、证明下,受持菩提心戒。  这是我们走向菩提、走向解

  • (济群法师)佛法修学要领

      佛法修学要领  ——在第一届菩提静修营上的讲座摘要  济群法师  在多年弘法过程中,我深切感到,许多人虽学佛日久,对修学基本理路仍混沌无知,不得要领,不明次第。  学佛,首先应当认识,完整的修

  • (济群法师)修学菩提心

      修学菩提心  ——在第二届菩提静修营上的讲座摘要  济群法师  学佛以发菩提心为根本,成佛就是菩提心的圆满成就。这次讲座围绕着菩提心,给大家讲十个问题。  一、菩提心的重要性  佛法是心地法门

  • (济群法师)修学佛法的正常途径

      修学佛法的正常途径  福建闽南佛学院讲师 济群法师  经常有信徒或佛教爱好者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怎么样学佛,怎么样修行。对一个初接触佛法的人来讲,要选择怎么学佛,怎么修行,的确是一件困难的事。

  • (济群法师)在山水中放松自己

      在山水中放松自己  ——济群法师 嶂石岩行脚开示  济群法师  大家现在的感觉怎么样?不知道你们还有没有力气打妄想。如果没有力气打妄想,那么现在正是一个开悟的最好时机。佛教修行有这样一句话:大死

  • (济群法师)佛法要领及修行次第

      佛法要领及修行次第  济群法师  佛教宗派众多,卷帙浩繁。在万余卷三藏典籍中,什么才是核心,哪些才是纲领?人们或是不明就里,或是执此废彼,真正对之了然于胸者百无一人。如是,盲修瞎练也就在所难免

  • (济群法师)佛法如何解决心理的问题

      佛法如何解决心理的问题  济群法师  开篇  我们这次夏令营的主题是生活在分享的世界里,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关于佛教对心理问题的解决。因为现在是一个高度唯物的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物

  • (济群法师)皈依后不该做什么

      皈依后不该做什么  济群法师  皈依后不能做什么?三皈誓言中的皈依佛,终不皈依邪魔外道;皈依法,终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终不皈依外道邪众,便是获得皈依体后应遮止的范畴。  遮止学处中首先要求

  • (济群法师)《唯识三十论》·唯识总论

      《唯识三十论》·唯识总论  济群法师  一、菩提心  二、三性三无性  三、八识  四、唯识  五、种子,种性  六、菩萨行  七、瑜伽止观  八、转依  九、因明  唯识学理论精深,体系严密

  • (济群法师)三士道修学概要

      三士道修学概要  济 群  ——2006年冬讲于西园寺青年佛学进修班  本学期,我们已学过《道次第》的道前基础和下士道两部分。接着是中士道、上士道的内容,即解脱道和菩萨道,这是佛法修学的核心内容。

  • (济群法师)僧伽的资格考量

      僧伽的资格考量  济 群  僧格的资格考量,主要围绕受戒、持戒、犯戒、舍戒四个方面。其中,受戒是僧格的取得,持戒是僧格的完成,犯戒是僧格的毁坏,舍戒则是僧格的放弃。  一、受戒——僧格的取得 

  • (济群法师)学习戒律的意义

      学习戒律的意义  济 群  在汉传佛教地区,自禅宗于唐代盛行以来,清规几乎取代了戒律。至宋元明清,佛教每况愈下,时至今日,清规也有名无实,形同虚设。现在的许多僧尼,既不懂清规,更不知戒律,行为

  • (济群法师)被肤浅化和世俗化的人生佛教

      被肤浅化和世俗化的人生佛教  究竟怎样来定义人生佛教?这个问题似乎人人皆知。事实上,很少有人可以完整表达它的内涵。我觉得,现在的人生佛教就像一个箩筐,很多东西都可以往里装,都可以与之拉上关系。

  • (济群法师)忏悔是人格的清洗剂

      忏悔是人格的清洗剂  济群法师  忏悔的意思是什么呢?忏,忏除过去所犯的过错;悔是后悔,改过自新。忏悔是对自己所犯的错误,生起悔过心理,痛改前非,保证不再犯第二次了。忏悔,并不是佛教特有的法门

  • (济群法师)佛教理念与企业经营

      佛教理念与企业经营  济群法师  现代人喜欢把商场比作战场。既是战场,必定硝烟弥漫,你死我活。于是,整天与人勾心斗角,学狡猾、斗心眼、使毒计。倘若长期处在这种高压环境中,必然心情紧张、疲劳、烦

  • (济群法师)佛法如何解决心理问题

      佛法如何解决心理问题  济群法师  (2007年7月23日下午于文殊阁)  尊敬的明海法师、各位法师、各位营员:  大家下午好!非常有幸来参加这次的生活禅夏令营,我们这次夏令营的主题是生活在分享的世界

  • (济群法师)需要戒律的十个理由

      需要戒律的十个理由  佛陀每次宣说戒条前,首先要阐述制戒的十种利益,然后才是关于戒条的具体内容。这十种利益,也就是十句义。具体内容为:  第一、摄取于僧。这是总的原则,即以戒律、制度管理僧团。

  • (济群法师)关于人性的思考

      关于人性的思考  济群法师  今天我要和大家讲的题目是关于人性的思考。我们知道一个人在生命中最本质的内涵是人性,人性是与我们每个人关系最为密切的东西,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事情是了解自己,正如西方

  • (济群法师)佛教的世界观

      佛教的世界观  济群法师  第一届夏令营我曾经来这里做过讲座,时隔三年的今天,又再次到柏林寺参加夏令营,来和大家共结法缘,我感到非常高兴。这次我讲的题目是《佛教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一个哲学的问

  • (济群法师)僧伽资格与寺院职能

      《僧伽资格与寺院职能》  济群法师  佛法住世,靠的是住持三宝,其中以佛菩萨造像为佛宝,三藏十二部典籍为法宝,剃发染衣的出家人为僧宝。但佛像高高在上,经典深奥难解,所以社会上很多人对佛教的印象

  • (济群法师)弘一律师对律学的贡献

      弘一律师对律学的贡献  济群  弘一律师为近代南山律中兴之祖,一生持律严谨,对弘扬律学贡献巨大。笔者曾发心学习戒律,读过一些弘一律师的著作,从中获益匪浅。为使教界同仁和信众了解他对律典探究及行

  • (济群法师)佛教走向商业化就是走向世俗化

      佛教走向商业化就是走向世俗化  在世人的心目中,寺院乃红尘不到之地。事实上,在这个开放的时代,寺院要保持自身的神圣性和纯洁性并非易事。所以说,佛教也同样存在着何去何从的抉择:是与时并进,还是闭

  • (济群法师)素食的真正意义

      素食的真正意义  济群法师  素食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戒除杀心和嗔心。佛教有一部《十善业道经》,其中讲到戒杀的十大利益: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

  • (济群法师)瑜伽菩萨戒要义

      瑜伽菩萨戒要义  济群法师  2001年春季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  菩萨戒的传承可分为二大支:一为梵网菩萨戒,一为瑜伽菩萨戒。  在汉传佛教地区,弘扬的主要是梵网菩萨戒,其影响远远大于瑜伽菩萨戒。但

  • (济群法师)皈依僧,是皈依所有僧人吗?怎样才能如法依止?

    问:皈依僧,是皈依所有僧人吗?怎样才能如法依止? 答:三宝,为佛宝、法宝、僧宝。其中,佛为圣者,法为圣典,而僧却有贤圣僧和凡夫僧之分,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呢?从究竟意义上说,皈依僧宝,是皈依贤圣僧的品质。但住持和弘扬佛法,却离不开眼前的凡夫僧。所以,全体受过

  • (济群法师)受菩萨戒后,能否从事买卖烟酒的生意?

    问:受菩萨戒后,能否从事买卖烟酒的生意? 答:佛教徒受戒后,戒律规范可能和原有生活习惯发生冲突,尤其是受菩萨戒。这个问题,应该说是比较普遍的。菩萨戒中,不仅自己不能喝酒,也不能让别人喝酒,因为酒戒是佛教各项戒律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学佛修行,最终是为了开

  • (济群法师)看到有人准备行凶,作为学佛者当如何应对?

    问:看到有人准备行凶,作为学佛者当如何应对? 答:从声闻戒的角度来说,当你看到别人行凶,不想救并不算犯戒,自己杀人才算犯戒。声闻戒以止息自身恶行为主,是消极的行善。而菩萨戒更重视积极的行善,如放生、救人等。菩萨戒有“三聚净戒”,分别是摄律仪戒、摄善法

  • (济群法师)无意中杀死虫类,是否属于犯戒?

    问:无意中杀死虫类,是否属于犯戒? 答:无意中伤害虫类等其它生命,不能算是犯杀生戒,但属于杀生范畴。造罪有故意的,也有无心的。同样的过错,若是故意造作,罪业就会更重。比如人伤害动物,就较动物伤害动物的罪过为重,原因正在于此。可见,罪业轻重在很大程度上取

  • (济群法师)定慧法音

    定慧法音 2004年5月1-4日,济群法师在苏州定慧寺为信众开讲《普贤行愿品的观修原理》。每天讲座结束,又现场为信众解答听讲及日常修学的各种问题。 一·《行愿品》相关 问:观想供养和实物供养有什么不同? 答:实物供养是通过具体供品,如一盏灯、一束花来表达我

  • (济群法师)清凉山上话清凉

    清凉山上话清凉 2005年夏,济群法师应邀参加“五台山清凉之旅夏令营”活动。除专题讲座外,主办方专门安排半天时间,请法师为营员答疑解惑。本文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一·学佛与做人 问:佛教也提倡孝道。对出家人来说,怎样实践孝道? 答:孝道有各种表现形式。出家

  • (济群法师)心灵启示录

    心灵启示录 2006年7月,济群法师应邀参加支提山华严寺“心灵之旅夏令营”,为营员们作主题开示、答疑解惑及禅修指导。 一·走入佛门 问:学佛与未学佛,生活观念有很大差别,甚至会出现一些矛盾。怎样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答:学佛和未学佛,生活观念和方式确有不同

  • (济群法师)柏林夜话

    柏林夜话 2006年7月,济群法师应邀参加“柏林寺生活禅夏令营”,为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佛子作修学开示,并与营员们进行了分组交流。本文根据问答部分的现场录音整理。 一·辩证看佛典 问:看过金庸先生的学佛经历,起初他读了一些大乘经典,感觉神话成分较浓,难以接

  • (济群法师)京城论道

    京城论道 2006年7月,济群法师应邀来到“佛教在线”,为部分北京信众答疑解难,并对皈依后如何依法修持作了简要开示。 一·发心与见地 问:如何正确认识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之间的关系? 答: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当出离心、菩提心作为一种愿望生起,觉得“我要出

  • (济群法师)“礼敬诸佛”,是否应当恒常尊敬一切众生,上至师长,下至蝼蚁?

    问:“礼敬诸佛”,是否应当恒常尊敬一切众生,上至师长,下至蝼蚁? 答:礼敬诸佛,是以诸佛菩萨的品质为观修对象。一切众生在生命的某个层面,都具备与十方诸佛菩萨同等无别的品质。能于众生身上观想诸佛品质,视一切众生如佛,生起恭敬、供养、尊重、赞叹之心,自然

  • (济群法师)如何理解十大行愿中的“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等?

    问:如何理解十大行愿中的“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等? 答:普贤菩萨告诉我们,应将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微尘,都观想成佛身、佛德的显现。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深信不疑,就像自己亲眼看到那么清晰,那么确定。只有深信之后,我们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观修。佛法中一

  • (济群法师)观想供养和实物供养有什么不同?

    问:观想供养和实物供养有什么不同? 答:实物供养是通过具体供品,如一盏灯、一束花来表达我们对三宝的敬意。而观想供养是通过座上观修,达成我们没有能力完成的广大供养。如《行愿品》所说的花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及一一灯炷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

  • (济群法师)在目前这个时代,出家人似乎也很辛苦,究竟哪种方式适合修道呢?

    问:在目前这个时代,出家人似乎也很辛苦,究竟哪种方式适合修道呢? 答:从佛陀建立出家制度的角度来说,当然出家更有利于修行。尤其在修行初期,仅靠个人力量,很难摆脱世俗的诱惑,摆脱内心的欲望、情绪和烦恼,这就需要善知识作为护佑,需要清净环境作为助缘。出家

  • (济群法师)天堂和地狱究竟在哪里?

    问:天堂和地狱究竟在哪里? 答:天堂和地狱可以在我们的一念之间。当我们内心被喜悦充满时,这一刻就是天堂;当我们内心被烦恼占据时,这一刻就是地狱。 天堂和地狱也可以在人间,有些人过得无牵无挂,洒脱自在,就如身处天堂;也有些人贫病交加,烦恼深重,虽在人间,就

  • (济群法师)不要过分迷信科学,您认为佛教和科学矛盾吗?

    苏周刊:您说过,不要过分迷信科学,您认为佛教和科学矛盾吗? 济群法师:不矛盾。科学精神其实非常好,求真务实,实事求是,做任何事都要有这样的精神。此外,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改善了人类的物质条件,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比如交通工具和现代资讯,就给我们带来难

  • (济群法师)在家人普遍感觉持戒困难,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问:在家人普遍感觉持戒困难,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答:佛法中,将戒律称为无上菩提之本,是长养善根、迈向解脱的基

  • (济群法师)您怎么看待今天这个时代?

    苏周刊:您怎么看待今天这个时代? 济群法师:今天是个特殊的时代。从物质的角度看,没有理由说今天的人过得不幸福。但事实上,过得幸福的人并不多。因为今天的人需求太多,而一个始终处于渴求的人,是不容易知足,也不容易产生幸福感的。 而与物质高度发达相对应的,

  • (济群法师)佛教怎么看待知识?

    问:佛教怎么看待知识? 答:知识对人类究竟意味着什么?自古以来,一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比如,儒家推崇知识,老庄就比较反对知识。《庄子》讲,浑沌因为有了知识就死掉了。佛教对此也有两种不同看法,既有“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的赞誉,也有“知之一字,众祸之根”的

  • (济群法师)许多人认为:“儒家是入世,佛教是出世”,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问:在传统的观念中,许多人认为:“儒家是入世,佛教是出世”,于是年青时候选择入世做官、做事,官场失意或年纪大了,才考虑选择佛教信仰。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如何正确理解佛教的出世思想? 答:官场失意或年纪大了才选择佛教信仰,这只是一小部分人的写照,并非所有

  •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的含义 (济群法师)“因上努力,果上随缘”的含义

    佛教讲因果,而平常人更多关注的是结果,羡慕别人的成就。可是成就从哪里来呢?任何成就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都有它的前因后果,佛教中有一首十来偈,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 (济群法师)为什么有些家族的“富二代”把这个福报延续下去,有些却渐渐没落

    问:社会对“富二代”的看法始终褒贬不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衔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的确拥有着太多其他人不可比拟的先天优越条件,这是先天的福报。但是为什么有些家族的“富二代”把这个福报延续下去,有些却渐渐没落? 答:佛教认为,众生虽然是平等的,

  • (济群法师)“慈善”二字有何更深层次的理解?

    问:这些年,说到慈善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捐款,可是同时,也有很多企业家对这种强迫捐款的做法感到反感,按照佛法的理论,每个人都有他的善根,您对“慈善”二字有何更深层次的理解? 答:佛法所说的善行并不局限于捐款。在佛教中,布施包括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施三种

  • (济群法师)佛教的爱是不是也超越生死的?太无情?

    《财富品质》:庄子丧妻,击鼓而歌,佛教的爱是不是也超越生死的?但这个故事在很多人眼里有些太过无情,一个人如果在现实中修炼到了这种“不难过”的状态,会不会让周围的人有些无法忍受?觉得太无情? 济群法师:对佛弟子来说,绝不会因谁的去世击鼓而歌,不论是至爱

  • (济群法师)初学者,您会推荐阅读哪些相关书籍?

    问:作为一个对佛教感觉亲切,但又不知从哪学起的初学者,您会推荐阅读哪些相关书籍? 答:对佛教抱有好感的初学者也有不同类型。 其一,是希望通过学佛获得良好的心态和处世之道,在面对逆境时能够从容面对,当下承担。对于这类人群,我觉得一行禅师、圣严法师、星云

  • 从佛教的角度来看,父母和子女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济群法师)从佛教的角度来看,父母和子女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问:从佛教的角度来看,父母和子女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答:从中国传统的伦理来看,父母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这种权威从哪里来?其实是建立在强烈的贪著和占有之上。换言之,很多父母是把子女纳入自我的一部分,而不是将之作为独立个体看待。

  • (济群法师)什么是八关斋戒,受持八关斋戒的意义是什么?

    问:听说西园寺现在正在定期开展为在家居士受持一日“八关斋戒”的活动,能不能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八关斋戒,受持八关斋戒的意义是什么? 答:“八关斋戒”是在家居士体验出家生活的一种戒律。在家居士虽不能像出家众那样过着清净的生活,但既然学佛,终是要以

  • (济群法师)针对高校学生的弘法,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起因和发展趋向?

    问: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包括一些大学生踏上了学佛之路,法师您很早就在厦门大学开展了针对高校学生的弘法。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起因和发展趋向?目前佛教界回应的效果如何? 法师:无论从社会和谐还是青年人的成长来说,都有这个需要。现在整个社会最缺乏的就是

  • (济群法师)希望往生极乐是否也是一种执著,是否有违佛法所说的无相、无求?

    问:如何理解对福报的追求?希望往生极乐是否也是一种执著,是否有违佛法所说的无相、无求? 答: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需要福德因缘的,所谓“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在净土法门的修学中,特别强调信、愿、行三资粮。首先是信,即深信阿弥陀佛的愿力,深信西方

  • (济群法师)问:为什么会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是否命中注定?

    问:为什么会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是否命中注定? 答:关于应不应该,首先要对这一标准进行界定。究竟来说,既然发生了,就没什么应该、不应该的分别。而从道德规范来说,则有相对的应该和不应该。比如佛子,就有相应的道德规范。又如共产党员,也有党员的章程、守则。根

  • (济群法师)企业家热爱佛教精神,是否会成为企业经营中的一个心理障碍?

    《中国商人》:一个企业家热爱佛教精神,抑或倾心于中国传统国学精神的微妙境界后,是否会成为企业经营中的一个心理障碍——因为经营企业毕竟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济群法师:经营企业虽是以盈利为目的,但人生未必要以盈利为根本目的。如果一个人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 (济群法师)生命是轮回的话,怎么会有濒临灭绝的动物?畜生道如何修行解脱?

    问:生命是轮回的话,怎么会有濒临灭绝的动物?中国人口怎么会在解放后增加数倍? 答:虽然生命是轮回的,但不是说,某种生命形式会永远存在。如果某种生命形式失去生存因缘,比如失去赖以生存的食物、环境等,那么,这类有情就会因其它业力成熟,转而投生为另一种生命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欺骗行为?是否无条件地接受?

    问:如何面对欺骗行为?是否无条件地接受? 答:关键看这种欺骗是什么性质的。如果行骗者确有很多迫不得已的苦衷,我们可以本着慈悲心接受。但有时候,这种接受可能使对方更加放纵,对他有害无益,这就必须加以制止。在菩萨道修行中,应对方式有二:一是摄,一是折。摄,

  • (济群法师)请问佛教徒为什么要放弃家庭、亲人出家?似乎太没人情味了。

    问:请问佛教徒为什么要放弃家庭、亲人出家?似乎太没人情味了。 答:出家是否没有人情味呢?有句话是:“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菩提心教法要求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心系众生。可见,学佛不是无情而是多情,是对一切众生的真情大爱。 但在修行过程中,必须舍弃

  • (济群法师)学佛所发的愿心,和妄想分别的心有什么不同?

    问:学佛所发的愿心,和妄想分别的心有什么不同? 答:愿心萌芽时,也是妄想。只不过,这一妄想不是为了个人,而是要利益一切众生。通过这种愿心,可以扩大并成就我们的慈悲心,进而藉空性见之力,将其中的杂染成分逐步剔除,使之清净无漏,成就佛菩萨那样究竟圆满的大慈

  • (济群法师)如何忘记过去曾受过的重大挫折?忘记别人对自己的伤害?

    问:如何忘记过去曾受过的重大挫折?忘记别人对自己的伤害? 答:忘却痛苦的方法有二,一是培养正面情绪。情绪有负面和正面之分,哪种力量更强,就会将我们导入相应的心理轨道。所以,我们要壮大正面情绪的力量,就像以增加体质来对抗疾病干扰那样。 二是面对它,想想

  • (济群法师)生从哪里来?死到哪里去?

    问:生从哪里来?死到哪里去? 答;关于这个问题,佛教是从轮回的角度进行解释。所谓轮回,也就是说,生命不只是从父母生下才有,而是一种无尽的存在。今生得到人的身份,和我们的惑、业、烦恼、无明有关。因为众生是随业力牵引来到世间,所谓“业力无尽,生死无穷”。

  • (济群法师)每天都会想些乱七八糟的事,如何才能使心平静下来?

    问:每天都会想些乱七八糟的事,如何才能使心平静下来? 答:平常的人,确实会有很多念头,很多妄想,这也和我们的生活环境有关。我们每天要读书,处理人际关系,做得很多,也想得很多。其中,想得最多的,一定是自己最在意的事。所以,要让心平静下来。首先要使它变得简

  • (济群法师)既然大乘法最究竟,佛陀为什么要说其他几乘?

    问:既然大乘法最究竟,佛陀为什么要说其他几乘? 答:任何一个法门的弘扬,都有其特定的针对性。《法华经》说,佛陀出世的目的,是希望一切众生都能成就佛道。所以,《法华经》的思想是会三归一,开权显实。但佛陀一生说法,并不都是针对菩萨根机者而说。有时是针对人

  • (济群法师)如何在修行中根治情执?

    问:如何在修行中根治情执? 答:情,来自无尽生命的积累,力量巨大。若想根除情执,必须从“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着手。首先是戒的力量。情的产生须有具体对象,若不接触引发情执的因缘,就不会由此导致情感执著。即使过去生中积累了一些宿缘,若能以戒律严加防范

  • (济群法师)讲经说法,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才足以担当起这样的职责?

    问:弘法是续佛慧命的事业,因此也有人说,必须有修有证才能讲经说法,这是不是有具体的标准?作为一个多年从事弘法事务的法师,您认为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才足以担当起这样的职责? 答:有修有证的概念本身就非常笼统,究竟什么样才算是有修有证?有修有证才能弘法,也

  • (济群法师)为什么宗教进行了数千年的努力,人性的弱点依然照旧?

    问:为什么宗教进行了数千年的努力,人性的弱点依然照旧? 答:我们说到人的时候,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人不是一个人,而是众多的人。人们对宗教的态度也是因人而异,有信仰的,有不信仰的,有信得深的,也有信得浅的。而宗教对人的改造是建立在这一前提下,所以对每个

  • (济群法师)怎样发愿才如法?

    问:怎样发愿才如法? 答:发愿,就是树立学佛目标。每个人发心不同,所以,发愿内容也不尽相同。我们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可在每天临睡前,面向西方合掌发愿:“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如果我们发心修习菩萨道,不仅希望

  • (济群法师)佛法弘扬是否也面临现代化的问题?现代人应如何弘法?

    问:佛法弘扬是否也面临现代化的问题?现代人应如何弘法? 答:佛法在现代的弘扬,当然需要有契合现代人的表现方式。佛法虽是究竟圆满的真理,但离不开作为载体的文化。在它的流传过程中,也经历了各个时代、各个地区的包装。我们今天接受的佛教,是被传统文化包装过

  • (济群法师)弘法也能洋为中用吗?

    济群法师:关于弘法布教制度的建设,基督教是一个成功典范。他们虽然教义简单,但推广力度很强,有一套组织严谨而操作性极强的体制。所以能像开连锁店那样,不断在各地复制出教团组织。而佛教在弘法方面往往过于随意,尤其是面对广大的潜在信众时,缺乏主动接引的热

  • (济群法师)请问法师,您心目中的“我”是怎样的?

    问:法师曾谈到关于“我”的问题,请问法师,您心目中的“我”是怎样的? 答:在我的认识中,找不到“我”的存在。若说有“我”,那只是一种错觉。几乎每个人都活在强烈的自我意识中,可是,“我”究竟是什么?《射雕英雄传》中,欧阳锋神智混乱,逢人便问:我是谁?黄蓉告

  • (济群法师)在修学过程中,感觉总有许多障碍。怎样才能克服这些障碍?

    问:在修学过程中,感觉总有许多障碍。怎样才能克服这些障碍? 答:佛法告诉我们,修行如一人与万人敌,当然会有障碍。因为修行是改变原有习惯,对我们这颗混乱的心进行重新管理,全面整治。但无始以来,生命已形成巨大惯性,很难真正脱离原有运行轨道。这就必须发起出

  • (济群法师)一些大乘经典,感觉神话成分较浓,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问:看过金庸先生的学佛经历,起初他读了一些大乘经典,感觉神话成分较浓,难以接受。后接触原始佛典,觉得很相应,这才对佛法生起信仰。我自己也有同感,毕竟我们受唯物论教育多年,对类似神话的描述很难接受。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答:金庸先生的说法,只代表他的一家

  • (济群法师)正信不迷妄

    问:我在做建国后秘密社团的论文,比较关注邪教问题。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宗教资源和政治资源、经济资源、军事资源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反邪教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以无神论和科学技术来反对它。实际上,他们在斗争平台上找不到对手,因为科技人员也有相信邪教的。

  • (济群法师)我们应怎样和众生结缘?怎样才能对他人生起同情心?

    问:我们应怎样和众生结缘? 答:如果我们以欢喜心接纳一切人,以柔和心理解一切人,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人,以恭敬心尊重一切人,以感恩心报答一切人,就能与众生结下善缘。如果我们看到别人时和蔼可亲,满面春风,别人自然也愿意接近我们。如果我们看到别人时冷若冰霜,

  • (济群法师)对于欠钱不还、冤枉诽谤等伤害,是否不该计较?

    问:对于欠钱不还、冤枉诽谤等伤害,是否不该计较? 答:别人欠钱不还,或者冤枉诽谤,如果你能不和他计较,那是说明你的修养和境界。但作为一个学佛者,我们不仅要考虑自己,还要考虑众生的利益。只要涉及到他人,就要考虑怎样才能真正利益对方。有时,我们用不计较的

  • (济群法师)学佛与不学佛到底有什么差别?

    问:学佛与不学佛到底有什么差别? 答:学佛和不学佛,本身就是差别。 或许有人会说,不学佛一样可以生存,一样可以通过劳动改善物质生活,通过娱乐改善精神生活。此外,我们还可以信仰其他宗教,为什么要选择学佛呢?关于佛法,有很多定义。有的说佛教是文化,有的说佛

  • (济群法师)在生意场,如果不喝酒,生意就谈不好,怎么办?

    问:有的人知道喝酒不好,是犯了酒戒,但是在生意场,如果不喝酒,生意就谈不好,或不被对方接受和认可,这要怎么办? 济群法师:佛教中对受戒等问题也有一些方便。比如受“五戒”,可以先受一条、两条戒,所谓一分受,两分受,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现状来选择。在没

  • (济群法师)有人觉得做个好人就行了,为什么要有宗教信仰呢?

    闻道:有人觉得做个好人就行了,为什么要有宗教信仰呢?他们认为,有些声称有信仰的人也未必比自己更善良。 济群:关于好人的说法非常笼统,每个人都有理由认为自己是好人,但究竟依循什么标准呢?而所谓的好人,也有不同程度的区别。我们一般所认为的好人,就是善良而

  • (济群法师)我什么都不信。这种人是否存在?这一观点的危害性是什么?

    愿斋:常常听到有人说:我什么都不信。这种人是否存在?这一观点的危害性是什么? 济群:这句话本身是有问题的,他们信不信食物可以充饥呢?信不信太阳可以给我们带来光明呢?真的什么都不信,就无法在世间生存了。事实上,他想要说明的只是自己什么宗教信仰也没有,却

  • (济群法师)何为“心即是佛”?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学佛?

    问:何为“心即是佛”?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学佛? 答:虽然“心即是佛”,但我们目前的生命现状是不是佛?佛陀已彻底断除一切无明烦恼,我们断除了吗?佛陀已通达宇宙人生一切真理,我们通达了吗?“心即是佛”是代表生命某个层面所具有的内涵,并非一切。现实中,我们仍

  • (济群法师)看破无常是不是逃避现实?不执著是否过于消极?

    问:看破无常是不是逃避现实?不执著是否过于消极? 答:无常,是世间的真相,是人生的实质。所以,认识无常非但不是逃避现实,恰恰是要我们认清人生最大的现实,整体的现实。世人总是将无常当做人生障碍,当做破坏幸福的无形杀手,那是自身错误观念造成的。若能透彻无

  • (济群法师)怎样理解佛法所说的精进?

    问:怎样理解佛法所说的精进? 答:佛法所说的精进,是在智慧指导下,所解决的是我们的不良串习。所以它是有特定内涵的,不是世间所有努力都能称为精进。 简言之,精进就是断恶行善的努力,正如四正勤所说: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断灭,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我

  • (济群法师)静坐时如何静下心来?念起时是否要用力压住?

    问:静坐时如何静下心来?念起时是否要用力压住? 答:静坐时,不要刻意追求“静”,这也是一种妄想。如果我们执著“静”,就会因此排斥某些念头。而我们每排斥一次,又会产生相应的反弹作用。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也越大。它所导致的效果,恰恰背离“静”的初衷,反而

  • (济群法师)是一辈子做该做的事,还是一辈子随性地做事?

    问:有种说法是,如果一直跟着心走,心指向哪儿,你就做什么的话,会活得很真实。但现实中我们总有很多束缚,总有很多该做的事。有时就会矛盾,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但想做的却是另一件事,那该怎么办?是一辈子做该做的事,还是一辈子随性地做事?或者说,做两件这个,再做

  • (济群法师)法师说做人要中观,乐观难道不是更好吗?

    问:法师说做人要中观,乐观难道不是更好吗? 答:其实,很多人的乐观是属于盲目乐观,是不稳定的。按照佛法观点,一个人只有见道后才能真正乐观。故初地名为欢喜地,乃因大梦初醒,见到世间真相而欢喜踊跃。而在见道以前,在修行还没有把握之前,都没有资格太乐观。因

  • (济群法师)童真入道是成为一个僧人的最佳起点?

    问:古德时常赞叹童真入道,这似乎与现代社会所提倡的早期教育也有某种相似之处。那么,法师是否认为童真入道是成为一个僧人的最佳起点? 答:事实上,教界童真入道的人也很多,但其中有不少人的成长道路却和我截然相反。在佛教界,许多人和我早年的经历很相似。他们

  • (济群法师)你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吗

    问:上次受八关斋戒后,师父说不能妄语,最好禁语。我就反省自己,再观察其他人,发现大家说的话更多,且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废话。我最近几天观察大家交流,也不外乎是情绪的宣泄。应该怎样看待? 答:不妄语,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如果别人觉得你整天在说假话,

  • (济群法师)什么是参话头?

    问:什么是参话头? 答:参话头,究竟参的是什么呢?参,就是寻找,比如参“一念未生前是什么”,参“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什么”,让我们顺着这个话头一路追寻下去。在参的时候,无须以意识穷根究底,寻找答案。凡是通过意识思维而得的,皆非参禅所要寻找的答案。它是通

  • (济群法师)如何养生?

    《财富品质》:本期杂志为如何养生提出了不少建议,能请您从佛教修行的角度给我们一些指导吗? 济群法师:健康的生活,关键是知道如何抉择,知道什么该做而什么不该做。因为行为会成为习惯,进而演变为性格和心态,成为左右生命的核心力量。现代人的需求很多,这种过

  • 如何理解“君子之交其淡如水”的古训? (济群法师)如何理解“君子之交其淡如水”的古训?

    《财富品质》:弘一法师圆寂时曾留下这样的话:“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在今天这样一个“关系就是生产力”的社会中,一个人的成就和信息和他的“关系网”息息相关,您又如何理解“君子之交其淡如水”的古训? 济群法师:“君子之交淡如水”一说

  • (济群法师)了解佛菩萨的功德和修行有什么关系?

    问:了解佛菩萨的功德和修行有什么关系? 答:修行,最终目标是成佛,这就必须对三宝,尤其是佛陀生起信心。加深对佛菩萨功德的了解,又是引发信心的重要前提。对于佛弟子而言,佛为修学榜样,法为实践方法,僧(善知识)为修学向导。 佛陀,是学佛目标的具体体现。通过对

  • (济群法师)到底什么是幸福,我们怎样把握幸福?

    本报记者:我们以前做过一个关于“幸福感”调查,在北京工作的“白领”有一半以上的人,接近60%的人感到他们不幸福,想请您跟我们讲讲到底什么是幸福,我们怎样把握幸福? 济群法师:多数人对幸福的理解确实存在问题,他们往往是从外在条件来考量,如家庭、地位、金钱

  • (济群法师)怎么看待“茶禅一味”?

    记者:请问您是怎么看待“茶禅一味”这句话的? 济群法师:茶禅一味,从字面上来说,是茶和禅的结合。它包括两方面,一是从喝茶契入禅,如赵州的“吃茶去”,就是通过茶来契入禅。但赵州的“吃茶去”,重点在于禅,不在于茶。许多人都在说“茶禅一味”,其实,茶是茶,禅

  • (济群法师)如何用佛法指导我们不那么罪恶地经营企业?

    问:我发现,企业行为和佛法有很多矛盾。经商要有两个重要素质,一是形势导向,不断确定目标;二是以各种手段达到目标,那必然要伤害他人、巧取豪夺等。我自己有亲身体会,三个企业都偷税漏税,否则就活不下去。如何用佛法指导我们不那么罪恶地经营企业? 答:今天的社

  • (济群法师)我为什么会要持戒?持戒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吗?

    问:前几天我们禅学会也在讨论关于戒律。很多人对戒律谈虎色变。第一,好像戒律离我太遥远;第二,戒律不是我的事情;第三,我为什么会要持戒?持戒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吗? 法师:我们都希望自己有健康的心态,有健全的人格,这样的心态和人格从哪里来?人格,其实就是心理

  • (济群法师)佛教与行使孝道之间是否矛盾?

    问:中国受儒家文化颇深,儒家孝道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民间流传更久的想法是“光宗耀祖”。一旦选择作为出家人,以上几点就很难做到。那么佛教与行使孝道之间是否矛盾? 答:出家和行孝并不矛盾,关键是怎样来定义这个“孝”。佛教自传

  • (济群法师)古老的佛教是否也应接受现代化的挑战?

    问:法师曾经戏言:按照现有的发展趋势,所有的文化将只剩下一种,即现代化。且不论这一现象的利弊得失,就当今教界来说,现代化的进程也对佛法弘扬提出了新的课题,古老的佛教是否也应接受现代化的挑战? 答:佛法的弘扬当然是要走向现代化。佛教是契理契机的,契理就

  • (济群法师)香火鼎盛之下,还该做些什么?

    香火鼎盛之下,还该做些什么 问:从目前情况来看,教界这些年的发展相当迅速,寺院纷纷大兴土木,前去朝拜的信徒和观光客也明显增多,可谓香火鼎盛,但问题和负面新闻也在逐渐浮出水面。作为出家多年的法师,您对当今教界的现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答:从表面来看,佛教

  • (济群法师)企业家为什么热衷于学佛

    企业家为什么热衷于学佛 问:近几年,您是否感觉企业界对佛学投注了比以往更多的关注?比如类似这次深圳清华EMBA班举办的活动。在您与企业家的对话中,您能否告诉我们这个群体对佛法产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或者说,他们听闻佛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近年来,企

  • (济群法师)“现世乐”和大家所关心的现实利益有什么区别呢?

    问:法师提到“现世乐”和大家所关心的现实利益有什么区别呢?相信大多数人对于“树立正确人生观念”一说都耳熟能详,但真正能够付诸实践的并不多,因为世俗生活有一整套按部就班的程序,其中,现实利益又是人们在选择人生道路时的重要参照。我想,民众对佛教的淡漠

  • (济群法师)也看小资学佛者

    也看小资学佛者 问:最近网上有篇流传很广的文章《莫做“小资”学佛者》,对仅仅把学佛作为生活的点缀,而不求真正皈依、彻底觉悟的现象进行了较为严厉的批判。法师您怎么看待这种批判呢? 法师:每个人对人生的思考程度不同,对佛教的认识各异,学佛态度自然也不一

  • (济群法师)佛学热是一时的潮流和时髦,还是会成为一个常态?

    佛学热是一时潮流,还是会成为常态 问:最近两年,国学热和佛学热日渐兴起,纵观中国历史,佛教在中国皇朝乃至民间的流行往往出现在国富民安的时刻,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答:事实上,佛教并不仅仅盛行于国富民安的时期,在时局动荡的年代同样为人所尊。我们耳熟能详

  • (济群法师)关于戒律、戒体及破戒的问题

    关于戒律、戒体及破戒的问题 济群法师 问:1.对在家居士来说,需要受持哪些戒律? 2.不受戒能否得到戒体? 3.破了戒,对戒体有什么影响? 4.五戒的前四戒和十善的前四善之间有什么区别? 5.对于在家居士,是否受持五戒就够了? 答:1.作为居士来说,五戒是最基本的戒律

  • (济群法师)关于八关斋戒

    关于八关斋戒 济群法师 问:1.为什么要受“八关斋戒”?可以自受吗? 2.过午不食的“午”,到底是几点?持八戒到后半夜时,可否休息一下? 3.十斋和六斋有什么区别? 4.八关斋戒中“过午不食”的原理是什么? 答:“八关斋戒”是在家居士体验出家生活的一种戒律。 不少

  • (济群法师)关于皈依的问题

    关于皈依的问题 济群法师 问:1.信佛必须皈依吗?内心皈依三宝却不举行仪式,可以吗? 2.皈依时,如何才能得到皈依体? 3.皈依僧,是皈依所有僧人吗?怎样才能如法依止? 4.法师最近一直在大力弘扬“皈依共修”,请问,五大要素中为什么如此强调皈依? 答:想成为真正的佛

  • (济群法师)关于某些具体戒相的解释

    关于某些具体戒相的解释 济群法师 问:1.为了不麻烦别人,可以不说实话吗? 2.看到有人准备行凶,作为学佛者当如何应对? 3.被杀者如不被杀,以后也可能变好,若不能预知未来变化,怎样判断他是否应该受到这一惩处? 4.受菩萨戒后,能否从事买卖烟酒的生意? 5.士兵必须

  • (济群法师)关于杀生的问题

    关于杀生的问题 济群法师 问:1.消灭“四害”也算杀生吗? 2.无意中杀死虫类,是否属于犯戒?搞卫生时,难免对一些小生命造成伤害,该如何处理? 3.总是习惯性地打死蚊蝇,多念些往生咒可否弥补过失? 4.可否带着超度的心杀死蚊蝇?家人大量杀生,当如何善巧劝说? 5.为

  • 学佛是否一定要素食?吃素后能不能吃蛋类? (济群法师)学佛是否一定要素食?吃素后能不能吃蛋类?

      从目前教界来看,汉传佛教吃素,藏传佛教吃肉,南传佛教则是有肉吃肉,有素吃素。其中,有客观上的原因。南传佛教是乞食,施主给什么就吃什么。藏传佛教地区,过去因为蔬菜匮乏,只能吃肉,因此有所开许,不过现在情况又不同了。汉传佛教特别提倡素食

  • (济群法师)关于情感的问题

    关于情感的问题 济群法师 问:1.如何在修行中根治情执?对某人理智分析后绝不会动情,却不由自主地陷入情感中,是业力还是无明? 2.夫妻是缘,儿女是债,兄弟姐妹又是什么呢? 3.修行是否应做到绝情、绝法、绝交? 4.若友人病重濒死,以佛法观点劝他看破生死,不会显得

  • (济群法师)如何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何为善缘?为什么在有些缘分中,彼此充满了痛苦?

    《财富品质》:如何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多人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缘”字,那么何为善缘?为什么在有些缘分中,彼此充满了痛苦? 济群法师:佛教认为,世间一切都是因缘所生,人与人的关系同样如此。 所谓善缘,通常来说,是指那些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有正

  • (济群法师)“无所住而生其心”和“制心一处”是否矛盾?到底应该住还是不住?

    问:《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但师父们经常说要“安住其心”,又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想知道,“无所住而生其心”和“制心一处”是否矛盾?到底应该住还是不住? 答:若能做到无所住,当然是最好。无所住,即没有任何执著。但是,你现在能做得到吗?

  • (济群法师)如今信佛的功利色彩很浓,该如何引导?我总在敬香,为什么还会生病?

    问:如今信佛的功利色彩很浓,该如何引导? 答:现代社会是个功利社会,自然会有很多人把生意场上的一套带到寺院,带到佛菩萨面前。或是带着投资心态供养三宝,希望得到更大回报;或是自己不想努力,事事都想依赖菩萨;甚至自己想干坏事,也要去求菩萨保佑。看到这些,我

  • (济群法师)官场失意或年纪大了,才考虑佛教信仰。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济群法师答:  官场失意或年纪大了才选择佛教信仰,这只是一小部分人的写照,并非所有的人。在历史上很多士大夫或文人,在年青为官之时就选择佛教为信仰,如唐宋文人白居易、王维、柳宗元、苏东坡、王安石等。今

  • (济群法师)有些人以为一旦信仰了佛教,对事业就会失去进取心,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济群法师答:  消极和积极是相对的。许多人评判消极和积极的标准,都是以自己的追求和生活方式为坐标。他们以为符合自己追求和生活方式的,便是积极;反之,便是消极。可是,普通人的生活和追求是否就是积极呢?其

  • (济群法师)请您为我们开示“因上努力,果上随缘”这句话的含义

      济群法师答:  佛教讲因果。而平常人更多关注的是结果,羡慕别人的成就。可是成就从哪里来呢?任何成就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都有它的前因后果,佛教中有一首十来偈,就说明了这个道理。所谓端正者忍辱中来,贫穷

  • (济群法师)轮回是看不见的,应如何理解呢?

      问:轮回是看不见的,应如何理解呢?  济群法师答:轮回,其实是内心迷惑的显现,根源就在我们的心。换言之,在我们的凡夫心中具有六道众生的心理特质,当这些心理外化后,便呈现出流转轮回的种种状态。很多人不相信

  •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开示问答

    济群法师在苏州西园般若堂2001年4月7日,苏州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博士生及部分教师来到戒幢律寺,在般若堂认真地听取了济群法师题为《认识佛教》的讲座。讲座结束后,法师还就师生们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问:

  • (济群法师)为什么会发生不该发生的事?

    关于应不应该发生的事,首先要对这一标准进行界定。究竟来说,既然发生了,就没什么应该、不应该的分别。而从道德规范来说,则有相对的应该和不应该。比如佛子,就有相应的道德规范。又如共产党员,也有党员的章程、守

  • (济群法师)自他相换换了什么?

    在修自他相换法时,关键的一点,是不要落入到对业相的执著中去。也就是说,不应在相换的我和他之间构成对立的自性见。一方面,感觉我在接受他的一切;另一方面,是存在对业相的执著,感觉我吸收了一些东西(对方的恶业、

  • (济群法师)为什么学佛后反而有很多障碍?

    学佛有障碍是正常的。有些人学佛后一切顺利,事事如意。也有些人学佛后障碍丛生,麻烦不断。本来还平安无事,学佛后反而不顺起来,为什么菩萨对他们一点都不关照呢?其实,这就是各有因缘。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生命历程。

  • (济群法师)佛像是不是一定要开光才灵验?

    我们供养佛像,主要是为了增长我们对三宝的信心,在恭敬中约束身心,培植善根福德因缘。这就涉及一个关键问题:当我们请到一尊佛像时,是否对这尊佛像有足够的认同,觉得这就是佛菩萨?如果我们是从商店请来佛像,往往会

  • (济群法师)被动适应环境能解脱痛苦吗?

    慈悲被动的适应环境是不能解脱痛苦的,最重的是改变我们自己对待周围环境的心态。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

  • (济群法师)到底应该住还是不住?

    问:《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但师父们经常说要安住其心,又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想知道,无所住而生其心和制心一处是否矛盾?到底应该住还是不住?济群法师答:若能做到无所住,当然是最好。无所住,即没有任

  • (济群法师)我们越来越浮躁的心靠什么滋润

    人类总是不停地追逐,却不懂得对已经拥有的一切心怀感恩。我们能拥有明亮的眼睛就是财富,因为对于那些盲人来说,绚丽多姿的彩色世界是不存在的;我们能拥有清晰的听觉也是财富,因为对于那些聋人来说,悦耳动听的音声

  • (济群法师)陷入情感中是业力还是无明

    问:对某人理智分析后绝不会动情,却不由自主地陷入情感中,是业力还是无明?答:这是因为知易行难。从理论上说,我们对一个人进行理智分析后,绝不会动情。但感情的基础就是无明,本身没什么道理可说。此外,还有因缘和业

  • (济群法师)谁来决定因果报应

    问:万法皆是缘起,第一缘如何而起?谁来决定因果报应?答:如果有第一个缘,世界就不是缘起的了。佛法的缘起理论,其最大特点是否定世界存在第一因。世界由因缘的相互作用构成,是相互依赖的。比如三根柱子靠在一起,其中

  • (济群法师)佛法认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问:从佛法角度来说,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答:佛法讲缘起,从这个角度来说,宇宙万物是没有开始的。既然没有开始,那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就不能成立。人类对世界起源的探讨是直线式,所以才会没完没了地追究最初的那

  • (济群法师)佛法是如何判断是非的

    问:佛法是如何判断是非的呢?答:佛法中,是就是真实、正确的;非,则是颠倒、错误的。如果这一认识符合宇宙人生真相,就是真实的,是的。如果这一认识不符合客观事实,是出于我们的想当然,以黑为白,指鹿为马,那它就是错

  • (济群法师)烧纸钱能起到什么作用

    问:烧纸钱及用品祭拜先人,能起到什么作用?答:这只是人们为报答死者采取的一种仪式。虽然这一祭奠方式并非佛教所主张的,但多少能使后人产生些许自我安慰。那么,死者所在的世界是否需要这些用品呢?你给他烧汽车,那

  • (济群法师)为何有人死去那么久还未投胎

    问:为什么有人死去那么久还未投胎?答:按照佛教的观点,亡者一般会在七天或四十九天内投胎。但投胎要有因缘,当相关因缘尚未成熟时,比如,来生该当谁的儿子,可这个妈妈还未做好准备,投胎就投不成了。佛法所说的因缘,

  • (济群法师)中阴身与神识有什么关系

    问:什么是中阴身?是鬼吗?与神识有什么关系?答:《俱舍论》、《瑜伽师地论》等很多论典都讲到中阴身。中阴身属于生命的过渡形式,在这期生命到下期生命转化过程中出现,处于死有和生有之间。持续时间很短暂,一般是七

  • (济群法师)既然轮回,怎会有濒临灭绝的动物

    问:生命是轮回的话,怎么会有濒临灭绝的动物?中国人口怎么会在解放后增加数倍?答:虽然生命是轮回的,但不是说,某种生命形式会永远存在。如果某种生命形式失去生存因缘,比如失去赖以生存的食物、环境等,那么,这类有

  • (济群法师)地藏菩萨如何救度地狱众生

    问:既然地狱众生痛苦得无法修行,地藏菩萨又是如何救度他们呢?答:地藏菩萨发心救度这些无法修行的地狱众生,正说明地藏菩萨愿力之深,所谓难行能行。虽然地狱众生无法修行,但在地藏菩萨的教化、加持下,就可能因生起

  • (济群法师)天人福报极大,为何不能修行

    问:天人福报极大,为什么不能修行?答:天又分色界天和欲界天。欲界天人沉溺于欲乐,觉得享乐才是最要紧的,根本想不到接触佛法。佛典中有个故事:佛陀在世时,有位叫耆婆的在家弟子是名医,僧团有人病了都找他治疗。他医

  • (济群法师)可以内心皈依却不举行仪式吗

    问:内心皈依三宝却不举行仪式,可以吗?答:有些人觉得,既然佛法是心法,外在仪式根本是可有可无的。问题是,对于我们这些整日妄想纷飞的凡夫来说,若无相应仪式将某一心行确定下来并不断巩固的话,往往是没有力量的。通

  • (济群法师)可以为不麻烦别人而不说实话吗

    问:为了不麻烦别人,可以不说实话吗?答:佛教所说的妄语,有大妄语、小妄语及方便妄语之分。如果是怕麻烦别人,没吃饭却说吃过了之类,属于方便妄语。其目的既不是为了伤害、欺骗他人,也不是为了个人利益,通常是没有妨

  • (济群法师)可否带着超度的心杀死蚊蝇

    问:可否带着超度的心杀死蚊蝇?答:佛教所讲的不杀生,对象是一切众生。从平等的角度来说,蚊蝇也有佛性;从生存的角度来说,蝼蚁尚且偷生,我们有什么权利剥夺它们的生命?至于带着超度的心杀它们,这一说法值得商榷。首

  • (济群法师)学佛后家中可否饲养小动物

    问:学佛后,家中可否饲养小动物?答:很多人通过养小动物获得生活乐趣,并成为业余爱好。但我们可曾想过,把小鸟关在笼内限制自由,是对它正常权利的损害。所以,菩萨戒规定,家中不可豢养狸猫猪狗。佛教提倡众生平等,不

  • (济群法师)劝人看破生死显得冷漠无情吗

    问:若友人病重濒死,以佛法观点劝他看破生死,不会显得冷漠无情吗?答:面对病人,首先要以感同身受的慈悲,切实体会对方的身心之苦,而不是高高在上地进行说教。此外,本着悲心开导他人也有两种方式,一是和他一起哭,一起

  • (济群法师)面对欺骗行为该如何应对

    问:如何面对欺骗行为?是否无条件地接受?答:关键看这种欺骗是什么性质的。如果行骗者确有很多迫不得已的苦衷,我们可以本着慈悲心接受。但有时候,这种接受可能使对方更加放纵,对他有害无益,这就必须加以制止。在菩

  • (济群法师)亲人不理解时如何抉择

    问:若不按习俗生活,往往对亲人构成伤害,如何抉择?答:社会上,对许多事有约定俗成的看法。若不按部就班,虽然有了一定的个人自由,却往往使亲人担忧,这确实是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在选择人生道路时面临的问题。应该怎

  • (济群法师)若不按习俗生活,往往对亲人构成伤害,如何抉择?

    问:很多人生活优越,为什么仍会悲观?答:乐观或悲观,主要和我们的性情有关,和成长经历有关,和思想深度有关,更和世界观及看待问题的角度有关。悲观发展到极致,往往会走上绝路。很多哲学家、艺术家,都是在声名卓著时

  • (济群法师)为什么同时出生的人命运不同

    问:既然佛教承认命运,那和法师同时出生的人今天在哪里讲经呢?答:这个问题,看来要调查一番才能回答。不过,佛教虽然承认命运有一定规律可循,但并不认为生辰决定命运的发展。因为命运发展是错综复杂的,生辰只是解读

  • (济群法师)超度能否将亡人度到极乐世界

    问:超度亡人,能否将他度到西方极乐世界?答:将亡者直接超度到西方极乐世界的难度比较大。一般来说,超度可以起到改变处境的作用。比如本来要堕落地狱五百年,超度后减少到五十年,或者转投于畜生道,乃至人道、天道。

  • (济群法师)畜生道如何修行解脱

    问:畜生道如何修行解脱?答:真正能够修行的,主要是人道众生。除此以外,天道、畜生道、地狱道、饿鬼道的众生都很难修行,因为他们有各自不同的障碍。天道是因为太快乐而想不到修行,地狱道是因为太痛苦而无法修行,畜

  • (济群法师)痛死是否也在消业

    问:昏沉死是什么结局?如果是痛死,是否也在消业?一定会前往恶趣吗?答:昏沉而死属于无记,非善非恶,非快乐非痛苦。其结局如何,主要取决于往昔的善恶业力,何种业力先成熟,即往生何处。至于痛苦而死的人,是否一定往生

  • (济群法师)怎样去除妄想?

    问:怎样去除妄想?答:妄想和执著有关,我们越在意的东西,越容易引发妄想。所以,我们要把环境和需求变得简单些,看得淡些,妄想就会减少活动机会。更重要的,则是培养正念。所谓正念,一方面是对事物的正确理解,如无常、

  • (济群法师)如何看待周易玄学和佛学的关系?

    问:本人学习玄学,涉及到风水、六爻、八卦、相面等,如何看待周易玄学和佛学的关系?答:我对周易并不了解,但从佛教角度来说,并没有对风水、看相等一概否定,只是反对出家人为人看相或勘测风水,尤其是以此谋生,是戒律

  • (济群法师)我经常做些奇怪的梦,佛教如何对梦做出解释的呢?

    问:我经常做些奇怪的梦,佛教如何对梦做出解释的呢?答:梦的原因各不相同。有些是潜意识的反映;有些是白天思维的延续,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还有一些是鬼神托梦,在梦中给我们以暗示或提醒。佛教认为,我们的整个人

  • (济群法师)如何消除我执、贪欲和妄想?

    止的力量我们要消除我执,必须依靠止观的力量。通过禅修培养止的力量,通过闻思正见培养观的力量。首先在观念上认识到五蕴是空的,色身是空的,山河大地是空的。认识到外在世界和我们的起心动念皆是因缘所生,其中没有

  • (济群法师)孩子要吃活物怎么办

    问:孩子要吃活物,怎么办?答:作为一个母亲,首先要了解,什么食物对孩子的身心健康真正有益。然后,再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而不是一味迁就。尤其在违背原则的情况下,更不能听之任之。虽然他的要求也属人之常情,但从因

  • (济群法师)现在有病需要吃肉是否可以

    问:吃素已经六年,现在有病需要吃肉,是否可以?答:一般来说,生病都不是因为吃素引起的。许多研究调查都表明,搭配合理的素食,远比肉食有益于身心健康。所以,生病后更应该坚持吃素,一方面有利于身体恢复,一方面,病中

  • (济群法师)吃素后,蛋类能不能吃

    问:吃素后,蛋类能不能吃?答:严格的素食者,是不吃蛋类的。佛教提倡素食的理论依据,是为了不杀生,为了体现对众生的慈悲。而鸡蛋是生命胚胎,特别是一些有性的鸡蛋,吃了也涉及杀生。当然,现在养鸡场出来的鸡蛋,很多是

  • (济群法师)消灭“四害”也算杀生吗

    问:消灭四害也算杀生吗?答:据说,动物界最近召开了一次集体会议,讨论的主题是:究竟什么动物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敌人?根据讨论结果,认为人类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敌人。于是,它们准备联合起来,将人类消灭干净。可它们目前

  • (济群法师)学佛后就该对一切看得很淡吗

    问:学佛后除做好本职工作,对一切看得很淡,这样对吗?答:作为学佛者,首先要尽到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在家庭中,应孝顺父母,当好父亲、丈夫或是母亲、妻子;在社会上,应做好本职工作,搞好人际关系。除了这些责任外,我们

  • (济群法师)如何看待欲望

    问:如何看待欲望?欲望不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吗?答:自古以来,无论是世间道德还是出世间宗教,大多对欲望持否定态度。宋明理学甚至将欲望和道德对立起来,提出灭人欲,存天理的主张。而以佛法观点来看,欲望从伦理角

  • (济群法师)是否不该计较他人的伤害

    问:对于欠钱不还、冤枉诽谤等伤害,是否不该计较?答:别人欠钱不还,或者冤枉诽谤,如果你能不和他计较,那是说明你的修养和境界。但作为一个学佛者,我们不仅要考虑自己,还要考虑众生的利益。只要涉及到他人,就要考虑

  • (济群法师)发牢骚与不平则鸣一样吗

    问:发牢骚与不平则鸣一样吗?默默无闻、一味忍耐是否近乎沉沦?答:一般情况下,不平则鸣是褒义词,多是从公众利益出发,更能显示一个人的勇气和正义感。而发牢骚则是消极抵抗的表现,是一种拿不起、放不下的无能表现。

  • (济群法师)怎样合理支配财富?怎样能使财富发挥更大作用?

    济群法师:怎样合理地支配财富?怎样才能使财富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如果说赚钱体现了一个人的福报,那么,如何使用,却反映了他的智慧。很多人可能觉得奇怪,花钱还需要智慧么?这个世界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太多的消费渠道,商

  • (济群法师)如何避免企业经营时不造恶业

    问:我发现,企业行为和佛法有很多矛盾。经商要有两个重要素质,一是形势导向,不断确定目标;二是以各种手段达到目标,那难免会伤害他人、巧取豪夺等。如何用佛法指导我们不那么罪恶地经营企业?济群法师答:今天的社会

  • (济群法师)请问从佛法角度如何看待金钱?

    问:在传统的儒家哲学中,往往将义和利对立起来,很少谈及利益。至少表面上,似乎金钱就是庸俗的代名词。这种思想显然不符合进步的社会观,请问从佛法角度如何看待金钱?也认为金钱是万恶之源吗?济群法师答:金钱何以会

  • (济群法师)追求利益和修行是否对立?

    问:追求利益和修行是否对立?济群法师答:有些人学佛后觉得世俗生活毫无意义,因此使社会上有人以为学佛是消极厌世的表现,是对人生责任的逃避,这是对修行的误解。《六祖坛经》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

  • (济群法师)佛弟子该如何追求财富?

    问:我们知道现在不少企业家也是在家修行的居士,那么佛弟子该如何追求财富呢?济群法师答:首先要明了因果。佛法告诉我们:如是因感如是果。世间的一切都不是偶然的。认识到这一点,就知道赚钱同样有它的因缘因果之道

  • (济群法师)有没有办法能让我们手中的财富永远增值而不亏损?

    问:世间财富在流转,有没有办法能让我们手中的财富永远增值而不亏损?济群法师答:一味享用财富,福报总有耗尽的一天。一味积蓄财富,也未必能属于我们所有。佛法认为,只有布施出去的钱财,才会真正属于我们所有。现代

  • (济群法师)儿女是债,那兄弟姐妹是什么?

    问:夫妻是缘,儿女是债,兄弟姐妹又是什么呢?答:夫妻是缘,儿女也是缘,兄弟姐妹还是缘。缘有善缘、恶缘。债,就是其中的恶缘。作为一个家庭来说,既然走到一起,必然有很深的渊源。可能是讨债、还债的关系,也可能是由善

  • (济群法师)父母和子女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问:从佛教的角度来看,父母和子女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答:从中国传统的伦理来看,父母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这种权威从哪里来?其实是建立在强烈的贪著和占有之上。换言之,很多父母是把子女纳入自我的一部分,而

  • (济群法师)佛教是不是让人觉得太无情

    问:《财富品质》:庄子丧妻,击鼓而歌,佛教的爱是不是也超越生死的?但这个故事在很多人眼里有些太过无情,一个人如果在现实中修炼到了这种不难过的状态,会不会让周围的人有些无法忍受?觉得太无情?济群法师答:对佛弟

  • (济群法师)压力从哪里来?

    压力从哪里来?往往来自过高甚至是盲目的期待,当我们设定必须达到某个目标而出现障碍时,压力就随之产生了。任何一种成功,都是众缘和合而成,是众多条件共同造就的。其中,有我们可以把握的部分,也有我们无法把握的部

  • (济群法师)究竟什么是“我”

    当我们迷失觉悟本体之后,就会对自己产生一系列的错误设定。究竟什么是我?其存在基础是什么?作为我的存在,其实并没有固定不变的基础。因为没有基础,这个我就会像藤蔓一样向外攀附,寻找依托对象。我们最容易产生的

  • (济群法师)如何看待玄学与佛学的关系

    问:本人学习玄学,涉及到风水、六爻、八卦、相面等,如何看待周易玄学和佛学的关系?济群法师答:我对周易并不了解,但从佛教角度来说,并没有对风水、看相等一概否定,只是反对出家人为人看相或勘测风水,尤其是以此谋生

  • (济群法师)为什么会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是否命中注定?

    问:为什么会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是否命中注定?答:关于应不应该,首先要对这一标准进行界定。究竟来说,既然发生了,就没什么应该、不应该的分别。而从道德规范来说,则有相对的应该和不应该。比如佛子,就有相应的道德规

  • (济群法师)佛教闭关、禅定等修行,其实就是自我催眠的一个过程吗?

    CHINA PSY 林紫:有人说佛教的闭关、禅定等修行,其实就是自我催眠的一个过程,您怎么看?济群法师:禅定是对所缘保持稳定的专注和觉知,在此过程中,心是非常明晰的,并将这种明晰穿透到每一念、每一刹那,所谓了了分明

  • (济群法师)为何有些家族“富二代”把这个福报延续下去,有些却渐渐没落

    问:社会对富二代的看法始终褒贬不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衔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的确拥有着太多其他人不可比拟的先天优越条件,这是先天的福报。但是为什么有些家族的富二代把这个福报延续下去,有些却渐渐没落?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外在诱惑的?出家人消极吗?

    问:现在社会诱惑很大。您是如何面对外在诱惑的?出家人消极吗?济群法师答:生活在现实中,会面对不同诱惑。相对而言,出家人的干扰比在家众少一些。因为寺院本身有较为清净的环境,但也不是真空,不是无菌病房。当我们

  • (济群法师)佛教对梦如何解释

    问:我经常做些奇怪的梦,佛教如何对梦做出解释的呢?济群法师答:梦的原因各不相同。有些是潜意识的反映;有些是白天思维的延续,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还有一些是鬼神托梦,在梦中给我们以暗示或提醒。佛教认为,我们

  • (济群法师)能否举例说明“心能转物”

    问:从理上能够理解心能转物,但有没有实例呢?答:心能转物有两种情况。在现实中,我们也随时都在转物。如将木头加工成桌子,即心能转物的例子。事实上,人类对世间所有事物的改造,都属于心能转物的范畴。当然,这种转物

  • (济群法师)为什么佛陀要有大因缘才说法

    问:为什么佛陀要有大因缘才说法?答:世间一切皆因缘所生,说法当然也离不开因缘,所谓法不孤起,仗缘而生。就以这个讲座为例,如果讲堂内空荡荡地一个人都没有,没有听法的因缘,那我来讲给谁听呢?这是其一。其二,如果我

  • (济群法师)必须出家才能有出世的心态吗

    问:怎样看待出世修行和入世修行?答:当我们说到出世修行时,往往会联想到出家这种修行方式。若是这么定义的话,似乎与在家居士无关,其实不然。出世可以指出家修行,也可以指出世的超然心态。作为在家居士,虽不能在寺

  • (济群法师)念念相续是怎么续的

    问:《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提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念佛方法,是不是念佛需要一刻不停地念下去?答:都摄六根,不是说要把眼睛闭起来,把耳朵塞起来,关键是在于正念的培养。比如思维轮回的痛苦,思维阿弥陀佛的功德

  • (济群法师)应该如何诵经

    济群法师:应该如何诵经问:应该如何诵经?是否一部经一直读下去?济群法师答:是否一门深入地读进去,关键在于这部经是否适合你。不同经典,蕴含着不同的见地,不同的修行原理。但我们要知道,修行是需要基础和次第的,比

  • (济群法师)“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如何念

    济群法师: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如何念问:《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提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念佛方法,是不是念佛需要一刻不停地念下去?济群法师答:都摄六根,不是说要把眼睛闭起来,把耳朵塞起来,关键是在于正念的培

  • (济群法师)信佛的功利色彩很浓,该如何引导

    济群法师:信佛的功利色彩很浓,该如何引导问:如今信佛的功利色彩很浓,该如何引导?济群法师答:现代社会是个功利社会,自然会有很多人把生意场上的一套带到寺院,带到佛菩萨面前。或是带着投资心态供养三宝,希望得到更

  • (济群法师)习气刚形成时怎样对治

    济群法师:习气刚形成时怎样对治问:习气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当习气刚刚形成时,怎样察觉、怎样对治呢?济群法师答:佛教所说的戒定慧,就是帮助我们改正习气的具体方法。社会上,帮助吸毒者改正,是让他们住进戒毒所;帮

  • (济群法师)为什么要给佛像开光

    济群法师:为什么要给佛像开光问:佛教为什么要给佛菩萨像开光济群法师答:供养佛菩萨,主要是为了增长佛教信众对三宝的信心,在恭敬中约束身心,培植善根福德因缘。这就涉及一个关键问题:当佛教信众请到一尊佛像时,是

  • (济群法师)功德与功利有何不同

    济群法师:功德与功利有何不同问:佛经中提到的功德,和凡夫的功利有何不同?济群法师答:功德,也是一种利益。那么,可否带着功利心修行呢?对于凡夫来说,若没有任何利益,恐怕无人愿意修行。所以,修任何法门前应明确:我

  • (济群法师)佛教是什么

    济群法师:佛教是什么问:是否可以从超越于门派的高度,也可以说是基于各门派的共性,概括地说明一下佛教到底是什么?济群法师答:如何来定义佛教?我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认为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佛法是人生的智慧,

  • (济群法师)什么是轮回的因果相

    济群法师:什么是轮回的因果相问:什么是众生轮回的因相、果相?济群法师答:因相即我们每天的举止动念。我们每动一个念头、每做一件事情、包括产生的每一种情绪,都会在心灵土壤播下种子。我们所做的事虽然会过去,但

  • (济群法师)人生不如意如何消业

    济群法师:人生不如意如何消业问:近几年工作收入低,家庭不和谐,是否是前世所造的业?该如何消除此业?济群法师答:从佛教观点来看,我们出生在怎样的国家、地区、家庭,是由自身业力招感。而工作是否顺利,家庭是否和谐

  • (济群法师)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问: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何意?能举例说明吗?答:色,代表物质的存在。空,在常人观念中是什么都不存在。在一般人眼中,存在(色)和不存在(空)是对立的。存在,一定就是存在;不存在,一定就是不存在。从

  • (济群法师)轮回是看不见的,应如何理解呢

    济群法师:轮回是看不见的,应如何理解呢问:轮回是看不见的,应如何理解呢?济群法师答:轮回,其实是内心迷惑的显现,根源就在我们的心。换言之,在我们的凡夫心中具有六道众生的心理特质,当这些心理外化后,便呈现出流转

  • (济群法师)如何理解佛教的“无我”

      济群法师:如何理解佛教的无我  问:如何理解佛教所说的无我?  济群法师答:我们每天说的最多的是我,想到最多的也是我,却从来没有考虑过,我是什么?我们觉得自己的身体是我,自己的想法是我。结婚成家后,又给

  • (济群法师)为什么法布施大于财布施

      财布施功德虽然很大,但不能在根本上改善人生,更不能究竟解决人生烦恼。我们以财富扶贫济困,虽能帮助他们解决一时的燃眉之急,但钱再多也用得完。有时,钱多了甚至会使人堕落,或滋长受施者的依赖性。而法布施则

  • (济群法师)佛教所说的“精进”就是苦修吗

    济群法师:佛教所说的精进就是苦修吗学佛修行(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精进并不是要人苦修,我们人性中存在很多缺陷,需要通过修行进行调整,确实很艰难。所以,《四十二章经》说: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要战胜

  • (济群法师)出家是对现实人生的逃避吗

    出家是对现实人生的逃避吗问:出家是对现实人生的逃避吗?济群法师答:什么是现实?一般人所说的现实,只是代表世俗的生活方式和追求。比如结婚、成家、生子、工作,赚钱。按这一方式生活,便是积极的人生。而出家人却将

  • (济群法师)佛教如何看待妇女

    济群法师:佛教如何看待妇女问:佛教如何看待妇女?答:佛教觉得,妇女也是众生的一份子,都是一样的。对在家众来说,男为优婆塞,女为优婆夷;对出家众来说,又分为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都是非常平等的。男众出家修

  • (济群法师)问:如果要学习佛法,是否应该皈依呢?

    佛法修行是有次第的。即使我们发的是菩提心,还是要以小乘的出离心为基础。而出离心又要以增上心,以人天乘为基础。也就是说,想要学做菩萨,还是应该做好一个人。那么,做人的标准是什么?这就要以人天乘的德行来衡量

  • (济群法师)佛教如何看待妇女?如何理解对女身的厌离?

    问:佛教如何看待妇女?是否提倡男女平等?如何理解对女身的厌离?济群法师答:佛教虽然提倡众生平等,但并不否定事相的差别。在佛教中,声闻乘偏向事相差别,强调男女众的尊卑有序;大乘则重视理体的平等,反对于男女相分

  • (济群法师)为什么有人死去那么久还未投胎?

    问:为什么有人死去那么久还未投胎?济群法师答:按照佛教的观点,亡者一般会在七天或四十九天内投胎。但投胎要有因缘,当相关因缘尚未成熟时,比如,来生该当谁的儿子,可这个妈妈还未做好准备,投胎就投不成了。佛法所说

  • (济群法师)生活是最好的修行道场吗?

    问:生活是修行的最好道场吗?暂时不能参加书院学习时,我该怎么办?答:生活可能是道场,但更有可能是名利场,是搏击场,让人在诱惑中自动倒下,或是在竞争中被动倒下。实在没条件时,可暂时按教材和书院要求的自修方式进

  • (济群法师)如果没有「我」谁在成佛和流转?

    问:如果没有我,谁在成佛?死后又是谁在流转?济群法师答:很多人一听无我就想不通:如果无我,谁来听经?听完又是谁回去呢?因为大家觉得,既然无我,就没有这个会听经、会走路的自己了。这是将我和缘起的生命现象混为一谈

  • (济群法师)为对方处理不善而惋惜,是否也是执着

      济群法师:为对方处理不善而惋惜,是否也是执着  问:如果对别人的事,觉得对方处理不善而为之惋惜,是否也是一种执着?  济群法师答:你觉得惋惜,可能是出于你的同情心。你可以给他一个建议,一个忠告。关键是确

  • (济群法师)如果没有“我”,谁在成佛?死后又是谁在流转?

    问:如果没有我,谁在成佛?死后又是谁在流转?济群法师答:很多人一听无我就想不通:如果无我,谁来听经?听完又是谁回去呢?因为大家觉得,既然无我,就没有这个会听经、会走路的自己了。这是将我和缘起的生命现象混为一谈

  • (济群法师)遭受欠钱不还、诽谤等伤害,是否不计较

    问:对于欠钱不还、冤枉诽谤等伤害,是否不该计较?答:别人欠钱不还,或者冤枉诽谤,如果你能不和他计较,那是说明你的修养和境界。但作为一个学佛者,我们不仅要考虑自己,还要考虑众生的利益。只要涉及到他人,就要考虑

  • (济群法师)学佛后能养小动物吗

    问:学佛后,家中可否饲养小动物?济群法师答:很多人通过养小动物获得生活乐趣,并成为业余爱好。但我们可曾想过,把小鸟关在笼内限制自由,是对它正常权利的损害。所以,菩萨戒规定,家中不可豢养狸猫猪狗。佛教提倡众生

  • (济群法师)吃素能吃蛋吗

    问:吃素后,蛋类能不能吃?济群法师答:严格的素食者,是不吃蛋类的。佛教提倡素食的理论依据,是为了不杀生,为了体现对众生的慈悲。而鸡蛋是生命胚胎,特别是一些有性的鸡蛋,吃了也涉及杀生。当然,现在养鸡场出来的鸡

  • (济群法师)拥有后内心还是空虚要怎么办

    问:一无所有时曾苦苦追求,可拥有后还是空虚,该怎么办?济群法师答:关键不在于我们拥有什么,而在于有什么样的心态。对于心灵健康的人来说,一无所有时能安贫乐道,应有尽有时也能不为所缚。如果不能把心态调整到位,贫

  • (济群法师)为何有些富二代的福报能延续,有些却没落

    问:社会对富二代的看法始终褒贬不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衔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的确拥有着太多其他人不可比拟的先天优越条件,这是先天的福报。但是为什么有些家族的富二代把这个福报延续下去,有些却渐渐没落?

  • (济群法师)如何才能使身体健康

    问:我身体不好,很担心哪天就会死,怎样修行才能使身体健康?才能对今生去向较有把握?济群法师答:身体健康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保持良好心情,放下不必要的心理包袱;其次是合理安排饮食;第三是多做户外运动。从佛法来说

  • (济群法师)「无所住」和「制心一处」是否矛盾

    问:《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但师父们经常说要安住其心,又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想知道,无所住而生其心和制心一处是否矛盾?到底应该住还是不住?济群法师答:若能做到无所住,当然是最好。无所住,即没有任

  • (济群法师)什么年龄段学佛好

    问:哪个年龄段学佛好?济群法师答:学习佛法,对于每个人来说,任何时侯学佛都不会早,也不会晚。人生难得,佛法难闻。有机会听闻佛法,就应及时把握。而从修行角度来说,也不在于时间早晚。有些人信佛几十年,但没有在修

  • (济群法师)儿女是债,兄弟姐妹又是什么呢

    问:夫妻是缘,儿女是债,兄弟姐妹又是什么呢?济群法师答:夫妻是缘,儿女也是缘,兄弟姐妹还是缘。缘有善缘、恶缘。债,就是其中的恶缘。作为一个家庭来说,既然走到一起,必然有很深的渊源。可能是讨债、还债的关系,也可

  • (济群法师)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问:从佛法角度来说,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济群法师答:佛法讲缘起,从这个角度来说,宇宙万物是没有开始的。既然没有开始,那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就不能成立。人类对世界起源的探讨是直线式,所以才会没完没了地追究

  • (济群法师)佛法如何判断是与非

    问:佛法是如何判断是非的呢?济群法师答:佛法中,是就是真实、正确的;非,则是颠倒、错误的。如果这一认识符合宇宙人生真相,就是真实的,是的。如果这一认识不符合客观事实,是出于我们的想当然,以黑为白,指鹿为马,那

  • (济群法师)天堂和地狱究竟在哪里

    问:天堂和地狱究竟在哪里?济群法师答:天堂和地狱可以在我们的一念之间。当我们内心被喜悦充满时,这一刻就是天堂;当我们内心被烦恼占据时,这一刻就是地狱。天堂和地狱也可以在人间,有些人过得无牵无挂,洒脱自在,就

  • (济群法师)怎样选择善知识和确定善知识是否真修行

    问:怎样选择善知识?怎样确定善知识是真修行?济群法师答:《菩提道次第论》讲到,合格的善知识应当具备十个条件。但现在这个时代,要遇到具足十德的善知识希望渺茫,这就可以退而求其次。但还是有底线的,至少要符合三

  • (济群法师)如何处理学佛与未学佛人之间的生活矛盾

    问:学佛与未学佛,生活观念有很大差别,甚至会出现一些矛盾。怎样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济群法师答:学佛和未学佛,生活观念和方式确有不同。这种不同,是否就意味着冲突呢?其实未必。社会上,许多人的人生信念和生活方式

  • (济群法师)如何看待现代人的健康

    问:您在各地演讲时,经常谈及身心健康、幸福等问题。您如何看待今人的健康?济群法师答:健康是当今时代的一大主题。对每一个生命来说,身心健康才是第一要务。现在,社会大众普遍处在亚健康的状态,不管身体还是心理。

  • (济群法师)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是否命中注定

    问:为什么会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是否命中注定?济群法师答:关于应不应该,首先要对这一标准进行界定。究竟来说,既然发生了,就没什么应该、不应该的分别。而从道德规范来说,则有相对的应该和不应该。比如佛子,就有相应

  • (济群法师)佛教如何看待知识

    问:佛教怎么看待知识?济群法师答:知识对人类究竟意味着什么?自古以来,一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比如,儒家推崇知识,老庄就比较反对知识。《庄子》讲,浑沌因为有了知识就死掉了。佛教对此也有两种不同看法,既有知之一

  • 怎样理解众生平等? (济群法师)怎样理解众生平等?

      众生是平等的,也是不平等的。所谓平等,是从佛性和业力角度来说。众生皆有佛性,造业皆会感果,在这个层面上,众生是平等无别的。但生命在无尽延续过程中会有不同的积累,所以每个生命的起点又是各不相同的。在六道众生中,人的身份是最为可贵的。因为只有这个身份

  • (济群法师)面对侵略者是否能为了自卫而杀对方

    问:佛教说不杀生,但如果外族侵略中国的话,我们能不能为了自卫而杀对方呢?济群法师答:佛教戒律分声闻戒和菩萨戒两大类。五戒是属于声闻戒,受了就不能杀,这是受戒时所作的宣誓和承诺。当然,如果你觉得生存或者物质

  • (济群法师)出家人如何面对外在诱惑

    问:现在社会诱惑很大。您是如何面对外在诱惑的?出家人消极吗?济群法师答:生活在现实中,会面对不同诱惑。相对而言,出家人的干扰比在家众少一些。因为寺院本身有较为清净的环境,但也不是真空,不是无菌病房。当我们

  • (济群法师)进取和执着有什么区别

    问:平常生活中,我们常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然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着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着有什么区别?济群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近佛教,其

  • (济群法师)「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有什么含义

    问:请您为我们开示因上努力,果上随缘这句话的含义。济群法师答:佛教讲因果。而平常人更多关注的是结果,羡慕别人的成就。可是成就从哪里来呢?任何成就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都有它的前因后果,佛教中有一首十来偈,

  • (济群法师)什么是盂兰盆会?它和孝道有什么关系

    问:什么是盂兰盆会?它和孝道有什么关系?济群法师答:盂兰盆会是佛教法会之一,自传入中国以来,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相沿至今的重要传统节日。《佛说盂兰盆经》记载:目连尊者见母亲因生前造作恶业在地狱备受煎熬,悲伤

  • (济群法师)出家与行使孝道之间是否矛盾

    问:中国受儒家文化颇深,儒家孝道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民间流传更久的想法是光宗耀祖。一旦选择作为出家人,以上几点就很难做到。那么佛教与行使孝道之间是否矛盾?济群法师答:出家和行孝并不矛盾

  • (济群法师)如何看待国学热和佛学热的日渐兴起

    问:最近两年,国学热和佛学热日渐兴起,纵观中国历史,佛教在中国皇朝乃至民间的流行往往出现在国富民安的时刻,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济群法师答:事实上,佛教并不仅仅盛行于国富民安的时期,在时局动荡的年代同样为人所

  • (济群法师)凡事不执着是否过于消极

    问:如果不执著的话,是不是会过于消极?济群法师答:当我们认准一个目标时,我们可以随着这种缘去努力。即使没有执著,一样能把事情做好,而且在做的过程中保有良好的心态;但如果我们执著于这件事的话,就会被它的发展变

  • (济群法师)佛教对当今社会有什么积极意义

    问:佛教的存在对当今社会有什么积极意义?济群法师答:刚才谈到佛教和其他宗教的区别时还有一点没有谈:佛教是人本的,而不像其他的宗教那样是神本的。佛陀说法四十九年,就是立足于对现实人生的关怀。在今天,佛教在我

  • (济群法师)出家是不是消极避世的选择

    问:出家是不是消极避世的选择?长期吃素会不会烦恼?济群法师答:吃肉的问题对我来说的确是个麻烦,因为长期吃素,生理系统早已改变,有时在外面吃饭,碰到做得不太干净的饭菜,如有葱蒜的味道或锅没有洗干净,我吃了会吐

  • (济群法师)您是因为受到挫折才遁入佛门的吗

    问:您是因为受到挫折才遁入佛门的吗?济群法师答:遗憾的是,我还没来得及挫折就遁入进来了。主要是没有机会,我从小受家庭的影响,十多岁就到寺院来了。当然,僧团中的确有些人是因为受到挫折,因为事业和感情出现了问

  • (济群法师)有家庭会对弘法工作带来影响吗

    问:有家庭会对从事弘法工作带来影响吗?济群法师答:培根有句话说得非常好,当你有家庭的时候,你的爱首先会给你的家人,而一个没有家庭的人才可以把自己的爱平等地给每个人,把自己完全奉献给社会。如果没有家庭,对从

  • (济群法师)受戒时如何得到戒体

    问:受戒时候,如何得到戒体?济群法师答:受戒必须通过如法的羯磨、如法的仪式来完成。现在受戒,通常只是授戒和尚把一些重要的事情交待清楚。作为受戒人,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受戒,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受戒过程中,要听清

  • 出家要有什么条件? (济群法师)出家要有什么条件?

      问:出家要有什么条件?  济群法师答:关键是你的认识,如果你觉得出家是人生的最佳选择,只有走这条路,人生才会过得有意义,具有这种观念是选择出家的最基本条件。如果你还没有形成这种认识,暂时先不要

  • (济群法师)出家后是不是就没有烦恼了

    问:出家后是不是就没有烦恼了?济群法师答:如果没有烦恼就成佛了。但对于世间的人来说,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修养不同,烦恼自然也就不同。俗话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烦恼是哪里来的?是自己找来的。一个人超然物外

  • (济群法师)戒律的作用和意义

    真正迈向解脱,必须通过戒、定、慧的修行。佛陀制定的戒律,就是帮助我们建立一种和解脱相应的生活方式。我们没有学佛受戒之前,所有行为都是贪嗔痴不良串习的延续。而这种串习是和烦恼相应的,是和轮回相应的。如果

  • (济群法师)如何看待各地盖庙成风的现象

    记者:很多佛教徒都认为造大佛、盖寺院的功德最大,以致各地盖庙成风。法师又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呢?济群法师答:在十年浩劫中,寺院的建筑和佛像都受到毁灭性的破坏。所以在一定时期内,大力恢复寺院建设是非常必要

  • (济群法师)怎样看待出世修行和入世修行

    问:怎样看待出世修行和入世修行?济群法师答:当我们说到出世修行时,往往会联想到出家这种修行方式。若是这么定义的话,似乎与在家居士无关,其实不然。出世可以指出家修行,也可以指出世的超然心态。作为在家居士,虽

  • (济群法师)如何以缘起的智慧看待生活

    问:如何以缘起的智慧看待生活?济群法师答:以缘起的智慧观照,了知一切皆是因缘假相,如幻如化,无常无我。其中的关键,是将这一智慧审视真正转化为自身认识,感觉它确实如此,必然如此,而不仅仅是一种用来说、用来听的

  • (济群法师)该如何用功

    问:请法师开示修习《道次第》需要注意的关键。对于其中的法义,虽然有所了解,却无法建立胜解。这样的情况下,该如何用功?济群法师答:学习《道次第》,首先要把握整个纲领,对总相了然于胸。然后还要对别相逐一透彻,具

  • (济群法师)佛与众生的根本差别在哪里

    问:佛与众生的根本差别在哪里?如何跨越?济群法师答:佛与众生之间,在一般人的感觉中,似乎有着天渊之别。事实上,距离并不是那么遥远。《六祖坛经》有句话,叫做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佛,为觉悟之义。在迷的状态

  • (济群法师)以什么心来做事,最终就会成就什么

    心是非常微妙的,因而,多数人对自己的心行并不了解。尤其在做事时,往往落入外在结果,只在乎寺院盖得多么壮观、弘法做得多么成功、说法场面多么隆重,等等。事实上,这种追求和世人追求钱赚了多少、事业发展得多大相

  • (济群法师)「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如何念

    问:《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提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念佛方法,是不是念佛需要一刻不停地念下去?济群法师答:都摄六根,不是说要把眼睛闭起来,把耳朵塞起来,关键是在于正念的培养。比如思维轮回的痛苦,思维阿弥陀

  • 如今信佛的功利色彩很浓,应该怎么引导? (济群法师)如今信佛的功利色彩很浓,应该怎么引导?

    问:如今信佛的功利色彩很浓,该如何引导?  济群法师答:现代社会是个功利社会,自然会有很多人把生意场上的一套带到寺院,带到佛菩萨面前。或是带着投资心态供养三宝,希望得到更大回报;或是自己不想努力,

  • (济群法师)没有「我」,谁在成佛

    问:如果没有我,谁在成佛?死后又是谁在流转?济群法师答:很多人一听无我就想不通:如果无我,谁来听经?听完又是谁回去呢?因为大家觉得,既然无我,就没有这个会听经、会走路的自己了。这是将我和缘起的生命现象混为一谈

  • (济群法师)「色不异空,空即是色」是何意

    问: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何意?能举例说明吗?济群法师答:色,代表物质的存在。空,在常人观念中是什么都不存在。在一般人眼中,存在(色)和不存在(空)是对立的。存在,一定就是存在;不存在,一定就是不

  • (济群法师)轮回是看不见的,应如何理解呢

    问:轮回是看不见的,应如何理解呢?济群法师答:轮回,其实是内心迷惑的显现,根源就在我们的心。换言之,在我们的凡夫心中具有六道众生的心理特质,当这些心理外化后,便呈现出流转轮回的种种状态。很多人不相信有六道存

  • (济群法师)精进就是苦修吗

    问:佛教所说的精进就是苦修吗济群法师答:精进并不是要人苦修,我们人性中存在很多缺陷,需要通过修行进行调整,确实很艰难。所以,《四十二章经》说: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要战胜自己的烦恼习气,必须忍人所不能

  • (济群法师)如何理解佛教的「无我」

    问:如何理解佛教所说的无我?济群法师答:我们每天说的最多的是我,想到最多的也是我,却从来没有考虑过,我是什么?我们觉得自己的身体是我,自己的想法是我。结婚成家后,又给我增加了新的内容,家是我的,亲人是我的。一

  • (济群法师)如果没有「我」谁在成佛和流转

    问:如果没有我,谁在成佛?死后又是谁在流转?济群法师答:很多人一听无我就想不通:如果无我,谁来听经?听完又是谁回去呢?因为大家觉得,既然无我,就没有这个会听经、会走路的自己了。这是将我和缘起的生命现象混为一谈

  • (济群法师)「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何义

    问: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何义?济群法师答: 色是指物质现象,至于空,在一般人观念中就意味着没有。如桌子代表着色,代表一种存在;而桌子以外的,我们便认为是空的、不存在的。通常,人们将存在与不

  • (济群法师)拜佛时应如何观想

    问:礼拜佛菩萨时应如何观想?济群法师答:我们在拜佛、供佛时,应观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观想我们所拜、所供的是无量诸佛,正如《普贤行愿品》所说的那样: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我以普

  • (济群法师)看破无常是不是逃避现实与消极

    问:看破无常是不是逃避现实?不执著是否过于消极?济群法师答:无常,是世间的真相,是人生的实质。所以,认识无常非但不是逃避现实,恰恰是要我们认清人生最大的现实,整体的现实。世人总是将无常当做人生障碍,当做破坏

  • (济群法师)修行是否应做到绝情

    问:修行是否应做到绝情、绝法、绝交?济群法师答:说到情,佛弟子应以大慈大悲之心利益一切众生,这本身就是真情大爱,怎么是绝情呢?说到法,佛弟子应将佛法落实于心行,念念都要如法如律,怎么是绝法呢?说到交,对众生不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欺骗的行为

    问:如何面对欺骗行为?是否无条件地接受?济群法师答:关键看这种欺骗是什么性质的。如果行骗者确有很多迫不得已的苦衷,我们可以本着慈悲心接受。但有时候,这种接受可能使对方更加放纵,对他有害无益,这就必须加以制

  • (济群法师)问:如何面对欺骗行为?是否无条件地接受?

    问:我们应怎样和众生结缘?济群法师答:如果我们以欢喜心接纳一切人,以柔和心理解一切人,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人,以恭敬心尊重一切人,以感恩心报答一切人,就能与众生结下善缘。如果我们看到别人时和蔼可亲,满面春风,别

  • (济群法师)怎样才能对他人生起同情心

    问:怎样才能对他人生起同情心?济群法师答:关键是,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而不是将个人想法强加于人。当我们面对一个杀人犯时,也许会觉得他罪大恶极,心生厌恶。但我们设身处地替他想一想,感觉可能就不同了。他之

  • (济群法师)「见财不贪著,才是财布施」对吗

    问:见财不贪著,才是财布施的说法对吗?济群法师答:布施本身,就具有远离贪著的内涵。如果我们对财富的贪著很深,就会悭贪吝啬,舍不得布施。所以,布施不仅能培植福报,同时也在帮助我们克服人格中的悭贪。从这个角度说

  • (济群法师)学佛后一切看得很淡,这样对吗

    问:学佛后除做好本职工作,对一切看得很淡,这样对吗?济群法师答:作为学佛者,首先要尽到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在家庭中,应孝顺父母,当好父亲、丈夫或是母亲、妻子;在社会上,应做好本职工作,搞好人际关系。除了这些责任

  • (济群法师)生活优越为什么仍会悲观

    问:很多人生活优越,为什么仍会悲观?济群法师答:乐观或悲观,主要和我们的性情有关,和成长经历有关,和思想深度有关,更和世界观及看待问题的角度有关。悲观发展到极致,往往会走上绝路。很多哲学家、艺术家,都是在声

  • (济群法师)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问:解脱痛苦必须从心开始,那是被动适应环境变化吗?济群法师答: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

  • (济群法师)哪些属于错误的追求呢

    问:人生的痛苦在于错误追求。请问,哪些是错误追求呢?济群法师答:错误的追求,一是违犯法律或戒律,二是心态问题。我们为什么要不断占有世间种种?就是因为欲望的驱使,这才是造成痛苦的根源。同样是追求财富,如果用它

  • (济群法师)逆境现前是否也要违心接受

    问:逆境现前,比如下岗,是否也要违心接受?济群法师答:所谓好和不好,不能仅从自己的眼前利益来衡量,而要以开放的心态看待。比如下岗问题,从个人生活来说,也许会暂时受到影响,是不愿接受的逆境。但从长远来看,从整个

  • (济群法师)遇到障碍时仍不能自拔,该怎么办

    问:略知佛法义理,但遇到障碍时仍不能自拔。怎么办?济群法师答:在人生道路遇到障碍时,要越过去,确实很不容易。学佛后,虽然知道一些道理,但那是佛菩萨的境界,还不是我们自己的境界。所以,在认识和实践之间有一定距

  • (济群法师)生气生病时该如何克服

    问:生气、生病时非常痛苦,如何克服?济群法师答:生气时,心就进入烦恼的陷阱,往往不能有效控制情绪。我们为什么会生气?多半是由执著造成的。如果有人骂我们,可我们并不在乎,就不会因此生气了。反之,怒火就可能一触

  • (济群法师)乐观不是比中观更好吗

    问:法师说做人要中观,乐观难道不是更好吗?济群法师答:其实,很多人的乐观是属于盲目乐观,是不稳定的。按照佛法观点,一个人只有见道后才能真正乐观。故初地名为欢喜地,乃因大梦初醒,见到世间真相而欢喜踊跃。而在见

  • (济群法师)科学的因果符合佛教的因果观吗

    问:通过改变基因,可能使人活到200岁。这种科学上的因果,符合佛教的因果观吗?济群法师答:人能否活到200岁或1200岁,只是理论上的假设,很难得出定论。生命现象极为微妙,换这个或那个器官,只是表面文章。如果色身器官

  • (济群法师)自然灾害也是因果决定的吗

    问:自然灾害也是因果决定的吗?济群法师答:佛法对世间万象的解释,皆包含于因缘因果四个字内。自然灾害的本身是果,必然有导致它的因。当然,因未必是一个,是众多因缘错综复杂的和合。为什么会有水灾?连续的大量降雨

  • (济群法师)什么是随缘不变

    问:什么是随缘不变?济群法师答:随缘不变是菩萨的修行。《维摩诘经》中,我们可以看到,维摩诘居士不但身处红尘,甚至还涉足酒肆、赌场、青楼。但他去那些场所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以不同身分接触社会,以各种因缘度化众

  • (济群法师)医生如何对待病人安乐死的要求

    问:如果病人强烈要求安乐死,医生该怎么做?如果疾病是业障现前,病人却因安乐死而未还清业报,又会导致什么结果?济群法师答:从声闻戒来说,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杀生,不能断众生命。但如果这个医生有菩萨的发心,不

  • (济群法师)学佛是否影响正常的家庭生活

    问:在家学佛是否影响正常的家庭生活?如何使学佛与生活、工作相适应?济群法师答:既然是在家居士,当然可以正常地谈情说爱,结婚生子。只要所作所为在五戒允许的范围内,对家庭生活没有什么妨碍。从另一个角度说,学佛

  • (济群法师)老人学佛有用吗?晚年犯了错如何弥补

    问:老人学佛有没有用?晚年犯了错误如何弥补?济群法师答:对每个人来说,任何时侯学佛都不会早,也不会晚。人生难得,佛法难闻。有机会听闻佛法,就应及时把握。而从修行角度来说,也不在于时间早晚。有些人信佛几十年,

  • (济群法师)请问:大乘佛法如何入手?

    问:接触佛法快3年了,但一直在门外打转,至今还没有皈依。看过法师讲解的《菩提道次第论》的部分视频,请问:大乘佛法如何入手?以何为次第?能否推荐经书深入学习?济群法师答:那就认真看一下我讲的《菩提道次第略论》

  • (济群法师)西园寺有讲经班吗?

    问:西园寺有讲经班吗?济群法师答:西园有菩提书院,按初、中、高三级修学模式修学。书院不但在西园开班,也在全国不少地区开班。

  • (济群法师)法师,好希望成都有菩提书院

    问:法师,好希望成都有菩提书院。济群法师答:我也希望。多一些人希望,就可能又善缘出现。菩提书院开到哪里,不是我决定的。大家有这个需要了,就会创造这个因缘。每个人都可以来促成、推动这个因缘。

  • (济群法师)怎样才能改变一生?

    问:怎样才能改变一生?济群法师答:修学佛法,止恶行善,自然能改变命运。

  • (济群法师)佛要寂灭涅槃,为何还要慈悲?

    问:佛要寂灭涅槃,为何还要慈悲?济群法师答:因为佛陀对众生有无限的慈悲,没有一个众生不是他慈悲的对象。

  • (济群法师)如何领悟生活中的佛法呢?

    问:如何领悟生活中的佛法呢?济群法师答:首先要学习佛法,具备佛法的智慧,才能发现并领悟生活中的佛法。

  • (济群法师)有些人受戒之后,明明知不可做的事,却因受不了诱惑而犯戒,怎么办?

    问:五戒是佛弟子基本的戒,但有些人受戒之后,明明知道不可以做的事,却因受不了诱惑而犯戒,该怎么办?济群法师答:首先要知道受持戒律的意义所在,这样才能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自觉遵行。万一犯戒,应以惭愧心忏悔,切

  • 人类为何害怕死亡,学佛让你不再迷惘 (济群法师)人类为何害怕死亡,学佛让你不再迷惘

      我从何来归于何处?佛陀当年早已觉悟。  大千世界我在何处?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生命有很多不解之谜。古往今来,人们不停地追问着: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是人类永恒的困惑,也是每个人无

  • (济群法师)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生命,最希望得到的是幸福。如何才能得到幸福呢?古往今来的人类都在不懈努力地追求和探索着。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对这个问题都不能正确认识,他只知道一味地追求财富、地位、名利、爱情,以为拥

  • (济群法师)今生最大的福报是什么

      我们有幸得到人身,是今生所能拥有的最大福报。  很多人不曾意识到,人的身份究竟有多重要。因为我们此生是以这一身份来到世间,似乎做人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殊不知,在无尽的生死轮回中,我们历经多少劫的沉沦漂

  • (济群法师)幸福,是一种生命本质的存在

      幸福到底是什么?是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特定感觉,还是作为生命本质的存在?当我们从物质的层面追求幸福,为什么物质条件得到了满足仍感觉不到幸福,仍然困惑?究竟如何才能得到幸福?中国佛学大家----济群法师以自己的

  • (济群法师)持名念佛念念不离才能与佛心心相印

      持名念佛、念念不离,最终与阿弥陀佛心心相印、感应道交。  有句话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很多人感到不解,放下屠刀这么简单的事,难道可以使我们成佛吗?须知我们要放下的不仅是手中的屠刀,更是内在的杀心、内

  • (济群法师)佛陀留下四句秘诀,引导众生出离三界

      众生颠倒无明妄执有我,佛陀四招让人摆脱烦恼。  作为解脱道的行者,要想出离三界,了脱生死,应如何令念头安住呢?  佛陀临涅槃时告诫弟子们说:应依四念处而住。  一、观身不净  凡夫虽有种种执著,但其中

  • (济群法师)忏悔业障是重要的修行

      佛教的因果报应强调因缘。因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因素,缘是事物发展的外在条件。举个例子来说:我们把稻种放在仓库里,种子能开花、抽穗、结果吗?不能。这些种子,必须有适合它生存的条件,它才有生命。如果离开了阳

  • (济群法师)男女本身就是假相分别执著产生欲望

      天女就用神通力量把舍利弗变成天女,把自己变成舍利弗。  佛教觉得,妇女也是众生的一份子,都是一样的。对在家众来说,男为优婆塞,女为优婆夷;对出家众来说,又分为沙弥、沙弥尼、比丘、比丘尼,都是非常平等的

  • (济群法师)受戒、舍戒及其他

      当前僧人队伍的状况,大有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之慨。之所以造成这样,不如法的传戒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要想改变这种局面。自是一方面教育既有的僧尼,提高他们的素质,一方面慎重地接引未来的新生僧尼。受戒是确

  • (济群法师)学佛的人应该怎样追求财富

      缘起的色身,必须假衣食才能延续。尤其在工业化社会,我们的个体生存和他人是分不开的,没有农民为我们提供粮食,没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为我们提供生活所需,我们将寸步难行。一方面,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财富

  • (济群法师)现代人是否比古人更幸福更自由?

      编者按: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知识水平的提升,现代人是否感到比古人更幸福、更自由?事实往往相反,当下社会频繁出现的浮躁和混乱,什么才是造成这些的根本原因?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济群

  • 佛教徒该不该养宠物 (济群法师)佛教徒该不该养宠物

      现在有很多人通过养小动物获得生活乐趣,并成为业余爱好。但我们可曾想过,把小鸟关在笼内限制自由,是对它正常权利的损害。所以,菩萨戒规定,家中不可豢养狸猫猪狗。  佛教提倡众生平等,不仅人类有人权

  • 戒律学研究:弘一法师对律学的贡献(济群法师) (闽院学报)戒律学研究:弘一法师对律学的贡献(济群法师)

      今年是弘一律师诞辰一百一十周年,闽院学报要出专刊,纪念这一代律学高僧,希望在此律学衰微之秋,觉醒人们的戒律意识,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弘公是南山律中兴之祖,一生持律严谨,对律学的弘扬贡献巨大,笔者曾发心学过戒律,读过一些大师的著作,从中获益匪浅。

  • 《心经》的般若正观 (济群法师)《心经》的般若正观

    一、《心经》是《般若经》的精髓  《般若经》是大乘佛教的核心典籍。  《心经》是六百卷《般若经》的精髓。  般若经论中所说的空,是声闻经论的深义,同时也是大乘见地的共同基础,由此打破世间出世间的对

  • 勤修四观阻止嗔恨心 (济群法师)勤修四观阻止嗔恨心

      遇到事情时要勤修以下四观,可选择其中之一观即可:  一观:世上没有一个坏人、恶人、敌人,所谓的恶人是因为其错误的认识和习气导致了错误的行为,我们应该予以理解。  二观:人生如梦,在此梦中我们不

  • 佛教的财富观 (济群法师)佛教的财富观

      今天的社会,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物质的极大丰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方便和舒适,但过分强调经济利益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比如社会道德滑坡、生态环境的破

  • 佛教的“饿鬼”和中国传统所说的“恶鬼”有什么不同 (济群法师)佛教的“饿鬼”和中国传统所说的“恶鬼”有什么不同

      生活在我们人类周围的还有鬼道众生,佛教里说的鬼与中国传统所说的鬼又不一样:中国古代社会认为鬼是人死后的必然归宿,所以鬼字的本义就有归的意思;而佛教里所讲的鬼则不一样,认为鬼只是五趣众生其中一种

  • 佛教怎样解读欲望?欲望也有善恶之别? (济群法师)佛教怎样解读欲望?欲望也有善恶之别?

      欲望并非都是坏事,无须视如洪水猛兽。  佛教对欲望所持的看法是什么呢?  佛教认为欲望有三性之分,也就是说,欲望包括了善、恶、无记三种。  我们发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种利己利人的欲望是善法

  • 为什么佛陀经常提醒世人要“少欲知足”? (济群法师)为什么佛陀经常提醒世人要“少欲知足”?

      佛陀通过六年苦行,体会到一味禁欲对修道并无意义。  佛教对欲望所持的态度是什么呢?同样是遵循中道法门。  佛陀不主张偏离中道的禁欲:他通过六年苦行,体会到一味禁欲对修道并无意义。盲目的自苦,既

  • 修行不是装点门面,不是修给佛菩萨看 (济群法师)修行不是装点门面,不是修给佛菩萨看

      不少人每天都在念佛,不可谓不精进,却看不到多少效果。烦恼一来,佛号就再也提不起。为何这颗心依然被烦恼所转?为何这声佛号不能对治妄想?为何往生极乐的愿望仍模糊不清?我们为何学佛?为何修行?是为诸

  • “心”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济群法师)“心”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各位学佛的时间和程度都有一定差距。有些人已学佛多年,有些人可能是初涉佛门。但无论什么样的程度,学佛都要从头开始。这个头是什么?正是发心。  所谓发心,是我们做每件事的动机和出发点。正确的发心,

  • 佛法告诉你,幸福在哪里? (济群法师)佛法告诉你,幸福在哪里?

      3月28日下午2点,济群法师为300名听众作了题为心灵创造幸福的主题讲座。与人们通常认为的财富创造幸福不同,济群法师强调了心灵创造幸福。因为财富和精神是构成人类生活的两大部分,如果财富不能带来幸福,那

  • 天堂生活快乐无比 福报耗尽痛苦不已 (济群法师)天堂生活快乐无比 福报耗尽痛苦不已

      除了下三途外,比人类条件更为优越、其生存空间在人之上的是天道。天,在佛教里解释为光明,是代表着快乐幸福,足见是理想的去处。天堂不仅为其他宗教所崇拜,并且也为一般世间人所向往,不过他们所认为的天只有一

  • 不知道业力才会造业受苦 (济群法师)不知道业力才会造业受苦

    关于业,你应该知道的  其一,业力说告诉我们,命运源于自力而非他力,是由自身行为决定的,而不是受神灵之类的外在力量支配。  其二,业力面前,人人平等。神教认为人是由神所创,本身就存在差别,并不是都能得到神的

  • 学佛的不二法门 (济群法师)学佛的不二法门

    学佛是从信仰三宝开始。  信仰,是寻求依赖和归宿,故所寻求的对象,必是仰之弥高、值得依赖者。此时,信仰者与信仰对象之间,是绝对的二。但随着信仰和修学的深入,信仰对象所具有的品质在信仰者的生命中逐步落实,两

  • 佛教对欲望的看法 (济群法师)佛教对欲望的看法

      社会上的人普遍认为出家人是禁欲主义者,所以年轻人听到学佛不免有几分畏惧:学佛后能否结婚?能否继续常人的生活?似乎学佛后就要到深山里与世隔绝,世上的一切都不能拥有、不能享受,很多人因此对学佛望而生畏。

  • 人们是从生活来看生死 (济群法师)人们是从生活来看生死

      人们是从生活来看生死,似乎有开始有结束。而佛教是从生命来看生死,在生命海洋中,我们这一生的生死,不过是一个泡沫的形成和消失而已。  每个产品都有一本说明书,身体也应该有一本使用手册。正确了解,合理使

  • 断除烦恼解脱生死,就要放下悭贪执著 (济群法师)断除烦恼解脱生死,就要放下悭贪执著

      禅师放下执念砸碎玉钵,再次入定躲避无常追捕。  供养具有灭除悭贪的作用,悭贪就是吝啬、小气。佛菩萨是我们最为景仰的楷模,供养时必尽己所能准备精良供品,所以每一次供养都是对悭贪的削弱。  贪是三毒之

  • 布施供养实际上是在为自己存钱 (济群法师)布施供养实际上是在为自己存钱

      一说到供养,首先想到的是初一、十五,许多寺庙都有给佛、菩萨上供的习惯。还有,天天吃饭之前,我们都要供佛,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所以,供养也是修行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是对佛陀的尊重、恭敬的一种表达。  供

  • 不是死后才去轮回,每个当下都在轮回 (济群法师)不是死后才去轮回,每个当下都在轮回

      《三主要道》中,形容每个生命都是常被四瀑流所冲,这四种瀑流就是欲望、烦恼、见和无明的力量。欲望,就是对财、色、名、食、睡的希求,对色、声、香、味、触的希求。烦恼,就是贪婪、嗔恨、嫉妒、自私等不良心行

  • 如果没有佛陀在世,孝顺父母功德最大 (济群法师)如果没有佛陀在世,孝顺父母功德最大

      在学佛的人中,有两种现象比较普遍,一种是每天忙于世俗应酬而没时间学佛,另一种干脆就放弃了世俗生活、放弃了世俗责任,只管自己念佛诵经。其实,这两种方式都是不对的。作为在家居士来说,不应将学佛和世俗生活对立起来,也不应为了学佛而放弃世俗的责任。

  • 远离颠倒梦想 (济群法师)远离颠倒梦想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捶,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心经》济群法师讲解:  颠倒梦想,是错误的想法,是与事实不符合的想法。用一句最简单的语言表达,便是妄想

  • 天上福报虽好,但终归要堕落 (济群法师)天上福报虽好,但终归要堕落

      比人类条件更为优越、其生存空间在人之上的是天道,天在佛教里解释为光明,是代表着快乐幸福,足见是理想的去处。  天堂不仅为其他宗教所崇拜,并且也为一般世间人所向往,不过他们所认为的天只有一重,而佛教说

  • 人身难得有何深意?为何说人是六道轮回的轴心? (济群法师)人身难得有何深意?为何说人是六道轮回的轴心?

    诸佛度众生以度人为最根本  比人类条件更为优越、其生存空间在人之上的是天道,天在佛教里解释为光明,是代表着快乐幸福,足见是理想的去处。  天堂不仅为其他宗教所崇拜,并且也为一般世间人所向往,不过他们所认

  • 世间众生若要成佛,方便智慧缺一不可 (济群法师)世间众生若要成佛,方便智慧缺一不可

      成佛的修行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千百年来,汉传、藏传各宗派因对佛陀教法的认识存在差异,故在建构自宗修学体系时形成了各自的观点。能否正确看待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圆成无上佛果。在《道次第》中,宗(宗

  • 学佛不是生活点缀要落实到生命实处 (济群法师)学佛不是生活点缀要落实到生命实处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生而为人的非常多,有钱有势的也非常多,但能够听闻到佛法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听闻佛法后又懂得如何修学的就更少,也就是说信佛的人中真正学佛的并不多。  信佛和学佛

  • 真有来世当牛做马偿还宿债这回事吗? (济群法师)真有来世当牛做马偿还宿债这回事吗?

      生活在我们人群四周围的有哪些生命?大体上有两种:一是畜类众生,一是鬼类众生。  畜类众生在佛教里又称作傍生,畜生有被人收养之义,比如猪、狗、鸡、猫等;而傍生则是泛指生长在大自然中的一切大小动物,如空中

  • 给三种初学的推荐书目 (济群法师)给三种初学的推荐书目

      对佛教抱有好感的初学者也有不同类型。  其一,是希望通过学佛获得良好的心态和处世之道,在面对逆境时能够从容面对,当下承担。对于这类人群,我觉得一行禅师、圣严法师、星云大师等很多当代大德的著述都会有

  • 执著越深,干扰力量越大 (济群法师)执著越深,干扰力量越大

      无始以来,我们纠缠于我法二执构成的错误设定,使之成为根深蒂固的习惯,与生俱来的本能。由此无明不觉,而有妄想颠倒的人生,而有种种迷乱的显现,并于其上产生相关设定。进而,对这些设定生起坚固执著,形成纷繁复

  • 六道轮回中鬼道的种类 (济群法师)六道轮回中鬼道的种类

      生活在我们人类周围的还有鬼道众生,佛教里说的鬼与中国传统所说的鬼又不一样:中国古代社会认为鬼是人死后的必然归宿,所以鬼字的本义就有归的意思;而佛教里所讲的鬼则不一样,认为鬼只是五趣众生其中一种,也就

  • 金钱并非万恶之源,求财和学佛不矛盾 (济群法师)金钱并非万恶之源,求财和学佛不矛盾

      金钱是庸俗的代名词吗?金钱是万恶之源吗?很多人为了谋取财富而不择手段,又不懂得如何正确使用财富;有人拥有大量钱财,却没有健全的心智,也没有处之泰然的超脱。济群法师接受《财富品质》采访,就企业经商、财富

  • 求财和学佛是水火不容的吗? (济群法师)求财和学佛是水火不容的吗?

      企业行为和佛法有很多矛盾。经商要有两个重要素质,一是形势导向,不断确定目标;二是以各种手段达到目标,那难免会伤害他人、巧取豪夺等。一、如何用佛法指导我们不那么罪恶地经营企业?  今天的社会尚未建立非

  • 研究经教探索真理止恶行善度人济世 (济群法师)研究经教探索真理止恶行善度人济世

      如何才能正确认识佛教徒的人生态度?辩证地说,佛教徒既有消极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从世俗的生活方式来看,佛教徒是消极的;就人生的追求而言,佛教徒则是积极的。一、佛教徒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每位佛菩萨的成

  • 欲望并非都是坏事不必视为洪水猛兽 (济群法师)欲望并非都是坏事不必视为洪水猛兽

      佛教认为欲望有三性之分,也就是说,欲望包括了善、恶、无记三种。  我们发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种利己利人的欲望是善法欲。虽然发愿是理性的,由意志构成,但也需要欲望的推动。有了明确的愿望后,我们的行

  • 怎样确定出家人是真修行? (济群法师)怎样确定出家人是真修行?

      《菩提道次第论》讲到,合格的善知识应当具备十个条件。但现在这个时代,要遇到具足十德的善知识希望渺茫,这就可以退而求其次。但还是有底线的,至少要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备正见,否则就会误入歧途;二是持戒清

  • 学佛不是放弃一切 是让生活更有智慧 (济群法师)学佛不是放弃一切 是让生活更有智慧

      有些弟子会在学佛后认识到,修行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自然会投入更多精力。  不过我们现在所引导的是菩萨道的修行,不是要放弃一切,而是要更积极地做有益社会的事。  我们提倡学佛者能在生活中践行佛法,也包

  • 条件越好,欲望越多,活得简单才能自由 (济群法师)条件越好,欲望越多,活得简单才能自由

      现代社会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但忧郁症患者越来越多,烦恼越来越多,离婚比例越来越高,自杀事件越来越多,幸福感却越来越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竞争固然激发潜能,却使我们活得更累。  欲望的表现形式,体现在占

  • 不说是非,不传是非,不理是非,不观是非 (济群法师)不说是非,不传是非,不理是非,不观是非

      对于人我是非,《增一阿含经》写道:不诽谤于人,亦不观是非;但自观身行,谛观正不正。一、不诽谤人  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高;大海容纳百川,故能成其大。然而许多人不明此理,只因为嫉人所长或点滴私怨,而相互

  • 造作恶业后诚心忏悔还会受报吗? (济群法师)造作恶业后诚心忏悔还会受报吗?

    忏悔,包括忏和悔两方面。  关于业力能否忏悔的问题,我们首先不能存有自性见。因为业也是缘起的,是无自性的。既然是缘起的,必定可以对治,这一前提应当确定。否则,将业视为固定不变的力量,显然不符合佛法的缘起观

  • 人类社会动荡不安佛教揭开四大根源 (济群法师)人类社会动荡不安佛教揭开四大根源

      古往今来,人类社会始终处于动荡之中,而对社会安定破坏最大的莫过于战争。翻开人类历史,几乎可以说是一部战争史。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互相吞并。其后,这段战火纷飞的动荡时期由秦始皇统一中国暂告结

  • 对治烦恼的法宝 (济群法师)对治烦恼的法宝

      如何才能对治欲望?佛陀告诉我们: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

  • 放下屠刀真可以立地成佛吗? (济群法师)放下屠刀真可以立地成佛吗?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中国人的语言、词汇在无形中深受影响。以大众常用的成语、俗语为例,就有很多直接出自佛经,还有一些间接源自佛教。比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个成语,就是源自佛教,当然现在人们一般用引申义。但就这句成语本身来看,又当怎样理解?

  • 学佛不能讨价还价皈依是为成就自己 (济群法师)学佛不能讨价还价皈依是为成就自己

      皈依三宝最终目的,是使自己最终成为三宝。(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成为佛教徒,最基本的衡量标准便是皈依。正如入党需要宣誓、入学需要注册那样,通过相应仪式获得合法身份;皈依是成为佛教徒必须履行的入

  • 人生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看不清你自己 (济群法师)人生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看不清你自己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无明妄想不能证得。  人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看不清自己。所以,修行的首要任务是了解自己——知道究竟什么代表着你,什么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我们每天都在关注自己,处处以自我

  • 念佛修行须掌握八个核心 (济群法师)念佛修行须掌握八个核心

      不少人每天都在念佛,念了几十年,不可谓不精进,却看不到多少效果。烦恼一来,佛号就再也提不起,再也找不到了。为什么这颗心依然被烦恼所转?为什么这声佛号不能对治妄想?为什么往生极乐的愿望仍是模糊不清,若有

  • 命运不是上天赐予主宰还是我们自己 (济群法师)命运不是上天赐予主宰还是我们自己

      习惯从哪里来?无非就是某件事我们做多了、想多了,以致成为自然。比如,我们习惯于每天见到哪些人,习惯于每天做些什么,习惯于每天吃些什么,一旦这种习惯固定下来,就会逐步发展为某种生命模式,成为我们的性格。

  • 只有止恶行善生命才有光明前景 (济群法师)只有止恶行善生命才有光明前景

      如果有人请教佛法究竟讲些什么,恐怕一般人都难以解答。当年白居易曾这样请教鸟巢禅师:如何是佛法大意?鸟巢禅师答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说:三岁孩儿也解恁么道。鸟巢禅师却告诉他:三岁小儿虽道得,八十

  • 佛教并不消极我们应当进取而不执著 (济群法师)佛教并不消极我们应当进取而不执著

      一般人对佛教了解不多,容易产生一些误解,比如认为佛教讲究无住无念,无我相、无人相,同样否定执著,就是消极避世、毫无进取心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然而在佛教语境下,凡夫意味的

  • 中道—符合真理的方法 (济群法师)中道—符合真理的方法

      佛教的正道是中道。中道不是一种折中,而是符合真理、符合实相、与解脱相应的方法,佛陀将其总结为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佛陀在鹿野苑转法轮的时候,提出了中道的修

  • 拥有什么,就会牵挂什么 (济群法师)拥有什么,就会牵挂什么

      有情被执著所缚,拥有什么,就会牵挂什么。若是拥有财富,就害怕别人惦记他的财富;拥有地位,就害怕别人嫉妒他的权位;拥有娇妻,就害怕被别人窥视他的家庭。即使只是穿上一件贵重的新衣,也害怕弄脏了,小心翼翼地不

  • 佛教认为一个人的生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济群法师)佛教认为一个人的生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关于人类起源问题,佛教有过详细解答,比如一些佛经记载,地球最早人类来自色界第六天光音天,他们飞空而来。佛教认为,众生分为四种形态,胎生,化生,湿生,卵生,人类属于胎生。那么,入胎需要具备哪些因缘?在佛教经

  • 布施既能破除贫穷也能拥有福德 (济群法师)布施既能破除贫穷也能拥有福德

      布施,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施舍。《摄大乘论》云:又能破裂悭吝贫穷,及能引得广大财位福德资粮,故名为施。  布施又有不同内涵,如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是以财物帮助他人;法施,是以所学佛法及知识技术帮助

  • 执著越深干扰力量越大 (济群法师)执著越深干扰力量越大

      无始以来,我们纠缠于我法二执构成的错误设定,使之成为根深蒂固的习惯,与生俱来的本能。由此无明不觉,而有妄想颠倒的人生,而有种种迷乱的显现,并于其上产生相关设定。进而,对这些设定生起坚固执著,形成纷繁复

  • 克服修行中的障碍 (济群法师)克服修行中的障碍

      佛法告诉我们,修行如一人与万人敌,当然会有障碍。因为修行是改变原有习惯,对我们这颗混乱的心进行重新管理,全面整治。但无始以来,生命已形成巨大惯性,很难真正脱离原有运行轨道。这就必须发起出离心,也就是对

  • 供养是存钱的最佳方法“利息”很高 (济群法师)供养是存钱的最佳方法“利息”很高

      一说到供养,首先想到的是初一、十五,许多寺庙都有给佛、菩萨上供的习惯。还有,天天吃饭之前,我们都要供佛,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所以,供养也是修行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是对佛陀的尊重、恭敬的一种表达。供佛并

  • 真正能够影响生命走向的是心念的力量 (济群法师)真正能够影响生命走向的是心念的力量

      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痛苦之因?就必须放下对世间的执著。但这些执著是有粘性的,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需要通过相应的思维和观修来解决。念死无常,就是帮助我们对治执著的有效手段。  生命虽然生生不息,但我们

  • 我们对因果究竟信到什么程度 (济群法师)我们对因果究竟信到什么程度

      学佛的人,大约都以为自己是相信因果的。但扪心自问:我们对因果究竟信到什么程度?是深信不疑的信,还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式的信呢?  对于学佛者而言,深信业果是非常重要的。无明烦恼为什么会使我们流转生死?

  • 要敢于审视传统佛教中的陈规陋习 (济群法师)要敢于审视传统佛教中的陈规陋习

      寂静法师开示佛教有边,佛法无边。佛教传承佛法,佛法超越佛教。佛法是智慧和境界,不是知识、教条和迷信!,寂静法师推行人间佛教,以世人接受的现代讲解方式传递着佛法微妙的智慧。在他看来,佛法也好,圣贤智慧也

  • 定业和不定业、共业和不共业、引业和满业都分别是 (济群法师)定业和不定业、共业和不共业、引业和满业都分别是

      济群法师1984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随后至福建佛学院、闽南佛学院参学任教。多年来,教书育人,学修并重,为沩仰宗第十代传人。现任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并受聘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佛教鼓励发菩提心的人赚大钱 (济群法师)佛教鼓励发菩提心的人赚大钱

      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著。所以说,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而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待。在佛弟子中,有出家众,也有在家众;有唯求

  • 随喜,一本万利的修行方法 (济群法师)随喜,一本万利的修行方法

      随喜,即随顺他人的善行、成就和功德,并心生欢喜,称扬赞叹。当我们和这些善心善行相应时,同时也在成就自身的良善心行。所以,随喜也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法门之一,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随喜可以破除

  • 学佛者的信念 整理者说 (济群法师)学佛者的信念 整理者说

      呈现在你面前的这本《学佛者的信念》一书,是闽南佛学院济群法师受河北赵县柏林禅寺净慧法师的邀请,于一九九六年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法会期间,开设《普贤行愿品》讲座的录音整理。此次法会规模宏大,来自全国各

  • 僧伽资格与寺院职能 (济群法师)僧伽资格与寺院职能

      佛法住世,靠的是住持三宝,其中以佛菩萨造像为佛宝,三藏十二部典籍为法宝,剃发染衣的出家人为僧宝。但佛像高高在上,经典深奥难解,所以社会上很多人对佛教的印象,往往是来自现实中的出家人。出家人庄严脱俗、品

  • 三宝在你心中究竟有多少分量 (济群法师)三宝在你心中究竟有多少分量

      经过多年修学,我越来越真切地体会到皈依的重要性。遗憾的是,以往大家都重视得不够。多数只是把皈依当作一种仪式,好像仪式结束就大功告成,所作已办了。却不曾关注:三宝在心中究竟有多少份量,有多少地位。  

  • 生命的美容 (济群法师)生命的美容

      世人都很关注相貌和身体的美,其实,那种美是非常短暂的,所谓红颜易老,青春难驻。从佛法角度来看,世间一切都是无常的。我们的一生,色身从小到大,由盛而衰,其间种种变化,就像时光的脚步,不曾少息。所以,永葆青春

  • 学佛发心两大误区佛子应当尽力避免 (济群法师)学佛发心两大误区佛子应当尽力避免

      普通人因为从凡夫心出发,所以成就了凡夫心。那么学佛者的发心是否就正确呢?其实也不尽然。很多学佛者的发心,并没有摆脱原有的心行习惯,也不属于正确的发心。一、基于某种贪著而发心  学佛者的发心,往往存在

  • 色身不能代表真正的我 (济群法师)色身不能代表真正的我

      通常,每个人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身体。当我们为他人付出一些劳动,总会计较报酬、计较得失。可一生几十年的光阴,都在为我们的色身服务,忙它的衣食、忙它的成长,却无怨无悔。这样看来,色身似乎理所当然地代表着

  • 认识你生存的空间 我们活在哪里 (济群法师)认识你生存的空间 我们活在哪里

      我们每天活在哪里?其实,并不在我们所以为的现实中,而是在这个无形无相而又变幻莫测的内心世界。比如,我喜欢谁或讨厌谁,我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是谁在主宰这一切?正是内心抉择的结果。为什么你会喜欢某人?是贪爱

  • 佛教传统义解与现代学术之融合 (济群法师)佛教传统义解与现代学术之融合

      现在,佛教界从各个佛学院开始,慢慢趋向佛学的学术研究。现在学术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基本上是欧美、日本的。这里有一点值得我们重视,即佛陀说教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契理和契机。长期以来,根据我个人对学术界的

  • 《十善业道经》的启示 (济群法师)《十善业道经》的启示

    一、绪论  (一)、学习本经的意义  今天,我要讲的经典是《佛说十善业道经》。这是一部大家比较陌生的经典。有人可能会问:佛教的经典很多,就我们平常比较熟悉的如《普贤行愿品》、《金刚经》、《地藏经》

  • 佛教在商业浪潮中反思:寺院经济的合理使用 (济群法师)佛教在商业浪潮中反思:寺院经济的合理使用

      寺院的财物通称三宝物,也就是属于三宝所有,分别为佛物、法物、僧物。佛物是佛陀在世时信徒供养他老人家的,只有佛陀本人才有资格享用,现在则可用于庄严佛像;法物是用于佛法的流通;而僧物则是用于僧人的

  • 世界上真的有鬼吗?为何一般人死活看不见 (济群法师)世界上真的有鬼吗?为何一般人死活看不见

      编者按:中国古代传统中所说的鬼神与佛教经典所说的鬼神原是两个概念,不可混为一谈;再进一层分析,佛教六道中的饿鬼与民间俗称的恶鬼也不可以混淆,具体所指并不一样。对一般人来说,哪有那么容易见鬼? 

  • 济群法师举例说明“心能转物”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举例说明“心能转物”

      问:从理上能够理解心能转物,但有没有实例呢?  答:心能转物有两种情况。在现实中,我们也随时都在转物。如将木头加工成桌子,即心能转物的例子。事实上,人类对世间所有事物的改造,都属于心能转物的范

  • 初果圣者究竟得到果位没有 (济群法师)初果圣者究竟得到果位没有

      《金刚经》第九分为一相无相分,说明了如何看待声闻果位的问题。佛陀问须菩提说:根据你的认识,初果圣者须陀洹能否认为,我得到了须陀洹这样一个果位?就像世间人那样,觉得我取得了某个学历,得到了某个职

  • 让理解成为定解 (济群法师)让理解成为定解

      我们对法义的理解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理论层面,二是现实层面。佛法能不能用得起来,首先取决于理论层面的理解是否完整、准确、透彻。具备这个基础,才能在现实层面去对照、检验并接受。比如无常,有关于无常

  • 边做边放下 (济群法师)边做边放下

      凡夫都处在意识层面,处在有造作的状态。修行,必须超越有造作的状态,才能契入无造作的层面。三种般若中,文字般若和观照般若是有造作的,实相般若才是无造作的。通过内观等训练,可以培养内在的觉知力、观

  • 为什么说一切法都是佛法? (济群法师)为什么说一切法都是佛法?

      《金刚经》说,一切法都是佛法。很多人感到疑惑,那么基督教也是佛法吗?某某功也是佛法吗?如果这样理解就错了。  一切法都是佛法的内涵在于,一切法的本质是空性。正因为如此,在我们日常的行住坐卧中,

  • 谁都会的观察修 (济群法师)谁都会的观察修

      观察修和安住修是将法义从概念落实到心行的途径,不少人觉得有困难,修不起来。事实上,我们对观察修和安住修的运作并不陌生。因为凡夫心也是这么建立起来的,可以说,我们无始以来一直在做观察修和安住修。

  • 迷了,赶快找出路 (济群法师)迷了,赶快找出路

      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经验,如果呆在一片漆黑的房间,只要出现任何一点异常响动,都会让人胡思乱想,甚至惊恐万状,衍生出许许多多的可怕想象。事实上,我们的生命状态正是如此。因为迷惑,就会导致种种误解,带

  • 谁有资格弘法? (济群法师)谁有资格弘法?

      问:弘法是续佛慧命的事业,因此也有人说,必须有修有证才能讲经说法,这是不是有具体的标准?作为一个多年从事弘法事务的法师,您认为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才足以担当起这样的职责?  答:有修有证的概念本

  • 安住的两种模式 (济群法师)安住的两种模式

      定,即止心一处,包括有所止和无所止。  有所止,是在修定过程中将心安住于某个对象。虽然任何对象都可使心安住,但在佛法修行中,修定为发慧前导,故应选择相应的善所缘,既不会引发负面情绪,又有助开启

  • 菩萨的六门必修课 (济群法师)菩萨的六门必修课

      菩萨道的修行有六个主要项目,又称六度。  一是布施,有财布施和法布施之分。前者属于物质慈善,后者属于心灵慈善,意义更为重大。因为物质慈善只能解决暂时的生活困难,而心灵慈善才能让人彻底解除烦恼痛

  • 用法来做什么? (济群法师)用法来做什么?

      无始劫来,我们被无明和由此造作的业力推动着,过去无法自主,现在仍无法自主,只能茫然地继续轮回。所以,十二因缘的第一支就是无明,由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

  • 佛陀有相还是无相 (济群法师)佛陀有相还是无相

      佛陀是佛教徒最为景仰的导师,也是我们的学习榜样和礼敬对象。学佛,是以佛、法、僧三宝为皈依处,通过闻思修,集资净障,最终圆满佛陀那样的慈悲和智慧。对于后世的佛弟子来说,佛陀已经涅槃,是以造像作为

  • 谁在度众生? (济群法师)谁在度众生?

      如果菩萨在度化众生的过程中,觉得有一个我在度众生,或是觉得有众生可度,就不是合格的菩萨。因为菩萨已经证得空性,知道没有实在的我,也没有实在的众生。虽然知道这一切了不可得,但众生当下确实在痛苦中

  • 当代居士教育的探索 (济群法师)当代居士教育的探索

    一、引言:当代居士修学的困扰  近年来,随着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人们萌生了更多的精神需求。社会上在家学佛的信众与日俱增。这是一个有目共睹的可喜现象。但是,这些信众能否真正通过修学佛法,解脱烦恼,走

  • 现代人普遍活得很累,无非是这个原因 (济群法师)现代人普遍活得很累,无非是这个原因

      现代人普遍活得很累,原因是什么?  无非是因为贪著,因为心对外境粘得太紧,对财富和权力粘得太紧。  当我们有十分在乎时,会带来十分的压力;而当我们有一百分在乎时,就会带来一百分的压力;当这种在

  • 转化各种逆境,你必须具备这一能力 (济群法师)转化各种逆境,你必须具备这一能力

      面对同样的境界时,不同人会有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区别就在于是否接纳。如果我们有接纳现实的能力,即使面对逆境,也能处之泰然,积极应对,而不会对内心造成任何痛苦烦恼。如何具备这一能力?  首先要从

  • 看不到来世你还会相信因果吗? (济群法师)看不到来世你还会相信因果吗?

    佛教所讲的因果是三世论,不仅贯穿着我们的今生,也贯穿着无尽的过去和未来。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其中极其微小的一部分。对于不具备宿命通的凡夫来说,既看不到过去,看不到来世,也看不清现在,所以才会心存侥幸。如何才能加深对因果的认识?必须时常亲近善知识,

  • 欲望少一点,幸福就多一点 (济群法师)欲望少一点,幸福就多一点

      我们现在有了那么多便利的生活用品,可以从洗衣做饭的劳作中解放出来,却没能因此过得悠闲,反而活得更累。为什么?  在过去的年代,我们虽然物质清贫,但相对单纯,也没有攀比带来的压力。但在今天这个全

  • (济群法师)供养是存钱的最佳方法,“利息”很高

      一说到供养,首先想到的是初一、十五,许多寺庙都有给佛、菩萨上供的习惯。还有,天天吃饭之前,我们都要供佛,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所以,供养也是修行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是对佛陀的尊重、恭敬的一种表达

  • 既然看不到来世,为何还要深信因果? (济群法师)既然看不到来世,为何还要深信因果?

      阿弥陀佛把他因地当中,无量劫以来备修菩萨六度万行,所有的功德,以及果地上佛的十种力,四种无畏,十八不共法,涅槃的种种的功德,来庄严这六字洪名!所以这六字洪名成为万德洪名,就是阿弥陀佛所有的功德

  • 念佛修行人必须要掌握八个核心 (济群法师)念佛修行人必须要掌握八个核心

      不少人每天都在念佛,念了几十年,不可谓不精进,却看不到多少效果。烦恼一来,佛号就再也提不起,再也找不到了。为什么这颗心依然被烦恼所转?为什么这声佛号不能对治妄想?为什么往生极乐妄想的愿望仍是模

  • 接纳不幸才是人生幸福的首要保障 (济群法师)接纳不幸才是人生幸福的首要保障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生活中,时常会发生各种不幸,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家庭、情感、事业、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都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变故。很多人本来过得风平浪静,但只要发生一点挫折,甚

  • 为什么说一切法都是佛法? (济群法师)为什么说一切法都是佛法?

      《金刚经》说,一切法都是佛法。很多人感到疑惑,那么基督教也是佛法吗?某某功也是佛法吗?如果这样理解就错了。  一切法都是佛法的内涵在于,一切法的本质是空性。正因为如此,在我们日常的行住坐卧中,

  • 当代居士教育的探索——以菩提书院为例 (济群法师)当代居士教育的探索——以菩提书院为例

    一、引言:当代居士修学的困扰  近年来,随着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人们萌生了更多的精神需求。社会上在家学佛的信众与日俱增。这是一个有目共睹的可喜现象。但是,这些信众能否真正通过修学佛法,解脱烦恼,走

  • 人们效率越高,怎么反而变得越忙呢? (济群法师)人们效率越高,怎么反而变得越忙呢?

      傍晚的放生池很清静。独自走在园中,仿佛回到了山里。  今天,是今年第一次赤脚走路,可能因为许久不曾赤脚,感觉路上的石子很有些硌脚。起初还不怎么适应,走着走着就习惯了。  通过步行的方式修行,在

  • 佛教反对纵欲 并不提倡一味禁欲 (济群法师)佛教反对纵欲 并不提倡一味禁欲

      社会上的人普遍认为出家人是禁欲主义者,所以年轻人听到学佛不免有几分畏惧:学佛后能否结婚?能否继续常人的生活?似乎学佛后就要到深山里与世隔绝,世上的一切都不能拥有、不能享受,很多人因此对学佛望而

  • 人类产生负面情绪 根源在贪嗔痴三毒 (济群法师)人类产生负面情绪 根源在贪嗔痴三毒

      佛法以缘起看世界,这就告诉我们,每种想法和情绪既非无中生有亦非一成不变,而是在特定因缘和观念引导下形成。错误的观念,正是负面 情绪产生的土壤。就像我们对某人或某物生起贪心,这种贪从哪里来?为什

  • 修学佛法,这两种人才能有成就 (济群法师)修学佛法,这两种人才能有成就

      忏悔的意思是什么呢?忏,忏除过去所犯的过错;悔是后悔,改过自新。忏悔是对自己所犯的错误,生起悔过心理,痛改前非,保证不再犯第二次了。忏悔,并不是佛教特有的法门,像基督教、伊斯兰教都很重视忏悔,

  • 修学佛法这两种人才能有成就 (济群法师)修学佛法这两种人才能有成就

      忏悔的意思是什么呢?忏,忏除过去所犯的过错;悔是后悔,改过自新。忏悔是对自己所犯的错误,生起悔过心理,痛改前非,保证不再犯第二次了。忏悔,并不是佛教特有的法门,像基督教、伊斯兰教都很重视忏悔,

  • 学佛发心两大误区,看你能否对号入座 (济群法师)学佛发心两大误区,看你能否对号入座

      普通人因为从凡夫心出发,所以成就了凡夫心。那么学佛者的发心是否就正确呢?其实也不尽然。很多学佛者的发心,并没有摆脱原有的心行习惯,也不属于正确的发心。一、基于某种贪著而发心  学佛者的发心,往

  • 谈论轮回中有哪六种苦 (济群法师)谈论轮回中有哪六种苦

      说到解脱,首先要有解脱的意向,也就是出离心。怎样才能生起出离心?这就必须真切意识到轮回是苦。就像一个人饱受病苦折磨之后,自然就会迫切地想要摆脱。  在忆念重点上,下士道是观地狱、饿鬼、畜生的三

  • 你的世界只装着一个人当然会孤独 (济群法师)你的世界只装着一个人当然会孤独

      生命本身是圆满的,是自立并具足一切的,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依赖。  但无明带来的贪心,却不断怂恿我们寻找外在的依赖。不幸的是,任何外在事物都是不可靠的,是无法永久依赖的。所以,我们在寻找的过程中,

  • (济群法师)我们越来越浮躁的心靠什么去滋润

      人类总是不停地追逐,却不懂得对已经拥有的一切心怀感恩。我们能拥有明亮的眼睛就是财富,因为对于那些盲人来说,绚丽多姿的彩色世界是不存在的;我们能拥有清晰的听觉也是财富,因为对于那些聋人来说,悦耳

  • 90%的学佛者都会有的发心误区 (济群法师)90%的学佛者都会有的发心误区

      学佛者的发心往往存在两种误区。一是从开始发心就不对,是带着某种贪著开始学佛。深究起来,可能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以此作为起点。  有些人是被寺院庄严的环境所感染,走入寺院后觉得非常安详,因而发心前

  • 佛教四观教你遇事不生气! (济群法师)佛教四观教你遇事不生气!

      当我们面对逆境或受到伤害时,应以智慧观照自己的心,而不是随着嗔心跑。  遇到事情时要勤修以下四观,可选择其中之一观即可:  一观:世上没有一个坏人、恶人、敌人,所谓的恶人是因为其错误的认识和习

  • 不皈依学佛算是佛教徒吗?修行一定要皈依吗? (济群法师)不皈依学佛算是佛教徒吗?修行一定要皈依吗?

    问:不皈依学佛算是佛教徒吗?修行一定要皈依吗?  济群法师:没皈依不算佛教徒,修行一定要皈依!  皈依才是佛教徒,如果一个人没皈依的话,他还不能算是一个佛教徒,他没办法得到最基本的三皈依的体,三皈

  • 从念恩到报恩 (济群法师)从念恩到报恩

      我们之所以发不起菩提心,多半是觉得众生和自己没什么关系。既然没有关系,为什么要慈悲他们,为什么要利益他们?这就需要调整观念,化解对众生的陌生与隔阂。  佛法告诉我们,众生在无尽轮回中都曾互为亲

  • 布施供养是存钱最佳方法 (济群法师)布施供养是存钱最佳方法

      一说到供养,首先想到的是初一、十五,许多寺庙都有给佛、菩萨上供的习惯。还有,天天吃饭之前,我们都要供佛,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所以,供养也是修行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是对佛陀的尊重、恭敬的一种表达

  • 一念通三世 (济群法师)一念通三世

      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  我于一念见三世,所有一切人师子,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脱及威力。  这里有两个颂,主要是强调在修行中,念头到底有多重要?&lsq

  • (济群法师)不想太累,其实有方法

      现代人普遍活得很累,原因是什么?  无非是因为贪著,因为心对外境粘得太紧,对财富和权力粘得太紧。当我们有十分在乎时,会带来十分的压力;而当我们有一百分在乎时,就会带来一百分的压力;当这种在乎超

  • 一个根本三大要领建设汉传佛教 (济群法师)一个根本三大要领建设汉传佛教

      在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的今天,如何使之发扬光大,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资源,对教义的解读发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佛教自身的健康发展。就教界目前现状来看,的确取得了许多喜人成绩,但问题也不容

  • (济群法师)修行路上的地图

      近年来,《道次第》在汉传佛教地区日渐盛行,这一现象绝非偶然,而是反映了大众在修学上的实际需要。今天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资讯空前发达。对学佛者来说,不必出门就可接触到汉传各宗乃至三大语系的相关典

  • 成佛的目标不是踏破铁鞋,而是回到当下 (济群法师)成佛的目标不是踏破铁鞋,而是回到当下

      顿教的修行是从真心入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在迷惑系统之外,每个众生都具有觉悟的潜质,具有成佛的力量。修行所要做的,不是要成就什么,而是直接体认这个觉悟本体。  这一见

  • 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这俩字 (济群法师)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这俩字

      我想大家应该有这样的体会,当内心贪婪、仇恨、焦虑、恐惧、嫉妒、自私等负面心理产生活动时,不仅会使心痛苦纠结,甚至会使身体产生不良反应。只要这些心理得不到解决,问题将接踵而至,永无宁日。  同样

  • 学佛犯错如何弥补? (济群法师)学佛犯错如何弥补?

      老人学佛有没有用?晚年犯了错误如何弥补?有效方法在这里。  答:对每个人来说,任何时侯学佛都不会早,也不会晚。人生难得,佛法难闻。有机会听闻佛法,就应及时把握。而从修行角度来说,也不在于时间早

  • 潜伏在生命中的痛苦 (济群法师)潜伏在生命中的痛苦

      说到解脱,首先要有解脱的意向,也就是出离心。怎样才能生起出离心?这就必须真切意识到轮回是苦。就像一个人饱受病苦折磨之后,自然就会迫切地想要摆脱。  在忆念重点上,下士道是观地狱、饿鬼、畜生的三

  • 出家后是否就没有烦恼了 (济群法师)出家后是否就没有烦恼了

      出家后是否就没有烦恼了?长期吃素会有障碍吗?  答:如果说彻底没有烦恼,那就是阿罗汉,就是佛陀了。  作为一个从事弘法事务的法师来说,能对一个问题有正确无误的认识,就有资格来弘扬这个问题;能对

  • 念佛修行人必须要掌握八个核心 (济群法师)念佛修行人必须要掌握八个核心

      不少人每天都在念佛,念了几十年,不可谓不精进,却看不到多少效果。烦恼一来,佛号就再也提不起,再也找不到了。为什么这颗心依然被烦恼所转?为什么这声佛号不能对治妄想?为什么往生极乐妄想的愿望仍是模

  • 修学佛法 这两种人才能有成就 (济群法师)修学佛法 这两种人才能有成就

      忏悔的意思是什么呢?忏,忏除过去所犯的过错;悔是后悔,改过自新。忏悔是对自己所犯的错误,生起悔过心理,痛改前非,保证不再犯第二次了。忏悔,并不是佛教特有的法门,像基督教、伊斯兰教都很重视忏悔,

  • 欲望少一点 幸福就多一点 (济群法师)欲望少一点 幸福就多一点

      我们现在有了那么多便利的生活用品,可以从洗衣做饭的劳作中解放出来,却没能因此过得悠闲,反而活得更累。为什么?  在过去的年代,我们虽然物质清贫,但相对单纯,也没有攀比带来的压力。但在今天这个全

  • 精神追求的提升 (济群法师)精神追求的提升

      现在很多人富起来了,但幸福却没有随之而至。为什么?就是因为心态有问题,因为缺乏正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追求。  当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扭曲了,物质只能加速他的变态;当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坍塌了,再多的物质

  • 你为什么活得很累? (济群法师)你为什么活得很累?

      现代人普遍活得很累,原因是什么?  无非是因为贪著,因为心对外境粘得太紧,对财富和权力粘得太紧。  当我们有十分在乎时,会带来十分的压力;而当我们有一百分在乎时,就会带来一百分的压力;当这种在

  • 如何具备转化各种逆境的能力 (济群法师)如何具备转化各种逆境的能力

      面对同样的境界时,不同人会有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区别就在于是否接纳。如果我们有接纳现实的能力,即使面对逆境,也能处之泰然,积极应对,而不会对内心造成任何痛苦烦恼。  如何具备这一能力?  首先

  • 怎样才是如理如法的发愿 (济群法师)怎样才是如理如法的发愿

      怎样才是如理如法的发愿?下面就一起来听听济群法师怎么说。  发愿,就是树立学佛目标。每个人发心不同,所以,发愿内容也不尽相同。我们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可在每天临睡前,面向西方合掌发愿:愿生西

  • 我们应怎样和众生结缘 (济群法师)我们应怎样和众生结缘

      人和人之间该怎样相处?如何才能和众生广结善缘?济群法师是这样说的:  如果我们以欢喜心接纳一切人,以柔和心理解一切人,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人,以恭敬心尊重一切人,以感恩心报答一切人,就能与众生结下

  • 不住于空 不落入有 (济群法师)不住于空 不落入有

      《金刚经》的修行,从所缘的境,说无相、无所得;从能缘的心,觅心了不可得。  这是否意味着,修行什么都不要做呢?如果觉得什么都不要做,什么善法都不要修,就会偏空,甚至落入断灭见,而且无法积累福德

  • 自我的三种表现 (济群法师)自我的三种表现

      在佛教经典中,有大量篇幅在对这个我进行批判。佛教认为,这种对自我的错误认定,正是制造轮回的根本。而对凡夫来说,我们往往本能地觉得生命中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佛法称之为俱生我执。  究竟什么代表我

  • 让正念成为内心的常规状态 (济群法师)让正念成为内心的常规状态

      什么是正见?佛教对心理的归纳,除了普通心理和不善的心理以外,第三是善的心理。这是与解脱相应的心理,比如戒定慧。其中,又以慧为根本,即对世界和人生的正确认识。具备这种认识,并对此深信不疑就是佛法

  • 修行的首要任务是了解自己 (济群法师)修行的首要任务是了解自己

      人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看不清自己。所以,修行的首要任务是了解自己——知道究竟什么代表着你,什么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我们每天都在关注自己,处处以自我为中心。那么,我们现在认定的这些身份、相貌、想法等

  • 解脱道和菩萨道是何关系 (济群法师)解脱道和菩萨道是何关系

      佛教分为很多宗派,听起来非常复杂,但其实,归纳起来也就是解脱道和菩提道这两大根本。那么这两者是什么关系呢?下面就听听济群法师来说一说吧。  佛教虽有很多宗派,但不论什么宗派,都要汇归到解脱道和

  • 佛教并不提倡一味禁欲 (济群法师)佛教并不提倡一味禁欲

      社会上的人普遍认为出家人是禁欲主义者,所以年轻人听到学佛不免有几分畏惧:学佛后能否结婚?能否继续常人的生活?似乎学佛后就要到深山里与世隔绝,世上的一切都不能拥有、不能享受,很多人因此对学佛望而

  • 一切问题无非是人的问题 (济群法师)一切问题无非是人的问题

      在多数人的印象中,似乎觉得佛法离生活很遥远。其实,佛法是人生的大智慧。人生存在的所有问题,都可以通过佛法,帮助我们建立正确认识,并提供究竟的解决途径。为什么能这样?因为世界的所有问题,无非是人

  • 古老佛教的现实作用 (济群法师)古老佛教的现实作用

      问:佛教对当今社会有什么积极意义?  济群法师答:佛教是人本的。佛陀说法四十九年,就是立足于对现实人生的关怀。在今天,佛教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其实,只要三宝还住世,寺院还存在,即使暂时不能为社

  • 律宗是怎样修行和开悟的? (济群法师)律宗是怎样修行和开悟的?

      济群法师开示:中国八大宗派都有很多修行法门,而且都是相互联系的,以律宗而言,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学佛、成佛的修行系统,戒律只是修行的基础。我们不论学那个宗派,不论是在家或出家修行,都要以戒为基础,

  • 学佛的目的并不是放弃一切 (济群法师)学佛的目的并不是放弃一切

      对于学佛的目的,有些弟子会在学佛后认识到,修行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自然会投入更多精力。  不过我们现在所引导的是菩萨道的修行,不是要放弃一切,而是要更积极地做有益社会的事。  我们提倡学佛者能

  • 看清自己是人最根本的问题 (济群法师)看清自己是人最根本的问题

      人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看清自己。修行的首要任务是了解自己——知道究竟什么代表着你,什么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我们每天都在关注自己,处处以自我为中心。那么,我们现在认定的这些身份、相貌、想法等,究

  • 习惯与人生 命运不是上天赐予的 (济群法师)习惯与人生 命运不是上天赐予的

      习惯与人生,首先习惯从哪里来?无非就是某件事我们做多了、想多了,以致成为自然。比如,我们习惯于每天见到哪些人,习惯于每天做些什么,习惯于每天吃些什么,一旦这种习惯固定下来,就会逐步发展为某种生

  • 只有止恶行善 生命才有光明前景 (济群法师)只有止恶行善 生命才有光明前景

      佛法非常重视正见。所谓见,就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什么是生命延续的规律?什么是世界形成的规律?世界和我们又是什么关系?对于这些问题,佛法的解释就是缘起、因果。说到因果,很多人往往关注外在因果,

  • 进取与执着是不同的 佛教提倡进取心 (济群法师)进取与执着是不同的 佛教提倡进取心

      任何一个真正学佛的人,首先要建立一种崇高的目标,然后为实现目标不断努力。佛弟子在修行时都要发菩提心,正如四弘誓愿所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而每个菩萨

  • 忏悔是人格的清洗剂 清洗人格的污点 (济群法师)忏悔是人格的清洗剂 清洗人格的污点

      什么是忏悔?忏,忏除过去所犯的过错;悔是后悔,改过自新。忏悔是对自己所犯的错误,生起悔过心理,痛改前非,保证不再犯第二次了。忏悔,并不是佛教特有的法门,像基督教、伊斯兰教都很重视忏悔,共产党也

  • 广修供养 因为供养是存钱的最佳方法 (济群法师)广修供养 因为供养是存钱的最佳方法

      一说到供养,首先想到的是初一、十五,许多寺庙都有给佛、菩萨上供的习惯。还有,天天吃饭之前,我们都要供佛,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所以,供养也是修行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是对佛陀的尊重、恭敬的一种表达

  • 佛弟子学佛必备的基本德行 (济群法师)佛弟子学佛必备的基本德行

    济群法师:佛弟子学佛的德行  【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维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

  • 佛弟子有正见才能解脱 (济群法师)佛弟子有正见才能解脱

      学佛是为了追求解脱。那么,怎样才能解脱?佛弟子有正见才能解脱。为什么这样说?解脱与正见有何关系?  我们都知道,佛法由教法和证法两部分组成,二者不可分割。以往,有些人将教理和实修对立起来,在修

  • 学佛到底为了什么 (济群法师)学佛到底为了什么

      问:现在有一些企业领导对佛教很感兴趣,但因为身份、地位等种种原因或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佛,或碍于面子不愿意公开学佛。虽然有向善之心,有时却基于习气做一些不对的事,他们能不能学佛?学佛到

  • 这些潜伏在生命中痛苦 你有吗? (济群法师)这些潜伏在生命中痛苦 你有吗?

      说到解脱,首先要有解脱的意向,也就是出离心。怎样才能生起出离心?这就必须真切意识到轮回是苦。就像一个人饱受病苦折磨之后,自然就会迫切地想要摆脱。  在忆念重点上,下士道是观地狱、饿鬼、畜生的三

  • 看不到来世还信因果吗 (济群法师)看不到来世还信因果吗

      问:既然看不到来世,为何还要深信因果?  济群法师答:学佛的人,大约都以为自己是相信因果的。但扪心自问:我们对因果究竟信到什么程度?是深信不疑的信,还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式的信呢?  对于学佛

  • 转化各种逆境 你必须具备这一能力 (济群法师)转化各种逆境 你必须具备这一能力

      面对同样的境界时,不同人会有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区别就在于是否接纳。如果我们有接纳现实的能力,即使面对逆境,也能处之泰然,积极应对,而不会对内心造成任何痛苦烦恼。  如何具备这一能力?  首先

  • 坚定道念是抵制诱惑纯洁僧团关键 (济群法师)坚定道念是抵制诱惑纯洁僧团关键

      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商品社会,虽然民众生活因此得到了改善,但一味发展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包括生态环境的破坏,社会道德的下降,纯朴民风的失去。而所有这些,无论对于社会还是个体都非常重

  • 佛教并不消极 我们应当进取而不执著 (济群法师)佛教并不消极 我们应当进取而不执著

      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近佛教,其实这是对佛教的误解。  从世俗意义上说,进取心是好事;从佛教角度看,进取心同样被肯定。  任何一个真正学佛的人,首先要建立

  • 看破无常不是逃避现实 不执著不等于消极 (济群法师)看破无常不是逃避现实 不执著不等于消极

      无常,是世间的真相,是人生的实质。所以认识无常非但不是逃避现实,恰恰是要我们认清人生最大的现实,整体的现实。世人总是将无常当做人生障碍,当做破坏幸福的无形杀手,那是自身错误观念造成的。若能透彻

  • 勤修四观是化解不生气的有效方法 (济群法师)勤修四观是化解不生气的有效方法

    遇到事情时要勤修以下四观,可选择其中之一观即可:  一观:世上没有一个坏人、恶人、敌人,所谓的恶人是因为其错误的认识和习气导致了错误的行为,我们应该予以理解。  二观:人生如梦,在此梦中我们不应沉

  • 布施既能破除贫穷 也能拥有福德 (济群法师)布施既能破除贫穷 也能拥有福德

      布施,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施舍。《摄大乘论》云:又能破裂悭吝贫穷,及能引得广大财位福德资粮,故名为施。  布施又有不同内涵,如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是以财物帮助他人;法施,是以所学佛法及知识

  • 修行中最大的敌人 勿让凡夫心抢占频道 (济群法师)修行中最大的敌人 勿让凡夫心抢占频道

      自我诡计多端,它会寻找各种借口来调动我们的凡夫心。我们的内心世界中有无数频道,有时我们明明打开的是这个频道,却会被另一个信号更强的频道抢占。我们平时打开电视时也会遇到类似的现象。自我不仅信号强

  • 认识你生存的空间 我们活在哪里 (济群法师)认识你生存的空间 我们活在哪里

      我们每天活在哪里?其实,并不在我们所以为的现实中,而是在这个无形无相而又变幻莫测的内心世界。比如,我喜欢谁或讨厌谁,我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是谁在主宰这一切?正是内心抉择的结果。为什么你会喜欢某人

  • 随喜 一本万利的修行方法 (济群法师)随喜 一本万利的修行方法

      随喜,即随顺他人的善行、成就和功德,并心生欢喜,称扬赞叹。当我们和这些善心善行相应时,同时也在成就自身的良善心行。所以,随喜也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法门之一,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随喜

  • 为什么我们经常感觉孤独 总在寻找依靠 (济群法师)为什么我们经常感觉孤独 总在寻找依靠

      但无明带来的贪心,却不断怂恿我们寻找外在的依赖。不幸的是,任何外在事物都是不可靠的,是无法永久依赖的。所以,我们在寻找的过程中,内心始终没有安全感。我们的身体、家庭和事业,哪一样是永恒不变的?

  • 从念恩到报恩 (济群法师)从念恩到报恩

      我们之所以发不起菩提心,多半是觉得众生和自己没什么关系。既然没有关系,为什么要慈悲他们,为什么要利益他们?这就需要调整观念,化解对众生的陌生与隔阂。  佛法告诉我们,众生在无尽轮回中都曾互为亲

  • 你的世界只装着一个人当然会孤独 (济群法师)你的世界只装着一个人当然会孤独

      生命本身是圆满的,是自立并具足一切的,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依赖。  但无明带来的贪心,却不断怂恿我们寻找外在的依赖。不幸的是,任何外在事物都是不可靠的,是无法永久依赖的。所以,我们在寻找的过程中,

  • 修学佛法这两种人才能有成就 (济群法师)修学佛法这两种人才能有成就

      忏悔的意思是什么呢?忏,忏除过去所犯的过错;悔是后悔,改过自新。忏悔是对自己所犯的错误,生起悔过心理,痛改前非,保证不再犯第二次了。忏悔,并不是佛教特有的法门,像基督教、伊斯兰教都很重视忏悔,

  • 不接纳,痛苦的放大器 (济群法师)不接纳,痛苦的放大器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生活中,常常有信众来倾诉他们的不幸遭遇。包括健康问题,比如自己患有疾病乃至绝症;生死问题,比如亲朋好友突然去世;家庭问题,比如儿女教育、夫妻感情等等。此外,还有人际关系、

  • 金刚经的智慧不生烦恼降伏其心 (济群法师)金刚经的智慧不生烦恼降伏其心

      从通达空、无住入手,烦恼自然不生,其心自然降伏。  学习佛法,首先应该知道佛法能解决什么问题。如果对此没有明确的认识,一定尚未树立正信。因为不明了佛法能够解决什么问题,也就不知道学佛究竟是为了

  • 缘起和无常 (济群法师)缘起和无常

      佛法是缘起论。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佛法对世界的认识,那就是因缘因果。佛法认为,世间一切现象,乃至我们的色身,都是缘生缘灭、缘聚缘散的。各种条件具备,就有某种现象产生;相关条件败坏,现象也会随之消

  • 为什么要给佛像开光?只有“开光”才灵验吗? (济群法师)为什么要给佛像开光?只有“开光”才灵验吗?

    问:佛教为什么要给佛菩萨像开光?佛像只有开光才灵验吗?  济群法师答:供养佛菩萨,主要是为了增长佛教信众对三宝的信心,在恭敬中约束身心,培植善根福德因缘。这就涉及一个关键问题:当佛教信众请到一尊佛

  • 供养是存钱的最好的办法 (济群法师)供养是存钱的最好的办法

      一说到供养,首先想到的是初一、十五,许多寺庙都有给佛、菩萨上供的习惯。还有,天天吃饭之前,我们都要供佛,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所以,供养也是修行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是对佛陀的尊重、恭敬的一种表达

  • 修行的核心就是修心 (济群法师)修行的核心就是修心

      佛教自古就被称作心性之学,并被国人奉为修身养性的指南。因为佛教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心,包括对各种心理的剖析,也包括对心灵的净化、改善和提升。  从这个意义上说,修行的核心就是修心。因为我们的一切

  • 对佛菩萨最好的供养是法供养 (济群法师)对佛菩萨最好的供养是法供养

      以如是等供养具,常为供养。前面所说的衣服、鲜花、音乐、食品、涂香、各种油灯……这么多的东西去供养十方三世诸佛、菩萨,以及世界上所有的一切众生。看起来这功德当然很大。但普贤菩萨接着告诉我们:善男

  • 六道轮回的起点和终点 (济群法师)六道轮回的起点和终点

      对于没有经过禅修训练的人来说,每当念头生起,心就会粘着其上、追随不舍,进而把这个念头当作自己。不知念头只是因缘所生,它的本身并不是你。因为缺乏观照,我们又会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心念的瀑流,带来种种

  • 回忆在南山广化寺的求学生涯 (济群法师)回忆在南山广化寺的求学生涯

    说起广化寺,在佛教界大概是无人不知的。这么一个过去默默无闻的地方,怎么会在短时间内成为全国闻名的道场呢?这要归功于圆拙老法师。圆老早年亲近过弘一律师,持律严谨,生活朴素,并发心致力于建设一个如法的修行道场,成就僧众修行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府开始落实

  • 我似乎生来就是为了出家的 (济群法师)我似乎生来就是为了出家的

      见到济群法师,他正在西园戒幢律寺一间独居的禅房内盘腿打坐,墙壁上的一副对联巧妙地嵌入了法师的名号,发心求正觉,忘己济群生。法师身前的小几放着茶道的全部用具。合十见礼,彼此坐下,法师一袭灰衣,面

  • 追求财富和道德并不是矛盾的 (济群法师)追求财富和道德并不是矛盾的

      在传统的儒家哲学中,往往将义和利对立起来,因此很少谈及利益。至少在表面上,大多数人都耻于言利,似乎金钱就是庸俗的代名词。应当看到,尽管君子固穷的清贫思想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落实到生活中,还

  • 当五欲六尘现前时,如何心静? (济群法师)当五欲六尘现前时,如何心静?

    问:当五欲六尘的境界现前时,怎样才能把心静下来?  济群法师答: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一种智慧的观照和觉照。当境界现前时,我们往往会产生与之相关的念头和妄想,这时,我们就要运用智慧来观照它。  对

  • “放下屠刀”就真的可以成佛吗? (济群法师)“放下屠刀”就真的可以成佛吗?

    有句话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很多人感到不解,“放下屠刀”这么简单的事,难道可以使我们成佛吗?须知,我们要放下的不仅是手中的屠刀,更是内在的杀心,内在的恶念。如果我们能将所有恶念转化为善念,将所有杀心转化为悲心,当下的心,就与佛菩萨

  • 如何理解“明心见性”? (济群法师)如何理解“明心见性”?

    问:如何理解明心见性?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其实是超越了我们认识和理解的一个层面。也就是说,不应以我们常规的认识和思维去理解,可以举个禅宗的故事来说明这个道理。  六祖慧能在五祖那里求法之后,就

  • 佛教是如何看待灵魂转世这一说法? (济群法师)佛教是如何看待灵魂转世这一说法?

    问:请问法师,佛教是如何看待灵魂转世之说?  济群法师答:佛教从缘起的角度,认为世间不存在固定不变的主体,并因此否认灵魂。但是,否认灵魂并不等于否认轮回,否认生命的相续。在一期生命结束之后,有情还

  • 什么是佛法的根本? (济群法师)什么是佛法的根本?

    学佛的关键,不仅在于接触了多少法门或读诵了多少典籍,而在于所学能否落实于心行,转化为改造生命的力量。佛法虽然浩如烟海,谈理论有三藏十二部典籍,论实修有八万四千法门。但基本要领是共通的,核心部分也并不太多,这正是古德所说的“佛法无多子”。

  •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何义? (济群法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何义?

    问: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何义?那样成佛太容易了吧?  济群法师答:佛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位神通广大的黑齿梵志,可以上天入地,预知未来。他算出自己只有几天寿命,很是苦恼,因为神通也不能帮他解

  • 内心皈依而不举行仪式可以吗? (济群法师)内心皈依而不举行仪式可以吗?

    有些人觉得,既然佛法是心法,外在仪式根本是可有可无的。问题是,对于我们这些整日妄想纷飞的凡夫来说,若无相应仪式将某一心行确定下来并不断巩固的话,往往是没有力量的。通过如法、庄严的皈依仪式,在佛、法、僧三宝前至诚宣誓,

  • 当代学人如何系统学佛? (济群法师)当代学人如何系统学佛?

    当代学人怎样系统学佛?这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的人应该怎么来学佛法,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一方面,我也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心灵问题、精神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

  • 怕死怕到睡不着怎么办? (济群法师)怕死怕到睡不着怎么办?

    问:怕死怕到睡不着怎么办?  济群法师答:  这个叫死亡焦虑,有很多人确实会面临着一个死亡焦虑。死亡焦虑,它会让我们看到这个生命的脆弱,尤其在今天这个时代,天灾人祸,各种交通事故,这个生命确实随时

  • “做人”才是所谓的起跑线 (济群法师)“做人”才是所谓的起跑线

    在我们今天所受的教育中,往往把传授知识和技能放在首位,严重忽略了做人的教育。这一情况不仅存在于学校,家庭也是如此,甚至早在孩子出生前就开始了。中国自汉代起就有“胎教”,古人认为,胎儿容易被孕妇的情绪和言行影响,

  • 尽力做事却总不被认可,如何克服内心挫败感 (济群法师)尽力做事却总不被认可,如何克服内心挫败感

      问:尽力把事情做好却总不被认可,如何克服内心的挫败感?济群法师答:我觉得,每个人首先要接纳自己的现状,接纳自己的能力,接纳自己的现实,然后在接纳的前提下,我们只要尽心尽力地去做每一件事情,其实我们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这种挫败感多半是因为我们会有一份期

  • 总被他人言行牵动,动不动就生气,怎么办? (济群法师)总被他人言行牵动,动不动就生气,怎么办?

      问:总是被他人的言行牵动,动不动就生气怎么办?其实爱生气,有的时候也会变成一个人的一种性格,一种习惯,这种性格习惯的养成,有它的一个思维方式和心理模式。这个思维方式就是,当你遇到任何一个境界的时候,你的思维可能会偏负面的

  • 如何协调工作与学佛? (济群法师)如何协调工作与学佛?

      问:如何协调工作与学佛?济群法师答:很多人把学佛当作一种特定形式,这样就会和工作产生冲突。其实,真正的学佛是学习佛法智慧。当我们有了智慧以后,就能更清醒地投入工作,更善巧地处理人际关系,甚至可以把工作化繁为简。

  • 如何用佛法智慧让孩子安住学习? (济群法师)如何用佛法智慧让孩子安住学习?

      问:如何将佛法智慧运用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把心思安住在学习上?济群法师:首先,自己要学习佛法。当你懂得用佛法智慧待人处事的时候,才能给孩子正向的影响。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把自己的观念和行为调整到位,使自己有正确的人生观

  • 为何善于心计的人富有,善良慈悲的人却贫苦? (济群法师)为何善于心计的人富有,善良慈悲的人却贫苦?

      问:为什么那些善于心计的人得到财富,而善良慈悲的人却依然贫苦?答:这(财富的取得)和过去生的福报有关,我们不能仅从今生的一些行为来作出判断。我想,如果一个人心地善良,充满慈悲,即便物质上暂时不富有,但精神是很富有的。

  • 佛法对事业是否也有帮助? (济群法师)佛法对事业是否也有帮助?

      问:佛法除了可以调剂心灵,是否也能对事业有所帮助?济群法师答:这个佛法它有,比如像这个小乘的佛教呢,它会比较偏向于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修行,不太重视这个去做世间上的太多的事。但是如果说大乘佛教呢,它就会比较重视,它需要利他

  • 轮回是怎么回事? (济群法师)轮回是怎么回事?

      这个轮回,其实我们讲到三世轮回,因为我们接受的是一种唯物论的教育,因为我们看不到生命的前生后世,我们就像从这个房间走到那个房间,所以我们只是看到中间这一段,所以我们对轮回道理的相信就会有一定的难度。轮回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

  • 见地是修行的指导,修行是对见地的体证 (济群法师)见地是修行的指导,修行是对见地的体证

    《六祖坛经·般若品》主要讲述顿教的见地及这一见地的殊胜。见地是一个宗派的核心内容,也是体现此宗思想高度的标尺。禅宗之所以是至高无上的法门,原因就在于见地高超,直截了当。正是在这样的见地下,才有快捷的成就之道。其后的《疑问品》《定慧品》《坐禅品》等,

  • 世界上是否存在神灵保佑? (济群法师)世界上是否存在神灵保佑?

      问:是否存在神灵保佑?济群法师:说神灵保佑也好,佛菩萨保佑也好,确实存在这个现象。但佛法认为保佑只是辅助因素,更重要的是自己修行。因为断烦恼、开智慧都要靠自己,神灵是无能为力的,即使佛菩萨,也只能为我们指引方向,还是要靠自己亲力亲为。

  • 如何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不为难自己? (济群法师)如何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不为难自己?

      问:如何才能智慧帮助他人的同时也不为难自己?帮助别人其实也是要有智慧的。我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要确认我们做的这件事情是对方确实需要的,是对对方确实有利的。如果我们能够这样去做,我想,这种帮助就是比较有智慧的帮助。

  • 观念与心态之间的相互作用 (济群法师)观念与心态之间的相互作用

    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其实都是自己的一种设定。在见道之前,我们看到的永远不是世界真相。但我们可以从认识上了解并接近这种真相,这就需要知道,从什么角度、以什么方式来看待问题。每件事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往往不在于事件本身,

  • 作为佛教徒,不结婚是消极还是积极? (济群法师)作为佛教徒,不结婚是消极还是积极?

      其实这个呢,主要还是看你的不结婚是消极的不结婚,还是积极的不结婚。如果你是在逃避一些什么,那就属于一种消极的不结婚,那就是消极的。但是如果你觉得不结婚,你是要通过不结婚,你是在追求,对自己的人生有方向,有目标。你觉得我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更好的

  • 佛法所说“精进”是何意思? (济群法师)佛法所说“精进”是何意思?

    佛法所说的精进,是在智慧指导下,所解决的是我们的不良串习。所以它是有特定内涵的,不是世间所有努力都能称为精进。简而言之,精进就是断恶行善的努力,正如四正勤所说: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断灭,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我们所要止息的,

  • 学习佛法要反复听闻思考 (济群法师)学习佛法要反复听闻思考

    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关键是要自己用心学,要反复听闻,反复思考,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开始的时候可能枯燥一点,一旦尝到法味,学得上路了,就会其乐无穷。初学佛要有信心,更要专心,不要学得太杂。现代人往往好高骛远,东学西学,

  • 如何做到忍辱的同时又不把气憋在心里? (济群法师)如何做到忍辱的同时又不把气憋在心里?

    佛教的修行里边讲忍辱,我们中国人也是讲忍,要修忍。但是如果你对这件事情很生气,然后你一定要让自己忍,那其实很容易造成内伤,那还不如你发泄一下情绪,发泄完就完了。或者你不说话,赶快怎么样这个。其实真正的忍,佛教告诉我们,要有智慧的忍。

  • 对六道轮回、鬼神之说半信半疑,怎么办? (济群法师)对六道轮回、鬼神之说半信半疑,怎么办?

    对六道轮回、鬼神之说始终半信半疑,怎么办?我们现在的人接受力很多科学的教育,唯物的教育,有时候我们就会迷信于科学。其实科学也是在不断发展的,我们之所以不能相信鬼神,主要是因为……

  • 父母频繁催婚,我到底要不要结婚? (济群法师)父母频繁催婚,我到底要不要结婚?

    父母频繁催婚,我到底要不要结婚?父母催你结婚成家,作为父母这一方面来说,他有这样的要求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要不要结婚,这是你个人的事情,所以这是要你自己来决定的。

  • 八万四千法门哪些法门好?该如何选择? (济群法师)八万四千法门哪些法门好?该如何选择?

    法门有八万四千,到底应该如何选择与自己相应的进行学习?八万四千法门哪个法门好?哪个法门不好?要分辨起来确实不容易。因为你没有去学习,你怎么知道哪个法门好,哪个不好。

  • 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 (济群法师)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

    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这也跟我们几十年社会的发展有关系。过去在物质贫穷的年代,我们以为不幸福是因为我们的物质条件太差,所以中国社会经过几十年发展……

  • 佛教是如何定义善恶行为? (济群法师)佛教是如何定义善恶行为?

    首先,在我们日常行事中,善的行为能给自己带来利益和安乐。比如布施这种善行,既能帮助我们克服自身的贪心和吝啬,使人格得到净化,还能招感未来福报。其次,善的行为不仅对自身有利,更能对其他众生有所利益。仍以布施为例,我们在自己受益的同时,

  • 菩萨和魔真的存在吗? (济群法师)菩萨和魔真的存在吗?

    菩萨在佛法修行里,一个人我要修行,我要走上生命的觉醒之道,我要帮助更多人也都能够走向觉醒。当他确立这个愿望之后,然后他受了菩萨戒,他就可以成为菩萨。当然菩萨有大菩萨,也有小菩萨。像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那么这些就是级别非常高的菩萨。

  • 你以为的快乐是建立在痛苦的基础上 (济群法师)你以为的快乐是建立在痛苦的基础上

    你以为的快乐是建立在痛苦的基础上当我们带着迷惑看世界,完全是一个被认知扭曲的世界,就像透过哈哈镜看到的。这使得我们不能正确了解自己,了解世界。因为不了解,就会产生种种错误观念,进而制造烦恼,将生命导向恶性循环。所以说,以无明迷惑为基础的生命,

  • 一直蛋奶素,最近身体不好可以吃肉补身体吗? (济群法师)一直蛋奶素,最近身体不好可以吃肉补身体吗?

    我平时是吃蛋奶素的,最近一段时间身体真的不太好,家里人特别的担心,每天都给我准备大鱼大肉,我自己内心也很纠结,师父,我该怎么办?

  • 为何在教父母使用手机软件时总觉得烦躁? (济群法师)为何在教父母使用手机软件时总觉得烦躁?

    平时我自己手机玩得挺溜的,每次我妈来问我,我都会跟她说很多遍她也记不住,说着说着我自己就不耐烦了,我一不耐烦,她就生气。她一生气我还觉得很委屈,但是每次都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师父,我该怎么办呢?

  • 在家居士需要受持哪些戒律?可以自受吗? (济群法师)在家居士需要受持哪些戒律?可以自受吗?

    问:对在家居士来说,需要受持哪些戒律?  济群法师答:作为居士来说,五戒是最基本的戒律。此外还有八戒,是在家居士体验出家生活的戒律。关于五戒、八戒的内容,圣严法师在《戒律学纲要》的五戒十善和八关斋

  • 懂得从佛法角度看问题,还得学会运用 (济群法师)懂得从佛法角度看问题,还得学会运用

    当我们具备相应的佛法正见,懂得如何从佛法角度看待各种问题之后,还要学会运用。面对每个问题,我们在第一时间,就要以佛法正见而不是固有习气对待,使错误观念没有活动机会。只有这样,心才能进入和解脱相应的轨道,否则就会顺着惯性,进入和轮回相应的轨道。

  • 堵车日趋严重,开车时容易焦躁,该怎么办? (济群法师)堵车日趋严重,开车时容易焦躁,该怎么办?

    堵车确实也是现在城市里,尤其是大城市里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如果我们带着一份非常焦躁的心,那堵车就会变成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我曾经写过一条微博,微博的题目就是:堵车不堵心。如何在堵车的过程中不堵心,那就首先要接纳堵车的现实,放下这颗焦躁的心。

  • 房价飞涨买房困难,如何缓解焦虑的情绪? (济群法师)房价飞涨买房困难,如何缓解焦虑的情绪?

    两个人再艰苦,租个房子也能过得不错。但是有了孩子,就不得不考虑要给孩子一个稳定的家,不能再东奔西走了。而我在异乡打拼多年,总觉得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那终究是在漂泊。我的内心渴望安定,然而工资的涨幅始终跟不上房价飞速发展的脚步。

  • 农历七月被称鬼节,佛教对七月有特殊解读吗? (济群法师)农历七月被称鬼节,佛教对七月有特殊解读吗?

    佛教对七月没有中国传统中鬼节的说法,也没有认为地府门大开或将七月称为鬼节等。佛教在七月十五这一天,有一个盂兰盆的法会,这个法会正好也是和超度、祭拜有关系,这个故事主要出在《盂兰盆经》。

  • 现在人都热衷过“洋节”,佛教节日还值得推广吗? (济群法师)现在人都热衷过“洋节”,佛教节日还值得推广吗?

    我们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文化,中国人有中国人自己的信仰背景,每一种节日都隐含着某一种思想,或者说隐含着某一种社会的精神。比如像中元节盂兰盆会,事实上是通过这样一个节日,来弘扬中华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孝道精神,让我们不要忘记我们的祖先,不要忘记我们文化的传统。

  • 佛教中的功德回向对过世的亲人有用么? (济群法师)佛教中的功德回向对过世的亲人有用么?

    从民俗上说,佛教从传人中国以来,跟中国的民俗文化是水乳交融,请问法师,佛教讲六道轮回,目犍连尊者的母亲堕入到饿鬼道,通过超度可以让鬼道众生得到救度,那功德回向是什么意思?如果说我们过去的亲人,他们在六道轮回,不仅仅在人道,我们讲功德回向他们是否都收得到?

  • 佛说要利他,把利益都给别人,那企业倒闭怎么办? (济群法师)佛说要利他,把利益都给别人,那企业倒闭怎么办?

    要把企业做大,我们就要广结善缘,我们要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尊重、认可,让更多人愿意参与你的企业,这是我们企业做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但是这里面一定要有智慧,有智慧的利他,那么才会给自己、给员工、给社会带来利益。

  • 自省会使人变得消极悲观不自信吗? (济群法师)自省会使人变得消极悲观不自信吗?

    我们的自信建立的基础是什么?我们现在自信的基础是建立在一种我执上的,就是我们现在的自信可能就是一种盲目的自信,不是一种真正的对自己理性和正确的认识的基础上的自信。盲目的自信事实上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后患,所以反省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 佛教的轮回观之“世界”是什么? (济群法师)佛教的轮回观之“世界”是什么?

    问:佛教的轮回观之“世界”是什么?济群法师答:佛教讲轮回,它并不局限于地球,也不是局限于人类。我们看这个佛经里面对这个世界的描述,它经常是以宇宙为平台,我们有一本书叫做《佛教的世界观》,还有一本书叫做《佛教怎么看世界》。

  • 何为福报?福报从哪里来? (济群法师)何为福报?福报从哪里来?

    福报,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秧”;所谓“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福利果报:如六趣中人天之福报。《增一阿含经一》曰:“虽受梵天福,犹不至究竟。”百论上曰:“福报灭时,离所乐事。”

  • 什么是解脱?如何才能解脱呢? (济群法师)什么是解脱?如何才能解脱呢?

    解脱,指解除烦恼,摆脱束缚,从而获得身心自由。语出《史记·酷吏列传》:“是时九卿罪死即死,少被刑,而 成 极刑,自以为不复收,于是解脱,诈刻传出关归家。”解脱是佛法修行的核心,佛教指摆脱烦恼业障的系缚而复归自在。在现实生活中,该词可泛指摆脱苦恼、困境等。

  • 宗教层次太高,相信却够不着,怎么办? (济群法师)宗教层次太高,相信却够不着,怎么办?

    我觉得就是说,如果说像一般的宗教,像基督教、一般的宗教,它们讲究的信特别重要。但事实上佛教所有的信,都是建立在思的基础上,佛教在八正道里面第一个就是正见。所以佛教的信是不会让你盲目的信,佛教的中观、唯识,它都有非常严谨的逻辑,是因明建立起来的一种思辨。

  • 佛教“圣贤”的品质是什么? (济群法师)佛教“圣贤”的品质是什么?

    我们讲到人的潜质,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理性,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的恻隐之心,就是道德的基础,良知、良能、恻隐之心,就是建立道德的基础。那么如果从佛教的角度来说,就是每个人都有佛性。那我怎么知道我有没有佛性呢?我怎么来体现?我怎么来认识我的佛性和作用?

  • 五福临门是哪五福?如何才能拥有?福报从哪里来? (济群法师)五福临门是哪五福?如何才能拥有?福报从哪里来?

      五福临门是哪五福?古人视“五福临门”为祥瑞。所谓五福,即长寿、富足、康宁、好德和善终。一是长寿。福寿绵长,不是早夭或遭遇横祸而死,能够平安地颐养天年。二是富贵。不仅富甲一方,且受人尊敬。而不像有些为富不仁者,虽然富有却遭人轻视。

  • 皈依仪式有多重要你绝对想不到! (济群法师)皈依仪式有多重要你绝对想不到!

      想成为真正的佛弟子,是必须皈依的。正如入党需要宣誓,入学需要注册那样,由此才能获得合法身分。皈依还有特定仪式,须经三宝证明方可。信佛而未皈依,就不能算作佛弟子。就像人们未参加入党仪式前,即使内心对共产主义思想完全认同,也只是积极向组织靠拢的党外人士,

  • 察觉到自己的坏情绪之后,该如何对治呢? (济群法师)察觉到自己的坏情绪之后,该如何对治呢?

    其实我们能够把事情做成功了之后,容易产生一种骄傲,一种很自我的成就感。这种感觉反过来,如果我们事情做不好的时候,也很容易产生一种沮丧感。因为在我们的人生中,也不是说任何事情都能够做好,所以如果我们过分地在意自己的这种成就感,这种成功,我们的这个情绪,它就

  • “科技发展”与“传统行业”该何去何从? (济群法师)“科技发展”与“传统行业”该何去何从?

    从佛法来说,这个世间是一个无常的世间。所谓无常就是不是永恒的,它是变化的。当然这个无常也是有规律的,不是没有规律,所谓这个规律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创造了什么样的因缘,最后这个社会就会往什么样的方向去发展。那么在这里面,人事实上在这个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 企业面临各种考验时应怎样修行? (济群法师)企业面临各种考验时应怎样修行?

    我们做企业,就是这个企业也可以成为一个红尘中的道场,商场也可以成为一个修道的场所。这个修道的场所我觉得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呢在企业的经营的过程中,它在帮助我们完成一种心性的修养,不断地磨练自己,来提升自己。帮助你提升自己的这种慈悲心……

  • 佛法如何帮助人们提升境界? (济群法师)佛法如何帮助人们提升境界?

    我们现在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包括我们的教育,这个确实很多人他会停留在生存、物质生活,改善物质生活。我们中国的儒家思想,本身就具有这种唯物的传统,再加上我们现在西方的这个商业文明和唯物主义,基本上这个教育都会是这样子。但事实上,我们也可能会发现认识也不……

  • 听歌打游戏很精神,一看书就犯困,怎么办? (济群法师)听歌打游戏很精神,一看书就犯困,怎么办?

    问:我平时打游戏、K歌的时候可有精神了,可是一到看书、听经的时候就老是打瞌睡。师父,这是怎么回事?济群法师答:听一些流行歌曲,它和我们的贪嗔痴比较相应,因为我们现在的生命都是在一种强烈的贪嗔痴的状态里,而这些流行歌曲唱的刚好都是贪嗔痴,你爱我……

  • 感觉自己非常虔诚却所求不灵,这是为何? (济群法师)感觉自己非常虔诚却所求不灵,这是为何?

    佛菩萨虽然是大慈大悲的,但是他也不是万能的。每一个人学佛所表现出来的虔诚心,然后我们去求菩萨保佑,那么这个学佛就是要为了能达成我们的心愿。我觉得这个想法从信仰的角度来说,其实本身它就有一定的偏差。当然,佛菩萨也会加持我们,这是没错的。

  • 佛教怎么看善恶?为何总看不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济群法师)佛教怎么看善恶?为何总看不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我是一名在职研究生,一直以来有一个问题困扰我:就是自古以来,人们就说,善恶自有报应,但是我身边看到很多事实和新闻,就比如一些人,他收养了一些被遗弃的孩童,但是他自己却活得很贫困潦倒,还有一些为富不仁、为臣不忠之人,却能通过自己高明的手段,或者钻法律的漏洞

  • 佛弟子到其他宗教场所时该怎么做? (济群法师)佛弟子到其他宗教场所时该怎么做?

    问:佛弟子到其他宗教场所时,应该怎么做?  济群法师答:我们对其他宗教所供奉的神,也要持恭敬、赞叹的态度,不要因为他们是外道而轻视。作为一个学佛者,即使对普通百姓也要有恭敬平等的态度,何况其他宗教

  • 什么是正确的直觉?我们靠什么认识世界? (济群法师)什么是正确的直觉?我们靠什么认识世界?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事实上是离不开我们的认知的模式的,通过我们现有的这种认知模式,我们看到的世界有可能往往是扭曲的。周老师刚才让我们要珍惜直觉,事实上它是一种非常纯净的直觉,这个纯净的直觉事实上就像你的眼镜不是有色的眼镜,它没有涂上任何东西,所以它所……

  • 入睡前止不住妄念纷飞,我应该怎么对治? (济群法师)入睡前止不住妄念纷飞,我应该怎么对治?

    过去的这些经历它会给我们留下一些阴影,每个人他的生命的因缘是不一样的,过去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一些经历,但是过去了其实就过去了。如果你不去在乎它,不去纠结它,其实它对你是不会有伤害的。但是如果我们去纠结它,老是活在一些过去的阴影里的话,那么这个……

  • 为什么有阿赖耶识? (济群法师)为什么有阿赖耶识?

      这就好像问:为什么有这个世界?佛教不主张问此类问题。人的认识能力有限,但我们总想以这有限的能力考察无限,提出一些超过现有理解力的问题,自然难以找到答案。我们的一生能积累多少经验?人类几千年历史又能积累多少文明?而宇宙却是无始的存在。仅地球就已存

  • 皈依只能一次吗?可以皈依不同的师父吗? (济群法师)皈依只能一次吗?可以皈依不同的师父吗?

    问:皈依只能一次吗?可以多次皈依不同的师父吗?济群法师答:皈依,原则上来说并不是皈依某一个人,而是皈依三宝。当然我们皈依了之后,先要选择一位老师,一位师父来学习佛法,这就是依止善知识,是特别重要的。皈依的次数多少,最重要的是这个皈依是不是如法的皈依。

  • 何为“心即是佛”?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学佛? (济群法师)何为“心即是佛”?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学佛?

    问:何为心即是佛?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学佛?  济群法师答:心即是佛是代表生命某个层面所具有的内涵,并非一切。虽然心即是佛,但我们目前的生命现状是不是佛?佛陀已彻底断除一切无明烦恼,我们断除了吗?佛

  • 建立幸福人生的方法 (济群法师)建立幸福人生的方法

      人类在无明的驱使下,盲目地追求幸福,结果得不到幸福,反而引来无尽的痛苦。要想得到幸福,就得有合理的方法。1、消除不幸福的因缘  建立幸福的人生,首先要消除不幸福的因素。(1)错误的认识,颠倒的观念:如不信因果,胡作非为;或不了无常,执著永恒等。

  • 平淡并不是学佛者应有的态度 (济群法师)平淡并不是学佛者应有的态度

      作为学佛者,首先要尽到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在家庭中,应孝顺父母,当好父亲、丈夫或是母亲、妻子;在社会上,应做好本职工作,搞好人际关系。除了这些责任外,我们该以什么心态看待世间呢?平淡,只是一个笼

  • 法师在弘法过程中有遇到“低谷期”吗? (济群法师)法师在弘法过程中有遇到“低谷期”吗?

    问:三十余年的弘法过程中,尤其是创办菩提书院,是否有遇到困难,感觉做不下去的“低谷期”?济群法师答:可能是因为我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我对结果没有太执着,所以我一直没有觉得有特别大的因缘,让我觉得非常的困难。

  • 怎样克服喜欢吃肉这个嗜好? (济群法师)怎样克服喜欢吃肉这个嗜好?

    不杀生,并不完全等同于吃素。佛陀开许吃三净肉,即不见、不闻、不疑。不见是没看见这个肉为你而杀,不闻是没听说这个肉为你而杀,不疑是没任何迹象表明这个肉是为你而杀。这种三净肉是可以吃的。当然,从慈悲的角度,不吃肉是更好,毕竟有人吃就会有人杀。

  • 怎样修行才能使身体健康?才能对今生去向较有把握? (济群法师)怎样修行才能使身体健康?才能对今生去向较有把握?

    问:我身体不好,很担心哪天就会死,怎样修行才能使身体健康?才能对今生去向较有把握?济群法师答:身体健康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保持良好心情,放下不必要的心理包袱;其次是合理安排饮食;第三是多做户外运动。从佛法来说,还提倡多放生,以慈悲心关爱动物……

  • 家人杀生应如何善巧劝说呢?可否让别人代杀? (济群法师)家人杀生应如何善巧劝说呢?可否让别人代杀?

    春节将至,世人又难免杀生庆祝或祭祖。人在此时,欢呼畅饮,物在此时,魂飞魄散。人在此时,骨肉团圆,物在此时,母离子散。人在此时,穿新衣,贺新禧,山珍海味,杯盘狼籍,物在此时,血淋漓,肠寸断,肝脑涂地,惨不忍睹。因此,节日杀生,是第一等残忍的事情。

  • 佛法所说的“精进”是什么? (济群法师)佛法所说的“精进”是什么?

    佛法所说的精进,是在智慧指导下,所解决的是我们的不良串习。所以它是有特定内涵的,不是世间所有努力都能称为精进。简而言之,精进就是断恶行善的努力,正如四正勤所说: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断灭,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我们所要止息的,

  • 所有痛苦、烦恼、轮回,都是因为不识五蕴 (济群法师)所有痛苦、烦恼、轮回,都是因为不识五蕴

      五蕴每个生命的存在,无非是色、受、想、行、识五蕴。蕴为积集义,指相关事物的积聚组合。色蕴:指有情的色身部分,由地水火风四大构成;受蕴:指情感部分,如苦、乐、忧、喜、舍等感受;想蕴:指思维部分,如产生的想法,作出的抉择等;行蕴:指意志和行为,包括感受、

  • 如果无我了,那谁来说法讲经和听法? (济群法师)如果无我了,那谁来说法讲经和听法?

    佛法要修到无我,但是如果无我了,谁来说法?谁来讲经?谁来听法?谁在成佛?死后又是谁在流转?

  • 佛陀涅槃后,我们还有机会请佛住世吗? (济群法师)佛陀涅槃后,我们还有机会请佛住世吗?

    佛法之所以能在世间流传,是因为有佛出现于世。虽然佛陀亲证的真理并非自创,而是本然如是。但若没有佛陀说法,我们也就无从了解佛法,更不能依法得解脱。就像每个人都具备与佛无别的智慧德相,却因不识本来面目,佛性虽有若无,只能流转生死。

  • 什么是“爱”?佛教的爱是不是太无情了? (济群法师)什么是“爱”?佛教的爱是不是太无情了?

    请问法师,什么是“爱”?庄子丧妻,击鼓而歌,佛教的爱是不是也超越生死的?但这个故事在很多人眼里有些太过无情,一个人如果在现实中修炼到了这种“不难过”的状态,会不会让周围的人有些无法忍受?觉得太无情?

  • 什么是成功?生命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济群法师)什么是成功?生命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如何看待成功,如何追求成功,这是社会发展得一个风向标。对“成功”的定义,其实代表着价值观的问题。我们觉得什么对人生有价值,那么得到它就意味着成功,反之亦然。

  • 诵经超度对亡人有多大帮助?能否度到极乐世界? (济群法师)诵经超度对亡人有多大帮助?能否度到极乐世界?

    将亡者直接超度到西方极乐世界的难度比较大。一般来说,超度可以起到改变处境的作用。比如,本来要堕落地狱五百年,超度后,减少到五十年,或者转投于畜生道,乃至人道、天道。又如,本来要投身为人,经超度,生到天道。具体效果如何,由超度者的能力等诸多因素决定。

  • 请到的佛像是否一定要“开光”才会灵验? (济群法师)请到的佛像是否一定要“开光”才会灵验?

    我们供养佛像,主要是为了增长我们对三宝的信心,在恭敬中约束身心,培植善根福德因缘。这就涉及一个关键问题:当我们请到一尊佛像时,是否对这尊佛像有足够的认同,觉得这就是佛菩萨?如果我们是从商店请来佛像,往往会将其当做一件工艺品,内心缺乏认同。

  • 我们的心灵需要及时排毒 (济群法师)我们的心灵需要及时排毒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的感受时时被各种刺激所麻痹,被各种诱惑所分散,终日在妄念中蝇营狗苟,已经失去感知痛苦的能力。但这种痛苦并不会因为我们忽略而消失,事实上,它会囤积在生命中,就像滞留体内的毒素。当它总的爆发时,往往已超出身心的承受力,

  • 作为学佛者是否应该对一切都看的很淡? (济群法师)作为学佛者是否应该对一切都看的很淡?

    作为学佛者,首先要尽到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在家庭中,应孝顺父母,当好父亲、丈夫或是母亲、妻子;在社会上,应做好本职工作,搞好人际关系。除了这些责任外,我们该以什么心态看待世间呢?平淡,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也可能意味着冷漠。

  • 别让心灵受到束缚、眼界变得狭隘 (济群法师)别让心灵受到束缚、眼界变得狭隘

    我们希望自己的心从贪、嗔、痴状态里摆脱出来,就是佛教中所说的出离心,它能使我们由此获得解脱。佛教讲到的解脱,是相对执著而言。执著有我执和法执两种,它能使我们的心灵受到束缚,使我们的眼界变得狭隘。佛经说,我们的心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 请问法师,您有神通吗?您会发光吗? (济群法师)请问法师,您有神通吗?您会发光吗?

    佛经里说佛陀会发光,这就是神通吧!请问法师,您有神通吗?您会发光吗?

  • 济群法师开示佛教在家居士的戒律问答 (济群法师)济群法师开示佛教在家居士的戒律问答

    作为居士来说,五戒是最基本的戒律。此外还有八戒,是在家居士体验出家生活的戒律。关于五戒、八戒的内容,圣严法师在《戒律学纲要》的“五戒十善”和“八关斋戒”这两部分讲得比较清楚,可以作为参考。如果我们在受持五戒、八戒之外,对自己还有更高的要求。

  • 为什么要出家?如何看待出家的选择? (济群法师)为什么要出家?如何看待出家的选择?

    关于出家的问题,一方面作为在家居士,如果想要出家,当然这个过程也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为什么要出家?出家不仅仅是一种身份的改变和完成,而是要追求解脱,要追求生命的觉醒,要认识到学佛修行的意义。然后,觉得出家的这种方式,会更好的帮助我们来实现学佛的意义。

  • “自我”并非真实存在 而是我们的错误设定 (济群法师)“自我”并非真实存在 而是我们的错误设定

      我们对色身也是如此,只是这种执著更深入、更持久,已经和色身合二为一,不可分离。从投胎的刹那起,我们的执著就开始了。事实上,早在投胎之前,我们已执著了生生世世。在我们的意识活动中,我们不断从“我”出发,不断介入“我”,不断巩固“我”。

  • 皈依仪式不是表面文章 而是迈向成佛之路的坚定一步! (济群法师)皈依仪式不是表面文章 而是迈向成佛之路的坚定一步!

      想成为真正的佛弟子,是必须皈依的。正如入党需要宣誓,入学需要注册那样,由此才能获得合法身分。皈依还有特定仪式,须经三宝证明方可。信佛而未皈依,就不能算作佛弟子。就像人们未参加入党仪式前,即使内心对共产主义思想完全认同,也只是积极向组织靠拢的党外人士

  • 自己的念头为何不容易观察?如何才能有力量去观照? (济群法师)自己的念头为何不容易观察?如何才能有力量去观照?

      现在的人为什么不容易观察自己的念头,一方面是我们的生活太混乱,生活混乱,所以我们的心也会变得很混乱。所以,持戒是可以帮助我们,让我们建立一种简单的生活,简单有序的生活,其实这是让我们的心变得更加清净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

  • 如何助人为乐,还能让自己快乐? (济群法师)如何助人为乐,还能让自己快乐?

      这个问题其实也是蛮有代表性的。因为我们很多人天生的就有一份这样的爱心,他愿意帮助别人,这个在佛教来说这种人其实是有菩萨种性的。他乐意帮助别人,但是这种帮助别人他是一种天性,他没有理论支持的,所以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结果就会带来很多痛苦。

  • 发心才是决定行为属性的根本因素 (济群法师)发心才是决定行为属性的根本因素

    菩提心和菩萨行是大乘菩萨修行的两大要领。其中,菩提心是菩萨行的前提,而菩萨行则是菩提心的具体实践,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没有菩提心,哪怕在客观上起到利他的效果,也算不上是真正的菩萨行,不能成为无上菩提之因。可见,发心才是决定行为属性的根本因素。

  • 修行解脱真的成了可望不可即的江湖传说吗? (济群法师)修行解脱真的成了可望不可即的江湖传说吗?

      佛法的核心就是解脱,不论出家在家,也不论南传北传,在这一点上是共同的。那么,怎样才能成就解脱?我觉得,现在很多人说到解脱时,往往觉得很茫然,似乎解脱成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江湖传说。虽然这两个字我们耳熟能详,或许还能说出很多佛典中关于解脱的开示

  • 六道一直都没有离开我们的心 (济群法师)六道一直都没有离开我们的心

    轮回,其实是内心迷惑的显现,根源就在我们的心。换言之,在我们的凡夫心中具有六道众生的心理特质,当这些心理外化后,便呈现出流转轮回的种种状态。很多人不相信有六道存在,因为那是看不见的。其实,我们仔细观察一下,无须向外寻求,人间已然有六道之别。

  • 学佛修行能够学以致用才是真的有用! (济群法师)学佛修行能够学以致用才是真的有用!

      当我们具备相应的佛法正见,懂得如何从佛法角度看待各种问题之后,还要学会运用。面对每个问题,我们在第一时间,就要以佛法正见而不是固有习气对待,使错误观念没有活动机会。只有这样,心才能进入和解脱相应的轨道,否则就会顺着惯性,进入和轮回相应的轨道。

  • 拥有富足生活的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出家? (济群法师)拥有富足生活的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出家?

    天人虽然有很好的福报,如果说他们一旦天福用尽,可能连人都可能做不到,那么佛经里面告诉我们,佛陀在出家之前他是一个太子,有着非常富足的这样一种生活,享用不尽的荣华富贵,那么他是因为看到了这样的一个状况,还是有什么启发了他去出家呢?

  • 佛陀既然是人,在成道过程中降的是什么魔呢? (济群法师)佛陀既然是人,在成道过程中降的是什么魔呢?

    在佛陀求道的过程当中,我们非常好奇,在敦煌有这样一幅壁画,就是佛陀在成道之前,有个降魔的这样一个过程,我们都说佛陀是一个人,是一个觉悟的、圆满的人,那么这个魔在我们看来又有一些神话色彩,究竟他降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魔呢?

  • 佛陀以人身修行证道,他说法对我们有何意义? (济群法师)佛陀以人身修行证道,他说法对我们有何意义?

    我们会通过对神的祈祷,希望它能够把一些福报、智慧降临到我们身上。但是佛教一直告诉我们说,佛陀他就是一个人,他曾经跟我们一样是一个普通的人,他通过修行来证道这样的一个说法,对我们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 要在修行路上稳步前进,就得打好基础 (济群法师)要在修行路上稳步前进,就得打好基础

    《道次第》的道前基础部分,主要包括端正闻法态度、依止善知识和认识暇满人身的意义,这是正式修道前需要完成的前期准备。比如闻法态度,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如实接受佛法的教化,从而完成观念、心态乃至生命品质的转变。如果带着成见闻法,所闻佛法就会被固有成见染污。

  • 为什么会缺乏安全感?没有安全感怎么办? (济群法师)为什么会缺乏安全感?没有安全感怎么办?

      今天的人普遍缺乏安全感。虽然生存早已不成问题,甚至有了几辈子也享用不尽的财富,但依然没有安全感,甚至说不清这种不安全感来自何处。同时,总觉得心浮气躁,活得很累。为什么会这样?安全感主要由两个因素造成:一是社会因素,二是内心因素。

  • 佛陀的出世对众生具有怎样的意义? (济群法师)佛陀的出世对众生具有怎样的意义?

    今天是佛陀的诞辰日,刚才法师您也给我们介绍了佛陀的出生、求道、降魔、成道,四谛法门涵盖了所有一切的佛法的纲领,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您觉得佛陀的出生对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有一种什么样的意义呢?

  • 佛陀用了什么方法才明心见性的? (济群法师)佛陀用了什么方法才明心见性的?

    因为佛陀已经没有了这些恐惧、欲望,所以这些魔境就对他不起作用,但我们也非常好奇,佛陀当年在菩提树下明心见性,他用了一种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让内心远离贪着、欲望,去达到这样的一种境界呢?

  • 佛系人生的正确打开方式你知道吗? (济群法师)佛系人生的正确打开方式你知道吗?

    我想社会大众确实还是会有些误解,包括人们会认为学佛的人是看破红尘,或者是什么都无所谓。这样的一个定义呢,当然也不能说完全都是错的,它也有一定的认识的基础,学佛的人会了解到世间的一切如梦如幻,对滚滚红尘会看得比较淡。

  • 佛学“小白”想学佛,该从何入手? (济群法师)佛学“小白”想学佛,该从何入手?

    怎么来学佛法,这个确实也是一个大问题,因为今天这个时代,这个资讯很发达,我们其实接触佛法的机会很多,我们只要打开网络,南传的、藏传的、汉传的,很多法师,这个讲经、讲座,这些资料在网络上其实蛮多的。

  • 每天工作、生活还要学佛,时间该怎么分配? (济群法师)每天工作、生活还要学佛,时间该怎么分配?

    学佛、修行、生活、工作似乎有时候好像会矛盾,因为修行要求你每天要花一定的时间,来学习或者来念经,但是作为我们在家人来说,每天还有家庭、工作、人际关系,有很多的事情看起来好像会矛盾,但其实如果我们真正要善于学佛其实他是不矛盾的。

  • 什么是对佛陀最好的纪念? (济群法师)什么是对佛陀最好的纪念?

    我想佛陀几千年以前出生,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出现第二位佛陀,这么稀有难得的一位伟大的人物,他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一定有着重大的意义,作为我们现在这个无明中的人们来说,我们对佛陀最好的纪念应该是什么呢?

  • 学佛会越学越“清高”吗? (济群法师)学佛会越学越“清高”吗?

    为什么有的人学佛了之后会产生优越感,或者说会变得越来越清高?因为学佛了之后,确实会对世间上的这些名、利,包括世俗的生活会看淡了一些。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无形中会觉得自己比普通的人,就会高人一等……

  • 如何正确探究生命价值的存在? (济群法师)如何正确探究生命价值的存在?

    以济群法师这么多年的修为和传教、弘法经历,您对我们当下年轻人在生与死,在生命如何放弃我执?如何去克服虚妄?如何去追求正确?如何探究生命价值的存在?有一些什么样的忠告?有一些什么样的善言?

  • 逐年提升的业绩带来的压力剧增要怎么应付? (济群法师)逐年提升的业绩带来的压力剧增要怎么应付?

    这个社会在高度地发展、高度地竞争,然后我们觉得一个企业,这个企业主在给员工制造很多压力,同时呢更主要的是这个企业主,首先企业主本身也给自己制造更多压力。

  • 子女在外地,如何对老人更好地尽孝? (济群法师)子女在外地,如何对老人更好地尽孝?

    子女在外地,如何对老人更好地尽孝?这个也是现在社会,也是一个蛮普遍的问题,因为很多独生子女,然后上面有很多的老人,然后确实往往因为这种工作的需要,所以就没有办法的去照顾老人。当然关键就是说我们对老人先要有这样一份孝心,我觉得是很重要的。

  • 何为佛像?是否等同于佛陀真身呢? (济群法师)何为佛像?是否等同于佛陀真身呢?

    佛像,即佛陀造像,为住持三宝之一,象征佛宝。关于佛像起源,《增一阿含经》记载:释尊在世时,曾往忉利天为母说法,三月未还,信徒优填王与波斯匿王思佛心切,各以牛头栴檀与紫磨金塑佛形象,用以供奉,见之如对佛前。

  • 如何才能完善僧格?从勤修戒定慧上改善 (济群法师)如何才能完善僧格?从勤修戒定慧上改善

      人有人格,国有国格,僧人也应该有僧格。作为三宝之一的僧宝,每个僧人都代表了佛教在世间的形象。社会上的人怎样了解佛教呢?是不是先到藏经楼去研究佛经呢?不是的,大多数人是通过直接与出家人接触来了解佛教。他们对佛教的认识,往往取决于对僧人的认识。

  • 佛法僧三宝在你心中究竟有多少分量与地位 (济群法师)佛法僧三宝在你心中究竟有多少分量与地位

      经过多年修学,我越来越真切地体会到皈依的重要性。遗憾的是,以往大家都重视得不够。多数只是把皈依当作一种仪式,好像仪式结束就大功告成,所作已办了。却不曾关注:三宝在心中究竟有多少份量,有多少地位。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发心皈依时,三宝才刚刚在心中播种

  • 休息能力是考量幸福的重要条件 (济群法师)休息能力是考量幸福的重要条件

      今天的社会都在通过鼓动欲望而刺激消费。厂家在不断升级产品,商家则全方位地激发购买欲,整个社会处在占有、攀比和竞争中。我们不但想占有财富,还会不断攀比:我要比你有钱,比你消费得起。这种攀比带来了竞争,甚至是不择手段的恶性竞争。

  • 不要糊里糊涂跟着感觉跑 (济群法师)不要糊里糊涂跟着感觉跑

    很多人以为禅修是要控制什么,比如以呼吸为专注对象时,就刻意地控制呼吸,这是不对的。呼吸是一种自然现象,不需要去控制。如果把呼吸作为禅修对象,只是通过觉知呼吸来培养专注力,让心持续、稳定地安住下来。当心能够定下来,就不会随着各种情绪或外境起伏,

  • 心灵与幸福对话——心灵创造幸福 (济群法师)心灵与幸福对话——心灵创造幸福

    幸福不只是一种外在的感觉,如果是建立在一种外在的感觉,这样的幸福是肤浅的,因为环境会不断地变化,我们的感觉也会不断地变化,所以真正的幸福是代表着生命的一种本质的存在,找到这样的一种存在,我们的生命将会永久地幸福。

  • 被人夸赞就高兴,遭人批评就沮丧,该怎么面对? (济群法师)被人夸赞就高兴,遭人批评就沮丧,该怎么面对?

    问:被人夸赞就高兴,遭人批评就沮丧,该怎么面对?济群法师答:我们能够把事情做成功之后,我们容易产生一种骄傲啊,一种很自我的成就感。但其实这种感觉反过来,如果我们事情做不好之后,我们也很容易产生一种沮丧感。

  • 别人有车有房有幸福,为何我什么都没有? (济群法师)别人有车有房有幸福,为何我什么都没有?

    问:别人有车有房有幸福的生活为什么我什么都没有?济群法师答:不要去跟别人攀比,人比人气死人,说不定有的人他有家庭、有车、有企业、有事业,他有可能还羡慕过单身的人,因为一个人,过得很自由、很自在。所以每一段生命它都有它不同的……

  • 诚心拜佛,为何心中还总有不好的念头? (济群法师)诚心拜佛,为何心中还总有不好的念头?

    很多人虽然烧香、信佛,但是这种信其实是比较迷信,对他来说信佛、信神,只要能够保佑我,其实它都是一样的,所以这个是对佛法的智慧不了解,不知道其实修行首先它是要修心,要有善心,要有慈悲心,要有利他心,这叫心香一瓣,你只有具备这样的善心、虔诚的心……

  • 学佛需要有“仪式感”吗? (济群法师)学佛需要有“仪式感”吗?

    修行不就是修心嘛,搞那么形式主义干嘛?又有些人觉得:修行还是要有修行的规矩,整天轻轻松松不能叫修行。这两种说法,哪一种对呢?学佛需要“仪式感”吗?

  • 无益苦行与少欲知足 (济群法师)无益苦行与少欲知足

    印度早期的沙门多以乞食为生并崇尚苦行。他们认为欲望是令人不得解脱的根源,惟有以苦行进行对治,才能斩断欲望之根。他们选择的苦行多半时折磨色身或在烈日下暴晒,或在河水中浸泡,或像牛和狗那样生活,等等,以为这样就能将欲望驱出体外。

  • 佛像到底能不能拍? (济群法师)佛像到底能不能拍?

    佛像能不能拍,这个其实没有一定。为什么说佛像不能拍,这主要是出于很多游客他在拍摄佛像的时候没有恭敬心,拍了回去他也不能够很好地去恭敬、供养。如果我们带着一份真正恭敬的心、供养的心来拍佛像,拍的目的也是为了用它来供养、培植福田,

  • 佛诞日我们为什么要用浴佛的方式来纪念? (济群法师)佛诞日我们为什么要用浴佛的方式来纪念?

    今天是农历的四月初八,是佛陀的诞辰,同时也是浴佛节,在这一天,信众们都会到各大寺院参加浴佛节的法会,那我们想请问一下济群法师,为什么在佛诞日的这一天我们要用浴佛的方式来纪念呢?

  • 学佛与世俗责任并不冲突 (济群法师)学佛与世俗责任并不冲突

    在学佛的人中,有两种现象比较普遍,一种是每天忙于世俗应酬而没时间学佛,另一种干脆就放弃了世俗生活、放弃了世俗责任,只管自己念佛诵经。其实,这两种方式都是不对的。作为在家居士来说,不应将学佛和世俗生活对立起来,也不应为了学佛而放弃世俗的责任。

  • 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快乐呢? (济群法师)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快乐呢?

    怎样才是幸福?怎样才能得到幸福?我想这个答案也不一致。有人会去拼命赚钱,以钱多为幸福;有人会努力读书积极表现自己,争取当官,以当官为幸福;有人会通过各种渠道,去寻觅一个理想的对象,对拥有美满婚姻为幸福;

  • 我们皈依的“僧宝”具有什么内涵呢? (济群法师)我们皈依的“僧宝”具有什么内涵呢?

    三皈依,是皈依佛、法、僧三宝,那么这个僧是为我们传授皈依的师父吗?其实不然,我们皈依的是十方三世一切贤圣僧,皈依师只是引导我们通过如理如法的仪轨,在三宝面前庄严宣誓,并为这一宣誓作证,但并不是说,谁为你主持仪式,你就皈依了谁。

  • 涅槃是死亡的意思吗?涅槃就是死亡吗? (济群法师)涅槃是死亡的意思吗?涅槃就是死亡吗?

    说起这个涅槃,很多人对涅槃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那今天我们就来请问一下济群法师,请他来给我们来做一个权威的解答。法师,您好,请问一下,这个涅槃在修行当中,是一个什么样的意思?因为很多民众都认为涅槃就等于死亡,是这样吗?

  • 坚持还是放下?我该如何把握? (济群法师)坚持还是放下?我该如何把握?

    师父好!我是研二的一名学生,我了解佛教有一段时间了,我知道佛教修的是放下,但是从小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会教育我们做事情要坚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废。所以,就有了一个经常困扰我的问题:我什么时候应该选择放下?什么时候又应该选择坚持不懈呢?

  • 去寺院随喜多少钱合适?随喜多少跟功德有关系吗? (济群法师)去寺院随喜多少钱合适?随喜多少跟功德有关系吗?

    师父,究竟我们去寺院拜佛,要随喜多少才合适呢?随喜多少跟功德有关系吗?

  • 人为什么要活在当下?活在当下的重要性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活在当下?活在当下的重要性

    师父,大家都说要安住当下,可我们不是在懊恼过去,就是在担忧未来。总是没有办法安住,这是为什么呢?

  • 为什么求佛菩萨总是不灵?求佛菩萨不灵的真正原因 (济群法师)为什么求佛菩萨总是不灵?求佛菩萨不灵的真正原因

    师父,我觉得我对佛菩萨真的是很恭敬,我每天都烧香、供佛、念经,可是为什么有时候求的还是不灵?

  • 面对催婚该怎么办? (济群法师)面对催婚该怎么办?

    师父,最近老有人劝我该结婚了,我该怎么办呢?

  •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什么意思? (济群法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什么意思?

      善士问:“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何义?那样成佛太容易了吧?济群法师答:佛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位神通广大的黑齿梵志,可以上天入地,预知未来。他算出自己只有几天寿命,很是苦恼,因为神通也不能帮他解决生死问题。在他痛苦彷徨之际

  • 在修行中如何更好地观照自己的念头? (济群法师)在修行中如何更好地观照自己的念头?

    建立佛法的正见,有了佛法的正见,我们才能对自己的内心,能够抱有一种认识,我们知道我们内心有哪一些念头,有哪些不善的念头,我们能够分得清楚。同时因为我们有了正见,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人和事,就能够有智慧去观照,去认识,这样我们就不会在内心制造很多问题。

  • 既然一切都是空的,还要努力追求吗? (济群法师)既然一切都是空的,还要努力追求吗?

    我最近在看《心经》,里面说一切都是空的,就是什么都没有啊!既然都是空的,那我还努力追求什么呢?师父,既然一切都是空的,那我还要努力追求吗?

  • 如何改变命运?行为能导致你命运的走向 (济群法师)如何改变命运?行为能导致你命运的走向

    其他宗教多认为,命运是由外在的主宰神或某种神秘力量决定。而佛教认为,命运就是生命发展的规律,决定这种规律的力量仍在我们自身。换言之,命运体现了生命发展的因果,是以不同心行为因而导致的结果。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导致什么样的命运走向。

  • 用感恩的心工作,才能在工作中获得快乐 (济群法师)用感恩的心工作,才能在工作中获得快乐

      工作在很多人心中,只是一份职业、一份收入,不过是为稻粱谋,所以在工作中,很容易产生计算的心。付出与收获是不是成正比?别人会不会比我干得少拿得多?老板是不是公平公正?同事之间有没有黑幕?这样的心情下,工作很难让人觉得快乐吧!

  • 学佛最重要的是学会如是观 (济群法师)学佛最重要的是学会如是观

      我们经常和自己擦肩而过。事实上,现代人越来越没能力和自己呆在一起。什么是和自己呆在一起?我们站在这里,就是和自己在一起吗?这就需要看清,“我”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我经常说,凡夫就是一大堆混乱情绪,加上一大堆错误想法。《楞严经》中,把这些情绪和想法称为

  • 多一分尊重和理解,把汽车喇叭声观想成善意的提醒 (济群法师)多一分尊重和理解,把汽车喇叭声观想成善意的提醒

      汽车作为现代社会的代步工具,我们出门就得开车坐车。尤其是开车,在一个汽车保有量非常高的城市里开车,各种的加塞儿、抢道、不打灯就变道,稍晚了零点一秒就会被喇叭轰炸,真是够考验修行的。不管是坐车还是乘车,心态都很重要。都想快一点儿,都想别人让着自己

  • 身语意三业,生命延续最主要的因 (济群法师)身语意三业,生命延续最主要的因

      生命延续最主要的因,就是身语意三业。首先是思想行为,以意业为本,导致身体、语言的行为。所有行为发生后都会有内外两种结果。外在结果是有形的,包括学习、工作、生活的成果。内在结果则是由此积累的生命经验和心理力量,虽然是无形的,但作用更为长久。

  • 慈善核心精神是什么呢? (济群法师)慈善核心精神是什么呢?

      是慈悲。慈善的行为,应该出于纯粹的慈悲心而非其他。其实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悲悯之心,但这种悲心往往是狭隘而有条件的,比如与我有关或有好感的人,即便无关,至少也是不反感的,总是离不开个人好恶。但佛教提倡的慈悲却有着更为深远的内涵。

  • 如何修慈悲心?怎么推进“民心向善”? (济群法师)如何修慈悲心?怎么推进“民心向善”?

      现代社会,在商业文化和社会功利主义盛行的当下,因为生存压力大,很多人在得与失的问题上找不到平衡点,患得患失,予取予求,包括对待慈善事业也是一样。慈善在很多情况下不具有力量,被怀疑、污蔑甚至以怨报德,面对这样的情况,如何修得您所说的慈悲心?

  • 如何进入佛法? (济群法师)如何进入佛法?

      佛法的体系有四大部份:就是信、解、行、证。信是对佛法的信仰,解是对经论的理解,行是依理论产生实践。佛法与哲学的区别也正在于此,哲学但有理论,而佛法既有哲学的理论,又有科学的实证。但佛法的理论与实践都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学佛须先有信仰。

  • 人为什么要感恩?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感恩?

      我们要感恩,是因为一个人离开大众就无法生存。感恩还能使我们内心调柔,与众生建立善缘。世人所谓的幸福,只是一种不稳定的感觉。这种感觉固然和物质条件有一定关系,但更重要的,在于自身心态,在于我们对自身需求的定位,这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 学佛的要领是什么?佛法的核心要素及修学次第 (济群法师)学佛的要领是什么?佛法的核心要素及修学次第

      首先应当认识,一个完整的修学体系须包含哪些核心要素。换言之,把握这些要素,也就把握了佛法要领和修学方向。否则,动辄八万四千法门,委实让初入门者无所适从,望而生畏。其次需要了解,修学佛法到底要遵循怎样的次第。

  • 心里太弱,管不住自己怎么办? (济群法师)心里太弱,管不住自己怎么办?

    我们现在的人因为社会整个资讯发达,现在的人内心越来越浮躁,越来越散乱,管不住自己,其实我觉得这种现象也是蛮普遍的,那如何去更好的管理自己,或者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 智慧是怎么产生的?智慧的产生 (济群法师)智慧是怎么产生的?智慧的产生

      智慧的产生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树立正见,即关于世界和人生真相的知识。我们通过学法,知道怎么正确认识世界,看待人生,由此改变观念,调整心行,这是智慧产生的前提。二是以正见指导禅修,培养定力、觉知力、观照力,才能最终开启智慧。因为智慧是生命内在

  • 忏悔应该怎么样去做? (济群法师)忏悔应该怎么样去做?

      忏悔的第一部分是出罪力,即坦诚发露。这就必须意识到自己曾经造下哪些罪业,并对罪业的源头加以审视,看清生命存在的问题。首先我们要面对十方诸佛,以及具足菩提心的诸大菩萨,恭敬合掌,坦诚发露自己曾经造下的罪业。一般来说,人们往往会把自己所造的罪覆藏起

  • 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沉沦苦海不得解脱 (济群法师)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沉沦苦海不得解脱

      《四百颂》云:于此苦海中,周遍无边际。汝沉于其中,云何不生畏?”《四百颂》说,轮回的苦海是没有边际的。五大洲四大洋还有边际,可你要是没有解脱,生死苦海永远都没有边际。我们沉沦在苦海,为什么不害怕呢?其实是因为无明,因为看不清自身处境。如果我们有

  • 为什么遇到事情就紧张,该怎么办? (济群法师)为什么遇到事情就紧张,该怎么办?

      紧张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观念问题,把得失看得过重,总是担心事情不能如己所愿地发展,人为制造紧张。这就需要认识到,世间一切都是众缘和合的,个人因素固然重要,但不是全部,我们只要在因上尽到努力,就没什么可紧张的。否则也于事无补,反而会因紧张影响

  • 学佛人害怕和抵触鬼道众生,该怎么对治? (济群法师)学佛人害怕和抵触鬼道众生,该怎么对治?

      怕鬼一方面是因为看不见,加上传说和文艺作品中的可怕描述,想象空间很大,就会引发恐惧;另一方面是因为自身正念不够强大,容易受到侵扰。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念诵佛号或三皈依,观想三宝功德在护佑我们。这些圣号有着强大的能量和加持力,可以安顿身心,驱除恐惧。

  • 如何安慰生病的人? (济群法师)如何安慰生病的人?

      有漏生命确实有很多痛苦,有来自生理的痛苦,也有来自心理的痛苦。不管哪种痛苦,本身是一种果。既然已经发生,首先要接纳这个现实。病人通常不愿接受,纠结于“为什么发生在我身上”,这样不仅于事无补,反而苦上加苦。当然接纳并不容易,需要正确认识因果,认

  • 持戒对于得定、修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济群法师)持戒对于得定、修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持戒对于得定乃至整个修行具有重要作用。《成实论》云:道品楼观,以戒为柱。禅定心城,以戒为郭。入善人众,要佩戒印。“道品楼观,以戒为柱。”道品,指三十七道品,分别是四正念、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为解脱道的核心修习项目

  • 为什么众生在轮回中的身份和境遇充满不确定性? (济群法师)为什么众生在轮回中的身份和境遇充满不确定性?

      首先,我们得到的色身是没有保障的,无法永远拥有。它就像我们暂时居住的房屋一样,使用期一到就必须舍弃。所以佛陀告诉我们:在无尽轮回中,我们流过的鲜血比四大海的水更多,留下的骨头比须弥山更高。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谁也无法算清自己曾经舍身的次数。

  • 能不能了生死,要问自己有没有爱取有 (济群法师)能不能了生死,要问自己有没有爱取有

      我们在过去生中造下很多业,通常情况下这些业都要招感生死果报。但从业力到偿还生死果报,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贪爱,所谓“有爱则生,爱尽则亡”,“无明为父,贪爱为母”。生死延续需要贪爱的力量,正如种子必须有水分灌溉,才能破土发

  • 戒律的生活,也是真善美的生活 (济群法师)戒律的生活,也是真善美的生活

      戒律,是佛弟子的基本行为准则。就像公民要遵守法律一样,作为佛弟子,也要以戒为师,依戒行事。可以说,戒律相当于佛教的公民守则。戒律,还是佛弟子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对出家人,戒律几乎囊括了方方面面,是具体而鲜活的。戒律的生活,也是真、善、美的生活。

  • “觉”也是自我认知吗? (济群法师)“觉”也是自我认知吗?

      觉是一种认知,但不是普通人所理解的认知。认知对问题的处理,是通过思考、分别、判断;而觉性必须通过无分别去体证,“起心即错,动念即乖”。当然它要以正确认知(正见)为前提,以此指导禅修,才能由分别进入无分别,最终证悟觉性。所以觉性对生命和世界的认

  • 这一句话,能让你在遇到烦恼的时候迅速抛开烦恼 (济群法师)这一句话,能让你在遇到烦恼的时候迅速抛开烦恼

      想一想“人都是要死的”,是比较管用的办法。因为烦恼和执著有关,我们执著什么,就会带来什么烦恼。但所有这一切在死亡面前都不重要,既然不重要,何必执著,何必烦恼呢?可能有人觉得,这个说法太消极了。事实上,死亡才是人生最大的现实,是每个人终将面对的,无

  • 十法行有哪些?大乘十法行的内容及重要性 (济群法师)十法行有哪些?大乘十法行的内容及重要性

      《辩中边论》中讲到,要成就闻、思、修,必须有十种法行作为基础。十种法行即书写、供养、施他、听、披读、受持、正开演、讽诵、思和修。十法行在大乘佛法的修行中非常重要。《金刚经》《华严经》《般若经》《解深密经》等经典中,一再赞叹读诵、书写经典的功德。

  • 理性让我对个别法义不能接受,但又困惑,怎么办? (济群法师)理性让我对个别法义不能接受,但又困惑,怎么办?

      我接触佛法后,因为理性让我对个别法义不能完全接受,但我又存在困惑和烦恼,希望有力量让我解脱,感觉很矛盾。怎么办?不论生活还是学佛,理性思考都很重要,但要善用理性,否则会带来麻烦。动物吃饱喝足就没问题了,但人满足生存所需后还会妄念纷飞,烦恼重重

  • 人生如何才能得到寿量圆满和形色圆满? (济群法师)人生如何才能得到寿量圆满和形色圆满?

      寿量圆满即健康长寿:因为往昔种下的善业感得长寿果报,得以长久住世。又因为长寿,才有更多时间内修外弘、自利利他,长时间地积累福德和智慧资粮。那么如何感得寿量圆满,身体健康的果报?如果光是长寿,活了九十岁,但一天到晚在生病,那还不如短一点,所以

  • 人为什么会有死亡焦虑?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会有死亡焦虑?

      现在很多人有死亡焦虑,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我们把生和死看得非常实在,就会在生的现象上产生自性见,在死的现象上也产生自性见,以为死亡就是一切的终结,于是贪著生,恐惧死。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就是通过对生死轮回的观察而觉悟。生命就像河流,遵循无明、

  • 《金刚经》的现代意义 (济群法师)《金刚经》的现代意义

      佛教的经典,在中国翻译流传的有数千卷之多,而流通最广、注疏最丰者,当属《金刚经》了。《金刚经》属般若系经典,《般若经》在东汉时期就已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盛行于教界。当时的中国文化界流行玄学,推崇老庄,崇尚虚无,与般若经典所说的“空”,表面上看去颇为相似。于是那些玄学者也就研究起般若经典来了。僧人为了弘法的需要,也时

  • (济群法师)写在《金刚经专集》前

    写在《金刚经专集》前 经常有人会问:应该如何修学佛法?对于学佛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同样是学佛,因为发心的不同,方法的不同,结果往往也不一样。 一个人研究佛学,首先应该知道自己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人生的困惑?为了对生命终极的关怀?为了解脱

  • 《金刚经》解决了什么问题? (济群法师)《金刚经》解决了什么问题?

      学习佛法,首先应该知道佛法能解决什么问题。如果对此没有明确的认识,一定尚未树立正信。因为不明了佛法能够解决什么问题,也就不知道学佛究竟是为了什么。从《金刚经》来看,佛法就是解决“心”的问题。此经当机者须菩提向佛陀请教:“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是发菩提心

  • 《金刚经》的信仰——难信之法 (济群法师)《金刚经》的信仰——难信之法

      对于《金刚经》这样的甚深经典,我们的学习和接受,自然也离不开信仰。那么,本经的信仰到底有什么特色?我们选择两段经文来说明这个问题。1.信心来自善根。第六分为“正信希有分”,说明能对《金刚经》生起正信是希有难得的,需要具足善根福德因缘,同时还要通达我空和法空。为什么要达到这样一个标准?或者说,这是什么意义上的信?

  • 《金刚经》的主要思想 (济群法师)《金刚经》的主要思想

      《金刚经》的主要思想,是菩提心、菩萨行、无我、无相(无所得)、中道见、无住六方面。以下,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1.菩提心。作为本经当机者的须菩提尊者,两次围绕发菩提心向佛陀提问:“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对于大乘菩萨道的修行来说,发菩提心是必须具备的前提,同时也是成佛的不共因。如

  • 何谓“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济群法师)何谓“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这句经文出自《金刚经》。法,可理解为佛法;非法,可理解为佛法以外的教法。另外,法也可理解为一切存在的现象,而非法可理解为空。不应取法,指不应执取于法;不应取非法,指不应执取于非法。因为空性是超越法与非法,超越空有二边的。如果我们执取法或非法,心就会落入二元对立的世界中,就与空性不相应了。所以,在空性的观修中,不应取法,

  • 《金刚经》的弘扬 (济群法师)《金刚经》的弘扬

      《金刚经》的弘扬和普及程度,主要体现在注释多、诵者多、抄本多几方面。首先,它的注释很多,很多古德都曾解读过《金刚经》。被誉为“秦人解空第一”的僧肇撰写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三论宗祖师吉藏撰写了《金刚般若疏》,天台宗祖师智顗撰写了《金刚般若经疏》,禅宗六祖慧能则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口诀》。此外,华严宗祖师宗密、唯识宗祖师

  • 《金刚经》在中国的翻译 (济群法师)《金刚经》在中国的翻译

      《金刚经》共有六个汉译本。其中,姚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四年(公元402年)、元魏菩提留支于永平二年(公元509年)、陈真谛于天嘉三年(公元562年)的译本,都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各一卷。此外,还有隋达摩笈多于开皇十年(公元590年)翻译的《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唐玄奘三藏于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翻译的《能断金刚般若

  • 《金刚经》探微 (济群法师)《金刚经》探微

      在一万多卷汉传佛经中,《金刚经》是国人最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一。即使不是佛教徒,即使从未读过佛经,也往往由于这样那样的因缘听过这个经名,或听过其中某个偈颂、某句经文。其普及程度,惟有同属般若系经典的《心经》可相提并论。

  • 《金刚经》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那世间法也是佛法吗? (济群法师)《金刚经》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那世间法也是佛法吗?

      一切法皆是佛法,是说一切都蕴含着佛法,关键在于你能否看到。看不到的话,世间法当然只是世间法。

  • 《心经》的禅观 (济群法师)《心经》的禅观

      今天我要分享的内容,是“《心经》的禅观”。《心经》是国人最为熟悉的佛经之一,也是很多佛教徒的日常定课。但我们平时对《心经》的学习,多半停留在念诵,或是理论的了解,很少想到它和禅修有什么关系。我们知道,学佛的核心目标是解脱,其关键在于体认空性,而《心经》的禅观正是引导我们直接契入空性的手段。在讲述相关内容前,先介绍一下《

  • 《心经》的般若正观 (济群法师)《心经》的般若正观

      以“般若波罗蜜多”命名的经典,其中,玄奘翻译的六百卷般若经部头最大。《心经》、《金刚经》都属般若系统的经典。玄奘依靠念《心经》克服取经路上众多灾难,可见《心经》不仅蕴含丰富的智慧,同时也蕴含着不可思议的加持力。常读此经,能得十方三宝的加持。我们不仅要学习这部经典的智慧内涵,更要领悟它在修行中的作用及对于人生的

  • 浅谈《心经》的心理治疗 (济群法师)浅谈《心经》的心理治疗

      在佛教浩瀚的三藏十二部典籍中,凝炼的《心经》包涵着佛法的精髓。  《心经》从印度梵文经典中译出,在汉地比较常见的一种译本是唐代玄奘三藏法师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家耳熟能详的色即是空,空即

  • 刚皈依的弟子,除了念《心经》,还要念什么经? (济群法师)刚皈依的弟子,除了念《心经》,还要念什么经?

      刚皈依,建立对三宝的信心最重要。推荐念三皈依,也可以看看我的《皈依修学手册》,了解皈依的学处。

  • 能否推荐关于《心经》讲解的书籍或录音? (济群法师)能否推荐关于《心经》讲解的书籍或录音?

      我有一本《心经的人生智慧》。此外,也有不少关于《心经》的讲座音像。

  • 六祖坛经的般若思想 (济群法师)六祖坛经的般若思想

      闽南佛学院 济群  禅宗自四祖后,《金刚经》逐渐取代了《楞伽经》的地位,四祖道信劝人念摩阿般若波罗密(见《指月录·道信传》卷四)。五祖弘忍创东山法门,普劝僧俗读诵《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见《六祖

  • 《六祖坛经》与心理治疗 (济群法师)《六祖坛经》与心理治疗

      我们知道太虚大师有一句话叫做:“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禅,可以分为“禅宗”的“禅”和“禅定”的“禅”。“禅定”的“禅”是一种共法。共法,就是其他宗教也都有的。但是“禅宗”的“禅”代表着我们觉醒的心。中国佛法有很多宗派,这些宗派在修行的方法上可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顿教,一个是渐教。“顿”和“渐”其实代表着一种成佛的方

  • 极乐世界路途遥远,为何《坛经》又说“西方只在目前”? (济群法师)极乐世界路途遥远,为何《坛经》又说“西方只在目前”?

      《六祖坛经》说:“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这是从“自性弥陀、唯心净土”的层面而言。须知,净土不离当前一念,和净土在十万亿国土之外并不矛盾。从究竟意义上说,我们的心量广大犹如虚空,十方世界从未离开现前一念。当然,这个境界极高,还是念佛求生西方的路子较易契入。首先,要相信西方极乐世界存在;其次,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

  • 成唯识论概观 (济群法师)成唯识论概观

      《成唯识论》十卷 护法等菩萨造,玄奘译,是唯识宗核心典藉。《成唯识论》是《唯识三十论》的集注。《三十论》世亲菩萨撰。世亲是无著的胞弟,唯识学的集大成者,原在有部出家,不久便通达犍陀罗一带流行的有部教义,旋即研究经部,当时正统的有部思想在西北印的迦湿弥罗,由世友等领导的结集的《大毗婆沙论》保存那里,严禁外传

  • 学习《十善业道经》的意义 (济群法师)学习《十善业道经》的意义

      今天,我要讲的经典是《佛说十善业道经》。这是一部大家比较陌生的经典。有人可能会问:佛教的经典很多,就我们平常比较熟悉的如《普贤行愿品》、《金刚经》、《地藏经》、《弥陀经》等,都是人们喜闻乐诵的。为什么要选择讲《十善业道经》呢?因为这部经典是所有经典中,最根本的一部经典。也就是说,我们修学一切佛法,都要以此经的核心内容

  • 解深密经要义说 (济群法师)解深密经要义说

      庚午春以来,笔者担任《解深密经》课程的讲授,在授课过程中,认真研读了圆测《解深密经疏》,并其他瑜伽论典,对该经重要思想,一一都作了探讨,写下一些心得笔记,现将它整理出来,敬请大德们指教。一、净土庄严:净土是佛教重要理论之一,佛教中有净土宗专谈净土,其他宗派也谈净土,唯识宗就是一例,在本经《序品》说到如来讲经处所时

  • 解深密经讲记 (济群法师)解深密经讲记

      88年底来到闽南佛学院,一直从事唯识教学,其中着力最多的要算是《解深密经》了。为了讲好这门课,我认真研读了《解深密经圆测疏》,在一年多的时间,我几乎都沉浸在《解深密经》的研究、教学、思考中。

  • 解深密经与唯识思想 (济群法师)解深密经与唯识思想

      唯识宗的依据经典有六部,其中最重要者当推《解深密经》。在唯识学创立过程中,许多重要理论都渊源于此,所以说,《解深密经》是学习唯识宗的必读经典。《解深密经》在印度的梵本有广略二种:一、广本,有十万颂;二、略本,有一千五百颂(见圆测《解深密经疏》卷二)。汉地但传略本,先后有四译:

  • 《解深密经》与唯识思想 (济群法师)《解深密经》与唯识思想

      唯识宗的依据经典有六经十一论,《解深密经》是其中极为重要的典籍之一。在唯识学创立过程中,许多核心理论都渊源于此,所以说,《解深密经》是学习唯识宗的必读经典。《解深密经》在印度的梵本有广略两种:一、广本,有十万颂;二、略本,有一千五百颂(见圆测《解深密经疏》卷二)。汉地但传略本,先后有四译:

  • 《瑜伽师地论》提要 (济群法师)《瑜伽师地论》提要

      弥勒、唯识宗的初祖,其生平事迹大小乘经典记载颇多。在《上生兜率天经》称弥勒诞生于波罗捺国却波利村婆婆利大婆罗门家。《华严经、八法界品》以弥勒为善财童子所参的第五十二位善知识。大小乘经典共同认为:弥勒将来继承释迦在娑婆世

  • 《瑜伽师地论》提要 (济群法师)《瑜伽师地论》提要

      《瑜伽师地论》,一百卷,弥勒菩萨造,是唯识宗的根本论典。弥勒,唯识宗初祖,其生平事迹大小乘经典记载颇多。《上生兜率天经》记载,弥勒诞生于波罗捺国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罗门家。《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将弥勒作为善财童子所参的第五十二位善知识。大小乘经典共同认为:弥勒将继释迦牟尼佛之后,在娑婆世界成佛,现居兜率内院,为一生补

  • (济群法师)瑜伽师地论提要

      瑜伽师地论提要  济群法师  《瑜伽师地论》、一百卷,弥勒菩萨造,是唯识宗的根本论籍。  一、本论的制造和传译  弥勒,唯识宗的初祖,其生平事迹大小乘经典记载颇多。在《上生兜率天经》称弥勒诞生

  • 《普贤行愿品》是加行还是正行? (济群法师)《普贤行愿品》是加行还是正行?

      在藏地,通常是将七支供作为前行。在汉地的早晚功课内,《行愿品》也是作为大忏悔文出现,依然是起到前行的作用。但我觉得,仅仅将《行愿品》作为前行,其中深意并未得到完全开显。  为什么说,《行愿品》

  • (济群法师)《普贤行愿品》合刊编后记

      2004年农历闰二月初一,应青山寺之邀为无锡四众宣讲《普贤行愿品》。假此因缘,将《华严经》中阐述发心、行愿的几品经文编集在一起,供华严学者修学。《初发心功德品》选自唐·实叉难陀所译八十卷《华严经》。此品经文为天帝释向法慧菩萨请教:菩萨初发菩提心所得功德几何?法慧菩萨以种种譬喻,层层递进,详尽说明了菩萨初发心功德之大。

  • 《普贤行愿品》讲记 (济群法师)《普贤行愿品》讲记

      这本《普贤行愿品》讲记是济群法师1996年秋天在柏林寺“中元节报恩法会”上的讲经记录。记得那时天气炎热,法师刚在寺里参加完第四届生活禅夏令营,就不辞辛劳,慨然应请讲述《普贤行愿品》。他的讲演轻松活泼,能在深契佛意、经意的基础上,结合信徒们修行生活的实际,因事显理,开启疑窦。与会信众数百人饱餐法味,皆大欢喜。

  • 《解深密经》要义说 (济群法师)《解深密经》要义说

      庚午春以来,笔者(济群法师)担任《解深密经》课程的讲授,在授课过程中,认真研读了圆测《解深密经疏》,并其他瑜伽论典,对该经重要思想,一一都作了探讨,写下一些心得笔记,现将它整理出来,敬请大德们指教。

  • 《金刚经》主要讲什么? (济群法师)《金刚经》主要讲什么?

      禅宗六祖惠能听了《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偈就开悟了,这句话就是《金刚经》的眼睛。六祖的著名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说明了宇宙的真相。这“本来无一物”就是《金刚经》的思想。《金刚经》主要就是说明了“离相无住”的道理。

  • 《金刚经》有哪三多? (济群法师)《金刚经》有哪三多?

      《金刚经》是国人最为熟悉的佛经之一,即使不是佛教徒,即使从未读诵过本经,也往往听过这个经名,其普及程度,主要体现为注释多、诵者多、抄本多。首先是注释多。不少古德都解读过《金刚经》。被誉为“华人解空第一”的僧肇撰写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三论宗祖师吉藏撰写了《金刚般若疏》,天台宗

  • 《心经》云:“度一切苦厄” ,那人生有哪些“苦”呢? (济群法师)《心经》云:“度一切苦厄” ,那人生有哪些“苦”呢?

      《心经》云:“度一切苦厄。”佛陀出世以解脱人类痛苦为目的,学佛修行是为离苦得乐。学佛的人往往对苦有深刻的认识。说到苦,有身苦与心苦两种。身苦的感觉人们大致相同,就象冬天、夏天大家都会觉得天冷、天热;感冒、胃痛一样觉得难受;火烧、刀斩都会觉得疼痛。

  • 《心经》究竟说什么? (济群法师)《心经》究竟说什么?

      《心经》最主要是为我们提出了一种空的智慧,像《心经》里面有:“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个是一个公式,《心经》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用这样一种公式去观察世界。比如说可以用它去观察你的财富,财富不异空,空不异财富;财富即是空,空即是财富。任何东西都可以做这个观察,这个观察是个什么道理呢?就是告诉我们

  • 《心经》究竟讲了什么?来听济群法师讲心经 (济群法师)《心经》究竟讲了什么?来听济群法师讲心经

    《心经》最主要是为我们提出了一种空的智慧,像《心经》里面有:“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个是一个公式。心经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用这样一种公式来观察世界。

  • 在家可以学佛吗,在家人应该如何修行?六祖这样解答 (济群法师)在家可以学佛吗,在家人应该如何修行?六祖这样解答

      六祖说,善知识,如果想要学佛修行,在家也是可以的,不是必须到寺院中,也不是必须剃发出家。这就为大众解除了学佛等于出家的误解。同时,也给无缘出家专修的学佛者以信心。在家而能如法修行,就像身处东方的污浊世界,但一心向善,同样可以修习善行,见性解脱。如果来到寺院却不认真修行,就像身处西方清净世界,但内心充满污浊,势必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