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泰录

  【原文】

  入论泰鸿之内,出观神明之外,定制泰一之衷,以为物稽,天有九鸿,地有九州,泰一之道,九皇之傅,请成于泰始之末,见不详事于名理之外。范无形,尝无味,以要名理之所会。范者味之正也,味者气之父母也,精微者天地之始也。不见形脔,而天下归美焉。名尸神明者,大道是也。夫错行合意,扶义本仁,积顺之所成,先圣之所生也,行其道者有其名,为其事者有其功。故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神圣乘于道德,以究其理。若上圣皇天者,先圣之所倚威立有命也,故致治之自在己者也,招高者高,招庳者庳,故成形而不变者度也,未离己而在彼者狎沤也,陈体立节,万世不易,天地之位也。分物纪名,文圣明别,神圣之齐也,法天居地,去方错圆,神圣之鉴也,象说名物,成功遂事,隐彰不相离,神圣之教也。故流分而神生,动登而明生,明见而形成,形成而功存。故文者所以分物也,理者所以纪名也,天地者同事而异域者也。无规圆者天之文也,无矩方者地之理也,天循文以动,地循理以作者也。二端者神之法也。神圣之人后先天地而尊者也。后天地生,然知天地之始,先天地亡,然知天地之终。道包之,故能知度之,尊重焉,故能改动,之敏明焉,故能制断之。精神者物之贵大者也,内圣者精神之原也,莫贵焉,故靡不仰制焉。制者所以卫精擢神致气也,幽则不泄,简则不烦,不烦则精明达,故能役贤能使神明,百化随而变,终始从而豫。神明者积精微全粹之所成也。圣道神方,要之极也,帝制神化,治之期也。故师为君而学为臣,上贤为天子,次贤为三公,高为诸侯,易姓而王,不以祖籍为君者,欲同一善之安也。彼天地动作于胸中,然后事成于外,万物出入焉,然后生物无害,闿阖四时,引移阴阳,怨没澄物,天下以为自然,此神圣之所以绝众也。圣原神文有验而不可见者也。故过人可见,绝人未远也,神明所以类合者也。故神明锢结其纮,类类生成,用一不穷,影则随形,响则应声。故形声者天地之师也。四时之功,阴阳不能独为也。圣王者不失本末,故神明终始焉。卒令八风三光之变,经气不常之故,孰不诏请都理焉。故神灵威明上变光,疾徐缓急中动气,煞伤毁祸下在地,故天地阴阳之受命,取象于神明之效,既已见矣。天者气之所总出也,地者理之必然也。故圣人者,出之于天,收之于地,在天地若阴阳者,杜燥湿以法义,与时迁焉。二者圣人存则治,亡则乱者,天失其文,地失其理也。以是知先灵王百神者,上德执大道。凡此者,物之长也。及至乎祖籍之世代继之,君身虽不贤,然南面称寡,犹不果亡者,其能受教乎。有道之士者也不然,而能守宗庙存国家者,未之有也。

  【典故】

  《泰录》,即是通达次序。而所谓次序,即是指四季阴阳的变化,所以他说:神明圣哲之人,后天地生而先于天地尊贵。虽然后于天地而生,然而却知晓天地的开始;先于天地而亡,然而却知晓天地的结局。然后他说,所谓的天,是阴阳二气的集中表现;所谓的地,是伦理的必然。然后他说,在天地间象阴阳二气,杜绝燥湿以效法最佳行为方式,与时迁徙变化。所谓的杜绝燥湿,即是指依照春、夏、秋、冬四季,有温、热、凉、寒的不同,这就是天地的最佳行为方式。地球表面若是只有阴气,那么就是冰川;若是只有阳气,那么就是高温。无论是冰川还是高温,万物都不能生长。所以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要有一定的道路,都要有一定的次序。有了这样的世界观,才能立足于天地间。

您可能喜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相关阅读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