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王鈇

  【原文】

  庞子问鹖冠子曰:“泰上成鸠之道,一族用之万八千岁,有天下兵强,世不可夺,与天地存,久绝无伦,齐殊异之物,不足以命其相去之不同也。世莫不言树俗立化,彼独何道之行以至于此?”鹖冠子曰:“彼成鸠氏天,故莫能增其高尊其灵。”庞子曰:“何谓天,何若而莫能增其高尊其灵?”鹖冠子曰:“天者诚其日德也,日诚出诚入,南北有极,故莫弗以为法则。天者信其月刑也,月信死信生,终则有始,故莫弗以为政。天者明星其稽也,列星不乱,各以序行,故小大莫弗以章。天者因时其则也,四时当名代而不干,故莫弗以为必然。天者一法其同也,前后左右,古今自如,故莫弗以为常。天诚信明因一,不为众父。易一故莫能与争先,易一非一故不可尊增,成鸠得一,故莫不仰制焉。庞子曰:“愿闻其制。”鹖冠子曰:“成鸠之制,与神明体正,神明者,下究而上际,克啬万物而不可猒者也,周泊遍照,反与天地总,故能为天下计,明于蚤识逢臼,不惑存亡之祥安危之稽。”庞子曰:“愿闻其稽。”鹖冠子曰:“置下不安,上不可以载,累其足也,其最高而不植局者,未之有也。辩于人情究物之理,称于天地,废置不殆,审于山川而运动举错有检,生物无害,为之父母,无所躏跞,仁于取予,备于教道,要于言语,信于约束,已诺不专,喜怒不增,其兵不武,树以为俗,其化出此。”庞子曰:“愿闻其人情物理所以啬万物与天地总与神明体正之道。”鹖冠子曰:“成鸠氏之道,未有离天曲日术者。天曲者明而易循也,日术者要而易行也。”庞子曰:“愿闻天曲日术。”鹖冠子曰:“其制邑理都使矔习者,五家为伍,伍为之长,十伍为里,里置有司,四里为扁,扁为之长,十扁为乡,乡置师,五乡为县,县有啬夫治焉,十县为郡,有大夫守焉,命曰官属。郡大夫退脩其属县,啬夫退脩其乡,乡师退脩其扁,扁长退脩其里,里有司退脩其伍,伍长退脩其家。事相斥正,居处相察,出入相司。父与父言义,子与子言孝。长者言善,少者言敬,旦夕相薰芗,以此慈孝之务。若有所移徙去就,家与家相受,人与人相付,亡人奸物,无所穿窜,此其人情物理也。伍人有勿故不奉上令有余不足居处之状,而不辄以告里有司,谓之乱家,其罪伍长以同。里中有不敬长慈少,出等异众,不听父兄之教,有所受闻,不悉以告扁长,谓之乱里,其罪有司而贰其家。扁不以时循行教诲,受闻不悉以告乡师,谓之乱扁,其罪扁长而贰其家。乡不以时循行教诲,受闻不悉以告县啬夫,谓之乱乡,其罪乡师而贰其家。县啬夫不以时循行教诲,受闻不悉以告郡,善者不显,命曰蔽明,见恶而隐,命曰下比,谓之乱县,其诛啬夫无赦。郡大夫不以循行教诲,受闻虽实,有所遗脱,不悉以教柱国,谓之乱郡,其诛郡大夫无赦。柱国不政,使下情不上闻,上情不下究,谓之絿政,其诛柱国灭门残疾。令尹不宜时合地害百姓者,谓之乱天下,其轸令尹以□。此其所以啬物也。天用四时,地用五行,天子执一以居中央,调以五音,正以六律,纪以度数,宰以刑德。从本至末,第以甲乙。天始于元,地始于朔,四时始于历。故家里用提,扁长用旬,乡师用节,县啬夫用月,郡大夫用气分所至,柱国用六律。里五日报扁,扁十日报乡,乡十五日报县,县三十日报郡,郡四十五日报柱国,柱国六十日以闻天子,天子七十二日遗使,勉有功罚不如此所以与天地总。下情六十日一上闻,上惠七十二日一下究,此天曲日术也。故不肖者不失其贱,而贤者不失其明,上享其福禄而百事理行,畔者不利,故莫能挠其强,是以能治满而不溢,绾大而不芒,天子中正,使者敢易言尊益区域,使利逜下蔽上,其刑斩笞无赦,诸吏教苦德薄,侵暴百姓,辄罢,毋使污官乱治,不奉令犯法,其罪加民,利而不取利,运而不取次,故四方从之,唯恐后至。是以运天而维张,地广而德章,天下安乐,设年予昌属各以一时典最上贤不如令尹,令尹以闻,壹再削职,三则不赦,治不逾官,使史李不误,公市为平,生者不喜,死者不怨,人得所欲,国无变故,着赏有功,德及三世,父伏其辜,不得创谥,事从一二,终古不勃。彼计为善于乡,不如为善于里,为善于里,不如为善于家。是以为善者可得举,为恶者可得诛。莫敢道一旦之善,皆以终身为期,素无失次,故化立而世无邪,化立俗成,少则同侪,长则同友,游敖同品,祭祀同福,死生同爱,祸灾同忧,居处同乐,行作同和,吊贺同杂,哭泣同哀。欢欣足以相助,●谍足以相止,安平相驯,军旅相保,夜战则足以相信,昼战则足以相配,入以禁暴,出正无道,是以其兵能横行诛伐而莫之敢御。故其刑设而不用,不争而权重,车甲不陈而天下无敌矣。失道则贱敢逆贵,不义则小敢侵大。成鸠既见上世之嗣失道亡功倍本灭德之则,故为之不朽之国定位牢祭,使鬼神□曰,增规不圆,益矩不方。夫以效末传之子孙,唯此可持,唯此可将,将者养吉,释者不祥,墠以全牺,正以斋明,四时享之,祀以家王,以为神享,礼灵之符,藏之宗庙,以玺正诸。故其后世之保教也全,耳目不营,用心不分,不见异物,而迁捐私去毒,钩于内哲,固于所守,更始逾新,上元为纪,其承嘉惠相高不改□昭穆,具招士先结之,后入弗解,此知极之至也。”庞子曰:“愿闻所以不改更始逾新之道。”鹖冠子曰:“成鸠所谓得王鈇之传者也。”庞子曰:“何谓王鈇?”鹖冠子曰:“王鈇者,非一世之器也。以死遂生,从中制外之教也。后世成至孙一灵羽理符日循,功弗敢败,奉业究制,执正守内,拙弗敢废,楼●与旱,以新续故,四时执效,应锢不骏,后得入庙,惑爽不嗣谓之焚,祖命冒世,礼嗣弗引,奉常弗内,灵不食祀,家王不举祭,天将降咎,皇神不享,此所以不改更始逾新之道也。故主无异意,民心不徙,与天合则,万年一范,则近者亲其善,远者慕其德而无已。是以其教不猒,其用不弊。故能畴合四海以为一家,而夷貉万国皆以时朝服致绩,而莫敢效增免,闻者传译,来归其义,莫能易其俗移其教。故共威立而不犯,流远而不废,此素皇内帝之法。成鸠之所枋以超等世世不可夺者也,功日益月长,故能与天地存久,此所以与神明体正之术也,不待士史苍颉作书,故后世莫能云其咎。未闻不与道德究而能以为善者也。”庞子曰:“如是古今之道同邪?”鹖冠子曰:“古者亦我而使之久,众者亦我而使之众耳,何比异哉。彼类善则万世不忘,道恶则祸及其身,尚奚怪焉。”庞子曰:“以今之事观古之道,舟车相通,衣服同采,言语相知,画地守之,不能相犯,殊君异长,不能相使,逆言过耳,兵甲相李,百父母子旦未易领,方若所言未有离中国之正也。邱第之业,域不出着,居不连垝,而曰成鸠氏,周阖四海为一家,夷貉万国莫不来朝,其果情乎?”鹖冠子曰:“虎狼杀人,乌苍从上,螾蛾从下聚之。六者异类,然同时俱至者何也,所欲同也。由是观之,有人之名,则同人之情耳何,故不可乎。天度数之而行,在一不少,在万不众,同如林木,积如仓粟,斗石以陈,升委无失也。列地分民,亦尚一也耳,百父母子,何能增减,殊君异长,又何出入,若能正一,万国同极,德至四海,又奚足阖也。”庞子曰:“果必信然,阴阳消散,三百六十日,各反其故,天地跼跼,奚足以疑。圣人高大,内揣深浅远近之理,使鬼神一失,不复息矣,与天地相蔽,至今尚在,以钲面达行。宜乎哉,成鸠之万八千岁也,得此道者何辩谁氏,所用之国而天下利耳。

  【典故】

  《王鈇》篇,“王鈇”,是指王者之斧,即是说王者之法制犹如斧一样有威势,能够置人于死地。那么王者的法制是什么呢?鹖冠子称说成鸠氏的法制就象天一样,首先,天有诚信,太阳月亮的升起落下,星辰的排列都不会混乱。所以大大小小的万物无不以此为条理,万物无不以为这就是必然。然后鹖冠子描述了成鸠氏的社会制度,指出要象天地一样爱惜万物,要施行教化树立风俗,建立共同的社会行为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约束,不成社会。因此没有任何一个社会会放纵人们的所作所为,总会制定某些对人有约束力的规则。规则本来只是要人们放弃那些可能危害社会的冲动和行为,其理由还是基于个人的;只有这样,个人才活得更好。因此,规则的制定就有了两个彼此矛盾的目标,一是尽量满足人们的自由天性,因为规则是人们制订出来为自己服务的;二是通过束缚人的某种天性来满足社会秩序的需要,因为实行范围宽泛的自由需要以牺牲部分个人自由为代价。因此,一种合理的文化的基本标志就是:以最低限度的规则来保证上述双重目标的实现。然而,西周以后的奴隶主贵族统治阶层,为了自己统治的需要,就制定了颇为详细和繁杂的“周礼”,以保证自己的既得利益,从而使“礼”——社会行为规范具有了很重的阶级倾向,成为压迫普通人民百姓的规则。因此,所谓的王斧,并不是要取人性命,而是以死亡为威胁保证更多人的生存权利,使人们无不以为这就是自然、必然。鹖冠子对成鸠氏的社会制度的描述,与管子有相似之处,其目的就是希望建立起完善的居民管理组织,统一人们的思想观念,然后达到治理的目的。其实,所谓的治理并不是哪里混乱就去弹压哪里,而是利用完善的居民管理组织,进行教化,移风易俗,统一人们的思想观念。

您可能喜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相关阅读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