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瓮先生琼玉膏
此膏填精补髓,肠化为筋,万神具足,五脏盈溢,髓实血满,发白变黑,返老还童,行如奔马。日进数服,终日不食亦不饥,开通强志,日诵万言,神识高迈,夜无梦想。人年二十七岁以前,服此一料,可寿三百六十岁。四十五岁以前服者,可寿二百四十岁。六十三岁以前服者,可寿一百二十岁。六十四岁以上服者,可寿百岁。服之十剂,绝其欲,修阴功,成地仙矣。一料分五处,可救五人痈疾,分十处,可救十人劳疾。修合之时,沐浴至心,勿轻示人。
新罗参(二十四两,去芦) 生地黄(一十六斤,汁) 白茯苓(四十九两,去黑皮) 白沙蜜(一十斤,炼净)
上件,人参、茯苓为细末,蜜用生绢滤过,地黄取自然汁,捣时不用铜铁器,取汁尽,去滓,用药一处拌和匀,入银石器或好磁器内封,用净纸二三十重封闭,入汤内,以桑柴火煮三昼夜。取出,用蜡纸数重包瓶口,入井口去火毒一伏时。取出再入旧汤内煮一日,出水气,取出开封,取三匙作三盏,祭天地百神,焚香设拜,至诚端心。每日空心,酒调一匙头。
地仙煎
治腰膝疼痛,一切腹内冷病。令人颜色悦泽,骨髓坚固,行及奔马。
山药(一斤) 杏仁(一升,汤泡,去皮、尖) 生牛奶子(二升)
上件,将杏仁研细,入牛奶子、山药,拌绞取汁,用新磁瓶密封,汤煮一日。每日空心,酒调一匙头。
金髓煎
延年益寿,填精补髓,久服发白变黑,返老还童。
枸杞(不以多少,采红熟者)
右用无灰酒浸之,冬六日,夏三日,于沙盆内研令烂细,然后以布袋绞取汁,与前浸酒一同慢火熬成膏,于净磁器内封贮。重汤煮之,每服一匙头,入酥油少许,温酒调下。
天门冬膏
去积聚,风痰,癞疾,三虫,伏尸,除瘟疫。轻身,益气,令人不饥,延年不老。
天门冬(不以多少,去皮,去根、须,洗净)
上件捣碎,布绞取汁,澄清滤过,用磁器、沙锅或银器,慢火熬成膏。每服一匙头,空心温酒调下。
服天门冬
《道书八帝经》∶欲不畏寒,取天门冬、茯苓为末服之。每日顿服,大寒时汗出,单衣。《抱朴子》云∶杜紫微服天门冬,御八十外家,有子一百四十人,日行三百里。
《列仙子》云∶赤松子食天门冬,齿落更生,细发复出。
《神仙传》∶甘始者,太原人。服天门冬,在人间三百年。《修真秘旨》∶神仙服天门冬,一百日后怡泰和颜,羸劣者强。三百日,身轻。三年,身走如飞。
服地黄
《抱朴子》云∶楚文子服地黄八年,夜视有光,手上车弩。
服苍术
《抱朴子》云∶南阳文氏,值乱逃于壶山,饥困,有人教之食术,遂不饥。数年乃还乡里,颜色更少,气力转胜。《药经》云∶心欲长生,当服山精。是苍术也。
服茯苓
《抱朴子》云∶任季子服茯苓一十八年,玉女从之,能隐彰,不食谷,面生光。孙真人《枕中记》∶茯苓久服,百日百病除。二百日,夜昼二服后,役使鬼神。四年后,玉女来侍。
服远志
《抱朴子》云∶陵阳仲子服远志二十年,有子三十人,开书所见,便记不忘。
服五加皮酒
东华真人《煮石经》∶舜常登苍梧山,曰厥金玉香草,即五加也,服之延年。故云∶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宁得一斤地榆,安用明月宝珠。昔鲁定公母,单服五加皮酒,以致长生。如张子声、杨始建、王叔才、于世彦等,皆古人服五加皮酒而房室不绝,皆寿三百岁,有子三、二十人。世世有服五加皮酒而获年寿者甚众。
服桂
《抱朴子》云∶赵他子服桂二十年,足下毛生,日行五百里,力举千斤。
服松子
《列仙传》∶ 食松子,能飞行健,走如奔马。《神仙传》∶松子不以多少,研为膏,空心温酒调下一匙头,日三服则不饥渴。久服日行五百里,身轻体健。
服松节酒
《神仙传》∶治百节疼痛,久风虚,脚痹痛。松节酿酒,服之神验。
服槐实
《神仙传》∶槐实于牛胆中渍浸百日,阴干。每日吞一枚,十日身轻,二十日白发再黑,百日通神。
服枸杞
《食疗》云∶枸杞叶能令人筋骨壮,除风补益,去虚劳,益阳事。春夏秋采叶,冬采子,可久食之。
服莲花
太清诸本草∶七月七日采莲花七分,八月八日采莲根八分,九月九日采莲子九分,阴干食之,令人不老。
服栗子
《食疗》云∶如肾气虚弱,取生栗子不以多少,令风干之。每日空心细嚼之三五个,徐徐咽之。
服黄精
神仙服黄精成地仙∶昔临川有士人虐其婢,婢乃逃入山中。久之,见野草枝叶可爱,即拔取食之,甚美。自是常食之,久而不饥,遂轻健。夜息大木下,闻草动以为虎,惧而上木避之,及晓下平地,其身豁然,凌空而去,或自一峰之顶,若飞鸟焉,数岁,其家采薪见之,告其主,使捕之,不得。一日,遇绝壁下,以网三面围之,俄而腾上山顶。其主异之,或曰∶此婢安有仙风道骨?不过灵药服食。遂以酒馔五味香美,置往来之路,观其食否,果来食之,遂不能远去,擒之。问以述其故,所指食之草,即黄精也。谨按∶黄精宽中益气,补五藏,调良肌肉,充实骨髓,坚强筋骨,延年不老,颜色鲜明,发白再黑,齿落更生。
神枕法
汉武帝东巡泰山下,见老翁锄于道,背上有白光高数尺。帝怪而问之,有道术否?老翁对曰∶臣昔年八十五时,衰老垂死,头白齿落,有道士者,教臣服枣,饮水,绝谷,并作神枕法,中有三十二物。内二十四物善,以当二十四气;其八物毒,以应八风。臣行转少,黑发更生,堕齿复出,日行三百里。臣今年一百八十矣,不能弃世入山,顾恋子孙,复还食谷,又已二十余年,犹得神枕之力,往不复老。武帝视老翁,颜壮当如五十许人,验问其邻人,皆云信然。帝乃从授其方作枕,而不能随其绝谷,饮水也。
神枕方∶用五月五日,七月七日,取出林柏以为枕。长一尺二寸,高四寸,空中容一斗二升,以柏心赤者为盖,浓二分,盖致之令密,又使开闭也。又钻盖上为三行,每行四十九孔,凡一百四十七孔,令容粟大。用下项药∶
芎 当归 白芷 辛荑 杜衡 白术 本 木兰 蜀椒 桂 干姜 防风 人参 桔梗 白薇 荆实 肉苁蓉 飞廉 柏实 薏苡仁 款冬花 白衡 秦椒 麋芜
凡二十四物,以应二十四气。
八物毒者,以应八风。
右三十二物各一两,皆 咀。以毒药上安之,满枕中,用囊以衣枕。百日而有光泽,一年体中无疾,一一皆愈而身尽香。四年白发变黑,齿落重生,耳目聪明。神方验秘,不传非人也。武帝以问东方朔,答云∶昔女廉以此传玉青,玉青以传广成子,广成子以传黄帝。近者谷城道士淳于公枕此药,枕百余岁而头发不白。夫病之来皆从阳脉起,今枕药枕,风邪不得侵入矣。又虽以布囊衣枕,犹当复以帏囊重包之,须欲卧时乃脱去之耳。诏赐老翁疋帛,老翁不受,曰∶臣之于君,犹子之于父也,子知道以上之于父,义不受赏。又臣非卖道者,以陛下好善,故进此耳。帝止而更赐诸药。
服菖蒲
《神仙服食》∶菖蒲寻九节者,窨干百日,为末,日三服。久服聪明耳目,延年益寿。
《抱朴子》云∶韩聚服菖蒲十三年,身上生毛,日诵万言,冬袒不寒。须得石上生者,一寸九节,紫花尤善。
服胡麻
《神仙服食》∶胡麻,食之能除一切痼疾,久服长生,肥健人,延年不老。
服五味
《抱朴子》∶服五味十六年,面色如玉,入火不灼,入水不濡。
服藕实
《食医心镜》∶藕实,味甘平,无毒。补中养气,清神,除百病。久服令人止渴悦泽。
服莲子莲蕊
《日华子》云∶莲子并石莲去心,久食令人心喜,益气、止渴。治腰痛,泄精,泻痢。
《日华子》云∶莲花蕊,久服镇心益色,驻颜轻身。
服何首乌
《日华子》云∶何首乌,味甘,无毒,久服壮筋骨,益精髓,黑髭鬓,令人有子。
《奇经八脉考》是中医上的经脉专书,共一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78年。本书论述奇经八脉,考证历代有关文献,对每条奇经的循行和病等,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整理,并提出了作者个人的见解,是一部研究奇经八脉的重要著作。
《饮膳正要》为元忽思慧所撰,成于元朝天历三年(公元1320年),全书共三卷。卷一讲的是诸般禁忌,聚珍品撰。卷二讲的是诸般汤煎,食疗诸病及食物相反中毒等。卷三讲的是米谷品,兽品、禽品、鱼品、果菜品和料物等。
伤寒论原文
《随园食单》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所著。袁枚是一位有丰富经验的烹饪学家。他所著的《随园食单》一书是我国清代一部系统地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重要著作。
《食疗本草》为唐·孟诜(公元612年—公元713年) 所撰。该书是唐代食物药治病专书,是在《千金要方》中“食治篇增订而成的记述可供食用、又能疗病的本草专著。书目见《旧唐书·艺文志》。近人范行准认为原书是孟诜《补养方》,后经张鼎增补而易此名。
暂无简介。
暂无简介。
暂无简介。
暂无简介。
神农本草经合注
[问]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天生异类,本为养人。禁之宰杀,逆天甚矣。[答]既知天地为万物之父母,奈何不知万物为天地之赤子。赤子之中,强凌弱,贵欺贱,父母亦大不乐矣。倘因食其肉,遂谓天所以养我,则虎、豹、蚊、虻,亦食人类血肉,将天之生人
不管《三字经》作者出于什么目的,他毕竟在有限篇幅当中赞扬了两位非常有才学的女子,一位就是大家很熟悉的蔡文姬,而另一位是我们比较陌生的谢道韫。谢道韫是东晋时期著名才女,我们知道有一句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之家和寻常百姓之家是对着
大家都知道,人最好是从岁数很小时,就开始循序渐进地学习,就开始勤奋地学习,就开始接受良师的指导。但人世间的很多事是难以预料的。很多人或说更多的人,因种种原因错过了最佳的读书和受教育年龄。那年岁大的人还应不应学习?年岁大的人学习了还能不能够取
学习离不开刻苦的精神,《三字经》对这点当然不会放过,它也非常强调,所以《三字经》用两个我们非常熟悉的故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稍微有点那么极端的故事,来张扬这种勤奋刻苦的精神。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我们后来把这两个故事并成一个成语叫悬梁刺
三字经一直是通过讲故事,把一些深刻的道理,活生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既然是讲学习,谁最合适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谁是一个学习的楷模呢?毫无疑问是孔子。所以接下来三字经讲:昔仲尼,师项橐(驼)。古圣贤,尚勤学。字面意思非常清楚,想当年孔老夫子拜项橐为师
接下来,《三字经》又用12个字讲述了明朝的败亡。迁北京,永乐嗣。迨崇祯,煤山逝。也就是说永乐帝把都城从南京迁到了北京,到了崇祯就在煤山去世,这位皇帝在人世间活了只不过33岁,他是1611年出生,1644年在煤山上吊自杀,不少人认为,崇祯实在并不是一个坏皇
我们在上一讲,讲到了明太祖,久亲师的故事,也就是说明太祖朱元璋长时间的亲自率领军队进行征战,最后成功取得了政权,建立了明朝,那么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他是用哪些手段、方法、理念,换句话说,他是怎样来统治整个中国的呢?明太祖朱元璋的统治是高度集
根据我所采用的这个版本,元朝以后的明朝是《三字经》讲述的最后一个朝代。一般认为讲述到后来的清朝乃至民国都是后来比较近的人离今天比较近的人增补的所以我们讲《三字经》,在历史部分就讲到明朝。明太祖,久亲师。传建文,方四祀。这样四句12个字是讲述了明太
在中国历史上接着宋朝统一了整个中国的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那就是元朝,三字经讲元朝时是这么讲的:至元兴,金绪歇。有宋世,一同灭。并中国,兼戎翟。什么意思呢?到了元朝兴起时金朝也灭亡了,因为金朝是被元朝和南宋联合灭亡的。有宋氏 一同灭,连宋朝捎带着也灭亡了
赵匡胤即位不到半年就有两个节度使起兵反抗宋朝,宋太祖赵匡胤皇帝的位子还没坐暖呢就御驾亲征,费了不小的劲才把这两个手握重兵的节度使镇压下去,这件事使赵匡胤心里怎么都不踏实,所以有一天他就单独召见赵普这位自己主要的谋士,跟他商量。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