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44、岁饥赈济邻朋

  安士全书原文
  清朝·怀西居士周安士著述

  岁饥赈济邻朋

  [发明]救荒之策,有施于已然者,有施于未然者。请蠲国赋、截留漕米、劝募设粥、严禁籴客,此施于已然者也。开泛河渠、高筑圩岸、务本节用、储粟裕农、募民开垦、严禁张簖〖簖(duàn),插在河中拦捕鱼类的竹栅栏〗宰牛,此施于未然者也。救之于未饥,则用物少而所济广,民得营生,官无阙赋。若至饥馑已成,流殍(piǎo)满道,而后议蠲议赈,则所济有限,而死亡者多矣。独言"邻朋",举小见大也。
  水旱灾荒,原从悭贪鄙吝所致,盖众业所感也。若用其心于赈济,则未来之饥荒亦免矣。
  经云:"人寿三十岁时,有饥馑灾至。凡七年七月七日夜无雨,大地寸草不生,白骨遍野。尽阎浮提,所存不过万人,留之以为当来人种。"《婆沙论》云:"人若能以一抟之食,发大悲心,布施饿者,于当来世,决不遇饥馑之灾。"此种救荒,尤属泯然无迹。

  下附征事(五则)

  因荒酿祸(《隋书》)

  隋末,马邑大饥。太守王仁恭,坚闭仓廒〖仓廒(áo),贮藏粮食的仓库〗,不务赈济。刘武周宣言曰:"今百姓饥荒,僵尸载道,王君如此坐视,岂是民之父母?"因椎牛誓众曰:"吾辈不能甘心待死,官仓之粟,皆百姓脂膏,公等可随吾取之,以延旦夕。"众许诺,乃谋杀仁恭,开仓赈济。由是远近邻邑,无不响应。
  [按]武周之意,不过欲号召饥民,借以倡乱耳。然酿成之者,皆仁恭也。昔赵清献,知越州,适吴越大旱,公不待民饥,早为规画,抚循倍至,而后民情为之帖然。彼全躯保妻子之臣,乌足语此。

  增价免饥(《荒政备览》)

  宋范文正公,知杭州,适岁荒,斗粟至百二十文,民甚患之。公反增至一百八十,且多出榜文,备述本州粟少,不惜重价收籴,遍处传播,同列不知所为。越数日,四方之商贾争至,米遂不贱而自贱,民甚赖之。
  [按]此亦凶岁大兴工役,修造佛宇、桥梁之意也。人第知年谷不登,息工罢役耳,岂知小民一无所事,适所以速之死乎。惟工役一兴,则富室之钱谷,隐然散布小民之家。无损于富户,有益于贫民矣。

  种豆代谷(《文献通考》)

  宋程珦(xiàng),知徐州,久雨谷坏。珦度水涸时,耕种无及,乃募富家,得豆数千石,贷民使布水田中。水未尽涸,而甲已坼矣〖甲坼(chè),草木种子外皮开裂而萌芽〗。是年谷虽未登,而民不至饥者,皆豆之惠也。
  [按]尝阅《四友斋丛说》,载一备荒之策。谓当取各府、州、县赃罚银两,尽数籴谷;其犯军流以下者,许其以谷赎罪。若一处遇水旱之灾,听其于无灾处,通融借贷,候来年丰熟补还。则百姓可免流亡,朝廷可无顾虑。此种善政,正当急急举行,唯愿好善者告之当事耳。

  抗疏救辽(《琐闱管见》)

  嘉靖末,辽阳大饥,军民相食。兵部侍郎王某,疏请赈饥。议将二万石粟,陆运至山海关。解费之银,每万计八千两,地方深以为苦。时昆山许伯云为给事,谓辽人命在旦夕,若用陆运,则旷日而骚扰,不如暂弛海禁,用漕艘沿海以往,则可扬帆速至。于是抗疏极言,且谓海运倘有疏虞,请以一家为质,而后朝廷始从其请。于是将原议漕石,并天津仓粮,共添至十余万石,星夜航海赴辽,辽人欢呼动地,全活甚多。至今其地,犹庙祠焉。
  [按]以痛哭流涕之诚,而救蹈汤赴火之急,宜其片牍甫陈,而恩膏随播也。卓哉许君!其泽溥已。

  自讳其德(见《周子愉笔记》)

  明崇祯时,常熟进士蒋畹仙,偶寓昆山同年周明远家。是年大荒,夫妻父子不能相顾。时有郭姓者,将卖其妻,而碍手中所抱之子,既而曰:"各自逃生矣。"遂置其子于道旁。蒋公恻然曰:"奈何以口腹故,顷刻离散一家。"问需钱几何?曰:"一十五千。"蒋立凑囊资,止可十千,复向明远贷五千以足其数。明远曰:"世间善事,当与人同,君不耻独为君子耶。"亦捐五千赠之。妻得不卖,子亦保全。后其人薄有家业,率子叩谢。蒋公不令至前,且讳言其事。
  [按]明远公,即子愉弟之祖也,与蒋先生最称莫逆。余见子愉弟,书蒋氏三代之懿行甚悉,因摘录数条,列于篇末"百福骈臻"三语下,兹不多述。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