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自己的世俗因缘?

佛与人生 | 作者:网络 [投稿]

如何处理自己的世俗因缘?

  修学人很容易有一种知见的误区,以为入了空门,一切皆空,因此人世间一切都空空如也,亲情也空,爱情友情一切情统统空,把自己彻底空掉,空得没有一丝感情,没有一丝知觉,以为这样可以入道,以此证菩提。以此想契合自性佛心了不可得,恩师很早开示过我们:“明月本心,太阳本性,不明自心,不见自性,不了佛意,了脱生死,即是空谈”!

  一些世俗人有心学佛,也受到这种“执空”错误知见的影响而障碍自己的进步,不敢轻易发菩提心走学佛路,好像学佛就意味着抛家别子,生死离别一样。很多没有学佛的人,把学佛入佛门看的很神秘。一些入了佛门的人,也把出家现出家僧相看得很特别,以为自己一旦削发,即是佛子,割舍掉自己的俗世因缘和所有往昔的记忆,以为那样才是修行人,却不知道从自己的成长经历里悟觉自我,从自己的成长经历里激发自己的自心佛心出现。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贵在生于万源(淤泥)之中而能超脱当下、开放心花,成就正果。而不是和现实完全割裂,自己遗世孤立。我们一切的慈悲大愿之力,也是从对万源的体悟感恩理解体谅真诚中来,心存感恩才会知道珍惜这个世间的一切,理解体谅万源众生的苦才能发下慈悲大愿心去救度他们。所以为什么人世间的一切大德高僧,都是以凡俗示现,有父母双亲,有亲朋好友,为什么不示现他们从生以后就不染世情远离世间?他们悟觉之后也是弘化群品,从来没有脱离世间。所谓空而不空,不空而空,六祖法宝坛经中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真的真实不虚。

  那么我们如何处理俗世因缘以及如何达到自我修学中的中道而行不偏不倚圆融自在?我们知道《金刚经》里面世尊开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从来没有要我们不生心,如果没有了心,即无情无义,以何得见佛心自性,以何回归自我本心,以何解脱安心?佛心自性里面有什么?我们说要回归清净心,何为清净心?了佛本意,佛陀本意又是什么?

  佛陀何以对我们五浊恶世众生如此不离不弃化度久化方归?诸佛菩萨们何以久远劫以来对我们愚痴颠倒众生无相救度超拔我们离苦得乐?那是因为他们的清净大爱,大慈大悲,大愿大行,他们对我们众生平等无分别的慈悲爱护,因为他们的真心感受明了我们的痛苦而悲悯我们,我们自己常常习以为常浑然不觉的痛苦,他们看来无限的哀悯为我们悲痛,真切希望我们超脱出来。他们没有感情吗?如果没有感情,为何诸佛菩萨也垂泪,如果没有感情,为何他们深深的悲悯我们万源,如果没有感情,为何他们一再度众生,再再度众生,众生无穷尽,救拔亦不休?安住在极乐本源多么自在无碍,为何他们一再来这个五浊恶世来到我们身边?他们有感情!他们有无量的清净慈悲大爱!正是因为他们的深重感情,他们了知明白我们的颠倒愚痴,体谅到我们被无明束缚的种种痛苦,他们大愿大行誓要救度我们!我们只有在对一个人极为情重深情之时,才会为了他宁愿舍弃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可是诸佛菩萨他们为了救度我们众生时时在舍弃身命成全我们的出离,他们对我们的慈爱可见一斑!

  所以如果以为诸佛菩萨是圣者,是没有感情那么就彻底错了,如果这样以为并且以此让自己也失去感情变成顽石无知无觉藉以成就,那是完全不可能成就的!因为根本不真了佛意,也根本不真明本心自性,要想解脱是空谈,一个人没有了感情,也就没有了心,不会珍惜身边的万事万物,更不会孝敬父母,亦不会明白诸佛菩萨的悲心愿力,我们在修行中其实就是让真心重现,真心才会有真情,那种纯净无染的心才会有无私慈悲大愿情,不是一下子就能达到的。需要一点一滴的去除尘埃才会彰显真心本性。就好像一个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的平凡普通人想一夕之间取得博士学位一样,那是投机取巧妄想心做主。

  所以,想修学首先做一个有心有情而活生生的人吧,那样才会珍惜这个身边的万物,才会体会到世间的快乐与自在啊,像诸佛菩萨一样去热忱的爱这个世界,继而博爱一切万源救度他们,并为他们付出自己的生命也无怨无悔。可是,最重要的是,要像他们那样清净无染的大爱大慈大悲,而不是凡俗的有感情牵跘有私心妄念夹杂,有限制狭小界限分别心的爱,那是不清净有染的爱,应该逐渐的断除回归到本心的慈悲无我的大爱。

  何为不清净有染的爱?比如父母对儿女,他们无怨无悔的付出,同时又总希望自己的子女安然长大,好好努力,出人头地,他们希望他是优秀的、至少是称心的,最起码大部分地方是符合他们的期望的,他们不需要不期求子女把孝心回报在他们身上,但是他们真切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我们很多人都有那样的经历,当学习成绩或者自己的表现不好的时候,他们深深苦恼,他们也许会训斥我们,也许暗自嗟叹,也许改变对我们的期望;当我们远游离开他们,“儿行千里母担忧”,他们的心也随着我们走了,他们会一直牵挂我们,想我们在外面好不好,关注我们所在地区的天气,告诉我们如何按时吃饭休息注意身体,不是一次两次,而是次次的提醒,一直的为我们的安稳而牵肠挂肚甚至彻夜难眠,他们为了我们,而忘记了自己,完全无我的对子女的爱。可是却如此牵跘,以至于我们好像时时都活在他们的目光之内,今生如此,也许他们希望来生也如此的照看我们,在我们左右,因此生生世世牵跘下去,因缘交错缠缚,那一片父母因缘的亲情,竟也成了轮回之缘!

  比如爱人。修学人最希望自己看破的就是爱人之间的情感,最希望彼此真的缘了缘断,好合好散,最理想的是自己度化了那个人一起入道,可是现实生活不是想象,我们修学之时,因为各自因缘不同,很难在一定时间内彻底断绝家庭因缘,可是却不能非此即彼,要么立马断绝世间情,遁入空门,要么继续了缘等缘灭再来修道。修学讲究中道而行,也从来没有说出家才是真修学,在家不能真彻悟。在于自己的出离心菩提心是没有界限分别的,以及心性的磨砺和智慧的开启。那么如何去对待昔日的爱人,如何又同时如理如法的修学,如何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他给他也种下善因缘解脱的种子呢?

  我们都知道,如果没有佛法的智慧,没有对人生真相的了达,我们会愚痴生心,无明待人,我们会在付出的同时,要求对方,寄以自己的期盼期望,如果结果不是自己期望的那样,我们会很容易伤心绝望失望,我们在感情面前善于计较比较生烦恼心,更因为愚痴的感情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古往今来的悲情人事不胜枚举。如何从日日繁琐的世俗中超脱出来,如何圆融无碍的面对生活,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有佛法就有办法,我们首先应该深信因果,断恶修善,遵纪守法,遵守道德。深信因果才会明白以往的愚痴造作而断恶修善,才能让自己的良心安宁下来,一个经常作恶的人表面上好像无所谓,其实内心无比的痛苦,因为得成这个人身都会有一点善,没有善不会得成人身,更会时时受到良心的谴责,所以只有深信断恶修善才会让自己心安、安心。

  修学人要遵纪守法,要爱自己珍惜自己的生命,要爱这个世界慈爱每个生命,善对一切万源。想开心的生活,安心修道,只有遵纪守法才会言论自由,行动自由,违反法律会受到法律的制裁,那样痛苦的还是自己。遵守道德才能提高自己的内才气质内涵,增长自己的德行,道德是每个人的根本,也是修学者成就的根本,无论任何一个宗教都讲究遵守道德。做好这些基础的同时我们在持戒、念佛拜佛、诵经、打坐、放生布施那么就不一样了,身心自然改变,德行自然提高,命运也自然会改变,无论是家庭中的关系,事业中工作中的都会有所好转,一个真修者散发的气质内涵德行之光会让人油然的尊敬。然后我们再用佛法的智慧来解读自己的心,运用佛法的智慧降伏自己的烦恼心,去除自己的妄心,清净三业自回源。因此明白,无量的众生无始劫以来的业力缠缚,恶缘纠缠,业债善恶因缘所致导致了今生的悲欢离合。难道还要继续这样缠缚下去吗?不,决不能!我们应该真正审视自己的感情,不管是甜蜜美满,不管是悲情坎坷,不管是和风细雨,不管是大风大浪,我们自己经历过的一切,用自己的智慧心去审视,就会发现,真的如佛法所言,一切都是缘聚缘散啊!聚散皆是缘,我何太痴狂,今要向道行,脱去尘网缚!如今得稀有人身,又难遭难遇正法,今生不解脱,更待何时?如此以来,我们就知道怎么去处理它了,随缘了债了缘而已,感恩善待因缘,而缘来不住,缘过不留,抛弃那些杂染希求妄心,智慧的取舍得当自然圆满了缘清净自在无碍。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