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话

心经 | 作者:竺摩法师 [投稿]

八、观空所得的利益

  度一切苦厄,这是由于观空五蕴,所获离苦得乐的利益。我们多生以来轮回生死的根源,由于无明不觉,起惑、造业、受报,在惑业苦三道中滚来滚去,从未停息。苦,就是身体所受的苦恼,能逼迫我们的精神,使身体不自在:厄、是灾难,所碰到的祸患和危险。佛法以轮回六道为大灾难,以堕落三途为大险厄。凡是遇到祸患或灾难,多会使我们受苦的。但是受些什么苦呢?苦有几多种类呢?佛经说有二苦、三苦、八苦等无量诸苦:

  (a)二苦:一是身苦,即肉体上的痛苦,有饥寒,痛痒,疲劳等苦;二是心苦,即精神上的痛苦,有瞠怒、憎恨、嫉妒、忧虑、哀悼、恐惧、沉闷等苦。这些苦,贫穷的人固然有,富贵人亦是一样地有的。

  (b)三苦:照普通的说法,三苦就是由物质上来的求不得苦;由精神上来的不愉快苦;由自然界来的风霜雨雪,水火天灾等苦。照佛法说的三苦,是苦苦、坏苦、行苦。

  一、苦苦,是指我们由造惑业招感的这个身体,本来已是众苦交聚,又加上人祸横生、环境逼迫,苦上加苦,谓之苦苦。

  二、坏苦,是指乐境变坏的痛苦。人处顺境则乐,则乐境变坏,乐极生悲,其苦更甚。如穷人粗衣淡饭,习以为常,安于生活,亦不以为苦;而富人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珍馐百味,一旦受挫,倾家荡产,尤其粗衣淡饭亦不可得,那时的痛苦,岂可想像,所以坏苦,是指荣华富贵的消散或事业失利、商场失意、情场失恋、赌场丧本、战场失败等诸苦。平常说:「英雄末路半为僧」,为僧如未勘破尘事,消极厌世,不发大心,积极救世利人,则精神苦闷,仍是无由解脱的,不是说为僧,就什么都快乐了。三、行苦,行是迁流不停的意思,由于身心环境转变无常而生起来的痛苦。如人生由少而转老,壮而忽病,生而忽死,都属于无常迁变不息的行苦。这三种苦,人间天上以及三途众生,都是有的;若加以分别,则苦苦以人及修罗、地狱、饿鬼、畜生所受为多。坏苦,以六欲天(四王、仞利、夜摩、兜率、化乐、他化自在六天)及色界四禅天人所受为多。这些天人平时在天宫宝殿,福乐随身,衣食自然;但是由于前世修的是有漏十善业所感受,福报享尽,还要堕落受苦的。天人在堕落之前,先有五种衰相出现,即一衣裳垢腻,二头上花萎,三颈项光灭,四腋下汗秽,五不乐本座。衰现乐坏,自知将堕,非常苦恼。涅槃经说:「天上虽无大苦恼事,然五衰相现,极受大苦,与地狱同」。至于色界天的天人,初禅天得定生喜乐定,二禅天得离生喜乐定,三禅天得离喜妙乐定,四禅得舍念清净定,都生活在禅定中,快乐无比;但这些禅定都是世间的有漏定,到定衰乐坏时,生大苦恼,随念堕落。行苦,以无色界四空天(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非非想)的天人所受为多。因四空天人修四空定,皆厌动趣寂,无色质之累,有空定之乐。如以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天来说,他们依定力压伏妄心(六识),可维持八万四干大劫不动,但至最后一劫,寿满定衰,妄心又起,势将坠落,生大懊恼,如箭入体,其苦倍多。故大智度论说:「上二界死时,生大懊恼,甚于下界,譬如极高之处,堕落碎烂」。正是攀之愈高,跌之愈痛。其所说的「懊恼」,是因印度婆罗门教的外道,不懂佛法,得此定时以为已是究竟涅槃,生死已了;到了定衰乐坏,身要坠下,才懊悔走错门路,仍落轮回。所以佛法说:「纵使修到非非想,不及西方归去来」,就是这个意思。当时悉达多太子出家,参访很多的印度的宗教师,他们都知修到非非想处天,就可寿长八万四千劫,最为快乐;但当太子问他们到八万四千劫天寿完了的情形是又怎样?他们都茫然不知所对,太子便知这种修法仍未究竟,结果自己从戒定中修行,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就发明心地,明心见性,天上人间,唯我独尊了。八苦,是那八苦呢?先列简表,再加略说:

  一、生苦

  在胎如囚牢狱,出胎似剥牛皮。

  二、老 苦

  力弱行步龙锺,形枯神衰智钝。

  三、病 苦

  诸根不调痛楚,坐卧不安枕席。

  四、死 苦

  四大违和分离,气喘抽筋拆骨。

  人生八苦

  五、爱别离苦

  生平恩爱眷属,如今生离死别。

  六、求不得苦

  万事难以称心,求之欲得偏失。

  七、怨憎会苦

  冤家狭路相逢,分外眼红心滚。

  八、五阴盛苦

  全身众苦交煎,如火炽然焚烧。涅槃经说:「八相为苦,根本名生苦;时分朽坏名老苦;四大种衰变名病苦;寿暖识散没名死苦;不爱现前名怨憎会苦;所爱乖离名爱别离苦;所希不遂名求不得苦;诸有漏行,名略摄一切五取蕴苦。」这八种苦:前四种属身苦,由身体上发生的:后三种属心苦,因环境不顺利,精神不安感到心中苦闷;后一种五蕴炽盛,是总括了身心交逼所起的一切苦聚。总而言之,人生这些苦,有些从身心变化中所引起的,如前四苦;有些来自社会人事好坏所引起的,如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以及私仇冲突,公法拘禁,阶级斗争,国际战乱等苦,亦多是从人事不谐而来的。又解「一切苦厄」的苦,是三苦八苦;而厄是灾难,有三灾、八难。三灾又有小三灾和大三灾,小三灾是饥馑,瘟疫,乃兵;大三灾,是到住劫坏时,火烧初禅,风打二禅,水漫三禅,整个小世界就沦于灾劫而毁坏了。

  八难:属于三涂的难有三种,即地狱难,饿鬼难,畜生难;属于人道的难有四种,即盲聋喑哑难,世智辩聪难,佛前佛后难,北俱庐洲难;属于天道的乱有一种,即无想天难。此天为修外道行所生的,他们以修肤浅的定功,暂时抑制六识妄想不起现行,如石压草,生于无想天,认为既无妄想,便是究竟离苦阻碍了他们在修行中再求上进,殊不知在天上定力一衰,根本烦恼的种子又起现行,那时仍要堕落,轮回六道。如压草之石拿掉,乱草又生得乱七八糟,秽污不净了。人生的苦厄之产生,由于五蕴末空,迷空执有,不免起惑造业,为蕴身所困,为外境所转,随波逐浪,沦于三有苦海,不得解脱;如能闻法思惟,行深般若,破二有执。得二空智便可空去物欲,不被境转,反转其境,就可度脱一切苦难和灾厄了。日本的佛教学者,对于「度一切苦厄」、注重「度」字,以六度配「解脱道」与「方便道」来解释:即自己修行般若度,以智慧自度为解脱道;以修行其他五度,兼度一切众生的苦厄,为方便道或救济道。这种解说,亦是很有道理的。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