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36课丨真正的同体大悲——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第36课丨真正的同体大悲——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不舍有为法,而起无相。」前面讲“教化众生,而起于空”,既然要教化众生,那就必须要善用有为法了。所谓有为法,泛指世间一切因缘和合、有生有灭的人事物,又叫做有漏法。我们凡夫不了解这个有为有漏法的背后,是宇宙的巨大潜意识流的生灭造作,不知道外在的一切都是心的变现,都是不真实的,所以我们是被有为法所用、所困,我们是奴隶,不是主人。

  那么小乘行者呢,比我们好一些,他们已经能看透这个有为法的虚幻无常,但他们把有为法和无为法打成了两截,认为必须要舍弃染污的有为,才能证得清净的无为,所以他们视名利如枷锁,见美女如骷髅,格外强调出离心的培养和个体的解脱。这本来也没有什么错,但糟就糟在他们定在那个所谓的涅槃空性里,不敢起用,连起心动念都不敢,以为这就是究竟成就,那就错的有点远了。小乘行者一般没有什么生生世世要广度众生的愿力,他们实际上证入的是偏空,偏了,不是真正的无碍境界。

  只有那些了悟不二法门、中道而行的大乘菩萨才能全然明了这个有为法的真相,知道“有为同无为”,犹如梦幻泡影的有为法当下就是空的,不违空性,完全没有任何必要刻意舍弃什么,所以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该干嘛干嘛,不舍有为,不住无为,善用身口意,善用万境万法,去广做一切利益众生的事。

  那些我们平常人看起来很辛苦、很操劳的事,对菩萨来说,这其实是一种充满激情的创造性游戏,他们在各个领域都玩得是不亦乐乎。可以说所有的领域,数得出来的,不管是宗教、科学、文化,还是政治、经济、军事,都有菩萨道修行者的影子。最最重要的是,他们在全情投入的同时,心里始终保持着清明的洞察力,不著一切相,心无挂碍,即相而离相,起无相解脱,这就叫做“不舍有为法,而起无相”,这是大乘菩萨才有的行持,也是我们大家今后要努力达到的修行目标。

  「示现受生,而起无作。」这句话里包含了深刻广大的一种慈悲心,不知道你们看出来没有?菩萨明心见性之后,知道“涅槃生死等空花”,在他们洞察真相的慧眼里,幻生幻灭的当下就是涅槃,所以他们能不舍生死尘劳,深入六道轮回,以一种游戏之心全然地投入俗世生活,那是一种无碍无畏,无所住著的心灵状态,可谓“生而无生,作而无作”,其目的完全是为了教化我们,教化一切有缘的众生。

  按照《楞严经》的讲法,这叫做“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这是最了不起的法布施!由于大乘菩萨的这种悲心愿力太大了,所以他生生世世都会在六道轮回里救度众生。说起来,菩萨应该算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常客了,不过是来去自如的那种,不像我们。他来的时候照样要投胎吃奶、长大成人,然后照样要体会人世间的烦恼痛苦、爱恨情仇,甚至,他会在某几世去体验各种犯错的生命历程,像什么杀盗淫妄、五逆十恶的,至少都要经历过一遍,为什么?这就涉及到“灵魂”运作的另一个奥秘了。

  请听清楚,如果你不曾成为恶,如果你不曾经历过恶,那么你就不可能真正地理解和包容它!换言之,你如果想要真正地去理解和去“爱”某样事物,那你就必须要先成为那个事物,去体验那个事物所体验的一切,即使那个事物是所谓的黑暗、所谓的邪恶。否则,对你不理解的东西,你怎么可能会去同情呢?对你自身没有体验过的感觉,你怎么可能会去宽恕呢?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灵魂之旅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我先前之所以说“示现受生,而起无作”这句话里,蕴含了深刻而广大的慈悲心,道理就在这里。修行者如果想要拥有像佛菩萨那样虚空般无限无量、无差别、无条件的完美的慈悲心,那就必须要先去体验每一种人类的感觉,体验所有的一切,然后以空性见从中解脱出来。只有这样,修行者才能开发出真正的同体大悲——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了解吗?这就是佛菩萨经常示现“不完美受生”的另一层密意,希望大家不要错解了。

  事实上,我真正想要告诉你们的是,我在这里描述的佛菩萨——这些佛菩萨其实就是你们!你们每一个人,已经经历过人生中那么多的喜怒哀乐,那么多的顺逆坎坷,几乎所有的负面情绪你们都体验过了,其中的痛苦和挣扎想必每一个人都记忆犹新。那么,现在——假如从现在开始,你们能以全新的思维角度来看待你们过往的一切,能以感恩体谅之心,谅己谅人,进而发起慈护一切、觉悟一切的菩提心,起空、无相、无作三解脱智——假如你们能这样做的话,那么你们不是菩萨,还有谁是菩萨?!所以师父要顶礼你们,你们每一个人都很了不起!只不过你们自己还不知道而已。我觉得你们应该给你们自己鼓鼓掌。(众鼓掌)

原标题:那些真正包容的人,肯定都经历过恶丨《维摩诘经·菩萨品》36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那一座庙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