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善业道经白话文及注释

十善业道经 | 作者:王亮居士 [投稿]

十善业道经白话文及注释

白话文:

  我是这样听说的:

  一天,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位大比丘们,三万二千尊大菩萨们一起。这时世尊,告诉龙王:“一切众生由于心念不同,所以造业也不同。因为这个原因,众生按着内心趣向,随之轮转。龙王,你看这法会中以及大海中的众生,他们的形体、种类是否都各不相同?这一切无不是源于内心的善念或不善念。心念产生了身业、语业、意业,并招致了这般结果。其实心中并没有物像,也没什么可拿来寻思的。所谓的心念,是由一切虚妄境界集合而起。是因为众生还未完全开悟,不能回归本位,心中仍有个‘我’或者‘无我’存在。众生随心念造业得果报,身形相貌也各不相同。在这一切体貌的形成中,并没有谁在创造什么。所以一切如幻般的万像,都是缘于不可思议的自我业力。智慧人知道这道理后,应当修习善业。由修善因缘,生出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全都端正,令见者不生厌恶。

  注释:

  五蕴:身体、感受、思想、行为、意识

  十二处:六根: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意识;

  六尘:眼观形象、声音、香气、味道、触觉、心中对这些都感受。

  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白话文:

  龙王你看,佛身体是从百千亿福德中生出,所以相貌处处庄严,光明显曜,遮蔽住一切大众。即使有无量亿位自在梵王在场,也都不再显现。他们瞻仰如来身形,莫不感到眼目眩晃。你再观看这些大菩萨们的身形,微妙、庄严、清净。这一切都是由于修习善业,集合了福德而生。你再观看诸天龙八部众,他们长相大有威势,也是从善业福德中所生。今日大海中所有众生的形象或有粗丑鄙陋,或大或小,都是源于各自心念。心念使身行、言语、意念造作了许多不善业。众生随此业力,各自遭报。

  龙王,你从今日起应当按这个道理修学。也要令众生明白因果道理,让他们修习善业。你对这个正见,要心不动摇。不要再堕落,中断那应当恒久的坚持。你对一切播种福报处,要心生欢喜敬养。由此缘故,你们也会受到人天的尊敬供养。

  龙王当知,菩萨有一种法门,能断灭一切恶道之苦。是哪种法门呢?就是不分昼夜地常常念想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在念念之中不断增长,就连一分一毫的不善,也不容掺杂在其中。由此缘故,能立即永断诸多恶趣,圆满成就善法,常常得以亲近诸佛菩萨和其他圣众。什么是善法?就是令众生获得人天身果报的法门。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都是依此法门为根本,得以成就的。所以这个法门称之为善法。这个法门,即是十善业道。那么是哪十善呢?就是能永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语、绮语、贪欲、嗔恚、邪见。

  注释:

  声闻菩提:声闻是通过听佛陀讲法,或经导师指导,长期修行而得的;独觉菩提,指没有佛在世时或没有导师引导,通过世间万态无常变化,自己觉悟的;无上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无上正等正觉。

白话文:

  龙王,若能离弃杀生,即能成就十种福德,远离烦恼。是哪十种呢?

  一,对诸众生普遍施舍,没有畏惧;

  二,常对众生,生起大慈心;

  三,永断一切瞋怒愤恨的习气;

  四,身体常没病;

  五,长寿;

  六,恒被神明守护;

  七,常无恶梦,睡眠安乐;

  八,灭除与众生结下的怨恨,一切怨恨自然化解;

  九,对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心不恐怖;

  十,命终后,往生天上。

  这些便是十种福德。若有人能将此福德,回向于正等正觉,他将来成佛时,得着佛的随心自在的寿命

  注释:

  回向正等正觉:正等正觉,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只有佛证得这境界。回向正等正觉,就是将善行为积聚的功德,通过不断地回向给完全觉悟的佛境界,愿望自己在将来能够完全觉悟成佛。

白话文:

  还有龙王,若能离弃偷盗,即能成就十种福德,保可相信。是哪十种呢?

  一,资产财富积累增长。官员、贼寇、水灾、火灾、不孝顺子女,不能将财产散灭;

  二,多被人喜爱顾念;

  三,不被人欺负;

  四,被十方赞美;

  五,不用担心会遭到损害;

  六,好名声流传遍布;

  七,在人众中,无所畏惧;

  八,财产、寿命、容色、气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

  九,常怀施舍的善意;

  十,命终后,往生天上。

  这些便是十种福德。若有人能将此福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将来成佛时,证得清净大菩提的智慧。

  还有龙王,若能离弃邪淫,即能成就四种福德,被智者赞叹。是哪四种呢?

  一,身体各处调理合顺;

  二,永离喧闹;

  三,被世间称叹;

  四,妻子不能侵扰。

  这些便是四种福德。若有人能将此福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将来成佛时,佛身具备大丈夫三十二种好相中的隐密藏相。

  还有龙王,若能离弃妄语,即能成就八种福德,被上天赞叹。是哪八种呢?

  一,口常清净,散发出青莲花香气;

  二,被诸多世间信服;

  三,言辞能成为依据,被人天敬重、爱戴;

  四,常用关怀爱心的言语,安慰众生;

  五,志向超众,身行、言语、意念三业清净;

  六,言语没失误,内心常喜乐;

  七,开口被人尊重。人天听闻后,按照奉行;

  八,智慧殊胜,没人能制伏他。

  这些便是八种福德。若有人能将此福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将来成佛时,即得着如来的真实语。

  还有龙王,若能离弃两舌,即得着不可损坏的五种福德。是哪五种呢?

  一,得着不坏的身躯,因为无能损害它;(外伤、内病)

  二,得着不坏的眷属,因为无能破坏团结;

  三,得着不坏的信誉,因为所作所为顺从本位;(佛教导众生应当具备的行为)

  四,得着不坏的修行,因为佛法坚固不坏;

  五,得着不坏的善知识,因为善知识不受欺骗,也不被迷惑。

  这些便是五种福德。若有人能将此福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将来成佛时,得着正直的眷属,诸魔外道不能阻止破坏。

  还有龙王,若能离弃恶语,即能成就八种清净的作为。是哪八种呢?

  一,开口无不顺和;

  二,言语都能饶益人;

  三,说话必定合乎道理;

  四,言辞美妙;

  五,话语可以被人接受;

  六,说话有信用;

  七,言语不被人讥讽;

  八,开口尽显慈爱,令听者快乐。

  这些便是八种清净作为。若有人能将这些福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将来成佛时,具足如来梵音声相。

  还有龙王,若能离弃绮语,即能定能成就三种福德。是哪三种呢?

  一,必被智者喜爱;

  二,定能以智慧,如实地回答问题;

  三,定在人天中德高望重,无有虚妄。

  这些便是三种福德。若有人能将此福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将来成佛时,即被如来在多处授记‘将来必定成佛’,这些无不实现。

  注释:

  妄语、恶语、两舌、绮语:根据《佛说受十善业经》对四口业的理解:

  妄语,无中生有,作假证词,以此损害人。

  恶语,喜欢说他人的不是。

  两舌,颠倒黑白,将污点强加给他人。

  绮语,胡说八道地调侃些没意义的话。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