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14课丨人类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愿意面对真相!

  实际上,车与人都无法从名称上得到。名称只是一个假名。用《金刚经》的方法,我们可以说,所谓车,其实并非车,只是叫作车;所谓龙军,其实并非龙军,只是叫作龙军。所有的语词,不论什么性质的,都可以用这样一种句型去重新叙述,比如,所谓美丽的,其实并非美丽的,只是叫作美丽的,等等。

  《金刚经》的这种表述,显示了语言的无力:在真相或真实的世界面前,语言是无力的。不仅无力,而且空洞。你只要想一想世界上有十几万叫“张军”的人,他们的年龄、身份都不一样,但是都叫“张军”。再想一想“车”这个名称,在英语和俄语、法语等不同的语系里,写法、发音都完全不同,但它们指涉的都是车这样一种交通工具。而且,无论哪种语言的“车”,都不可能穷尽所有车的状况。只有具体的一辆一辆的车。即使是具体的一辆车,无论用什么样的形容词或名词,也不可能真切地把它描述出来。真实的车就是实际在那里的那辆车,语言对它无能为力。

  因此,重要的不是这个名称,而是这个名称所指涉的对象。

  你必须摆脱语词,去看那个实际的对象。重要的不是三由旬还是五由旬,而是实际上它所代表的距离是多少。这是第一步。任何时候,不要迷失在语言的密林里。文明的迭加,使得我们离真实的世界越来越远,语词、概念,以及与此相关的制度、娱乐包围着我们。解放的第一步是,对任何的语词、任何的表达质疑,比如,美丽的,当你开口说美丽的,你要问自己:美丽的是什么?

  什么是美丽的?这个词指的是什么?不要停留在词语上面,不要执著于词语所流露出来的美丽幻影之上。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之所以被假象蒙蔽,很多时候,我们接受了人们正在使用的语词、说法,理所当然地,接受了这些语词,理所当然地认为是真实的,没有任何怀疑。

  因此,越过语词,不要有任何的停留,不要停留在语词和言语建立起来的喧哗的王国。回到那个基本的点上,也就是那个具体的事物上,然后,真相才会渐渐地向你显现。

我们迷恋的事物不可靠

  那个具体的事物向你敞开。你向那个具体的事物敞开。不需要语言、文字。当下,就是那个具体的事物。比如车,你聚焦于那辆具体的车上。是一辆最新款的雷克萨斯,你上周买的。你正在开着这辆车,这是你的。你清楚它的每个细节,它是实实在在的。然而,佛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辆雷克萨斯如此清晰地在你的眼前,在你的手中,是它的方向盘。它怎么可能是虚妄的呢?一个朋友对我说:名称有虚假性,容易理解,车这个名称是随意的,如果开始把它叫作牛,那就是牛了;但是,你说那部具体的车也是虚假的,很难理解,除非你像魔术师一样把这辆车变走,我就相信佛陀的话了。

  当然,我不可能把车变走。佛陀在世的话,也不可能把车变走。因为佛陀所说的虚妄、所说的空,并非不存在,并非没有。

  那辆车,确实在那里,而且,此刻它确实属于你。佛陀要告诉你的是,第一,广告、销售资料、销售员的介绍以及车的外形、车的装饰构成了一个影像,赋予了这辆车许多品质,比如高贵,比如优雅,等等,唤起我们许多想象和愿望,以为拥有了这辆车,就可以达到什么境界。这是一个幻觉。无论外在的装饰和广告里的文字、画面如何渲染,这辆车实际上只是一辆汽车,一辆装着发动机的汽车而已。如果你沉迷于那种幻觉,你注定要失望。所以,你必须学习在享受这种幻觉的同时,把这辆车只是看成一辆车,没有什么附加的东西,那是你的想象。

  夏天的天空,云彩变幻出许多形状,有的像小狗,有的像猴子,有的像宫殿,如果有人把这些小狗、猴子、宫殿当作是真的,那么,大多数人会认为是一种愚痴。然而,在日常生活里,我们常常把这些白云苍狗当作了真实的东西,却并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是一种愚痴。

  第二,这辆车之所以成为这辆车,以及成为你的车,是许多因素造成的。这辆车不可能自己成为自己,需要技术,需要工人,需要各种各样的条件,相互配合,当因缘具足的时候,才能生产出这辆车。然后又需要其他的种种因缘,它才可能被你买到,成为你的车。只要某个因素改变了,这辆车,以及它与你的关系,就会改变。没有什么独立的绝对的因素,使得这辆车成为一部这样的车,成为你的车,是各种因素相互依存的结果。因此,当你把这部车只是看成一部车的时候,不要以为它是一个独立的绝对的整体,而是一种组合,一种依赖各种因缘和合而成的组合。

  第三,这辆车此刻确实是一辆车,是属于你的车。但是,在接下来的每分每秒,它的零件都在老化,在变异之中。还充满着许多不确定性,比如,车祸,比如你的经济状况,都可能改变目前的状态。目前的状态并不是一个常态。实际的情况是无常。这辆车存在于无常之中。因此,当你把这部车看成一种组合的时候,还要把它看成是一种动态的无常的存在。

  这样的观察好像游戏,然而,佛陀仿佛很认真地做着这样的游戏。因为,这样的游戏揭示了我们所追求、所迷恋的事物,其实非常“空洞”,非常“不可靠”,我们在拥有、享受的同时,必须摒弃对于它们的执著。如果我们执著,就注定失败。所以,佛陀所昭示的“空”,并非消极的逃避,而是对于真相的勇敢承担,从而在不可靠的存在里找到可靠的、不变的东西。

惠能的顿悟

  夏天的云彩变幻出许多小狗、猴子,等等,一些人明白到这些小狗、猴子不过一个幻觉,是一个假象。然而,他们以为云彩是真实的,于是,执著于云彩。佛陀在《金刚经》里反复说明的是,只有放弃,只有不执著,才有可能真正得到。佛陀如此确切地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试图在各种形相、声音里去寻找如来,寻找觉悟的道路,是完全不可能的。佛陀提醒修行者,不要拘泥于形式,重要的是那个最基本的点,如果没有对于“空”的领悟,即使每天向佛像礼拜,每天坐禅,其实,没有什么真正的益处。

  就像一位中国禅师说的,砖块怎么能够磨成针呢?如果你想要针,首先得改变砖块的内涵,让它变成金属,否则,永远是无用功。惠能对于《金刚经》的旨意领会得特别深刻,才会如此强调顿悟,很多人简单地以为,顿悟,就不需要渐进的修行,一下子就觉悟。但实际上,惠能的顿悟,来自《金刚经》,针对的乃是形式主义的修炼,强调必须在当下,就捕捉到存在的真相,也就是领悟到空性,然后,形式就有意义。时时刻刻,修行者不能执著于各种修行的形式,而是应该向着存在的真相敞开,处于“空无”之中。

  这是修行。如果运用到日常生活,我们要记住的是,任何时候,应当回到那个基本的点,回到那个真相,而不是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无谓的形式,以及形式营造的幻影之上。有些人热衷于各种各样的恋爱技巧,不停地追逐异性,但忘了一个根本的点:首先你必须找到你爱的,以及对方也爱你的人,那些技巧才有意义。所以,判断力才是首要的,你必须要明白的,是谁才是喜欢你的人,你自己喜欢的是谁。如果有了相互的喜欢,那么,所谓的技巧就没有太大的意义。有些婚姻辅导专家不断地教诲别人夫妻相处的艺术,然而,忘了一个基本的点,那就是,如果夫妻之间已经不相爱了,那么,无论怎样的相处艺术都是没有用的,即使暂时学会了忍耐,那个真正的矛盾还在内部,始终会爆发。在男女关系里,爱是一个你必须去清晰的真相,而不是约会,不是玫瑰,不是什么结婚纪念日的烛光,不是情人节的甜言蜜语。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爱在哪里。很多时候,我们活着,却不愿意去面对那个真相,只在形式、技巧的层面打转。

  婚姻之所以是一个问题,是因为人们不愿意面对爱这个真相。为什么不愿意面对,是因为我们把愿望当成了现实,当成了道德规范。爱得天长地久,白头到老,是美好的愿望。然而,就如张爱玲说的,所谓白头到老之类的话,很悲哀,因为不可能。

  不过,我们仍然把这个愿望赋予婚姻,渐渐地,婚姻这种形式变得牢不可摧。情感上是否仍然相爱,变得不重要了,人们满足于婚姻这种形式。但是,当爱不存在了,无论形式如何完美,依然是个问题。因此,婚姻的问题,必须回到一个基本的点上,如果婚姻必须以爱为基础,那么,当爱不再存在,婚姻也就不再存在。但是,在中国以及一些东方国家,社会习俗把离婚道德化,以为离婚是一件负面的事情。无论怎样,都要维持婚姻。结果,是催生了许多无爱的婚姻,催生了更多不道德的行为。

  根本上,男女关系的真谛在于:彼此相爱。丧失了彼此相爱这样一个基本的真相,不敢面对,还要维护神圣的婚姻,还要活在白头到老的神话里,结局只能是迷乱。

  到处是迷乱的气氛。比如股市。我的许多朋友在炒股票。不过,我的感觉是股票在炒他们。当股票上涨的时候,他们充满兴奋,相信会一直涨上去,而一旦下跌,他们又变得忧心忡忡,完全受制于股票的涨或者跌。但真正的高手,超然于涨跌之外,涨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涨跌的规律,如果明白了涨跌的规律,就不会受制于它。当然,还有最基本的真相,一个常识性的真相:

  无论什么股票,有它的真正的价值,离开了这个基本的价值,疯狂地涨或跌都不是真实的。所以,所谓的高手,其实只是不为眼前的那些涨跌所迷惑,他知道那个规律,知道那些股票的真正价值,因此,他不会被表面的涨跌所左右。

  而许多人,在涨和跌的幻象里寻求利益,最终只会失败,因为关于涨和跌的预期,不是基于对于真相的把握,而是基于希望和恐惧。有一个词语叫作“股市神话”,所谓神话,就是源于希望和恐惧,并非真相,而是我们内心希望什么和恐惧什么的折射。神话来自远古时代,似乎是科技不发达的产物。但事实上,即使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仍生活在神话的氛围里,股市里弥漫着神话的气息,其他领域也莫不如此。当过美国副总统的戈尔最近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名为“不愿面对的真相”,据说是关于环境保护的,我没有看过影片,但很喜欢这个名字。是的,人类的许多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都是因为不愿意面对真相。

原标题:《金刚经修心课》第14课:如果你执著,就注定失败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那一座庙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