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传部一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十七卷 佛祖统纪

  第十七卷 佛祖统纪

  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

  诸师列传第六之七(广智神照下四十四人)

  净社廉法师法嗣(广智下第六世)休庵法舟法师法明文节法师宝积法云法师妙果师楷法师水陆文炳法师常明道深法师福昌文佾法师

  圆辩琛法师法嗣月堂慧询法师一庵处躬法师雪堂戒应法师止庵法莲法师指南仲韶法师慈云文统法师余姚清湛法师

  觉云连法师法嗣(神照下第六世)月波则约法师林庵清哲首座

  证悟智法师法嗣慧光若讷法师

  北峰印法师法嗣古云元粹法师佛光法照法师梅峰梵奎法师石溪思寿法师石镜清杲法师慈感文圭法师蒙泉了源法师毒海道源法师剡源觉先法师桐洲怀坦法师南峰思诚法师日本俊芿法师云巢如宝法师南涧行果法师严陵赵彦肃铠庵吴克己

  能仁宝法师法嗣草堂如宝法师

  车溪荣法师法嗣紫金法通法师

  慈室云法师法嗣悟真正皎法师南湖了宣行人

  觉安言法师法嗣鉴堂思义法师总庵妙心法师常斋法幵法师

  能仁山法师法嗣毕庵法希法师南岩法雄法师

  杨尖渊法师法嗣崇先了生法师杨尖法钦法师

  圆辩琛法师法嗣(前廉法师法嗣七人原本无纪)

  法师慧询。字谋道。号月堂。其先永嘉陈氏。寓居四明昌国之朐山。母梦异僧至门求化既而妊娠。八岁出家祖印院。初授法华数遍。即能成诵。尝归省祖母谕之曰。汝已去家。当学吾州忠佛子。初谒南湖澄照。以卓立称。至东掖见皎法照奇之。有忌之者群噪之。师曰。佛法大义有疑即问何必见嫉。乃西游浙左。遍参名匠。东回南湖。依圆辩正所学。闻性恶即具之旨。名体不转之妙。一家圆顿深有悟入。绍兴末年。出主法昌。迁净名普和。常持钵。海岸遇盗。师正色曰。汝辈所欲者财耳。尽与之。因谕以善恶业报。盗为感动。归物悔过而去。净名无徒。每对海山。为鬼神讲维摩经。屡感神应。乾道五年。迁主南湖。负笈之士自远而至。几莫能容。丞相魏杞与师为道契。尝问世间常住之旨。师曰。得非以四时代谢为疑乎。曰然。师曰。穷过去极未来。虽有代谢而此理常住。魏公曰。屡以问人。未若今日之可晓。淳熙六年冬十月二十七日。忽告众示疾。慰问者群至。见门学则勉其进德。士官则嘱其护法。闻其言者。悚然有感。既而别众。书偈念佛。结印趺坐而化。停龛弥月。唇脸鲜红。其容若笑。遗言分骨为二。一祔亲垄。一塔祖原。众以历代窆全身。唯剃发以酬师志。逾月视其发。舍利可掬。师坐必端直。行不旁示。密室静处必披袈裟。高座宣扬不事著述。学者多于听次笔以记之。诵经坐禅日有常课。未尝以事废。制学者。未二十夏不许出世。躁进之风为之一戢

  法师处躬。永嘉人。号一庵。久从圆辩得其旨。晚主南湖。有辩才善说之誉。脱略窠臼不滞节目。有求指示者。执笔便书。申明祖意独出众说。远近学者推为宗师。正旦结光明期。湖心律居亦行此忏。主者正竹溪素重师德。每初夜必领徒过南湖。听说法要。竹溪临筵。叹服曰。吾徒何幸得闻大乘。四分所明检身为要。若明心见性其在兹乎。一众为之欢跃

  法师戒应。四明人。自号雪堂。才识英敏襟度豁然。久学南湖为时伟望。郡以南湖请圆辩。师奉命之东掖。以礼奉迎。及圆辩至大开法施。妙旨雄谈唯师可企。一日叩函丈。问指要中未了义。圆辩曰。汝能背诵。吾将为说。数日诵通。暨上请。辩曰。此中为汝说得彻也。师忽有省。自是机辩奋发莫有敌者。出主白莲。学徒云会。宁海岁有大会。请师一月讲经。道俗万众仰听肃肃。鸿音一震莫不警寤。一日无疾。别众归寝。右胁而亡。塔全身于寺山之灵源

  法师法莲字实中。自号止庵。四明象山人。幼年勤学。一时讲席。知名者无不遍历。晚造南湖侍圆辩。朝问夕咨。越六载如一日。畴昔疑昧为之豁然。初主辩利。迁广严永明悟真。接物以慈抚事以宽。或问日用则酬酢忘倦。叩以佛法则默而不答。人有测识其意者。为炷香拱立。谦辞发问方随问委释曲尽其理。其为重法。不失师体若此

  镜庵曰。先贤有云。四明中兴天台之道。圆辩中兴四明之宗。盖谓四明之后。有派为知解之学。近似山外者。而圆辩者出。独能发挥祖意以起四明。盛矣哉。或谓月堂得观行。止庵得宗旨。一庵雪堂得辩说。皆有师家之一体云

  法师仲韵。四明人。久参圆辩学解卓异。绍兴中主布金。以霅川神智假名诸师盛破四明。乃作三千正说以追攻之。名指南集。凡三卷(此中失文统清湛二人纪)

  觉云连法师法嗣(神照下第六世)

  法师则约。号元庵。鄞之姚氏。亲受度于觉云。旦夜为学深明教旨。觉云来南湖。师为侍右。抚事和谨内外以说。云逝。去依上竺慧光。分座讲经众服其辩乾道九年春。太师越王亲制疏辞请为月波第一师。寺占东湖之胜。而师以讲才见称于世。故一时名德。咸乐来依。越王屡亲讲说。手书赞曰。师教门义龙也。既为吾家师。又作此山主。愿奉此地。长讲天台宗教。长修水陆普度。上报君亲勿事改革。既而奏于朝。赐智海之号。自师作祖此山。继之者梓庵隐堂。而柏庭径升南湖。自是地望为之益重(此中失清哲首座记)

  证悟智法师法嗣

  法师若讷。字希言。嘉兴孙氏。初依竹庵于德藏。克志苦学。久而婴病。心叩大士口诵秘咒。梦大士灌以灵液。寤而失其疾。乃往赤城谒证悟。迁上竺命师首众。既没。诏师嗣居之乾道三年春二月。驾幸上竺。展敬大士。问光明忏法之旨。师答曰。梵释天帝四大天王。下临土宇护国护人。故佛为说金光明三昧之道。后世祖师立为忏法。以资诸天之威德。故帝王士庶皆可修持。上说授右街僧录。既而诏于山中建十六观堂。仍放其制作堂于大内。四年夏召师内宿观堂论道。四月八日。召师领徒五十人。入内观堂修金光护国法。上问曰。佛法固妙安得如许经卷。师曰。有本者如是。上然之。进左街僧录慧光法师。九年。召对选德殿。问大士历代灵迹及法华经旨。上曰。最初得师发明此事。遂以圆觉悟得法门。譬如着棋胜负既分不但并去棋子棋槃亦须一时并去。师曰。并去者亦不可得。上曰。宗说俱通其师之谓。有诏令讲圆觉。至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师曰。心本无形因尘有相。尘灭心灭真心湛然。上手书其语以赐。又尝问金刚之旨。师曰。此乃六百卷般若中一分。兴问断疑特喻金刚。故无著论云。此金刚波罗蜜以如是名显示势力。绞前闳艚杂惺橇Α4思戎畎闳糁?鸵伞J枪式鸶斩?帧N乃涑龃恕R迨低ㄖ畎闳糇髌?9食炙嫡摺8V毓ι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