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诵金刚经灵验功德记
昔梁时招提寺僧琰师。初作沙弥。时有相师。语琰曰。师子虽大聪明智慧无那相王短命如何琰闻此语。遂请大德。共详其福。修何功德。更得延年。大德云。佛教圣言。依法受持金刚般若。功德最大。必得延年。琰时奉命遂即入山受持般若经。六年出来。更见前相师云。法师比来修何功德。长寿殊相顿能如此。琰便具说前者被相寿短命。遂以入山受持金刚般若。更无餘业。师曰。不可思议。因兹功德。遂為大德。法师年过百岁。方始受终
梁时开善寺僧藏师讲说知名时有胤师。何胤之善能占相。过见谓曰藏师。须聪明為讲说。信手依经藏中撰取一卷拟长寿。持乃得金刚般若。藏在房诵持三年不出。后见胤之喜而言曰师有何法改容貌。弟子所相无验。藏云。檀越相大有验。是时度厄难為得受持金刚般若经力如此。胤之言曰大不可思议功德果报。今得相百年餘。岁果如所说记
隋时有婆罗僧藏法师。能持金刚经禁咒断除一切诸恶。有小僧就学成咒法。数年堪伏之耶。来诣江畔见有一胡神之庙宫庭。即於此中坐心宿诵禁咒其犯遂殯。藏闻弟子身死忿恨自来到神所。亦於庙坐诵咒因即致死。于时同寺有一僧。每恒受持金刚般若经。闻藏师师徒并為神打死遂来神所。亦於庙坐诵般若经。至夜来闻有风声极大迅速。须臾见一物。其形怀异壮丽奇特可畏倍常种种形容眼光似电。师坐正念诵金刚经不息亦无恐惧。神来至前摄诸威势。右膝著地合掌恭敬。听诵经讫师问神。檀越是何神祇。初来猛迅后乃寂然不动。神即答曰。弟子是此宫庭胡神。為性刚强。戾见师习大乘经典不可思议。是以伏听。檀越既能如此信敬。前者二僧诵咒何缘打杀。神言。彼二僧者不能持大乘经典。见弟子来逆头骂詈口诵恶语咒术。弟子不伏。此二僧见弟子形貌并自怕死。亦非弟子故违杀害。侧近之人。知师入其神庙止宿。恐同前者二僧被打杀。至旦诸人共相率往神所看迎乃见平安。问师因缘所有事意具答诸人诸人因此发心受持金刚般若经者不少
开皇十一年。太府寺丞赵文昌身死唯一上愿。家人不敢即敛。然昌遂至阎罗王。问昌曰。从生已来作何福业。昌曰。更无餘功德。唯常诵持金刚般若经。王闻合掌恭敬讚言。善哉受持金刚般若。功德最大不可思议。即语执人曰。汝更勘案勿错将来。不其人实错将来不闻。即语昌曰。可向经藏中取金刚般若经来令一人引。昌西南下至经藏。所见大舍数十餘间甚精丽。其中经满。并金轴宝袟广严妙好华饰不复可言。昌乃一心闭目云。大德最為弟子一经昌怕惧此非般若。求其使人请换不肯。昌即开看乃是金刚般若。将至王所令执人在西。昌在东立诵金刚般若经一遍。并得通利。王即放还约束。昌受持此经实莫废忘。仍令一人引。昌送出门便见周武帝禁在门东房内唤言。汝是我国人也。暂来至此须共语。昌即便见武帝再拜。武帝曰。汝识我以不。昌言。臣昔曾任伏事卫陛下。武帝喜云。卿乃是我故旧也。汝可还家為我向。今帝论说道我诸罪并了。唯有灭佛法事未了当时為卫元嵩谗言不得久禁在。此未知了其。昌问武帝。卫元嵩是三界外人。非阎罗王所管摄。為此不能追得。汝还家為我从。今帝乞少许功德救拔苦难始敢望了。昌还家更得甦活。已经五日其患渐损。具以此事奏闻。文帝知即為出敕国内诸寺师僧。為周武帝三日持斋行道。转诵金刚般若经。亦录入史记
遂州有一人。贞观元年死经三日得活。说言。初死之时被人遮逐同伴数人至阎罗王所。中有一僧王见先唤。师来一生已来修何功德。师答言。唯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王闻即起合掌讚言。善哉既是受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当得昇天。何因错将来至此。王言未讫。即见天衣下来引师上天去也。王乃覆坐次问。遂州人汝等从昔已来作何福报。云一生已来所诵经典好习庾信文章诸子集录。近来学诵金刚般若经。犹自未得。王曰大罪人汝见识不。报云。虽读庾信文章实不识面。王即遣示苦人乃见大龟。一身数头。人言此是庚信。龟去少时王言。此人学诵金刚般若。且令放出。来见一人云。我是庚信生存之日。好引诸经用作文章。或生诽谤毁呰经文。今受大罪报向见龟刑。是以甦活。说此因缘。眾人伤悲。悉知是实。其遂州人土地多是移人猎生害命充食。当时知见共相识断除杀害因。得发心悉共受持金刚般若经。信受供人恭敬
渭州畦彦通一生已来常诵金刚般若。先於李蜜下任武牢县。令為贼破城求觅欲杀。彦通怕急。即踰城东下投涧取死。其涧深峻百丈有餘。从空而下如人扶接不觉到底。乃於盘石安然端坐。良久而起都无损伤。彦通自怪喜惧非常叹息不已。从已来自知大德金刚般若威力。委知经力极大不可思议功德。加心信敬精勤受持不敢轻慢。常获果报得福无量
鄜州宝室寺僧法藏。戒行精淳。為性质直。隋开皇十三年。於洛交县蔞川城造一所僧房。二十餘间佛堂三口并架塼瓦严丽彩饰精茅。丈六素像总有部部别各有十一事。等身观世音石像一躯千屏风像等。至大业年得寺千。时舍像并令移就州墎伽蓝安置破坏补缺并得成就。更造一切经写得八百餘卷别造长张。於京城月爱寺令人抄写。并檀香為轴庄严妙好。藏至武德二年四月淬患经二旬。乃见一人青衣在高阁上。手把一卷经告言。法师藏作一生已来所造功德悉皆妙好。唯有少互用三宝物得罪未除。我手中者金刚般若最為第一大乘经典。汝自造一卷。所有诸罪悉得除灭。藏闻此教应声答言。若得病差。即发决定心造百部般若。弟子自省一生已来虽修功德实未写金刚般若。诸佛菩萨今见学悟必不懈怠。弟子唯有三衣瓶恪F?挥壹缡本〗?吨觥4蟮碌茏忧字?迷旖鸶瞻闳簟H?迦漳芷鹨涝讣丛炱刨ゆ渡嵛拦?械谝徊啃雌?2⑸⒏吨钊肆鞔?了小I钪?鸶瞻闳舸蟪司?渫?ψ畲蟛豢伤家槠媲橛性档菹嗳奥食纸鸶瞻闳艟?摺<?窆?üΦ挛蘖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是大智精进善巧。证无言法获妙辩才。是处非处不相违反。善调身心具诸解脱。常游三昧不舍大悲。惭愧为身智慧为首。多所饶益如大宝洲。了知诸法善不善相。不著文字而有言说。于真俗门洞达无碍。深明实际不住其中。
天地八阳神咒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毘耶达摩城。寥廓宅中。十方相随。四众围绕。尔时无碍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而白佛言。世尊。此阎浮提众生。递代相生。无始已来。相续不断。有识者少。无识者多。念佛者少。不念佛者多。神通者少。不神通者多。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交素篆。分途列道。门张户设。既昧断惑之境。未接息言之路。讵能探神测妙。苞总无边。有圣将应。灵因旷远。志遗发肤。施单城国。及繁星驻彩。夕马腾空。出四门以结念。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俱焰弥国金刚山顶。遍观十方皆如火色。尔时如来即嘘长叹。普视众生都无差途。善哉众生当何所救。思惟已讫。一切诸佛世界。及诸菩萨境界。上至三十三天。下至十金刚际及魔宫殿悉皆震动。其时即有过现未来一切诸佛。应念正思。复有诸菩萨等。住自心中而复不动。
(一)第一分初大本经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花林窟。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时。诸比丘于乞食后集花林堂。各共议言。诸贤比丘。唯无上尊为最奇特。神通远达。威力弘大。乃知过去无数诸佛。入于涅槃。断诸结使。消灭戏论。又知彼佛劫数多少。
(一七)第二分清净经第十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缅只优婆塞林中。与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时。有沙弥周那在波波国。夏安居已。执持衣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如来加持广大金刚法界宫。一切持金刚者皆悉集会。如来信解游戏神变生大楼阁宝王。高无中边。诸大妙宝王。种种间饰。菩萨之身为师子座。其金刚名曰虚空无垢执金刚。虚空游步执金刚。虚空生执金刚。被杂色衣执金刚。善行步执金刚。住一切法平等执金刚。哀愍无量众生界执金刚。那罗延力执金刚。大那罗延力执金刚。妙执金刚。
イ 子生人。向此星下生。禄食黍。有厄宜供养此经及带本星符。大吉。ロ 丑生亥生人。同向此星下生。禄食粟。有厄宜供养此经及带本星符。大吉。ハ 寅生戌生人。同向此星下生。禄食粳米。有厄宜供养此经及带本星符。大吉。ニ 卯生酉生人。同向此星下生。禄食小豆。有厄宜供养此经及带本星符。大吉。
南谟啰哆那怛啰夜耶南谟阿唎耶阿弭哆婆耶怛他孽多耶南谟阿唎耶跋嚧吉帝失筏啰耶菩地萨埵耶摩诃萨埵耶摩诃迦嚧尼迦耶怛跌他唵阿慕伽钵啰底喝多[合*牛][合*牛][口*半]吒娑婆诃 如是所说不空陀罗尼自在王咒。即是一切秘密神咒之主。若有人能诵此神咒成就之者。即能通达一切神咒。但是咒法所有事业皆得圆满
护身命经 界比丘道真 佛说救护身命经济人疾病苦厄 尔时佛在娑罗双树间临般涅槃时。舍利弗阿难及无量无边诸大菩萨诸大弟子一切诸天皆来集会。佛还正坐告阿难言。吾当入般涅槃。我灭度后五浊恶世中。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论议人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以佛陀的正法,摧伏外道的邪见和论议。见论议人:“论议”是说通过问答的形式等,分别阐述诸法的义理。其目的是使对方了解论理,明了法义,重在显明真理。佛在世时,比丘们常常就某一义理或论题等展开论议。著名的迦旃延尊者就是因为思惟敏捷,辩才无碍
这一愿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身无铠甲、手无兵仗的军人时就会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永远舍离不善的身口意三业,趣于善道。见无铠仗:“铠”即铠甲。古时战斗中穿戴的铠甲战衣,可以防身。“仗”是弓、矛、剑、戟等兵器的总称,即兵仗、器仗。
此时世尊思维此梵志性格儒雅纯善质直,常为了求知而来请问,不是来惹麻烦的。他如果要问应当随意回答。佛就说:犊子。善哉善哉。随意提问吧,我会回答的。
这时世尊告诉憍陈如:色是无常。因灭色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色,受想行识也是无常。因灭此识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识。憍陈如。色即是苦,因灭此色而获得解脱安乐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憍陈如。色即是空,因灭空色而获得解脱非空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
居士问:《金刚经》上说:“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何理解请师父开示!一如师父答:把所有的虚妄,就是一切相都是因缘和合的,所有的像都是生灭的变化的,无常的,他不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对我们众生来说第一个就是破相证性。因为相是一个虚幻,因缘和合的假象。
迦叶菩萨说:世尊。一切法的意思不确定。为什么呢?如来有时说是善不善。有时说为四念处观。有时说是十二入。有时说是善知识。有时说是十二因缘。有时说是众生。有时说是正见邪见。有时说十二部经。有时说即是二谛。
善男子。虚空之性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佛性也一样。善男子。虚空非过去,因为无现在。法如果有现在则可说过去,因无现在所以无过去,也无现在,因为无未来,法如果有未来则可说现在,因无未来所以无现在也。
《宝积经》与《般若经》、《大集经》、《华严经》、《涅槃经》,并称为大乘佛教经典『五大部』,在佛教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该经以大乘经典的『空观』思想为基础,累积了《阿含》以来的佛陀教义,同时,也强调『无我』的思想与瑜伽的修行等,是中观学派及唯识学派共同尊奉的经典。
《四十二章经》是由后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同译的。后汉是指汉朝的东汉时期。汉朝共分两个时期,一是西汉时期,二是东汉时期。东汉时期又称为后汉。本经的翻译者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就生活在这一时期。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汉明帝因夜梦金人,于是派蔡憎和秦景、王遵三人带着十八个人到天竺求法,在求取《四十二章经》之后,遇到
如来佛性有二种:一有,二无。所谓恶有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力四无所畏,三念处大慈大悲,首楞严等无量三昧,金刚等无量三昧,方便等无量三昧,五智印等无量三昧,这都叫做有。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