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门廊
铁扇公主献芭蕉扇
藏经楼
华亭寺,依山临水,环境清幽,是昆明最大的佛寺,也是昆明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1983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汉地佛寺名单中,华亭寺榜上有名。
华亭寺原名圆觉寺,历史悠久。早在900年前云南大理国政权时期,都阐(昆明)侯高智升就在山上建造楼台别墅,作为高氏家族休憨的场所。据《启建大圆觉寺碑》记载:高智升后代高政、高贤到此游玩,恰遇山中奇花芬芳,青草依依,云彩绚烂有如华盖,放辉煌之瑞光,更有仙鹤鸣叫,极似华严之境界。二人借祥瑞之兆将此山命名为华亭山。取“华表鹤归”之意。在元朝延佑七年(1320年)雄辩法师高足元峰和尚来此创建圆觉寺,并苦心经营20多年,将圆觉寺建成一座规模庞大的寺院。明朝天顺六年(1462年)英宗皇帝救赐为华亭寺。明清两代几次重修。1920年,唐继尧请鸡足山高僧虚云大师到此,主持超度靖国诸役阵亡将士灵魂的大法会,事后又请其主持并扩修该寺。扩修工程浩大,持续6年之久,使其成为昆明地区佛教一大丛林,并更名为“靖国云栖禅寺”(昆明人仍习惯称为华亭寺)。
门窗镂空雕花的楼台就是虚云和尚主持建造的三层钟楼,楼上悬有“幽钟”一口,晨昏午夜撞动,钟声幽扬缭绕,响彻华亭山麓。寺庙大钟作用有三:一是报告作息时间;二是指引山中野路上人不至迷路;三是提醒僧人勤习佛法。当地老人说,建钟楼之时,凡是听得到钟声的地方都属华亭寺管辖。在此,钟楼也是寺院的山门,山门又称“三门”。佛家把它看作是佛界与俗界的界限,同时也象征着佛家的解脱之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
进入山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池清水,这是象征佛家慈悲为怀的“放生池”,池中碧水涟漪,睡莲怒放。在放生池前建有八座石塔。这是清朝嘉庆年间八位法师的圆寂塔。佛塔起源于印度,佛经记载: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去世后,弟子将其尸骨烧化,分别建塔供奉以示纪念,所以塔也是佛的象征。中国的佛寺建筑在佛教传入中国的初期也与印度相同,没有殿堂,只在寺院中建塔供奉,到了唐朝时期才发展成以殿堂为主的布局。在大乘佛教的多数教派中,完整的寺院建筑群是按“伽蓝七堂”的布局沿中轴线对称建造。我们眼前看到的放生池与天王殿、大雄宝殿及藏经阁建在同一条中轴线上,给人一种布局严谨、错落有致的感觉。
绕过放生池西行数十步便来到了天王殿。天王殿坐西朝东,巍峨雄壮。 殿上高悬一匠,上书“海不扬波”。什么是海不扬波呢?也就是说到了这里就等于是进人了佛国圣地,此处佛光普照,佛法弘扬,一切红尘是非、惊涛骇浪、艰难险阻都不复存在。人们将进入一个祥和宁静的“天堂”。在这里,“海不扬波”也有警示游人进入佛国圣地,不得高声喧哗之意。
在殿前台阶两旁均有石雕,左蹲青狮,右伏白象。据佛经记载,当初释迦牟尼降生时,天上乐声齐鸣,众花飘坠,一片光明。佛祖落地后,不扶即行,向东南西北各走七步,地下随足迹涌”出朵朵莲花,天空有二龙踊出,口喷清泉,为佛祖沐浴;佛祖哭声如同狮吼,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曰:“天上地下,惟我独尊。”白象在佛教诞生地被视为圣物,白象力大无穷,行为稳重,在这里它们象征着佛教威严和庄重。
明朝嘉靖年间,著名文学家杨慎应当时寺僧德林的请求,用绮丽而清新的语言写下了一副对联佳作。大家请看,此联现在就悬挂在这天王殿外。
一水抱城西,烟霭有无,拄杖僧归苍茫外;
群峰朝阁下,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
此联描绘道:滇池在城西拥抱着昆明楼台屋舍,云气雾霭,时有时无,拄杖的僧人从苍苍茫茫云雾尘外归来;连绵群山朝揖阁下、阴雨晴日,秀色深浅,游人凭栏远眺,宛如置身于画图之中,它将华亭寺一带的景色,水墨丹青般表现了出来,韵味无穷。天王殿外立有一左一右两尊金刚,他们头戴宝冠、面目凶狞。左像怒颜张口,高悬降魔杵;右像忿颜闭口,怒目圆睁,手握荡魔杵。同跨金睛避水灵兽,这就是后期佛教经典中提及的“密迹金刚”。密迹金刚出身显责,称法意太子,吸依佛门后任佛祖贴身卫士,对释 迦忠心耿耿,不离左右,普闻一切诸佛秘要秘迹之事,所以被称为“密迹金刚”。既然是“卫队长”守护佛法,将他塑在第一道大门口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因中国人素有对称成双的审美观,又为他增加了一位同名“秽迹金钢”。他们的露牙睁目、凶猛可畏,既显示了佛门的森严肃穆,又使得跨进大门的芸芸众生顿起惶恐、敬仰之心。我国民间对两位金刚力士不太了解,倒是习惯地将他们俩称为“哼哈二将”。哼哈二将是《封神演义》郑伦和陈奇两员神将。华亭寺中这种“坐式金刚”在我国佛寺中为数极少,引起了全国佛像雕塑家的极大关注。
华亭禅寺一著名景观,就是入天王殿后,两边走廊的门都是木雕。而且是四大名着之一《西游记》。在整个云南甚至国内都是独一无二。刻画生动,活灵活现,展示了整部《西游记》整个故事的精彩画面。让观赏者再次深入《西游记》奇妙的境界。
天王宝殿,迎面箕踞而坐的是大肚弥勒菩萨,只见他袒胸露腹,手掐串珠,一团和气开口大笑,这就是竖三世佛中的未来佛。什么是竖三世佛呢?“竖三世”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竖三世佛分别是燃灯佛(前世)、释 迦佛(现世)和弥勒佛(来世)。据说燃灯佛是释 迦 的老师。燃灯又称“定光佛”,生时身边一切如灯,驱除黑暗,瑞光普照四海。佛经中有善慧仙人(释 迦牟尼前世)买五茎莲花献给燃灯,在泥泞的地上铺盖自己的衣服和头发,请燃灯走过的描述。未来佛是现今的弥勒菩萨。,弥勒是梵文的音译,意为“慈氏”,他本名“阿逸多”,即不可战胜。阿逸多是释 迦 的弟子,也是他的“法定”接班人。比释 迦 早入灭(离开人世),他现在“兜率天”修习,将来要在龙华树下成佛,继承释 迦 成为佛祖。在中国,弥勒佛的形象是根据布袋和尚的传说而塑造的。据说弥勒佛出世之时,人间充满光明,奇景异色,五谷丰登。因为他能给人们带来如此的幸福,难怪中国对弥勒的信仰一直很盛行。
天王殿左右两侧是四大天王像。四大天王是居住在刀利山下须弥山山腰,守东、南、西、北四方的神将。大家请看:身白色,持碧玉琵琶者是东方持国天王,护持国土;身青色,持青光宝剑者是南方增长天王,增长人的善根;身红色,持紫金龙、花狐韶者是西方广目天王,以净眼观察世界,保护众生;身绿色,持“混元珍珠伞”的是北方多闻天王,保护众生财富。
受《封神演义》影响,以上四大天王常被称为“四大金刚”,而他们手中的兵器就具有了呼风唤雨的能力,保护天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供奉于弥勒之后的韦驮菩萨,执金刚杵,披连环甲,威风凛凛,叱咤风云。因佛祖涅槃时,“捷疾鬼”偷走佛牙,唯韦驮不避艰险,奋起直追,直至夺回佛牙,抓获窃鬼。自此,韦驮成为威力无比,战胜邪恶的护法神,有趣的是,寺庙中所塑韦驮像的不同姿势竞能决定云游僧人的去留:双手合十,杵横两肘表示是十方丛林,属接待寺;而一手握杵拄地表示非接待寺。
出了天王宝殿,是一上一下两层庭院,下层庭院植有名茶“狮子头”,以及被称为“活化石”的公孙树(银杏树),院中“八德池”上架有雕栏“涌莲”石桥,池中假山游鱼,点缀得雅致玲珑。上层庭院两边的花台中是名贵花木“朱砂玉兰”,下有一人多高古香古色的石香炉,香烟袅袅,紫烟中,高大雄伟的大雄宝殿华光四溢。
大雄宝殿正中高悬一匾,上书“瑞云栖止”,瑞云是指祥瑞的彩云,栖止是栖息停留的意思。此匾是云南督军、靖国联军总司令唐继尧于1920年请著名高僧虚云和尚到此,为“超度”靖国诸役阵亡将士亡魂而立。
大雄宝殿的“大雄”是什么意思?“大雄”就是威德高尚的大英雄,专指释迦牟尼。因释 迦 成佛以后法力无边,降伏群魔,战无不胜。“大雄”于是成了释迦的专用德号。大雄宝殿供奉的主尊就应该是佛祖释迦牟尼。
进入大殿,令人肃然起敬,修悟证道,觉行圆满的横三世佛高居莲座之上。当中一位是婆婆世界教主释 迦 牟尼大日如来(娑婆世界又叫大千世界就是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所塑释迦端庄妙丽,圆润丰满,只见他双目微睁,双手仰放于腹前,这一手印称为禅定印,表示禅思。释 迦 在菩提树下掸思入定,修习成道时,用的就是这种姿势。他手中含的一颗红色明珠,以示佛光四射,普护人间。大家请看:侍立在释迦左侧的年长尊者是被称为“头陀第一”的摩诃迎叶。相传在灵山法会上,佛祖拈花示众,迦叶领会佛意而微笑,受佛正法眼藏传佛之意,承受释迦衣钵,成为第一次“结集”的召集人。他率领“大众部”弘扬佛法,是大乘佛教和禅宗的奠基人。相传云南宾川鸡足山,后成为迎叶道场。侍立在释 迦右侧的年青尊者是被称为“多闻第一”的阿难陀,他是释 迦的堂弟,久闻佛法,长于记忆,在第一次“结集”中,由他诵出藏经,阿难陀知识渊博,精通佛学。后为避免两国交兵在恒河木船上引火自焚而为人称颂。两人在佛教的历史上做出了很大贡献,被称为“初祖”、“二祖”。(释 迦 的左右胁侍还有文殊和普贤菩萨一式,他们合称“释 迦三尊”)。 神龛的北侧供奉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琉璃光佛,他在成佛之前曾发十二大誓愿:除却一切众生病苦,消灾延寿,令众生身心安乐。只见他右手托一宝塔,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宝塔)之意。左手向外上举,施无畏印。此手印能使众生无所畏惧,勇气培增,战胜病魔。药师佛手下有十二神将,以及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二大胁侍。因日月升于东方,以其光明遍照众生,使众生安康幸福。药师佛又称消灾灭病延寿药师佛,他与日光、月光菩萨合称“东方三圣”。
神龛南侧供奉的是西方净土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阿弥陀意为“无量寿”,因这位西方教主的寿命是无穷无尽,所以又称他“无量寿佛”。佛经上说,阿弥陀佛在未成佛前是一个国王。他信仰佛法后放弃王位,出家成了一位僧人,名法藏,他曾发下四十八个大愿,其中有一个大愿就是说将来成佛以后,凡信奉他并持诵他名号(南无阿弥陀佛)的人命终止之时,他将接引其人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请看:他左手托一莲台,表示接引众生前往他的国土(即西方极乐世界),右手上举施无畏印表示一切无畏战胜心魔,终达幸福彼岸。西方极乐世界是佛教的理想世界,在这个理想世界里一切光明清净,没有罪恶,没有痛苦,没有黑暗,是充满了幸福和欢乐的天堂。阿弥陀佛左右胁持为观音和大势至,他们合称“西方三圣”。
三位教主高居莲座,姿态庄严,身着水纹衣,额嵌明珠,胸饰万符,背衬金龙,金光遍体,确有普天之下唯吾独尊的气慨。
在三世佛背面,是身高3米,金光耀目,脚踩鳌龙头顶,左握“净瓶”,右手拿柳枝的观音菩萨。“观音”原作“观世音”,是梵文的音译。因其能“观察”世上一切声音,进而拯救一切众生脱离苦难,被众生尊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慈是给一切众生乐、悲是拔一切众生苦。他手中的净水能使人遇凶化吉,枯木逢春。观音旁边的童男女分别是善财和龙女。善财出身豪门,因“生时种种珍宝自然涌出”而得名,他看破红尘,视财富为粪土。在文殊菩萨的指点下,历访五十三位名师,渐然觉悟,终在观音的教化下成为正果。龙女是娑竭罗龙王的女儿,自幼智慧通达,八岁那年,偶听文殊说法,顿然觉悟,又到灵鹫山礼拜释迦,以龙身成就佛道。为救苦救难,普渡众生,善财和龙女又现童身,成为观音的左右胁侍。
大殿的四周是形态各异,神态逼真的五百罗汉。《法华经》说,五百罗汉是跟随佛祖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又说他们是后参加第一次结集三藏的五百成道比丘。对于五百罗汉老百姓又有自己的说法:佛祖端坐讲经,听者甚众,佛祖想一试众生是否真正“四大皆空”。于是用手一指,路边杨柳化作一美妇招摇过市,众僧心猿意马回头张望,只有挂在菩提树上的五百只蝙蝠专心玲听,佛祖微微一笑,双掌一合,只见火光闪处,五百只蝙蝠化作一阵青烟,五百罗汉金身显现。
面对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祖国的大好河山,相信大家有许多感受。在天王殿中有一副楹联为上乘之作,作者精于书画,诗联亦佳。他就是因弹劾乾隆嬖臣,疏斥和坤而名震天下的钱沣(南园)。此联是他的真迹,从中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
青山之高,绿水之长,岂必佛方开口笑;
徐行不困,稳地不跌,无妨人自纵心游。
万年寺算得上是峨眉山的母寺了,在峨眉山以普贤菩萨闻名于世之前,便有了这座万年寺启发信心。这座寺院位于峨眉山的半山,上可通于金顶胜境,下可达于清音阁,左右山形环绕,内藏本迹法要。寺院的建设是一个标准的汉传格式,山门进入后,便是天王殿、普贤殿以及
在佛教的禅宗里面,永明延寿禅师无人不知。《灵隐寺志》说他是属于法眼宗的,其实,他倡导祖佛同诠,禅教一致。融法相、三论、天台、华严各宗于一体。持律清严,行道念佛,持密咒,欣往生,有
今日龙华寺与静安寺 今日龙华寺依然巍然屹立,并计划筹建一座上海佛教文化中心国际会议厅。唯静安寺重新扩建,约三、五年后,方能建成新殿楼阁,大放异彩。 海内外佛教徒来到上海参访,几乎都
江南悬空寺大慈岩(图片来源:资料图) 江南悬空寺大慈岩 大慈岩位于建德市南面24公里处。它是一个佛教文化和秀丽山水完美结合的旅游胜地,素有浙西小九华之誉,以江南悬空寺、长谷溪流、全国
门票: 20元/人,1.2以下儿童免费;12月31日撞钟日门票是380元。 开放时间: 07:30-17:00 交通概况: 乘公交33、44、301、307、游3路到何山桥下,步行上桥后沿匝道至寒山寺;或公交9、10、4
【基本信息】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南俊路115号 门票:不详 开放时间:全天 交通:泉州市区内乘坐10路、25路公交车到承天寺站下车即可。 【景点介绍】 承天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中心承天巷对面南俊
门票开放时间: 60元,保险一元(自愿)开放时间:9:0017:00 交通概况: 从大同乘长途汽车到浑源。 景点简介: 位於北岳恒山脚下的金龙峡,距大同市约80公里,这就是我国五岳名山之一的北岳
门票开放时间: 门票15元 交通概况: 白马寺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红崖子沟湟水北岸。前往西宁以北40公里的互助土族自治县,可乘西宁长途汽车站的中巴,15分钟一班,票价15元左右,行程1小时30分
门票开放时间: 每周一休息;平日票价5元,节日期间10元。 交通概况: 公交9、10、16、18、24、25、602路可以到达。 景点简介: 在银川古城西南部,有一座著名的寺院叫承天寺,寺内中间一座耸
景点介绍: 法门寺位于宝鸡市扶风县城北约10公里的法门镇,东距西安120公里,西距宝鸡96公里。法门寺因存有流传千年的佛指舍利而闻名于天下,更有多种文物珍宝,是一座罕见的文物宝库,被誉为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