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二)

如瑞法师 | 作者:如瑞法师 [投稿]

  第二段:悲心训诲。

  祖师悲心切切的来开导我们。又分三小段:

  1、出家为僧不易

  前生修得为僧,今生岂能容易。

  不要看我们今天出家很容易,追究起来实在是多生累劫积累的善因,才能获得人身,做出家人。

  我们真正的出家人,目标是成佛度众生,前提是要发了生死的心,所以不能轻易虚度。我们应该感谢自己,是我们生生世世修来的善根,才会有今天的结果。

  佛在《四十二章经》里说,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嗔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难非不可能,不等于做不到,只要我们认识修道的意义,积极努力去做,难也能做到。

  “今生岂得容易”这是祖师提醒我们要珍惜现在,努力精进。

  出家以后我们具体应该怎样做呢?应该从事上渐渐来修。

  2、从事相上一一给予教诲。

  又分五小层意思:

  1.发心修道即要福慧双修

  第一要发道心,晨昏切莫贪睡。

  “第一要发道心,晨昏切莫贪睡。”怎样才能发起道心?《菩提道次第》讲,要思维人身难得,要知道三恶道苦。《菩提道次第》归纳总结为三士道: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下士道就是让我们重后世,要相信因果;中士道要发出离心,三恶道可惧,我们要出离。如果真正发起修道心,就要了解三士前导的。若真发修道心,还会贪着五欲的享受吗?还会说是非?辩长短吗?就不会有这个时间的,因为今天过去,再也不会有了,只有息心向道,才会有所得。不论走到哪里,如果发不起来修道心,这个出家人就当得可怜了。

  在我们修道的过程当中,是否真正去思维苦无常。是否对三宝生起依靠的心。

  我们要练基本功,出家要出什么?通过修行就是要改变自己的,要考虑后世。

  2.要修行报恩。

  诵经报答四恩,礼拜自求福慧。

  “诵经报答四恩,礼拜自求福慧。”我们出家了,要懂得报四恩:父母师长恩、国土恩、众生恩、三宝恩。同时也要至诚礼拜忏悔业障,礼佛一拜罪灭河沙,来勤修福慧资粮。一个修道人更应该有责任,在家要为衣食奔波,妻儿老小一大堆,要考虑他们。出家就是一心向道,我们不做士农工商,我们缺少了哪一样的受用?施主为什幺会来供养我们?因为我们是一个修道人。

  有个故事,佛到一个地方,大家都来供养,其中有个穷人,他没什么东西供养,大家供各种好吃的,他只做了一块米糕,而且很粗糙,在众多人中,佛为了利益就接受了他这块米糕,佛受用以后,给他咒愿,当时旁边很多人,给他一百二百三百四百,都告诉他,我们随喜你供佛的功德,他不敢要,他问佛,佛说你可以收下,因为他们想从你这里得到供养的福报的。我们在受众生的供养一定要众生的恩。无始劫来的众生轮回六道,都是互为父母,菩萨戒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所有的众生没有一个和自己没有关系的,只是流转太久陌生起来,认不得了,所以知母,才要来念他们的恩,来报答他们的恩。父母生我们的色身要感恩他们,没有这个色身我们又怎样来修行?

  我们要报国土恩,是指国家,我们在这个国土上,受着国家的恩惠,以前是国王,现在一个国家,要有军队的保护等等,所以要报国土的恩。

  报三宝的恩,没有佛谁来说法?没有僧谁来弘法?所以我们要带着一种责任来修行,确实要觉醒起来,发起来修道之心。没有责任修行是不可以。

  你看你们现在佛堂、教室,还要专门给你们学习的时间,实在是对待劣等人的教育,实在是没办法,如果是上根利智,一天就好好做事就好了,修行的功夫自己去找时间,不能浪费时间,再没时间,早晚就是自己的功夫,不说一晚上不睡,最起码睡得晚一点起得早一点,这应该是能做到的。同时我们要能懂,有一些初发心的,好象觉得有精力,一瀑十寒,一夜不睡,到时三天不起。根据我们的报身,只要我们能按照我们起床板按时起床,到时按睡觉板休息,坚持一年不要请假,天天都是如此,你看看怎么样?

  诵经念佛是修行,通过这些修行就是要改变我们自己,通过这些修行就要放下贪着。一个人如果不考虑来生,又怎么样修行?如果真的考虑来生,就知道这期业报有尽的时候,我们要贪什么?

  从早上起床时,就要让心止住,同样走路时也让保持住,行住坐卧都保持住正念。这是要专心一意地来修的。一个痛念生死的人,一个了解苦空无常的人,就知道现在有这个善因,有这个机会生在人道,又得出家,那就要珍惜。现在成就的色身,随我造作的善恶业是会变化的,下一生又是怎么样?懂得这些,就要生起观照,自然看得破,放得下,一心不乱地来修道。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想修道都离不开这个根本,所以佛告诉的戒定慧三学,离开了这个再去找道,终将无觅处的。

  3.培植福报

  每日作务勤劳,真心兼管常住

  每天都要任劳任怨,为大众做各种杂务,要管理爱护常住,如同自己的眼睛珠一样。法赖僧弘,佛辛勤证得的正法,是依靠僧团来安住持续发扬光大。如果这个世间没有僧团就没有僧宝,佛法又如何住持世间?初出家不要想着住山洞、小庙,一定要发愿住修行的大道场,僧团就像一个大冶烘炉。众生都是有我执我见的。

  世间人为什么要易子而教?自己的孩子要别人教,自己教别人的孩子,这样才能把孩子教好的,现在在师父跟前,众生就会有一种执着:这是我的徒弟,这是我的师父。如果大家共住只是群带的法眷属关系,要修道很难。

  大冶烘炉里最锻练人的。我们小众一定有所偏重的,小众重在培养自己的道心,从事上做起,早睡早起,这应该能做到的,培养好习惯。

  最初出家能懂得什么?就要好好地忏悔,比丘尼师父们就是大道人了,最好的忏悔就是为大众服务,培我们的福报,消我们的业障。大众师父们仅仅能持过中不食戒,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我们上午做饭她们吃了,下午用功办道,她们越持戒,我们的福报就越大,我们忏悔的机会越多。

  所以每日要作务勤劳,不要偷懒。如果避懒偷安,能躲就躲,能藏就藏,实际是自己吃亏的,因果的账本上都给记着呢,不会因为你人多就蒙混过关,是你自己失掉培福的机会。

  “真心兼管常住”,可不是假心假意,把常住管好了,让大众师父好好修行,这有多大功德。大家在大寮里服务,慢慢就要学会爱护常住,养成关心常住的好习惯。

  道场是安住色身修行办道,长养法身慧命之地,是我们僧格的铸造所,我们怎么能不爱护它呢,绝不能让它有一点点受到损害。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