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不二法门品 第十讲

静波法师 | 作者:静波法师 [投稿]

  生死的本性是什么,不可得,没有主宰性,老是生死,没有说离开生而又死的,没有说离开死而又生的,如此看来就是没有主宰性的生,没有主宰性的死,也就是没有实在的生没有实在的死,假生假死,你为什么恐惧呀,所以我们不再恐惧了。如是则没有束缚也没有解脱,你赋予他什么他就有什么。现在你终于醒来了,那就没有解脱没有束缚,也就是不生不死,就是涅槃了,能这样理解的人就是证入了不二法门。所以他告诉我们不二法门是可以走进的。突破生和死的本质原来没有实在性,没有自性,于是生死本身就是涅槃,另外一个涅槃吗,没有呀,所以这个很好呀。所以我们要对照自己,我们是怎么样面对生死的。

  下面经文“现见菩萨曰:尽不尽为二,法若究竟,尽若不尽,皆是无尽相,无尽相即是空,空则无有尽不尽相,如是入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经文意思第十四位菩萨站起来表达他对不二法门的一种感悟,这位菩萨是以现量智照见诸法了无挂碍,称为现见。现量就是没有分别的事情事物的真相,就是这样。我们看到第一天的时候,我们说我们所看到的裙子帽子围巾,分别,但是如果是现量,哪怕你裙子帽子围巾我看到就是布,我看到就是真相,这就现量,我一直能够保证看到的是布,你怎么变化你都是布,我一直不会上当,一直不会表相这种诱惑,我不迷惑,所以叫现量。他站起来说,能够了脱生死称为尽,了缘即一期生命,了脱生死称为尽。不能了脱生死称为不尽。一个是尽一个是不尽。针对两者,凡夫和二乘都以为有二法,是对立的是矛盾的。就实际而言,就真实而言,了脱生死只是不住生死而已,不是不面对,是不住在生死之上,就是不在乎生死,就没有生死。因为生死他是没有实在性的,所以是不住生死而已。不了脱生死即是以为生死是实在的,所以就被影响了,被挂碍了。于是被生死牵着鼻子流转六道于是就不得出离。你想不流转六道是不可能的,可见,不住在生死迁流的变相之中,即生死尽。生天堂我不快乐,入地狱我不烦恼,你不住在上面你就是这一种生死尽,了脱生死。住在生死迁流的变相之中,即是生死不尽。不尽就是一直会演下去,一直转下去,这个轮回会一直转下去。

  如果你通达了生死的没有自性,没有实在性,嘎然而止,马上就走出来了,就尽了,不再绕,否则就不尽,一直绕下去,这是惯性,不绕都不行,没有大智慧根本就了脱不了生死。住在生死迁流的变现之中,就是生死不尽而法性缘起没有自性,就是空的,如是尽与不尽平等不二,尽与不尽都是无尽相,因为尽是没有主宰性的,不尽也是没有主宰性的。所以都是无尽相。而无尽相是空,不尽是空是没有主宰性的,如是没有尽无尽定相,实在相,没有解脱相也没有不解脱相。所以你都是画地为牢。如是入者,这样你走进去就是进入不二法门。不二法门打破了这种尽和不尽这种局限,你说尽错了。你说尽就是你走出这个局限轮回,你说不尽就是你继续轮回,这两者之间有实在性吗,没有。没有怎么样,入不二法门。此中所谓尽若不尽皆是无尽相,都是局限的,不尽就是不能走出局限,你要有二元,有对立,是相对的,好坏,尽和不尽都是相对的,相对的就是局限的,所以都是无尽相。

  就如《华严经》中说:众生无尽,世界无尽,虚空界无尽,法界无尽,涅槃界无尽,佛出现界无尽,如来智界无尽,心所缘无尽,佛智所入境界无尽,世界转法转智转无尽。什么意思呢,就是针对这样无尽的世界才有无尽的佛法,如果没有这无尽的世界哪会有无尽的佛法呢。佛说的八万四千种法门,毫无异议是针对八万四千类众生的,八万四千种疾病而出现的,如果没有八万四千种众生,没有八万四千种疾病,就不会有如来的八万四千种法,八万四千种药。所以这里面说,众生无尽。什么叫无尽,无量无边,所以叫无尽,虽然无量无边,但是归皈空性。什么叫众生呀,我今天告诉诸位,众元所生故名众生,众元所生是没有主宰性的,请问当下你就了达了,原来我上当了,我老认为他是实在的,我自己也是众元所生,我老认为我实在的,我自己痛苦我自己上当了,所以众生无尽世界无尽,世界也是缘起的,虚空界无尽。无量的虚空也是无尽的,那么法界无尽的,于是相对的法界,性也是不无尽的,无量无边的。那么涅槃界无尽。走出这个局限也是有各种不同的方式方法的。佛出现界无尽,佛出来度众生的,也是无量的,有各种各样的佛,有三千佛名经,好有像万佛忏,都有,为什么,因为众生无尽,所以佛也无尽。如来智界无尽,所以如来佛的智慧的境界也是不可穷尽的,心所缘无尽,我们面对的这个世界也是非常复杂的,因为样的一个因缘,所以佛智所入境界无尽,所以佛接引我们,改变我们的方式方法也是不可穷尽的,所以世界转法转智转无尽,所以佛用的方法改变我们,无量无边的,也是没有穷尽。

  所以我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原来所谓的尽和不尽都是相对而言的,如果尽也就没有无尽,如果尽是没有主宰性的,无尽也是没有主宰性的,请问上哪去找什么尽和无尽。没有中间的界限,所以我们都是一厢情愿。所以憨山大师金代的,他说,佛以众生心为心,佛有没有心呀,有心,以众生心为心。众生心他会执著吗,众生心是执著的,佛面对他随缘教化,所以众生心是不可得的。

  下面经文“普守菩萨曰:我无我为二,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见我实性者,不复起二,是为入不二法门。”

  经文意思是第十五位菩萨的感悟,也应该能够引起我们的注意。此位菩萨以守持真如法性而善法无所失,因为他已经,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他能够知道一些法如幻如画,但是又能够守持真如法性,同时善法也不失。所以就是在空上面对有,在有上要回归空,所以空有不二。所以称为普守菩萨。普遍的守持,也就是我们的不可能,我们有时候守有时候不守,或者根本就没有守。他站起来说,我与无我,凡夫与二乘人以为是二法,就真实相而言,主观客观是相对的,我与无我与也是相对的,于是才有了我相,如果去除五蕴人及人所有法,如果我们去除了,我们去研究每个人都是五蕴,色受想行识,精神和物质的组合体,这种主观的我是没有实在性的,那么我所有的法有实在性吗,也没有,所以我们说没有我,这个我就是主宰的实在的,如果有主宰的有实在的,那么还需要四大五蕴来完成这个我吗,如果需要的说明缘起的,缘起的就是性空的,所以我们有理由说是无我。则非我也不可得,我都没有,哪里有非我呢,如是,彻见我的真实性空,空性,我原来是假是空的,也就是没有我也没有无我。无我是在我上去感悟,你要是否定了无我和我也是错误的,但是都是没有主宰性的。即不再执著我与无我,不执著我了又执著无我也错了,所以我与无我都是没有主宰性的,所以这种二见不可得,所以就走进不二法门,感悟不二法门。所以我希望我们在修行学佛的过程之中,用理论来坚定自己的信仰,没有理论我们有什么意义呢,我理论了所以我就一直坚定佛法是真理,真理这个词是来自佛教的,真谛这个词是来自佛教的,智慧这个词是来自佛教的。

  下面经文“电天菩萨曰:明无明为二,无明实性即是明,明亦不可取,离一切数,于其中平等无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经文的意思是第十六位菩萨站起来他去谈自己对不二法门的感悟,这位菩萨他深知天然空性,空性本来是一切事物本来就具有的。可以这样讲,一切法都是无常的,如果有人能够找出来有主宰性的法,没有永远是长的法,你给我找出来我都不信佛,找不到的,所以我才相信佛法。所以我们面对这位菩萨的深知天然空理,智慧运用迅速如雷电一般,智慧运用马上就看到了,马上就感悟到了,所以他立竿见影,迅速的就出现了。我们把一个竿立到那,马上一个影子就会出现,同时的,这就是完全的那种默契相应。所以称为电天菩萨。像天空中的闪电一样,马上就相应,他站起来说,不昧佛性即是明,不违背佛性就是光明就是智慧,昧就是违背,什么叫佛性,佛性就是空性,事物的真相;那么昧于佛性即入众生性即是无明,就是如果我们违背空性,我们就执著有,执著有就是众生性就是轮回性,如果你轮回了就是没有光明也就是没有智慧。所以《心经》里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没有光明也没有不是光明,光明也是不可得的,所以我们要明白这一点。

  所以明与无明,凡夫和二乘人以为明与无明是二法,有智慧和没有智慧是两个法,是相对的,是矛盾的,所以我们学佛就是要把这种对立把这种矛盾界限要把他打破,一旦打破我们就自在了。就实际而言,真实性而言,无明是以现象幻有为实,无明就是没有光明没有智慧,就是我们把现相的假有以为真实,幻相,眼睛看天上的月亮看出两个来,以为是真实,这就是无明,没有光明没有智慧。了知如幻即是明,如果我们明白那是眼睛花了没有第二个月亮,那就是智慧那就是光明。如此此明与无明完全平等,如果你认为他们是对立的,错了。他们是缘起的,是相对无明而说明,相对无明而说无明,那么如果无明的界限,无明是没有实在性的,无明没有实在性本身就是明了,那么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就彻底没有了,所以说完全平等。没有差别,即是无二,没有二,没有差别,当下就是,悟性就在你的脚下,于是这就是证入不二法门。所以我们也要去学。不然的话这不二法门这么微妙,你在旁边目瞪口呆,不知所措,那是入宝山空手而归,那是不应该的。

  今天就到这里,阿弥陀佛。

  《维摩诘经》的经文“喜见菩萨曰:色色空为二,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色性自空,如是受想行识,识空为二,识即是空,非识灭空,识性自空。于其中而通达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经文意思是第十七位菩萨站起来,谈自己对于不二法门的感悟。这样一位菩萨,一切众生见之即生欢喜,随着喜见,看见就高兴。当然别人看见他高兴,他看见别人也高兴。为什么,感觉不一样的。他看见别人看的都是诸法空相,别人看到他只是著相、欢喜。当然因为这种欢喜而逐步的深入诸法实相,这个契机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佛教说未成佛道先结人缘。你没有成佛,你先要跟别人结缘。成佛更要结缘,所以叫喜见菩萨。

  他站起来说,色法和色法空,凡夫和二乘人以为是二法,我们最容易迷惑、最容易障碍的就是著相。色法就是外在的相,宇宙万有存在的现相,所以色法。色法空,色法本身是没有自性的,本身是空。但是凡夫和二乘他误以为两者之间是两个,是对立的,所以他说他是二法。就实际而言,真实相而言,色法是幻有,是假有,是变化的,没有主宰性的。所以当下即是空,因为色法本身是缘起的,缘起在变化,当下色即是空,不是等到色法灭了才空。我们很多人说人生无常,就觉得从出生到死亡,看到死亡了才无常,不是这样的,整个过程就看到无常了。一个小孩子去年没有长牙今年长牙了,他去年还在爬今年能走了,你说是不是无常,就是无常。而且这个无常是每时每刻都在无常,每时每刻都在新陈代谢,每时每刻都在生都在死,生死是交替的,有生则有死,没有死就是没有生。所以说不是等到色法灭了之后才空。

  所以我们前两天我们引用白云守端禅师的话说“夏日拥芳丛,由来去不同”。夏天在花丛之中去感悟人生,去感悟事情的真相,每时每刻都不一样。“发从今日白”,我们的头发是从现在开始白的。“花是去年红”,美好的东西都属于过去了。“何需待凌落,然后始知空。”没有必然等到花全部都谢到了,我们才知道这是空的。所以这里面说不是等到色法灭了才空,即色法自性空当下空,现在就是空,你现在活着你现在正在死,你不愿意也是这样。你现在正在死你现在也正在空,你细胞死了,新的细胞出现了旧的细胞死亡,一直生死死空,就是这样。直到有一天彻底死亡,一期生命结束,也不是灭断,也是换另一种形式而存在,所以不要断灭的。所以是自性空当下空。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能够感悟到这一点,那么受想行识也是这样的。《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首先是色的问题,“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果色法如此,那么受想行识也是这个道理,所以说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所以都是这样的道理,以此类推,道理都一样。所以我们的感受,精神的世界和物质的世界都是变幻的、无常的,都是当下,就是空的。所以你就能打破这种物质现象对你的束缚。那么你不是在顽固的执著这个肉体,执著外边的这种世界。真实相你觉得没有了,所以你觉得很释然很自在很快乐。

  在此五蕴中能够通达,不仅仅认识色法是空,受想行识都是这样的道理。所以五蕴即空,就是入于不二法门。如果我们能够证入不二法门,那我告诉诸位的是,佛法的《心经》告诉我们“照见五蕴皆空”,下边是“度一切苦厄”。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恚求不得呀,身体有病呀,四大不调呀,都会得到一种解决,这个解决是永恒的。不是头痛就医头,脚痛医脚,是彻底解决生死的问题,走出这样的局限,轮回就是我执。佛说的《大集经》说过这一首偈子“我今不求蕴界入”。蕴,五蕴,界,十八界,入,十二入。首先就是五蕴呀。“无量劫来虚妄故”就是无量劫来一直都不是实在的。所以轮回,生呀死呀,死呀空呀,一直都转呀,转来转去,转蒙了。“若有贪求如是我”,如果我们贪求有一个主宰有一个实在,“是人终不得解脱”,告诉你没有戏了,你一直转吧。谁是导演,你自己是吗。那么谁想解脱,你自己要解脱。你想解脱你能吗,你不想解脱那就不解脱。谁呀你不解脱,是自己呀,不是别人。所以说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如果我们是自己的话,我为什么不反醒为什么不改变。不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都需要去反醒,出家人要摸自己的头,要给自己定位,我是出家人,我的使命是宏法是利生。在家人要扪心自问,我没有出家,但是我心里可以出家,这个很重要。出家人身心都要出家,否则你身体出家,心没有出家,不行呀,浪费生命呀,都是要反思、反醒。

  下面经文“明相菩萨曰:四种异、空种异为二,四种性即是空种性,如前际后际空,故中际亦空,若能如是知诸种性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经文意思是第十八位菩萨站起来发言,谈自己对不二法门的感悟。这样一位菩萨他深深的感知四大通塞,也就是通达和堵塞。通的时候是解脱,堵塞的时候就是轮回。明暗等相,即有通达又有堵塞,同时又有光明又有黑暗,光明就是解脱,黑暗就是轮回,所以称为明相菩萨。什么叫明呀,通达的意思,通达事物的假相,感悟他的真相,所以叫明相菩萨。

  他站起来说,地、水、火、风四大种各有异相,四大种地、水、火、风他也是代表我们生命的一个现象。地表示我们的骨骼,坚硬。水流动,他是指我们的血液、我们的尿液,流动的,指我们的身体。火是指我们身体温度的,风是指我们的呼吸的,所以由四大种来完成我们生命的一种现象。这个生命的四大种现象是有差别的,你的骨骼和你血液和你尿液和你身体的温度和你的呼吸肯定是各司其职的,是不一样的,所以这里面说各有异相。

  呼吸肯定不是血液、不是尿液,血液、尿液肯定不同于我们的骨骼,骨骼不同于我们的呼吸,各有差别,现相界上你不可以否定他。就像男相女相,你说没有,那是你闭着眼睛说,你要看到他有,看到他有的时候你在透视他的真相,你才发现原来没有主宰性,于是我们说没有男没有女,但并不是否定有男的缘起相,有女的缘起相,只是这个相不是主宰相不是真实相。于是你就释然了,我就不贪心了,我自己都不执著自己,别人也是假的,所以这个烦恼就解决了。所以这里面告诉我们各有异相,各有不同,我们得承认他们的因缘不一样。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