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经》是《维摩诘所说经》的简称,也简称《维摩经》,或者也称《不思议解脱经》。此经的汉文译本有六种以上。1. 后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由严佛调在洛阳译出,称《古维摩经》,有两卷。2. 三国时代的吴国黄武二年(233年)由支谦在武昌译出,称《维摩诘经》,有两卷。
暂无简介
暂无简介
维摩诘所说经讲义
静波法师讲述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则应。 今天在这里能够有这样一个殊胜的因缘,同大家结一次法缘,来表示我的法供养。《维摩经》中有这样一句话:诸供养中,法供养圣。当然,作为出家人,弘法是家务,是他应该做的本份之事
1.业障是什么?习惯。足够的智慧。足够的定力。 2.修行就是改变心,回归心。 3.解脱自在。 4.佛法管理我们的情绪。理性的。超越。 5.正知正见。 6.佛者,觉者。 7.修行是改变心,挂碍。 8.智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 9.不在乎妄想时,如果你不在意它,就当即
所谓“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这十种内容都是什么呢?身有三种,口有四种,意也有三种。“十事”亦名十善,是从四根本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演变而来的,五戒中的酒戒则不在十善之中。虽然酒戒不是根本戒,但却可能因此而犯其它四条根本戒。
知音难觅,憨山大师有一首诗,这首诗的意义很深刻,经常会用憨山大师的这首诗来自励。独坐长松下,悠然太古心。高山流水意,谁复是知音。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来分享一下:所谓“独坐长松下”,就是一个人很孤独地坐在松树的下边,心里想得很远
为什么叫“和气生财”?所谓的穷横穷横的不行了!因为穷才横,横才穷,越横越穷!所以做买卖就必须和气生财,满面笑容面对顾客,人家就高兴,也愿意买我们的东西;如果整天像谁欠我们钱了似地,谁敢买我们的东西呀?说这家伙就像打劫似的,这肯定都是假货
今天,很多人打着佛教的招牌去做轮回的事。而且轮回的质量非常之差,最终会堕落到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这是值得我们警醒的事情……佛教认为,即使三善道也是不安全的。那怎么办呢?我们要走出轮回!走出轮回就要突破四魔。哪四魔?
问:家里供佛可不可以供养韦驮和伽蓝为护法? 静波法师:也不是不可以,可以呀,也完全可以!供护法菩萨也无所谓。但是,你把护法供在那了,你就得向他学习,你也要护持正法。你雇他给你打工,那不行。 你
我们今天之所以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或者念经、念咒,请记住:不是因为佛菩萨万能,只是我们通过这样的一种念诵的外在,改变了自己内在的心!所谓历事炼心!为什么这种念诵能改变自己?因为我们已经把佛法消化了,融入到了自己的身口意中
“麝因香重身先死”:麝的腺囊里头装着麝香,有人就惦记它,把麝弄死后,麝香抠出来为人用。越是有优点的人,越容易受伤,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怎么办呢?就是你有本事,你有能力,你更需要有智慧,善于保护自己。优秀一定要含蓄、谦卑,不可以嚣张。
【沙门问佛:何者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所谓请问善大,就是请问什么称作善和大呢?即是有僧人问佛陀,什么是最好的?什么是最大的?所谓善,是好的意思;所谓最大的、最好的,在佛教的《四十二章经》里,应该说是:给了我们最简捷
大家看《楞严经》讲七处征心、八还辩见:所谓七处征心,征来征去心没有了,阿难哭了,其实他不应该哭,应该笑,因为死去活来!但是阿难代表众生,他很慌恐,说:“我怎么没心了呢?”没心不好吗?没心你不就是清净自在了吗?他害怕没有心,所以哭了,其实没心最好。
正是因为感受到了它不是永恒不变的,所以我们就明白了。我们明白了,就不应该再执着;不再执着,就真正自在了,所以我们就挣脱出了那种束缚、枷锁。可见,学佛最大的敌人,不是这个世界,也不是他人,而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自己。
在《佛说法华经·方便品》里边,佛陀说了这样的一首偈颂:“薄德少福人,众苦所逼迫。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二。深着虚妄法,坚受不可舍。”这段经文很深刻,让我们来分享一下:所谓“薄德少福人”,什么叫“薄德少福人”?
北京法源寺时,我住的房间窗边就是毗卢殿,毗卢殿前边有一个舍利函。每当初一、十五、星期天的时候;当然那段时间气功特别盛行,就会有很多人像烤火一样地呆呆地站在那里。他们伸出两手像烤火一样,对着那个舍利函,眯缝着眼睛使劲,显露出咬牙切齿的神情……
所谓“佛言”:佛陀就对着我们这些有缘的人又开示说。所谓“慎勿信汝意”:不要相信你自己的想法。一个居士曾经给我打电话说:“法师,一个人总是跟我叨咕,一会儿说我这个,一会儿说我那个……”我说:“你不要相信,没有这么回事。”
因为时间和空间是我们的错觉,所以它不是永恒不变的,没有主宰。我们还相信它吗?如果相信它,那么我们就烦恼和轮回好了。如果不相信它,我们就不再执着,也就不会按照那种规律去运作。那种规律是什么呢?就是六道轮回的规律。
我们所皈依的三宝一直都被比喻为医王、医药、医生。佛陀是医王;佛法是医药——佛陀给我们开的药;僧呢?是医生。他会因为我们得什么病,再给我们什么药方;而药物太多了,看你是什么病,我再给你开什么药,这就是: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所谓医王、医药、医生不可分离!
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和正法年代,因为善根具足,所以证得果位,应该说一点点都不困难;只是今天为什么困难呢?因为:(一)没有遇到真正的正法;(二)没有真正地去实践佛所说的法。
皈依三宝的人才有资格进一步去求受五戒、八关斋戒,乃至出家的三坛大戒、在家的菩萨戒等等。皈依三宝,才可以出家;出家更要皈依三宝,在家居士也要如此。如果我们不皈依三宝,其他的别谈,修行别谈。有人说:“我不皈依三宝,我不是佛教徒,我就想修行。”
现在有一种说法是:只要信阿弥陀佛就可以往生……不需要我们做任何努力,阿弥陀佛都给我们安排了。这样的说法,它会误导我们现实中的信徒。误导什么呢?它会使大家不再努力,不再念佛,不再持戒,不再有道德修养,不再助人为乐……那么请问:这个可怕不可怕?可怕!
什么是慈悲观呢?众生就是我们,我们和它已经融为一体,感同身受;如此,还忍吃众生肉吗?当我们不忍心吃的时候,我们的慈悲就现前了。当我们看到别人痛苦的时候,你不觉得他已经被烦恼的大湖所淹没,他将来的轮回都显而易见地在那里摆着,结果都已经知道了?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