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先学做人

学佛先学做人

  昌臻法师

  目录:

  第一部分 学习佛法 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

  第一个问题: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个问题:生命从哪里来?死了到哪里去?

  第二部分学佛从做人下手:

  为什么学佛要先从做人下手?

  怎样才能把人做好呢?

  五戒的重要意义

  十善的内容

  正确认识和对待逆境和顺境

  读《太上感应篇直讲》后感

  今天讲的题目是《学佛先学做人》,分两部分来谈:

  第一部分 学习佛法 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

  佛法就是认识宇宙人生真相的法则。人生就是我们自己一生的问题。宇宙就是我们所生活的的环境。我们有幸生而为人,怎么能对自己和所处的环境一无所知?我们要想认识自己,认识环境就不能不学习佛法。也只有认识了自己,认识了环境之后,我们才不会为自己、为环境所困惑,所烦恼,才能够由迷到觉,才能够离苦得乐,使我们真正获得解脱自在

  其实,所谓佛法本来就是宇宙自然法则,是客观存在的,决不是佛陀制造出来的。所以,佛陀常常教导我们:“法尔如是。意思是他所说的“法”,在客观世界中本来就是这样。是佛陀发现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奥秘,因而他就得到了解脱,成为彻底觉悟的人。同时他又发大愿心,把这些真相向一切众生开示,使一切众生悟入佛的知见。这个就是佛陀对人类,其实不只人类,包括九法界众生最大的贡献。

  佛陀揭示了人生的真相和奥秘。这里包括了两个问题:

  一、人生有什么价值?有什么意义?

  二、生命从哪里来?死了到哪里去?

  先说第一个问题: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这是人类有史以来都在探索的问题,存在着许多错误的看法。有人认为,人生就这么一世,死了,死了,死了一切都完了,躯壳烧成骨灰了,灵魂随风飘荡了,善人死了是一堆白骨,坏人死了也是一堆白骨。好像人生没有什么价值,没什么意义可言,这叫“断灭见“。还有一些人认为,人死了还是变人。

  有些犯罪分子已被绑赴刑场,他却还说:“二十年后我又是一个小伙子。”这叫做“常见”。这两种见解都不能说明人生的真相。佛教认为:生命贯通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人的躯体都会无一例外的要经历生、老、病、死,躯壳消亡,而神识却会永远存在。

  人生的意义应该就是利人,利人的范围越大,时间越长,那么你这个人生价值就越大。什么是菩萨?能够自觉觉人、自利利人的人就是菩萨。这里的自利,是断烦恼,证菩提,不求名闻利养。所谓菩萨精神,就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佛陀提出来的四宏誓愿,第一句是目标:众生无边誓愿度。为了要度众生,必须先断除烦恼。修学法门,圆成佛道,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提出的。

  第二个问题,生命从哪里来?死了往哪里去?

  对于这个问题,佛教的根本观点就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一切万事万物都是各种因缘合和而生,因缘分散而灭。生命也不例外,我们的生命是由因缘而来。因又叫业因,业是梵文译音,它的含义是活动、造作。比如一粒种子,它是生命的根源。

  而缘,则是生命生存、延续的外在条件。如果一粒种子没有阳光、水、土壤等外在条件的结合,无论再优良的种子会发芽、生长吗?由此可见,我们这个生命也不是突然出现的,也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由许多条件相互依存而产生的。

  从时间上说,因果网络是互相依存的,没有一个绝对的中心,也没有一个绝对的边缘,所以世间一切万事万物都是相互依靠而生存,没有单纯存在的东西,人也是一样。人,是精神和物质的结合体。物质体就是我们的身体这个躯壳,是由地、水、火、风这四种元素合成的。

  地,是指筋骨肌肉这类的固体;水是指血液、水分这样的液体;火就是指体内的暖气,也就是热力;风是指人的呼吸,也就是气体。从现代科学来看,这个固体、液体、气体、热力,都是属于能量范围的东西,这是无形无相,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地、水、火、风,实际上是一种“能”的体现,这个能就近于“空”。佛教讲的“四大皆空”,空并不是没有,它是“有而非真”。

  佛教认为“四大”不协调就会生病,四大一分散就意味着死亡的到来。除物质外,精神体更重要。精神体是生命的根源,佛法叫做阿赖耶识。阿赖耶识的含义是含藏识,是储存信息的,一般的人把它叫做“灵魂”。它是真心、妄心的合和体,是种子,也是业力、善恶种子的储存所,也可以叫做“种子库”,也是接受善恶业报的主体。

  《八识规矩颂》对阿赖耶识的特性和作用,用了两句话概括,第一句话叫做“受熏、持种、根身器。”受熏,就是第八识接受前六识把外界的影像摄入内心,而熏染到第八识,就熏成种子。持种,这个种子储存到第八识里,到了一定的时候条件成熟了,种子起现行,就可以变现为现实的一些活动。根身器,根身就是指有情世间,实际是指一个人的正报。

  我们的相貌、寿命命运种种信息都属于根身。器世间是指我们的依报,也是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为什么我们每个人的相貌会不同?环境会不同?遭遇会不同?这就是因为种子不相同,种子就储存在阿赖耶识里面,而种子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现在西方国家把阿赖耶识翻译成“仓库意识”,好象是一个仓库一样。第二句话是“去后来先作主公”。是指阿赖耶识最后离开。人断气以后,临床诊断为死亡,但是,第八识不一定马上就离开。所以佛教主张在人死后八小时至十六小时之内不要搬动他,不要哭,而最要紧的是要给他念佛,就是根据这个来的。因为阿赖耶识去得后,“来得先”,初来投生,就是这个“中阴身”。

  躯壳死了,断气以后,还没有投生以前叫做中阴身。中阴身投胎时间有长有短,一般来说,长的可以到四十九天或更长时间才去投生。中阴身投生,就是受一念淫欲心的驱使。十二因缘中“无明缘行”,无明就是淫欲心。缘行,就是以淫欲心为条件,而产生男女的性行为。中阴身就是因为这一念淫欲心而去投胎的。

  所以《楞严经》上说:“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淫欲心不断除干净,想要出离生死轮回是不可能的。我们投生就是我们的中阴身与父母的精血相结合而形成胚胎,所以说它来得最先。“作主公”,大脑皮质和神经系统都属于物质体,都是受第八识的指挥。从哪里证明?当第八识一旦离开人体以后,大脑皮质、神经系统虽然没有被破坏,但是它不起作用了。

  语言、感觉这些功能都消失了。阿赖耶识是受业力的支配, 是接受善恶业报的主体。这个业力很大,业力贯通三世,我们生从哪里来,死了往哪里去都是受业力支配。业就是因,实际上就是因果规律在支配。佛经有一首偈颂就把这个道理说得很清楚:“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果);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因)”。

  我们要想知道前世种的什么业因,开悟的人都知道,而我们凡夫却不知道,但是你也可以知道。从哪里知道?今生受者是,今生所受的就是前世所种因的果报。你从果可以推及因。比如疾病缠身,必定是过去生中的杀业很重。我们现在时时刻刻都在受果报,但是,时时刻刻又在种业因。

  我们的身、口、意时时刻刻不断在活动,就是在种业因。现在种的业因,又决定着未来的果报。所以说困果规律不同于算命看相说的:“铁板数”,它是可以转变的。我们下一世受什么样的果报?今生作者是。

  我们现在时时刻刻又在造业因,因缘变了,果也必定要变。我们这个身体是由业报所生的,也是来受善恶业报的,所以叫做“报身”,也叫“业报身”、“果报身”。一个人相貌好丑不同,寿命长短不同,富贵贫贱不同,这就是正报不同。也就是各有各的因不同。

  一个人所处的社会、家庭、环境、亲属子女的关系,以及他一生的生活享受等等,都是属于依报。所以单单从遗传学来讲是解释不清楚的。为什么同一父母所生的弟兄姐妹甚至于双胞胎,而他们的命运,生活遭遇相差很大,这怎么解释呢?只有佛法的三世因果才能解释得清楚。

  这就是虽然他们的“缘”相同,但过去所种的“因”有所不同;而“因”是各人自己种下了的,并且是起主要作用的;缘是次要的,是从父母那里得来的。依报和正报之间的关系,以正报为主。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有福分,依报必然丰富圆满;正报没有福分,依报必定贫穷困苦。

  我们今生所受用的正报和依报,都来源于过去种的善恶业因。从佛教的观点看,一个人的命运就是善恶业报的体现,佛教不讲“命运”,而强调因果。这些东西并不是有一位什么神在掌握着,也不是别人能够操纵,而是可以完全由自己掌握,那就是“自种因,自受果”。

  佛法从根本上揭示了算命、看相的由来和原理。但是,佛教却不主张看相算命,因为这是舍本逐末,徒劳无益的。命和相,算是这样,不算也是这样。佛法决不同于宿命论,它认为命运是可以转变的,不是什么命中注定的“铁板数“。而转变的关键,就在于一个人自己的心地。

  因为“心能转业,心能造业”,“相随心转、命由心造”,就是这个道理。目前社会上有许多人,片面认为只要到寺庙里去烧烧香、拜拜佛,就可以保险,可以消灾免难了。而自己并不懂得应该依照佛陀的教导来做人做事,止恶行善。

  比如说,有的年轻人在家不孝顺父母,但他却到寺庙里祈求菩萨保佑自己的儿女顺利成长。这是不符合因果规律的,是不可能如愿以偿的。有一副观世音菩萨像前的对联说得就非常明白,上联是:“居心作恶,谁替你救苦救难?” 常言说得好:百善孝为先

  你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不孝父母就是罪恶,就种下了恶因,也直接给儿女做了坏榜样,在你的这种“熏陶”下,你的儿女能成才吗?即便“成才”,将来能成为孝顺你的好儿女吗?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吗?这就是上行下效的道理!谁替你救苦救难?你种了恶因,如果观音菩萨接受你的供养,那就是受贿,就是包庇恶人了。下联是:“回头向善,何须我大慈大悲?”只要你能回头,转恶为善,也就能转祸为福。

  善业恶业,唯心所造;福报祸报,惟人自招。要改变命运,并不是依靠别人,也不是求菩萨,而是依靠自己。佛菩萨教导我们应该怎样做,我们就按照佛菩萨的教导去做,按照佛菩萨的教导去待人接物;不按照佛菩萨的教导去做,而只是求佛菩萨保佑,那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