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家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卷三交际门

  窦谏议禹钧,为人素长者,每量岁之所入,除伏腊供给外,皆以济人之急。尝于宅南建一书院四十间,聚书数千卷,礼文行之儒,延置师席,凡四方孤寒之士,贫无供顿者,公咸为处之。无问识与不识,有志于学者,听其自至。故其子见闻益博,凡四方之士,由公之门登贵显者,前后接踵。来拜公之门,必命左右扶公坐,受其礼。及公之亡,蒙深思者,有持心丧三年,以报其遗德。

  戚同文,睢阳人。幼孤,事祖母以孝闻。遭世丧乱,不复仕,创睢阳书院,聚徒讲学,相继登科者五十六人,践台阁者亦至十数。同文尚信义,喜周人急,所与交皆当世名士,门人号曰坚素先生。戚公同文从邑人杨懿受经,懿遇疾,托以家事,同文为葬其三世之未葬者。

  曹武惠王征幽州,失律、素服待罪。赵参政昌年请按军法,朝廷察之,止谪右骁卫上将军,未几遂起。赵参政自延安还,因事被劾,久不许见。时公已复枢密使,三抗疏力雪之,方许朝谒,士论叹服。

  王文正公尝与杨文公评品人物,杨曰:「丁谓何如?」对曰:「才则才矣,他日在上位,使有德者助之,庶得终吉;若独当权,必为身累。」

  钱公惟演出守河桥,诣王沂公曾为别,酌酒饯之。钱曰:「惟演身列将相,不为不重,然朝廷每阙辅相,议不在中,惟公怜之。」公答曰:「相公才用阀阅,岂曾所敢望。然曾忝冠宰府,今已数年,相公尚寄藩屏者,何也?」钱曰:「惟演才识不茂,实假遭逢。相公科第文章,敭历中外,岂惟演所敢侔哉!」公曰:「不然。曾之才不及公,而猥当柄用,乃先于公者,盖以绅之士畏公而不畏曾也。公诚能去其可畏之迹,使人无所复畏,登庸调化,必有日矣。」

  张忠定公咏,号乖崖,与寇莱公为布衣交,莱公兄事之。忠定面责不少恕,虽贵不改也。公守蜀,闻莱公大拜,曰:「寇准,宰相才也。」又曰:「苍生无福。」门人李畋怪而问之,曰:「人千言而不尽者,准一言而尽。然用之太早,恐不及学耳。」莱公在岐,忠定自蜀还,访之,不留。既别,顾莱公曰:「曾读《霍光传》否?」曰:「未也。」更无他语。莱公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曰:「此张公谓我也。」张忠定公言:「吾顷与寇公准、张公覃取大名府解试,罢,众谓吾名居覃之右。吾上府帅书,言覃之德行著于乡里,有古人风,以某之文近覃之文,则未可知,若言其行,则某不及覃远甚。」遂让覃为解元。盖士君子当以德义为先,不然未足为士也。张忠定公有清鉴,善臧否人物,凡所荐辟,皆方廉恬退之士。尝曰:「彼好奔竞者,将自得之,何假吾举!」

  李文定公家甚贫,同巷李生,每推财以济之。公感其意,拜为兄。寻举进士第一,李生遣人奉书通殷勤,公口谢之而已,不答。书生惭,谓公挟贵忘旧,遂不复相闻。后十年,公为左相,因而奏李生昔日周恤之义,愿授一官,以报其德。诏授左班殿直。公制袍笏,致书州将,令送生至公所,公与叙旧好,且谢曰:「昔日周旋,极不敢忘,幸被误恩,乃获所愿。」众然后服公性度弘远,非狭中浅见之人所能度。

  王章惠公随举进士,甚贫,游于翼城,逋人钱,执而入县。石务均之父为县吏,为偿钱,又饭之,馆之于其家,其母尤所加礼。一日,务均醉,殴之,王遂去。明年登第后,为河东转运使,务均恐惧逃窜。后以事败,文潞公为县,捕之急,往投王,王已为御史中丞矣。未几,封一铤银至县,葬务均之母,事少解。公不忘一饭之恩如此。

  吕许公夷简执政,范希文以天章阁待制知开封府,屡攻许公之短,落职知饶州。康定元年,复天章阁待制,知永兴军,寻改陕西都转运使。会吕许公复入相,对仁宗曰:「范仲淹贤者,朝廷将用之,岂但除旧职,即除龙图阁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使。」上以许公为长者,天下亦美许公不念旧恶。仲淹谢曰:「向以公事忤犯相公,不意相公奖拔乃尔。」许公曰:「夷简岂敢复以旧事为念耶?」及仲淹知延州,移书喻元昊以利害,答书不逊,仲淹焚其书不以闻。执政以为不当通书,而又擅焚之,宋庠请论以军法。上问夷简何如,夷简曰:「止可薄责而已。」乃降一官。

  宋韩忠宪公亿,布衣时与李康靖公同游,止一毡,同寝;一日分途,割而分之。公与李若谷未第时皆贫,同试京师,每出谒,更为仆。李先登第,授许州长社县主簿,赴官自控妻驴,韩为负一箱。将至长社三十里,李谓韩曰:「恐县吏来。」箱中止有钱六百,以其半遗韩,相持大哭别去。次举,韩亦登第。后皆至参政,世为婚姻不绝。咏史诗云:「韩李京师更仆时,控驴负笈两无辞。一朝接踵身荣显,合契姻联百世期。」韩忠宪与李康靖皆甚贫,汝州太守赵学士请康靖为门客,尤敬待韩公。韩公至,即设猪肉。康靖尝有简戏之:「久思肉味,请君早访。」前辈以设肉为重礼。

  李康靖公为长社令,每日悬百钱于壁上,用尽即止,其贫俭如此。

  陈公希亮,轻财好施,笃于恩义。少与蜀人宋辅游,辅卒于京师,母老子少,公养其母终身,而以女妻其孤端平,使与诸子游学,卒与子忱同登进士第。

  杨侍郎偕知审官院,元昊乞和而不称臣,偕上言,以谓连年出师,国力日以蹙,莫如以书遗之,徐图诛灭之计。谏官欧阳修、蔡襄交章劾奏:「偕职为从官,不思为国讨贼,而助元昊不臣之请,罪当诛。」偕不自安,求知越州,道改知杭,而襄谒告迎亲于杭,经游里市。或谓曰:「何以不言于朝?」偕曰:「襄尝以公抵我,岂可以私报也!」

  杜正献公曰:「今之在上者,多摘发下位小节,是不恕也。」

  范文正公生三岁而孤,母夫人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长育有恩,常思厚报之。及贵,用南郊所加恩,赠朱氏父太常博士,暨诸子皆公为葬之,岁则为飨祭朱氏,他子弟以公荫得补官者三人。范文正公少贫悴,依睢阳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会术者病笃,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纳文正怀中。文正方辞避,而术者已绝,后十馀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而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志宛然。范文正公以晏元献之荐入馆,终身以门生事之,后虽名位相亚,亦不敢少变。范文正公言,幕府辟客,须可为己师者乃辟之,虽朋友亦不可辟。盖我敬之为师,则心怀尊奉,每事取法,于我有益耳。范文正公守州日,帅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数人营理丧具,公亟询之,乃寄居士人卒于,将出殡近郊,赠敛棺椁,皆所未具。公怃然,彻席,厚周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石徂徕师事孙明复,行则从升降,拜则执杖履以侍。孔给事道辅为人刚直严重,不妄与人交,闻先生之风,就见之,介侍左右。鲁人素高此二人,由是始识师弟子之礼。

  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只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其家财付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后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其子自此治家励操,为乡闾善士。

  韩魏公琦重义轻财,周人之急。少善尹师鲁,师鲁亡,割俸畀其孤,为直其冤于朝,仍奏录其子视财物,不以恩其意。既乏,则损己服用玩好以与之,士无远近咸趋之。其故旧之子孙,寒窭无所托而依以为生者,常十数家。韩魏公在通州,张商英入相,欲引公自助。时置政典局,乃自局中奉旨取所著《尊尧集》,盖将施行其言,而由吏局用公也。韩魏公言欧、曾同事两府,欧性素褊,曾亦龌龊,每议事,至厉声相攻,不可解。公一切不问,俟其气定,徐以一言可否之,二公皆伏。

  欧阳公修字永叔,平生笃于朋友,如尹师鲁、梅圣俞、孙明复,既卒,其家贫甚,公力经营之,使皆得以自给,又表其孤于朝,悉录以官,由是三族赖公之力,其后昌炽。公与韩魏公相知最深,每心服韩公之德量,尝曰:「累百欧阳修,何敢望韩公!」韩公曰:「永叔相知无他,琦以诚而已。」

  赵康靖公槩与欧阳公同在馆,及同修起居注,槩性厚重寡言,修意轻之。及修除知制诰,是时韩、范在中书,以槩为不文,乃除天章阁待制,槩澹然不屑意。及韩、范出,乃复除知制诰。会修甥嫁为修从子晟妻,与人淫乱,事觉,语连及修,修时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恶韩、范者皆欲文致修罪,云与甥乱。上怒急,群臣无敢言者,槩乃上书,言修以文学为近臣,不可以闺房暖昧之事轻加污蔑,臣与修踪迹素疏,修之待臣薄,所惜者朝廷大体耳。或谓槩曰:「公不与欧阳公有隙乎?」公曰:「以私废公,槩所不敢。」书奏,上不悦,修终坐降知滁州。槩出知苏州,遭丧去官,服阕,除翰林学士,复表让欧阳修先进,不可超越。奏虽不报,时论美之。

  唐质肃公为御史,论文潞公彦博为相,专权植党,交结宫禁。仁宗怒,召二府,示之疏。唐公语益切,诏送台劾之。潞公独留,再拜曰:「御史,言事职也,愿不加罪。」于是唐公既贬,而公亦罢相,判许州。未几,公复召还,即上言,唐某所言,正中臣罪,召臣未召唐某,臣不敢行。仁宗用公言,起唐通判潭州。公复言介责太重,愿召之。寻至大用,与公同执政,相知为深。后潞公为平章重事,荐介之子义问以集贤殿修撰帅荆南。

  司马温公与一朝士有旧,欲得齐州,公曰:「齐州已差人。」乃与庐州,不就,曰:「齐州地望卑于庐州,但于私便耳。相公不使一物失所,改易前命,当亦不难。」公正色曰:「不使一物失所,惟是均平。若夺一与一,此一物不失所,则彼一物必失所。」其人惭沮而退。公与范蜀公相友善,熙宁、元丰间,士大夫论天下贤者,必曰:「君实、景仁,道德风流,师表当世。」二公相得欢甚,约更相为传,而后死者则志其墓。君实常谓人曰:「吾与景仁,兄弟也,但姓不同耳。」司马温公判西京留司御史台,遂居洛,买园于尊贤坊,以独乐名之。始与康节先生游,尝曰:「光,陕人,先生,卫人,今同居洛,即乡人也。有如先生道德之尊,当以年德为贵,官职不足道也。」公尝问康节曰:「光何如人?」康节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公深以为知言。

  康节先生尝谓富韩公曰:「安石、惠卿本以势利合,势利相敌,将自为仇矣。」后果然。康节先生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玉者温润之物,若将两块玉来相磨,必磨不成,须是得他个粗矿底物,方磨得出。譬如君子与小人处,为小人侵凌,则修省畏避,动心忍性,增益豫防如此。

  李公择遇事强毅,不为苟合。初善王荆公,荆公尝遣秀谕意曰:「所争者国事,盍少存朋友之义。」公曰:「大义灭亲,况朋友乎?」自守益确。

  彭公汝砺少师事桐庐倪天隐,天隐没,无子,为葬其母及妻,又割俸钱嫁其女。

  范忠宣帅庆阳时,为总管种诂无故讼于朝,上遣御史按治,诂停任,公亦罢帅。至公为枢密副使,诂尚停任,复荐为永兴军路钤辖,又荐为隰州。每自咎曰:「先人与种氏上世有契义,纯仁不肖,为其孙所讼,宁论事之曲直哉!」呜呼!可谓以德报怨者也。

  王荆公秉政,惠卿自知不安,乃条荆公兄弟之失凡数事面奏,意欲上意有贰。上封惠卿所言以示荆公,故公表云:「忠不足以取信,故事事欲其自明;义不足以胜奸,故人人与之立敌。」盖谓是也。

  陈忠肃公尊敬前辈,皆可为后生法。晚年过扬州,见荥阳公,请公坐,受六拜,又拜祖母河南夫人,请必无答拜,然后拜。其与他人语,必曰吕公,或曰吕侍讲。其对前辈说后进,必斥姓名,未尝少改。

  《伊洛渊源录》:吕侍讲希哲虽性至乐易,然未尝假人辞色,悦人以私。在邢州日,刘公安世适守潞州。邢、潞,邻州也。公之子疑问,尝劝公与刘公书通勤恳,曰:「吾素与刘往还不熟,今岂可先意相结,私相附托也。」卒不与书。

  谢显道云:申颜自谓不可一日不见侯无可。或问其故,曰:「无可能攻人之过,一日不见,则吾不得闻吾过矣。」谢子曰:「人不可与不胜己者处,钝滞了人。」

  刘道原为人刚毅。或稠人广坐,王介甫诸人满侧,公议其得失,无所隐,恶之者侧目,爱之者快意。

  张魏公浚在京师,独与赵鼎、宋齐愈、胡寅为至交,寝食行止,未尝相舍,所讲论皆问学之力,与所以济时之策。钦宗召涪陵处士谯定至京师,将处以谏职,定以言不用,力辞,杜门不出。公往见,至再三,开关延入。公问所得于前辈者,定告公但当熟读《论语》,公自是益潜心于圣人之微言。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