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目录 一卷

  道藏本及明钞本刻本并无目录,此毕氏所定,依意林为第十六卷,今从隋志,别为一卷。

  卷之一亲士第一脩身第二所染第三魏征群书治要引篇目同。

  法仪第四治要引篇目同。

  七患第五治要引篇目同。

  辞过第六治要引此篇文并入七患篇,疑唐以后人所分。

  三辩第七黄震、宋濂所见别本,以上七篇题曰经,盖宋人所加。

  卷之二尚贤上第八治要引篇目同。汉书艺文志颜师古注引作「上贤」。

  尚贤中第九尚贤下第十卷之三尚同上第十一汉书颜注引作「上同」。

  尚同中第十二尚同下第十三中兴馆阁书目云「一本自亲士至上同十三篇」,即此。黄震、宋濂所见别本,以上六篇题曰论,亦宋人所加。

  卷之四兼爱上第十四汉书颜注引同。

  兼爱中第十五兼爱下第十六卷之五道藏本六同卷。

  非攻上第十七非攻中第十八非攻下第十九卷之六节用上第二十汉书颜注引同。

  节用中第二十一节用下第二十二阙节葬上第二十三阙节葬中第二十四阙节葬下第二十五卷之七天志上第二十六天志中第二十七天志下第二十八卷之八明鬼上第二十九阙。汉书颜注引作「明鬼神」。

  明鬼中第三十阙明鬼下第三十一非乐上第三十二卷之九非乐中第三十三阙非乐下第三十四阙非命上第三十五治要引篇目及汉书颜注引,并同。

  非命中第三十六非命下第三十七非儒上第三十八阙非儒下第三十九卷之十经上第四十晋书鲁胜传墨辩注叙云「墨辩有上下经,经各有说,凡四篇」,即此。

  经下第四十一经说上第四十二经说下第四十三卷之十一大取第四十四小取第四十五耕柱第四十六卷之十二毕云:「旧云十三同卷者,梵本分帙如此。」诒让案:此明人编入道藏所合并,非古本也。毕谓梵本,亦非。

  贵义第四十七治要引篇目同。

  公孟第四十八

  卷之十三鲁问第四十九公输第五十□□第五十一卷之十四备城门第五十二明吴宽钞本无目录,其当卷篇目,以备城门为五十四,备高临为五十五。册末,吴氏手跋云「本书七十一篇,其五十一之五十三,五十七,五十九之六十,六十四之六十七,篇目并阙,当访求古本考入」云。是吴所据旧本实如此,则当阙五十二、五十三二篇。末知孰是。

  备高临第五十三□□第五十四依备城门篇所列攻具十有二,临第一,钩第二,则此篇疑当为备钩。

  □□第五十五备城门篇十二攻具,冲第三,则此篇疑当为备冲。诗大雅皇矣,孔疏引有备冲篇,盖唐初尚未佚也。

  备梯第五十六□□第五十七十二攻具,梯第四,堙第五,则此篇疑当为备堙。

  备水第五十八

  □□第五十九十二攻具(一)。水第六,穴第七,突第八,空洞第九,蚁傅第十,今唯阙备空洞一篇,其次又不当列水突之闲,岂为后人所贸乱与?

  □□第六十备突第六十一备穴第六十二十二攻具,穴在突后,此篇次与彼不合。

  备蛾傅第六十三

  (一)原误作「其」,据文义改。

  卷之十五□□第六十四十二攻具,轒轀第十一,轩车第十二,则当有备轒轀、备轩车二篇,其次当在此。

  □□第六十五□□第六十六□□第六十七迎敌祠第六十八旗帜第六十九「帜」俗字,王念孙校改「职」。

  号令第七十九章筭术衰分篇,刘徽注引篇目同。

  杂守第七十一

  毕沅云:桉旧本皆无目,隋书经籍志云「墨子十五卷,目一卷。」马总意林云「墨子十六卷。」诒让案:马本梁庾仲容子钞,见高似孙子略。则是古本有目也。考汉书艺文志云「墨子七十一篇」,高诱注吕氏春秋云七十二篇,疑当时亦以目为一篇耳。藏本云阙者八篇而有其目,节用下,节葬上、中,明鬼上、中,非乐中、下,非儒上,是也。当是宋本如此。而馆阁书目云「自亲士至杂守为六十一篇,亡九篇」,恐是八讹为九。又七十一篇亡其九,当存六十二,而云六十一,亦二之讹也。其十篇者,藏本并无目,亦当是宋时亡之。然则宋时所存实止五十三篇耳。诒让案:荀子修身篇,杨注云「墨子著书三十五篇」,疑当作五十三篇。或唐中叶以后此书即有阙佚,篇数已与今本同也。然诗正义引备冲篇,则尚存其目,而不知列在第几。太平御览引有备冲法,正在此篇,则宋初尚多存与?诒让案:御览多本古类书,不足证北宋时此书尚有完本也。南宋人所见十三篇一本,乐台曾注之,即自亲士至上同是。而潜谿诸子辩云:「上卷七篇,号曰经,下卷六篇,号曰论,共十三篇。」诒让案:此即中兴馆阁书目所载,别本书录解题亦箸录。黄氏日钞诸子云「墨子之书凡二,其后以论称者多衍复,其前以经称者善文法。」又吴师道战国策校注五,引兼爱中篇「楚灵王好士细腰」数语,云「今按墨子三卷中无此文。」三卷者,别本也,古墨子篇数不止此。是陈直斋、黄东发、吴正传所见墨子皆止十三篇本也。又有可疑。夫墨子自有经上下、经说上下,在十三篇之后。此所谓经,乃亲士、修身、所染、法仪、七患、辞过、三辩七篇,与下尚贤、尚同各三篇文例不异,似无经论之别,未知此说何据?以意求之,或以经上下、经说上下及亲士、修身六篇为经。诒让案:南宋别本不如是,毕说非。其说或近,以无子墨子云云故也。诒让案:此说亦非,详亲士篇。然古人亦未言之。至乐台所注,见郑樵通志艺文略,而焦竑国史经籍考亦载之,似至明尚存,诒让案:郑、焦二志多存虚目,不足据。卒亦不传,何也?若钱曾云藏会稽钮氏世学楼本,共十五卷七十一篇,内亡节用等九篇者,实即今五十三篇之本,内着阙字者八篇,钱不深核耳。

  洪颐烜云:墨子今本十五卷,自亲士至杂守,凡七十一篇,内阙有题八篇,无题十篇。据陈振孙书录解题称汉志七十一篇,馆阁书目有十五卷六十一篇者,多讹脱不相联属,是无题十篇宋本已阙,有题八篇阙文,在宋本已后。读书丛录。诒让案:道藏本即从宋本出,有题八篇,宋本盖已阙,洪说未塙。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