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謙之案:傅、范本首句起,每句末並有「也」字。范應元曰:「古本每句下有『也』字,文意雍容,世本並無『也』字,至『不失其所者久』,若無『也』字,則文意不足,今依古本。」案:范說非也。老子古本有詳略各本不同,此蓋由南北朝以來,河北與江南各地風俗言語之影響不同。顏氏家訓書證篇所云:「也、是、語、已、及助字之辭,文籍備有之矣,河北經傳悉略此字。」「又有俗學聞經傳中時須『也』字,輒以意改之。」今諸本中南本詳而北本略,詳者如傅、范本,如此章每句下有「也」字,略者如景龍、遂州、敦煌諸本,字數與五千言古本相近,而詳者實以意改之,不可不辨。

又案韓非子喻老篇「自見之謂明」,王先慎曰:「『自見』,老子作『自知』。道經『自知』即承『知人者智也』而言,無作『見』之本。此『見』字即係上兩『見』而誤,非韓非所見本有不同也,當依老子作『知』。」

謙之案:三國志諸葛亮傳裴注,並周易集解「震」下虞翻引此句,均作「自知者明」,作「知」字是。「自見之謂明」,與經文二十四章「自見者不明」,誼相反。

勝人有力,自勝者強。

魏稼孫曰:「勝人有力」,御注「人」下有「者」字。羅振玉曰:敦煌本「強」作「彊」,下「強行」同。

謙之案:河、王、傅、范本「人」下均有「者」字,周易集解「坤」下虞翻引此句亦有「者」字。又韓非子喻老「自勝者強」作「自勝之謂強」。呂氏春秋先己篇:「故欲勝人者,必先自勝;欲知人者,必先自知。」又自知篇:「存亡安危,勿求於外,務在自知……敗莫大於不自知。」蓋皆出於老子而變其文。

知足者富,強行有志。

嚴可均曰:「強行有志」,各本「行」下有「者」字。

羅振玉曰:景龍本、敦煌本均無「者」字。

謙之案:群書治要卷三十四引「行者」下有「則」字,室町本「行」下有「者」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謙之案:夫物各有所,「飛龍乘雲,騰蛇遊霧,雲罷霧霽,而龍蛇與螾螘同矣」(韓非子難勢引慎子),此言失其所也。不失其所者,如易艮彖云:「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又墨經說上:「止以久也。」皆此旨。

易順鼎曰:意林「亡」作「妄」。死而不妄,謂得正而斃者也。河上本雖亦作「亡」,而注云:「目不妄視,耳不妄聽,口不妄言,則無怨惡於天下,故長壽。」是亦讀「亡」為「妄」矣。

謙之案:室町舊鈔本、中都四子本「亡」均作「妄」。意林卷一、群書治要卷三十引道德經「死而不妄者壽」,並引河上公注,知河上所見古本亦作「妄」。「亡」「妄」古通用。

【音韻】此章江氏韻讀:明、強韻(陽部),富、志韻(之部),久、壽韻(之、幽通韻,久協音九)。謙之案:久,之部,壽,幽部,此之、幽通韻。姚文田、奚侗同。鄧廷楨:富、志、久韻。高本漢、陳柱:富、志、久、壽為一韻。

鄧廷楨曰:「富」、「志」、「久」為韻。「富」,古音讀若備。說文:「富,備也。」詩凡五見,易凡三見,皆與之、咍部字為韻。「久」,古音讀若几,詩凡三見,易凡二見,皆與之、咍部為韻。「久」下文「死而不亡者壽」,「久」字既上與「富」、「志」為韻,又下就「壽」字為韻,蓋東周以後音之漸轉有如此者。又曰:「久」字古讀若己。詩旄丘二章與「以」韻,六月卒章與「喜」「祉」「友」「鯉」「矣」韻,蓼莪三章與「恥」「恃」韻。從「久」聲之字,則木瓜之「瓊」「玖」與「李」韻,丘中有麻之「佩」「玖」與「李」「子」韻,采薇之「孔」「疚」與「來」韻,杕杜之「孔」「玖」與「來」韻,大東之「心疚」與「來」韻,召旻之「維今之疚」與「富」「時」「茲」韻,是「久」聲之在之、咍部,鑿然無異。而易韻唯既濟象傳「久」與「憊」「疑」「時」「來」韻,雜卦傳「恒久也」與「節止也」韻。此外則臨彖傳與「道」韻,乾象傳與「道」「咎」「造」「首」韻,大過象傳與「醜」「咎」韻,離象傳與「咎」「道」韻,皆與今韻同。蓋聲音之道,與時轉移,當孔子贊易時,音已小變,故與詩或同或異。老子「不殆可以長久」,「久」韻「殆」。「有國之母,可以長久」,「久」韻「母」。與詩韻同。「知足者富,強行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久」韻「富」「志」,既與詩同,下文相涉成文,又韻「壽」,乃與易同。是當時自有此音,未可執一說以概之。說文「玖」字下云:「詩曰:『貽我佩玖。』讀若芑。或曰:若人句脊之句。」讀若芑,古音也;讀若句,又一音也。句雖在侯部,而尤、侯音近,或其理與?

右景龍碑本三十八字,敦煌本三十六字,河上、王本三十八字,傅、范本四十六字。河上本題「辯德第三十三」,王本題「三十三章」,范本題「知人者知章第三十三」。

您可能喜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