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道枢卷之二十二

  修炼金丹篇炼乎九鼎,行乎八卦;养息成神,冥于造化。

  大丹要在乎养息成神而已。夫息者,日有三万六千焉,周流于三十六关,四六黑白之道,行于八卦,炼于九鼎者也。一日者有十二时,一时者八刻十七分。吾之四息为一至,可以通三十六关与四穴焉。凡一关穴息流二刻有五分,则一时为三千息,一刻为三百六十息。十二时者又分而为四季,有盛衰生克之道焉。

  三十六关者,何谓也?下丹田者,素华关也;黄锺穴者,五路关也;尾闻穴者,翠微关也;天柱穴者,辗辕关也;肛后者,元门关也;泥丸官者,太一关也;玄膺穴者,海泉关也;十二楼者,三元关也;肺者,白虎关也;肝者,青龙关也;心者,蓬霄关也;脾者,中黄关也;二十有四锤者,皆关也。一日受盛,二日通元,三日玉琼,四曰七星,五日卫灵,六日明堂,七日瑞泉,八日命门,九日进城,十日坤元,十一曰皇君,十二日玉圭,十三日赤城,十四荣金,十五日透龙,十六日玉药,十七日玉楼,十八日金泉,十九日金城,二十日冲天,二十一曰金凤,二十二日冰霄,二十三日会元,二十四曰百琼。

  四穴者何也?肝者,羊车也,乘之朝玉皇以会万神,其名日蓬瀛穴焉;肾者,鹿车也,乘之以朝崑仑,其名日三峰穴焉;心者,大牛车也,乘之以驭火龙,入于蓬莱,其名日守中穴焉;脾者,土也,镇于四方,左右有金水,其名日保城穴焉。

  黑白之道者何也?白金、黑虎阴阳之气也。其行由于荣卫。出者,荣也;入者,卫也。出入为一息各拘十日,一息自有四至焉。冬之月纳阳在于内,其应子、丑、寅之时者也,于是一万三千息行于荣之白道焉,二万三千息行于卫之黑道焉;春之月阳亦在其内,其应卯、辰、巳之时者也,于是一万六千息行于荣之白道焉,二万息行于卫之黑道焉;夏之月纳阴在于内,其应午、未、申之时者也,于是一万八千息行于荣之白道焉,一万八千息行于卫之黑道焉;秋之月阴亦在于内,其应酉、戌、亥之时者也,于是二万息行于荣之白道焉,一万六千息行于卫之黑道焉。

  八卦九鼎者何谓也?于子、丑、寅之时,坎为阳鼎,真阴用事者也;于卯、辰、巳之时,震为阳鼎,木用事者也;于午、未、申之时,离为阴鼎,干用事者也;于酉、戌、亥之时,兑为金鼎,兑用事者也。丑者,土王而用事,会归中官。以艮为鼎,胆中取真用事者焉,阳之气胎也。辰者,土王而用事,会归中宫。震以巽为鼎,盖青龙行功。故一九之阳生水者,有震之气也,又日兑当直其鼎,风也。未者,土王而用事,艮为膀胱,取真用事者焉。以艮为鼎,盖艮生之气为火,生于土山者也。戌者,土王而用事,正金之鼎,以巽为炉,是为金石之鼎,盖干为大肠,其名金石,则金所归也。是以十有二时而有金、木、土之气,应于三才九鼎之位,能窃天地造化之功者乎!天地者,乾坤之象也。五行八卦,混元归返,而成乎泰,天地之卦。是为八卦九鼎之数,天地交合,八卦五行周天之度者也。

  观夫五行生克盛衰,分为四季而用事焉,何也?子、丑、寅之内,水王而克火,然能生木,是亦火之母欤!以木之气补其火候,火之气足方用事焉。卯、辰、巳之内,木王而克土,然后生火,是亦土之母欤!以火之气补其土,候土之气足方用事焉。午、未、申之内,火王而克金,然后生土,是亦金之母欤!.以土之气补其金,候金之气足方用事焉。酉、戌、亥之内,金王而克木,然能生水,是亦木之母欤!以水之气补其木,候木之气足方用事焉。此五行生克相补之要也。

  一时有三千息,行于三关二刻则为八息二至焉,此周天之火候也。其要在乎始于一阳为主焉。子之时一阳始生,初九者也,生于素华之宫,升而为月,是为龙潜于水者也,至于蓬霄、青龙之关焉;丑之时,其气在于白虎、三元、海泉之关,是为木生火者也;寅之时,其气在于太一、元门、挽鲈之关者也;卯之时,其气在于白琼、会元、冰霄之关者也;辰之时,其气在于金凤、冲天、金城之关者也;巳之时,其气在于金水、玉楼、玉蕊之关者也;午之时,其气在于透龙、荣金、赤城之关,遇之真阴始生者也;未之时,其气在于玉圭、皇君、坤元之关者也;申之时,其气在于进城、命门、瑞泉之关者也;酉之时,其气在于明堂、卫灵、七星之关者也;戌之时,其气在于玉琼、通元、受盛之关者也;亥之时,其气在于翠微、五路、黄锺之关者也;子之时,其气逆行,复归于素华。此周天者也。

  方其子、丑、寅也,安坐消息,闭目内观其五藏,想其肝有青龙,盘旋如雾如露,其出微微,以意交于气沉下于心宫,复想其心宫有朱雀焉,闭口以接其气,然青龙之气甚微,则息气三十有六,以制心之火而后行功焉。及其卯、辰、巳也,亦安坐定息,闭目内观其五脏,想其心有赤气盘旋,沉下于肺之上,复想脾之上有勾陈焉,闭口以接其气,其气甚微则服气三十,以制脾之土而后行功焉。及其午、未、申也,亦安坐消息,闭目内视其五脏,想其脾有黄气盘旋,以意游起至于肺,复想其肺有白虎焉,开口以接其气,消息服气三十,以制肺之金而后行功焉。及其酉、戌、亥也,亦安坐消息,闭目内视五脏,想其下丹田有白虎盘旋,以意游上至于肝,复想肝之中有青龙焉,开口以接其气,消息服气三十,以制肝之木而后行功焉。既已补其五藏,则可以行日月焉,其交在鼎之左右,可以行八卦之周流焉。当其用事也,先冷其神,乃想其心有日焉,其大如钱,出离于心,复想其光照于五藏百骸,次想其日状,若浮起即鼓口服气二十而一咽之,急想其气下于十二重楼,环伏其日,沉于脾之上鼎之左,消息既定,复想下丹田水海之内有月焉,其大如钱,复想其光照于一身,以意浮起而至于肺,鼓口制气三十,以首顾左而一咽之,急想其气下于十二楼,环至脾之上,入心之右鼎之右,消息既定而后用事焉。

  金液还丹内篇

  非汞非铅,真一为基;知白守黑,神明自归。

  李光玄少慕道,已而遇至人告之曰:元气不散,可以长生者也。元气者,身中混元之气,人之根本也。念住则气停矣,神行则气散矣,是以至人喘息不游于鼻外,存思常住于丹田,三田实则可以至千岁焉。若夫吐故纳新,漱液咽津者,皆延年固身之道也。光玄行之十余年,以为此非出世金液之方也。遂游少室之山,因见玄寿先生而问焉。

  玄寿先生曰:还丹者,真一为基、铅汞相依、黄芽为本者也。黄芽者何谓也?芽出于铅中,始于至真,汞传金之气,是之谓黄华者欤。

  光玄曰:铅有大毒,何以成至药乎?玄寿先生曰:铅中有金,金中有宝,见宝识宝,贤人得道,宁修铅中金,不炼铅中宝。此非世之铅也。故曰:黄芽是铅,去铅万里;黄芽非铅,从铅而始。铅为芽母,芽为铅子,母隐子胞,子隐母胎,知白守黑,神明自来,是以一者水之数,五行之始也,其色禀于黑方,包含五彩,修之合道,契于自然。用能生天地,为牝牡,然后还日精于月窟,结精华于龙宫,紫气潜隐,与真合符焉。语曰:用铅须用铅,铅是旧丹田,不弃铅也。

  光玄曰:世以朱砂、水银为黄芽,何理欤?玄寿先生曰:非知道之言也。夫黄芽者,坎离相孕,金水相生,男冠女姅,牝牡相得,从无入有,阴动阳交者也。

  光玄曰:世或以金银五铅为黄芽,何理欤?姚铅咸 枯铅,黑铅蜜陀僧。玄寿先生曰:皆非也。彼有质而顽滞者服之灼五脏矣。吾所谓黄芽者,铅汞合体,金木相并,龙虎相交,水火相制,推情合体,以魄随魂,成于还返之因,明于呼吸之理,阳交阴孕,母在子存,全天地之精者也。故汞不呈体,金不露形,丹砂木精,得金乃并,乘身敛魂,虎飢则来啖食生髓脂,盖谓此也。然必时候周足则自然变化矣。故曰:铅汞芽同三花,采我。气结成砂,初问旬运火加,轮五彩入神华,增为使道无邪,三者备斯仙家矣。

  光玄曰:犹未之悟也。玄寿先生曰:至药者,唯用五行而已。经曰:何言金木水火土,留神保命是龙虎,学人不识五行精,强以他人为父母;木主气兮骨主虎,血主水兮肉象土,不死之道在离宫,会得五行方有主;五行须是水银亲,殊质不堪为伴倡,贺兰大士名球日青龙;起白虎,卧玄武,飞朱雀,坐黄龙,中官自结果;母怜子,子怜我,炉中结成云一朵,饵之刀圭无不可;谓此道也。

  光玄曰:服饵当用何物乎?玄寿先生曰:成药之时水银而已,过河车则成紫粉,是为金液还丹焉。

  光玄曰:敢问至药者,铢两几何?何日而成乎?玄寿先生曰:鼎有乾坤焉,自子以及离,斯明卦象者也,自离而至亥,斯见光华者也,犹子之在胎、鹦之居卵,时至则出矣。二八同居者铢两也,一星周匝者节候也,于是龙兴而虎啸焉。二八,姥女也;十六,铅精也。阳生起火,阴尽则停矣。陶隐居曰:子午二门开卯酉者也,四时运火合乾坤者也,斯龙虎自相吞矣。光玄曰:日魂月魄一白虎青龙、丹砂河车、真铅真汞,孰为正欤?玄寿先生曰:亦一而已,不越于五行者也。世以石为药者,七十有二或至百余,姑可治病,难与议长生之旨也。阳火束旋而为龙,阴水西转而为虎。汞者,火之木也;铅者,水之金也。制在于中宫,以类相成者乎!.昔者陵阳子知其道,故用南对北,用西对束,配此四方,不违中道,一年运火,十月开炉,七返无亏,九还固足,斯乃龙飞魂返,虎伏魄归,其名曰:紫色之妙还、太液之神丹焉。

  光玄曰:三黄结砂,可以成金,何也?玄寿先生日:此贪者之所为也,非希夷寂寞学道者也。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