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道枢卷之十八

  契真篇

  众言骰乱,必折诸圣;至哉斯人,其独也正。

  含光子范德昭也曰:人之大宝者,神气也。神气相离则命何从保之乎?若夫爪生于肉,爪折则肉伤矣。神气不周于身,则形器恶得不衰谢哉!

  含光子曰:学道者多矣,莫得其要,吾尝辨之有六:

  其一曰:吐纳。世之人皆曰吐纳为妙,呼吸为要。斯不知咽喉之中自有出入呼吸之气,尚何假于吐纳乎?夫吐纳与出入呼吸亦同耶,不同则为外物矣。庄子曰:凡人息之于咽喉,圣人息之于踵。栖真子曰:神无力而气常运,形本静而用无穷。老子曰: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烟萝子曰:柢随呼吸无阻隔,绵绵若存无逼迫,咽复闭气则法自乱矣。《参同契》曰:服气洪肠胃,吐吸正纳邪。《元道经》曰:鼻引口吐不可排积元气,而可以去浮寒客热而已;咽气可以救飢劣,行气可以通肌肤。李栖蟾曰:服七宿二景之精,咽气同于胎息,非真人之妙也。吾观诸古先至人之论大道,则知专尚吐纳者其亦失之矣。或者以其能不食而身轻,自谓其肠无滓可以升于云霄,斯已惑矣。《登真隐诀》曰:长生必须断谷气,谷未必能长生者也。葛真人曰:达道之士一日九餐而无苦,终年不食而无伤,不食者岂道之至乎?玄纲曰:吐纳以炼脏,导引以和体。圣人之用吐纳者,盖如此也。

  其二曰:御女。昔者黄帝游于赤水,末学者闻之,遂言御女金华之道,浅识浮伪者争信之,至`于形枯产竭,一无所得而不悟也。斯道也,盖有由焉。昔有裴君者,豪士也。支子元欲化之以长生之道,故设权变之方。裴君既得道,则曰:吾常患此,赖改之早耳。由是其言曼衍于世,乃有五字三峰之论,黄书赤界之诀,以诬前真,甚可惧也。陶真人曰:采女求不死,采药求飞仙,其险危甚于水火,杀伐速于斧斤者也。《真诰》曰:吾见学采御者死,未见学采御而生也,诚使精气不失且未足以成真,苟有伤焉,斯有尾闻之患矣。夫吾身之中自有少女焉,好铅华者皆求他女而不知求诸其身。经曰:娇女窈窕翳霄辉,重堂焕焕明八威。太山野人曰:少女之卫满百数,采药还元非凡女。由是观之,肾者,身之列女也,能采其气,先自腰脐通满五脏,上连首脊而有声,日行一千二百气,彼所谓御女者一千有二百,盖此气也,恶有能御如是者耶?杨真人曰:世上道书多误人,开图阅录益乱神。善乎!广成子之言:无劳汝形,无摇汝精,少思寡欲,可以养生。此诚学道之要也。

  其三曰:杂术傍门。夫南宫小术盖有万条,非大道也。或存思五脏灵芽之气,赤白青黄归于五脏,至于想夫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精光、形影、七魄、三魂;或履呈步斗以习升天而行;或六甲六辰以服符药;或行房中九一之方;或导引按摩,屈伸偃仰,昼夜拗折其身体,血气为之奔走,上下沸腾,反自损焉;或存思内想,凝心绝虑,制魄思神,然一思想则一神出,日损一日焉;或立坛而醮,以求福祐,或修烧炼,用桑盛以为药,朱汞以为丹,金鼎瓷炉,黑铅白锡,草石粪秽,妄配虚无;或吐纳以引外邪之气,肠呜腹胀而伤正气,若龟者其性有寿,非因学气而然也;或慕毛女而服饵,世非无松柏也,而北女之复未有能飞空而行者也;或服食金石草木以固其形,而不知金石草木之性,不究四时逆顺之宜;或清静无欲,修仙炼行,寂寞苦空,休粮辟谷,兀然湛然,形如槁木,志如死灰,然不知天地之运动也;凡此者,皆非吾所谓之道也。徒有好学之名而无学仙之事,欲求长生乃趋死路,亦可哀哉!经曰:伪道养形,真道养神。吾将言其真者焉。

  其四曰:神气。有用此守三归一者也。知恬淡自守,而孰知恬淡之中有性乎令.知虚无以为理,而孰知虚无之中无不为乎?徒委志于寂嘿者,无益也。为道日损,损之又损,至于无为。无为者,无不为也。损者,损尘劳松世事也。无为非拱手也,立无为之方,显无为之用者也。观此者当知神气之妙用也。栖真子曰:气在乎运,神在乎用,返神服气,安而不动,方名静者也,斯与入定者同焉。经曰:气来入身谓之生,神去于身谓之死,故至人息于神踵。踵者,首也非脐下,罗真人以为乃上界天门难入者也,其惟出灵神而不呼吸焉。元者,坤宫之气升结而为形;灵者,干全于天之神降合而为体。是知人者与天地俱受气于虚皇,宜能与天地同其寿者也。故真人者与天地为常,神因气而结,气假神而留,神气相并则后天不老矣。烟萝子曰:中有白元君,肌肤凝皓雪。元君者,灵神之气象也。学道者能识之,得道过半矣。何以识之乎?曰:存思其白气,自脐之下至于腰、于脊,上彻于泥丸,此真结丹之图,真元之用也。于是清利泥丸,安住丹灵,三不妄出,六不妄入。三者,何也?内气不出,外气不入,然非闭气也。六者,何也?目不妄视,耳不妄听,口不妄言与味,身不妄触与受,鼻不妄香与臭,意不妄想与思,如是则外事不入,内气不盗也。八邪者:飢、饱、劳、逸、风、寒、暑、湿也,伤于真气则生疾矣。

  其五曰:真一炼质分形。古先至人有分形散影之道,何以致之乎?此金水分形者也。夫日之中、水之中、镜之中皆能分形者欤。分形之日,元神六甲一日而出,当斯之时,其勿怖焉。夫识玄珠则知法矣,如冬至之闻雷法,当烹之则功成,行满达上清矣。

  其六曰:玄一炼神结胎。刘根曰:凝入丹田,成童而出,此结胎者也。故精有主焉,气有源焉,呼吸绵绵,合于自然,则胎结而真全矣。夫蚌饮月华之气犹成珠于腹,死炼其神乎?是以炼气成形,其名日仙人;炼仙成形,其名日真人;炼真成形,其名日至人;炼圣成形,其名日神人。经曰:渺渺任玄津,自然炼我神。赵大信曰:一藏龙光归于争室,此存妙之本也。夫炼气成形者,导养之士也,上可千岁,下可百岁,止是旧形,终不得道。故昊天师曰:寿如龟鹤,非神仙也。昔青精先生寿三千岁,彩女以问彭祖曰:斯人仙乎?彭祖曰:导养之士也。夫龙通结珠,其珠出则身自退,换其名曰:天龙。高真所修者亦如龙焉。天真者炼其形、其神、其气,虽变见不测,然犹拘于气象者也。王屋山有退骨洞,得道上升皆退其凡躯。盖有形者不以升天,然则炼出之身为气象所拘。死父母所传之体,岂能久留乎?虽寿矣而犹未离乎阴阳之界者也。道之初成,进于一天,九百万岁复进一天焉。每进一天寿加倍焉。寿至二十倍则修炼至矣,于是升于无色之界,及其至于天龙帝龙罗觉长天,其寿盖一千二百七万九千七百七十五亿五千二百岁,然犹在阴阳迁变之中,未能入于无形者也。安期生乘骏麟而见三皇神姥,以问阳九百六之灾。神姥曰:阴阳运尽,水火焚漂乎,天地三界变灭,惟干阳、金阙、坤宫、明堂存焉。于是十真之外归于金阙,大力神王归于明堂,纯阳不坏,纯阴不消者也。何以能炼至于十真之外乎?曰:炼形不为气,炼气不为形,其气可以见,而其形不可睹也。出不为气也,入不为息也,入于无形不使迁变盖气象不能拘矣,是盖与虚皇上真同者也。

  修真篇

  导通谷海,调适神舍;专心任真,静而观化。

  至游子曰:人之元首有九窍焉,其上象乎九天,其下法乎九地者也。身有九窍,复有五城、十二楼、金堂琼宫,神所保之。

  九宫太一者,何谓也?专心任真,惟存乎一官则涣然见矣。于是百邪自除,众福鼎来。用此道也,吾有六气之方、修身之旨焉:咽者,主于肺也;呵者,主于心也;嘘者,主于肝也;呼者,主于脾也;吹者,主于肾也;嘻者,主于三焦也。三焦者,法象乎三十有六气,分行于五脏六腑,通导乎水谷之海,调适乎形神之舍。夫欲养神者必先养其气,欲养气者必先养其脑,欲养脑者必先养其精,欲养精者必先养其血,欲养血者必先养其唾,欲养唾者必先养其水,然后可也。

  九还七返者,何谓也?大而论之则一年也,小而论之则一日也,昼夜一周而天降地腾矣。故自寅而至于申,斯七返者也;复至于坤,斯九还者也。神仙之要莫大乎存想。存者,存我之神也;想者,瞑目见其形,收心见其心。目不离于身,身不离于神,此存想之渐也。其次当养性焉。养性之道欲少劳而不可极也,不可强其所不堪也。食饮欲少而不欲顿,常若饱中之飢,飢中之饱,此善养生者也。是以先飢而食,先渴而饮,食已则行,以手摩其腹者,其数百。暮卧则闭地之户,不然则真气失而邪自其外入矣。屈膝偃外,枕右而寝,其名日吉祥。春夏则蚤兴,秋冬则晏兴。其蚤兴也,勿前于鹦呜;其晏兴也,勿后于日出。常闻鹦呜而念身中有人,其长三寸,黑衣而立,念之久则可以视万里之外矣。

  吾之动止孰亦知夫有所禁乎?晦日勿歌,朔日勿笑,前后搜勿视日月星辰、勿视西北,车勿奔,马勿驰,井勿越,鳌勿跨,枕勿高,唾勿远,眠勿举席,坐卦勿犯风霜,此未足语修真之至也。

  吾闻诸太上曰:气象天地,变通莫测,阳龙阴虎,木液金精,上入于泥丸,下注于丹田,采五石以哺百神,内丹成则外丹应,外丹应而内丹未充,亦未可以升举矣。或闻乎金声玉振者,道将成之征也。

  悟真篇

  行于黄道,阴剥阳纯;玄珠有象,太一归真。

  张平叔名伯端,天台人曰:道有二焉;夫炼五芽之气、服七曜之光、注想按摩、纳清吐浊、诵经持咒、饮水吞符、扣齿集神、绝肉辟谷、存神闭息、补脑还精及夫饵草木、缎金石,是为幻化有为之用,所谓易遇而难成者也。况夫闭息者入定出神,其理属于纯阴,其舍难固,不免用迁移之法,未得所谓自然无漏之果,岂能回阳换骨而升天者哉?

  吾有九转金液还丹之道,在乎究阴阳、达造化、追二气于黄道,会三性于元宫,钻簇五行,和合四象,龙吟虎啸,夫唱妇随,玉鼎汤温,金炉火起,于是始得玄珠有象,太一归真矣。其用功也,盖斯须焉,至若防危虑险在谨于逆顺抽添而已,养正持盈在谨于守雌抱一而已,如是复阳生之气,剥阴杀之形,节候既周,脱胎神化矣。而学者乃以铅汞为二气,五脏为五行,心肾为坎离,肝肺为龙虎,神气为子母,津精为铅汞,不知浮沉宾主之理,何以异乎以他人为亲者哉?是殆不知金木相克之幽微,阴阳互用之要妙,于是使日月失道,铅汞异炉,欲望还丹之成,不亦难欤?观夫群书,皆云:日魂月魄,庚虎甲龙、水银朱砂、白金黑铅、坎男离女、凝成金液,不知真铅真汞为何物也?今攘其诗五篇:

  一曰:伏炼三黄及四神,若寻草木更非真。阴阳得位归交感,二八相当自合亲。潭底日红阴怪灭,山头月白药苗新。时人不识真铅汞,不是凡砂及水银。

  二曰:人人尽有长生药,自是愚迷枉弃抛。甘露降时天地合,黄芽生处坎离交。井蛙将谓无龙窟,篱鹦争知有凤巢。丹就自然金满屋,何须寻草学烧茅。

  三曰:不识玄中颠倒颠,争知火裹好栽莲。牵将白虎归家养,产个明珠似月圆。馒守药炉看火候,但修神定自然安。群阴剥尽丹成熟,跳出凡笼不是难。

  四曰:要知产药川源处,只在西南是本乡。铅见癸生须争采,金逢望远不堪尝,送归土釜牢封闭,次入流珠厮配当。药重一斤须二八,调停火候托阴阳。

  五曰:三五一都三个字,古今明者实然稀。束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戊己自归生数五,三家相见产婴儿。婴儿是一含真气,十月胎圆合圣基。平叔以为未尽,又为短章,复缀其要焉。

  其一曰:日居离位反为女,坎配蟾宫却是男。不会个中颠倒意,休将管见作高谈。

  其二曰:卦中设象像仪形,得象忘言意自明。后世迷徒惟泥像,却行卦气望飞升。

  其三曰:咽津纳气是人行,有物方能万物生。鼎内若无真种子,犹如猛火煮空铛。

  其四曰:华岳山头雄虎啸,扶桑海底牝龙昤。黄婆自解相媒合,遣作夫妻共一心。

  其五曰:不识阳精及主宾,知他那个是疏亲。房中空闭尾问穴,误杀闱浮多少人?

  其六曰:用铅不得用凡铅,用了真铅也弃捐。此是用铅玄妙诀,用铅不用是诚言。

  其七曰:西山白虎性猖狂,束海青龙不可当。两手捉来令死斗,化成一块紫金霜。

  其八曰:竹破还将竹补宜,覆雏须用卵为之。万般非类徒劳力,争似真铅合 圣机。

  其九曰:雪山一味好酝酬,倾入阴阳造化炉。若遇崑仑西北去,张骞始得见麻姑。

  其十曰:八月十五玩蟾辉,正是金精壮盛时。若到一阳纔起复,便将见火莫淹迟。

  其十一曰:玄牝之门世莫知,指他口鼻妄施为。饶君吐纳经千载,争得金乌钢兔儿。

  其十二曰:须将死户为生户,莫执生门作死门。若会杀机明返覆,始知害裹却生恩。

  其十三曰:月纔天际半输明,早见龙昤虎啸声。便好坚心修二八,一时辰内管丹成。

  其十四曰:偃月炉中玉蕊生,朱砂鼎内水银平。只因火裹调和后,种得黄芽渐长成。

  其十五曰:梦谒西华到九天,分明授我指玄篇。其中简易无多旨,只是教人炼汞铅。

  其十六曰:华池宴罢月凝辉,跨个金龙访紫微。从此众仙相识后,海潮陵谷任迁移。

  其十七曰:赫赤金丹一日成,古仙诗语最堪听。若言九载三年者,尽是无稽款日程。

  其十八:太一曰:女子着青衣,郎君披素练。见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夫妇若相逢,恩情自留恋。炉中火焰红,真人自出现。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