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正集 练营阵第六(行营)

  第一。练启行

  将领自己并家丁,与各兵士,行李什物,军火器具,时时备办。如将行状,听主将示以出行之期。至期,主将辕门前掌头号喇叭,各将门首俱掌头号。各官军做饭吃,骑兵将官,预夜先将塘马、探马、架梁马派定。于未掌号之先,预行吃饭,收拾停当。俟掌头号,俱到骑将门首取齐,依令前去哨探架梁。掌二号,各官军出在空地扎营。将完,掌三号。主将出至扎营所在,以下马为始,分投委官数兵拦后马于总路,专拿后期者,拿有后期之人,送发落,无故而迟者,捆打一百,割耳。有故者,令从征有功免,无功仍补捆打。各偏裨俱听号旗麾招,到主将前,会约今日所行向往,贼情缓急,分路事宜。毕,打锣坐息。

  少顷,掌号一通,吹哱啰站起,再吹哱啰,车正上车,马兵上马,放炮三个,呐喊三声,用八方门角旗一副,立四门于前,从吉方点鼓发行。照场操三路行营例。每十步少止,整齐一次。但遇窄处,探马报前去路窄,中军鸣金站定,作报声息在三十里之状,请兵过险。报讫,先发骑兵中部并家丁,以健将一员带领驰前,险隘高处,及所出山口,架梁讫,放变令炮一个,点某色旗。某营左右部门车先行出口毕。次左厢车各一对行,配以马兵一旗从之,次右厢车一对行,配到马兵一旗从之。又左厢车一对行,如此左右挨行,但出险丈余地,即依行营挨扎向前,续留后到车地方,过尽营定,金鸣止,鸣锣坐息。

  但遇车不得方轨之地,便少止,俟探明贼情乃过。但每过险必扎长营,太平时扎方营,必无径行之理。候探马报前途路宽,约路约车作几路行。但听举令炮一声,吹哱啰起身,再吹哱啰,上车上马。又举变令炮一声,树某营旗几面,放分营炮几个,即为几路,点鼓行。又至险,仍鸣金营止,前后辏密,照前号令。凡过险隘,必择好将一员,严督后车,专管营尾。马兵恃车为险,而车借马兵为前后拒,此专为临敌行营而言,平日须照此演过。

  若贼在百里之外,长驱追贼,远近势殊,俱单车马相配径行,不必防险,不用下营,必去贼六十里乃尔。又照马上临阵踏镫,与时常不同,若稍短则站脚有力,身且出人一头,此即一寸长一寸强之意。但行远路,又须镫皮长,则腿膝不致酸疼,合行立法,仰各该营路将领,即便传谕各马军,将马上镫皮,俱随人腿股长短,各为三、四眼。一、二眼稍长,以为常行远路之用,一、二眼稍短,相去长相一、二寸许。临敌,则听鸣锣下马,将镫皮雀舌改移上眼,庶得便利。

  第二。明行禁

  凡行营之时,将官不许离营先行,亦不许在营尾后行,军马不许错乱行伍。遇警之时,应进应止,应下营,俱听在营主将号令,各军务要凑合,主将方才下营。如闻报而千、把总、军士自在尾后,辄便下营,及将官辄带家丁离营,假称先锋哨探者,并将官一体俱以军法从事。各队长在前领队,各旗总俱在后押队,凡路上行走不齐,前后不分者,俱旗总之责。

  第三。清行伍

  途间行营演操,队伍行哨,务要明白清肃。但有紊乱队伍,搀前越后,稀拥不一,紧缓不同,继绝不凑者,队、旗总重治。连坐如例。

  第四。遇卒警

  正行之间,或失探报,或遇埋伏,倏然贼起,或在营前后,或在营腰股,举变令炮一声,点鼓,吹摆队伍喇叭,即于脚下两路车头相合,随地相联。若中间车凑得及,则凑成一长营,若凑不及,便以断处合为一头一尾。马兵照车所止,各依车在内。贼至,一照常操号令,且于车内用火器敌打,勿出马步兵于车外,须看贼势多寡,待我人心已定,临时相机发兵也。战毕,鸣金止,打锣坐地休息。俟贼收去,再发塘马、梁马,再照令行。如贼虽倏起,向在五里外者,亦不下方营,便用长营,照常对敌。此惟相敌缓急,难以定方教授。如平地土阔,预知贼到,仍列方营,营成而战,东西南北,随贼所向。余号令俱同。

  第五。请火器

  凡缺欠军火器械之类,须于出征前三日,请给完足。急行亦于前一日,不许临敌假称放尽讨索,通以畏避论。

  第六。定报事

  前哨差清道官役,给与清道蓝旗令旗。凡遇大小事务,俱要差人传报中军。遇有应该迎候禀事人员,及各处差来赍送紧急公文之人,审实差人,只送号旗下听令,自有人承报,不许面于主将处回复,如有可疑之人,送中军研审。各百总以上,亦许将自己号旗立在信地,以一人守定,凡本官向住,说与守旗人知。属下一应人等要来禀白公私事情,只于号旗下寻守旗之人,守旗之人即代为寻白本将该总候示。其差人并所属官军,不许离营以寻访本将该总禀白为名。违者通治以法。

  第七。传号令

  正行之间,如有言语传报,应该明白晓谕者,务为简约一、二句。俱旗总传声,一旗挨一旗,不许越过,或自前传后,或自后传前。传到之处,仍传回云“知道了”,挨传到原发处止。如有失接传报者,挨查到绝处上一旗总,说传过某语,下旗总说不知,则传过之后,不知之前一旗总不知者,即系他误了,若因而误事,临时军法示众。

  第八。防解手

  凡行途解手官军,下道之时,该管队内即以一人在傍守之,俟毕,追赶入原伍,迟三里不至者,贯耳示众。

  第九。病军马

  遇有乏马病兵,不能前行,登时禀到主将,给与信票,听差人押送近地城、郭、府、卫、州、县、营、寨所、堡巡司调理。病者亲识队伙,仍许留一人看侍汤药,病痊即遣赴本营。该地方先具痊疴结状申查,如病痊而不赴军行所在者,以后期论。若有死于行军所者,本队伍掘墓瘗之,仍立标记。哨将率头目以随带饮食奠之。违者以故弃论,事后再来取回。

  第十。谨途遗

  凡军行在路,踪落器械什物,见者许即收带,至止宿处,送中军招人认领。失物、得物之人照格赏罚。隐匿不报者治罪,亦不许私相交割。

  第十一。渡水阻

  凡渡水处,先遣哨马百十,各执小旗于四远高处架梁不动,先以一哨扎营于河岸据水,然后依次以一哨照法渡之。渡过一局一旗,即扎成一局一旗之阵。军火器械整列完备,火绳、火器,安置如法,即如贼在面前,就要战杀一般。然后鸣锣坐地休息,等候一局过完,扎成局营;一司过完,扎成司营;一部过完,扎成部营;一营过完,扎成大营,则一营方行。以后照此。

  如塘马倏然报警,即不必渡,各于两岸候战。临渡而喧,争渡而纵横者,平时捆打,临敌军法从事,连坐听管。

  第十二。辨分兵

  分兵数道,临发时,务要会定记号。昼辨旗帜,夜辨音号。

  第十三。过山林

  临贼遇沮泽、深林、大山,不可擅即暗过,须据形势,一面搜索,一面禀复中军,听令再行。

  第十四。逢怪异

  军行见奇禽异兽、神鬼怪物,入营垒及捕获者,当时报主将,不告而辄传扬,聚众欢呼争竞者,并治以军法。

  第十五。严哨法

  凡行营夜不收不亲见贼,爪探不明,风闻欺诈,架梁、塘报军马,禀报失真,漏下伏贼,因而误事者,登时斩。传调官军迟延后期者,罪减一等,亦必至死。

  第十六。拟驻宿

  所至地方,如系安野营,另见《野营》款下,如当入人家安插,各兵前行至城外空所,前局第一旗总报云:“已到某处某城外了。”个个旗总挨传回来。中军传云如何扎营,仍挨传到前局第一旗总,仍传回云:“知道了。”各官兵每一营为一路,一字扎定,每一营兵到齐,放炮一个,打锣坐定休息。俟到完,吹单哱啰,各队总起身执旗进城,寻讨歇家。每一队务在一家,安歇时刻,不许相离,别生事端,互相觉察。若一家难容,即分间壁中,有衙门士夫等家间者,即间一段,亦必挨去一队完,然后再歇一队,不许搀越。如不随本队住者,队长与各兵以军法治之。一局在一街,本局百长随之。一司在隅,本司把总随之。一部在一方,本部千总随之。一营住处,营将随之。本营各司不许相混,本部各局不许相混,本司各属不许相混,本旗各队不许相混。将旗插在各家门上。出城禀云:“歇家讨完。”然后吹双哱啰起身,听放炮三个,吹喇叭,呐喊三声,点鼓,抬营入街市,大小将领于各所管兵歇处街面露坐,待各项官军都到人家门首立定,听放炮一个,沿街传锣,各军俱进人家安歇,大小将领方进人家,主将亦如此。若未待寻歇家,而军敢先行,已到门首,未奉军令而先入者,拿出捆打八十,同伍之人连坐。将官先入者,以违令论。其歇家一面先寻讨已定,只是不入耳。

  第十七。拨巡视

  军马行止宿食去处,定委巡视官生旗手。但有干犯军令,即便指挥呈报,不许隐匿,及因而需索诈骗者,各依法究治。

  第十八。治贸易

  军行所至地方,须用粮折工食白银两平交买。宁让毫厘,使市人心悦,不日诸货益集,物价自贱,如有强买争斗,及擅取人田园瓜果,有主薪菜,砍伐人树木,作践人田产,烧毁人房屋,奸淫妇女,偷盗财物,犯必以军法从事不贷。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