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第四十二讲

  唐玄宗是个多才多艺的风流天子,有一夜他突发奇想,要遍观天下的贤士,就亲自坐在一个高楼上,下令在下面摆了好几桌酒席,广设座位,召集了儒道释三教的各种高人共同辩论,讲论学问,来比较三教的优劣。李泌有个表哥,当时也只有九岁,就穿上了大人的衣服,穿上儒生的衣服混在人群中。开讲后这个九岁的孩子十分敏锐,辩论精微满座皆惊。大家一看怎么是一个才九岁的小孩,大家惊呼神童,唐玄宗在上面看到了,也很高兴,就把他召到楼上问他:你太聪明了,才九岁,那你的家人和你的亲戚当中是不是还有你这样的人,是不是还有像你这样博通经义读书很多的人?这个表哥回答:我在我家不算什么,我还有个表弟叫李泌,才七岁比我还小两岁,但是已经遍观经史,而且心思敏捷,比我强多了。

  唐玄宗一听这太好玩了,居然还有一个小神童,一心想见见李泌,就命令宫里的宦官,你要想办法把李泌带到宫中来,但唐玄宗很有意思,怕走露这个消息,使家里人给李泌恶补。如果李泌没说的那么神,一听皇帝要召见,那家人不是要给这个神童恶补一番,所以他就叮嘱这个宦官,你把李泌接来,但你别让李泌家人知道。第二天早晨太监就来到李泌家门口,像做贼一样,找一个角落先猫起来,过了一会李泌出来玩儿了,这个太监就扑上去把李泌一把抱住扛起来就跑。

  画外音:只有七岁的李泌突然被一个陌生人抱住,还被扛起来跑离家门,他会有什么反应?而小李泌见到唐玄宗后又是如何以棋为诗表现出他的不同凡响之处呢?

  这个李泌不声不响,一般的孩子都叫救命啊他不叫,悄悄地看看这个太监到底想干嘛?他在跟太监斗心眼。到了宫中唐玄宗正好跟宰相在下棋,李泌被扛进来了。玄宗一看李泌唇红齿白,很可爱,当时就非常喜欢,就命令李泌:你不是看到我和宰相在下棋吗?你就吟诗一首,而且要在这个诗里面咏出四个关键概念——方圆动静。这道题很难啊,一个棋当然有动静,有方圆,你要即兴赋诗要把它吟出来,而那个宰相一看这个李泌一小毛孩,但也很喜欢他,那时怕孩子一下子赋不出诗来,皇上不高兴对孩子也不好,所以他就带头做了一首示范,叫什么呢?方如棋盘,圆如棋子,动如棋生,静如棋死。宰相做了一首他觉得自己做得很牛,然后对李泌讲:诗就是这种做法,要扣住方圆动静的这个意思,而不是以物咏物,你不要去描写这个棋盘是一块方的,棋子是一个圆的,棋盘木头做的,棋子玉石做的,这个不行。

  李泌听了歪着头看看宰相,双手叉腰不慌不忙也吟了一首: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若聘才,静若得意。明显比宰相高。方如行义,就是你在仗义直行时应该什么呢,堂堂正正。我们原来讲智圆行方,就是人的智慧要很周全,要进退舒缓,人的智慧不能是直来直去,直来直去这是憨不是智慧,但你的行为要堂堂正正,方方正正,所以古人叫智圆行方,所以他讲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的时候就像你的才华横溢,才华横溢时你要动,飞扬;静若得意,当你一旦领悟到意思的时候,当然你也可以把它理解成得意洋洋的得意,但这里不是,你一旦真的看透了真正的含义时,你要很静,因为你到了另外一种境界。

  这两首诗倒过来还差不多,就这首诗如果是丞相做的,丞相的诗是这个七岁孩子做的还差不多,所以玄宗一听大喜,马上就称赞李泌才思敏捷,而以皇帝之尊把李泌揽在怀里爱抚,喜欢这个孩子,因为他本身是个风流天子。然后命令太监中使赏了很多果子给这个小孩子,让这个中使带着这个小孩子在皇宫里边随便玩。李泌在皇宫一玩不回去了,家里人急了,谁把我们家神童给拐走了,整天在大街小巷里找李泌,只有李泌的爸爸毫不在意。李泌的爸爸讲如果别的小孩走丢了那得找,如果是泌儿根本不妨事,他碰到什么事都会随机应变安然归来的。

  果然,过了两个月,唐玄宗突然想起来,这李泌我再喜欢也不能不让他回家,所以就命令中使把李泌送回家而且传达了自己的旨意,什么旨意?这个孩子太了不起了,但年龄太小,我不能难他官职,但我相信这个孩子长大后一定是国家栋梁。唐玄宗是个长寿天子,他终于等到这个孩子,后来成为他的重要谋臣。在安史之乱当中,在唐朝性命交关时,正是这位李泌为唐玄宗出谋划策,制定方略,为平叛立下大功,所以这个李泌后来被封为邺侯。

  画外音:《三字经》在讲完两个神童后,又列举了蔡文姬和谢道韫两个女子的故事。蔡文姬和谢道韫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才女,但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女子无才便是德,那代表着中国传统思想的《三字经》为什么要收入两个女子的故事呢?

  《三字经》是传统文化的产物,但《三字经》之所以能流传那么久,除了它符合我们传统文化的基本要求和经义以外,它一定还有传统文化当中突出的特殊的这样一种部分,也就是说它符合我们的传统,但在某种意义上又高出传统,只有这样的著作才会流传百世。接下来《三字经》用宝贵的篇幅赞扬了勤奋好学的女子,在中国传统当中一直讲女子无才便是德,一般来讲不是全部,好多官臣世家的小姐也是不读书的。而《三字经》不这么看,《三字经》在这里赞扬了好几位女子。

  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吟咏。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蔡文姬(177年—?)汉末著名琴家。蔡文姬抚琴这是最有名的,史书说她博学而有才辩,又妙于韵律。蔡文姬一生三嫁,命运坎坷,但博学多才,音乐天赋自小过人。她六岁听父亲在大厅中演奏,隔着墙壁听,因为女孩子不能到大庭广众,隔着墙听出父亲的琴有一根弦断了。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拥)是曹操很少见的几位挚友,曹操朋友不太多,但蔡邕是他的朋友。

  蔡文姬16岁时嫁给了河东世族,河东的一个大家族卫氏,她的丈夫叫卫仲道。卫仲道是个出色的大才子,夫妻两个非常恩爱,但是这就是命运,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吐血身亡暴病而死,蔡文姬还没来得及生下一男半女丈夫就死了,那蔡文姬那时候实际上还十七十八岁,而卫家人又嫌这个儿媳妇克死了自己家的儿子,所以当时才高气傲的蔡文姬不顾自己父亲的反对,毅然回到娘家,这在当时是不多见的,一个女性有这样的自尊是不多见的。

  后来她父亲死于狱中,而蔡文姬经历了丧夫丧父的苦难以后,居然在23岁那年被匈奴掠夺而去。但她被掠夺到匈奴以后,被匈奴的一个王左贤王纳为王妃。她在匈奴居住了12年,为这个左贤王生下两个儿子。建安13年,也就208年,曹操想起自己的好友蔡邕得知蔡文姬流落在南匈奴,立即派一个叫周近的做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璧一双把蔡文姬赎了回来,而这年蔡文姬35岁。在当时讲这是女性蛮大的一个年龄,而由曹操做主把她嫁给了校尉董祀。

  画外音:蔡文姬博学多艺但却命运坎坷,在经历丧夫丧父又被匈奴掠走的悲剧遭遇之后,她的第三次婚姻是否能美满幸福?而蔡文姬一生所经历的离乱忧伤对于她的文学艺术创作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蔡文姬嫁给董祀,起初的时候她的婚姻生活不幸福。蔡文姬饱经离乱忧伤经常神思恍惚,就是蔡文姬被曹操赎回来以后,当时的精神状态是有些问题的,而董祀正值鼎盛年华一表人才,董祀也是博通经史,非常擅长音律,自视甚高,对蔡文姬自然有一种不满意,因为按照古人来讲她已是二嫁之身,嫁给他是第三个,但由于是丞相曹操指定的婚姻,曹操是媒人所以只好接纳了蔡文姬,所以两人的婚姻生活不幸福。然而第二年董祀犯罪当死,董祀一不小心犯了个死罪,而蔡文姬在那时蓬首跣(显)足。就按照当时这个风俗去求情,实际上蓬首跣足还有一个意思,愿意代丈夫而死。

  当蔡文姬为董祀求情时,曹操看到蔡文姬在严冬时节蓬首跣足,心中大为不忍,命人取过头巾鞋袜为她换上,让蔡文姬在董祀还没释放之前,留居在自己家中。在一次闲谈中,曹操表示很羡慕,曹操也是个读书人,大家别小看,曹操表示很羡慕蔡文姬家里的藏书,蔡文姬告诉曹操自己家里原来藏了四千卷书,几经战乱已经遗失,曹操流露出深深失望的表情,但蔡文姬又接着告诉曹操这四千卷里面我能背出四百篇。曹操大喜过望,蔡文姬在住在曹操家里时,凭着记忆默写出这个被战火毁坏掉的四百篇文章,可见蔡文姬的才气是多么高。

  她在匈奴胡地日夜思念故土,回到汉朝以后就参照胡人的声调,结合自己悲惨的经历创作了哀怨惆怅,令人心肠为之断的《胡笳十八拍》,并且她嫁董祀以后又感伤乱离做了《悲愤诗》,而且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这个《悲愤诗》是伪作,我不知道这个伪作有什么证据,可能在中国传统当中认为一个女子能做出那么好的一首诗,心里想想实在是不平所以说它是伪作。我到现在还是愿意相信这是蔡文姬的作品。

  画外音:蔡文姬不仅才艺卓越,而且心地善良,丈夫董祀虽然对她并不好,但当董祀遭遇杀身之祸时,蔡文姬不顾嫌隙,蓬头跣足来向曹操求情,那曹操是否能放过董祀呢?

  曹操看在和蔡邕的交情上,又想到了自己的这位侄女,朋友的女儿,蔡文姬的悲惨身世,赦免了董祀。从此以后董祀感念妻子的恩德,对蔡文姬刮目相看,觉得这个女性不一般,夫妻双双也都看透了世间的这种世俗,所以溯洛水而上,居住在风景秀丽林木茂盛的山区。若干年后曹操打猎经过这个山区,还曾去探望过这对夫妻。以曹操这样一种性格,如此念一个人的旧情真的是罕见。董祀和蔡文姬还生了一儿一女,而这个女儿很厉害,女儿嫁给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

  在《三字经》当中讲述学习,讲述有才华的女性只有这么两位。另一位谢道韫,她的故事究竟怎么样的?请听下一讲。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