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圆觉经》的比喻及其喻理特征

圆觉经 | 作者:荆三隆 [投稿]

三、《圆觉经》喻理的特征

  通过对《圆觉经》佛答文殊五喻、佛答金刚藏八喻,共十三喻的讨论,不难看出佛教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十分详尽的观察和认真的思索。《圆觉经》其它各章佛陀所用比喻,虽各有其妙,但限于篇幅,这里只讨论文殊、金刚藏菩萨这两章,从这些比喻中可以看到深刻的寓意和高度的智慧,并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以生活实例喻理。此类比喻生动形象,说服力强,使人既易于理解,又便于记忆。如“迷途之人”、“病目空花”、“观月重影”、“梦中幻有”等,都产生了喻到理出、立竿见影的效果。

  2、喻中寓理,以理趣阐发佛义。一方面,这些比喻本身就包含着理趣,是理性认识事物的结果。另一方面,这类比喻在寓意中具有双重意蕴,往往有遮诠之功,先否定,后肯定,于否定中立意,在事理中喻证教义。如“舟行岸移”以眼识产生的错觉来论证妄有形态,以说明在业力轮回作用下产生的妄有无明之心。

  3、一喻多指,环环相扣,明喻、隐喻,相互交替。如“炼石成金”喻,就巧妙回答了“无明”、“佛性”、“再生烦恼”三个问题。佛陀运用了在现实中存在的事物来喻证义理,从石含金,由各种因缘而成矿石,喻人有染;矿石经开采和冶炼而成金,喻人经修证而觉悟成佛;又以炼石成金后不复为石,喻成佛后不复“无明”,永断轮回。这里一连说明了三个相关层次的问题,语义明确,直接喻证佛教义理,这是明喻。同时,矿石含金,隐喻人本自清净,有“如来藏”性;完成炼金的过程,又隐喻为修证佛法;炼石的结果——金子,再隐喻为修证的佛果涅槃。同时,“炼石成金”喻,在经文中还起到了用现实中实有的事物,论证在现实中无法证明的事物的作用,如“本自真如”、“佛果”、“涅槃”等,这种喻理特征无疑是佛教在思维领域中的创造。佛陀无法正面回答在现实中不存在的有关彼岸世界的一切问题。但信仰高于一切,这是所有宗教的特点,佛教也不例外。

  4、喻词多义,喻体有别,以喻解喻。如“如来藏中”如“法界性”的比喻中,喻词“如来藏”一词三义;喻体“法界性”,词义差别有二;以喻解喻,如宗密疏解“如来藏如法界性”中所用的“九喻”。理解这些,是以修行者的“正信”为前提的,否则就难免会疑窦丛生,不解其义。佛陀对弟子们“非正问”即能否修证佛果的质疑,表现了信仰者所持有的永不动摇的信念。

  5、意如贯珠的联喻妙譬。从对佛答文殊五喻、答金刚藏八喻的讨论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印象:佛陀在回答佛教义理时,往往是联喻迭出,复喻、迭喻交替,一气呵成,起到了加强和递进作用。如复喻“虚空之华”与“幻翳空华”,比喻重复出现;迭喻如“病目见空华及第二月”,一句之中双喻迭加。这类多重比喻的运用,在喻意上层层相因,在义理上互相印证,收到了极好的表达效果。

  《圆觉经》喻理的这些特征,反映出佛典中的比喻是以形象事物阐发抽象义理,以生活中公认的事理解释佛义,达到解脱烦恼的“方便善巧”。佛陀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也是杰出的语言大师。他能够充分利用语言修辞中的比喻手法,揭示佛教教义,使比喻手法成是佛教在弘法中广为运用的法门。宗密疏注和大力弘扬的《圆觉经》,具有巧喻妙譬,精彩纷呈,喻理深刻,令人信服的显着特征。

参考文献:

  [1]【唐】宗密《圆觉经略疏》自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7至8页。

  [2][3][4]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二册《五祖圭峰大师传》,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75页。

  [5]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二册《宗密传》,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74页。

  [6]参见魏道儒《中国华严宗通史》,“宗密的禅化华严学”一节,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97至199页。

  [7]宗密《圆觉经略疏》裴休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至4页。

  [8]本文所用版本为清同治八年夏(1869)金陵刻经处大字圈点本,参校宗密《圆觉经略疏》及大正藏所录本。以下简称“同治版”。

  [9]同治版《圆觉经》卷下,第12页,“普觉菩萨”章后偈语。

  [10][11][12][13]同治版《圆觉经》卷上第2页。

  [14][15]宗密《圆觉经略疏》第54页至55页;第56页。

  [16][17]同治版《圆觉经》卷上,第8页;第9页至12页。

  [18]参见拙着《佛蕴禅思》第四章“喻理论证方法的启示”,太白文艺出版社,2007年9月版。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