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无量寿经释 第六讲

  无量寿经释 第六讲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 四十三卷

  諸佛稱嘆願,很重要。西方極樂世界雖是無比的殊勝莊嚴,若無人介紹,誰知道呢?所以,阿彌陀佛要想普度一切眾生,絕對不能無此願。依此願,十方一切諸佛都要給他作介紹。

  ﹁十方世界,無量剎中,無數諸佛﹂,這把虛空法界一切佛全含攝盡了,決無一尊佛例外。﹁稱名﹂,就是念阿彌陀佛,換言之,沒有一尊佛不念阿彌陀佛。﹁說我功德國土之善﹂,就是講經。沒有一尊佛不講無量壽經,不講阿彌陀經,不講觀無量壽經。這些都是稱嘆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

  有了此願,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的眾生,才有得度之因緣。可見得此願之重要。此願就是流通之大願,也說明了彌陀教化的區域是盡虛空遍法界,絕不只是一個極樂世界。一切諸佛剎土,都變成彌陀的教區了。

  底下第十章,就是第十八願,自古以來,祖師大德公認此願是四十八願的核心。一切諸佛為什麼讚嘆阿彌陀佛,原因在此。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十方眾生﹂,此處沒有鑑別那一方除外,沒有說娑婆世界除外,換言之,我們娑婆世界包括在這一願當中。此處所言﹁眾生﹂,包括我們本人在內。

  這是十念必生之大願。淨宗修學的宗旨就在﹁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此宗旨何本?本於此願。此願講﹁一向專念﹂;下面第十九願講﹁發菩提心﹂。

  有許多人好像是發了菩提心,一天到晚拿了念珠念阿彌陀佛,為什麼沒生淨土呢?是不是經上有了問題?此段經文一定要看清楚,才不致於產生誤會,耽誤了自己一生的修學。

  ﹁聞我名號﹂,﹁聞﹂不是普通的聞,普通的聞不起作用。因為此經是大乘經,不但是大乘,而且是大乘中的大乘,一乘中的一乘。每一個字的標準,絕非泛泛者流。此﹁聞﹂字指菩薩的聞慧。換言之,此一﹁聞﹂字,就包括了聞思修三慧。底下經文說出,﹁聞﹂是緣分,此一緣分絕不偶然。正如世尊在本經開示說:善男子、善女子,能在一生中聽到阿彌陀佛名號、經論。此﹁善﹂是無量劫中所種的深厚善根,超越其他經論所講的善男子、善女人。要有深厚善根,才有緣分聽到這部經典。

  聽到之後,一定歡喜,底下接著說﹁至心信樂﹂。至心是真心、招摹?嵲诙?^無虛妄之心。與彌陀經所言﹁一心﹂,完全相同。這就是能不能往生的關鍵。我們今天聽了彌陀名號,實在講,還有二心、三心、無量心,一天到晚胡思亂想,沒有達到一心。至心就是一心。

  從今而後,盡形壽︵盡現前一生︶,真的要做到﹁念茲在茲﹂,心裡面念念都有阿彌陀佛,一句一句不可以間斷。間斷了就產生兩個現象:一個打妄想,起心動念,胡思亂想。一個就是無明,沒有妄想,就墜入無明。所以,眾生不是墮在妄想,就是墮在無明。試想:這有多可怕!墮在妄想,就是貪瞋。墮在無明,就是愚癡。不念佛號,就念貪瞋癡。﹁佛號斷了,就是貪瞋癡﹂。貪瞋癡是六道三塗!這一句佛號是淨業,叫我們永脫輪迴,往生不退成佛,一生圓滿成辦。﹁至心﹂就是關鍵的字眼。

  ﹁信樂﹂是愛好,歡喜愛好。人生當中,第一喜歡的,就是這樁事情,其他任何都不能取代,方謂之﹁至心信樂﹂。我們有沒有做到?一句阿彌陀佛是從這樣的心生出來,念出來,才叫相應。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實在講,我們過去生中,生生世世都念佛,雖念佛而不知此理,沒有抓住﹁至心信樂﹂這四個字,所以,只跟彌陀結個法緣而已,還在輪迴。這一生又遇到了,此生的緣很勝,能把無量壽經四十八願講清楚的緣,不多啊!遇此殊勝之緣,一定要把握住,不能放過,絕對要在此生成就。

  ﹁至心信樂﹂,就是楞嚴會上大勢至菩薩所說的﹁淨念相繼﹂。如果不是淨念相繼就不叫至心信樂。你在這世間還有其他喜歡的東西,放不下的事情,就不是﹁至心信樂﹂。一句﹁至心信樂﹂非常重要。

  ﹁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一生專念,在未往生之前,離不開社會、人群、一切眾生,我們一定要依照經訓去做。這些經訓,總而言之,就是﹁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修行種種善根,只有一個目標、一個願望,就是﹁求生淨土﹂,就叫﹁心心回向﹂。一切善根功德,通通回向西方。應知:﹁至心信樂﹂的專念是正修,﹁善根回向﹂是助修,正助雙修。正修偏重在﹁慧﹂,助修偏重在﹁福﹂。

  有福報之人,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如入禪定,臨終沒有病苦。有病苦,就不是福報。病是果報,能不能扭轉?生死輪迴都有辦法扭轉,小小的疾病還轉不了嗎?可以轉得了!怎麼轉?努力修善,如了凡四訓、感應篇、陰騭文所示。真心為善,不知不覺當中就轉了許多的業障罪報。

  希望一生長壽,長壽要健康,長壽而不健康,苦死了。所以,健康非常重要。尤其是中年以上的人,身體健康是第一幸福,絕對不是地位財富。身體不健康,再多的人伺候,也是苦不堪言。健康要靠自己認真的去修學。

  佛告訴我們:世出世間總離不開因緣,連佛說法度生也是因緣。因緣底下是果報。所以,世出世法全然是因緣果報。你造善因善緣,自然得好果報。造惡因惡緣,當然得惡報。任何力量都不能改變,佛也不能轉定業。因緣是自己造的,果報就得自己受。佛加持我們,保佑我們,就是跟我們說清楚事實真相。讓我們從今之後,起心動念要造善因善緣,遠離惡因惡緣,果報自然就殊勝了嘛!從前所造的罪業,從今天起,不再造了,業因雖在,緣斷了。有因沒有緣,不會結果,所以該受的惡報也沒有了。過去還有一點善根,現在拼命造善緣,使得本來是此生不能成熟的善報,也提前受報。這就是佛的加持。

  我們要什麼?實在說,聰明人不要世間的名聞利養,一切財富,而要健康長壽,要不生病,死的時後也不生病。這在佛門很多,往生時站著、坐著走的。死之前還跟人談笑風生,談笑之後,說:﹁我要走了,你們大家念佛送我﹂,念不到十分鐘,就走了。多自在啊!這要靠什麼呢?就靠﹁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西方﹂。把一切善根通通回向,就是求生西方,在世間只求一個健康長壽,其他什麼都不要。

  底下一句是核心中的核心,﹁乃至十念﹂。十念是最少的,臨命終時,十念一念都能往生,歷史上有例子,不是假的。

  此段最後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兩句觀無量壽經講:五逆十惡,臨終若遇勝緣,也能往生。五逆不是不能往生,因此,可見得五逆是陪襯,重要的是﹁誹謗正法﹂一句。誹謗則更本不信,怎能往生?換言之,造五逆罪,若不誹謗,能夠信受,也能往生。

  善導大師說:此處所言十念,只是口念。此十念不是十念法︵盡一口氣念十次︶就是念十聲佛號。這就是臨終十念。此人一生當中從未聽過佛號,從未學過佛,臨命終時,才遇到善知識,勸他念佛,求生淨土。他一聽就相信,就接受,就真的發心。這樣,也是自開始聽到佛法,一直到往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完全符合經典的標竿,怎麼不往生呢?

  講到念佛,善導大師說得很清楚:上根之人是盡形壽,一生念佛。像臨終念佛往生是下下根,一生沒有緣份遇到佛法,到臨命終時才有機會遇到。臨命終時遇佛法,最低限度要具足三個條件,才能往生。

  第一個條件:頭腦清楚,若臨終病得不醒人事,就一無用處。念了一生佛,往生時害一場大病,往生就不可靠了。此點要記住。所以,人不能不修福,修福就在現前修,到臨終想修,就來不及了。要認真修福,斷一切惡,修一切善,要求臨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福報。第二個條件:在臨終的關鍵時刻,有善知識勸你念佛,如果此關鍵時刻,沒有人提醒,忘掉了,就不能往生。第三個條件:一聽了,立刻就信受奉行,如果不立刻信受,快要斷氣了,就來不及了。要快,不能有一絲毫猶豫,馬上就信受,立刻就念佛發願求生。

  像張善和,中國歷史上人所週知的,他是十念往生,這樣往生的人,實在講,萬萬人中,難得有一兩個。三個條件全都具足,缺一不可。所以,臨終十念往生,決定不是僥倖的事情。

  臨終十念,到底品位怎樣,是不是就只是下下品往生呢?不然。善導大師講:臨終十念往生,通於三輩,攝於九品。此語令人驚訝,真正不可思議!我們平常人往生品位高下,是念佛功夫︵淨業程度︶的溕疃?āN迥嬷?送???且耘R終一剎那,懺悔力量的溕睿瑳Q定品位。用至招膽曰冢瑥氐讘曰冢?幌聲??缴仙掀贰2灰?J為他一生沒信佛,造的罪業,臨終念幾句佛號往生,孰不知他是上上品往生。

  觀無量壽經裡的阿闍世王,殺父、害母、破和合僧。提婆達多出佛身血,皆是五逆罪。大藏經裡有阿闍世王經,即其傳記。他臨死前念佛往生,上品中生。懺悔的力量強,知到過去真正做錯了,一念悔改之心,從地獄一下就超到上品中生,不可思議。我們對於造作一切罪業的人,決對不能輕視,說不定他在臨命終時,一下往生,地位還比我們高,我們還不如他。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