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普贤行愿品》谈如何依教修学

普贤行愿品 | 作者:法润法师 [投稿]

法润法师:依《普贤行愿品》谈如何依教修学

叁、圆满普贤愿王 兑现下化众生之承诺

  《普贤行愿品》中说:“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又说“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我们在前面一直在谈复制普贤愿王、践行普贤愿王,修礼赞、供养、忏悔乃至回向,其真正目的是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兑现下化众生的承诺,从而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之所以用承诺这个词,是因为真真切切地看到我们习惯于喊着“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这样的口号,内心却常常忘记了自己的诺言。习惯于以自己时间不够、能力不足为借口逃避,却看不到在这个精神匮乏,信仰严重缺失的时代,更需要我们承担起弘法利生的事业。

  刚入佛门时,师父一直教导在承担中成长。以前总认为承担是那些高僧大德要做的事,但是通过修习《普贤行愿品》,让我越来越觉得承担可以是每个佛弟子能做的事。我们是能力不足,但是我们可以一路成长,一路分享,因为要分享,所以要更加努力,快快成长!

  在这里要跟大家分享一下四川尼众佛学院的创办者,被誉为当代第一比丘尼的隆莲老法师的事迹。这段事迹,是我前段时间在《隆莲法师缅怀录》中读到的。老法师在世时,有一个数十年的心愿,就是办一所专门培养尼众僧才的佛学院。

  为了佛教的未来,年逾古稀的老法师风里雨里,历经曲折,不遗余力。当1984年,四川尼众佛学院正式招生时,老法师已经是75岁的高龄。佛学院刚成立时,师资有限,尽管年事已高,事务繁忙,老法师却满怀激情地执鞭任教,每周给学生授课最多的时候要二十多节。老法师上课有一个特点,可以连续上三节课不下课。谁想喝水或者上厕所可以悄悄地自己出去。有一次老法师问一个问题没人回答,结果低头一看:哎呀,娃娃们都跑光了!

  当年,斯里兰卡佛教界仰慕隆莲老法师的道德修持、学识渊博,祈盼能将失传多年的比丘尼戒传回斯里兰卡,为斯里兰卡的式叉摩那尼传授二部僧戒。由于因缘欠缺,这件事一直没有实行。但是,老法师并没有忘记对她们的承诺,她亲自将《二部僧戒传戒仪规》翻译成英文,并教授四川尼众佛学院第一届的学僧学习、背诵,只盼望有一天能将绍隆僧宝的火种传回到斯里兰卡。

  我们暂且不说老法师一生对当代佛教事业所做的杰出贡献,但观老法师作为一位七十几岁高龄的比丘尼,仍能四处奔波,提交报告,申请办学,并且亲自站在讲台,将毕生所学、毕生精力奉献到僧伽教育和戒律弘扬中,这是多么令人动容的愿力,多么令人钦佩的爱道高风!

  一个有愿力,有担当的菩萨行者,再苦再累都有动力前行,就像隆莲老法师那样,哪怕步入高龄,但她的身心却能不断地焕发勃勃生机。这也是我选择以普贤菩萨为榜样,以《普贤行愿品》为依据来分享《如何依教修学》的目的。

  普贤菩萨最大的特点就是愿力和承担,普贤行愿为我们揭示了,每个人都可以以有限的身心乘以无限的愿力,发挥出无限的作用。虽然我们能力有限,但在神圣的佛教事业中,需要千千万万不同的角色,以生命共同体为发心,共同承担起利他的使命。所以,不管我们是大和尚还是小和尚,是比丘,还是比丘尼,是僧人,还是居士,我们利用这个五蕴假合的身心,哪怕做着琐碎的事情,但是因为有了上求下化的愿力陪伴,所以它的意义是很神圣的。当我们礼敬、赞叹、供养、忏悔、随喜乃至回向,都带着对众生的关怀,那么所有的人事物都成为了一种庄严。

  我们再回到经中看一下,如何兑现下化众生的承诺呢?普贤菩萨告诉我们:

于诸病苦,为作良医。

于失道者,示其正路。

于闇夜中,为作光明。

于贫穷者,令得伏藏。

  如果我们能坚定不移地践行普贤行愿,如果我们能以大悲心尽己所能地恒顺众生,我坚信,凡夫的我执必定被悲智愿行一一瓦解,粉碎无余,我们的生命必定是生机勃勃,充满了诸佛菩萨的光明和安乐。我们也从最初以普贤菩萨为榜样,模仿普贤,而最终真正成为了普贤,将有漏的身心转化为了清净庄严的法身!

肆、结束语

  今天法润从复制普贤愿王、践行普贤愿王、圆满普贤愿王三个方面与大家探讨《如何依教修学》。

  凡夫身心总是受困于业力的束缚,但是我们学佛之后,要坚信愿力大于业力,金刚非坚,愿力最坚!所以,我们选择《普贤行愿品》做为我们的生命蓝图和指南针,让愿力指导我们的身语业三业,让愿力带领我们穿越生生不已的生命之流,让愿力激励我们勇于承担利益众生的事业,让愿力开发出我们无限的潜能!

  最后祝福每个人都能像普贤菩萨一样发广大心,发勇猛心,在奉献人生中觉悟人生,有热情地生活,有愿力地承担!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灵隐寺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