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南传大般涅槃经 第二章

南传大般涅槃经 第二章

  01.尔时世尊语尊者阿难说:「来,阿难,我等去柯提村。」「是,世尊。」尊者阿难回答说。于是佛与大比丘僧众向柯提村进行。到已,佛陀即在村上住。

  02.尔时佛告诸比丘说:「诸比丘,因未能了解四种圣谛,我等长期轮转生死之途。何者为四?诸比丘,是苦谛、苦因谛、苦灭谛、和引苦入于毁灭之途的道谛。诸比丘,若能了解此四圣谛,则取欲已尽,有因已灭,从此不再受生」。

  03.薄伽梵说是语已,复以偈颂曰:因不了解四圣谛之真实性所以流传于生死长途。既已了悟,则生因已绝,苦根已断,从此不再受生。

  04.薄伽梵在柯提村住时亦向诸比丘如是宣说关于戒定慧的法要。彼谓:「修戒则定有很大利益与果报;修定则慧有很大利益与果报;修慧则心从漏得解脱--欲漏、有漏、见漏及无明漏。」

  05.尔时薄伽梵在柯提村随宜住已,语尊者阿难说:「来,阿难,我等去那低卡。」「是,世尊。」尊者阿难回答说。于是佛与大比丘僧众向那低卡进行。到已,佛陀住在砖屋。

  06.尔时尊者阿难走向佛前向佛作礼,就座其侧以后,白佛言:「世尊,有名沙尔哈比丘者死在那低卡,彼转生何处?命运如何?世尊,有名难陀比丘尼者死在那低卡,伊转生何处,命运如何?」同时并问及优婆塞苏达塔,优婆夷苏伽塔,优婆塞卡苦陀,羯 伽,尼卡达,卡提沙跋,兔他,山兔他,苏跋陀等,彼等转生何处及命运如何。

  07.「阿难,沙尔哈比丘,彼于此世之身漏己尽,已证悟心解脱、慧解脱及获得阿罗汉果。阿难,难陀比丘尼已断除束缚人群于此欲界的五缚,已投生天界,于彼处寂灭后,即不复再来此世。阿难,优婆塞苏达塔已断除三结,并减削淫、怒、痴,已证斯陀含果,只转世一次,即得苦竟。阿难,优婆夷苏伽塔已断除三结,已获取不堕恶趣的须陀洹果,必证佛果。阿难,优婆塞卡苦陀已断除束缚人群于此欲界的五缚,已投生天界,于彼寂灭后,即不再来此世。阿难,优婆塞羯 伽,尼卡达、卡提沙跋、兔他、山兔他、跋陀、苏跋陀等已断除束缚人群于此欲界的五缚,已投生天界,于彼寂灭后,即不再来此世。阿难,复有五十余位优婆塞死在那低卡者,亦复如是。阿难,更有九十余位优婆塞死在那低卡者,已断除三结,并减削淫怒痴,已证得斯陀含果,只转世一次,即得苦竟。阿难,复有五百余位优婆塞死在那低卡者,已断除三结,已获取不堕恶趣的须陀洹果,必证佛果。

  08.「阿难,人生有死,何足为奇。若每死一人,皆来问我,使我疲乏之至。因此,阿难,我将为汝宣说法镜。若圣弟子有此,即能预知其未来:地狱已毁,我不堕于畜生、饿鬼及其他苦趣。我已获取不堕恶趣的须陀洹果,必证佛果。

  09.「阿难,何名法镜?若圣弟子有此,即能预知其未来:地狱已毁,我不堕于畜生、饿鬼及其他苦趣?阿难,谓圣弟子于世信佛--相信佛陀是:如来、应供、正□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信法--相信佛所说法利益世间、永恒、欢迎群众、示解脱道、使智者各自证悟。信僧--相信僧是佛之弟子,修持八正道之四阶段、正直、奉法、具足净戒。彼等是值得敬礼,为世间无上福田,为善人所喜;其戒行是不犯不缺,不染不沾,使人解脱,为智者所称赞,不为有欲,或相信外在作为之效力所玷污,及助长禅定。「阿难,此是法镜。若圣弟子有此,即能预知其未来:地狱已毁,我不堕于畜生、饿鬼及其他苦趣。我已获取不堕恶趣的须陀洹果,必证佛果。」

  10.佛陀在那低卡砖屋住时亦与诸比丘如是宣说关于戒定慧的法要。彼谓:「修戒则定有很大利益与果报;修定则慧有很大利益与果报;修慧则心从漏解脱----欲漏、有漏、见漏及无明漏。」

  11.尔时薄伽梵在那低卡随宜住已,语尊者阿难说:「来,阿难,我等去□舍离。」「是,世尊,」尊者阿难回答说。于是佛与大比丘僧众向□舍离进行。到已,佛住于□婆婆梨园。

  12.佛告诸比丘说:「诸比丘,比丘当摄心住念。此为我等之教言。」

  13.「诸比丘,云何名比丘摄心住念?比丘因有身当观身,精勤不懈,摄心住念,舍弃世间渴望与失意。其观感觉、观意与观法亦复如是:精勤不懈,摄心住念,舍弃世间渴望与失意。」「诸比丘,云何名比丘自摄?当比丘履进履退、前瞻后顾、屈臂伸臂、著衣持钵、饮食吞嚼、行大小便、行立坐、睡眠、醒悟、言谈及静默、皆摄心住念。诸比丘当摄心住念,此为我等之教言。」

  14.尔时歌女□婆婆梨闻佛已到□舍离,住于伊之□果林。伊下令准备好许多辆精美车乘,自己坐上一辆车,与其侍从离开□舍离进向伊之园林。凡可通车的地方皆以车行,后乃下车步行去到佛之住处。到已,向佛作礼,就座其侧以后,薄伽梵向伊宣示法要,使伊欢喜愉快。歌女□婆婆梨对佛所示法要甚为喜悦,伊白佛言:「唯愿世尊慈允于明日与大比丘僧众赴舍间午餐。」佛陀默然受请。伊知佛已许可,即从座起,向佛作礼,右□而去。

  15.尔时□舍离的隶车闻佛已到□舍离住于□婆婆梨园,彼等下令准备好许多辆精美车乘,各坐上一辆车,与其侍从离开□舍离。彼等或现黯色,著青色,青衣及青色饰品;或现黄色,□黄色,黄衣及黄色饰品;或现红色,□红色,红衣及红色饰品;或现白色,□白色,白衣及白色饰品。

  16.尔时歌女□婆婆梨与诸隶车少年车轴相接,车轮相撞及车轭相触。诸隶车告伊说:「□婆婆梨,为何你与诸隶车少年车轴相接,车轮相撞及车轭相触?」「因我已请佛及比丘僧众明天到舍下午餐。」「□婆婆梨给你十万,让此斋与我们。」「你若给我全□舍离及所属土地,我犹不舍此盛供。」于是诸隶车振手说:「此□果女获胜,我等被此□果女占优胜。」彼等遂进行到□婆婆利园。

  17.薄伽梵见诸隶车自远而至,告诸比丘说:「诸比丘,凡未曾见过忉利天天神的比丘,且观看此群隶车,注视此群隶车及比较此群隶车,因其与忉利天天神无异。」

  18.诸隶车凡可通车的地方皆以车行,后乃下车步行去到佛陀的住处。到已,向佛作礼,就座其侧以后,薄伽梵向彼等宣示法要,使其发心喜悦。诸隶车对佛陀所示法要殊为欣悦,遂白佛言:「谁愿世尊慈允于明日与大比丘僧众赴舍间午餐。」「诸隶车,我已首肯明日赴歌女□婆婆梨处午餐。」于是诸隶车振手说:「此□果女获胜。我等被此□果女占优胜。」诸隶车对佛陀的教言表示感谢与同意,即从座起,向佛作礼,右□而去。

  19.尔时歌女□婆婆梨于其夜清旦在自己家裹备办甜粥糕饼,即白佛言:「世尊,诸事已备,唯圣知时。」尔时薄伽梵于清晨著衣持钵,与大比丘僧众走向歌女□婆婆梨的宅第。到已,坐于敷座。歌女□婆婆梨即亲手奉献甜粥糕饼,以佛为首下至诸比丘僧。佛食既竟,浣手洗钵已,歌女□婆婆梨取一小凳,就座其侧以后,伊白佛言:「世尊,我以此园奉献以佛为首的比丘僧众。」薄伽梵既接受此礼品,向伊宣示法要,使之发心喜悦后即从座起而去。

  20.薄伽梵在□舍离□婆婆梨园住时亦向诸比丘如是宣说关于戒定慧的法要。彼谓:「修戒则定有很大利益与果报;修慧则定有很大利益与果报;修慧则心从漏得解脱--欲漏、有漏、见漏及无明漏。」

  21.尔时薄伽梵在□婆婆梨园随宜住已,语尊者阿难说:「来,阿难,我等去白鹿瓦村。」「是,世尊。」尊者阿难回答说。于是佛与大比丘僧众向白鹿瓦村进行。到已,佛陀住于白鹿瓦村。

  22.尔时薄伽梵告诸比丘说:「诸比丘,汝等各于□舍离附近的朋友、相识或知己处过雨季,我则在白鹿瓦村过雨季。」「是,世尊。」诸比丘回答说。彼等遂在□舍离附近的朋友、相识或知已处过雨季,而佛陀则在白鹿瓦村过雨季。

  23.尔时世尊在雨季中匆罹剧痛痢疾,几乎殒命。但彼摄心住念忍受之,无怨言。薄伽梵自念:若我不告诫弟子及向比丘僧众告辞而取涅槃,实非所宜,今且以坚强意志屈伏此疾,留住应享寿命。于是佛陀以坚强意志屈伏疾病,并留住应享寿命。其后病亦渐瘥。

  24.薄伽梵不久即告痊愈。病愈后彼从住室出坐于荫处敷座上,尔时尊者阿难走向佛前向佛作礼,就座其侧以后,白佛言:「世尊,我曾见薄伽梵于康健时,及见其如何受苦。世尊,当我见佛陀病时,虽然我身羸弱如蔓藤,及神志昏迷不辨方向,便一念及:『若薄伽梵未将遗教与比丘僧众,彼将不证取涅槃。』我联以自慰。」

  25.「阿难,是否比丘僧众盼望我之遗教?阿难,我所说法或显或隐,是无分别,如来于法是无秘密,吝而不传。阿难,若人作如是念:「我将引导僧伽」,或「僧伽以我为依怙」,则此人应对僧伽设立教言,但如来不作此想。阿难,为何如来应留关于僧伽之遗教?阿难,我今年已老矣,衰耄矣,旅程将尽,寿命将满。我行年八十,譬如旧车方便修理,尚勉强可行。阿难,我想如来之身体亦复如是,应方便摄养,阿难当如来停止顾念外事,及任何感觉皆已停止而入于灭想定时,如来之身,始为安隐。」

  26.「因此,阿难,以自己为明灯、为归依,勿以他人为归依;以法为明灯、为归依,勿以他人为归依。阿难,云何为比丘以自己为明灯、为归依,勿以他人为归依;以法为明灯、为归依,勿以他人为归依?「阿难,比丘当观身,精勤不懈,摄心住念,舍弃世间渴望及失意。其观感觉、观意与观法亦复如是。阿难,此是比丘以自己为明灯、为归依,勿以他人归依;以法为明灯、为归依,勿以他人为归依。「阿难,无论现在或我去世后,若有人以自己为明灯、为归依,勿以他人为归依;以法为明灯、为归依,勿以他人为归依。阿难,彼等在我之比丘中将诣最高境界--但必须乐于修学。」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