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金刚经-书法欣赏

金刚经 | 作者:网络 [投稿]

  《金刚经》刻于唐长庆四年(824)四月,系柳公权四十七岁时所作,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为右街僧录准公书。原石早佚,1908年在敦煌石窟发现唐拓孤本,一字未损,极为稀罕,现藏法国巴黎博物院。上海有正书局、文明书局、中华书局、文物出版社均有影印本行世。

\
 

\
 

\
 

  杜甫认为"书贵瘦硬方通神",这代表了当时的一种审美理念,在唐代书法中当以欧阳询、柳公权为其代表。欧阳询沿袭北碑之法,以瘦硬笔法来体现一种方正峻利、强悍旷迈之势,然而又不乏南朝儒雅之姿及风韵之秀,故其瘦硬之书仍有骨硬肉丰,刚而不狠的特点。到了中唐,其审美趣味已趋向丰腴之态,以肥为美,故有颜书行世,任何事物到了一定程度都会开始向相反方向发展。柳公权即是一例,他力图避免颜书的过于丰满茂密,以瘦劲出之,变内蕴为外拓,追求一种笔到力到,清癯精劲的艺术情调。

  《金刚经》为柳公权早期作品,字不大但用笔灵巧劲健,虽多有与“颜书”同法之处,但明显地摒弃了“蚕头雁尾”的用笔之法,而多融入魏晋及初唐楷意,并掺之以北碑的骨力洞达,故初观此碑似觉平常,颇有剑拔弩张之势,然细察之则一招一式颇富变化,方劲整饬中寓清灵通秀之气,其一点二画,一如刀斫般齐整,干脆利落,节奏明快,极富动感。故而人们将“柳体”的特征概括为:精于点画、谨于间架、法度森严而富宙堂气象。于此碑可见一斑。

  宋董逌《广川书跋》:“此经本出于西明寺。柳自谓备有钟、王、欧、虞、陆(柬之)之体。今才其书,诚为绝艺万可贵也。”自得之情溢于言表。

  后世学颜者多于学柳者,为何?明代项穆《书法雅言》中说:“柳诚悬骨鲠气刚,耿介特立,然严厉不温和矣。”柳公权书法一如其人,刚正不阿,风骨铮铮,故常人畏其严厉。然却末窥视到其严中寓情的一面,不可不谓是种遗憾。柳书三昧我们尽可从《柳公权金刚经》中体味之。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