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门义证

华严经 | 作者:周叔迦 [投稿]

  颇字门章第三十九

  颇字时,入成熟一切众生际往诣道场般若波罗蜜门,悟一切法遍满果报不可得故。

  《守护国界主经》云:“颇字印者,周遍圆满果报体故。”《摩诃般若经》云:“颇字门,入诸法边不可得故。”《智论》释曰:“若闻颇字,即知一切法因果空故。”颇罗,秦言果。夫“悟一切法遍满果报不可得”者,则能从方便慧生诸妙行,修集诸佛无量大势力,起一切佛法故,具足助菩提法,过贪欲等诸烦恼垢,于念念中具足修集方便慧力,及一切助菩提法,转胜具足无量,身、口、意相行,得无生法忍,照明诸法,虽行实际而不证实际,于念念中能人寂灭而不证寂灭,虽爱涅槃而现身生死,一切善根以方便智慧生,转胜明净,多作他化自在天王,能发众生悟道因缘,是名“入成熟一切众生际往诣道场”,即圆远行地位也。

  【唐地婆诃罗译】唱娑颇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化众生究竟处。

  【唐实叉难陀译】唱娑(苏纥切)颇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化众生究竟处。

  【唐般若译】唱颇字时,能甚深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教化众生究竟圆满处。

  塞迦字门章第四十

  塞迦(二合上)字时,人无著无碍解辩地藏光明轮普照般若波罗蜜门,悟一切法积聚蕴性不可得故。

  《守护国界主经》云:“娑迦字印者,悟解一切蕴聚体故。”《摩诃般若经》云:“歌字门,人诸法聚不可得故。”《智论》释曰:“若闻歌字,即知一切五众不可得。”歌大,秦言众。夫“悟一切法积聚蕴性不可得”者,则能得无生法忍,一切心意识不现在前,诸佛为现其身,与无量起智慧门因缘,能起无量智业,皆悉成就,从大方便慧生无功用心,于一世界身不动摇,乃至不可说诸佛世界,随众生身信乐差别现为受身,而实远离身相差别,常住平等,为不可思议智者,常为诸佛神力所护,人大智慧善根转净,多作大梵天王,与诸众生三乘波罗蜜道,是名人无著无碍解辩地藏光明轮普照”,即圆不动地位也。

  【唐地婆诃罗译】唱娑迦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诸地满足无著无碍解光明轮遍照。

  【唐实叉难陀译】唱娑同前音迦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广大藏无碍辩光明轮遍照。

  【唐般若译】唱娑迦字时,能甚深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广大藏无碍辩遍照光明轮。

  也娑字门章第四十一

  也娑(二合下)同字时,入宣说一切佛法境界般若波罗蜜门,悟一切法衰老性相不可得故。

  《守护国界主经》云:“也娑字印者,能除老死一切病故。”《摩诃般若经》云:“醛字门,入诸法醛字不可得故。”《智论》释曰:“若闻醛字,即知醛字空,诸法亦尔。”夫“悟一切法衰老相不可得”者,则能以无量智慧善观佛道,如实知法行,知菩提心所行难,知烦恼难、业难、诸根难、欲难、性难、直心难、使心难、生难、习气难、三聚差别难,知众生如是诸行差别相,随其解脱而与因缘,用无量慧方便、四无碍智,言辞说法,常随四碍智而不可坏,得佛法藏,为大法师,一切善根转胜明净,多作大梵王,善能宣说三乘波罗蜜,是名“人宣说一切佛法境界”,即圆善意地位也。

  【唐地婆诃罗译】唱阇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宣说一切佛法境界。

  【唐实叉难陀译】唱也夷舸切娑苏舸切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宣说一切佛法境界。

  【唐般若译】唱夷娑(二合)字时,能甚深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演说一切佛法智。

  室左字门章第四十二

  室左(二合上)字时,入一切虚空以法云雷震吼普照般若波罗蜜门,悟一切法聚积足迹不可得故。

  《守护国界主经》云:“室者字印者,现前觉悟未曾有故。”《摩诃般若经》云:“遮字门,人诸法行不可得故。”《智论》释曰:“若闻遮字,即知一切法不动相。”遮罗地,秦言动。夫“悟一切法聚集足迹不可得”者,则能无量智慧,善修行佛道,近佛位地,阿僧只三昧皆现在前,最后三昧名益一切智位,即时其身妹妙,在大莲华座、眷属莲华上皆有菩萨,十方震动,恶道休息,光明普照,一切世界皆悉严净,见闻佛会,诸佛出眉间毫光,照一切世界已,示大神通庄严之事,入菩萨顶,名大智慧职地,如实知一切法差别集,如实知分别无分别化,如实知加持智、诸佛微细智、密处智、入劫智、入道智皆如实知,得无量无边解脱三昧陀罗尼神通,十方无量佛所无量法雨皆能受持,以自愿力生大慈悲福德智慧以为密云,灭诸众生随心所乐无明所起烦恼焰,一切佛事随所度众生皆现神力,转复明胜,多作摩醯首罗天王,于法性中有问难者无能令尽,是名“入一切虚空以法云雷震吼普照”,即圆法云地位也。

  【唐地婆诃罗译】唱多娑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一切虚空法雷遍吼。

  【唐实叉难陀译】唱室者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于一切众生界法雷遍吼。

  【唐般若译】唱室者(二合)字时,能甚深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入虚空一切众生界法雷大音遍吼。

  吒字门章第四十三

  吒(上)字时,入无我利益众生究竟边际般若波罗蜜门,悟一切法驱迫性不可得故。

  《守护国界主经》云:“吒字印者,断生死道得涅槃故。”《摩诃般若经》云:“吒字门,入诸法驱不可得故。”《智论》释曰:“若闻吒字,即知一切法此彼岸不可得。”多罗,秦言岸。夫“悟一切法驱迫性不可得”者,则能善知他心智明、无碍天眼智明、深入过去际劫无碍宿命智明、深入未来际劫无碍智明、无碍清净天耳智明、安住无畏神力智明、分别一切言音智明、出生无量阿僧只色身庄严智明、一切诸法真实智明、一切诸法灭定智明,安住此十智明,悉得三世无碍智明,成就十种忍,能得一切无碍忍地,又得诸佛无尽无碍之法,所谓随顺音声忍、顺忍、无生法忍、如幻忍、如焰忍、如梦忍、如电忍、如化忍、如虚空忍,是名“入无我利益众生究竟边际”,即圆等觉位也。

  【唐地婆诃罗译】唱侘(耻加切)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晓诸迷识无我明灯。

  【唐实叉难译】唱侘(耻加切)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以无无我法开晓众生。

  【唐般若译】唱侘(上声)字时,能甚深入般若波罗蜜门,名说无我法开佛境界晓悟群生。

  茶字门章第四十四

  茶去字时,入*轮无差别藏般若波罗蜜门,悟一切法究竟处所不可得故。

  《守护国界主经》云:“瑟姹字印者,悟解无边无尽体故。”《摩诃般若经》云:“荼字门者,诸法边竟处故,不终不生,过茶无字可说。何以故?更无字故。”《智论》释曰:“若闻茶字,即知一切法必不可得。”波荼,秦言必。荼外更无字,若有者是四十二字枝派。夫“悟一切法究竟处所不可得”者,则能有无量无数清净妙住,安住无量自在,于一切事未曾失时,悉能平等转净*轮,四辩说无穷尽诸法,不可思议清净音声无所不至,悉能分别无量法界,光明普照,所说皆人甚深法界,有十莲华藏世界海微尘数佛大人相,于诸支节种种妙宝以为庄严,是名“人*轮无差别藏”,即圆妙觉位也。

  【唐地婆诃罗译】唱陀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一切*轮出生之藏。

  【唐实叉难陀译】唱陀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一切*轮差别藏。

  【唐般若译】唱茶(去声)字时,能甚深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一切*轮差别藏。

  总结多门章第四十五

  善男子,我称如是入诸解脱根本字时,此四十二般若波罗蜜为首,人无量无数般若波罗蜜门。

  【唐地婆诃罗译】善男子,我唱如是入诸解脱根本字时,此四十二般若波罗蜜门为首,人无量无数般若波罗蜜门。

  【唐实叉难陀译】善男子,我唱如是字母时,此四十二般若波罗蜜门为首,入无量无数般若波罗蜜门。

  【唐般若译】善男子,我唱如是字母之时,此四十二般若波罗蜜门为首,一切章句随转无碍,能甚深入无量无数般若波罗蜜门。

  显示超胜章第四十六

  又善男子,如是字门,是能悟人法空边际。除如是字,表诸法空更不可得。何以故?如是字义,不可宣说,不可显示,不可执取,不可书持,不可观察,离诸相故。

  《摩诃般若经》云:“诸字无碍无名亦灭,亦不可说、不可示、不可见、不可书。须菩提,当知一切诸法如虚空。须菩提,是名陀罗尼门。所谓阿字义。”《智论》释曰:“是字常在世间相似相续故,人一切语故无碍。”如国国不同,无一定名,故言无名。闻已便尽,故言灭。诸法人法性皆不可得,而况字可说。诸法无忆想分别,故不可示。先意业分别,故有口业。口业因缘,故身业作字。字是色法,或眼见、或耳闻,众生强作名字。无因缘,以是故不可见、不可书。诸法常空,如虚空相,何况字,说已便灭。是文字陀罗尼,是诸陀罗尼门。

  虚空解脱章第四十七

  善男子,譬如虚空,是一切物所归趣处,此诸字门亦复如是,诸法空义皆人此门方得显了。

  善巧总持章第四十八

  若菩萨摩诃萨于如是入诸字门得善巧智,于诸言音所诠所表皆无罣碍,于一切法平等空性尽能诠持,于众言音咸得善巧。

  殊胜功德章第四十九

  若菩萨摩诃萨能听如是人诸字门印列阿上字印,闻已受持读诵通利,为他解说,不贪名利,由此因缘得二十种殊胜功德。何第二十?谓得强忆念,得胜惭愧,得坚固力,得法旨趣,得增上觉,得殊胜慧,得无碍辩,得总持门,得无疑惑,得连顺语不生恚爱,得无高下平等而住,得于有情言音善巧,得蕴善巧、处善巧、界善巧,得缘起善巧、因善巧、缘善巧、法善巧,得根胜劣智善巧、他心智善巧、得观星历善巧,得天耳智善巧、宿住随念智善巧、神境智善巧、生死智善巧,得漏尽智善巧,得说处非处智善巧,得往来等威仪路善巧,是为得二十种殊胜功德。

  《摩诃般若经》云:“若菩萨摩诃萨,是诸字门印阿字印,若闻、若受、若诵、若读、若持、若为他说,如是知当得二十功德。何等二十?得强识念,得惭愧,得坚固心,得经旨趣,得智慧,得乐说无碍,易得诸余陀罗尼门,得无疑悔心,得闻善不喜、闻恶不怒,得不高不下住、心无增无减,得善巧知众生语,得巧分别五众、十二人、十八界、十二因缘、四缘、四谛,得巧分别众生诸根利钝,得巧知他心,得巧分别日月岁节,得巧分别天耳通,得巧分别宿命通,得巧分别生死通,得能巧说是处非处,得巧知往来坐起等身威仪。须菩提,是陀罗尼门、字门、阿字门等,是名菩萨摩诃萨摩诃衍,以不可得故。”《智论》释曰:“问曰:知是陀罗尼门因缘者,应得无量无边功德,何以但说二十?答曰:佛亦能说诸余无量无边功德,但以广说般若波罗蜜故,但略说二十。得强识念者,菩萨得是陀罗尼,常观诸字相修习忆念,故得强识念。得惭愧者,集诸善法,厌诸恶法,故生大惭愧。心得坚固者,集诸福德智慧故,心得坚固如金刚,乃至阿鼻地狱事,尚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况余苦?得经旨趣者,知佛五种方便说法故,名为得经旨趣。一者知作种种门说法,二者知为何事故说,三者知以方便故说,四者知示理趣故说,五者知以大悲心故说。得智慧者,菩萨因是陀罗尼分别破散诸字,言语亦空,言语空故名亦空,名空故义亦空,得毕竟空,即是般若波罗蜜智慧。乐说者,既得如是毕竟清净无碍智慧,以本愿大悲心度众生故乐说。易得陀罗尼者,譬如析竹,初节既破,余者皆易,菩萨亦如是,得是文字陀罗尼,诸陀罗尼自然而得。无疑悔心者,人诸法实相中,虽未得一切智慧,于一切深法中无疑无悔。闻善不喜、闻恶不嗔者,各各分别诸字无赞叹无毁呰故,闻善不喜,闻恶不嗔。不高不下者,憎爱断故。善巧知众生语者,得解一切众生言语三昧故,巧分别五众、十二人、十八界、十二因缘、四缘、四谛者,五众等义如先说,巧分别众生诸根利钝,知他心天耳宿命。巧说是处非处者,如十力中说。巧知往来坐起等者,如阿鞟跋致中所说。日月岁节者,日名从旦至旦,初分中分、后分,夜亦三分。一日一夜有三十时,春秋分时,十五时属书,十五时属夜,余时增减,五月至书十八时、夜十二时,十一月至夜十八时、书十二时。一月或三十日,或三十日半,或二十九日,或二十七日半。有四种月,一者日月,二者世间月,三者月月,四者星宿月。日月者三十日半,世间月者三十日,月月者二十九日加六十二分之三十,星宿月者二十七日加六十七分之二十一。闰月者,从日月、世间月二事中出,是名十三月。或十二月、或十三月名一岁,是岁三百六十六日,周而复始。菩萨知日中分时,前分已过,后分未至,中分中无住处无相可取,日分空无所有。到三十日时,二十九已灭,云何和合成月?月无故,云何和合而成岁?以是故佛言世间法如幻如梦,但是诳心法,菩萨能知世间日月岁和合,能知破散无所有,是名巧分别。如是等种种分别,是名菩萨摩诃萨摩诃衍。”

  【唐般若译】善财白言:圣者,云何修行得此解脱?答言:善男子,若诸菩萨勤修十法,具足圆满,则能得此善知众艺菩萨解脱。何等为十?所谓具足智慧、勤求善友、勇猛精进、离诸障惑、正行清净、尊重正教、观法性空、灭除邪见、修习正道、具真实智。若诸菩萨于此十法具足圆满,则能速疾得此解脱。所以者何?由诸菩萨具足智慧,勤求善友,见已亲近,欢善爱敬,生如佛想;以亲近故,常蒙教诲;蒙教诲故,则能难行,勇猛精进;得精进已,能以善法灭诸不善;灭不善故,令众善法皆得圆满;善圆满已,则能远离一切障惑;离诸障故,令身口意得大清净,正行相应;由此清净,能于一切诸佛菩萨善知识教心生尊重;尊重教故,勤求观察诸法空寂;悟法空已,其心所向皆无里碍,深达缘起,离无因见,灭邪见心,修习正道;入正道已,得真实智;得实智故,得此解脱证深法界。善财复言:此真实者名为何等?答言:善男子,即此语言是名真实。善财复言:云何语言名为真实?答言:善男子,不虚诳语是名真实。复言:云何不虚诳语?众艺答言:彼语真实体常不变,恒一性故。复言:云何不变异性?答言:善男子,自身证悟解法性故,复言:法性相貌云何?能所解法为一为二?答言:善男子,如是菩萨自所证法不一不二,由此力故,则能平等利益自他,犹如大地,能生一切,而无彼此能所利心,然其法性亦非有相、亦非无相,体如虚空,难知难解。善男子,此法微妙,难以文字语言宣说。何以故?超过一切文字境界故,超过一切语言境界故,超过一切语业所行诸境界故,超过一切戏论分别思量境界故,超过一切寻伺计度诸境界故,超过一切愚痴众生所知境界故,超过一切烦恼相应魔事境界故,超过一切心识境界故,无此无彼,无相离相,超过一切虚妄境界故,住无住处,寂静圣者境界故。善男子,彼诸圣者自证境界,五色相、无垢净、无取舍、无浊乱,清净最胜,性常不坏,诸佛出世若不出世,于法界性体常一故。善男子,菩萨为此法故行于无数难行之行,得此法体,善能饶益一切众生,令诸众生于此法中究竟安住。善男子,此是真实,此不异相,此是实际,此是一切智体,此是不思议法界,此是不二法界,此是善知众艺圆满具足菩萨解脱。

  谦己推胜章第五十

  善男子,我唯知此入诸解脱根本字智,如诸菩萨摩诃萨能于一切世间善巧之法,以智通达到于彼岸,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唐地婆诃罗译】善男子,我唯知此善知众艺菩萨解脱,如诸菩萨摩诃萨,能于一切世出世间善巧之法,以智通达到于彼岸。殊方异艺,咸综无遗。文字算数,蕴其深解。医药咒术,善疗众病。有诸众生,鬼魅所持、怨憎咒诅、恶星变怪、死尸奔逐、癫癎羸瘦,种种诸疾,咸能救之,使得痊愈。又善别知金玉、珠贝、珊瑚、琉璃、摩尼、砗磲、鸡萨罗等一切宝藏出生之处,品类不同,价值多少。村营乡邑,大小都城,宫殿苑园,岩泉薮泽,凡是一切人众所居,菩萨咸能随方摄护。又善观察天文地理、人相吉凶、鸟兽音声、云霞气候、年谷丰俭、国土安危,如是世间所有技艺,莫不该练,尽其源本。又能分别出世之法、正名辩义、观察体相、随顺修行、智人其中、无疑无碍、无愚暗、无顽钝、无忧恼、无沉没、无不现证。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彼功德行?善男子,此摩竭提国,有一聚落,彼中有城,名婆咀那。有优婆夷,号曰贤胜,汝诣彼问,云何菩萨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唐实叉难陀译】善男子,我唯知此善知众艺菩萨解脱,如诸菩萨摩诃萨,能于一切世出世间善巧之法,以智通达到于彼岸。殊方异艺,咸综无遗。文字算数,蕴其深解。医方咒术,善疔众病。有诸众生,鬼魅所持、怨憎咒诅、恶星变怪、死尸奔逐、颠痫羸瘦,种种诸疾,咸能救之,使得痊愈。又善别知金玉、珠贝、珊瑚、琉璃、摩尼、砗磲、鸡萨罗等一切宝藏出生之处,品类不同,价值多少。村营乡邑,大小都城,宫殿苑园,岩泉薮泽,凡是一切人众所居,菩萨咸能随方摄护。又善观察天文地理、人相吉凶、鸟兽音声、云霞气候、年谷丰俭、国土安危,如是世间所有技艺,莫不该练,尽其源本。又能分别出世之法、正名辩义、观察体相、随顺修行、智人其中、无疑无碍、无愚暗、无顽钝、无忧恼、无沉没、无不现证,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彼功德行?善男子,此摩竭提国有一聚落,彼中有城名婆咀那,有优婆夷号曰贤胜,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唐般若译】善男子,我唯知此解脱,如诸菩萨摩诃萨,能于一切世出世间善巧之法,殊能异艺,文字算数,咸综无遗。又善了知医方咒术。有诸众生鬼魅所持、怨憎咒诅、妖幻所迷、死尸奔逐、癫癎羸瘦,及诸蛊毒种种异疾,咸能救之,使得痊愈。又善别知殊珍异货,金玉、珠贝、珊瑚、琉璃、摩尼、砗磲、玻璃、玛瑙、铜铁、铅锡、鸡萨罗等一切宝藏出生之处,品类不同,价值多少。村营国邑,大小都城,宫殿苑园,岩泉薮泽,凡是一切人众所居,菩萨咸能随方摄护。又知其身具有六百六十三相,于诸相中校其优劣,知其苦乐,定其吉凶,辩其修短,虽具众相,不及好声,虽多好声,不如胜福,及知此福所修之业,可转档转,定不定报。又善观察天文地理,谶纬阴阳,人相吉凶,恶星变怪,云霞气候,鸟兽音声,水陆往还,征应休咎,年谷丰俭,国土安危,如是世间所有艺能,靡不该练,尽其源本。又能分别出世之法,正名辩义,观察体相,微细甚深,抉择宣说,随顺修行,智人其中,无疑无碍,无愚暗,无顽钝,无忧恼,无沉没,无不现证,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彼功德行?善男子,此摩竭提国有一聚落,名为有义。彼中有城名婆咀那,有优婆夷名最胜贤,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流通

  恋德礼辞章

  时善财童子头面敬礼众艺之足,绕无数匝,恋仰而去。

  【唐地婆诃罗译】善财童子头面礼敬众艺之足,绕无数匝,恋仰辞去。

  【唐实叉难陀译】时善财童子头面礼敬知艺之足,绕无数匝,恋仰辞去。

  【唐般若译】时善财童子礼众艺足,绕无数匝,殷勤殷勤瞻仰,一心恋慕,辞退而去。

  华严经四十二字观门义证终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