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云法师讲解《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 | 作者:灯云法师 [投稿]

灯云法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七集

  我们继续看,

  『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

  前面讲的婆罗门,代表了其它的宗教或者是各种外道。现在这里说的是佛教,佛教里面有四众弟子,在家两众,出家两众,就是男女各一众。所以比丘是出家当中的男众,比丘尼是出家当中的男众。然后优婆塞呢?是在家学佛的男众,优婆夷是在家学佛的女众。所以男女二众分做在家出家,这样一分就变成了四众弟子。现在呢,假如有一类众生应以这四众的某一众的身份来度脱的话。那么,观世音菩菩萨就会应化出相应的这种身份来度化他们。

  下一段又说了,

  『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

  前面也说宰官、长者、婆罗门等,现在说的是他们家的夫人。他们需要以这些宰官的夫人,或者婆罗门的夫人,或者是长者的夫人,以女人的身份来说。有些话,男人去说了,反而对方不一定能听得进。有些事情男人去处理,反而越处理越糟。所以在有些情况之下,让女人去处理反而更恰到好处。在佛门里面,在社会各行各业里面,其实也都是如此。

  所以看看以男儿身去做这件事情合适,还是以女儿身去做这件事情合适,关键就是看要以什么身份合适,那就以什么身份去办理。观音菩萨很了解人心,对于人心他太了解了。所以他会看准需要用什么样的身份来度脱的话,它就用这个身份来跟度他,这样他就会变得心服口服了。

  后面又说了,

  『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

  所谓童男童女,并不一定这两个男女都是小孩子。因为以前曾经有人看了童男、童女,就认为童男、童女,这童呢?是儿童。就是小孩子,童男童女就是小孩,小的男女。

  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完整的。当然少年男女都叫童男童女。这里面说的童男、童女是指他没有结婚的,没有男女关系的,这样的纯洁的、童身的、这样的男或者女。他纵然都七老八十了,但是他还是保持童子身。这种纯洁的身份,他一生几十年都叫童男或者叫童女。

  所以,现在社会上流行的词语好像又不一样,叫处男,处女。这个叫法跟这里好像意思是一样的,但是词语用的有点点不一样。那为什么有些人需要以童男身或者童女身来度呢。因为有些人很顽固,他认为半路出家人要来度他,他不听。

  为什么?他不信任这一类半路出家的修行人,他认为你半路出家不够纯洁。所以要度他,他就很难相信。这一类的众生,假如一个出家人是童身出家,以这样的身份去度他,他会佩服。他会认为说,你是最纯洁的人,所以,有一类众生需要用童男童女的这种身份去度他,那观音菩萨也是慈悲,应化成这种状况。

  其实,一个真正了解佛法的人他都知道,不管你是半路出家还是童身出家,只要你正知正见,那就是好的,都值得尊敬。但是,有一部分众生却不是这么想,那菩萨就会随顺众生。你需要什么身份,他就怎么变化。

  后面又说了,

  『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

  这是天龙八部。这些八部鬼神,他们的身份是比较复杂的。佛帮助我们归纳成八大类型:第一类就是天,天就是天人

  第二类就是龙,这个龙有天上的飞龙,也有水里面的海龙等等。龙大多数是住在水里面,他们的责任就是降雨,哪里要下雨,龙只要一飞到哪里,哪里就有降雨。

  第三个叫夜叉。夜叉会飞行,所以又有一个名字叫飞行夜叉。这种夜叉假如不是发愿护法的夜叉,他还会吃人,吃血肉等等,也是很凶恶的。但是,有一部分夜叉曾经在佛前有发愿要护法,这一类的夜叉不但不会去伤害人,它还会护法。

  下一个叫乾闼婆,也是鬼神当中的一种,这种鬼神专门播放音乐,他们会弹奏各种乐器。所以这种乾闼婆所到之处,到处都会很喜庆、很快乐、很热闹。这种神灵叫作乐神,他们专门就是音乐乐器这一类的乐神。

  下一个叫阿修罗,也叫非天。因为,他们有天福无天德。为什么德行不够呢?因为男的阿修罗脾气太暴躁,好斗,喜欢斗争。女的阿修罗嫉妒心又太重,她们福报都非常大,就是太嫉妒了,善妒。所以男阿修罗长得很丑陋,女阿修罗长得又很漂亮。所以这里面告诉我们叫阿修罗。

  还有迦楼罗就是金翅鸟,这是畜生道里面,我们看不到的一类畜生,其实在畜生道里面,金翅鸟跟龙,前面说的天龙、夜叉的龙,龙我们也是看不到,这神龙见首不见尾。所以,一般情况下,以肉眼凡胎是很难看到,除非龙现神通,故意让你见到,那这是另当别论。

  但一般情景之下,龙与金翅鸟是看不到的。那金翅鸟比龙还大,它专门吃龙,它是以龙作为食物,就像小鸟吃蚯蚓一样,反正他一口可以吃好几条,所以金翅鸟也是非常的巨大。

  下一个叫紧那罗。紧那罗是歌神,他会唱歌。前面那一个乾闼婆是弹奏音乐,是乐神。现在一个奏乐一个唱歌,这紧那罗要是来的时候,那歌声悠扬动听啊。

  还有,摩睺罗伽。这是大蟒神,是蟒蛇,也就是蛇精蛇神。

  还有,人非人等。反正很多啦,观音菩萨也可以变成人,也可以变成一些非人。非人就是各种妖怪、精灵、鬼魅、魍魉等等,这些所有的草精、树精、河精等等各种各样的精灵鬼魅,反正很多,都归纳在非人的范围之内,因为他们长得跟人不一样。

  有一类众生就得要以这些鬼神八部的身份来度脱的话,那么观世音菩萨就会现出这样的身份来度她。那么为什么这些众生要用鬼神身来度?因为他们喜欢接触这一类鬼神。

  就像我们这个世间,我们也会经常看到,有一些人喜欢亲近那些鬼神附体的人,然后那些人也会经常会跟这些人说什么,他死去的亲人现在在哪里?现在是快乐呢?还是受苦呢等等,会说这些东西。

  所以很多人想要了解自己刚刚死去的亲人,现在是不是受苦受难,或者在天堂享福等等,就会去问这些东西,喜欢亲近鬼神。这一类在其他宗教里面就更多了,所以有人喜欢这个,那菩萨为了度化这一类对鬼神有兴趣的众生,那么菩萨就变化鬼神身来度他。

  下一个,

  『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

  这个执金刚神,他们也在四大天王天、忉利天。他们都在干嘛?手拿金刚宝杵,站在那边作为护卫,就像宫廷护卫一样,在皇宫里面也有护卫的那些兵,天上也有这种手拿金刚宝杵站在那边护卫,都非常的威猛。所以,叫做金刚神。

  金刚神,他们就是以威猛而令这些邪魔歪道胆战心惊。有一类的众生他自己很喜欢执金刚神。他认为执金刚神来到身边,对他来说有安全感,会安心。所以执金刚神要是跟他说法的话,他会句句听到心坎里去。所以观音菩萨看到这一类的众生就会现金刚神的身份来度他,这三十三种应化到这里说完了。

  后面我们再看,

  『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

  这一句是总概括。告诉我们说,观世音菩萨成就这么多的功德。他能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就是在这个娑婆世界各个国土当中,在六道三界之内,观音菩萨能变化种种形。看来这前面说的三十三种,只是略说一个概要而已,其实何止是三十三种,这里说的是种种形,千百亿化身。

  所以,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这是佛告诉无尽意说,像这么伟大的一个菩萨,你们都应当要供养。为什么呢?给自己添点福。我们看无尽意怎么做呢?

  后面佛继续跟无尽意说观音菩萨的另外一个功德。

  『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这里面有一句很要紧的,就是众生在怖畏急难之中,只要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菩萨就能够来帮他度过眼前的劫难。所以,菩萨能施无畏,能够把无畏布施给众生。什么意思呢?就是带给众生安全感,不害怕,不畏惧叫施无畏。所以,众生有害怕任何事情,只要一念观音菩萨名号就不害怕。

  经常有些人说自己胆子小,晚上一个人都不敢睡觉或者等等什么缘故,那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我们就应当劝他,你晚上不敢的时候,你就念阿弥陀佛或者观音菩萨。这样睡觉的时候,就能够有菩萨在旁边保护着你,你就能安心的睡觉了,这也是菩萨施无畏于众生。

  释迦摩尼这么一说,无尽意菩萨怎么做呢?

  我们看,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

  看来这么一说,无尽意就想,我也要为自己修点福报了,所以要供养观世音菩萨。像这样的大菩萨,还觉得福报不够。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更应当要多修福。那他想供养观世音菩萨用什么供养呢?现在手里也没有提花篮、提水果,没有买什么礼物。什么东西拿来供养,自己身上带的金银珠宝都可以拿来供养。

  你看很多菩萨身上带着很庄严,耳朵有耳环,脖子上有金项链等等,这些都是诸佛菩萨的庄严,所以学佛的人要做到清净庄严。并不是像有些人说,学佛了要穿着打扮跟老太婆一样,要穿的怎么朴素,什么都不能戴,这个是小乘佛法里面经常会这样说。

  你看大乘菩萨们都是以庄严世界、庄严自身,让自己身口意都很庄严,让自己周边的世界环境都很庄严。所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一切都要以清净庄严为主题。你看看,现在无尽意他自己怎么做?

  『即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

  他马上就解下自己脖子上的这些众宝珠璎珞,他把这些解下来来干嘛?来供养观世音菩萨。这些宝珠璎珞值多少钱?百千两金。看来这个是非常名贵的。

  『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

  仁者,就是对观音菩萨的尊称。无尽意说,仁慈的菩萨,请你接受我的珍宝供养。『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

  当时,观音菩萨不肯接受。为什么?他主要也是因为出于谦虚。为什么呢?无尽意也是大菩萨,跟观音菩萨很类似,都是属于大菩萨。彼此在差不多同等地位上,这样供养,他当然要谦虚一下,不好意思。

  现在这个观音菩萨不肯受之,那怎么办呢?

  你看看,

  『无尽意复白观世音菩萨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

  这是第二次无尽意又说了,希望仁者能够怜悯我等,接受璎珞的供养。

  『尔时佛告观世音菩萨,当愍此无尽意菩萨及四众、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璎珞。』

  应该要以怜悯的心接受无尽意的供养,以及天龙八部的供养。因为现在供养的不仅是无尽意一个人,还有很多。所以这些天地神灵个个都用最珍贵的这些珍宝来供养观世音菩萨。

  这里面有一个最特别的,值得注意的一个字就是悯字,悯就是怜悯。为什么要这个样子?接受人家的供养,按照世间人的心态来说,当有人供养某一个世间人的时候,他可能会觉得很高兴,或者很感恩。但是菩萨、高僧大德们接受人家的供养的时候,他居然用怜悯。

  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众生福慧不够。所以以怜悯之心希望众生能够增长福报,增长智慧。希望通过这样的一次供养,福报也增加了,然后再跟他说法了,智慧的也增长了,又能够与三宝结善缘了。所以以这样的怜悯的心来接受,会令众生得到巨大的福慧功德。

  那么观音菩萨也就这样的去做了,所以后面说,

  『即时观世音菩萨愍诸四众及于天、龙、人、非人等,受其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

  现在观世音菩萨接受了大家的供养,得到了这些供养她是不是自己拿去挥霍了?自己拿去吃喝玩乐了!不是的。这就给我们做了一个榜样,你看观音菩萨这个榜样怎么做?他把接受的供养拿来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

  举一要反三。他这里说的只是供养佛,但是我们要知道供养的是三宝。所以,十方来,十方去。这样就对了,你接受再多也都是功德无量。假如接受了供养之后,把这些供养拿来干嘛?拿来自己挥霍享受,这个恐怕就有罪过了。

  所以大家必须要明白,今天观世音菩萨就为我们做一个好榜样。他接受了无尽意、天龙八部的供养之后,他就马上分做二分。一分供养释迦摩尼佛,还有一分供养多宝佛塔。这个在《妙法莲华经》前面有告诉我们,多宝如来是过去古佛,他为了听《法华经》,他曾经发了一个愿,他虽然已经灭度无量劫了,但是他的本愿还在。

  他的愿是怎么发?他说在未来世界当中,任何地方只要弘扬《法华经》,多宝如来就会应化在他面前来证明,来让大家起欢喜心。所以只要《法华经》所在之处,多宝如来都在。

  现在在这里面法华会上,因为《观音普门品》就是在《法华经》里面的一品。所以现在这多宝佛塔还在那边,观音菩萨当然就供养了。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自在神力。』

  这一句是总结告诉我们说,观音菩萨有这样巨大的自在神力,既能救苦救难,又能千百亿化身。所以前面那些长行文就把这些全部介绍了一番。

  『尔时无尽意菩萨以偈问曰。』

  后面就是一篇长长的偈,我们等一下再来看。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