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云法师讲解《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 | 作者:灯云法师 [投稿]

灯云法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六集

  我们继续看三十三应的第二个,

  『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

  辟支佛也叫作独觉,独觉的意思就是单独觉悟。也就是说,他出现的时候世间已经没有佛法了。比如,他投胎我们这个人间。现在虽然是末法时代,毕竟还是有点点佛法,还能看到佛教的经典,还能看到出家人。而到了真正将来,世间出家人也没了,连佛经也没了。到那个时候,法已经在这个世间灭尽了。

  假如,那时候有些大善根的修行人,因为他还没证果,修得还没解脱,在轮回当中刚好就给轮回到这个地球上活在这个世间,凭他的善根力,观察世间花开花落,各种生灭变化的境界,他在观察无常当中就能悟到空、无我的境界。

  所以,他不靠任何善知识,也不靠诸佛菩萨,就凭自己的善根力居然就能开悟,就能证道果位。这一类觉悟的人称为独觉,就是单独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人来教他,这样的觉悟就很厉害了。

  辟支佛里面还有一类,他也听到佛法。听到什么呢?听到佛说的十二因缘法,他可能也出现在释迦佛在世的时候,也可以出现在象法时代或者末法时代,他也能接触到佛教的经典。这一类的人,他也不会去亲近善知识,就是看见佛经之后,或者是偶尔听到有人在说十二因缘法的时候,他就是看着这十二因缘法,凭自己的善根力居然也能够悟道。

  总之,这一类的人就是靠自己的能力去觉悟。所以不管是缘觉还是独觉都是观外在的因缘变化而悟道。这一类缘觉众生,或者叫独觉众生,他们觉悟的一个历程就是这样。

  这一类的众生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的性格比较孤僻一点,喜欢独来独往,不喜欢一大群的人聚在一起嘻嘻哈哈的共修、一起学习、一起坐禅、一起活动,反正任何集体活动他都不喜欢,他就喜欢独来独去的样子,他的性格可能宿世习气当中就是这个样子。

  遇到这一类众生,你跟他说法的时候,就得要以辟支佛的这种相应法跟他说法。所以不管怎么样的人,你要说的符合他的这种根基的法,说的就是相应法。他与什么相应,就说什么。

  第三类型,

  『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

  这个声闻就是阿罗汉,就是所谓的小乘佛法。当年释伽牟尼度的弟子里面,千二百五十人这些大阿罗汉个个都是声闻人。到了后面的时候,他们个个又都发菩提心。

  所以在法华会上大家都看到了,这些大阿罗汉们个个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个个得到释伽牟尼的授记,授记他们将来会成佛,这些在《妙法莲华经》里面都可以看得到。

  这些声闻人,他们的一个特点就是念念发心出离三界六道之苦,他们是以离苦为目的。只要能够解脱,他就会拼命的去修行。在戒定慧的修行上,他们做得可好了。

  所以,不能够一听说这些人是小乘人就瞧不起,千万不能这个样子,他们其实修行也是非常的高,之所以称为小乘只不过是因为发心比较小而已,跟大乘发心确实是不一样。

  大乘发心,发的是普度众生的心;小乘发心,发的是自己解脱的心。所以他在戒定慧上用功是非常的勇猛精进。这一点绝对不能够忽略,不能够小看。所以,以声闻身得度的话,观音菩萨也会以声闻的身份来度他,观音菩萨绝对不会嫌弃这些小乘根基的人。认为说,我堂堂大乘的菩萨还跟你们说小乘法,我太丢身份了,我太丢脸了。

  观音菩萨会这样吗?绝对不会。众生需要什么,他就说什么。对机说法,就是这样。而且何止是用声闻乘,后面开始要用天,要用人,要用鬼神,不一样的身份来说。这样的堂堂大菩萨居然还变成了鬼神,鬼神那是三恶道其中的众生,观音菩萨为度众生,居然降低自己的身份去度化这些鬼神。把自己变成跟鬼神一样,这样鬼头鬼脑的身份。所以菩萨的大慈大悲就从这里面,我们就能领略到少分了。

  再看第四个身份,

  『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

  梵王,是色界初禅天的大梵天王,他得到了初禅功夫。有一类众生喜欢修禅定,你劝他听经闻法,他不太爱听经闻法。你教他做义工,他也不太爱做义工。这一类的众生你教他坐禅入定,那他可喜欢了。所以,你就以梵王身来度化他。告诉他只有禅定才能得到真正的身心安乐,禅悦为食。世间任何的五欲之乐都不如禅定之乐。他会跟你说这些话,让你对禅定产生兴趣,产生爱好,从而舍弃掉世间的五欲之乐,让他身心得以净化,所以菩萨就以梵王的身份来为众生说法。

  再看下一个,

  『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

  帝释,就是忉利天的天王,他的名字叫作释提桓因,释提桓因他居住在欲界第二层天,这一天叫忉利天,他现在在这边护持我们这四大部洲。因为忉利天的天王他每个月都会在六斋日里面的两天:初八和二十三,这两天是忉利天天王他自己亲自到人间来视察人间的善与恶,视察之后全部一一记录在案。

  我们要知道这六斋日里面,都是忉利天天王负责两天,然后忉利天天王的太子也负责两天,还有大臣也负责两天,总共一个月里面有六天时间。所以佛教弟子们这六斋日六天要做好自己。他们来巡视人间的时候,你能够表现得更好一点,到时候天降吉祥,会给我们人间带来更多的风调雨顺。假如有众生喜欢祈求上天护佑的话,那么这一类的众生,观音菩萨就会以帝释身来帮他,来教他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所以十善业道适合这一类的众生。

  再看下一个,

  『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

  看这一个的时候,不妨把下一个一起看,

  『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

  这两个天,一个叫自在天,一个叫大自在天。只差一个字,有什么不同呢?我们要知道,自在天就是欲界最高天,大自在天是色界最高天。大自在天的天王就是摩醯首罗天。自在天,就是欲界最高天的天王据说是魔王波旬也是住在那一层,这两个都是大魔头。他们福报大,威力大。过去生中也是大修行人,只不过走火入魔了,入魔王之道,这也是很可惜的。

  也正是因为曾经有修行过,所以功德、福报都非常巨大。只不过有邪知邪见导致他们入魔界去了。现在有一类的众生应该以自在天身得度的话,那么观音菩萨居然也会化成自在天来度他,希望能够用魔的威慑力将他降服,然后再归入正道,还有大自在天身。

  所以有这样的邪魔外道的人,他假如有善根,观音菩萨为度他,先就得以邪魔外道的身份来帮他,然后引导引导,引入正道,这就对了。假如说,有一个人也自称自己是观音菩萨化身,但是他所行的是外道法,他所度化的是让众生越来越歪,那他就绝对不是观音菩萨化身。因为菩萨化身成这些魔等等,他会令众生越来越正,他不会越来越歪。所以这一点一定要记住了。

  再看下一个,

  『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

  这个天大将军就是忉利天天王的大将,也就是释提桓因忉利天里面的大将军,他的威慑力是非常巨大的。有一部分众生,假如用慈祥的脸色去度他很难度,就必须以这种天大将军身,这种威猛的身份去度他,就容易度得了。为什么?可能这一类的众生武功高强,他自己身体非常强壮,好武打。你用文的来度这一类,恐怕很难让他心服口服,他只有现出天大将军身这样的大威势力。

  你能打,我比你更能打。可能三拳两腿就把他撂倒了,这样他会佩服的五体投地。这时候你要度他,你怎么教,他就怎么听。所以,观音菩萨也可以以大将军的身份来度这些众生。

  下一个,

  『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

  毗沙门,就是四大天王里的北方多闻天王叫毗沙门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他喜欢听经闻法,哪里有讲经说法的道场他都会去听。所以,他就得到这么一个多闻的名号。他喜欢法,他也护持正法。凡是有正法的地方,其实这四大天王都会来。

  像东方的持国天王,西方的广目天王,还有南方的增长天王等等,这四大天王他们都是曾经在释伽牟尼面前发过愿,要护持正法。所以只要有正法的地方,他们都会在这里护持。

  现在观音菩萨也是以这种天王身来护持这些众生,因为像世间的一些小地痞,小恶霸,这些地痞恶霸用什么别的身份去度他可能很难,你就得要以这样的天王身的身份震慑他,让他对你敬佩。

  所以任何一个佛菩萨应化到人间的时候,他都会令这一批的众生敬佩他。就是要让他心服口服,然后才能度得了。假如对方对他不能起敬佩的心,你说什么,说得再好他都听不进去。为什么?他内心深处会拒绝。口里不拒绝,心里会拒绝。这个非常奇特。

  但是敬佩了以后不一样,你说的任何话他都接受,他就把你所说的一切都是全盘接受,而且是深信不疑,这个非常奇特。所以菩萨的三十三应化其目的就是让对方敬佩,因为应化的身份刚好是他最尊重的身份。所以这一类的众生尊重天王身,你就得以天王身来度他。你可能用菩萨身、佛身来度他,他可能觉得自己担当不起。你菩萨,你佛,高高在上,你太高了,我不敢高攀,他就走了。所以你现的身份超出他的承受范围,他反而不接受。这个很奇怪!所以要让他心服口服加佩服,你就得要用相应的这个身份,这需要菩萨的这种大威德才能办得到。

  下一个又说,

  『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

  奇了怪了,不说大王说小王。大王是大国的国王,小王是小国家的国王。现在世界各地有一些国家好小好小,里面的国民才几万人,甚至于全国就几千人。国土面积在世界地图上,你恐怕都看不到。太小了,小得让地图都无法标注出来。只能在旁边点一个点,然后边上标注一下,这一个点的里面里面的里面有那么一个小国家。

  所以你会发现到,假如你要以小王身得度的话,观音菩萨就以小王身来度他。为什么呢?因为他觉得,你要是用大国王的大王身来度他,他会有压力的,他会受不了的。

  就像上一次有个居士,他一肚子问题,到我这里来都问不出来。他不知道该怎么说,他觉得有压力。然后就跑到另外一个居士那边去问他,那个居士经常在我这边听课,然后他一肚子问题就去问他。

  他说,在他面前问的时候,他能觉得很坦然,能够说得出来,能够心平气和,很安详。但是在我面前的时候,他说他就问不出来。他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觉得说不出口,没办法表达出来,他觉得有压力。

  所以有时候身份、地位或者是名誉等等太高的话,你跟人家说的时候,人家反而承受不起。他就要找到一个跟他觉得能够刚好符合他的,又比他略高一点值得敬佩的,又跟他身份相当等等,他就觉得跟他聊起来更好。所以你看这里有这么一部分众生,大王他不要,中间的王他也不要,他就专门要那个小王身,他就觉得这样就好了。

  还有,

  『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

  长者是什么人?长者就是德高、寿长。也就是说他的年纪比较大,道德品行比较高。总之,这一个人就是威望、年龄各方面都比较高尚,值得大家敬佩的这样的人。

  这个在过去,我们小时候在农村长大,好像每一个村庄里面都会出现一个半个这样的长者。也就是说,村里面要是哪户人家吵架了,这个长者只要一去,就把事情处理好了。别人去劝架,怎么折腾恐怕都不行。只要这个人一到那边,三言两语就搞定了。

  因为什么?大家佩服他。他在这个村里面有身份、有地位、有诚信、有威德。所以这个长者他就是能够让一村人,让一个地区的人心服口服。有些人他需要以长者身来度化,菩萨就会应以长者的身份来度化他。

  还有,

  『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

  你要是以居士的身份来度他合适的话,那么观音菩萨就会变化成居士身。居士就是在家学佛之士,名为居士。因为他们居住在自己的家里面,所以居家学佛之士故名居士了。

  这一类的众生,他到出家师父那边去请法,他会觉得别扭,觉得有压力。但是到居士家里去请法,他可能就觉得很舒坦,感觉到能够说得出口。所以观音菩萨真的是太慈悲了。

  下一个又说,

  『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

  宰官就是当官的。当县长、当市长,做省长或者是中央领导,反正皇帝以下的大大小小的官员通通叫作宰官。因为他们主宰一方,能够作为一方老百姓的依靠。

  假如有人特别喜欢这些世间权力地位的这一批人,这一批人他追求的就是权势地位,所以对出家法师他不一定会佩服,对居士也不一定会佩服。但是对当官的,对领导他可佩服了。

  那么这时候观音菩萨就要变化成领导,而且就是他的顶头上司。那领导都学佛了,你能不学佛吗?所以应以宰官身得度者,观音菩萨就变成了领导,而且刚好就是他的顶头上司。

  这样劝他皈依,劝他听经闻法,劝他天天读诵经典,他都会心服口服。你以任何高僧大德的身份劝他,他都听不进去,唯独领导劝。可能一句话,甚至于连一句话都不要劝。

  为什么?只要领导也把佛经拿一本在这边读,然后旁边他在看,领导也读经了,我得赶快读,这样就跟领导同步了。所以我们要知道,爱好权势的这一类众生,菩萨为度他们,就得要以宰官的身份来度。

  下一个,

  『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

  这一类需要以宗教家的形势。婆罗门是古印度当中一个宗教领袖叫婆罗门教。除了婆罗门这个宗教以外,古印度总共有96种宗教。所以要以宗教家的身份来度他,观音菩萨也会应化成各个宗教的领袖来度众生,所以这样也能够适应一类的众生。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