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30讲丨看书记不住怎么办?「早课」

- 记忆法门 -

  一、看书记不住

  有人遇到的问题是,佛法是好的,经也是好的,就是念了记不住,记忆力不好是个很大的问题。尤其在那个印刷品不多、经典少的时代,读诵,读是照着书本念,诵是脱本,自己背诵。所以我们的早晚课叫早晚课诵。过去没有多少人有经书,都是背的,你要是记忆力不好,那学佛简直没法学。

  这个问题对我来讲尤其严重。我的记忆力特别不好。我在读书的时候,佛学院的毕业考,我有一门考了零分,准确的说应该是我没考。因为我觉得法师,他的考试题目全部是要背经文,大段大段的,像打印机一样要写到上面去。我认为自己记不住,其实死记硬背估计也能记住,但我就是比较抗拒这种机械式的方式。所以当时我就这样想,反正我也不是为了毕业证来的,你爱给我毕业就给我毕业,不给我毕业拉倒。所以那个毕业的档案上面有一门是零分。

  学佛记忆力不好是个很大的问题。经文当中这一段其实有个很深的隐喻,记忆力不好的是哪一群人?过了40岁、50岁的人,老年人记忆力不好。老年人记忆力真的不好吗?确实不好。但是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的老人家不识字,他背《无量寿经》,他背《弥陀经》是怎么背的?他没有学过拼音,他把这个字上面画上他能懂的符号。他背这个经是123,1234,12345,1234567,12345678,123456789,12345678910,1234567891011……他是这样背的,他能够把《无量寿经》背下来。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看样子我的心缺了点,确实我也是个缺心眼的人。

  二、地藏菩萨供水法

  年纪大的人记忆力不好,特别是读经的时候。也有些人确实记忆力不好,我确实是记忆力不好的人,我告诉大家一个我在学佛过程当中很大的一个体会。因为我记忆力不好,所以我看一本书,如果阅读能力好的人,一个上午能看完的话,我最起码要看十天。我看书阅读特别慢,但是慢有慢的好处。我一开始没觉得,因为我看得慢,脑子反应慢,不要看到我嘴巴反应快,其实我脑子反应慢。我脑子反应慢,反应慢了以后,看书恰恰是过了脑子的,自己思维过的。所以在这个不断的慢读过程当中,我掌握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经验,就是学佛一定要去理解佛陀的教义,不只是阅读,看书看得开心而已。

  然后呢,在学佛过程当中,又读到了《地藏经》。《地藏经》当中说,如果你记忆力不好,有办法。什么办法?诵《地藏经》,你自然而然地马上记忆力就好了。经文当中是这样说的:若未来世,善男子善女人,于大乘经典,深生珍重,发不思议心,欲读欲诵。纵遇明师教视令熟,旋得旋忘,动经年月,不能读诵。是善男子等,有宿业障,未得消除,故于大乘经典,无读诵性。

  如是之人,闻地藏菩萨名、见地藏菩萨像,具以本心恭敬陈白,更以香华、衣服、饮食、一切玩具供养菩萨。以净水一盏,经一日一夜安菩萨前,然后合掌请服,回首向南。临入口时,至心郑重,服水既毕,慎五辛酒肉,邪淫妄语,及诸杀害,一七日或三七日。是善男子善女人,于睡梦中,具见地藏菩萨现无边身,于是人处,授灌顶水。其人梦觉,即获聪明,应是经典,一历耳根,即当永记,更不忘失一句一偈。

  这里的玩具不是你们家小孩的玩具,这里的玩具是古玩的玩,古董的意思,供养菩萨,拿到庙里面去,庙里面和尚把它拿去卖掉,可以建庙,是这个意思。

  这就是地藏法门能够增加人的记忆的方法,能增加对法的记忆的法门。这个法门的原则,就是你在菩萨面前供水,供完水以后呢,你要去供养,做了这个我们简单的叫作地藏供养,以香花、衣服、饮食、玩具去供养菩萨,然后供一杯水,每天一杯水,合掌请服,回首向南,向地藏菩萨祈请一下,然后恭敬地喝下去。至心郑重,服水既毕。关键是后面,喝这个水慎五辛酒肉,异味的酒菜不要吃,也不要吃肉,邪淫、妄语不行。关键在后面,前面是行法,后面到了心法,一七日或三七日,是于睡梦中具见地藏菩萨现无边身。就是你要在睡梦当中有这个瑞相感应到地藏菩萨在你的梦中出现,然后授灌顶水,你智慧才能开。不是说你今天供了地藏菩萨喝杯水,你就能开智慧,不是。你哪怕天天供杯没用。是怎么样?是要梦觉,在梦中地藏菩萨授灌顶。这是一个仪轨入心,到了你整个身心完全在地藏法门当中,心沉浸进去的过程,当你沉浸进去,你做什么事情做不到?那你当然能够铭记一句一偈,永不忘失。

  三、愿行合一

  这个仪轨当中,灌顶就是授记,就是前面经文释迦牟尼佛授记地藏菩萨说:我不在的时候,娑婆世界的众生全靠你了。然后有一天,地藏菩萨给你授灌顶水,他大概的意思是:我也很忙对吧?你们家周边的众生就靠你了,你要使他们成佛。这个是授灌顶水。你要成佛,地藏菩萨才给你授记。去面试的人,你自己当然要想入职才行,你要发这个大愿才行。所以,这看上去是一个简单的仪轨,但是你内心当中的愿力是否真正到达愿行合一,这是一个重要指标。如果没有愿行合一,说:唉呀,我这个水都喝得够多了,我喝了那么多净水,怎么一点效果都没有呢?那是因为没有愿行合一。

  佛法当中的仪轨它都有一个去向,就是用行为联系,甚至激发你蒙昧的内心,使你的内心能够把原来的没有萌发的能量激发起来,这个能量就是愿力。在愿力驱动的前提之下,你就能够做什么事情都得心应手。

  前天有朋友在这里喝茶,我跟他讲,我的个性是怎么样的,我说我是个腼腆的人。他说:“师父,你还是腼腆的?”他那个话的意思是说,你这人就是不要脸的意思。我说我是腼腆的——“你还腼腆?”我说我是懦弱的——“你还懦弱?你不要太强大!”我说我内心是阴暗的,他不相信。我的个性的底色确实是这三样。腼腆的、懦弱的、阴暗的,只不过是你们看到的是不要脸的、有点自信的、然后比较阳光的,那是因为修行的结果。我有一个非常冲突的个性,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从遗传上来讲,我妈妈是腼腆的、懦弱的个性,我父亲是典型的缺心眼的、喝大酒的男的。但是在我的心性上交汇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冲突。所以,在青春期我不知道如何让自己面对这两种冲突的力量的时候,我自己变得非常的焦灼,以至于在成长过程当中被压抑天性的时候,我有很大的心理的阴影。但是我在学佛过程当中慢慢地改变了,改变了以后显然是不一样。

  所以,我们的修行是要用我们的行为激发自己的内心,并且让内心变得有序表达。什么是愿力?愿力在很多人理解中是一种情绪,我要干什么,我就能干什么,我就能干成什么。不是,愿力不是口号,真正的愿力是你在你的情绪上装一个变压器,你知道你要成佛是一辈子的事,但是要慢慢来。今天不懈怠,明天不懈怠,自然就能成佛。它不是我要成佛,我今天马上就要成佛。

  所以,佛法的仪轨一定是有表现外在的行为通达到内心的激发这个潜能,它才能够真正表现出愿行合一的。在你身上慢慢表现出一种光彩,这种光彩就是你在改变,你的人性当中,你的生命当中散发出了光明。我很自信的一点,就是凡是我能够去交流的人当中,我努力地让他们感受到在我身上的佛法的光明。我想这也是大家要去努力的地方。但从哪里来,从仪轨当中来,不要轻视你在佛菩萨面前喝大悲水,这一点很重要,这个是第三十讲。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