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尊敬的大德法师、各位同参道友、各位善信居士:
大家吉祥!很荣幸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学佛的心得。今天我分享的题目是《如何利益众生》,所依经典是《佛说八大人觉经》。
说到利益众生,是佛弟子经常挂在嘴边的事“发菩提心、利益众生”。其实世间人也讲利益众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世间人的利益众生,和佛弟子的利益众生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都知道,世间人利益众生的心最恳切的就是父母对子女的利益,父母总想把最好的给子女,让子女走最光明的人生之路。
我在上学的时候,父母告诉我努力学习吧,现在辛苦点没事等考上好大学一切都安逸了;上了好大学,又告诉我等毕业找个好工作就自在了;找了工作又说等成家立业就幸福了。开始我老实的按部就班的去做。可是慢慢发现,在每个阶段都充满了种种烦恼,而且烦恼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并没有父母所说的一切安逸自在了。
我感觉我就像一头前面棍子上绑了一个胡萝卜的驴子,美味就在眼前,却永远也走不到。于是我停下脚步,去观察周围其他的人,发现不管有钱的没钱的有权的没权的有家庭的没家庭的,看似表面光鲜的,背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痛苦。
反观父母,他们也充满了痛苦。而如此充满烦恼的父母能给我们指引出真正幸福快的人生之路吗?世间人多以五欲的满足作为幸福快乐的标准和根本,而即使五欲自在就没烦恼了吗?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阴炽盛,人生八苦并没有因为五欲满足而消除。
这时我理解了,为什么释迦牟尼佛放着好好的王子不当,出家遭罪。因为他明了,世世代代的父母给子女指出的路走不通。于是我决定追随世尊的脚步,走另一条圣人指引的真正解脱烦恼痛苦究竟快乐的道路。幸运的是,学佛多年的父亲也早已看到世间的虚假,欣然同意了我出家的请求。当我跟朋友们说我要出家的时候,开始他们不理解,当我给他们解释我说的道理后,他们理解并支持了。当时组成了一个车队浩浩荡荡地送我去出家的寺院。我知道这条路没有选错。
然而,出家并不是剃了光头、穿上与众不同的衣服、常伴青灯木鱼,而是彻底扭转自己的错误思想,真正为己为人解脱生死烦恼。
今天要说的《八大人觉经》,仅仅三百余字,却将佛法的核心信仰诠释出来。所谓八大人觉,就是佛弟子要作解脱烦恼生死轮回并有能力广度众生的大力之人,要具备八种觉悟。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第一觉悟的无常、苦、空、无我,正是佛法入道初门,破除邪见的关键,佛弟子解脱知见的根本。我们众生无量烦恼生死轮回,就是因为知见思想的错误,不解无常,所以导致一系列与解脱背道而驰的业苦。
为什么我们从古至今,世世代代,都在错误的路上一条道走到黑,因为人们总是妄图在世间追求一个永恒的事物。永恒的生命、永恒的爱情、永恒的财富地位权力。然而,世间的一切无一例外都是无常,哪有一个永存不变的呢?坚固如山河大地也会地震崩坏,连太阳都有灭掉的一天。金钱地位不断的易主,人心变化,人身老死。拼命抓取,到最后没有一样能留住。
如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天下尽归其有,又想永享尊贵求不死药。然而正意气风发之时,暴毙于巡视途中,不但没有长生不老,最悲催的是,他最宠信的近臣、最喜爱的儿子、最得力的大臣,却因为夺权的阴谋秘不发丧,导致尸体发臭上面盖上咸鱼来遮味。那么浩大的秦皇陵,防腐措施做的那么好,放进去的却只是一具早已腐烂的臭肉。随后大秦王朝结束了短短十五年的历史。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怎不令人感慨。一个这么大力的皇帝,生命保持不住,权力地位保持不住,创立的基业保持不住,甚至连周围的人心都保不住。皇帝尚且如此,何况普通人?
因为世间一切都是种种因缘和合,任何事物都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独立的自性,所谓的事物不过是因缘和合下的一个暂存的状态,并非一个固定长存的独立体。因缘故空,无自性固空,所以空的本质,所以必然无常生灭。
譬如我眼前的桌子,我们认为这是一个独立的桌子,可是本没有桌子这么个独立的东西,是有四条腿和木板组合在一起的时候,这时候这个状态,我们起了个名字叫桌子。木板和木腿拆开不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哪有桌子可言。何止桌子,桌腿桌面也非实有,是木纤维和合而成,木纤维又由分子和合而成。所以你如此的观察分析,世间一切,大到宇宙山河,小到身上的细胞,哪个不是因缘假合,无有自性无常变坏的呢?我们相信这个桌子有坏的一天,却不愿承认我们所追求的事物注定有坏的一天,所以你越执着珍爱某物,它坏灭掉时候你越痛苦。因缘故空、无自性故空,所以一切诸法必然无常。
一切外物如此,那我是真实的吗?什么是我?我有两个含义,一是恒常不变义,二是能主宰义。我们在哪里能找到一个恒常不变能够主宰我的呢?
身体是我吗?我们的色身,也是四大假合的因缘空性之体,哪有真实?所以既会生老病死,我们也无法主宰。婴儿时的身体和老年时的身体截然不同,那婴儿时的身体是我,还是老年的身体是我?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我,死了的时候身体还是我吗?未生之前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如是思维,如此四大假合之身哪里有我?
我的思想总能主宰控制吧。不好意思,你的思想也是因缘和合的。虽然我们都在强调保持独立的思想人格。可我们想想,我们刚生下来什么都不懂,没任何分别,父母告诉你哪个能做哪个不能做,长大了老师告诉你哪个对哪个错,进入社会了社会的价值观周围人的价值观又灌输进来,种种思想混杂和合,才形成了你现在的思想,哪有一个是你自己独立的思想呢?在慈爱的家庭长大是一种性格,在严酷的家庭长大又是一种性格。都是不同因缘环境下和合的产物,哪里有独立的人格呢?不同环境造就不同的人,人的好坏会变化,好坏标准在变化。
所谓的80后00后,都是时代因缘的和合相;所谓80后思想个性00后思想个性,都是时代因缘和合赋予的相貌,人不过是个因缘的载体,哪有所谓80后的思想00后的思想呢?好比一张刻着古典音乐的cd唱片,和另一张刻着摇滚音乐的cd唱片,两张cd互相瞧不起,那不可笑吗?所以思想无非因缘和合的假象,哪有恒常真实的所谓“我”在呢?
不好意思,同样也是因缘和合的虚假产物。你的一切苦乐,没有一个是你自己凭空独立产生的。你与你贪爱的事物和合才有乐受,与厌恶的事物和合就有苦受。没有因缘的和合,不会产生任何觉受。所以人们追求的快乐感受,本质上就是建立在无常之苦上的,没有苦就不存在乐。饿了吃饭是快乐,因为有饿苦,但是吃饱的时候吃饭,再美味的食物也变成了腹胀之苦。所谓“饿了吃糠甜如蜜,饱了吃蜜蜜不香”。又比如男女情爱,没得到时有相思之苦,所以片刻的相聚刻骨铭心,可等得到了生活在一起了,相思苦没了,新鲜感也没了,激情褪去,慢慢在一起不再是乐反而成了无聊甚至束缚煎熬的事情,于是再移情别恋,又重复同样的过程。我们去仔细观察,世间所追求的一切快乐,哪样不是如此,无常变幻,终归于苦。正因为乐的本质就是无常,又怎么能求的一个永恒的乐?所以我们就像猴子一样捞着水中的月亮,乍捞出一捧水以为得到了月亮,而水漏尽后两手空空。猴子不但连手中的水都不能保持永远,就连它认为得到了的那个月亮都是虚假的。人也一样,自己以为在努力些再有能力些,就能得到什么抓住什么,实际最终必然一无所得,连那个自以为能得到的东西都是虚假的。
正是这不明无常苦空无我道理的无明之心,才是众生一切烦恼一切恶业的根本,以有所得的心,不断向外攀缘,不论是做善事还是恶事,实际都是与生灭的因缘相合,最后造的都是生灭的业力,最终得到的必然是生死轮回的烦恼苦果。唯有我们善思维观察,真正了知,一切生灭变异,虚伪无主,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便不再攀缘,不随生灭因缘,则离生死,而得本具的涅槃清净之大乐。
所以让众生明了这第一觉悟无常苦空无我的根本见地,究竟解脱生死烦恼,才是佛弟子利益众生的根本所在。众生只有依于这样的根本,才能解脱一切烦恼。而世间人利益众生,无非是满足于众生的五欲,那只是从一个坑出来再掉另一个坑里罢了。所以佛菩萨灵感满愿,是让众生在疾苦的情况下得到缓解安稳,然后有心力来学习解脱之理,修行解脱之道,而不是为了滋长你的贪心。
拿100块钱供佛就想换回一万块,佛菩萨会跟你干这个赔本的买卖吗?贪欲是永无止境的,而且是众苦之源,佛菩萨怎么会违背真理让你陷入生死苦海?
行菩萨道,若不安于苦空无常无我之理,又怎么能安住慈悲心平等度众生?修行无我,才能放下自己的感受,不畏人言,不被顺逆境界动摇,不失菩提心。又了知众生一切思想行为都是因缘造化,没有真实的好坏善恶,所以对怨亲善恶能够平等看待,不生喜好厌恶的分别。如此才能看到众生苦乐的真正因缘,并非仅仅满足五欲,而是引导至涅槃解脱,获得真正大乐。否则自己若不知道究竟解脱处,又如何度众生到彼岸,自度尚且不能,何况度人?
无常苦空无我的根本见地,才是佛弟子自我修行度众生的根本。《华严经》说“忘失菩提心,行诸善法,皆为魔业”。很多人把菩提心窄化为度众生的心。但菩提的意思是“觉”啊。“觉”就是这个解脱生死的根本之理,没有这个“觉”,哪有度众生可言?
所谓信仰信此、安心安此、因果因此、依教依此,如果不是依于这个根本,所谓的利益众生,与世间善法没有什么区别。如果没有这样的知见为基础,那就是忘失菩提,那就只是打着佛教名号的世俗法,信佛人也如同世间人一样贪嗔痴,甚至以信仰的名义把贪嗔痴发挥到极至。学到的佛理可能成为放逸的借口。有人想吃肉了,说某个咒念了就能把众生超度了吃肉就没问题了,你咋不让别人把你吃了念咒给你超度呢?
明明贪求名闻利养以世俗法跟别人攀缘,却以恒顺众生来心安理得。或以密意密法的借口,掩盖自己的过失,乃至骗财骗色。如今网上任何一条关于佛教的新闻,后面的评论大多都是负面评价,这还不令我们反省吗?
每一个学佛人扪心自问,从初学佛到现在,道心是坚固了,还是退失了?贪嗔痴烦恼习气是消除了,还是增加或者转移了?道风更清正了,还是更世俗圆滑了?有没有给周围人起到道德榜样的作用?让人看到佛教存在的价值和佛法比世间法优越之处?
如今佛教看似繁荣,实则危机重重。究其根本,就是不依止佛教不同于世俗法及外道法的无常苦空无我的根本知见。所以这部被称为遗教三经之一《八大人觉经》佛在开头就殷勤教导“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末后又再强调“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所以,为佛弟子要认真思维佛陀的教诲,观察自己的修行是不是依于解脱根本而修。
儒家说:君子日三省吾身。作为佛弟子,我们应该也对自己常发灵魂三问:我是谁?我要得到什么?我在干什么?希望每个人面对这直击灵魂的拷问时,都是能基于这个真正解脱知见,并毫不违心的坦然回答:我是佛弟子!我要到解脱究竟彼岸!我在做着真正趋向解脱利益众生的佛子之行!
阿弥陀佛!感恩大家!
2019年11月7日于浙江省佛学院太虚大讲堂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灵隐寺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第三觉
做为佛门弟子,应当精勤奋进,不分白天黑夜,怀着一颗至诚之心,诵念使人摆脱愚痴、走上觉悟之路的八种大智慧。第一种智慧:觉悟到世间万物都不是永恒长存的,人们赖以生存的国土也是危在旦夕,地水火风所构成的物质,从真理的角度看,也不过是苦的根源,全为虚妄;色、受、想、行、识这五种遮盖人们智慧的阴霾,是没有一个真正恒常不变的
我很欢喜把这一本佛教入世应用的圣经——《佛说八大人觉经》,介绍给诸位大众。在讲说本经之前,我先对本经做一个概述。我想用十次讲话的时间,讲完此经,本经名八大人觉,每一觉悟,作为我一次讲话的课题,正宗分有八大人觉,就要讲八次。本经的经题、译者、序分,我在概述里讲,作为第一讲,经文最后的流通分是总结,也作为一讲,前后加起来共
我曾在报纸上看过一句话,『闲人无乐趣,忙人无是非。』大意是说:一个吃饱饭没事做的人,一定不快乐,日子过得毫无意义。不过,现在这个社会,又有谁会是闲人呢?每个人每天总是匆匆忙忙,一副忙碌状,而他们忙得快乐吗?我看不尽然吧!他们每天放著正事不做,却忙著应酬、打麻将、观光旅游。我想,这种忙一定会使他们在饱乐之后,感到疲倦与空虚。
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解
一、前言 在众多佛经中,《般若心经》与《佛说八大人觉经》是两部很简短又很重要的经典,前者对空慧的了悟与修持极为重要,后者对大乘修行人由出离心、发菩提心直到行菩萨道证菩提,本经都提供重要的开示。因此本人认为大乘修行人都要仔细研读《佛说八大人觉经》,甚至要经常背诵。
《佛说八大人觉经》全文完整注音版。
《八大人觉经》上有句话说:“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为什么叫“生死疲劳”呢?就是说生了又死,死了又生,不断地轮回,没完没了。就好像蒙着眼睛拉磨的驴,无意义地在那里绕圈,绕着那个磨,来回这么转,一圈又一圈,一圈又一圈,真的很苦,很没意思。
我们这次,大家有很殊胜的因缘,由于净土梵音的启请,大家能够暂时的放下人世的尘劳,来共同学习八大人觉经。在讲述本经之前,我想简单地说明研究本经的目的。从总相来说,佛教的修行它是一个宗教,宗教和我们一般的世俗的技术最大的差别,就是它能够对我们的生命产生一种改造的功能,这个生命的改造,简单的说,就是破除我们的邪执,使令我们离
八大人觉经 题解 《八大人觉经》,通题后汉沙门安世高译。历代均入藏。版本较多,但除若干文字有微小差别外,差异并不大。本经文以日本《大正藏》本为底本,并参校江北刻经处版本。 安世高,本名安清
这部经典的标题为《佛说八大人觉经》。『佛』为『佛陀』的简称,佛的中文意思为觉者,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智者。本经中的『佛』,本是诸佛名号的统称,此处专指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释迦』是姓,意为『能仁』;『牟尼』为名,意为『寂默』。『说』即讲话的意
这是《八大人觉经》开头的一段经文。这部经的内容,主要是佛陀教示修学佛道者,应觉知思惟的八种教法。「世间无常,国土危脆」,是佛教的宇宙观;「四大苦空,五蕴无我」,是佛教的人生观。两者合起来,即整个佛教的世界观。我们所赖以生存的世界称「世间」,世间是时间和空间所和合的世界,是变化无常、没有长久固定的形态
这部经典的标题为《佛说八大人觉经》。『佛』为『佛陀』的简称,佛的中文意思为觉者,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智者。本经中的『佛』,本是诸佛名号的统称,此处专指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释迦』是姓,意为『能仁』;『牟尼』为名,意为『寂默』。『说』即讲话的意
《佛说八大人觉经》是佛陀为了开启众生成就无上圆满正觉而特别讲说的八种证道方法。以使众生通过闻、思、修三种过程,不断地修学自觉、觉他的菩萨行,达到觉行圆满的时候,自然成就『大人觉』。与佛陀讲说其他经典一样,《八大人觉经》也有一个讲说因缘:佛陀一次在向弟子讲经时,持戒第一的阿那律尊者向佛陀请教佛弟子如何修菩萨行。佛陀于是为
《八大人觉经》的讲解到此告一段落了。大家回去多点诵念,多点思维其义,经文内容能够引导你走向正道。而且《八大人觉经》把修行的次第与方法说得很清楚了。大家要记住:经常思维经文的含义,这样的话,你的烦恼也会少很多,这真的是转化自己烦恼的一个好方法。
谈到利益众生,我们会马上想到,他人生病,我们能照顾;他人没有吃穿我们能够给予;生活中遇到困难,我们能伸手援助,帮忙度过难关。这是利益他人,利益众生。但是这种利益只是暂时的,只是暂时减轻痛苦,并不能究竟令他人离苦。虽然是暂时的帮助,如同雪中送炭,这很重要,也很有必要。如果能够究竟的令一切众生离苦,得到幸福和快乐,才是真
很多人就算不学佛,也都知道《般若心经》,可能也会认定,《心经》是字数最少的佛经。但事实上,在三藏典籍中,另有一些经论,字数同样不多,甚至有些比《心经》还要少。另外还有一些佛经,字数虽比《心经》稍多,但文字更简易明了,相对而言《心经》反而核心名相太多,不易被普通人领会。今天介绍一部简短佛经《八大人觉经》,希望大家能有一定的收获。
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因为心多贪欲,也因造成了人生种种的业,这些业就像一条绳子一样,把我们牢牢的绑住,困在六道当中,很难解脱。人的善与恶是平行的。在造福的过程中,也会无意中造业,所以常是苦乐参半,设若善业强盛,就可以上升天道;由于在天道中完全是在享受福报,没有机会可以再修行,也就没机会再造福
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对于修学来说非常不利,外面的境缘诱惑的力量太大太大了,说实在话,如果没有深厚善根,怎么能够抵得过诱惑? 诱惑是什么?魔。《八大人觉经》给我们讲的四类魔事。 第一类是五阴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经恶缘。菩萨布施,等念冤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这一段提示我们:佛弟子应觉知贫苦多怨的无益,而从等念怨亲的布施中,积极而且正确地改造我们的前途。 世间人大多喜欢追求
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又称《首楞严经》、《大佛顶经》。唐般刺密帝译。十卷。
于它论述了瑜伽师修行时所由。经历的十七个阶段(十七地),所以也叫作《十七地论》。关于本经的作者,西藏流传着这么一个神话传说无著为了能正确了解佛法的意义,希望能见到弥勒。他在鸡足山的一个岩洞中勒修弥勒法三年,但没有任何效果。
传说六祖慧能本来是岭南一个樵夫,因为卖柴,在大街上听到一户人家念《金刚经》,在心灵上产生了领悟,于是开始修行佛法。慧能修行过程中取得那个诵经人的资助,于是到黄梅县东禅寺参见五祖。他见五祖时,两人的对话使五祖认为慧能此时显然已开了智慧
《维摩诘经》是佛教大乘的瑰宝,和其他更具盛名的佛经相比,本经没有像《心经》一样超广泛地为众口所诵念,也不像《法华经》是佛陀生命前夕最后盛开的一朵涅槃花,更不像《华严经》、《楞严经》这样的经典比较独成体系、完满自足。尽管如此,却没有一部佛经像
在佛教中,只有释迦牟尼佛的言论才被称为“经”,但在中国佛教历史上,有一部由中国僧人所辑录的被称为“经”的著作,这便是由禅宗六祖慧能口述、弟子法海整理而成的《六祖坛经》。《六祖坛经》是由弟子法海整理六祖讲经内容而成,是中国禅宗的根本经典之一,也是
三藏经典中,有字数最少的一本经。它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心经》共268字。正文260字,题目8字。这268字,把佛教的要义,把宇宙人生的真理讲得极为透彻。《心经》是打开佛法大门的钥匙,是我们学习佛法的纲领,也是我们观照宇宙人生的大智慧。
法华信仰在艺术上的表现,一开始就多种多样。早在《法华经》译为汉文以前,山东省滕县在东汉初期已经出现《譬喻品》中的“三车喻”——羊车比喻声闻乘,鹿车比喻缘觉乘,牛车比喻菩萨乘。这可能是依据民间口头传说而来的。此外,成都万佛寺出土的一件南朝刘宋元
《涅槃经》卷七《如来性品》说:“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如是我义从本已来,常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众生不能得见。”又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以是性故,断无量亿诸烦恼结,即得成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众生虽有佛性,要因持戒
净土宗必读经典之一,既是“净土五经一论”中的一经,也是与《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合称“净土三经”的一经。净土宗的大部分修行方法均可在该经中找到理论依据,可谓是净土宗修法的最佳导航,也是究竟方便兼而有之难得的法门。
首先,六祖慧能是因为《金刚经》入佛门,又因为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而大彻大悟,成为禅宗的六祖。其次,六祖慧能的禅法依据的就是般若法门,提出禅门修行的三大纲领。“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