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休诊的救度(三)

道证法师 | 作者:道证法师 [投稿]

第七章·持名功夫之深浅,看各人对佛号的体认

  念佛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持名善根福德同佛

  我们曾经讲过很多次,持名深浅,看各人对这一句佛号的体认。佛的能力是连等觉菩萨都不能知道一根毫毛,所以我们对于佛的能力和功德的真实状况,是不能充分了解,这只有佛和佛能够究尽。但是,我们可以用信心,对于佛的能力能够信得过的人,他对于名号的体认就深。真正相信念一句佛号就是『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的人,他的信心就够,持名的愿和实行也会强。

  就像一个很崇拜爸爸,又对爸爸的能力很相信的小孩子,他叫起爸爸的名字一定是很威风啊,一叫爸爸就安心了。因为他知道一叫爸爸,爸爸来就是全力以赴,所以叫爸爸,爸爸的能力就会等于他的能力,因为爸爸来给他撑腰嘛。爸爸的财产就是他的财产,这种孩子打一通电话给爸爸,叫一声爸爸就一切成办了。这样的孩子在他心目中,一句爸爸当然就是无价之宝了,就是一切了!

  真的深信念佛是『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的人,你想他怎么肯把佛丢掉去搞别的嘛。您想,他怎么肯把念头拿去打别的妄想呢?所以,真的肯定念佛价值人,自然只要念佛,才不愿意要别的,不愿意乱想了。我们想,一个真正知道金刚钻价值的人,怎么会不捡金刚钻,去捡什么垃圾嘛!

  请大家注意,大家不要以为自己已经听说,已经知道念佛就是『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了,其实对娑婆的小事呀、小名小利都很在乎的人,就是还不肯定这句话,还不肯定念佛的价值,听说是听说了,信是还没有信哪。真正相信念佛是『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的人,他的信心深,自然会肯念,念出来力量自然就大,可以全佛全心,一了百了。以这样深的信愿来持名,功夫就深,真正能够体认持一句阿弥陀佛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的人,体认就是深,他一持名,功德力量就大,可以大到和佛一样大。能够相信蕅祖所说『持名善根福德同佛』的人,以这种深信的信念来念佛,自然心就不会乱,这持名的功夫就深。

  同样是念佛,对佛力不能深信、不了解,而且又对自己的善根有怀疑的人,总是觉得念佛不会多有用啊,还是要自己背很多债务啊,还是要自己再去怎样怎样才行啊!这,就好像不识货的人,纵使送给他钻石,他也不敢、也不能换来高价,顶多是去和人换一颗糖果,吃吃就算了。这样的体认,持名的力量就非常的薄弱。没有信心的持名,力量薄弱,当然就降伏不了妄念,心当然就乱。所以夏老居士为我们说明了修学的次第,他说『理明』才能够『信深』,『信深』才会『愿切』,『愿切』才会『行专』。否则道理不明,常常就盲修瞎练,信不深、愿不切,行也不专,心随时都乱糟糟的,忽然间断气了,还是乱糟糟的。

  同样一念心,可以选择享受业障,也可以选择享受佛力

  一位童子说:『各位,你们还看不出来吗?大业障是阿弥陀佛把她背走了?小业障,师父现在还自己在享用啊。』

  请问『大业障』和『小业障』的定义各是什么?事相上看起来好像是:有些佛背,有些又要自己负责。那么大家知道哪些是佛背?哪些是自己要负责的呢?其实就像搭飞机出国,我们自己只要带护照、签证和机票就好了,其它,人连行李都可以让飞机载。往生西方也一样,我们只要带信、愿、行就够了。有信、愿、行的时候,一切都是佛背,自己根本不需要背;是没有信、愿、行的时候,才很冤枉地要自己背什么小业障。这位童子说末学还有小业障留着在享用,其实同样一念心,可以选择享受业障,也可以选择享受佛力。末学推测令兄的状况也是这样,当他提起信、愿、行的时候就是佛背负业障,所以他看起来很好;当失去信、愿、行的时候,业障就得自己背。

  凡夫要如何契入空性呢?念阿弥陀佛就是一个胜炒方便

  一位童子说:『师父就是说,其实帮众生背业,就是告诉你业性本空。』

  业性虽然本空,但是凡夫要如何契入空性呢?念阿弥陀佛就是一个胜妙方便,阿弥陀佛本身就是空性啊,而且是空有不二。我们念佛时专心在当下一个字,万缘自然都空掉了,而佛号又历历分明。由念佛当下就可以体会『即空即假即中』,由念佛的方便才能契入空性啊,否则凡夫怎么样都是执著有呀,才空不了呢!

  一位童子说:『刚才我听各位学长说佛性、空性,可是问题是,事相上当你在受苦的时候,我觉得理、事不能圆融。』

  我们如果认为『理』和『事』不能圆融,蕅祖就会问我们说:『佛法岂有二致耶?』『二致』就是不一致,不一嘛就是二啦,意思是佛法是不二法门,哪里会有二致,理、事不一致呢?这就是说,『理』和『事』并不是两回事,也并不是理和事一定要分开,要解一直说:『全理成事,全事即理。』显然是圆融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理、事不圆融呢?是因为凡夫根本就不讲理嘛!做事也不如理地做,修行也不如理地修。所以老和尚感叹说我们是『番仔』(台语),他都和『番仔』讲『番仔话一(台语),到番邦要讲番邦人士的话啊。

  比如,我们都已经听了自性的道理啊,也听了我相是虚妄的,小水泡是虚妄的,也知道说应该要信自性啊,去掉我执啊。可是等一下去上班,还不是很计较:『都是我在做工作,他们都在摸鱼耶!』这种心念,就是不讲理呀,在加强我执,不讲理,和佛抬杠嘛!又比如说:『我很有压力啦!』『我很发心精进,别人都是很懒惰啦!』这也是在加强我执,不讲理嘛。我们都明知道犯错不好啊,犯戒不好,可是还是又要犯啊,这就是不讲理呀。都知道傲慢不好啊,可是等一下还是骄慢心又会起来啊,这就是不讲理呀。所以,并不是理、事不可以圆融,是我们自己不讲理,明知也故犯,要朝着不合理那个方向去做啊,才会变成理和事不一致。其实在佛菩萨讲理、如理的人来看,理和事从来都是一致的,始终是一致的,『全理成事,全事即理。』这位童子说,大家都说业性本空,但『理』、『事』根本不能圆融。事实上,还在作梦当中的人,根本不知道梦是空,梦是假。就算梦本来就是空的,可是当梦到被人追杀,还是吓出一身冷汗,梦中总是不知梦,如果真的知道是梦,就算觉醒了。大家口说业性本空,可是面对境界的时候可一点儿都不空哦,又是说压力啦,这也压力、那也压力啦,又是很『郁卒』啦,又是吓呆了啦,又是慌慌张张、手忙脚乱啦。这就是梵网经菩萨戒所讲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我们嘴里虽然会说空的道理,可是实行起来的时候,却还是执著有。

  以我们这样根本没有悟到空性、没有证入空性的境界,假如去造业,受苦的时候保证绝对空不了的。就像我们现在说梦是空的、是假的,这大家都会说、都知道,可是等一下睡着了,又是作梦,把梦境当真,又迷掉了。平时都这样迷糊,临终的时候岂不是更迷糊吗?假如不依靠觉醒的佛来叫我们,来接引我们,自己有办法干什么呢?大家打佛一的时候,秤一秤自己的状况,就知道自力有几两重了,靠得住吗?

  带业往生

  一位莲友问:『师父为什么要叫我们老老实实作功课?为什么师父要大家把阿弥陀经要解念四十九遍?就是要大家熟读,跟着经典走。而且无量寿经也写过可以带业往生,对不对?』这位学长说『跟着经典走』是很对的态度。但是,请学长们注意,无量寿经现存的五种原译本都没有写过『带业往生』这个句子。然而,『带业往生』的道理是绝对正确的。我们讲『带业往生』,是依经典的义理,不是依它的语言,也就是遵照佛所交代的,『依义不依语』,大藏经当中表达『带业往生』这个含意的经典,有百干部以上,可以说是千经万论,处处指归,也不只有无量寿经上讲这个意思。假如要从文字上来讲,那么无量寿经上是没有写过『带业往生』这个词句。

  对不起,为什么末学要讲这一点呢?是因为几年前,佛教界有一个大争论,美国有一派人,他们说他们查遍大藏经,并没有『带业往生』这个词句,所以就否定了带业能够往生。他们说必须要消业才能往生,因为这个说法会断了很多众生往生的信心,没有信就不能往生,所以等于断了很多众生的法身慧命。佛指示我们『依义不依语』。『带业往生』是历代的祖师综合了长篇的佛经里面的义理,简单扼要地来劝导众生的话,它是符合佛意而千真万确的,可是经上没有这个文字,没有这个词句。假如我们说经上有写这一句,那么人家去查,找不到,会以为我们讲错了,或是误以为是我们自己编的。

  其实『带业往生』的义理,并没有错。无量寿经有二段是讲到三辈往生,上辈、中辈、下辈各人所带的业不同,然而都能够往生,这讲的明明就是『带业往生』,只是没有直接用这个词句罢了。十六观经讲九品往生,也是讲九品的人往生不一样的状况,从上品上到五逆十恶下品下,各人所带的业不同,但是都能够往生,这义理上也是『带业往生』的意思,只是没有直接用这个词句。这是末学要补充说明的。

  接师父电话很紧张

  一位童子说:『刚刚接到师父的电话,然后,很紧张的情况之下,又很兴奋又很高兴,该问的问题就……。』

  阿弥陀佛,对不起,大概师父是黑脸的张飞,所以接到电话就紧张。希望大家临命终时,不要再这样紧张啦!

  首先要提起信愿念佛,无论如何都得安得住,平常时时就要这样练。像上次有位童子受伤,末学很狠心地不但要她忍痛把脚本讲完,而且还要她头顶提起深吸气站好,来拜佛。在为她换药时也提醒她:

  『我不只希望你的脚好,是希望无论脚怎样,你都能够安得住信愿念佛,极乐就是你的了,就在这样一念间。』

  大家要明白,六道轮回中我们随时都会有身体的,不必怕没身体了,要想没身体也不可能耶!所以,不必罣碍会没有『脚』。要是下辈子投胎做蜈蚣啊,那脚才多呢,一次要买廿四双鞋,光穿鞋就要穿老半天。

  总结:阿弥陀佛到底能不能够替我背行李?

  佛法和外道不同的地方,外道是心外求法,而佛法重点就是万法唯心造,由一念造出十法界,佛和众生都是唯心所现,就像梦中一切世界、人、物,都是自己的心所变现的。而我们大家好像常常把阿弥陀佛或是释迦佛,想成是我以外的另外一个人,在讨论他们到底能不能够替我背行李。有人说能背,那就交给他背吧!有人认为不能背,那就自己辛苦,自己慢慢去背吧!有人认为大行李佛能够背,小行李要自己背,这可能是像搭火车,不敢把手提包放在车子上,总觉得人是可以坐车啊,可是行李还是要自己背在肩膀上比较安全啦。

  这些思想问题出在总觉得佛是我以外的另外一种存在,甚至是心外的一种存在呢。大家还是照老习惯,只承认小水泡是自我,不敢承认大海才是我,顶多只觉得佛是个大一点儿的水泡而已,所以帮不了我这个小水泡的忙啊;佛是大一点的水泡,所以不能背负我这个小水泡的业呀。这也就是还没有相信『五重玄义』里面讲的『信自』,还没有承认、还没有相信『心包太虚』,佛根本不在自心之外,佛不离当下这一念心。

  虽然,每个礼拜六有来听一下佛法,比起整个礼拜的时间,礼拜六的课真的只是听一下而已。而且常常只是零零散散捡几个比较喜欢的句子回去,很少真的用心把佛的知见接受下来,用来修改自己原来的知见。所以常常学佛很多年,其实日常生活所用的仍然是自己还没有学佛以前的老思想、老观念,平常起作用的还是世俗的老习气、老毛病,这样学佛就等于没有学了。

  要怎么体会自性呢?——念佛就是一念回心,回到自性

  讲到自性常常我们很难体会,因为一般来讲,我们都只承认小水泡是我,把整个大海都抛弃了。那么要怎么体会自性呢?我们可以先从睡觉作梦来体会。作梦的时候有一个梦中的我、睡觉的我,大概大家都有经验,当我们挂念几点钟要起床的时候,常常到时候自己就会醒来,或者是到时候就会听到闹钟,显然在睡梦的时候,还有一个不睡的我,也就是一个醒觉的我。念佛,佛就是觉啊!念佛就是叫醒自己,离开梦境,回到醒觉的我,也就是一念回心,回到自性。阿弥陀佛就是觉醒的我,就是我的本觉。相信有觉醒的我,相信有觉醒的世界,就愿意醒来,这就是信愿念佛。我们等于是在梦中念阿弥陀佛,当一觉真正醒过来,梦中的业障当然全被这个觉醒赶走了,再长的梦、再多的业障,都是一觉醒就消失了,这就叫作业障被阿弥陀佛背走了。假如不是念佛,念佛就是念觉呀,假如不是念佛醒过来,必定会一直作梦作下去,很冤枉在梦中受苦啊。假如不相信有觉醒的我,不相信有觉醒的世界,当然就会贪恋梦境,当然不愿意醒来,梦个没完,漫漫长夜,一场又一场的恶梦,梦中真的会吓出冷汗。对梦中人来讲,当然梦中的业障非常的真实而令人苦恼啊!可是对觉醒的人来讲,当然知道梦中的业障是空的,梦中的一切人物根本从来就没有真正出生过,哪来真正的死亡消灭呢?觉醒的人也知道,只要把梦中人叫醒,一切就解决了。有的人一叫就醒过来,当然梦境就消失了,梦中的业障可以说被这觉醒的叫声背走了。但是,有些人睡得很沉,他很贪恋梦境,很难叫醒,这种人还要梦很久,就还要被梦境障住,障很久。

  末学是提醒大家思惟—五逆十恶的凡夫,所以能够往生不退,他靠的是什么?要真的弄明白靠的是什么,才能进一步肯定往生是仗佛慈力,不是靠众生自家的本事啊!讲这些目的是要让大家领受『弥陀之大愿』、『持名之奇勋』,领受他力的救度,感谢佛恩,而真正起信,这样才有真正的行啊!

  修行和学习心态的问题

  诸位极乐童子:阿弥陀佛,有一个笑话说:有一次,画家毕加索跟他的朋友说,他很想把某一幅画上那个人的鼻子改一改。他的朋友就说:『那你就改啊!』毕加索就说:『问题是我找不到他的鼻子啊!不知道鼻子在哪里呀!我们常常说要修行,修行就是要修改行为啊!如果不知道是哪里有错,就不知道该改什么,也不知道怎么改。不知道要修什么,就变成盲修瞎练啦!所以末学不得已要把大家原来的问题录出来,提醒大家。这样的作法是对法不对人、对事不对人。是要让大家明白应该要修改什么,并不是末学故意要找大家麻烦。事实上,以末学这种身体的条件,哪里有空,晚上不睡觉,在那儿录音,找大家的麻烦呢?我们再三说过,每个孩子都是阿弥陀佛疼爱的孩子,都要平安回极乐世界。如果没有搭上极乐的电梯,就是末学没有把电梯的位置图说清楚。如果半途迷路,而末学却不讲,任大家去迷路,那就对不起大家,对不起阿弥陀佛啰!

  我们常说:『往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好像大家都知道信愿了,而问题是在生活考验中,常常不知道自己所选的并不是愿生极乐啊!并不是取自心净,而且自己的观念也不是信佛。也就是说,虽然知道要有信愿,而所做的恰好是没信愿的事。但是自己当时没有发现啦!

  我们在这里指出来,只不过是要童子们明白了,频道调一调,苟一念回心,这样而已。苟一念回心,那就太好啦!『决定得生白心本具极乐。』

  大家可以比较以前的录像带,就知道自己有没有进步。有一件很可喜的事:以前很多位童子都有习惯动作,一紧张就赶快抓抓头发,坐的时候弯腰驼背,下巴又抬起来,也有人上课没有五分钟就要喝三次水。而现在,大多数的童子都改掉了,都安定很多了。心恭敬的时候,自然就庄严了。以前刚刚开始,合掌会参差不齐,现在可以说大多能够摄心合得很好了!这就是大家观照力、心力都提升了。

  一位童子说:『大家自己想一想,确实真要来学习要解,又志愿要建立信愿往生,又志愿要成蕅祖去利益众生,就真的发大心来学习。』

  请诸位菩萨特别注意,这前半段讲的是对的,有志愿要建立信愿往生,那就发心好好地学习要解。下一段说:有志要成为蕅祖,去利益众生,这当然是很好,可是要特别谨慎,如果是想要留在娑婆世界做蕅祖,而不想往生西方,那可大有问题啰!那还是生死边事啊!

  要学作蕅祖,要学到像蕅祖,面西而坐,自在往生。如果只是学了几旬:『此非善问!』这样卖弄卖弄,是没有什么意思的啊!心念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如果读了要解,又增加我执,以为我可以在这里作蕅祖了,那又是反方向的迥向了。又是『狂憨神』抬,抬不退,以为伊是蕅益大师(台语)。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