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始于口
常照法师
《涅槃经》:“一切肉者悉断,及自死者,自死犹断,何况不自死者。”在《涅槃经》,佛陀交代弟子:一切肉类都应该断,不可以吃,那怕是自己死的了,自己死的都不该吃,何况不是自己死的,更不应该杀来吃。
《文殊师利问经》:“若为己杀不得潼,若肉如材木,已自腐烂,欲食得食。”经中,佛陀说明,如果是为自己杀的,那就不能吃,如果那些肉腐烂得像腐烂的木材那才可以吃。
《涅槃经》四相品,迦叶又请问佛陀:“世尊,为什么如来不允许吃肉?”世尊回答说:“善男子,吃肉的人,断了大悲种子。”
《楞伽经》:“大慧!那些常吃肉的罗刹恶鬼,听我开示,尚且能发慈悲心,不再吃肉。何况我的弟子,想修行善法,应当断除吃肉。如果吃肉,应当知道,这是和众生结大仇,也断了成佛的种子!如果我的弟子,听我的开示,不用心去观察,还是吃肉的话,那种人就是旃陀罗(印度四种阶级中最下贱一种--恶人屠夫),不是我的弟子,我是他的老师……他们那些愚蠢的人,吃肉会得报应的。所以大慧!我所有弟子们,求出世得到解脱究竟乐,所以不应该吃肉。”
“因此,大慧!菩萨为了护持众生,使众生有信心,一切肉类都不应该吃。为什么呢?因为世间人、佛弟子吃肉,就会毁谤三宝,他们会说,在佛法中,哪里才有真的修行人?……吃众生肉的人,就好比罗刹。破坏佛法,断绝佛种,都是那些吃肉者的罪过,作为我的弟子,为了护持正法,不使恶人毁谤三宝,连想吃肉的念头都不该有,怎么可以吃呢?”
《涅槃经》四相品:“迦叶!我从今日起,制定所有弟子,不得吃一切肉。”
《大涅槃经》四相品,佛陀说:“善男子,从今日始不允许声闻第子吃肉,如果受施主供养时,应该观想这些食物好像亲生子的肉。”那时迦叶又向佛陀请问:“世尊!诸位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他们依众生供养活命,如果乞食食,得到杂类之肉,要怎样才可以吃?怎样吃才符合清净法呢?”
佛陀对迦叶说:“应当用清水洗乾净,要把肉分开丢掉,然后才可以吃。如果盛饭的钵盂被肉所污染,但能使食器无腥味,就允许食用而不会有罪过的。如果乞食时,到食物中有很多肉的话,就不应该吃,吃了的话,就会有罪过的。现在提倡断肉的制度,如果详细说明,再怎么说也说不尽。因为涅槃的时间到了,所以只有简单说明。”
《法苑珠林》九十三:“佛陀告诉天、人、龙、鬼、神等……:我於无量劫以来,曾经舍头目髓脑,有时在饥荒的时后,变现大肉身,布施那些饥饿的人(佛陀曾经变现大鱼,解救饥饿的人,这是佛陀的大愿,凡是吃这只大鱼的人,后来皆为佛陀所渡!)……那有可能教众生吃肉呢?我既然入涅槃,以后即会有恶比丘,补我的位置,想作天人师,开示引导众生,使他们得成正果。哪有天人师,口吃众生肉的呢?我最初成道的时后,离开毗尼中,吃三种净肉,那些肉并非四生(众生)之肉,是禅定之肉(佛陀示现之身,并非血肉,筋脉所成,而是法身,而提婆达多出佛身血,也是示现的。)是不可思议的肉,不是你们所能了解的,为何毁谤我的教法(说佛陀吃三净肉,佛陀允许弟子吃三净肉)。我在《涅槃经》、《楞伽经》中制定,一切生命杂肉都应断,不允许持戒的人吃众生的肉。如果有恶比丘,误导众生,说戒律中允许吃鱼肉,允许穿蚕衣的话,这就是魔所说。我成道以来,以至涅槃,只穿粗布衣,穿白布做的三衣,从来没有穿过丝制品,为什么要毁谤我呢?”
所以在佛经中,佛陀既然一而再,再而三强调众生肉不可吃,否则他不承认你是他的弟子。此外,吃腥荤者,不可以口诵经文!在《五辛报应经》中,佛陀曾经制定七众弟子,如果吃肉及五辛之物,是不可以诵经。佛说: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以及在家优婆塞,优婆夷等众佛弟子,不可以吃肉类荤食之物,以及葱,茖葱,蒜,兴渠(wasabi),薤等五种辛味之蔬菜,否则,那是有罪过的。不过当生病的时候,是可以开缘,开缘就是破例方便时用,意思是说当医生开药方,必须用酒和药不可,那你可以向佛菩萨表明白,自己业障深重,医生开药方必须要酒和用,以惭愧心向三宝说明白后,才可以食用。
不过食用荤食之物,必须离开寺庙,暂时住在白衣家,等病养好,经过四十九天,用香汤(密宗洗身法--用三十二种香药水洗身)洗浴,依现时可以用檀香皂,将身子洗净,然后才允许读诵经典,那就不会有罪过。”
在隋朝大业年间,雍州长安县,有个赵文若,他死后七天又活过来,当他活过来的时后,曾经告诉家人,说他死的时候,有人带他去见阎王,当时阎王问他:“你生前都作那些功德福业?”
文若说:“我生前都持诵金刚经。”阎王赞叹说:“持诵《金刚经》的福报最殊胜,但你堕落地狱,是来接受该有的果报。“於是阎王命令狱卒带文若看一墙壁孔,当文若的头穿过洞口时,有人将文若的头捉住,使他痛苦不已。那时,文若看见墙外的镬汤大地狱,狱卒跟他说:“那是你应受的罪报。“当时,有很多的猪羊鸡鸭鱼,来向文若索命,文若说:“我又没吃你们,为什么向我索命呢?”
於是那些畜生一一说出在某年某月某日,文若和那些人一起吃过他们。文若听后,毛骨悚然,哑口无言。心想,一生中只知道念佛诵经,不知道吃众生肉的罪过那么大,他后悔造了那么多罪业。当文若了解一生中吃那么多畜生的肉是有罪过的,他很忏悔,所以恳求那些畜生原谅,如果活著回阳间,一定诵经回向。
事后,狱卒再带文若到阎王面前,文若向阎王说明已经见过自己应受之罪,并向阎王求赦罪。於是阎王拿一碗铁钉命令文若吃,并且用五只大铁钉,钉文若的头和脚,而后释放他回阳世人间。文若醒后,向家人说明经过。不过,从此以后,他常头手疼痛,医生没办法医治,以他每天精进持诵金刚经回向。并劝人如果没有素食不要诵经。后来痛证慢慢痊隆。(取自《法苑珠林》九十四)
《三世因果录》内说明:今世吐血为何因,前世吃肉念佛经。
各位大德,话说到此,你可明白为什么吃肉不可诵经?因为吃肉的人,口中所吐的是秽气,而佛经是三世诸佛所尊重的法宝,诵经时,口沫横飞,一口一口秽气往佛经喷,护法圣众看了都会生气,所以吃肉诵经罪过大。
如果你有心研究经论,而环境上尚无法吃素,那么只好先读,但不要诵,同样可以体解佛法大意。话说回来,你很想颂经得到殊胜功德,以功德回向消业障,或回向债主,那么你只有勉为其难,彻底素食,功德无量。
再者,持斋素食者可否吃蛋?关於持戒素食,到底能不能吃蛋,目前天道信徒,很多吃素食,但是他们多数吃蛋,因为不明白鸡蛋也是有生命的,能孵出小鸡。虽然没有经过母鸡孵化,只要在烘箱内,加到适当的温度,也能孵出小鸡。所以严格说来,吃蛋,也等於杀生。在经藏中,有一生中好吃鸡蛋,命终堕落地狱受报之记载:
《法苑珠林》第九十四:南北朝时代,北周第二代黄帝——周武帝,名宇文邕,喜欢吃鸡蛋,一餐要吃好几枚。有一监厨官,他时常和武帝一起吃饭,武帝死后,传位至第四黄帝--静帝,后来丞相杨坚篡位,称为文帝,国号隋,也就是隋文帝。武帝时代的监厨官,他也常和文帝一起吃饭,可是开国不久后,监厨官突然暴死,不过他死了三日后又醒过来,当他醒过来时说他自己被带入地狱,看到武帝和阎罗王。当时阎罗王问监厨官:你为武帝作饭菜,一天煮几粒白团(鸡蛋)?监厨官具实报告:不记得数目。阎罗王说:既然不记得,向武帝逼迫就知道。那时后,监厨官忽然看见庭前有铁钉板和数十名狱卒,都是牛面人身,那些牛头狱卒,把武帝拉到铁钉板边,将武帝推倒卧在铁钉上,狱卒用铁梁压在武帝身上,武帝痛苦忍受不了,大声呼叫。当时周武帝两胁裂开,剖裂的地方跑出十余斛鸡蛋。(一斛有五斗)后来武帝求监厨,请他回阳间后,拜见隋文帝,将仓库那些他生前所储蓄玉帛金银,拿去供养三宝,因为他生前毁灭佛法,现在堕落在地狱受大苦报,请文帝用那些玉帛为他作大功德。各位大德,您既然有心吃素食,能不吃鸡蛋不是更殊胜吗?
佛弟子五辛(五荤)不可食?在《梵网经》,佛陀制订弟子,不得食五辛。另外在《楞伽经》中,佛陀也对大慧菩萨说明五辛是障碍圣道的食物。《梵网经》:“若佛弟子,不得吃五辛,大蒜,革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五种不得食。“在楞伽经中,佛陀说:“大慧!一切肉和葱,以及薤,蒜等等,和种种使众生放逸的酒,修行者要常常远离……酒,肉,葱,薤,蒜,那些东西都是修行圣道的障碍。“《楞严经》卷八:“一切众生,吃有益身心的食物,所以够生存,吃有毒害的食物,就会死亡。所以众生们,如果想求得正定的话,就应当断除世间的五种辛菜(葱,蒜,茖葱,薤,兴渠(wasabi))。这五种辛菜,熟吃的话,会使人发淫欲心,生吃的话,容易使人生瞋恨心。在这世界上,吃五辛的人,即使能宣说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十方三世的天仙,都会嫌弃他身上的臭秽,都会远离他。而那些饿鬼们,就会在他们食辛之后,来舔他的嘴唇。所以吃五辛的人,就会常和饿鬼接近,由於常和饿鬼们相处,所以他的福德也就会日渐消除,长久下去,不会得到甚么好处的。所以吃五辛的人,他修习正定,所有菩萨,天仙,以及十方三世的善神,不会来守护他。反而,大力魔王会趁机会,变现做佛身,来为他说邪法,会借机会诽谤正法,毁坏佛陀的戒律,同时赞叹淫怒扶,使修行正定的人,命终之后落入魔界,作为魔眷属,在魔界受魔福之后,会堕落无间地狱。因此,阿难!修习菩提道的人,必须永远断五辛,这就是所谓第一精进,这是修行的次序。
由上述经文,佛陀说出吃五辛的害处,以及说明修行要先从断酒肉和断五辛之类修起,否则再怎么修,还是会堕入魔界的,修行者不可不谨慎。
以下引述佛经中所记载有关杀生的罪报及肉食的罪过:佛陀的七众弟子所有戒律,都以戒杀排作第一。经中说:“第一要有慈悲心,普遍施惠於一切的众生,将天下一切众生的生命,当作自己的生命,那样保护,那样爱惜。”杀生的罪报是相当严重的,在《菩萨地持经》中说明:杀生的罪报,能使众生堕落在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中,如果转生在人道,会得到二种报应,第一是短命,第二是多病。杀生,为什么会受地狱苦?因为杀生使众生痛苦,所以依因果法则,命终,地狱众苦会逼近他。换句话说,死后会堕落地狱受种种苦报。杀生,为什么会堕落畜生道?因为杀生失去慈悲心,恻隐心,他的行为违背人伦(人伦有五常--仁,义,礼,智,信,仁者慈悲心,亦即恻隐心)。既然违背人伦,也就失去做人的资格,所以出生为畜生。杀生,为什么会堕落饿鬼道?因为杀生的人,必定心贪滋味,贪心落饿鬼道,所以命终会堕落饿鬼道。杀生,为什么会得短命报?因为杀生残害动物生命,折动物的寿命,依因果法则,未来之报,是自己生命受到伤害,使自己折寿,所以杀生必定得短命报。杀生,为什么兼得多病?因为杀生使众生不能安心过日,由於人类的杀生,他们必须面临各种灾难和忧患。所以依因果来说,出於尔反於尔,因此,杀生的人,未来必得过多灾多病的日子。
佛说《业报差别经》中,佛陀为首迦长者说明有十种业,能令众生得短命报。那十种业呢?第一是自己杀生。第二是劝人杀生。第三是赞叹杀生的方法。比如说,看到别人用比较科学的方法杀生,你在旁边不会劝导,反而赞叹他的杀生方法很高明,那也是有罪过。第四是看到别人杀生,心生欢喜。第五是对於所有他讨厌的人,希望他早点死。第六是看到仇人死了,心生欢喜。第七是自己堕胎。第八是教人堕胎,或帮人堕胎。第九是建庙寺时,屠杀众生祭拜神明。第十是教人打架,互相残杀。以上十种恶业,能令众生得短命报。(以上十业,造其中一二者,则得多病,短命报。)有关杀生得大罪报,在《法苑珠林卷》七十说:“如果亲身杀生,或者先剥其皮,然后将她的肉切成一块一块,或者截成一段一段,然后用炒的。或用水煮牡蛎,用弓箭射杀飞禽,用打猎捕捉狗类,则堕屠裂筋割地狱中,蒸煮众生肉,则堕镬汤艱炭地狱中。因为杀生的缘故,在地狱中要受无量劫的大苦报。受苦完后,又堕畜生道,作牛,马,猪,羊,驴,骡,驼,鸡,狗,鱼,鸟,绂,蛤,蜊等,为人所杀。至於螺蚬之类,则不能受终,还得用身上的肉供人类吃,堕在畜生道作禽兽,受无量生死,如果没有一点善根,就永远在畜生道受苦。或者是有些微细福报,能得到人身,也是很短命的。有的在胞胎中就流产,也有出生就死亡,也有只能活到十岁,二十岁就死亡。从幽冥地狱道出来,又堕入幽暗的地狱,实在很可怜。我们应该知道,之所以会短命,都是由於杀生得来的报应。”
肉食的罪过也很大!在《法苑珠林》中说明,吃肉者有十种罪过。《法苑珠林》第九十三:肉食的人有十种罪过。第一说明,一切众生从无始劫以来,都是我们的六亲眷属,所以不应该吃肉。第二说明,吃肉的人,众生看到他会生恐怖心,所以不应该吃肉。第三说明,吃肉的人,会破坏自己的信心,所以不应该吃肉。第四说明,为了培养慈悲心,为了清心寡欲,修行的人不应该吃肉。第五说明,吃肉的人,都是过去曾经做过恶鬼罗刹,由於习气还在的缘故,已经习惯吃肉,今生改变不了,所以还是吃肉,所以为了舍习气,不应该吃肉。第六说明,吃肉的人,他学习世间一切咒术都不能成功,何况学出世法,对佛陀甚深微妙法更不能证悟,所以修行的人不应该吃肉。第七说明,众生都爱自己的身体生命,和我们一样热爱自己的生命,所以修行的人不应该吃肉。第八说明,吃肉的人,所有诸天神护法圣众,都嫌弃远离他,而恶鬼神接近他,使他心生恐惧,所以修行的人不应该吃肉。第九说明,吃肉的人,乾净的东西,有的尚且不应该吃,何况不乾净的肉类,所以修行的人不应该吃肉。第十说明,吃肉的人,他死了以后,还转生为恶鬼罗刹,所以修行的人不应该吃肉。世人快把大道找;不枉人间走一遭。吃斋念佛把罪消,速渡此身永世保!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安士全书》是“善世第一奇书”,超古超今,诚为传家至宝。全书共分四部,包括戒杀之书《万善先资》;戒淫之书《欲海回狂》;《阴骘文广义》;《西归直指》。前三种书,虽教人修世善,而亦具了生死法。《西归直指》虽教人了生死,而又须力行世善。诚可谓现居士身
每个人晚上睡觉时,从他躺在床上到真正睡着,中间起码有5到10分钟的时间。而对普通人来说,这几分钟,基本是在妄想与昏沉当中度过。这样带着妄想睡觉就容易做梦,引起睡眠质量越来越差。而学佛的人,懂得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弟子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
我住在乌敏岛时,有一只狗跑到我那里去;而在戒律中出家人是不准养狗的,所以我也只是把一些吃剩的食物丢给它吃。有一次,我有事情要处理,于是把门锁上后就离开。隔天,当我把门打开时,它很快的从里面冲出来。我忽然间想起自己把它锁在屋内,之后四处查看,却发
一个人对事情不论是好是坏、是对是错,嘴里不要乱说,肚子里明白就好。嘴巴叨叨不休,无事也会变成有事,最后总是会害到自己。那些没事叨叨的人切要注意,这样最会惹事。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说佛教有崇拜的话,那么,他是崇拜智慧的宗教。在佛教初创期,佛教没有佛菩萨像,仅雕刻莲花、轮宝等作为佛法的象征。佛陀圆寂前曾经留言,我死之后要依法不依人,一切以佛法为最高。但是佛弟子们从内心尊重他的人格,
现在有的家庭不和,一天到晚总是吵架,就是因为过去生中造了太多恶口的业所招感的。对于恶语伤人这种恶业,有的人会拿直爽来做挡箭牌,还有的人会说自己刀子嘴豆腐心,说“我这个人就是心直口快,有什么就说什么”,这些其实都是借口。
吸烟,我们是不允许吸的,好像僧人戒律当中没有规定,但是有没有相应的呢,比如我们这种五辛,吃肉吃五辛,这些扰乱心性,断大悲种性,我们修学菩提道,这些都是根本。所以,菩萨戒里规定食肉、食五辛,都是不允许。辛辣的东西增长欲望,而且,吃了辛辣的东西,
世尊在《观经》第九观跟我们开示: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万四千好。讲“八万四千相好”,这是就大乘而言。讲“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种随形好”,这是就小乘而言。事实上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佛为什么有如此的相好光明?这是“修因感果”,还是不离开“
南无阿弥陀佛,师父吉祥,请问师父,牛奶和鸡蛋是素食吗?就是说吃素的人能食用这两种东西吗?
送你一句话: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你得不到,就不要它了,这叫放弃。今天很多人有这个毛病,他明明是放弃,还美其名曰“我已经放下了”。我告诉你,佛教讲的“放下”不等于放弃。什么叫放下呢?记住了,在拥有中超越。就是在你拥有的时候,能够超越它。
因相即我们每天的举止动念。我们每动一个念头、每做一件事情,包括产生的每一种情绪,都会在心灵土壤播下种子。我们所做的事虽然会过去,但由此在内心形成的影像却很难消失。其力量大小,则取决于我们的执著程度。武侠小说中,有些人一生就是为了报仇而活着,也有
什么是快乐?把不快乐放下,就是快乐。有想即有妄,无求便无忧。人,做不了自己念头的主。念头不请自来,杂念太多,人哪有自由可言?放下杂念,人才能获得自由。有的人只学会追求胜利,却没有学会接受失败。有的人只学会得到,却没有学会放弃
宰相肚里能撑船。你对人宽容,归根究底,就是对自己的宽容。小肚鸡肠,你不放过别人,到头来也就是跟自己过不去。心结让你愁肠百转,心结让你同别人仿佛隔了一堵墙。人,最难解的是心结。只要解开心结,眼前便是一番新境界。有缘顺缘,无缘随缘。
时间是无始无终的永恒,历史永远是向前的进程。有今天,就有明天,人怎么会没有未来?人能掌握未来。正如同人能反思昨天,总结昨天,规划今天,过好今天一样。未来的根在今天。今天为明天做好准备,今天要准备好明天的资粮,明天不就被你“掌握”了吗?今天
我感冒了,我很快乐。我认为,凡是来了的,都是该来的;不该来的,不会来。既然来了,我都欢迎,非常开心。李:法师,我想这个问题,真的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但却困扰着世间不少的人,我自己都曾经用过很多时间细想。这问题就是,你快乐吗?
感恩绊倒过你的人,因为他让你学会了站起来,把握平衡,站稳自己;感恩遗弃了你的人,因为他让你学会独立谋生,自己上路;感恩喝骂过你的人,因为他让你学会了反省自己,总结自己;感恩黑夜的来临,因为它让你学会了等待明天的日出。
人是常常会做错事的,做了比较大的错事,往往不敢让人知道,怕被人知道了,会受人蔑视,被人看不起。于是,便将那些事闷在心底,使得心里难过、痛苦。这在一般人,以及描写人性的文学小说和感情故事之中,是很容易看到的。每个人的心理都有道德意识的存在。道德意识
人生总有喜怒哀乐。我想,这是任何人都会同意的。似乎,人是个很奇怪的生物,每个人都希望一生能过得平静、幸福。可是,如果日子过得只是平平静静、幸幸福福地,他又会觉得无聊,希望有些刺激。你不否认吧?除非他是个圣贤、是个超凡入圣的人,要不
首先,我觉得这几个字非常好,“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但问题是,好的标准是什么?这就需要有大智慧。经常有人说,做一个好人就行了,不用学佛。世界上有很多好人,孔子是好人,老子是好人,耶稣是好人,释迦牟尼是好人。社会上还有很多好人。好人的标准都不
很多同修由于对本分的认识不到位,所以在生活当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痛苦以及灾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职位以及相应的本分。有一句话:但能依本分,终须无烦恼。我们过往烦恼不断,证明我们没有好好落实本分,完善本分。我们来学佛,学做什么?
佛法从恭敬中求,当我们对学习佛法生起真实的恭敬心,谦让心、忍耐心、顺从心将会随之生起,远离高傲,远离懈怠,远离忿恼,于诸违顺境界心得安忍,柔软轻安,于诸善法精进修行,于诸不善努力断除,少欲知足,正念无常,这样学修我们的心就能逐渐得到调伏与安乐。
一位老居士讲:“我从小在祖母身边长大,祖母平常说的最多的两句话就是:‘好了别人是好自己,有东西给别人是自己得利益。’我从读书到工作,这两句话就是我的座右铭。祖母活了101岁,在她临终时,我对她老人家说:‘祖母,谢谢您!教给了我怎样做人。’”
现在很多人有死亡焦虑,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我们把生和死看得非常实在,就会在生的现象上产生自性见,在死的现象上也产生自性见,以为死亡就是一切的终结,于是贪著生,恐惧死。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就是通过对生死轮回的观察而觉悟。生命就像河流,遵循无明、
处理不善心的方法,我在这里给大家做简单的介绍。首先你要能够面对真实的自己,真正的朝自己心里看。要承认自己的烦恼:我的贪欲心、嗔恨心,甚至于我的愚痴:我不了解,有些东西我不知道该怎么做,不知道是对是错,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你要如实地承认它们的存在,
古人尝有言:衲子风格凛然,有古人之风。古人之风从何而来?就是从这八个字而来:动用举措,必稽往古。这就有古人之风,要是没有古人之风呢?那就是流俗阿师的样子——行,不像个出家人;说话,不像个出家人;思想,不像个出家人。
寿量圆满即健康长寿:因为往昔种下的善业感得长寿果报,得以长久住世。又因为长寿,才有更多时间内修外弘、自利利他,长时间地积累福德和智慧资粮。那么如何感得寿量圆满,身体健康的果报?如果光是长寿,活了九十岁,但一天到晚在生病,那还不如短一点,所以
学习打坐,就要好好就近寻找正规寺院觅善知识,按照经论中的来,不可以想当然地坐,不可以道听途说地坐,更不可摸着石头过河、试试看再坐。须知外道也打坐,练气功的也打坐,乃至邪教也打坐。如果在家真想坐禅,不妨认真读下《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楞伽经》中说,譬如巨大的海水波浪,这是由猛风所吹起的,洪水波涛鼓动着冥壑,从来没有断绝的时候。我们的藏识就像大海一样,宽广而又包容万千,由于境界风所吹动,所以才有种种诸识波浪,腾跃而生起。我们的心就像大海一样随着外界的风的吹动,掀起各种各样的波浪
傲慢则无礼。偏见则自私。傲慢与偏见的人,其实就是强烈自我意识的人。说才智,很可能是绣花枕头。说修养,势利有余的攀附者。佛法中说:贪、瞋、痴最强烈如火炽盛之流;于财、色、名、食、睡最具占有欲的代表性人物;心念中充满了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之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