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莊子序

唐西華法師成玄英撰

夫莊子者,所以申道德之深根,述重玄之妙旨,暢無為之恬淡,明獨化之窅冥,鉗揵九流,括囊百氏,諒區中之至教,實象外之微言者也。

其人姓莊,名周,字子休,生宋國睢陽蒙縣,師長桑公子,受號南華仙人。當戰國之初,降(襄)〔衰〕周之末,歎蒼生之業薄,傷道德之陵夷,乃慷慨發憤,爰著斯論。其言大而博,其旨深而遠,非下士之所聞,豈淺識之能究!

所言子者,是有德之嘉號,古人稱師曰子。亦言子是書名,非但三篇之總名,亦是百家之通題。所言內篇者,內以待外立名,篇以編簡為義。古者殺青為簡,以韋為編;編簡成篇,猶今連紙成卷也。故元愷云:「大事書之於策,小事簡牘而已。」內則談於理本,外則語其事跡。事雖彰著,非理不通;理既幽微,非事莫顯;欲先明妙理,故前標內篇。內篇理深,故每於文外別立篇目,郭象仍於題下即注解之,逍遙、齊物之類是也。自外篇以去,則取篇首二字為其題目,駢拇、馬蹄之類是也。

所言逍遙遊者,古今解釋不同。今汎舉紘綱,略為三釋。所言三者:

第一,顧桐柏云:「逍者,銷也;遙者,遠也。銷盡有為累,遠見無為理。以斯而遊,故曰逍遙。」

第二,支道林云:「物物而不物於物,故逍然不我待;玄感不疾而速,故遙然靡所不為。以斯而遊天下,故曰逍遙遊。」

第三,穆夜云:「逍遙者,蓋是放狂自得之名也。至德內充,無時不適;忘懷應物,何往不通!以斯而遊天下,故曰逍遙遊。」

內篇明於理本,外篇語其事跡,雜篇雜明於理事。內篇雖明理本,不無事跡;外篇雖明事跡,甚有妙理;但立教分篇,據多論耳。

所以逍遙建初者,言達道之士,智德明敏,所造皆適,遇物逍遙,故以逍遙命物。夫無待聖人,照機若鏡,既明權實之二智,故能大齊於萬境,故以齊物次之。既指馬(蹄)(一)天地,混同庶物,心靈凝澹,可以攝衛養生,故以養生主次之。既善惡兩忘,境智俱妙,隨變任化,可以處涉人間,故以人間世次之。內德圓滿,故能支離其德,外以接物,既而隨物昇降,內外冥契,故以德充符次之。止水流鑑,接物無心,忘德忘形,契外會內之極,可以匠成庶品,故以大宗師次之。古之真聖,知天知人,與造化同功,即寂即應,既而驅馭群品,故以應帝王次之。駢拇以下,皆以篇首二字為題,既無別義,今不復次篇也。

而自古高士,晉漢逸人,皆莫不躭翫,為之義訓;雖注述無可間然,並有美辭,咸能索隱。玄英不揆庸昧,少而習焉,研精覃思三十矣。依子玄所注三十篇,輒為疏解,總三十卷。雖復詞情疏拙,亦頗有心跡指歸;不敢貽厥後人,聊自記其遺忘耳。

【校】(一)蹄字覆宋本亦誤衍,依齊物論篇「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義刪。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