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七十六章

人生之柔弱,其死堅強。

嚴可均曰:「人生之」,眾本作「人之生也」,高翿作「民之生也」。「其死」,各本作「其死也」。

羅振玉曰:景龍本、敦煌辛本均無兩「也」字,下二句同。敦煌辛本「堅」作「剛」。

謙之案:諸河、王本、傅本均有兩「也」字。范本同,但「堅強」作「剛彊」。說苑敬慎篇亦引「堅」作「剛」,下同。此蓋真類與陽類通假,易繫「剛柔相摩」,音義引作「堅柔」,即其例證。又文選座右銘引無「之」字,遂州、嚴亦無二「也」字。此章以人生之肌膚柔軟而活動,可以屈伸,以示柔弱之可貴,則作「人生」二字是也。

万物草木生之柔脆,其死枯槁。

嚴可均曰:「生之」,御注作「生也」,眾本作「之生也」。「其死」,各本作「其死也」。

武內義雄曰:敦本「生之柔毳」,景本同敦本,但「毳」作「脆」。羅振玉曰:景龍、御注、敦煌辛諸本均作「生之」,敦煌庚本無「也」字「枯」字。

謙之案:御注作「生也」,羅校誤。慶陽、磻溪、樓正同。嚴、彭、傅、趙、無「万物」二字。遂州本「脆」作「毳」,蓋即「脆」之或體。又文選廬陵王墓下作詩注引莊子逸文:「其生也柔脆者,死者枯槁。」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羅振玉曰:敦煌庚本作「故曰」。

蔣錫昌曰:淮南原道訓作「柔弱者生之榦也,而堅強者死之徒也」。文子道原篇作「柔弱者生之榦,堅強者死之徒」。說苑敬慎篇作「柔弱者生之徒也,剛強者死之徒也」。列子黃帝篇作「柔弱者生之徒,堅彊者死之徒」。御覽木部作「柔弱生之徒,剛強死之徒」。皆「堅強」句在「柔弱」句下,疑老子古本如此。

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共。

謙之案:「木強則共」,御注、景福、邢玄、磻溪、樓正、高翿、柰卷、河上、王羲之、顧、范、彭、敦煌庚、辛諸本均同。諸王本作「兵」,道藏王本作「共」;經訓堂傅本作「兵」,道藏傅本作「共」。「共」字未詳。強本成疏曰:「譬樹木分強,故枝條共壓其上;亦猶梁棟宏壯,故椽瓦共壓其上也。」知成所見本亦作「共」,故繳繞穿鑿其辭。丁仲祐曰:「集韻『共』為『拱』之省文。穀梁僖三十三年傳『子之冢木已拱矣』,注:『拱,合抱也。』又公羊傳注:『拱,可以手對抱。』」說雖可通,但以較「木強則兵」,所謂直木先伐,猶覺後義勝也。黃茂材曰:「列子載老聃之言曰:『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列子之書,大抵祖述老子之意,且其世相去不遠。『木強則折』,其文為順。今作『共』,又讀為『拱』,其說不通,當以列子之書為正。」謙之案:黃說是也。滅、折為韻。「折」,篆文作 ,說文在艸部。陳柱曰:「古文『折』或有作 者,以『兵』字篆文作 ,形極近。」高亨亦謂「古『折』亦作 ,上『斤』下『艸』,與『兵』形似,故訛為『兵』耳」。

俞樾曰:案「木強則兵」,於義難通,河上公本作「木強則共」,更無義矣。老子原文作「木強則折」,因「折」字闕壞,止存右旁之「斤」,又涉上句「兵強則不勝」,而誤為「兵」耳,「共」字則又「兵」字之誤也。列子黃帝篇引老聃曰「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即此章之文,可據以訂正。

易順鼎曰:俞氏平議據列子引老子作「兵強則滅,木強則折」是矣。鼎又按文子道原篇作「兵強即滅,木強即折」,淮南原道訓亦作「兵強則滅,木強則折」,皆與列子相同。王注「木強則兵」,云「物所加也」,四字疑非原本。

奚侗曰:「折」以殘缺誤為「兵」,復以形似誤為「共」耳。茲據列子黃帝篇、文子道原篇、淮南原道訓引改。但文子、淮南於「木彊則折」下,有「革彊則裂,齒堅於舌而先敝」,皆韻語,或老子原本有之,而今挩去。

故堅強處下,柔弱處上。

嚴可均曰:各本作「強大處下」,無「故」字。

羅振玉曰:敦煌辛本作「故堅強居下」,庚本作「故強大處下」。

謙之案:遂州、彭上「處」作「居」,范作「取」,高本漢二「處」並作「居」。嚴「柔」作「小」。「堅強處下」,彭、傅、趙同此石。蓋即草木為喻,以明根幹堅強處下,枝葉柔弱處上也。

【音韻】此章江氏韻讀無韻。姚文田、鄧廷楨同。奚侗:滅、折韻。陳柱增徒、徒韻。又高本漢:勝、兵韻,下、上韻。謙之案:勝、兵、下、上皆非韻,高說誤。

武內義雄曰:「兵強則滅,本強則折」,列子黃帝篇引老聃語。老子第七十六章亦載此語,文不同。滅、折韻。

右景龍碑本五十四字,敦煌本同,河上、王本五十七字,傅本五十九字,范本五十八字。河上題「戒強第七十六」,王本題「七十六章」,范本題「人之生章第七十六」。

您可能喜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