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编写说明

《白话百战奇略》由提示、译文、原文、注释、附录五部分组成,现依次逐项说明如下:(一)、“提示”: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扼要概括每篇“论述”的中心内容和精神实质,指出其所论与古典兵学理论的渊源关系以及其可取性或局限性。二是着重剖析每篇“史例”在作战指导上的得失与作战成败的关系,以及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由于该书所引史例多数比较简略,故笔者一般都以史例原著进行分析,而分析中的引文,凡与《百战奇略》相同的,不再注明出处,不同或为其所无者,均括注出处。(二)、“译文”:在忠实于原意的前提下,力求做到准确无误、通俗畅达、生动可读,符合军事用语。如因原文成分残缺或过于简略而影响文义连贯处,所补之译文部分,一般都加圆括号“()”。(三)、“原文”:以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马思进《武经总要·百战奇法》刻本为底本(简称“马本”),以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唐富春《武经总要·百战奇法》刻本(简称“唐本”)和王鸣鹤《登坛必究·百战》刻本(简称“王本”,但该刻本仅存录《百战奇法》前集之五十战)、崇祯九年(1636年)所刻《韬略世法》丛书收录的《百战奇法》之汪淇参订本(简称“汪本”)为参校本,对照有关正史原著进行校勘的,凡是重要校正处,均在本书“注释”中加以说明,不另出校记。原文校勘中需要强调说明的问题有二:其一、该书所引古代兵法(即“法曰”内容),凡与原著不同且影响原意的,均据原著校改,并在“注释”中说明校改理由;引文字词虽与原著不同,但不影响原意的,一般只注明原文,不作文字改动;凡引文脱漏成分,则补足后加方括号“〔〕”。

其二、该书所引的史例,凡引文与史籍相悖者,均据原著予以订正;引文字词虽与原著不同,但并未改变原意的,一般不再更改;引文凡有重要脱漏,不补则影响文义连贯完整或者减煞该书军事特色的,则据史书原著予以增补,所补成分加方括号“〔〕”。

(四)、“注释”:力求准确、简明,一般不作字源、词源考证。注释的主要内容是:生僻字词释义,重要专用术语,兵法引文及史例出处,历史人物及地名,重要校勘注文和足以证明其成书时代的避讳文字。这里需要着重说明的,史例中所涉及的历史人物,一般都加注释,但同一人物在不同篇目中多次出现时,只注释首次;战例中所涉及的历史地名,一般都注明今地名,但同一朝代的同一地名,虽在不同篇目史例中多次出现,只注释首次,不同朝代的同一地名,则分别注释。(五)、“附录”:为便于读者了解该书的成书时代及作者等问题,本书末附录拙文二篇:1、《百战奇略》不是明代刘基的著作;2、《〈百战奇略〉辨伪》质疑。

笔者自知学植薄劣,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不足甚至错误之外,敬祈读者批评指正。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相关阅读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