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修身养性,归于“涅槃”。修身养性同样体现在日常生活的饮食起居之中。饮食起居与人们健康有着密切关系。《佛说佛医经》云: “病之缘由凡十.一久坐,二食不节,三多愁忧,四疲极。五淫欲,六嗔恚,七忍大便,八忍小便,九制上风(指哈欠、喷嚏之类)。”又云: “一不应饭为饭,二为不量饭,三为不习饭,四为不出生,五为止热……”其中应饭为饭,亦谓不随四时食;不量饭,亦谓多食过足。这些都说明由于饮食起居等生活方面的不规律,将会导致疾病。
1.酒戒与酒害
相传释迦牟尼时代,他的一个弟子神通比丘,一天赴檀家应供;一席间吃了一些酒。在回途中,因不胜酒力,醉倒在路上,涕唾满面,威仪荡然。他虽具神通,此时也不免为虫蚁所欺。佛陀释迦牟尼遥知此事,便率领众弟子前来,现场说法,并制戒说:“自今以后,以我为师者,乃至不得以草木头着酒中而人口”。据医学专家分析,当体内乙醇量达20~40毫升时,人进入兴奋状态,易感情用事;当体内乙醇量达到50~100毫升时,人即可出现生理失调,精神失控现象;当体内乙醇量达200毫升以上时,便会造成急性酒精中毒,甚至抑制呼吸中枢,引起死亡。据报道,嗜酒者预期寿命比常^减少20年,饮酒者自杀率约占自杀中四分之一。长期饮酒会导致维生素缺乏,引起周围神经炎,多种脑功能性和器质性障碍,如焦虑、抑制、意识障碍、癫痫样发作、震颤性谵妄、幻觉症、大脑皮层萎缩等。有些国家精神病院中酒精中毒陡精神病占20~30%,奥大利亚达50%。酒精对生育有显著影响,造成胎儿发育异常或低能。如我国古代诗人,“酒仙”李白,和文学家陶渊明、辛弃疾等均嗜酒,而其后代愚钝无能。酒也危害全身其它器官,导致胃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炎。西方国家的三分之一肝硬化由酒精引起。酗酒对社会、家庭的影响也不能低估。工业化国家30一50%致死『生的交通事故与司机饮酒或服用其它药品有关。饮酒使美国工业每年损失200亿美元。同时酗酒还使家庭离婚率上升,使犯罪行为增加,如酒后肇事、偷窃、攻击行为、诈骗、流氓、凶杀等。令人忧虑的是,中国酒民日益增加,达1.6亿人。中国酒的年产量达1380万吨,和杭州西湖中水差不多,而且以23.5%速度增长,耗费粮食为200多亿公斤。世界卫生组织(WHO)已提出“除非采取适当措施,否则,酗酒可能造成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成了—个大公害。”佛教经论对酒祸有不少论述,化导世人远离酒患。《四分律》说饮酒有十种过失,(1)颜色转恶;(2)不劣轻浮;(3)眼视不明;(4)现嗔恚相;(5)坏田业资生;(6)增加疾病;(7)斗讼滋生;(8)恶名流布;(9)智慧减少;(10)身坏命终,堕三恶道。《大爱道比丘尼》将酒譬为毒药、毒水、毒气,是众矢之源,众恶之本。《沙弥戒经》、 《大智度论》更分别数列了饮酒的36失和35失。其大意可既括为:(1)不孝父母;(2)轻慢尊长朋友;(3)不敬三宝;(4)不信经法; (5)讦露人罪; (6)诬人恶事; (7)恒说妄语; (8)传言两舌; (9)恶口伤冬; (10)生病之根; (11)斗讼之本; (12)破散家财; (13)废忘事业;(14)恒无惭愧;不知羞耻; (1 5)疏远善人; (16)狎近恶人; (17)常怀恶怒;(1 8)横杀众生; (19)偷人财物; (20)奸犯他妻; (21)伏匿之事尽向人说; (22)无复智慧; (23)恶名流布,人所憎嫌;(24)种狂痴因,遗患后代; (25)常怀忧愁; (26)举止失态; (27)倒卧沟渠;(28)暑月热亡; (29)寒天冻死; (30)身坏命终堕三恶道等等。佛教对酒过的描述,即使在几千年后的今天来看,也是基本符合事实,足以引起人们重视。当时,佛陀释迦牟尼为了防微杜渐而厉行。酒戒也就不难理解了。佛教把酒戒不仅列入沙弥戒、比丘戒,还列入菩萨十重禁戒、居士五戒。五戒中、杀、盗、邪淫、妄四戒是性戒,酒戒是遮戒。遮戒就是起遮护l射巳作用的戒。《成实论》说: “问日:酒是灾罪耶,答:非,所以者何,饮酒为恼众生故,而是罪因。若人饮酒,则开不善之门,以能障定及诸善法,如植众果,无墙障故。”《俱舍论》中说: “诸饮酒者,心多纵逸,不能守护诸余律仪。故为护余,令离饮酒。”
2.节食与健康
佛经记载这样一个故事:波斯匿王身体制趋向平衡。此外,还能使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保持年轻,提高抗病力,延缓衰老。不久前,在美国召开的“饮食营养对寿命影响的细胞和分子学基础”专题会上,有关专家报道,大白鼠的一个月相当于人类三年左右。如果采用限量进食法,人的寿命将由72岁延长至108岁。美国国立老年研究所的查理·巴劳斯博士用大白鼠试验,从16个月龄(相当于人类48岁)开始限制能量摄人,结果仍使大白鼠寿命延长三分之一。专家们认为,人类如果从中年时期开始限量进食,也有利于健康和长寿。诚然,提倡节食防病治病长寿之法,丝毫不意味着吃得越少越好。正确的做法是,每餐可吃八分饱。佛教还提倡饮食按时。原始佛教徒讲究饮食有时,尤其是严格执行“持午”,出家和尚讲究过午不食。佛陀有过午不食之说,谓避死气。但中国寺院汉化佛教僧尼多参加劳动,为保健需要和生活习惯,不得不吃晚饭。
3.素食与健康
武帝笃信大乘佛教,于是在天监十年(公元511年)梁武帝集诸沙门立誓永断酒肉,并以法令形式告诫天下沙门,若有违反则严惩不贷。从此,中国佛教实行严格的素食习惯。素食也逐渐成为中国佛教风俗习惯的特征之一。吃素也称吃斋,僧尼必须终身坚持,在家信徒在斋月,斋日持斋,也有终身吃长素的。这种素食习俗对民间饮食习惯有一定的影响。不过,吃肉不能混同于吃荤,佛教中的“荤”专指蒜、葱、韭等气味浓烈、富于刺激的东西。吃荤是大小乘戒律,南北传佛教所共同禁止的。佛教中称为“五辛”,认为其气上冲于脑,可令头晕,实为有秽之物,复多增淫欲。但是,佛教医学的“医方明”之中,可用之于治病。近年,现代文明病发病率的增高(如糖尿病、肥胖、动脉硬化、高血压、癌症等),人们对高蛋白、高脂肪的肉类和肉制品饮食和疾病关系的研究也加强了力度。陈旧的伙食习惯已受到挑战,减肥、素食、节食及各种健康之道已成为风行欧美的新时尚。关于高蛋白高脂肪饮食致病的机理,日本医学家森下敬一博士提出了血污致病学说。森下氏认为:应严格控制摄取动物蛋白,因为机体肠内最易腐败的东西是肉类。动物蛋白在肠内腐败,弄污血液,使疾病发生,发展和恶化。科学研究表明,大量食用肉类及动物脂肪食品,不仅增加消化系统负担,导致胃肠胆囊疾病,肉食在体内要6~8小时才能完全消化,而且引起胆固醇增高,血粘度上升,引发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中风、肥胖、糖尿病、癌症等。此外,由于肉类成分及其所含废物的作用,还易患肾脏病、痛风等。有实验表明,经常肉食者患结肠癌的机会比素食者要高4倍。肉食者体内所负荷的废物,最显著的是尿酸和尿素。一位美国医生曾就肉食者与素食者的尿液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了排出含氮化合物,肉食者肾脏的负担是素食者的三倍。素食富于营养,清淡而易于消化,对老年人最为适宜。因为高血压、中风、冠心病等是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大敌,而常食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抑制或延缓老年疾病的发生。并且素食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被营养学家誉为“第七营养素”,还可及时消除肠道中垢腻,保持身体健康。1984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五医院陈俊元等医师对上海市玉佛寺、龙华寺、苏州寒山寺、灵岩寺的100名僧侣进行血脂测定,结果表明,僧侣比普通人的血液粘度要低。在体格检查中,有57人无疾病或无异常发现,只有18个人患有心血管病。在对照组100名普通人的体检中发现,只有8个人无疾病或无异常发现,有67人患有心血管疾病。
观察食物的属性除了在种类上区分外,更应依据烹饪的方法,有时一种蔬菜也可以被做的变成惰性食物。食物的品质富于营养,认为食物使人发胖是不正确的,这种极端的看法会对人产生有害的影响。
有一对父子,虽然家境很贫困但却能父慈子孝,生活得和乐融融。他们有一小块土地,父子俩很用心地耕作。父子把辛苦所得的农作物卖出去,经过多年的省吃俭用,慢慢存下一笔积蓄。有一天,父亲对儿子说:“你从小到现在,从来没有好日子过,父亲对你感到很歉疚,
身心都有益 吃素的12大好处 1、吃素使人聪明 素食者的一个标志就是头脑灵活。嗜肉者的标志是头脑沉钝。不少人改为素食之后,发觉自己脑筋灵活了,想象力丰富了,领悟力提高了,思考敏捷了,有些记忆力增加
黄:我信佛,我吃素的,吃了很多年的素,朋友们在一起吃饭,我就吃点青菜。我是3年前开始就吃全素了,吃素以后,心态变了,欲求的东西会比较少。
问:牛奶是素食吗?受五戒能喝牛奶吗? 妙舍法师答: 医生说吃净口素缺少营养,缺少蛋白质,免疫力会下降,是真的吗?首先牛奶不算素食,因为它和动物有关,但是受五戒是可以喝牛奶的。医生说吃净口素缺少
海带不但碘含量丰富,还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和钙元素,海带胶质还能促使人体内的放射性物质排出体外。但食用干海带时,需要先用水浸泡6小时,然后再烹调。
近日,有媒体报道,杭州29岁的小伙子5年“过午不食”,结果胃粘膜广泛充血糜烂,长了两个直径大于2厘米的溃疡,还有出血和咖啡色血痂。这些年,笃信“过午不食”的人不少,主要是因为一直流传的某著名中医专家说“过午不食有益健康长寿”的说法,而反对此说者也多将矛头
吃素,也要讲究营养搭配,搭配合理的素食对健康是有益的。想享受素食带来的好处,一定要充分了解素食的营养搭配知识,才能避免营养缺乏的危险。有一个非常容易记忆的合理膳食口诀,就是:一二三四五,红黄白绿黑。
台湾的有些患者认为吃素对健康有帮助,但也有人认为吃素容易营养不足,生病的人不宜吃素。对此,花莲慈济医学中心复健科主治医师简世霖表示,刚开始接触素食的人,通常会犯下一些错误,以致于营养摄取不均衡,事实上,吃素是有学问的,建议想吃素的人应把握四原则。
邻居杀鸭子,男主人主刀,女主人帮忙。割颈放血,再把鸭头别进翅膀后,男主人洗洗手,掉头去上班。女主人则开始烧水,准备为鸭褪毛。然而,当女主人端着一盆滚烫的水出来准备往鸭子身上浇下去时,突然失声惊叫起来,差点就将手中的开水倾盆洒掉。
材料:蚕豆400g,花椒粒1大匙,干辣椒2~3个,糖1小匙,盐1小匙。做法:1 选带壳蚕豆为佳。锅烧热下宽油,将花椒粒小火煸香,然后下入切碎的干辣椒和带壳蚕豆,大火翻炒。2 接着倒入半碗水,转小火,焖8分钟左右,加盐糖调味,继续加热直到汤汁基本
材料:去壳蚕豆300g,新鲜茴香100g,干辣椒1~2个,盐1 2小匙,糖1 2小匙。做法:1 茴香切末,干辣椒切丝待用。2 锅烧热下油,放入干辣椒和一半的茴香末,小火炒香。3 加入蚕豆仁同炒。加蚕豆一半量的水和1 2小匙的糖,盖上锅盖中火加热5分钟
上海青别称有青菜、瓢菜等,芸薹属。富含纤维及多种维生素,味甜口感好,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材料:糙米、上海青、腐竹、干香菇、姜片。做法:1 在锅中放入泡发好的糙米、干香菇、姜片和适量的水一起熬煮。2 糙米变软的时候加入泡好的腐竹一起煮
材料:小油菜400g,口蘑200g,盐1小匙,干辣椒1~2个。做法:1 小油菜洗净,掰成2cm左右的小段,加1小匙盐抓均匀,静置半小时,炒之前挤掉过多的水分待用。2 口蘑切片待用。3 锅烧热下1大匙油,下入干辣椒爆香,入蘑菇片炒香,然后下入手捏菜拌炒均匀至菜色翠绿
材料:小油菜200g,年糕片200g,干辣椒2个,八角1个,老抽1大匙,红糖1小匙,香油1 2小匙。做法:1 小油菜叶子掰开洗净,锅烧热后下少许油,放入油菜炒软,加入辣椒、八角,倒入老抽和红糖,倒入一碗水大火烧开后转中火,继续加热10分钟
材料:小油菜100g,大米1 2杯。做法:1 小油菜掰开洗净,切成丝待用。2 米洗净放入电饭锅中,加6倍水,滴几滴油煮熟。3 将小油菜放入粥中拌匀焖1分钟即可。
材料:菠菜300g,孜然粒1小匙,盐1 2小匙。做法:1 将菠菜洗干净,掰成6cm左右的小段,控掉水,待用。2 锅烧热,下一点油,下入孜然粒,小火炒出香味(此时火大容易把孜然炒煳),放入菠菜转大火翻炒至断生。3 加入盐调味拌匀即可。
材料:春笋1000g,姜2片,冰糖4~5粒,老抽1 2小匙,生抽1大匙。做法:1 春笋去掉老根和笋衣,切成寸段。水烧开后,加少许盐,倒入切好的笋焯烫8分钟左右,以去除涩味和过多的草酸,捞出沥干水分。
材料:春笋800g,荠菜50g,盐1 2小匙,糖1 2小匙。做法:1 春笋剥掉外壳,荠菜去掉老叶,保留根部。根部是荠菜香味的主要来源,要仔细反复清洗至完全没有泥沙。2 洗好的荠菜放入沸水中焯烫1分钟,捞出来挤掉水分,切成碎末。
食材:芦笋8根,蒜1头,生抽、花生油、素蚝油各适量。做法:(1)将芦笋洗净,去掉老根,削去底部的老皮,斜切成长段;大蒜剥皮后,拍成蒜末。(2)往炒锅内放入适量的花生油,加入蒜末、芦笋,中火翻炒。(3)芦笋熟透后,加入适量素蚝油、生抽调味,翻炒两下,即可
黑茶因其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而得名,属于后发酵茶。在我国藏族、蒙古族等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茶是必需品,更有着“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我国黑茶主要产于云南、广西、湖南、湖北和四川等地,所以,一般可将黑茶按照产地的不同分为以下四类:
白芽奇兰属于闽南乌龙茶(青茶),是历史名茶,产于福建省平和县大芹山、彭溪村一带,创制于清乾隆年间。成品茶外形紧结重实、呈半球型,色泽青褐油润,汤色橙黄明亮,内质香气清高爽悦,品种香突出,似兰香幽长,叶底软亮,滋味醇爽细腻,具有独特的山骨风韵。白芽奇
龙井茶,产自浙江杭州西湖一带,因井得名,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于世,是中国名茶之首,有着绿茶皇后之美誉。西湖区的“狮峰、龙井村、五云山、虎跑、梅家坞”是西湖龙井的核心产区,良好的地理环境和优质的水源,赋予了西湖龙井山泉雨露之灵气。
英德红茶,中国红茶界的后起之秀,创制于1959年,产于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简称英红。因其浓厚、鲜爽的特点,与赫赫有名的祁红、滇红并称为中国三大红茶。英德红茶外形紧结重实,色泽乌润,汤色红艳明亮,香气浓郁纯正,叶底柔软红亮,口感醇香顺滑。1963年英国女王
很多人都坚信“苦味食物能养生”,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依据呢?其实,这只是人类一厢情愿的想法。从营养学角度来看,这种说法并没有依据。植物的苦味,其实是它们抵抗外界环境侵害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苦味食物中的苦味主要来自生物碱、萜类、糖苷类和苦味肽类
中国的铁观音产地有福建安溪、漳州华安、三明大田等地,其中的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是铁观音的原产地与发源地。安溪县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充沛的雨量和温和的环境让安溪成为茶叶生长的黄金地带。1985年,国家第一批30个国家级的优良茶树品种
普洱茶之名,最早出自其产地或者集散地,是指产于普洱或者由普洱运出来的茶叶,这一点应该是没有争议的。但普洱茶是什么时候开始叫起来的?普洱茶涵盖的地域范围是哪里?普洱茶什么时候专指云南晒青茶?这些问题都还没有统一的结论。
从大方向区分,茶可分为六大类,分别为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与黑茶。值得注意的是,此分类并非由茶树的品种来决定,而是制法。亦即,即使是同一茶树所采下的茶叶,若分别以不同方式制作,便成为不同的茶。
黑茶性质温和,老少皆宜,可以刮油解腻。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安化黑茶“性温味苦微甘,下膈气消滞去寒辟”,“解油腻、牛羊毒。逐痰下气,刮肠通泄”,“饭后饮之可解肥浓”,“去油腻”、“解荤腥”等。黑茶又称边销茶,在历史上主要供西北少数民族饮用,
普洱生茶简称生普,其性寒凉,味苦涩。将云南大叶种茶树的鲜叶,经杀青、揉捻、日光干燥、蒸压成型,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普洱生茶。其色泽墨绿,香气清新,汤色清亮,有绿茶的基本特性。普洱生茶是可以直接饮用的,但是滋味偏于苦涩,刺激性较强。新制的生普之所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