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白话文

佛经译文 | 作者:竹捏捏 [投稿]

原典:

  弥勒!如是之人于生死中虽复流转,终不生在贫穷之家,亦不生于边小国土、下劣种姓、孤独之家,又亦不生迷戾车等商估、贩赁、屠脍等家,乃至不生卑贱伎巧、不净种族、外道苦行邪见等家,除因愿力并不生彼。是人常生转轮圣王,有大势力种姓之家,或生净行婆罗门,富贵自在、无过失家。所生之处,常遇诸佛,承事供养。或得为王,能持正法,以法教化,不行非道。或作转轮圣王,七宝成就,千子具足,腾空而行,化四天下,尽其寿命,自在丰乐。或作帝释、夜摩天王、兜率天王、化乐天王、他化自在天王,人、天快乐靡不皆受,如是福报相续不绝。所生之处,常作丈夫,不受女身,亦复不受黄门、二形卑贱之身。所受之身,无诸丑恶,目不盲眇,耳不聋聩,鼻不曲戾,口不喎斜,唇不下垂,亦不皱涩,齿不疏缺,不黑不黄,舌不短急,项无瘤瘿,形不伛偻,色不斑驳,臂不短促,足不癵跛,不甚瘦,不甚肥,亦不太长,亦不太短,如是一切不可喜相悉皆无有。其身端正,面貌圆满,发绀青色,软泽光净,唇如丹果,目若青莲,舌相广长,齿白齐密,发言巧妙,能令闻者无不喜悦。臂肘佣长,掌平坦厚,腰髀充实,胸臆广大,手足柔软如兜罗绵,诸相具足无所缺减,如那罗延天有大筋力。

  现代汉语译文:

  弥勒,如果是那样的人在生死中流转往复,终究不会出生在贫穷之家,也不会出生在边小国土下劣种姓孤独之家,也不生迷戾车等、商估贩赁屠脍等家,乃至不生卑贱伎巧不净种族,外道苦行邪见等家,除了因缘之故不生于上述所说之家外,是人常生转轮圣王,有大势力种姓之家,或生净行婆罗门,富贵自在无过失家,所生之处常遇诸佛承事供养,或得为王,能持正法以法教化不行非道或作转轮圣王,七宝成就千子具足,腾空而行化四天下,尽其寿命自在丰乐。或作帝释、夜摩天王、兜率天王、化乐天王、他化自在天王,人天快乐靡不皆受,如是福报相续不绝,所生之处常作丈夫不受女身,亦复不受无性两性等卑贱之身,所受之身无诸丑恶,目不盲眇、耳不聋聩、鼻不曲戾、口不喎斜、唇不下垂、亦不皱涩、齿不疏缺、不黑不黄、舌不短急、项无瘤瘿、形不伛偻、色不斑驳、臂不短促、足不癵跛、不甚瘦、不甚肥、亦不太长、亦不太短,如是一切不可喜相悉皆无有、其身端正面貌圆满、发绀青色软泽光净、唇如丹果、目若青莲、舌相广长、齿白齐密、发言巧妙能令闻者无不喜悦、臂肘佣长、掌平坦厚、腰髀充实、胸臆广大、手足柔软如兜罗绵、诸相具足无所缺减、如那罗延天有大筋力。

原典:

  弥勒!譬如有人堕圊厕中,从彼得出,刮除粪秽,净水洗沐,以香涂身,着新洁衣。如是此人比在厕中犹未得出,净秽香臭相去几何?”“此事悬隔,无有等倍。”“弥勒!若有人于生死中,能发信心造佛形像,比未造时相去悬隔,亦复如是。当知此人在在所生净除业障,种种伎术无师自解。虽生人趣,得天六根;若生天中,超越众天。所生之处无诸疾苦,无疥癞,无痈疽,不为鬼魅之所染着。无有癫狂、干消等病,疠疟、症瘕、恶疮、隐疾、吐痢无度、饮食不消、举体酸疼、半身痿躄如是等病,四百四种,皆悉无有。亦复不为毒药、兵仗、虎、狼、师子、水、火、怨贼如是横缘之所伤害,常得无畏,不犯诸罪。

  弥勒!若有众生宿造恶业,当受种种诸苦恼事,所谓枷锁杻械,打骂烧炙,剥皮拔发,反系高悬,乃至或被分解支节,若发信心,造佛形像,如是苦报皆悉不受。若寇贼侵扰,城邑破坏,恶星变怪,饥馑疾疫如是之处,不生其中。若言生者,斯则妄说。”

  现代汉语译文:

  弥勒,譬如有人掉入污秽的厕中,刮除粪秽净水洗沐,以香涂身著新洁衣,如果这个人在厕中还未能得洗净,净秽香臭相差是多么远啊,此事悬隔比上述比喻更要大得多啊。

  弥勒,若有人于生死轮转中,能发信心造佛形像,比未造时相去相差甚远。也就是如此,当知道这个人正在消除自己的业障,种种技术无师自解,虽生在人道中却得到天界中的六根,若生于天中则超越众天,所生之处无诸疾苦、无疥癞、无痈疽不为鬼魅之所染著,无有癫狂干痟等病癀疟症瘕恶疮隐疾、吐痢无度饮食不消、举体酸疼半身痿躄,如是等病四百四种皆悉无有,更不会为毒药兵仗虎狼师子水火怨贼如是横缘之所伤害,常得无畏的勇气不犯诸罪。弥勒,若有众生累世造恶业,当受种种诸苦恼事,所谓枷锁杻械、打骂烧炙、剥皮拔发、反系高悬、乃至或被分解支节,若发信心造佛形像,这样的苦报皆悉不必再受。若寇贼侵扰城邑破坏,恶星变怪饥馑疾疫,如此情况的地方不生于其中,若说生于其中则是妄说。

原典: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善、不善业皆不失坏。若有众生作诸重罪,当生卑贱种姓之家,贫穷疾苦,寿命夭促,后发信心,造佛形像。此众罪报为更当受、为不受耶?”

  现代汉语译文:

  这时弥勒菩萨拜佛说:“佛陀,您常说善业与非善业都不会凭空消失。若有众生做了诸多的重罪,下一世应当投生在卑贱种姓之家,并且贫穷疾苦寿命很短,而后来发心造佛形像。那这些众生本应当受的罪报是该受还是不受呢?”

原典:

  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汝今谛听,当为汝说!若彼众生作诸罪已,发心造像,求哀忏悔,决定自断,誓不重犯,先时所作皆得销灭。我今为汝广明此事。弥勒!譬若有人宿行悭吝,以是缘故,受贫穷苦,无诸财宝,资用匮乏,忽遇比丘先入灭定,从定初起,即以饮食恭敬奉施,此人施已永舍贫穷,凡有所须悉如其意。弥勒!彼贫穷人先世恶业,及所得报今何在耶?”

  现代汉语译文:

  佛陀告诉弥勒说:“弥勒,你现在认真听我说。若那些众生已经犯下了深重的罪过,发心造佛形象哀求忏悔,决定从今以后绝不再犯,那么先前所做的恶业便能皆得消灭。我今为你详细说明此事。弥勒,比如有人品性一直非常悭吝,因为这样的因缘,受贫穷苦,无财富积累,甚至连生活物资都匮乏。忽有时日遇见比丘先入灭定从定初起,能以饮食恭敬奉施,此人的布施举动已经让他永远离开贫穷了,凡是他所需要的物资,都能一一如意。弥勒,那贫穷人先世的恶业,和他所应该受到的果报,如今又去了哪里呢?”

原典:

  弥勒菩萨言:“世尊!由施食故,先世恶业皆悉灭尽,永离贫穷,大富充足。”佛言:“弥勒!如汝所言,当知此人亦复如是。由造像故,彼诸恶业永尽无余,所应受报皆不复受。弥勒!业有三种:一者、现受;二者、生受;三者、后受。此三种业中,一一皆有定与不定。若人信心造佛形像,唯现定业少分容受,余皆不受。”

  现代汉语译文:

  弥勒菩萨说:“佛陀,由于施食的缘故,他的先世恶业都一一灭尽了,所以才能永离贫穷获大富足。”

  佛说:“弥勒,正如你所说的,当知此人也是一样。由于造像的缘故。他所造的无尽恶业本该受报的,皆不再受了。弥勒,业报有三种,一者是现受,二者是生受,三者是后受。这三种业中又一一有定与不定,若有人发心造佛形象,唯有现已现前的定业受取较少的一部分,而其余的都不用再受了。”

原典: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有五种业最为深重,决定堕于无间地狱,所谓杀父、害母、杀阿罗汉、以恶逆心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若有众生先作此罪,后于佛所生净信心,造佛形像,此人为更堕于地狱、为不堕耶?”

  现代汉语译文:

  这时弥勒菩萨再次拜佛说:“佛陀,您常说有五种业最为深重,一定会堕入无间地狱之中,所谓杀父害母杀阿罗汉,以恶逆之心出佛身血,破坏僧团。若有众生先犯下如此过错,后于佛的教诲中生净信心造佛形像。那此人是将堕于地狱还是不堕了呢?”

原典:

  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我今为汝重说譬喻:如或有人手执强弓,于树林间向上射叶,其箭彻往,曾无所碍。若有众生犯斯逆罪,后作佛像,诚心忏悔,得无根信,我想微薄,虽堕地狱还即出离,如箭不停,此亦如是。又如比丘得神足通,从海此岸到于彼岸,周旋四洲,无能碍者。此人亦尔,由先所犯暂堕地狱,非彼宿业所能为碍。”

  现代汉语译文:

  佛告弥勒菩萨说:“弥勒,我如今为你重新说一个比喻。譬如有人手中握著一把很强的弓箭,站在树林间向上射叶子,这箭往上直射而出并无所碍。倘若有众生犯你如上所说罪过,做佛形象诚心忏悔并得到坚定悔改的信心,我想哪怕是微薄的,虽然堕入地狱了,终还是有超脱之日,就如不停歇的弓箭,就是这个道理。又譬如得到神足通的比丘,从此海岸一下去到另一海岸,周旋于四周没有什么能障碍他的,此人也是如此,由于他先前所犯暂时堕入地狱,不是他的累世业力所得阻碍的。”

原典: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诸佛如来是法性身,非色相身。若以色相为佛身者,难陀比丘与转轮圣王皆应是佛,以悉具有诸相好故。或有众生坏佛法身,法说非法,非法说法,后发信心而造佛像,此之重罪为亦销灭、为不得灭?”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若彼众生法说非法,非法说法,唯以口言而不坏见,后生信乐,造佛形像,此先恶业但于现身,而受轻报,不堕恶道,然于生死未即解脱。”

  现代汉语译文:

  这时弥勒菩萨拜佛说:“佛陀,诸佛如来是法性身而不是色相身。若将色相身当作佛身,那么难陀比丘与转轮圣王皆应是佛,因为他们都具足色相中的美好之相。或有众生破坏佛的法身,法说非法非法说法,后发信心而造佛像。此之重罪是消灭还是不消灭呢?”

  佛告弥勒菩萨说:“弥勒,若那些众人法说非法非法说法,仅是口中胡说而不破坏别人的正见,后生信乐造佛形象。此先前所造恶业将受报现身,而受轻报不堕恶道,然而于生死轮回中未不能解脱。”

原典: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若有人盗佛塔物、盗僧祇物,四方僧物、现前僧物,自用与人,如己物想。世尊常说用佛塔物及僧物者其罪甚重,然彼众生作是罪已,深自悔责,起净信心而造佛像,如是等罪为灭不耶?”

  现代汉语译文:

  这时弥勒菩萨再次拜佛说:“佛陀,若有人盗佛塔之物,盗僧人之物,四方的僧物,现前的僧物,自己使用他人的东西却当作是自己的一般。佛陀,常说用佛塔物及僧物者所获的罪过深重,然而此众生犯错之后悔过深自悔责,起净信心而造佛像。那么其罪过会消灭吗?”

原典:

  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若彼众生曾用此物,后自省察,深怀愧悔,依数酬倍,誓更不犯。我今为汝说一譬喻:如有贫人,先多负债,忽遇伏藏,得无量宝,还其债已,长有余财。当知此人亦复如是,酬倍彼物,又造佛像,免诸苦患,永得安乐。”

  现代汉语译文:

  佛告弥勒菩萨说:“弥勒,若此众生曾用此物,后自省察深怀愧悔,依值返还乃至倍还并发誓不犯。我今天为你说一个比喻,譬如有贫人之前负债累累,忽有一日遇见宝藏获得无数的宝物,偿还其的债务还绰绰有余,应当知道这个人不但返还所欠,又造佛像免诸苦患永得安乐。”

原典: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于佛法中,犯波罗夷不名为生。或复有人作斯罪已,发心忆念诸佛功德而造佛像,于佛法中得再生不?又于今生、第二、第三、第四生中获证法不?”

  现代汉语译文:

  这时弥勒菩萨再次拜佛说:“佛陀,如您所说在佛法中,犯邪淫邪行不名为生。若有这样的人恶果犯后,发心忆念诸佛功德而造佛像,于佛法中得再生吗?又能与今生第二第三第四生中获证解脱之法吗?。”

原典:

  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譬如有人身被五缚,若得解脱,如鸟出网,至无碍处。此人亦尔,若发信心,念佛功德而造佛像,一切业障皆得销除,于生死中速出无碍。弥勒当知!乘有三种,所谓声闻乘、独觉乘及以佛乘。此人随于何乘而起愿乐,即于此乘而得解脱。若但为成佛,不求余报,虽有重障而得速灭,虽在生死而无苦难,乃至当证无上菩提,获清净土,具诸相好,所得寿命常无有尽。”

  现代汉语译文:

  佛告诉弥勒菩萨说:“弥勒,譬如有人身被五花大绑,若从中得解脱就如小鸟出网自由自在。此人也是一样,若发信心念佛功德而造佛像,一切业障皆得销除,于生死轮回中速出没有了障碍。弥勒你应当知道,乘有三种,所谓声闻乘独觉乘及以佛乘。此人是因为何乘而升起信心修行,则会于此乘而获得解脱。倘若是为成佛而不求余报,虽有深重障碍而得迅速消灭,虽在生死流转中而没有苦难,直至证得无上菩提,获得清净土具足各种美好之相,所得的寿命更是常无有尽。”

原典:

  尔时会中有未发大乘心者,皆生疑念:“如来过去为造佛像、为不作耶?设若作者,云何寿命而有限极,有病有苦?所居国土多诸秽浊,不得清净?”

  现代汉语译文:

  这时在会中有一些并未发出大乘之心的人,都生出了疑念。难道过去之世就没有为佛陀造像的众生吗?若有的话,为什么众生寿命有限而且有病有苦,所居住的国土污秽不净呢?

原典:

  时波斯匿王承佛威神,即从座起,长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见如来诸根相好,及以种族皆悉第一,其心决定,无有所疑。然佛世尊曾于一时,被佉陀罗木刺伤其足;又于一时遇提婆达多推山迸石,伤足出血;昔复一时唱言有病,命遣耆婆调下痢药;又一时中曾患背痛,令摩诃迦叶诵七菩提分,所苦得除;复于一时曾有所患,使阿难陀往婆罗门家,乞求牛乳;往复一时于娑罗村中,三月安居唯食马麦;复曾一时乞食不得,空钵而还。如世尊言:“若有人作佛像者,所有业障皆得除灭,离众苦恼,无诸疾病。”世尊往昔为曾作像、为不曾作?若于昔时作佛像者,何因而有如是等事?”

  现代汉语译文:

  这时波斯匿王虔诚从座位而其,长跪合掌而拜佛说道:“佛陀,我见佛陀您的身相非常美好,出生种族也是最尊贵的,所以我对您及佛法生出无疑的信仰。然而佛陀曾经有一次被佉陀罗木刺伤了自己的脚;又于一次遇提婆达多从山上推下巨石,而被伤足出血;还有一次听闻佛陀您生重病,让耆婆调配猛力之药;又有一次曾经患背部疾病,让弟子摩诃迦叶诵七菩提分才从苦痛中解除;还有一次曾有患病,遣使弟子阿难前往婆罗门家,祈求牛乳;还有一次在娑罗村中,三月安居唯食马麦;还有一次乞食未得空钵而还。如佛陀您所说,若作佛像,所有业障皆得消除,离苦恼无疾病。佛陀您往昔曾为诸佛作佛像,还是没作呢?若往昔曾做,又为什么会有如上所说的事情发生呢?”

原典:

  佛告波斯匿王言:“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大王分别解说。大王!我于往世为求菩提,以众宝、栴檀、彩画等事而作佛像,过此会中人、天之数。以斯福故,虽在生死未尽诸惑,然所受身坚如金刚,不可损坏。大王!我念过去于无量劫生死之中造佛形像,尔时尚有贪、嗔等无量烦恼而共想应。然未曾于一念之间以罪业故,有四大不调及恶鬼神诸少病苦,所须之物莫不充备,况我于今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有如是不如意事!大王!若我昔时曾作佛像,今有残业受斯报者,我复云何作无畏说,言造佛像决定能尽诸恶业耶?大王!我于过去给施无量饮食、财宝,云何今时乞求不得,而食马麦?傥今此事而有实者,云何我于无量经中种种赞叹檀波罗蜜,说其福业终不虚也?大王!我是真实语者,不诳语者。我若欺诳,况余人乎!

  现代汉语译文:

  佛告诉波斯匿王说:“好好听,好好思考我的话,我将为大王分别解说。大王,我于往世为求菩提,用众宝栴檀彩画等材料而作佛像,超过参加我们今日集会中的人天之数,以此福德的缘故虽在生死流转中,然而受身坚如金刚般不可损坏。大王,我在过去无量劫生死轮回中,造佛形象,那时尚有贪嗔痴等无数的烦恼心在,然而未曾于一念之间以罪业的缘故而有四大不调以及恶鬼神诸少病苦,所需之物也不是完全充备的。何况我如今已经获得无上正等正觉,也会有如此一些不尽人意的事情。大王,若我曾造佛形象,今世仍有残留业报要受,我如今又怎么能诳语乱说而无畏惧,说造佛像一定能免除所有的恶业呢?大王,我在过去布施过无量的饮食与财宝,为什么今世却祈求而不得,却食用马麦。倘若今天我所说的属实的话,为什么我在无数的佛经中,种种赞叹布施的功德,说其福德终究是实在而不虚妄的呢?大王,我是真实语者,不诳语者,我若口出欺诳则连人不如。

原典:

  大王!我已久断一切恶业,能舍难舍,能行难行,所舍身命过百千亿,已造无量诸佛形像,已悔无量诸罪恶业,岂得有斯毁伤、病苦、食啖马麦、饥渴等事?若曾得胜果,今还退失,何假劝修此众福善?大王!诸佛如来常身、法身,为度众生故现斯事,非为实也!伤足、患背、乞乳、服药,乃至涅槃,以其舍利分布起塔,皆是如来方便善巧,令诸众生见如是相。大王!我于世间现于如是众患事者,欲示众生业报不失,令生怖畏,断一切罪,修诸善行,然后了知常身、法身寿命无限,国土清净。大王!诸佛如来无有虚妄,纯一大悲,智慧善巧,故能如是种种示现。”

  现代汉语译文:

  大王,我已经很久就断除一切恶业了,能舍弃众生最难舍弃的,能修行众生最难修行的,我舍弃奉献自己的生命已经超过百千亿次,已经造过无数诸佛的形象,已经忏悔过无量的罪恶,又怎么会有毁伤病苦食啖马麦饥渴等事呢?若曾得到了善果今日丧失,我又怎么会如今劝奉大众一起来修行善果呢?大王,诸佛如来常存不灭的是法身,为度化众生,所以才有化身之相,并不是真实身相。伤足患背乞乳服药,乃至涅槃,以其舍利分布起塔,皆是诸佛如来的方便善巧方法,令一切众生见到此相。大王,我于世间显现如此患病之相,欲告示众生所有的业报都不会让我们丧失信心,让众生不生畏惧,断除一切罪恶行为而修习善行,然后知晓如来法身才是常住不灭的,寿命无限国土清净。大王,诸佛如来不是虚妄的,慈悲智慧,用善巧方便说法度化众生,所以才有种种示现。”

原典:

  是时波斯匿王闻此说已,欢喜踊跃,与无量百千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有诸女人志意狭小,多怀嫉恚,轻薄谄曲,有恨不舍,知恩不报,设求菩提莫能坚守,常欲诳惑一切众生,亦复为他之所诳惑。世尊!若此女人造佛形像,如是诸业得除灭不?当来得作勇健丈夫,求佛果不?得作知恩报恩人不?得具智慧大慈悲不?于生死法能厌离不?除因愿力得更不受女人之身,如瞿昙弥及佛母摩耶夫人不?”

  现代汉语译文:

  这时波斯匿王听到如此一番话,欢喜踊跃与无量百千众生,皆发出求证无上正等正觉之心。

  这时弥勒菩萨再次拜佛说道:“佛陀,有些女人心胸狭小,多怀嫉妒嗔恨轻薄谄曲,有恨不舍知恩不报,想要求取菩提,却不能坚守,常欲诳语惑乱一切众生,亦非常容易被他人所诳惑。佛陀,若此女人造佛形像,以上的业报皆能得到除灭吗?当世能投胎为勇健的大丈夫而求得佛果吗?能成为知恩报恩人吗?得获得大智慧大慈悲吗?能于生死法能厌离世间一切牵绊吗?更能因愿力而不再投胎为女人吗?能如瞿昙弥及佛母摩耶夫人一般吗?”

原典:

  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若有女人能造佛像,永不复受女人之身。设受其身,则为女宝,尊胜第一。然诸女人有五种德,此女所得出过诸女。何等为五?一者、生孕子息;二者、种族尊贵;三者、禀性贞良;四者、质相殊绝;五者、姿容美正。

  现代汉语译文:

  佛告诉弥勒菩萨说:“弥勒,若有女人能造佛像,则永远不再投胎为女人。如果想投胎为女人则为尊胜的女人之相,则此女人有五种德行,所得一切都超过其他的女人。有哪五种呢?一者生产如意。二者种族尊贵。三者禀性贞良。四者质相殊绝。五者姿容美正。

原典:

  弥勒!一切女人有八种因缘,恒受女身。云何为八?一者、爱好女身;二者、贪着女欲;三者、口常赞美女人容质;四者、心不正直,覆藏所作;五者、厌薄自夫;六者、念重他人;七者、知人有恩而已背逆;八者、邪伪庄饰,欲他迷恋。若能永断如是八事,而造佛像,乃至成佛,常作丈夫,更受女身无有是处。

  现代汉语译文:

  弥勒,一切女人有八种因缘才会投胎为女身。哪八种呢?一者爱好女身。二者贪著女欲。三者口常赞美女人容质。四者心不正直覆藏所作。五者厌薄自己的夫君。六者念重他人。七者知人有恩而心中背逆。八者邪伪庄饰欲他迷恋。若能永远断除如上八种事情而造佛像,乃至成佛常作丈夫,更不会再受女人之身了。

原典:

  弥勒!有四种因缘,令诸男子受女人身。何等为四?一者、以女人声,轻笑唤佛及诸菩萨一切圣人;二者、于净持戒人,以诽谤心说言犯戒;三者、好行谄媚,诳惑于人;四者、见他胜己,心生嫉妒。若有丈夫行此四事,命终之后必受女身,复经无量诸恶道苦。若深发信心,悔先所作而造佛像,则其罪皆灭,必更不受女人之报。

  现代汉语译文:

  弥勒,有四种因缘,令男子得受女人之身,有哪四种呢?一者以女人声,轻笑唤佛名号及诸菩萨一切圣人。二者对于净持戒人,以诽谤心说他犯戒。三者好行谄媚诳惑于他人。四者见他人胜过自己心生嫉妒。若有男子行此四事,命终之后必投胎为女身,然后要经历无数诸恶道之苦。若能深发信心悔以前所作恶业,而造佛像则其罪报则消灭,更不必再受投胎为女人的报应

原典:

  弥勒!有四种因缘,令诸男子受黄门身。何等为四?一者、残害他形,乃至畜生;二者、于持戒沙门嗔笑、谤毁;三者、情多贪欲,故心犯戒;四者、亲犯戒人,复劝他犯。若有男子先行此事,后起信心造佛形像,乃至成佛不受斯报,常作丈夫,诸根具足。

  现代汉语译文:

  弥勒,有四种因缘,令男子得受无性阉割身。有哪四种呢?一者残害他种生命乃至畜生。二者对于持戒修行人嗔笑谤毁。三者情多贪欲重所以心中犯戒。四者亲近犯戒之人复劝他人犯罪。若有男子先做如此过错,后起信心造佛形像,则乃至成佛也不再受此报应,常作丈夫相诸根器具足。

原典:

  弥勒!有四种业,能令丈夫受二形身,一切人中最为其下。何等为四?一者、于尊敬所而有烝秽;二者、于男子身非处染着;三者、即于自己而行欲事;四者、炫卖女色而与他人。若有众生曾行此事,深自咎责,悔先所犯,起净信心,造佛形像,乃至成佛不受此身。

  现代汉语译文:

  弥勒,有四种业,能使得男子得受两性身,一切人中最为低劣。有哪四种呢?一者于应当尊敬的长辈而有淫乱之事。二者于男子在不应该染著之地行欲。三者自己对自己行欲事。四者让女色淫乱他人。若有众生曾经如此做,深深忏悔先前所犯,起净信心造佛形像,乃至成佛不再受此两性人身。

原典:

  弥勒!复有四缘,令诸男子其心常生女人爱欲,乐他于己行丈夫事。何等为四?一者、或嫌或戏谤毁于人;二者、乐作女人衣服庄饰;三者、于亲族女行淫秽事;四者、实无胜德妄受其礼。以此因缘,令诸丈夫起于如是别异烦恼。若悔先犯,更不造新,心生信乐,作佛形像,其罪既灭,此心亦息。

  现代汉语译文:

  弥勒,还有四缘令诸男子的心中常生女人爱欲,喜欢他人于自己之身行丈夫之事。有哪四种呢?一者或嫌或戏谤毁他人。二者喜欢作女人衣服庄饰。三者曾与亲族女行淫秽事。四者实无胜德却妄受其礼。是如此因缘的缘故,才会使得男人身起如此的烦恼,倘若忏悔先犯不再做,心生信乐作佛形像,其罪则灭,而此欲火心则清净了。

原典:

  弥勒!有五种悭,能坏众生。何等为五?一者、悭惜所住邻邑,由此当于旷野中生;二者、悭惜所居宅宇,当作蛊身,恒居粪秽;三者、悭惜端正好色,当感丑恶、不如意形;四者、悭惜所有资财,当受贫穷,衣食乏少;五者、悭惜所知之法,当有顽钝畜生等报。若悔己先业,造佛尊仪,则永离悭心,无前所受。

  现代汉语译文:

  弥勒,有五种悭能破坏众生品性。有哪五种呢?一者非常吝啬自己所住邻邑。、由此缘故当于旷野中出生。二者悭惜所居住的宅宇、由此缘故当作蛊身虫类,长期居粪秽中。三者悭惜端正好色、当受报丑恶不如意形。四者悭惜所有资财、当受贫穷衣食乏少的报应。五者悭惜所知之法、当有顽钝畜生等报应。若悔自己先业造佛尊仪,则永离悭心无前面所受的报应该受了。

原典:

  弥勒!复有五缘,令诸众生生边夷之处及无佛法时。何者为五?一者、于三宝良田不生净信;二者、背实亏理,妄行教诫;三者、不如理实而有教授;四者、破和合僧,令成二部;五者、极少乃至破二比丘,令不和合。若永断斯业,造佛形像,则常遇佛兴,恒闻法要。

  现代汉语译文:

  弥勒,更有五种缘,令诸众生出生在边夷之处及无佛法的时代。有哪五种呢?一者于佛法三宝良田不生净信。二者背实亏理妄行教诫。三者不如理实而有教授。四者破坏合僧令成分裂。五者极少乃至破二比丘令不和合。若永断这些恶业,而造佛形像,则常遇佛兴,恒闻法要。

原典:

  弥勒!众生复有五种因缘,常被于人之所厌逐,乃至至亲亦不喜见。云何为五?一者、两舌;二者、恶口;三者、多诤;四者、多嗔;五者、巧说相似之言,以行诽谤。后若发心造佛形像,悔先恶业,誓不重作,其所作罪并得除灭,为一切人之所爱敬。何以故?诸佛有无量无边胜福德故、无量无边大智慧故、无量无边三昧解脱等种种希有功德法故。

  现代汉语译文:

  弥勒,众生还有五种因缘,常被于人之所厌逐,乃至至亲的人也不喜欢与之相见。有哪五种呢?一者两舌,爱论人是非。二者恶口,出言恶毒。三者多诤,喜无理之辩。四者多嗔怒。五者巧说相似之言以行诽谤。后若发心造佛形像。悔先恶业发誓不再重作。其所作罪并得除灭。为一切人之所爱敬。为什么呢?诸佛有无量无边胜福德,无量无边大智慧,无量无边三昧解脱等,种种稀有功德法的缘故。

原典:

  善男子!假使有人以三千大千国土末为微尘。复碎彼尘,一一尘分等彼三千大千国土微尘之数,有如是等碎微尘数三千大千国土。设复有人取一碎尘,以神通力往于东方,一刹那顷过彼所碎微尘数三千大千国土。第二、第三,后后刹那皆亦如是,乃至终彼碎尘数劫,彼诸劫中所有刹那,一一刹那各为一劫,经尔许劫,刹那刹那皆度如前碎微尘数三千大千国土。如是毕已,乃下此尘。是人还来,更取一尘,复往东方过前一倍,下尘而返,至第三尘,倍于第二。如是次第转倍于前,乃至尽此碎微尘数。如说东方,南、西、北方皆亦如是。是人四方所经之处,一切国土尽末为尘。此诸微尘,一切众生共校计筹量,容可知数,于如来身一毛孔分所有功德不可知也!何以故?诸佛如来所有功德无有限量,不思议故。

  现代汉语译文:

  善男子,假使有人以三千大千国土碎为微尘,又让此尘碎,一一尘又分化成等于这三千大千国土那么多的微尘,有如此之多的碎微尘数的三千大千国土。假设有人取一碎尘,以神通力去往于东方,一刹那顷超越过所碎微尘数三千大千国土第二第三。后后刹那也是如此,乃至最终那么多尘数的劫数,那些诸劫中所有刹那一一刹那各为一劫,经历无数的劫数,皆度过如前碎微尘数三千大千国土,如是完毕后放下此微尘,是人还来更取一尘,复往东方过前一倍放下微尘而返,至第三尘倍于第二,如是次第往复转倍于前,乃至尽此碎微尘数,如说东方南西北方皆亦如是,是人四方所经之处,一切国土尽末为尘,此诸微尘,一切众生去度量它的个数,于如来身一毛孔所有功德般是不可知的。为什么呢?诸佛如来功德不可思议。

原典:

  善男子!假使如前微尘等数,舍利弗等所有智慧不及如来一念之智。何以故?如来于念念中,常能出现过前尘数三昧、解脱、陀罗尼等种种无量胜功德故,诸佛功德一切声闻、辟支佛,于其名字亦不能知。是故若有净信之心,造佛形像,一切业障莫不除灭,所获功德无量无边,乃至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永拔众生一切苦恼。”

  现代汉语译文:

  善男子,假使如前面所说微尘等数。舍利弗等人的所有智慧也不及如来一念之智。为什么呢?如来于念念中常能出现过前尘数三昧解脱陀罗尼等种种无量胜功德故,诸佛的功德,一切声闻辟支佛乘甚至连它的名字都不能知晓。所以若有净信之心造佛形像,一切业障都能得除灭,所获功德无量无边乃至当成无上正等正觉,永拔众生一切苦恼。”

原典:

  佛说此经已,弥勒菩萨及三十三天、优陀延王,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现代汉语译文:

  佛说此经后,弥勒菩萨以及三十三天,优陀延王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附:《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原文

您可能喜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