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经释义(初版)

涅槃经 | 作者:净慧法师 [投稿]

【后分卷上】

  【憍陈如菩萨品之末】

  这里向诸位说明一下,此经前三十六卷是昙无忏三藏法师译。后两卷为唐朝智贤法师和会广法师共同译。昙无忏法师所译后两卷比较简单。而智贤法师和会广法师,是按原经全译。所以,后两卷不按原数卷排列,改为后分卷上下。

  这时,这位外道,听佛说妙法,舍去邪见,深信正法,欲求出家。佛亲自给起法号,这位外道当即须发自落,漏尽意解,得阿罗汉果。这位阿罗汉证果后,于佛前长跪,悲喜交集,深自悔责说,恨我毒身,久劫已来常相欺惑,让我长期沉没于无明与邪见之中,沦溺于三界外道法中,痛哉苦哉。今天喜庆,蒙佛恩正法,入智慧海。可惜我年龄太大,请佛少住,我愿听教诫,不要般涅盘。佛默然不语。这位阿罗汉举声大哭,举身投地,遍体血出,昏迷于地。醒来后说,我宁可先灭,不忍见佛入般涅盘。说完随即入涅盘。

  这时,佛出八种音声,告诸大众不要嚎哭,要控制心情,不要悲痛。你们于此生死大海中,要勤修净心,莫失念慧,快求正智,速出诸有。三界受身,苦期无际,无明当家,恩爱魔王,劳损身心,遍缘境界,造生死业,贪恚狂痴,念念伤害,无始来常受苦恼。如果有智慧的人,应该反思自己,而听佛语。

  佛说,佛现方便力,入大涅盘,示现同世间人一样,让世人知道人生很短暂,对佛生恋慕心。涅盘境界甚深,不可思议,不是诸声闻缘觉所能知道的。

  佛说,刚才那位速入涅盘的阿罗汉,已供养无量诸佛,深种善根,以大愿力于外道中修行,以方便智慧,诱使邪见失道众生归入正智。为报佛恩入涅盘,应建塔供其尸。待这位罗汉荼眦时,于火中放大光明,现十八种神变。让众外道邪见之人,皈依佛门,发菩提心。荼毗后,收取舍利供养。佛说,从证道至涅盘,诸事已办,再住世也不过如此。所以,佛必入般涅盘。

  【遗教品第一】

  这时,佛说,佛灭度后,四众弟子应勤护此经,佛于无量劫修持此经难得之法。今已显说此法,理极无遗。你们如果决定真报佛恩,速证菩提,就要按此经要求修行。佛会为其摩顶,世世所生不失正念,十方诸佛常现其前,昼夜守护,让得出世间法。

  佛说,初出家时,六年参访外道,修学四禅八定,受行其教。成佛以后,将这些外道度脱,让其皈依佛门,去其邪见。

  阿难,我们的亲戚、家族等人,佛也很爱念他们。佛涅盘后,你要以善教诫他们,授与妙法,深心教导。不要戏耍放逸散心,贪着诸境界,受行邪法。让他们早日出离三界五浊爱欲之中。一失人身,难可追回。人与人之间不要相互杀害,也不要杀害动物,不吃肉,不饮酒,调伏其心,身口清净;要让他们知道,作业善恶报应,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

  阿难向佛请法说,佛住世以佛为师,佛灭度后,以何为师,以何而住,结集经典开头用什么语言,恶性比丘怎么对待。

  佛告阿难说,不要忧苦悲哀,诸佛轮转住世都要如此。你所问四事,为最后问,能大利益世间。

  一、对恶性比丘,与其共同住在一起,让他们受到正法教化。佛入涅盘后,他们逐渐自调其心,舍去恶习。对佛弟难陀,由于欲心极重,性情鄙恶。你要以善方便教化,以智慧说十二因缘法,让其知道,无明憎爱业林,弥满三界,遍流六道,大苦根本。然后让他念佛摄心,打坐定住,从一禅至四禅,继心正念,自当证果,离三界苦。那时的难陀,深心受教,不久就能证阿罗汉果。其他的恶性比丘,深心自悔后,依此清净正法修行,都能自证圣果。阿难,你要记住,无明灭而三界业灭,以此因缘是出世之人;如果能观十二因缘究竟无我,自性本来清净,即能远离三界大火。佛是真语者,诚实言,你要依法修行。

  二、以何为师。具足戒是你们的大师,依止修行,能证得出世间,证甚深定慧。

  三、以何而住,依四念处严心而住。观身性相,同于虚空,是身念处;观受不在内外,不住中间,是受念处。观心只有名字,自性又离于心这个名字,是心念处。观法不得善法与不善法,是法念处。一切修行的人,应依此四念处住。因为,四念观来于禅定的空相,不证空的人,不得四念处而住,包括修行净土法门的人。

  四、结集法藏,经典之初都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地方与四众弟子说法。”

  佛说,佛住世时与灭度后众生供养的佛财,用于修塔造庙,塑造佛像等法事。不得私用和盗用。

  佛说,佛住世时供养佛与佛灭度后供养佛像,深心礼拜恭敬,所得福德一样。因为,虽佛肉身灭度,而法身常存。所以,其福相等。

  佛说,佛住世时供养佛与佛灭度后供养佛全身舍利,所得功德相等。而且,功德广大,无量无边。

  佛说,佛住世时供养佛与佛灭度后供养佛半身舍利至一粒舍利,所得功德相等,其福无量,不能计算。而且,天上人间得佛舍利,悲喜交流,欣庆礼拜,深心供养,得无量功德。见佛舍利,即是见佛,即是见法,即是见僧,即见涅盘。

  此因缘为三宝常住,为众生皈依处。

  佛说,佛涅盘后,依转轮圣王荼毗方法,而得舍利。即停圣体七日,再入金棺。入棺后再注满香油,密封棺后,再经七日。从棺中将圣体请出,以诸香水沐浴,再以众香供养。用木棉布贴身包裹,再以千张细白布包在木棉布外,再入金棺,棺内再注满香油密封。然后用檀香木制成七宝车,用众宝装饰其车后,将金棺装在车上,运往荼眦场所。荼毗后,起七宝塔供养舍利。

  佛说,四众弟子建造佛舍利塔后供养,还要建造辟支佛塔、罗汉塔、天王塔供养。这是佛慈悲众生,让众生知世间皈依处,为人天众生留种福田。

  佛说,佛涅盘后荼毗场所,如果设在拘尸城内,城中人民可获福无量,未来世都有作王位的福报。可是,他们会因此而有相互讨伐争论,也让人民得福报不平等,原因是有的人不信或各自的业报重。为了让世间人民得福报平等,还是设在拘尸城外空闲处。

  佛说,佛入涅盘荼毗后,四众弟子收取舍利,装在七宝瓶内,置于塔中供养。佛塔为十三层,四面各开一门。辟支佛塔十一层,罗汉塔为九层,四天王塔没有层数,但世间多为七层。

  佛说,舍利供养的分配,玉帝不应请半身舍利,佛只让你请上颌一牙舍利,于天上起塔供养,让你等天众得福无尽。天人供养舍利,即是见佛宝,见佛法身,见到贤圣,等于三宝常住于世。其余留在人间供养。

  以上佛所说法,均为阿难请法。塔于东西南北各开一门,表示四众具足,缺一不圆满。

  这时,佛对大众宣告,谁还有什么疑问,当速为究竟问,免得以后后悔。连说三遍。大众只顾悲伤,无人再问。佛见无人再问,便露出胸部,呈紫金色,放无量大涅盘光,普照十方一切世界。佛又对大众说,佛累劫精勤,为度众生,让人截身断手足等,尽修一切难行苦行。大悲本愿,来此五浊恶世示现成佛,得此金刚不坏紫金色身,无量光明。一切有缘众生见形像或遇光者,没有不解脱的。佛又对大众说,佛出世难,稀有难见,你们遇此最后佛身,都没白遇的。

  佛以本愿力,生此秽土,已经圆满愿力,今欲涅盘。能以至诚心,修行清净之业的,都能得此果报。然后,佛告大众,欲入涅盘,你们应以至诚心看紫金色身,为最后见。这时,佛坐大床升至半空,上下二十四反,说二十四遍看佛紫金色身。又普告大众,佛涅盘后,应广修行,早出三界,不要懈怠散心放逸。

  【应尽还原品第二】

  佛告大众,佛今时至,举身疼痛,说完即入禅定。这里举身疼痛,是随顺世间示疾,实无疼痛。佛从初禅至非想非非想处天,又从一禅出。普告大众说,佛以大智慧,遍观三界六道众生,如果自性能够出离,一切寂灭,同如虚空,为出世间人。佛又入初禅,至非想非非想处天,又从一禅出。普告大众说,自性本来清净,无垢无烦恼,同如虚空。如是法相,是大涅盘。见此法的人为解脱,不见此法的人为无明充满的凡夫。佛又入初禅至非想非非想处天,又从一禅出。普告大众说,三界一切诸法,以无明为本为边际;若离自性求解脱,了不能得。如果自性去除烦恼,即得生死解脱,安住常寂灭净土,是大涅盘。

  这里佛所入禅定境界,完全于《心经》同。因为诸位听过《心经》浅释(编者注:净慧法师浅释《心经》),所以,这里不再作详释。

  佛辗转二十七次入出禅定,三次说法后,右肋而卧,头枕北方,足指南方,面向西方,背后东方而入涅盘。而阿难不知,问了二十七次佛入没入涅盘,大家忙乱,都答佛没入涅盘。

  佛入涅盘后,东西四棵树的树冠合在一起,南北四棵树的树冠也合在一起,垂枝覆盖佛体与宝床上方。其树变白,犹如白鹤。十方普佛世界,皆有震动。大梵天王与其眷属,飞空而下,举身大哭。玉皇大帝与其大众从空而下,发声大哭。这时,法会大众,无量菩萨,一切天人与四天王,世间人民都悲泣流泪,香花供养。

【后分卷下】

  【机感荼毗品第三】

  这时,拘尸城内人民知佛涅盘后,在悲哀中按佛说转轮圣王礼仪准备荼毗用品。大众按礼仪将佛体扶入金棺,注满香油,封闭棺门。拘尸城内一切男士女人善心贪福,共同希望将圣棺请入城内供养,不让天人和大众举棺。共同推举四位大力士,脱去上衣前来举圣棺,圣棺不动;八大力士至十六大力士共同举圣棺,圣棺也不动。有一位大比丘,告诸人民不要再举圣棺,即使全城人都来也不能举动。

  这时,佛大慈悲,为让世人平等得福,即自举圣棺于空中,有一树高。拘尸城内人民与天人,都不再抢着举佛圣棺。而诸天王于空中供养佛圣棺。佛圣棺于空中从双树林徐徐空行,从拘尸城西门而入,又徐徐从东门而出;又徐徐绕从南门入,又徐徐从北门出。如此往复七次,出城至城外荼毗场。

  在佛成道时,恒河北岸生出一棵檀香树,香气普熏,树神与此树同生,树神常取此树香供养佛。今日,佛入涅盘,此树与树神都灭。诸神将此树送至荼毗场,悲哀供养。

  这时,佛大圣宝棺渐渐空行,徐徐从空中下至七宝床。满七日后,大众以细白布裹手扶佛出棺。清洗佛体及宝棺后,用木棉布裹身,又用千张白细布裹在木棉布上面。再扶佛体入棺,注满香油,封闭棺门,供养宝棺。又用香木,堆成香楼,举宝棺于香楼上。大众举火炬想燃香木楼,可火炬自熄灭。大众又点燃火炬,投向香木楼时,又熄灭。海神持海中火炬投向香木楼还是熄灭。

  是什么原因火炬熄灭呢?是佛大悲,等待弟子迦叶等众人。迦叶在灵山定中,突然心惊肉跳,从定中出,即知佛已入涅盘。迦叶告诸弟子,我佛大师已入涅盘,又入棺中。我们要急速前去,为敬重佛,不敢用神通飞行,只能步行快走。

  迦叶等五百人来至东门,见一人手拿天花而行。迦叶问这人手拿什么花?这人回答说,是从荼毗场得此天花,回家中让亲人供养。迦叶于此哭一会,又从北门入一庙寺,见诸比丘聚在一起。见迦叶等来说,你们很辛苦,休息一会再用斋饭吧。

  迦叶回答说我大师已入涅盘,没有心情在此休息用斋。诸比丘问,你师是谁呀!迦叶回答说,我大师是佛陀呀!诸比丘听了以后,各自都大欢喜,大喊太好了!太好了!佛住世时,禁制我们,戒律严峻,我们难以忍受,不能依行。今天佛入涅盘,禁戒也应放舍。你先休息,有什么可急的。佛用神力,堵住诸天人及迦叶诸弟子之耳,都没有听到诸恶比丘说的话,唯有迦叶一人听到。迦叶与弟子立刻离开寺庙,化缘供养物品,得白细布千张和木棉布等。出西门至荼毗场。

  这时,大众见迦叶与诸弟子一路悲来,为其让路前行。迦叶等诸弟子见佛圣棺,同时礼拜,泣不成声,悲叹至极。醒来后问大众能不能开圣金棺赡养遗容。大众说,佛入涅盘已经十四天,天气又这么热,恐佛体有些损坏,所以不能开圣棺。迦叶说,佛身如金刚一样坚固,常乐我净,不可能损坏。边说边哭来到佛棺前。

  当时,佛大悲迦叶,佛棺自开。千张细白布和木棉布都自散开,露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紫金色身。迦叶与诸弟子近佛棺前以烧香、香花等供养,又用化缘来的木棉布缠裹好佛体,又用原木棉布缠裹在新缠裹的木棉布上;又用千张化缘来的千张细白布缠裹木棉布上,又用原细白布缠裹在新缠裹的细白布上。然后,棺门自闭。

  迦叶边哭也用偈语衰叹,苦哉苦哉大圣尊,我今荼毒苦切心,世尊灭度一合速,大悲不能留待我(其余略去)。这时,佛与金棺中现出二足,让迦叶看,千幅轮相,放千光明。这是佛警示迦叶和四众弟子修行道力,证得菩提要福、慧两足尊,缺一而功德不圆满。

  迦叶又说偈语,衰叹佛足,如来究竟大悲心,平等慈光无二照。众生有感无不应,示我二足千幅轮(其余略去)。过了一段时间后,佛体双足自还入棺,圣棺封闭如初。

  这时,拘尸城内有四位力士,举大火炬以焚香楼,荼毗佛体。而火炬自然熄灭。迦叶告诉大众说,佛圣宝棺,三界之火所不能烧。这些人不听迦叶劝告,又派八位、又去十六位、又去三十六位力士,举大火炬以焚香楼而火炬自然熄灭。

  迦叶告大众说,一切人天火炬都不能荼毗佛的宝棺,请不要白费力气。此时,佛以大悲力,从胸部火起踊出棺外,渐渐荼毗,经七日火才熄灭。

  诸位不要光听佛涅盘后的神通,而是佛要通过这些神通告诉世人,真佛不以肉体存在而存在,肉体之佛是有为,无为之佛才是真佛。

  我对诸位说,如果为万人供养而成佛,我决不于世修苦行而成佛。因为自己有一双手会自食其力,死后供养有何意义!如果为万人恭敬而成佛,我决不于世修六度而成佛。因为活着很累,死后也很烦!如果为万世留名而成佛,我决不于世发大誓愿而成佛。因为活着无名,死了清静;免的让人美名万年,谤也千古。如果为神通而成佛,我决不于世持禁戒而成佛。因为活的不自由,短暂的神通又有何用,死后都觉得冤枉。

  那千百年来,无数修行人在做什么?为的是离开烦恼的有身和有想,离开三界求乐而受苦,离开轮回的迷盲,离开五浊的恶秽。去证知真常之常、真常之乐、真常之我,真常之净。同时,让众生共证。

  【圣躯廓润品第四】

  这时,玉帝持七宝瓶,开棺请佛牙舍利一颗,回忉利天修塔供养。有二位快捷罗刹鬼隐身随玉帝身后,盗取二颗牙舍利,回罗刹鬼国供养。大众开棺后,见两层木棉布像新的一样,没被大火烧毁。这里有二层含义,一是表示佛法真谛不坏;二是表示出家人要承传佛法。大众见了后,长跪流泪而说偈语。自于心中出慈火,焚烧七日示现灭,妙兜罗棉缠佛身,大火焚烧都不燃(其余略去)。还有迦叶化缘千张白细布也像新的一样,没被大火烧毁。而城内人民供养的千张白细布除二张外,全部化为灰烬。这里也有二层含义,一是大众供养二张细白布没烧,表示佛法中要四众才具足,没有在家白衣二众修行,佛法在世间不具足;二是迦叶化缘千张白细布没燃,表示佛法在世间,末法时代在家白衣也庄严佛法。

  大众将没有烧的木棉布和白细布剪碎,和烧尽的灰一起分给大众供养。而在拘尸城内,修建八座宝塔,用七宝瓶来取舍利。可棺内是全身舍利,大众不能拿动。这时,佛以悲力化全身舍利为碎舍利,分八份请入塔供养。

  这时,有释迦种姓族人,知佛入大涅盘后,来到此城,礼拜佛舍利,欲请一份舍利回去供养而不可得,非常气愤而离去。还有阿喑世王等七国国王,也前来礼拜佛舍利,想分请部分佛舍利回国供养,而不可得。几个国家联合起来,大军将拘尸城围困。最后谈判达成协议,八国各请一份佛舍利回国供养;有一国后来,请装佛舍利的宝瓶一只回国供养;有一国将荼眦场的灰请回供养。所以,此世界上当时有八舍利塔、九瓶塔、十灰塔。

  大般涅盘经卷到此全部略释完毕。只有一个问题,与诸位探讨并作为结束语。我们与佛比差在哪里。有的说差在智慧上,有的说差在功德上,有的说差在神通自在上,有的说差在生死解脱上等。

  诸位说的都对。而让我说,诸位都是顺着比,没有逆着比。怎么逆着比,佛没有贪欲而我有;佛没有憎爱而我有;佛没有嗔痴而我有;佛没有慢、慢慢而我有;佛没见世间过错而我有;佛没有杀盗淫妄酒而我有;佛没有欺诈而我有……而佛有智慧我没有;而佛有功德我没有;而佛有神通自在我没有;而佛有慈悲我没有;而佛有解脱我没有……知道我有什么了,是与佛的真差距;通过修行让我没有的才能圆满。怎么圆满,对佛法的信解行证。

  愿此经的菩提之因在诸位心田中生根、开花、早见佛性,证菩提之果。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