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经释义(初版)

涅槃经 | 作者:净慧法师 [投稿]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二】

  【迦叶菩萨品第二十四之二】

  童子菩萨向佛请法说,有的人听闻此经怎么为执着呢?

  佛说,这样的人从他人处听闻此经,或自己看此经以及有人读听此经,听闻后心里高兴,不能放舍此经为执着。

  童子菩萨向佛请法说,执着是善还是不善呢?

  佛说,这样的人有这样的执着,不能称为善。因为不能彻底摧毁心里的各种疑惑。

  童子菩萨向佛请法说,这样的人对此经心里也不疑惑呀!

  佛说,不起疑惑心的人,就是疑惑。

  童子菩萨向佛请法说,是不是有人对一果罗汉不堕三恶道,听了以后有执着或起疑惑心呢?

  佛说,一果罗汉不堕三恶道是确定的,不是疑不疑的事。如远处望牛与水牛,分辨不清是牛还是水牛,这种分辨不清就是疑惑心。

  童子菩萨向佛请法说,那能不能让牛与水牛到近前,看清楚后不就没有疑惑心了吗!佛所说涅盘,是不是像有人想过河,可是河水浑浊、难测深浅而生疑惑呢?

  佛说,涅盘就是断苦;不得涅盘就是苦。而众生见苦不是苦,认为是正常的事,天经地义、自然的客观规律。我们这个世界上有饥渴寒热,欢喜与愤怒,病弱与安稳,老壮与生死,自由与不自由,恩爱与别离等。听佛说涅盘能离开这样的苦恼,有些人不会相信。另外,你说见河水浑浊而生疑,也不是这么回事。问题是这样的人在其它地方早就见到过河里的水浑浊,才有又见河水浑浊很难判断而已。

  童子菩萨向佛请法说,这样的人有没有可能先见河水浑浊没有生疑,而是现在才生疑呢?

  佛说,不知河水深浅,是因为没有从水里亲自走一走才生疑。所以,对待事物没有弄清楚就是疑惑。

  童子菩萨向佛请法说,疑惑即是执着,执着就是疑惑,那这个人应该是谁呢?

  佛说,断善根的人是。

  童子菩萨向佛请法说,什么样的人能断善根呢?

  佛说,聪明机智,接受事物快的人,能善于分别。这样的人,在世间称为“小聪明”的人。他有小聪明,远离善友,光听闻佛经表面的法相,不用修持证悟去心观正法理义。还有不善于思维,分辨不清什么是善法,什么不是善法;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而做的不如法。这两种人,有文字般若;远离善友;不听正法;不知如法四种原因。所以,容易断善根。这样的人听经闻法后,心里想要是把财物都布施给他人,最后布施的人不就成为贫穷的人吗!世界上都是子果相似,撒什么种子结什么果,为富就要不仁。穷人一夜之间可成为富人,富人一夜之间可成为穷人,都是机遇,哪有什么因果规律。这样的用世间机遇代替佛说布施因果的人,容易断善根。

  再有,这样的人听经闻法后,心里在想世事无常,今天的施主和今天得到财物的人及财物也是无常,不能保持不变。那么,我有财物愿意给谁就给谁,愿意给多少就给多少,不愿意给就不给,也没有什么因逼着不给不行啊!而且把财物给了他人,果又在哪里,谁见善人生天啦!这样用世间变化的心态理解佛说布施因果的人,容易断善根。

  再有,这样的人听经闻法后,心里在想把财物送给这个人,这个人是善人还是恶人,用这财物作善事还是作恶事去了。若是恶人去作了恶事,送给恶人财物的人也等于支持恶人恶事了吗。用这样的以子生果,果还作子的世间法,解释佛说布施因果的人,容易断善根。

  再有,这样的人听经闻法后,心里在想我送财物给谁,谁又送给我财物,过几年谁还记得住,都忘啦!人作善作恶,过一段世间谁还能记住,或人走他乡他方,谁又知道什么。时间让人忘记一切,那就等于什么也没有,等于白送;白送还有什么因什么果。这样用世间“一忘即无有”对待佛说布施因果的人,容易断善根。

  再有,这样的人听经闻法后,心里在想我送财物给谁,要看与这个人的感情什么样,这个人对我怎么样。对这个人没有感情,这个人对我也没感情,我还能送财物给他吗!如果这样还有因果吗!这样用世间礼尚往来对待佛说布施因果的人,容易断善根。再有,这样的人听经闻法后,心里在想我要是请佛像、财神像,没有白请的。除商主外,还要送财物给开光的人;或这个人以前对我父母有恩,今天要报答等。这样送财物的心安理得,得财物的也心安理得。这样用世间应该应份、理所当然来对对待佛说布施因果的人,容易断善根。

  再有,这样的人听经闻法后,心里在想父母是众生,父母生我还是众生,我再有儿女还是众生,这就是人类或动物繁衍生息。用世间繁殖延续生命的规律,否认佛说众生身是业报因缘合和之身。还有的人想,无父无母。如没生我之前就没有我;我死之后身如灰土,哪里还有我;我是人就不是物,物也不是人,我也不会为牛马;我只见我身,说有我性等于说兔子头上长角,根本都是没有的事。再如苍蝇、蚊子、飞蛾等,谁是父谁是母;卵生鸟类禽类等,人工孵化后谁是父谁是母。用这样的动物遗传规律否认善恶因果循环规律和六道轮回规律;从而不知道珍惜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善知识难遇;从而又失去作人的善心善行。这样的人,容易断善根。

  再有,这样的人听经闻法后,心里在想世间没有善恶果报,我见到有的人信佛,修十善法、乐善好施、烧香磕头、孝敬父母、善待朋友,为他人或为社会造福等等;怎么还会疾病缠身、中年夭亡、财物损失、儿孙不孝、诸事不顺等诸多痛苦呢?而什么也不信,也不知道什么是十恶法,为贪财不择手段,想整谁也不择手段,只要达到目的就算赢,怎么安逸怎么干,什么不费力又得大回报就干什么,没有善恶标准,成者王侯败者寇等等。这样的人还身安无病,多福年寿,有钱有势等;只有幸福生活的快乐,而没有诸多忧愁苦恼的事。正所谓是,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而杀人放火作州官。所以,世界上哪有善恶因果报,只是文人或佛教那么一说,愚弄人而已。这样的人,容易断善根。

  再有,这样的人听经闻法后心里在想,有的圣人说,有人修善却终堕三恶道,有人行恶命终生人天;还有,圣人中对杀生得善果还是得恶果也有争论。所以,我也不知道善恶果报有还是没有;还有,世间无有圣人,若有圣人应该有正道,有正道就应没有烦恼,而人有正道时也有烦恼,所以没有圣人;还有,所说的圣人,不也同凡夫一样吃饭、走路、睡觉、喜笑、饥渴、寒热、忧思苦恼、害怕等,圣人应该没有这些凡夫的事;还有圣人也有五欲乐,也作善恶业,若圣人应该有道,有道应该没有这些凡夫的事;还有,若说有道,生来就应该有,不用修行后再有道;还有,若说有道,不要依因缘生,应该自生;还有,圣人称涅盘,凡夫称死,涅盘是死的代名词;还有,圣人说有正见,所说的正见,只不过听别人说的或自己想出来的,否则的话,人中圣人就应该有特殊等。这样的人,容易断善根。

  总之,容易断善根的人,不是智力下劣而愚痴的人,也不是天人,也不是三恶道众生,都是自以为是,空腹高心的人。

  童子菩萨向佛请法说,这样断善根的人什么时候再重生善根呢?

  佛说,有二个时候,一是初入地狱时,过去世有善因缘,再有自己惭愧,有佛菩萨救度;二是出地狱时,有善因缘,值佛住世或遇善知识,得闻正法。

  童子菩萨向佛请法说,要断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善根才是断善根的人,怎么这样的人现在世就断善根呢?众生皆有佛性,佛性没有断,怎么断善根呢?

  佛说,众生所请法,佛有四种答法,一是一定回答,二是分别回答,三是随问随答,四是置答。一定回答的是,若问善恶业得善恶果报与否,一定要回答。分别回答是,如苦集灭道,分别解说为回答。随问随答是如说无常,有人问什么是无常,有什么是常,给予连续回答。置答,如断善根的人,前世善果未熟,今世又少功德多疑惑,未来世入三恶道,所以为断善根。再有,断善根的人佛性不断,只是断掉善业、善道、善因缘。

  童子菩萨向佛请法说,我认为不作回答为置答,怎么有说作回答呢?佛说,对所问推心置腹,准确无误的回答,才是置答。

  童子菩萨向佛请法说,三世因果律是什么在起作用?

  佛说,生是五蕴,死是中阴。业习种子在识蕴区域。一切众生都如此。

  童子菩萨向佛请法说,断善根的人怎么还能生出善根呢?

  佛说,现在烦恼因缘能断善根,未来佛性的力量因缘还能重生善根。

  童子菩萨向佛请法说,怎么能重生善根呢?

  佛说,如灯有油,虽灭为断善根,有点儿亮时为佛力因缘。

  童子菩萨向佛请法说,佛性在五蕴中吗?

  佛说,佛性住五蕴中,如器中有果。佛性是中道,是佛性如虚空,不着两边。两边的一边是外道,菩萨无量劫住外道度众生,而不着外道;一边是自心,为内道,菩萨调伏其心,教化众生,不停止在自心上。所以说,佛性不着内,又不着外,而是中道。佛性是菩提种子,遇善行善可成熟为善果,遇恶行恶也成熟为恶果。善恶之果是业成熟,佛性不因善得,不因恶失。

  佛说,因生法有,因灭法无。佛说法有时随方便或随自意说,有时随他意说。如有五百比丘说,我等得正解脱是身因,才证阿罗汉果;有的比丘说,我等是身因有无明才未得正解脱,才不得证阿罗汉果。舍利弗不能回答此问,来至佛所;佛对五百比丘说,你们都不是正说,即说的都不正确。证与不证解脱,虽是身修与不修,持戒不持戒等,但不是身解脱,不是身证阿罗汉;而是心解脱,性证阿罗汉果。这是随自意说法。

  如有一长者向佛请法说,我知幻化、技术,邪见各有各的果报,但我不知这些与你佛有什么关系。佛对长者说,是恶因缘,不必失财,就让人命终堕三恶道。长者闻恶道名,就心生害怕,向佛说,我说话有失意大罪,应该怎么才能解脱。佛对长者说忏悔法,长者闻法即证一果罗汉。这是佛随他意说法。

  佛说,佛为众生说法,有七种语言。一是因语,二是果语,三是因果语,四是喻语,五是不应说语,六是世流布语,七是如意语。

  因语是依现在因,说未来果。如说现世邪见乐杀之人,必是地狱人;正见乐善之人,必是天人。果语是依现世果,说过去因。如见贫穷貌丑,缺少自由的人说是破戒、嫉妒、嗔恨心重,无惭愧心的人;如见富贵、威德自在之人,必是有戒有施有精进、有惭愧的人。因果语是造作现世因缘,得未来果;是过去世因,得现世果。喻语是用世间一切现象作比喻而说法。不应语是用不可能的事来比喻而说法。如说树可受八戒,也不说十住菩萨有退转心。世流布语是世间通俗语言而说法。如男女、大小、城市、山林等。如意语是按佛意而说法。如说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不应放逸。

  佛说,佛说法还有随自意语。如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

  佛说,远离善友,不闻正法,或听到正法不能理解法义,为恶法住。恶法有六种住,一是恶,二是不善,三是污法,四是增有,五是恼热,六是受恶果。

  恶,圣人心生害怕,远离恶人恶行。不善,能生无量恶果报,常为烦恼纠缠,乐与恶人交朋友,不能修诸善方便,心里所想颠倒,所作事不如法。污法,身口二业不清净,专看他人的过错,增加不善业,远离善法。增有,由于恶、不善、污法,所有行作,为堕地狱、畜生、饿鬼增业,不能修行解脱之法,身口意总不闲着,制造是非,口说是非。脑热,身心烦恼,远离寂静为热;受地狱报为热;引领众生不善行为热;心里没有善法为热;没有清净信心为热。受恶果,由于恶、不善、污法、恼热,是人命终必堕三恶道受恶果报。同时,也是烦恼恶、业恶、报恶的三恶众生。这样的人,能断善根。

  佛说,有人修行四种善事,要获得恶果。一是心里总想要胜他人;如读经等。二是为利养受持禁戒;三是向上司或强横之人行布施;四是在空闲时间,心里什么事都想。行这样四种善事,要得恶果报。因为,这样作的人,增长邪见,增长骄慢。名为修善,实为名闻利养。

  佛说,有的人虽信佛,但信不具足。有的人虽信众生皆有佛性,但只相信人有,而不相信蚂蚁蚊子苍蝇小虫等有佛性,为信不具足。

  信有二种,一是有信,二是有求。有信而不知修行,有求而不知理解佛法,为信不具足。信是听他人说才信,而不是自己心里就是想信、坚信,为信不具足。信有佛道而不相信有得道之人,为信不具足。信佛法僧三宝而不信出世间三宝是同一性相;信人间因果,不信有三恶道报的因果,为信不具足。

  佛说,为信不具足的人,所受禁戒也不可能具足,因为信因不具足。所以,所受禁戒的缘也不具足。在戒相上只具足威仪戒,而不具足从戒戒;只具足作戒,不具足无作戒;只具足身口正命戒,不具足离身口正命戒;只具足有戒,不具足舍戒;具足随顺所有之戒,不具足随道戒;相信善戒都有善果,为戒不具足。

  佛说,戒不具足的人,多闻也不具足。对佛经十二部,只信六部,不信六部。而现在有的人提倡只受持一本经,其它经都不用受持啦!对不信的经攻击是伪经,是魔说等。对信受的经,不能读诵解说,只为胜过他人或攻击他人,或为利养,为闻不具足。

  怎么才为具足呢!要身口意都善,先供养法师或有德之人,生爱念心,尊重心。以这样的因缘听闻所教授十二部经法,真心受持修行,才能获得智慧。得智慧后,要善思维怎样才能如法而住。善思维以后,要证悟经典实义。证悟实义以后身心寂静。身寂心静以后,就会生起欢喜心。以欢喜因缘,心则得定。得定才能得正知见。得正知见以后,心才会厌离三界诸有,证得解脱。如果不具足这些善行,是闻不具足。

  佛说,信戒闻不具足的人,施不具足。这样的人,可以具足财施,而绝不能具足法施。原因是法不圆融,害怕别人超过而又留一手。

  在财施与法施上,各有圣施和不是圣施;圣施不求果报,不是圣施求有果报。圣法施为增长众生正法;不是圣法施为增长诸有,为增有而行法施,为增财而行财施。这样的人只具足非圣施,不具足圣施。对接受说法的人给法施,对不接受说法的人不给法施,为施不具足。

  佛说,信、戒、闻、施不具足的人,所修智慧不具足。智慧不具足,辨别不清佛法各部经中的内在关系,只在文字上查找有无矛盾的语句等,不知实义佛性解脱等。这样的人,为智慧不具足。

  智慧不具足的人,有二种增法,一增恶法,二增善法。增长恶法是,不见自己智慧不具足,专门研究他人的不具足,总认为自己具足而生执着心,听不得半句正法善语。于同修中,总认为比谁都强,亲近同意或支持自己的恶友,又增加自己的恶法。听了恶友的支持和赞叹,心生欢喜,心生执着,心生骄慢,多行放逸。认为出家有清规戒律,在家人修行多有自由,乐说在家的俗事,远离清静出家之法。

  这是佛说亲近在家人的原意,不是为法也不能接近在家人。以这样的因缘,增长恶法,身口意起不净业,又增长三恶道之业。

  增长善法是,深知自己的知见不具足,行作的善法也不具足,去亲近善友,咨询自己不知的佛法,听后高兴地去想一想;然后,如法去作,而保持住这种谦下的善法。这样的人,能增长善法。佛的弟子中,有很多这样的人,知不足而精进,达到成就的菩提路。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