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高僧大德对《楞严经》的重要开示!

楞严经 | 作者:网络 [投稿]

清·梦东彻悟大师

  清代梦东彻悟大师本为禅宗祖师,后又弘扬净土,被视为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他有诗作称赞说:“花香鸟语圆通性。水绿山青常住心。一部《楞严》浑漏泄不需低首更沉吟。”梦东彻悟大师之「开讲楞严颂」。《梦东禅师遗集·卷下》,《卍续藏》。

  「首楞严者,称性大定之名也,以如来藏心而为体性,以耳根圆而为入门,以穷极圣位而为究竟,此依藏性之理,起称性之行,还复证入藏性全体,一经大旨,义灵于斯」。梦东彻悟大师之「跋禅人勇建血书楞严经庄严净土」。《梦东禅师遗集·卷下》,《卍续藏》。

  附:梦东禅师尝着「跋禅人勇建血书楞严经庄严净土」、「颂楞严经十首」、「楞严二决定义」、「楞严顿歇渐修说」、「楞严知见无见说」等。见《卍续藏》。

通智禅师

  “《楞严》一经,乃性宗之秘典,括十二部而无遗,性修圆显,宗教极唱,不可思议之法宝也。”

清·刘道开居士

  「《法华》为佛全身,此经为如来顶,显斯经为《法华》中精要之义也」。-刘道开《楞严经贯摄·卷一》。《卍续藏》。

  「《莲华》、《楞严》尤为教乘至宝,然《莲华》为佛全身,而《楞严》为佛之顶,则以此经究竟坚固,始干慧以迄等觉,莫不因顶熏修,直踏毘卢顶上,为大觉最尊胜之法,盖作佛之净梁,而《莲华》之精要也。开佛知见,舍此蔑由」。  清·徐元文之「《楞严经贯摄》序」。《卍续藏》。

清·杨仁山居士

  「《楞严经》,无法不备,无机不摄,学佛之要门也」。 

  《杨仁山居士遗着·等不等观杂录卷二》。

近代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法名圣量、别号常惭愧僧、戒律精严,弘扬净土、密护诸宗,被尊为净土宗第十三祖。大师把《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提出来,与《净土四经》合编为《净土五经》,更使《楞严经》为信众极广的净宗修行人所熟悉,大师说;“《大佛顶首楞严经》者,乃三世诸佛圆满菩提之因,一切菩萨趣向觉道之妙行。”(《大佛顶首楞严经楷书以供众读诵序》)

  「凡人总须务实,彼倡异毁谤《楞严》、《起信》者,皆以好名之心所致,欲求天下后世,称彼为大智能人,能知人之所不知之虚名,而不知其现世被明眼视为可怜悯者,殁后则永堕恶道,苦无出期,名之误人,有如此者」。-(复陈士牧居士书九)。《印光法师文钞三编上·卷二》。

近代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

  虚云大师是近代禅宗大德,现当代禅宗宗风得以不坠,皆赖大师一生扛扶。老和尚一生对学人的谆谆开示中处处提及《楞严经》,他说:

  「《楞严经》此经几无法不备,无机不摄,究佛学哲学者,圴不可不参究」。-《虚云老和尚年谱法汇增定本》。

  「现在是末法时代,你到那里访善知识呢?不如熟读一部《楞严经》,修行就有把握,就能保绥哀救,消息邪缘,令其身心。入佛知见,从此成就,不遭歧路」!又全经前后所说,着重在一个“淫”字。说:“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看楞严经若不归宗,跑马看花,就不中用。要读到烂熟,就能以后文消化前文,以前文贯后文,前后照应,则全经义理,了然在目,依经做观,自得受用。古来行人,从此经悟道者很多。温州仙岩安禅师,因看“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当时破句读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于此乎有悟入。后人语师云:“破句读了也!”师云:“此是我悟处!”毕生读之不易,人称之曰“安楞严”。希望同参们,无论老少,常读楞严。此经是你随身善知识,时闻世尊说法,就和阿难作同参!-《虚云老和尚年谱法汇增定本》。

  「以我的愚见,最好能专读一部《楞严经》,只要熟读正文,不必看批注,读到能背,便能以前文解后文,以后文解前文。此经由凡夫直到成佛,由无情到有情,山河大地,四圣六凡,修证迷悟,理事因果戒律,都详详细细的说尽了,所以熟读《楞严经》很有利益」。-《虚云老和尚年谱法汇增定本》

  有人也对虚云老和尚提过,说:「《楞严经》有人说是伪造的。」老和尚说:「这末法怎么叫末法呢?就因为有这一班人,弄得鱼目混珠,是非分不清楚,教你这人都迷了,瞎人眼问,令人认不清楚佛法了。他在那儿把这个真的,他当假的;假的他又当真的了。你看这一些个人,又是这个人写一部书,人也拿着看;那一个人写一部书,他也拿着看,真正佛所说的经典,人都把它置诸高阁,放到那个书架子上,永远也不看。所以这也就看出来众生的业障是很重的,他若听邪知邪见,就很相信的;你讲正知正见的法,说了他也不信,说了他也不信。为什么呢?就是善根不够,根基不够的关系,所以对正法有一种怀疑的心,有一种狐疑不信的心」。-转自宣化大师《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

近代天台四十三祖谛闲大师

  谛闲大师在近代为复兴天台宗的中流砥柱,一生教在《法华》,行在《楞严》之本,一生讲《楞严经》达十三次之多,并著《大佛顶经序指味疏》等,他赞叹《楞严经》说:「斯经高妙极致,非文言句义而能尽述。唯有退藏密机,虚怀仰赞而已,凡后之志学之士,苟能惜人身,得之不易。悟大教,值之倍难,或即生欲发真归元者,欲明心见性者,宜应于此一经,尽其心力,赤体荷担,坐卧经行,澄心体究,语默动静,反照提撕,其或宿种忽芽,大开圆解,如初春霹雳,蛰户顿开」。《谛闲大师遗集》第一编之「大佛顶经序指味疏」

  「此大佛顶法,是十方如来,及大菩萨,自住三昧,是故最尊无上,名之曰大佛顶,亦名第一义谛,亦名胜义中真胜义性,亦名无上觉道,亦名无戏论法,亦名阿毗达摩,亦名真实圆通,亦名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皆即表示此最胜之法,所谓依最胜理,说最胜教;依最胜教,起最胜行;依最胜行,还契此最胜理。教行理三悉名大佛顶」。《谛闲大师遗集》第五编之「大佛顶经玄义辑略」。台南南天台般若精舍印。

近代太虚大师

  大师对《楞严经》赞赏备至:“然一部中兼赅禅、净、律、密、教五,而又各各专重,各各圆极,观之诸流通部既未概见·寻之一大藏教盖亦稀有,故惟本经最得通量。虽谓震旦所宏宗教,皆信解本经、证入本经者可也。未尝有一宗取为主经,未尝有一宗贬为权教,应量发明平等普入。”大师在他的一生当中,曾有许多次开讲《楞严经》。

  在大师著的《楞严大意》中云:「此皆辨妄明真之真心论,全部经文中,有一贯的中心思想,即是常住真心,故本经以常住真心为基本。『信解』,即明常住真心之理;『修行』,即除常住真心之障;『证果』,即证常住真心之德……惟《楞严经》确是佛说,仅根据点有异而已。众生世界,即是如来成佛真体,譬如全海成风浪,风浪即在全海,法身成有情无情,则有情无情均即法身。故曰:『情与无情,皆成佛道』」。-转引自斌宗法师《楞严义灯》页4。见《斌宗法师遗集》一书。台北中华佛教文献编撰社。1992、2、19。附:大师著有《楞严经摄论》及《楞严经研究》二书。

弘一大师

  弘一大师一生除了精研律宗,对《华严经》、《地藏经》等大乘佛教经典也有精深的研究·弘一大师以艺术为佛事,留下众多艺术珍品,从中可以看出大师对于《楞严经》的极力推崇。弘一大师创作了《世梦》、《山色》等一些专门讲述佛法修行的歌曲,曲调优美,义理深邃,可以给人很多深刻的启发。以《观心》这首歌为例,弘一大师所作歌词中说:“试观心性,在内欤?在外欤?在中间欤?”可以说是对《楞严经》“七处征心”的简明概括。可见,《观心》代表丁弘一大师对于《楞严经》的艺术性理解。弘一大师还留下一轴书写宋代法常和尚《渔歌词·楞严一笑》的珍贵墨宝,遒劲的笔力表现了大师直面生命的无常而潜心修行,证悟后连生命来时的足迹都已忘却。

近代沩仰宗禅师宣化大师

  「《楞严经》这是佛教里一部照妖镜的经,所有天魔外道、魑魅魍魉,一见到《楞严经》都现原形了,他无所遁形,什么地方他也跑不了。所以在过去,智者大师听说有这一部经,就向印度遥拜,拜了十八年,以十八年这种恳切至诚的心,求这一部经到中国来。过去的大德高僧,所有这一些有智能的高僧,没有哪一个不赞叹《楞严经》的。所以《楞严经》存在,佛法就存在;《楞严经》如果毁灭了,佛法也就毁灭了。怎么样末法呢?末法就是《楞严经》先毁灭了。谁毁灭的呢?就这一些个天魔外道。这些天魔外道一看见《楞严经》,就好象眼中的钉、肉中的刺一样,坐也坐不住,站也站不稳,所以他必须要创出一种邪说-说是《楞严经》是假的。我们做佛教徒应该认识真理,《楞严经》上所讲的道理,每一个字都是真经真典,没有一个字不是讲真理的。所以我们现在研究这五十种阴魔,更应该明白《楞严经》这种重要性,其它这些邪魔鬼怪最怕的就是《楞严经》」。-宣化大师《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页626-628。

  「有人读诵《楞严经》,要我尽形寿供养这样的修道人,我也愿意的……有人要学《楞严经》,我愿意尽形寿来供养这样的人」。

宣化大师《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

  在佛教里,所有的经典,都很重要,但是《楞严经》更为重要。凡是有《楞严经》所在的地方,就是正法住世。《楞严经》没有了,就是末法现前。《楞严经》是佛的真身,《楞严经》是佛的舍利,《楞严经》是佛的塔庙。所有的佛教徒,必须拿出力量,拿出血汗来拥护这部《楞严经》。”《楞严咒》乃《楞严经》之主体,没有《楞严咒》的因缘就没有《楞严经》。《楞严咒》是咒中之王,亦是咒中最长者,这个咒关系整个佛教的兴衰。世界上只要有人持诵《楞严咒》,就是正法存在!

  在末法时代,一切天魔外道,魑魅魍魉、山妖水怪、所最怕的就是《楞严咒》。《楞严咒》是破邪显正的神咒,而《楞严经》即是为《楞严咒》所说的一部经,是佛教的骨髓。人若无骨髓,一定会死;佛教里若无《楞严经》,也可以说就无佛法了。所以在此末法时代,最好护持正法的方法,就是把《楞严经》能背出,《楞严咒》更要能背出,能背诵能读念,滚瓜烂熟,尽量发挥经中妙旨,一一为人演说。各位为了护持佛法,一定要把《楞严经》读得熟之又熟,随时随地可背可讲,此才不愧为真佛弟子

  我们做佛教徒应该认识真理,《楞严经》上所讲的道理,每一个字都是真经真典,没有一个字不是讲真理的。所以我们现在研究这五十种阴魔,更应该明白《楞严经》这种重要性,其它这些邪魔鬼怪最怕的就是《楞严经》。

  虚老活了一百二十岁,他一生,旁的什么经典也没批注过,只有批注这部《楞严经》。批注《楞严经》这个稿子,他是很注意地来保存,保存了几十年,结果以后在云门事变时,就丢了,这是虚老一生一个最大遗憾的事情。他主张我们身为一个出家人,都应该把《楞严经》读得能背得出来,由前边背到后边,由后边背到前边,顺背倒背,顺倒都能背得出来,这是他的主张。

  在《法灭尽经》上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典,逐渐而灭。’如果楞严经不灭,正法时代就现前。因此,我们佛教徒,必须以性命来护持楞严经,以血汗来护持楞严经,以行愿来护持楞严经。令楞严经永住于世,发扬光大,流通到每粒微尘中。到全世界每个角落去,流通到尽虚空遍法界中去。如果能这样,正法就能大放光明。

  为什么说楞严经先灭?因为该经所讲的道理太真实啦!天魔外道受不了,所以用种种方法来破坏、来消灭它。首先造出谣言,说楞严经不是释迦牟尼佛金口所说的经,而是后人伪造的经,这是外道强辞夺理的说法,故意破坏真经的卑鄙手段。

  楞严经的内容,说明四种清净明诲,二十五圣各述圆通,五十阴魔的境界。好像照妖镜,使旁门外道的妖魔鬼怪原形毕露,无处藏身,乃大事宣传楞严经是伪经,不可相信。

  近年来,一些无智的学者,愚痴的教徒,对佛学不了解。竟敢断章取义,妄测圣言。而一般无智无识的人,没有辨别真伪的智慧,人云亦云,推波助澜,硬说楞严经不是佛说的。

  学佛法的人,不但要深深了解楞严经的道理,为了令正法久住而邪法永息,更要到处提倡楞严经,宣扬楞严经,到处解说楞严经,并且要到处护持楞严经,这是佛教徒应该尽的责任。

  我今天向大家提出保证,保证楞严经是真经。如果楞严经是伪经,我愿堕地狱。因为我对佛法不认识,以假当真,心甘情愿接受此种的果报。就因为楞严经是真的,我乃发愿,生生世世要弘扬楞严大法,要宣读楞严真理。各位想一想,楞严经若不是佛说的,谁能说出这种正确的法?我盼望批评楞严经是伪经的人,赶快忏悔,痛改前非,否则,必定堕入拔舌地狱。我祈祷预祝念楞严经的人,讲楞严经的人,宣扬楞严经的人,流通楞严经的人,统统早成佛道。主要的原因,楞严经所讲的道理,既正确,又合理,能使妖魔鬼怪,旁门左道,无所遁形,能令正信佛徒,保持正念,坚护正法。

近代天台斌宗法师

  「历代高僧大德,对于《楞严经》的批判,确认为佛说的阐明真心常住之真理,谁能有此本领,托于经文,以欺骗天下后世?……所以《楞严经》一经,决非唐朝代的佛教徒窃取先秦思想之所为,是很明显的。以上历代高僧大德,对《楞严经》之批判,实在是甚为平实,由此足知中国的固有文化思想与《楞严》的道理,实在较为接近,视《楞严》为伪书一说,诚不攻自破矣」!

  《楞严义灯》页5。见《斌宗法师遗集》一书。附:大师生前讲《楞严经》达三次,着有《楞严义灯》一书。

  「《楞严经》乃世尊一代法门之精髓,成佛作祖之要道。为宗、教之指南,性、相之总纲。诸佛依之为成佛正因,众生依之为解脱要诀!在如来三藏圣典中,求其彻底阐明心性,彻底破妄显真,使人转物同如来,弹指超越无学者,楞严妙法是矣」!《楞严义灯》。见《斌宗法师遗集》一书。

民国圆瑛大师

  圆瑛大师为中国近代高僧,名宏悟,号韬光,又号一吼堂主人。大师出家后不久,即到常州天宁寺参学,听讲《楞严经》,其时才二十四岁。大师刚开始听讲这部大经,学识准备不足,又感到注疏极为繁多,用心过度致患了血疾。大师于是在佛前发愿,希望佛菩萨慈光冥护,使恶疾快快痊愈,并且求得开悟。以更能够深入义理,编写讲义,弘扬《楞严经》以报佛恩。发誓之后感佛菩萨化身为其治病,恶疾奇迹般地彻底痊愈。大师由此信愿益坚,精心专门研究《楞严经》竟达十载之久。对于经中深奥难解的地方,一一用笔写成条子贴在墙壁上,逐条静坐参究,明白一条就扯掉一条,这样精研《楞严经》用了八年时间,直到一房子的疑义全部被扯光为止。大师一生讲演《楞严经》达十三次,并把研究成果收入《楞严经讲义》一书。

  大师一生历任宁波天童寺、七塔寺,接待寺、福州涌泉寺、泉州开元寺、古田极乐寺、雪峰崇圣夺、槟榔屿极乐寺等十大名刹方丈。晚年又在上海创建圆明讲堂,开办楞严专宗学院,培育的僧材很多,桃李遍布海内外,在佛教界享有崇高的声誉。大师晚年号“楞严座主’,对《楞严经》的阐发和弘扬,近代的确罕有人能够匹敌,被誉为“楞严独步”。

  大师说:“夫群生莫不有心,而真心难悟;修行莫不有定,而性定难明;指真心,而示性定者,其唯首楞严经欤!何谓真心?即众生所具,不生灭之根性,名为如来藏,个个圆成。何谓性定?即自性天真,不动摇之定体,号曰首楞严,人人具足。良由众生,迷真起妄,认识为心,则本有真心,不能解悟,天然性定,无从修证。故如来首告阿难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是知识心,乃大定之冤贼,菩提非此心所得成;根性为圆通之正因,楞严实自性之本具。故阿难请示成佛大定,如来即为破识显根:破识心五种胜善功能,犹属生死妄想,令人决定舍之;显根性,一精元明心体,以为涅槃妙门,令人决定用之。则欲令舍识用根,为修楞严要旨也明矣!摘自(圆瑛法汇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倓虚大师

  出家前曾近十年朝夕研读《楞严经》,还有几个志同道合,一同研读《楞严经》的朋友,出家后还建立了一所楞严寺,1958年,老和尚创立了“中华佛教图书馆”,搜购得7部《大藏经》及散装经书2万余册,全日开放,任人借阅。这时老和尚已84岁,每星期日在图书馆讲《楞严经》,风雨不误,而听众座无虚席。

近代守培法师

  释迦如来。应化世间。不为别事。为欲令众生识得自己本来面目而已。我等众生。迷失自己本来面目。认妄遗真。将奴作郎。妄起贪嗔。自招罪业。如蚕作茧。自缚自缠。无解脱时。愚者安愚。不求解脱。智者求解。不得其门。如古之外道六师。今之科学哲学。研究万物之本原曰。唯心唯物。曰一元。二元。无有是处。吾佛教中。言万物之本原。言之烂矣。但则。欲买无处买。欲卖无人要。良可慨耶。首楞严经。显密圆通。顿渐俱备。印度国王。秘为至宝。禁止外传。我国古德。谓之教网宏纲。禅门要关。余谓此经。非但是教网禅关。亦是破无始黑暗之明灯。照本来面目之宝镜也。(摘自守培法师所著之佛顶首楞严经妙心疏)

近代王学仁

  夫佛法首重实证,非实证无以契真常。因一切众生,皆有妄心,念念分别,皆不相应。盖妙理空寂,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乃离念境界,唯证相应故。经云:‘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即此义也。然众生之欲契入实相,必先假名言,以为助缘;此世尊所以苦口婆心,广说法要,冀众生因指见月,得心自在,而入三昧也。综观一代时教,闸明从凡至圣,而事理并重者,莫逾首楞严经。此经以阿难尊者误堕淫室,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于是世尊,敷演洪文十卷,由性而相,由显而密,由解而行,由行而证,彻终彻始,广度有情。

近代体光老和尚

  我们佛教徒要有个正知正见,你们年青人多看看《楞严经》。

  《金刚经》、《圆觉经》、《法华经》、《楞严经》、《涅槃经》、《华严经》。这六部经要常看常读,就不会错呀!

南亭法师

  楞严经,起初在印度方面,以其为国宝,严禁外流。般剌密帝尊者,弘法愿深。以为佛法重在流通,两次冒险,思送中国,以求宏扬,不幸,皆为关卡查禁。尊者,费数年时间以蝇头小字,书于腊纸之上,剖开腿瓜,藏于肉中,方得混过关卡而至广东。访得房融是中国高官而被贬谪者,又精于文艺,乃剖出与之。然经适血渍包裹,凝聚坚固,日夜愁叹。其女问之,乃告以故。女曰:易耳,以人奶浸之,久而自溶。房融大喜,乃如法炮制,而经卷完整,乃请般剌密帝尊者主译,而自负笔受之责。

  楞严经传至中国,注之者无虑数十百家。谤之者,虽众喙纷纭,而劫火烧须弥,未损其一尘耳!

愍生法师

  昔日有人以《楞严经》之真伪来求决于莲池大师,师云:「纵使他人能说此经,吾亦尊之为佛祖也。相反,纵使佛现于前而说《楞严》是伪经者,吾等亦应视为魔说可矣!」

惟贤长老

  读《楞严经》,持《楞严咒》,功德很大,能消除业障,增加福德、智慧,另外可以降魔除灾,这是很重要的。因为《楞严经》是讲除妄识归真心。我们众生都是妄识。在日常生活中,由种种妄想、种种分别,而生起的种种颠倒,都是妄识、妄心的作用。能够认识到这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过皈依佛、法、僧三宝,经过修习,逐步熏习善法,就可恢复善法种子,把妄心逐步转为真心,恢复妙明真心。这个真心就是楞严定性,就是楞严──妙明真心,就证得如来三身:法身、化身、报身。所以读《楞严经》,持《楞严咒》是很重要的。《楞严经》是一部智慧经典。

  《楞严经》很宝贵,唐朝时传入中国。那时,印度有个高僧叫般剌蜜帝,“般剌蜜帝”翻译成华语的意思是极量,也就是智慧高、才智高。他在印度,在国王宫中说法,由此关系,获得《楞严经》。当时印度国王有禁令,不准传此经出国,此经为国宝。般剌蜜帝为了将经传入中国,想尽了各种办法,后来就将两臂膀子割开,将写得很细的经藏入其内,待其膀子肉长好、皮肤的线缝长合之后才出宫。当时出国要经过许多关口的检查,经检查也没有检查出来,所以《楞严经》才得以传入中国。

  般剌蜜帝首先到了广州,当时广州太守叫房融,是一位真诚的三宝弟子。房融就请他割膀取经,进行翻译。房融很有文采,秉笔确定文字,把《楞严经》译成中国语。由于房融文学水平很高,所以《楞严经》文词简洁、华丽。

  《楞严经》译成后,般剌蜜帝就到京都长安去见皇帝,皇帝十分欢喜,把他接入宫中供养。后来武则天登位也欢迎他,也在宫中供养他。

  武则天是很信佛的,她曾经有一段时间住在尼庵,带发修行,后来选入宫中,慢慢地位越来越高,一直到当上皇帝,并改国号叫大周,不过时间很短。她很尊重佛教经典,常读《华严经》、《楞严经》。禅宗有个祖师叫神秀大师,她就把神秀大师接进宫中供养,神秀大师在宫中发现了《楞严经》,认为很好,应传播出去。此后,《楞严经》才在全国普遍流传,深入民间。所以这一部经典传来不简单,经历很长时间,颇费周折。

文珠法师

  此经全题名是‘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简称‘楞严经’。此经说明众生的真心,无法不备;迷之即成十二类众生,觉之即证无上菩提。不但文字简洁、优美,内容丰富,且说理详尽;既概括科学逻辑的分析,论理学的辩论,人伦学的亲情,又依据哲学理论,说明宇宙原理,人生真相,展示世界、众生、业果相续的主要原因,以及教导众生,返妄归真,觉悟成佛的方法;不止是如来一代时教的精髓,亦是菩萨万行的要门,成佛的真因。可以说:楞严经是一部佛学大全,人生宝鉴;亦是菩提路上的明灯,修行过程中的照魔宝镜。古人说:‘欲知佛境界,当读华严;欲知佛智慧,要读楞严。’又说:‘欲想佛法兴,当讲楞严经;欲与外道斗,要诵楞严咒。’据史书记载:有一次,道教因妒忌附近佛寺的香火鼎盛,竟用邪术放火,欲想烧毁佛寺;住持击鼓集众,一心急诵楞严咒,结果,猛烈的火势,竟转移方向,反而烧毁道观。正如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所说:‘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著于本人。’所谓自作自受,正是因果定律必然的报应

  如果说:三无漏学是学佛必修的课程,(楞严经中)四清净明诲,就应该是学佛必修课程的根本。

梦参老和尚

  楞严经就是大乘如来密因。

学诚法师

  一读《楞严经》,不读世间糟粕书,确实是这样。

净界法师

  《楞严经》在大乘佛教当中,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法门,因为它探讨的是我们生命的根本。

紫虚居士

  本经之全名为“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佛顶是佛头顶肉髻,是佛三十二相之一,佛顶能放光化佛,菩萨也看不见佛顶,故是微妙难测,妙用无尽之义,大佛顶是形容此经的深妙。如来密因是说本经是诸佛得以修成佛果的秘密经典。修证了义,是说本经是“了义的经典”,也就是说依此修证可达第一义谛,并可由此发生无上妙用。诸菩萨万行,是说诸大菩萨可依此经由空起用发无上妙行,如观世音菩萨之三十二应身渡生之妙行。首楞严,是说此经是定之首。定之首即不动之定体,即本体、常住不动之义。因此,本经可简称为“无上深妙的大定经典”。

索达吉堪布

  “《楞严经》是真经!其实,《楞严经》在藏文《大藏经》中也有。看过藏传佛教相关历史的人都知道,本经九品和十品在前弘期就有翻译,这在布敦大师的《大藏经目录》中有记载。到了后弘期,章嘉国师劝请一些译师将此经完全翻译成了藏文。从藏汉文记载的此经内容来看,完全可知本经绝对不是假经。”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