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读懂楞严经

楞严经 | 作者:鸾 [投稿]

第九章 七大假合

  解释完了身心世界的交互,在这一章里,世尊又对构成身心世界的七种元素,分别加以论述。地、水、火、风、空、见、识这七种元素,找来找去,都找不到它们的来由。其实,它们的本体,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就像水结成冰一样,冰虽然浮在水面上,但是本体依然是水。七大也是如此,虽然各有形态,本体却都是如来藏。众生迷失,如来藏就随着众生的业缘而做显现。所以一处执镜,一处生火;一处捧珠,一处生水;一处扇衣,一处生风。无知的人把这当做因缘所生,或者自然现象,这些解释,其实都是迷失的心灵所做的分别计度而已。就如同去研究捏出来的月影一样,毫无意义。

  阿难这时又问佛:“世尊,如来常说,世间的一切万物,种种变化,都是四大在因缘和合的情况下生成的。而现在,如来把因缘和自然全都否定了。我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求如来怜悯众生的愚迷,开示这其中真实的道理吧!”

  如来回答阿难说:“阿难。你想求证无上菩提,所以,我为你开示了第一义谛。但你现在,还是在用世间的戏论和妄想来缠绕自己。你虽然多闻,但是就如同只会说药的人,当真药现前的时候却不认识。如来说,真是可怜愍者。你现在听好,我再为你解说。”

  阿难默然地承受佛圣旨。

  “阿难。就像你说的,四大和合形成了世间的种种变化。阿难。如果这四大不能和合,就不能构成万物,就像虚空不能与色相和合一样;如果说四大能够和合,那么,这四大就也要随着变化而生灭不停了。这样有生有灭,又怎么能作构成万物的本元呢?

  阿难。水能结成冰,冰还能化成水。这个过程,无所谓合和与不合和。四大也是这样。

  地大妄现

  你看地性:粗的是大地,细的是微尘,再细微的是邻虚尘,再分下去就是虚空了。阿难。如果把邻虚尘析成虚空,就说明是虚空出生了色相。你刚才说因为和合,出生了世间的种种变化。你且看这个邻虚尘,是用几个虚空和合成的呢?总不能由邻虚尘,合成邻虚尘吧!而且,邻虚尘既然可以析入虚空,那么是用几个色尘,合成的虚空呢?

  把色相和合,得到的还是色,不是空;把虚空和合,得到的还是空而不是色。色尘还可以解析,虚空怎么能合和呢!

  你不知道,如来藏中本来就具有色性。它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着众生心量和业缘的不同,而做显现。世间无知的人,以为是因缘和自然产生的。其实,这都是识心所做的分别计度。只要有所言说,就没什么实义。”

  如来藏妙真如性中,本来就具足地大。只因为一念无明,产生了种种心念和种种业缘,而扭曲了真如本心,才最终结出地大。这个过程,就像水结成冰一样。如来藏就好比是水,地大就好比是冰。冰本来就是水。只是因为外界的温度变化,才使水的形态发生变化,而结成了冰。同样的,地大本来就是如来藏,只是在无明的心念和业缘的驱使下,如来藏才结出了地大。

  火大妄现

  “阿难。火性本来没有自体,而是寄宿在诸缘之中。你看城中的百姓,要做饭的时候,手拿着阳燧,在太阳下求火。阿难。所谓和合,就像我跟你与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大家构成一个群体。虽然一体,究其根本,还是各有各的自体,各有各的姓名种族。如舍利弗是婆罗门种,优卢频螺是迦叶波种,阿难是瞿昙种。

  阿难。如果火性是因为和合而有,那些人手拿燃镜在太阳下求火,这个火是从镜子中产生,还是从艾绒中出来,还是从太阳中而来呢?

  阿难。如果从太阳中来,既然能烧着你手中的艾绒,那么火来的时候所经过的树林,就也应该被点着。

  如果是从镜子中产生,那么既然能烧着艾蓉,镜子自己为什么不被熔化呢?镜子拿在你手里,连一点热的感觉都没有,怎么可能熔化呢!

  如果是生于艾绒,为什么还要镜子和阳光相接才能生火呢。

  你再仔细观察。镜在手中,日在天上来,艾蓉在地,火又是从哪里游历于此的呢。太阳和镜子,相距甚远,无法和合。火总不可能没个来由,自己产生吧!

  你不知道,其实火性是如来藏中本自具足的。它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着众生心量和业缘的不同,而做显现。阿难。要知道,世人一处执镜,一处火生。遍法界执镜,则满世间起火。周遍世间,哪有方所!世间无知的人,惑为因缘和自然性。这都是识心的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水大妄现

  “阿难。水性不定,流息无常。如室罗筏城中的迦毗罗仙、斫迦罗仙、钵头摩、诃萨多等幻师,求太阴精来调和幻药。这些幻师,在月圆之夜,手执五方石所炼成的水精方珠,用月亮来求水。这水是从方珠中出来的,是空中自有的,还是从月亮中来的呢?

  阿难。如果从月亮中来的,那么,既然月亮能令远方的方珠流水,那么所经过的林木,就也应该流水。如果林木也能流水,那何必要用方珠;如果林木不能流水,就说明水不是从月亮降生的。

  如果是方珠所出,那么方珠中就应该常有流水,又何必非要等到月圆之夜呢!

  如果是空中所生,空性无边,水也应该无际。这样一来,从人到天,一同沉溺,又哪里来的水陆空行呢!

  你再仔细观察,月在天上升落,珠在手中把持,承珠的水盘由人敷设,水到底是从哪里流出来的呢!月和珠相隔遥远,不可能和合。水总不能无中生有吧!

  如来藏中本具水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而做显现。一处执珠,一处水出。遍法界执,满法界出,生满世间,哪有方所,不过是随业发现而已。世间无知的人,以为是因缘和自然性。这都是识心的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风大妄现

  “阿难。风性没有自体,动静无常。当你整理袈裟,进入到集会的大众中时,衣角飘动,会带起微风,拂过人面。这个风是袈裟所生,还是来自虚空,还是生于人面呢?

  阿难。如果是袈裟所生,那么你披的就是风了。袈裟随风飞扬,就应该离开你的身体。我现在在大会中,你看我的袈裟,风在哪里?这垂下的衣服里,根本没有藏风的地方。

  如果是虚空所生。那么,你的袈裟不动时,怎么就没有风呢!虚空常在,风也应该常有才对。没有风的时候,虚空也应该消失啊!没有风是常有的事情,虚空如果消失了,会是什么样子呢!如果有生有灭,虚空就不是虚空了。既然虚空常在,那么,常在的虚空又怎么会生出时有时无的风来呢!

  如果风是被拂的脸面所生,这个风就应该吹到你的身上,怎么还会倒过来,吹到产生它的脸面上呢!

  你仔细观察。整理袈裟的是你,被拂的脸面是别人的,虚空寂然不动。风是从哪里吹来的呢!风和虚空,体性相隔,无法和合。总不能风是无中生有的吧!

  你不知道,如来藏中本来具足。风大与真如本性,无二无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阿难。你一个人拂动衣服,就有一缕清风。遍法界拂衣,则满国土生风。周遍世间,哪有方所!不过是循业发现而已。世间无知之人,惑为因缘及自然性。这都是是识心的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空大妄现

  “阿难。虚空没有形体,因为色相才能显现出来。比如室罗筏城的居民,在离河很远的地方安立新居时,都要挖井。这时,挖出一尺的土,就会出现一尺的虚空。挖出一丈的土,就有一丈的虚空,随挖随有。这个虚空,是因为泥土被挖出来而产生的,还是因为穿凿而产生的,还是无因自生的呢?

  阿难。如果是无因自有的,那么未凿土之前,怎么没有?只见坚实的大地,全无通达的虚空。

  如果是因为泥土被挖而产生的,那么泥土出来时,应该见到虚空进去。如果只见泥土先出来,而没有虚空进去,怎么能说虚空是因为泥土被挖出来而产生的呢。如果说没有土出和空入这个过程,那么虚空和泥土就是一体的了。如果是这样,泥土被挖出来的时候,虚空怎么不一起跟着出来呢。

  如果是挖出来的,那么挖井时,一锹一锹挖出来的,就应该是虚空,而不是泥土;如果不是挖出来的,那么挖出泥土后,又怎么见到虚空了呢!

  你再仔细观察,仔细思考。挖是随着人手,上下翻覆,土是从地而出,二者根本不在一起,虚空怎么能随着挖而产生呢!挖和空,一实一虚,不能和合。虚空总不能是自己产生自己的吧!

  所以,要知道,虚空的本性是圆融周遍,没有动摇的。跟地、水、火、风同在如来藏中,本无生灭。阿难。你心智昏迷,不知道四大原本就是如来藏。你现在观察虚空,是出是入,还是非出非入?你不知道,如来藏中,本有的自性就是真正的虚空,虚空的本体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着众生心量的不同,而做显现。

  阿难。有一口空井,就有一井虚空。十方虚空,无不如此,遍满法界,哪有方所,不过是随着业缘而做显现。世间无知的人,惑为因缘和自然性。这都是识心的分别计度。只要有所言说,都无实义。”

  见大妄现

  “阿难。见本来没有自体,因为”色“”空“二相才产生了见。比如你在祇陀林中,朝晖夕阴。夜晚的时候,有月则光明,无月则黑暗。明与暗是因为有见才得以明辨的。那么,这个见与明暗虚空,是同体呢,还是异体呢?还是非同非异呢?

  阿难。如果见与明暗虚空同为一体。明与暗本来对立。暗时无明,明时非暗。见与暗一体,就看不到明;与明一体,就看不到暗。而没有见,如何能知道明暗呢?明暗交替,此生彼灭,而见无生灭。无生灭的见,又怎么能与有生灭的明暗构成一体呢?

  如果见与明暗虚空不是一体,那么离开明暗和虚空,这个见到底是什么形象呢?离开明暗和虚空,见就如同龟毛兔角一样,根本没个着落。明暗本来对立,见怎么能与明暗同时能成为一体呢;而离开二者又没有见,又怎么能说见与明暗不是一体!

  划分虚空和见,却发现根本找不到二者衔接的边缘,所以怎么能说空与见不是一体的呢!无论明暗如何交替,见总能如实照见,这样又怎么能说见与明暗相异呢!

  你再观察,仔细地辨析。明是太阳所生,暗是因为黑夜无月。通属虚空,塞归大地。这个见精,应该归于谁呢?见和虚空,一个有知,一个无知,二者性质不同,根本谈不上合和与不合和。这个见精总不能是自己迸出来的吧!

  见闻觉知的本性,是圆满周遍,没有摇动的,与无边的虚空,再加上摇动的地、水、火、风,和在一起称为”六大“。它们本性圆融,都是同一个如来藏,本无生灭。

  阿难。你的心性沉沦在无明之中,不明白见闻觉知,本来就是如来藏。你再好好想想,这个见闻觉知,是生是灭,是同是异,还是非生非灭,非同非异。你还不知道,如来藏就是见的本体,见就是如来藏所本具之见,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性的不同而做显现。

  这一个见,能遍见法界。听嗅尝触,也同样周遍,圆满十方,哪有方所!不过是随着业缘而做显现罢了。世间无知的人,惑为因缘和自然性,这都是识心的分别计度。只要有所言说,就都没有实际意义。”

  识大妄现

  “阿难。识性无源,只是在六根面对六尘时才显现出来。你现在遍观在场的大众,依次循历,就如同镜子一样,只有观照,不加分别。这时,你所用的就是识性。你的眼识会依次地辨认出,这是文殊,那是富楼那,这是目犍连,那是须菩提,这是舍利弗。这个能知的识性,是生于见,还是生于色相?是生于虚空,还是没有因由,突然迸出来的呢?

  阿难。如果你的识性是生于见中的,那么,没有明暗和色空,就没有见。见尚且没有,从哪里来的识呢!

  如果识性是生于色相中的,不是生于见中。色相没有见性,所以识性就见不到明暗。不见明暗,就没有色空。没有色空就不会有色相。既然没有色相,识性又怎么能从色相中产生呢!

  如果识性生于虚空,不是由色生的,也不是由见生。不是见生,识性就无法辨别色相。不能辨别色相就不知道明暗色空。不是色生,识性就没有尘缘。没有尘缘,见闻觉知就无处安立。这样一来,虚空也就跟没有一样了。有也如同无物,即使产生了识性,又能用它来分别谁呢?

  如果识性是没有因由,突然迸出来的!那么,为什么不能在太阳地里,迸出来能看见月亮的眼识呢!

  你再仔细推敲,见发自你的眼睛,色是所对之境。有形的就能辨别出它的相貌,无形的也能知道它的存在,这个能辨别的识性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识性摇动,见性澄静,体性不同,谈不上和合与不和合。听闻觉知,也是如此。总不能这个识性是自己产生自己的吧!

  这个识心,根本无所从来。识心和见闻觉知,圆满湛然,无需借助外缘而生。识心、见闻觉知,连同虚空,以及地、水、火、风,同称七大,真性圆融,都是如来藏妙真如心。

  阿难。你心性粗浮,不明白见闻觉知和识心,就是如来藏。你看眼耳鼻舌身意这六处识心,为同为异,为空为有?还是非同非异,非空非有?

  你不知道,如来藏就是识性觉知的真体。识性本来就是如来藏,妙觉湛然,遍周法界,含吐十方,哪有方所!不过是随着业缘而做显现罢了。世间无知的人,惑为因缘和自然性。这都是识心的分别计度。凡有言说,都无实义。”

  这七大都不过是真如本心在无明的扭曲下做的显现而已。就好比水在外界环境不同时,可以结成冰,化为雨,蒸成雾,漂为云,降为霜,凝成雪,或者冻成雹。虽然形态各异,但本质上却都是水。

  万事万物也是一样。真如本心被无明扭曲,在妄想和业缘的作用下,如同水结成冰霜雨露一样,幻化出了七大。再由七大,结成山河大地,万类霜天,六趣四生,生死沉浮。这一切虽然绚丽多姿,千差万别,却一刻也没有离开我们的真心。

  无论自身的感知,还是外在的世界;无论是眼耳鼻舌身意,还是山河大地,鸟语花香;无论是悲欢离合,还是生死沉浮,说到底,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通过扭曲的心灵,而做出的“折射”而已。

  这就好比雨后的阳光,在虚空中,会折射出七色的彩虹一样。如来藏妙真如性,在扭曲的心灵中,就折射出了我、感知、意识,乃至万事万物。彩虹本就是阳光,只是阳光在虚空的折射下,所做的另一种显现而已;同样道理,万事万法其实就是如来藏,只是如来藏在扭曲的心灵中,所做的种种显现而已。所以,因缘合和,只是折射出万物的条件,而不是产生万物本体的原因。

  这时,阿难和在场的大众,蒙如来开示,心开意解。他们感觉身体荡然无存,心无挂碍。各自都明白了此心遍满十方。见十方虚空,犹如掌上观文。一切世间所有的事物,都是菩提妙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反过来再看这个父母所生之身,犹如虚空中的一抹微尘,若存若亡;又如大海中的一珠水泡,若有若无。自己的本心,湛然常住。此时心中,欢喜无量,于是一同在佛前发愿:

  “微妙湛然,不动总持的真如本性,世间稀有。

  长久以来的颠倒梦想,而今一并消除。

  不再需要长劫的求索,而今终于获知了清净法身的所在。

  愿我们都能证得这个真如本心,然后普度恒河沙数的众生。

  把我们的身心,奉献给微尘一样众多的刹土,以此来报达佛恩!

  请世尊为我们做证,五浊恶世,发誓先入。

  如果有一个众生没有成佛,我终不入涅槃。

  勇猛雄壮,大慈大悲的世尊啊!请您再宣妙法,除去我们心中最微细的隐惑。

  令我们早日证得无上正觉,在十方佛土中,安立道场,教化众生。

  虚空可以消亡,我的誓愿终无改变!”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