毘昙部四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十一卷 阿毗达磨俱舍论

  第十一卷 阿毗达磨俱舍论

  尊者世亲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分别世品第三之四

  如是已说有情世间。器世间今当说。颂曰

  安立器世间风轮最居下

  其量广无数厚十六洛叉

  次上水轮深十一亿二万

  下八洛叉水余凝结成金

  此水金轮广径十二洛叉

  三千四百半周围此三倍

  论曰。许此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安立形量不同。谓诸有情业增上力。先于最下依止虚空有风轮生广无数。厚十六亿踰缮那。如是风轮其体坚密。假设有一大诺健那。以金刚轮奋威悬击。金刚有碎风轮无损。又诸有情业增上力。起大云雨澍风轮上。滴如车轴积水成轮。如是水轮于未凝结位深十一亿二万踰缮那。如何水轮不傍流散。有余师说。一切有情业力所持令不流散。如所饮食未熟变时。终不流移堕于熟藏。有余部说。由风所持令不流散。如篅持谷。有情业力感别风起。搏击此水上结成金。如熟乳停上凝成膜。故水轮减唯厚八洛叉。余转成金。厚三亿二万。二轮广量其数是同。谓径十二亿三千四百半。周围其边数成三倍。谓周围量成三十六亿一万三百五十踰缮那。颂曰

  苏迷卢处中次踰健达罗

  伊沙驮罗山朅地洛迦山

  苏达梨舍那頞湿缚羯拏

  毗那怛迦山尼民达罗山

  于大洲等外有铁轮围山

  前七金所成苏迷卢四宝

  入水皆八万妙高出亦然

  余八半半下广皆等高量

  论曰。于金轮上有九大山。妙高山王处中而住。余八周匝绕妙高山。于八山中前七名内。第七山外有大洲等。此外复有铁轮围山。周匝如轮围一世界。持双等七唯金所成。妙高山王四宝为体。谓如次四面北东南西金银吠琉璃颇胝迦宝。随宝威德色显于空。故赡部洲空似吠琉璃色。如是宝等从何而生。亦诸有情业增上力。复大云起雨金轮上滴如车轴。积水奔涛。其水即为众宝种藏。由具种种威德猛风钻击变生众宝类等。如是变水生宝等时。因灭果生。体不俱有。非如数论转变所成。数论云何执转变义。谓执有法自性常存有余法生有余法灭。如是转变何理相违。谓必无容有法常住可执别有法灭法生。谁言法外别有有法。唯即此法于转变时异相所依名为有法。此亦非理。非理者何。即是此物而不如此。如是言义曾所未闻。如是变生金宝等已。复由业力引起别风。简别宝等。摄令聚集成山成洲。分水甘醎令别成立内海外海。如是九山住金轮上。入水量皆等八万踰缮那。苏迷卢山出水亦尔。余八出水半半渐卑。谓初持双出水四万。乃至最后铁轮围山出水三百一十二半。如是九山一一广量。各各与自出水量同。颂曰

  山间有八海前七名为内

  最初广八万四边各三倍

  余六半半狭第八名为外

  三洛叉二万二千踰缮那

  论曰。妙高为初轮围最后。中间八海。前七名内。七中皆具八功德水。一甘。二冷。三软。四轻。五清净。六不臭。七饮时不损喉。八饮已不伤腹。如是七海初广八万。约持双山内边周量。于其四面数各三倍。谓各成二亿四万踰缮那。其余六海量半半狭。谓第二海量广四万。乃至第七量广一千二百五十。此等不说周围量者。以烦多故。第八名外。醎水盈满。量广三亿二万二千。颂曰

  于中大洲相南赡部如车

  三边各二千南边有三半

  东毗提诃洲其相如半月

  三边如赡部东边三百半

  西瞿陀尼洲其相圆无缺

  径二千五百周围此三倍

  北俱卢畟方面各二千等

  中洲复有八四洲边各二

  论曰。于外海中大洲有四。谓于四面对妙高山。南赡部洲北广南狭。三边量等。其相如车。南边唯广三踰缮那半。三边各有二千踰缮那。唯此洲中有金刚座。上穷地际下据金轮。一切菩萨将登正觉。皆坐此座上起金刚喻定。以无余依及余处所有坚固力能持此故。东胜身洲东狭西广。三边量等。形如半月。东三百五十。三边各二千。西牛货洲圆如满月。径二千五百。周围七千半。北俱卢洲形如方座。四边量等。面各二千。等言为明无少增减。随其洲相人面亦然。复有八中洲。是大洲眷属。谓四大洲侧各有二中洲。赡部洲边二中洲者。一遮末罗洲。二筏罗遮末罗洲。胜身洲边二中洲者。一提诃洲。二毗提诃洲。牛货洲边二中洲者。一舍搋洲。二嗢怛罗漫怛里拏洲。俱卢洲边二中洲者。一矩拉婆洲。二憍拉婆洲。此一切洲皆人所住。有说。唯一逻刹娑居。颂曰

  此北九黑山雪香醉山内

  无热池纵广五十踰缮那

  论曰。此赡部洲从中向北。三处各有三重黑山。有大雪山。在黑山北。大雪山北有香醉山。雪北香南有大池水。名无热恼。出四大河。一殑伽河。二信度河。三徙多河。四缚刍河。无热恼池纵广正等。面各五十踰缮那量。八功德水盈满其中。非得通人无由能至。于此池侧有赡部林树形高大其果甘美。依此林故名赡部洲。或依此果以立洲号。复于何处置[木*奈]落迦大[木*奈]落迦。何量有几。颂曰

  此下过二万无间深广同

  上七[木*奈]落迦八增皆十六

  谓煻煨尸粪锋刃烈河增

  各住彼四方余八寒地狱

  论曰。此赡部洲下过二万。有阿鼻旨大[木*奈]落迦。深广同前。谓各二万故。彼底去此四万踰缮那。以于其中受苦无间非如余七大[木*奈]落迦受苦非恒故名无间。且如等活[木*奈]落迦中。诸有情身虽被种种斫刺磨捣。而彼暂遇凉风所吹还活如本。由斯理故立等活名。阿鼻旨中无如是事。有余师说。阿鼻旨中无乐间苦。故名无间。余地狱中有乐间起。虽无异熟而有等流。七[木*奈]落迦在无间上重累而住。其七者何。一者极热。二者炎热。三者大叫。四者号叫。五者众合。六者黑绳。七者等活。有说。此七在无间傍。八[木*奈]落迦增各十六。故薄伽梵说此颂言

  此八[木*奈]落迦我说甚难越

  以热铁为地周匝有铁墙

  四面有四门关闭以铁扇

  巧安布分量各有十六增

  多百踰缮那满中造恶者

  周遍焰交彻猛火恒洞然

  十六增者。八[木*奈]落迦四面门外各有四所。一煻煨增。谓此增内煻煨没膝。有情游彼才下足时。皮肉与血俱燋烂坠。举足还生平复如本。二尸粪增。谓此增内尸粪泥满。于中多有娘矩吒虫。[此/束]利如针身白头黑。有情游彼皆为此虫钻皮破骨[口*(一/巾)]食其髓。三锋刃增。谓此增内复有三种。一刀刃路。谓于此中仰布刀刃以为大道。有情游彼才下足时。皮肉与血俱断碎坠。举足还生平复如本。二剑叶林。谓此林上纯以铦利剑刃为叶。有情游彼风吹叶坠。斩刺肢体骨肉零落。有乌驳狗摣掣食之。三铁刺林。谓此林上有利铁刺。长十六指。有情被逼上下树时。其刺铦锋下上镵刺。有铁[此/束]鸟。探啄有情眼睛心肝争竞而食。刀刃路等三种虽殊而铁杖同故一增摄。四烈河增。谓此增量广满中热醎水。有情入中或浮或没。或逆或顺或横或转。被蒸被煮骨肉糜烂。如大镬中满盛灰汁置麻米等。猛火下燃。麻等于中上下回转举体糜烂。有情亦燃。设欲逃亡。于两岸上有诸狱卒。手执刀枪御捍令回。无由得出。此河如堑。前三似园。四面各四增故言皆十六。此是增上被刑害所。故说名增。本地狱中适被害已重遭害故。有说。有情从地狱出更遭此苦。故说为增。今于此中因论生论。诸地狱卒是有情不。有说。非情。如何动作。有情业力。如成劫风。若尔云何。通彼大德法善现说。如彼颂言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