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新修大藏经首页 阿含部 本缘部 般若部 法华部 华严部 宝积部 涅槃部 大集部 经集部 密教部 在家律
释经论部 毘昙部 中观部 瑜伽部 论集部 经疏部 论疏部 诸宗部 史传部 事汇部 外教部 目录部 古逸部 疑似部

第22部 佛说寂志果经

阿含部上 | 作者:东晋 竺昙无兰译 [投稿]

  佛说寂志果经

  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耆域奈园。与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俱。时王阿闍世。七月十五日。过新岁腊。与群臣百官俱。眷属围绕。上寂安观。谓群臣言。诸卿当知。如是我修非时愁悒不改。虽得此岁。愦惨不次。当何方便除其怵愓。有臣白王。当以五乐消散忧虑。有臣。当作名倡巧妙异妓鼓乐絃歌。可以疗忧。有臣白王。宜以四种象马车步勇猛兵士。消除悒愦。有臣白王。不兰迦叶。莫轲离惟瞿楼。阿夷耑其耶今离。迦旃。先比卢持。尼揵子等。是诸师者。各与五百之众。在此大城。可严大驾。造与相见。谈听欢娱。可离所患。时有童子医王。名曰耆域(晋言固活)。持扇侍王。王顾谓言。卿何故默。独无所陈。耆域白王。欲蠲灼炀忘忧除患。

  今佛世尊。与弟子众俱在奈园。可到佛所稽首致敬。谘启疑惑。乃得开解。时王阿闍世。便即欲见天中之天。答耆域言。善哉大佳。当俱往觐。耆域受教。严五百象。五百采女。严讫白办。宜知是时。王乘驾象。名曰仁调。与五百侍从俱。导卫前后。出王舍城。然大炬火。时王恐懅。住止不前。谓耆域言。佛与几比丘俱在奈园。答曰有千二百五十。王曰卿得无诈。令吾出国。道相危乎。每至异道诸惑志所。其众五百。音声扬逸。今比丘多而不闻声。耆域曰王。莫恐莫懅。不敢谋王。不造逆害。及后贵人。惟佛世尊。长夜寂然。弟子志学。法则静然。愿王前覩上妙光明。见佛世尊诸弟子众。意尔乃悦。于是王阿闍世。遥见世尊。便下所乘。屏毖五事。脱王冠帻缨络宝服幢花翠羽。去盖收刀。步到讲堂。

  问耆域曰。佛为所在。答曰。众比丘前坐者是也。威神光光。功德巍巍。王前诣佛。问讯占对却住一面。观佛比丘众。悉坐寂定。无量清净。甚深微妙。其心欣然。叉手向佛。白世尊言。佛心寂然。微妙无念。弟子亦尔。愿令我心志于微妙隐定如是。有一童子。名曰帛贤。白其王言。大王愿欲得是行耶。王白佛言。唯然世尊。愿乐众僧其心欢悦于是王阿闍世。白佛言。愿欲有所问。傥有听者。乃敢发言。佛言。便问在意所欲。王言。所可供事。及诸所欲。娱乐睡眠。合聚计校算术。印绶大臣。百官群从。太史占变知人终始。受人恭敬饮食伎艺。或为己身父母妻子奴婢。供养沙门梵志。施以上供。求索安隐吉祥之利。颇有立于是佛法律。得道证不乎。佛言。大王曾问诸外异道如是谊不。

  王白佛言。曾到不兰迦叶所问。所有象马乘车步行。财宝侍从箧藏。力士勇猛。大象车。娱乐睡眠。合会天人。印绶大臣。百官群从。太史占变。知人终始。所可恭敬。有所作为。或为己身。求索安隐。或为父母妻子奴婢。供养沙门梵志。施以上供。是我宁得法律之正。入寂然道乎。即报我言。无有是也。亦无世尊。无答善恩。亦无罪福。无有父母。亦无罗汉得道之人。供养无福。亦无今世后世。亦无专行一心道志。于是虽有身命。寿终之后。四事散坏。心灭归无。后不复生。虽葬土藏。各自腐败。悉尽如空。无所复有。唯然世尊。我问外师。以是见答。我心念言无。云何而无罪福报应。譬如有人问奈何类。以瓜答之。问瓜以奈答之。不兰迦叶。亦如是也。言语颠倒。无有本末。虽闻彼说。不以为解王阿闍世白佛言。我复至莫轲离瞿耶娄所问。何谓小处欲处。人无因缘得净人。为有罪福不为无知无见。亦答我言。无今世后世。无力不力。无精进。一切人得其苦乐。若问六以七答。

  世尊譬如问奈以瓜答。问瓜以奈答。此异道人如是。在我国内。问其所问。以是见答。问其所言。不以开解。即便舍去我复至阿夷耑所问。何谓所住处欲处。云何于是法律。得至道证。答我言。唯大王。他人往问。亦作是答。言有后世复生。我间之亦言有后世。设有后世复生世间。为有为无。如我意想。为有后世。或无后世。或有人往问言。傥有后世傥无后世。或有是或无是。譬如人问奈以瓜答。问瓜以奈答。阿夷耑亦如是。问沙门得道之证持异术多事。答我言语无次。我心念言。一切王舍城所有异道。不能开解除我愁意。当于何所。得沙门梵志令解我意。使不忧悒。见阿夷耑所说无益。便起舍去我复至波休迦旃所问。何谓所住处。粗问畜生所由。于是法律。云何得道证。答我言。唯大王。其有人得受身者。无因亦无缘。无有想。亦无贡高。积累贼害。于住立而得住处。于是得身。无有失者。所想知想。而自流行。谓罪福善恶。其有人所断截。目所覩见。无有诤讼。有身寿尽不忧命死。彼无有说是欲我当死。及诸天用人故说寿终没已。于是人间爱欲劳尘天人见欲其欲及便有五贼六十二种。

  其六十二种者。无种性。俱说六十二事。与种性俱。无用思想。入其八难。皆当弃捐。常得增益。便得安隐。已得安隐。常在于天。已在于天。便有八十四大念。与幻术俱。与微妙俱。便起老病苦。无有道人。亦无梵志。所说如是。我戒清净。又离爱欲。于欲已尽。常随逐身。譬如灯然已然。其事如是。无得道梵志。譬如有人问奈以瓜答。问瓜以奈答。其波休迦旃如是。我问沙门得道之证。通持老病人答我。我心念言。问于道证。反以是答。闻其所言。不以为悦。不用作解。便起舍退我复至先比卢持所而问之。问所住欲。于是法律。云何成道。答我言唯大王。人所作教。人所当为。所断所夺所见离见。所求皆厌。愁忧自推。毁瓶壅离悭贪。破坏国城。败害人民。杀盗婬泆妄言两舌饮酒鬪乱。虽犯是事。无有罪殃。所布施者。无有福报。残害悖逆。作众不善。无罪无福。亦无所取所作。无因缘。无有至诚。亦无质朴。纵行义理。善恶无应。譬如问奈以瓜答。问瓜以奈答。比卢持亦如是。问行法。当得道证。更答断绝。无有罪福。我心念言。何缘如是。不以为解。即便舍退我复至尼揵子所。

  问尼揵子。何谓得所住处欲处有人无耶。所受罪福。云何为前世事乎。学道为得道不。答我言。唯大王。一切现人有所见者。所得罪福皆是前世之事因缘爱欲而生因缘有老病。于是学道有因缘想。因生子孙然后得道。譬如问奈以瓜答。问瓜以奈答。我问得道之证。反以虚妄见答。我闻其语。不悦不乐。即起舍退王阿闍世白佛言。遍问诸师。不得开解。敢问世尊。财宝所在处。唯以所问。愿答其疑。云何寂志梵志。于是法律。逮得道证。佛告王言。在所欲问。吾当为汝事事分别。令心结解。我先问王。王以意答之。云何大王。若有人着好衣服。供侍王。以自娱乐。其人不乐居处及本土。心自念言。阿闍世王是人。我亦是人。王以五乐自娱。衣服自严。不乐本土。不怀居处。我当立德离诸罪殃。我不如除鬓发被袈裟作沙门。以家之信。舍家为道。便受法戒。奉行道禁。不杀盗婬。不妄言两舌恶口骂詈。不怒嫉痴。于王意何如。往诣王所白言。其人好庄严。供侍王者。不乐居处。亦不怀土。以家之信舍家为道。护身口意。不犯众恶。修行十善。王奈之何。

  王白佛言。我见其人。当欢喜问讯恭修礼敬。供养衣服饮食牀卧具。病瘦医药。佛语王。其人未行大法得道果证。王白佛言。取其说法。佛语王。我与世间。为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便即说法。初语亦善。中语亦善。竟语亦善。谊慧妙具。讲清净行。若尊长者有子。闻佛所讲说经。于如来法律。得信善利自见。于佛法中。有大善利。即得法忍。念念止居家逼于垢尘。其出家者。为无罣碍。便一其心止除欲乐。尽其形寿。奉清净行。念言我欲弃家财产门室眷属。下须发被袈裟。以家信出遵道。舍所乐立家志。

  奉比丘戒。二百五十。不犯道禁。护得度法。行止礼节。不失仪捡。忽除所有靖恭畏慎。一心平等。修习正戒也。远离于杀。不执刀杖。心怀惭愧。普安一切。不施恐怖。其心清净。无所加害。远离盗窃。除不与取。乐喜惠施。心欲放舍所思念安。常自护己。其心清净。不与不取。远离婬行。净修梵行。志于贞洁。消灭浊欲。其心清净。不为色惑。远离妄语。不尚虚诞。未曾诈殆。志存诚信。所住安谛。不违世誓。其心清净。不怀欺伪。不乐两舌。谗谤败德。未曾传说。鬪乱彼此。和解变诤。散除怨害。其心清净。不仇两舌。远离恶口。不好骂詈。每制自在。未曾放恣吐不善言。所说柔顺。无麤犷辞。听服踊跃归仰。其心清净。曾不骂詈。远离绮语。发言应节。无所毁害。详在谊法。所说安详。寂静无失。分别情理。其心清净。志不绮语。远离无黠。除去愚心。不贪他有。不求人短。己身及人。常求大止。其心清净。不怀愚痴。远离瞋怒。无恚害意。常怀慈心。志存善权。哀护蠕动。羞愧安慰一切众类。其心清净。不怀恚怒。

  远离睡眠。心习空行。常行寂然。未曾安寝。欲思见明想欲得起。其心清净。志不睡眠。远离调戏嘲谈呓语。行无所著。无有卒暴。其心清净。志不调戏。远离狐疑心不犹豫。秉意一定。在于善法。其心清净。志不狐疑。远离邪见。今世后世。信施得福。孝顺父母。尊敬贤圣。奉修善道信人。寿命后当复生。得道六通平等之行。其心清净。无有邪见。远离谀谄。其心质朴。不怀巧伪。不用斤斗尺寸侵欺削人。不行系缚及与牢狱。无毁无望求欲得明。其心清净。志不谀谄。远离男女。不乐居家妻子爱欲。省除区疑。其心清净。无所荣冀。不畜奴客仆从婢妾。不乐治家。其心清净。不妄执事。不畜象马牛羊。不乐畜兽。其心清净。不志车乘。不畜鸡鹜狗犬猪豕。无所利求。其心清净。不在鸡猪。远离庐馆。不饰屋宇。不畜田宅。园圃果蓏。其心清净。不在田舍。远离金银高广之座。不乐绮丽茵褥几筵。其心清净。不寝高牀。远离七宝。不畜珍琦。舍除玩弄。无所荣冀。其心清净。不贪财色。远离花香。不乐杂馨。身不芬薰。无所希求。其心清净。不志花香。

  远离非时饭食。中节恒以一食。终为期限。其心清净。饭不失时。犁地下种。庄严中间见所为行。行沙门事。严净其心。光[火*佥]忧愁。除诸秽害。常行真正。节度知足。一心在道。然后为沙门梵志。受信施食。在土地郡国县邑。所行如法。根本常净。茎节枝叶华实亦净。具足种种清净。其种像如是。在郡国县邑作沙门远离是。若有沙门梵志。是应食信施。所住处善思念其人。行常如应。若有沙门梵志。所在受信施食。所止住处。所行不应。求索饭食。校计合会。求索香华衣被牀卧。藏去珍宝。求索其处。沙门道人。皆远离是。若有沙门梵志。食信施食。坐高广猗牀。处于宝牀。所行求应。庄校榻筵采画文蓐锦绣。若好缯彩。惊起毛竖。执持幢拂。乘象车马。志求好食。常在名色。沙门道人。皆远离是。若有沙门梵志。食信施食。沐浴自在。所行不应。所行断绝。香华自薰。求索供养。不以道理。手执刀盖。校以真珠璎珞。臂腕颈脚。身着白净衣服。短截树木。如此住行。

  沙门道人。当远离是若有沙门梵志。受信施食。自绮其身。所住之处。其行不应。鬪象牛马鸡羊犬豕。鬪乱于人男女大小。往观战鬪及众大会。如是之行。所可求住。沙门道人。远离如是。若有沙门梵志。受信施食。自庄严身。所住以非。其行不应。但行听象声群马车行人牛羊。挝鼓妓乐歌舞调戏话语。如是之法。异道道行。沙门道人。已远离此。若有沙门梵志。受人信施食。行樗蒲博戏。所住非法。其行不一。便共竞诤鞬橛兜榻君犊塞推卢。如是之行。非法所住。沙门道人。已远离此。若有沙门梵志。受信施食。常共鬪诤遘校言语。所行非法。所住非法。其行不应。此为是法。是为非法。是不如是。是为一法。不如卿语。我所行法。汝所为不应。我所为应。汝有因缘。我无因缘。汝自前往在后妄语。我得卿胜。卿无所种。但行众恶。当见危害。我得度脱。卿见弃捐。不得自在。如是诤讼非法之言。沙门道人。已远离此。若有沙门梵志。食信施食。生共呓语。其行不应。

  王者云何盗贼。云何战鬪。云何饮食。云何衣被男女大小。云何说世事因事好事。如是之像。非法之言。沙门道人。已远离此。沙门梵志。受信施食。妄说非事。其行不应。说王者婆罗门事。说树木人事。说国事。于此彼当如是。彼国当有是。此人当往彼。彼人当来此。如是句所言非法。沙门道人。已远离此。沙门梵志。受信施食。而行谀谄。所为非法。其行不应。坐共语言。是为得利。是为衰折治生贾贩财物之人。如是谀谄非法之事。沙门道人。已远离此。沙门梵志受信施食。学修幻术。兴起邪见。说日之怪。逢占观相妄语有所夺。学品术处度术所学呪欺诈术。干陀罗呪孔雀呪杂碎呪术。是异术欺诈迷惑。如是之像。非法之术。沙门道人。已远离此也。沙门梵志。受信施食。学迷惑呪欺诈之术。观人面像。星宿灾变风云雷雾。求索良日。夏月之时某聚落当雨不雨。其地当吉不吉。

  说国王事。如是之行。非法之术。沙门道人。已远离此。沙门梵志。受信施食。学有若干种非取之法。畜生之业。处方行药。住在所欲。令人短气吐下泪出。动人血脉。志不忠正。说欺诈术。占安隐事。如是之像。畜生之业。沙门道人。已远离此。沙门梵志。受信施食。所行非法。以断饐口说嫁娶事。其有居跱。某馆某舍某堂怀躯。某堂嬿处。某有宫殿。为精进行。某有堂馆。无精进行。说王者杂事。如是之像。畜生之业。沙门道人。已远离此。沙门梵志。受信施食。作若干种畜生行。邪见之业。有占相珠宝牛马居家刀刃。所见相男子女人大小。如是之像。邪见之业。沙门道人。已远离此。沙门梵志。受信施食。或有妖妄之本行非法业。无智之事。自以为智。卜问行符呪。如是之像。邪见之业。

  沙门道人。已远离此。沙门梵志。受信施食。或见善或见恶。豫说米谷当饥贵当平贱。当有恐怖当有安隐。当大疫当死亡。如是之像。邪见之业。沙门道人。已远离此。沙门梵志。受信施食。说某国王战鬪当得胜。某国王当不如。某国王当出游观他国。他国王不得自在。此当得胜。彼当败坏。此王象马六畜车乘多。彼王象马车乘少。如是之像。邪见之业。沙门道人。已远离此。沙门梵志。受信施食。共说日月顺行。日月差错。星宿顺行。星宿差错。日月运行迟疾不顺。当有灾异无常之变。日月当蚀。或雨霜雹。或当霹雳。如是之像。邪见之业。沙门道人。已远离此。沙门梵志。受信施食。便说日月是故顺行。以是不顺行。星宿顺有因缘。不顺亦有因缘。有所罣碍变怪。日月西行。或言东行。或言当蚀。又云何不蚀。当雷电霹雳。如是之像。常见证验。沙门道人。已远离此。是谓贤圣。我弟子沙门。以是奉贤圣戒品。行知止足。衣取蔽形。食裁充口。所游至处。衣闼嫔怼N匏?肆怠F┤绶赡穹尚锌罩辛匠崴嫔怼1惹鹑缡恰7钕褪ソ洹P闹?棺恪N匏?M?R幌?诙取F湫邪惨?>⌒邪蚕辍J禹砉垌怼2皇б欠丁G?旖?埂R婪ù右恕W?鸢惭拧P形匏?怠3质墙淦贰5谝恢?恪8?偶哦āP脑诎布!V罡?宦摇J鼗て湫摹>仁刮尴朐诘馈D考?蒙?2幌肭笠晕?谩6辖厮?堋7钚猩票尽F湫哪谧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