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经·首页阿含部本缘部般若部法华部·华严部宝积部·涅槃部大集部经集部密教部律部释经论部·毗昙部
中观部·瑜伽部论集部经疏部律疏部·论疏部诸宗部史传部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古逸部·疑似部

佛说阿惟越致遮经 第266部

法华部·华严部 | 作者:西晋 竺法护译 [投稿]

佛说阿惟越致遮经 卷中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不还品第七

  佛复告阿难。何故如来说美菩萨为不还乎。于是菩萨一切所存。处处造行超越诸有。而逮佛明蠲除诸行。降伏此已则不复还。所以者何。见一切法不有往还。超度凡夫捐舍俗慧。入佛明智获无所住诸法平夷。所以者何。用致寂界非动凡夫。不立圣道塞诸恶路勉济情欲。于食无食逮上明迹。拔去诸见则无所著。无有诸邪六十二见。已越生死观于泥洹。踰之无为释弃众想。不随经籍净垢恶道。捐弃贡高不怀自大。出于无黠忧恼之先。破坏爱欲灭除众冥。拔去贪乐舍置尘埃。憍慢自恣止息斯碍远离世智。故思佛乘等获圣慧。菩萨捐志舍爱欲界。则习本净过去圣灭之志。厥慧无上诸佛所解欲以显思。一切众生极尊无极。为一切乘此则佛慧。菩萨获斯诸想无想等。除一切狐疑之界。菩萨逮是则不复还。又问阿难。其有人不住于道悉当立之以道。是者觉了众生明尔则道。能觉如是则制人想。所以者何。知于空事人界难议平等道慧。所以者何。分别若此群黎之种则空。净界人种亦空远于众想。一切诸人与空无特许。不有身不获不住彼则亦空。虚空无空免一切想。无念致道蠲除众生。虚空之想无弃不弃。所以者何。一切诸法皆为平净。一切众生而无所捐。等于所释故无所得。已不有获是以不来。此者乃计为之不还。有为无为于一切法觉了所会。越度诸患故谓不还。于是佛颂曰

  彼则无所生  造行如所处

  蠲除诸所住  是谓不复还

  晓知于往还  不着一切法

  所住不可得  是故不还此

  其凡夫之行  及佛世雄教

  不然无所量  故谓不复还

  诸法无复来  亦不得诸住

  以获无去来  是谓不复还

  其人未尝住  不至于三涂

  逮致佛道明  则谓为不还

  决除一切欲  于食而不着

  得至于道场  则谓为不还

  众见之所行  分别六十二

  不堕于彼际  则谓为不还

  此法无终始  已舍离诸畏

  斯慧如本无  是故不至此

  所应无为寂  不着诸尘劳

  逝除彼众想  是故不诣此

  已断诸恶道  洗去众垢着

  学寂然无为  则谓不复还

  降伏于弊魔  及官属兵刃

  永无有众念  是故不诣此

  挽拔痴忧戚  蠲除爱欲根

  断截盛贪淫  是故不诣此

  降制诸尘垢  拔去于众想

  究竟至尊慧  故谓不复还

  捐去众愁戚  破坏于贡高

  忆断于五阴  故谓不复还

  志乘得光明  佛乘无有上

  不贪爱欲患  故谓不复还

  已知佛藏处  诸藏中第一

  过去佛所辩  是故不诣此

  彼处于尊乘  佛圣无有上

  截去诸狐疑  是故不诣此

  受千无数人  劝立于佛道

  以得立圣轨  是故不诣此

  晓了空无界  等心于人界

  远离诸着想  是故不诣此

  晓了一切界  法界亦如是

  众生不可得  是故不诣此

  分别黎民界  虚空无思念

  一切法如是  是故不诣此

  其人而无心  退除于众想

  诸念不成道  则谓为不还

  吾是故阿难  叹说于不还

  诸事永不来  得住于佛道

  佛告阿难。是故如来至真等正觉。叹美菩萨为不还。亦当知此为善权方便也。

阿惟越致遮经无著品第八

  佛复告阿难。何谓如来叹美菩萨为无著也。是菩萨没一切行离于处土。不倚诸佛度脱众生。不有所造尘劳之垢及与苦乐以灭色。欲救济一切故谓为无著。弗得众生。不获欲埃非贪如故谓无著。释去侵欺处无所住。一切法空。以了寂静不习众想。诸想以定则除众思。不计有人坏灭所志。而智空法得无所著。佛道无思具足不怙故谓无著。演说典籍破坏众瑕。叹于往古等正觉教当来现在。而不放逸清净离秽。唯论寂然故谓无著。菩萨大士开化诸人。立于佛道求圣路者。于一切法而无所慕。具足慈心行佛之仁永不有处。彼慈如此故谓无著。化立众生亦不得人。究竟大哀晓了不处故谓无著。为众生故加恩见道法无法想。断除如此故谓无著。赞扬觉力计有愿数获于不住知拔除众根。志化众生。了清净法使成道义。永不有倚故谓不着。睹不依处制不贪身。于诸万物非有所依。求及与众会不毁万物。讲有为法。如是无本故谓无著。游诸佛土去无所至。不起本末睹佛圣尊。觉道无寂故谓无著。非有依处立如斯土。于无量刹平等诸国。不调戏界清净不足。住福德之域空无诸刹。不退转地无有女人。释去尘势睡眠之志。得佛圣国除阴盖土。降魔官属去诸怨敌。入寂然土感动变化。立于愿刹土众求国。菩萨具足之威耀住无所住。睹获佛意净印印多所安国。舍离一切璎珞宝饰众垢之瑕。究无为地一切最尊。成如是像微妙佛处。诸法皆空具足道行故谓无著。蠲除众乐诸根不可。于一切法不嗔不怒。寂平等乘则为佛慧。身口心同习无上寂。慕求圣道不着轨迹不想思人。悲念众生无心不心。劝化无数亿百千人。使立大道开示萌类。使念佛法等诸人物。导利无数众庶黎民。令发圣意而无等伦。一切诸法均空特异。本空慧同立之不想。能等如是知无所倚已了。若此应其众生而为说法。不慕诸利无倚经籍。具足离根讲法如是。永不有言多所化济。不见度人救于众生。着断诸事免诸贪身超越贡高。睹一切法不起不灭。开化群黎万物之想。令不坏色痛痒思想生死之识。凡夫不动则应解脱。而立佛法着道迹者。化之不倚则成除勖。导利所依令无佛想。则为勉济劝发菩萨。弘不念心救道因缘。诸愦乱意离痴狂诈。具足三昧成就定意。不怀众想。拔于邪智令睹正慧。化发声闻慕反迹者。制倚父母妻子舍宅兄弟姊妹令除恩爱。度着国土财色万物。贪求之想尘劳颠倒开化诸着万物之想。慕离于家而为寂志。懈废羸劣等脱诸相。成入佛土欲垢之法。兴发道意心不有二。未尝生念。是无为法。此生死法。因缘无缘。道意俗心。犯戒护禁。开化此辈。兴二相者。使其无念。度诸根本故曰无著。众祐。贤圣。懈怠精进。男子女人。顽愚聪达。明圣闇结。导利此等。令无二心。救进众生故曰无著。是诸菩萨成不退意。或有受别。又复不着。斯诸菩萨近道远道。分别此义。不生二想。得逮圣路。至不起余而般泥洹。便离发意而不有倚。缘此诸法以开化人。如是自然解一切法。演无根本故曰无著。时佛叹曰

  释除一切行  所尊亦如是

  弃捐诸言教  故曰为无著

  锄捐诸尘埃  度脱动苦患

  救济于众生  名之曰无著

  察人不可得  欲垢亦如之

  诸法无可获  故曰为无著

  蠲去众颠倒  立心处不惑

  分别知法空  可曰为无著

  了解知空义  无有诸想着

  除去一切颠  号曰为无著

  捐除一切想  及人众恶念

  心无邪乱意  故曰为无著

  解空无所依  佛道不可量

  勖勉大精进  故曰为无著

  讲经所因缘  淡靖无调戏

  劝人立道德  与名曰无著

  真人修行慈  欲令众生安

  劝人不可得  故曰名无著

  本无讲经籍  加恩众生类

  未尝有人想  故曰为无著

  正真根力觉  为人分别说

  己身逮此慧  故曰为无著

  知人之寂定  清净法致道

  开演大圣教  故曰为无著

  不信诸万物  现目之所睹

  一切虚无有  是谓为无著

  无倚诸佛土  在国行仁义

  平等觉所处  为众生讲法

  真人觉正教  则睹于无见

  如谛观圣觉  是谓为无著

  成就自然国  今我得知之

  究竟无本始  是谓为无著

  除去诸所知  心不怀嗔害

  应真如无恨  习成寂然道

  定意而不灭  靖泊无所起

  念道亦如是  故谓为无著

  人物不增动  众生界如是

  亿萌亦普然  化立道之义

  群生及与道  所处永无念

  计慧悉平一  是谓为无著

  平等无像类  一切法亦然

  心正若如道  故曰无思念

  所谓为应真  诸法非所著

  能为人分别  寂尔而无倚

  为人讲法义  虽言而无教

  普度无量人  见众不有动

  众生无可获  诸民除断着

  拔人离邪见  度众勤苦恼

  一切法不起  所处亦无灭

  睹众生诸想  脱群民困厄

  无增坏诸色  痛痒亦如是

  想识于生死  济之令无他

  不动贤圣法  凡夫亦如斯

  立之以佛义  度使志无著

  众人怀果想  及缘觉之念

  超越于觉意  为人说此法

  以兴发道心  常依所布施

  戒忍亦如是  故讲无所倚

  知解之颠倒  兴习于精进

  以除斯诸想  故说无著法

  道意之所念  邪智若慧明

  于此无所倚  故说无著法

  是法不生念  了别无若干

  而说如此法  故说无所著

  自计己有身  声闻多所念

  以为除此想  故说无所著

  诸法非有思  解知不若干

  演说斯无根  故曰为无著

  父母兄弟子  空寂之所有

  则为生死行  不能成佛道

  慕妻及姊妹  所倚皆归妄

  设其不有依  故名曰无著

  造兴生死事  则有亲族念

  见因有情欲  吾宿之友党

  自念身有我  心驰众诸事

  分别堕颠倒  必则处魔教

  弃捐于生死  终始之灾患

  赞扬泥洹德  故说于无著

  所讲劳垢法  兴衰及诤讼

  斯皆言声耳  是曰为无著

  众所多竞利  放逸贪万物

  欲救此等类  故说无著法

  恋慕室家者  心念行学道

  顽钝意如斯  显举于无著

  唯见卑贱法  不睹真妙义

  弗省于众念  故度至无著

  除弃凡夫义  专精慕佛法

  拔去众民求  故曰为无著

  若睹善恶行  如是众数法

  无量人亦然  故救放无著

  以具诸相好  精进不可计

  而倚于此相  仁贤得济度

  庄严诸佛土  成就尊上法

  依怙觉正利  度之至无著

  无为法之义  若得或不获

  斯乃圣道行  则能立正愿

  无戒不睹犯  放逸及智慧

  闇昧软弱人  便着斯三事

  众生兴此相  诸念不可计

  蠲除若干意  故说无著法

  存慕圣众祐  亦念于无德

  分别凡人法  故说无所著

  以得如是行  男子及女人

  贤圣与凡夫  斯则兴二心

  人起此二事  愚行之所为

  用倚是二际  故度至无著

  回动不退转  兴造而不作

  欲以近圣道  故兴心此念

  获致于大道  不起无所灭

  心常怀想着  用求于无为

  于彼受众生  仁人念萌类

  以故曰无著  救济诸求想

  是则菩萨法  为现阿罗汉

  因以发法忍  自谓为无著

  讲说罗汉事  斯应为菩萨

  名住无所著  获致无上道

  佛告阿难。如来至真等正觉。赞叹说菩萨无著。亦当知之善权方便也。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